德育(第二册)2-3 了解税收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教案

更新时间:2023-07-21 08:0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职德育(第二册)§2-3 了解税收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教案

编号:HX/JW—JL—13(09) 保存期限:五年

福建省技工学校教案(主页)

中职德育(第二册)§2-3 了解税收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教案

纳税。任何人不得偷税漏税。 (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 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3)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的对 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学生讨论:三个特

征之间有关系吗?国家可以随意征税吗? 三者之间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 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二、依法纳税 讲述法 1、纳税人与负税人 分析法 (1)纳税人: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讨论法 (2)负税人: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案例:某超市从电器生产厂购进一批电器。增值税发票显示,电器 的增值税为 8500 元。超市将电器销售给消费者,超市缴纳的增值税为 3400 元。 ·学生讨论: 谁是电器生产的增值税纳税人?谁是负税人? 答: (电器生产的增值税纳税人是电器厂,消费者是纳税人) 超市是电器零售环节增值税的纳税人,谁是负税人? 答: (超市是电器零售环节增值税的纳税人,消费者是纳税人) 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违反税法的行为 ①偷税: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 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 案例:王某,承包了一家服装厂,由于种种原因,销路不畅, 积压 严重,资金周转困难,工人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为此,王某决定销售收 入不记账,而是作为集资款入账,作为企业流动资金,以逃避纳税。后 经举报,检察机关依法对王某提起公诉。 学生讨论:王某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王某的做法不正确,这是一种骗税行为。其表现:伪造、 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进行虚假的纳税人申报等。 ②欠税: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 欠税款的行为。 案例:某电子厂厂长刘某以贷款被骗为由,应缴税款迟迟不交,税 务人员多次催缴, 刘某却从银行转走大笔资金, 仍以无钱为由拒缴税款。 司法机关依法对其实施拘留,期间,该厂缴清了全部税款和罚款。 学 生讨论:刘某的这种行为正确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刘某的这种行 为正确,这是一种欠税行为。应纳项目的纳税期限为 1—15 天,超过 5 天未缴纳收款;或纳税期限为 30 天,超过 7 天未缴纳收款,就属于欠税 行为。 ③骗税: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案例:某市五金电线厂等五家企业与当地税务部门相互勾结,在短 短 4 个月内,开出 200 多份,总金额为 1.9 亿元的空头发票和 45 份假已 税证明,骗取国家出口退税 1218 多万元,此案已告破。 学生讨论:该市五金厂与当地税务部门的行为属于哪种违反税法的 行为? 教师总结:属于骗税行为。其表现:个别企业和个人通过虚列出口

中职德育(第二册)§2-3 了解税收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教案

货物数量、虚报出口货物价格等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等。 ④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

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案例:陈某是一家小企业的负责人。从 2004 年到 2007 年,该企业 应交税 714 万,但他却拖拖拉拉只交了 16 万。2007 年 1 月,税务机关 催缴未果,遂依法对该企业库存款进行扣押,而陈某不但不配合税务工 作,反而带人阻拦,煽动不明真相的职工围攻、辱骂甚至殴打税务人员。 2007 年 5 月,当地人民法院以抗税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 1 年,并处以罚 金 50 万元。 学生讨论:当地人民法院的判决正确吗? 教师总结:当地人民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凡是为了达到不缴税的 目的,拒绝接受税务机关的纳税检查,威胁、围攻、殴打税务人员等, 都属于抗税行为。 ( 2 )公民要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学生讨论:小明终于攒足了钱,要去给自己买一部心仪已久的 MP3,在 进行付款时,售货员对小明说: “如果你不要发票,我可以给你打 8 折。 ” 小明陷入了两难。 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做? 教师总结:我们会索要发票,因为发票是消费者的购物凭证,也是 税收部门进行税务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知道了税收的含义、特征以及违反 税法的一些行为,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增强主人翁意识,敢 于同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 四、布置作业 ( 练习册选做)

讲述法 案例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sy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