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概论阶段性作业1答案

更新时间:2024-03-22 22: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行政管理学概论 课程作业1(共 3 次作业) 学习层次:专科 涉及章节:第一章——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 )标志着以国家权力为基础的行政管理的正式产生。

A、人类的出现 B、氏族社会的形成 C、阶级的产生 D、国家的产生

2、美国行政学家里格斯在他1961年出版的《行政生态学》一书中把人类社会的行政形态分成三种模式,即融合型、棱柱型和衍射型。其中棱柱型代表的是( )的行政模式。

A、农业社会 B、工业社会

C、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社会 D、后工业社会 3、行政管理的宗旨是( ) A、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 B、维护国家利益 C、为公共利益服务 D、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4、行政管理必须坚持( )的原则

A、民主、公开和效率 B、公开、公正和公平 C、公平、效率和责任 C、公正、公平和责任 5、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行政管理学诞生在(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6、行政管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 A、1887年,威尔逊发表《行政之研究》一文 B、1900年,古德诺出版《政治与行政》一书 C、1926年,怀特出版《行政学导论》一书

D、1939年,法约尔发表《国家的行政管理理论》一文 7、政府的本质是( ) A、阶级性和公共性的统一 B、主权性和独立性的统一 C、执行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D、综合性和动态性的统一

8、一级政府根据业务管理的需要,按照法定程序在所辖区域内设立代表机构。这种机构被称为是( )

A、职能机构 B、直属机构 C、派出机构 D、办公机构 9、作为一般管理活动的行政职能包括( )五个环节。 A、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B、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 C、决策、实施、控制、监督和评估 D、决策、领导、实施、监控和评估

10、行政目标与其他管理目标相比,具有( )明显的特点。 A、公共性、政治性、权威性和动态性 B、公共性、模糊性、政策性和体系性 C、公共性、权威性、政策性和动态性

D、公共性、政治性、权威性和体系性

11、从人事主管机关和政府的关系来看,西方公务员管理体制可分为部外制、部内制和折中制三种类型,其中属于部内制的代表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12.我国第一部带有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法律是( )。

A、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B、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 C、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13、我国行政机关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 )。

A、思想品德 B、工作能力 C、工作实绩 D、工作作风 14、行政领导者的责任、职位和职权成( )关系。 A、正比 B、反比 C、等比 D、不成比例 15、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务院实行( )的领导体制。

A、集体负责制 B、总理负责制 C、部长会议制 D、全体会议制 二.名词解释

1.行政管理

2.行政权力

3.行政职能

4.行政组织

5.行政目标

6.目标管理

7.行政组织变革

8.人事行政

9.职位分类

10.品位分类

11.行政领导

12.行政领导制度

13.行政领导方法

14.行政领导艺术

三.简答题

1.行政管理活动的“公共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西方行政管理学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3.简述我国政府的基本含义。

4.行政权力与其他国家权力有什么区别?

5.作为特殊的管理活动,政府具备哪些职能。

6.简述行政组织的基本特点。

7.简述构建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

8.简述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

9.简述政府部门人员管理的基本任务。

10.简述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共同特点。

11.简述我国公务员制度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12.简述行政领导者的素质要求。

四.论述题

1.试述我国政府职能的形成、发展和改革。

2.试比较分析我国公务员制度和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异同。

3. 结合实际谈谈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之间的辨证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

某报1998年5月份的一则消息报道:我国西北某县拥有16万人口,地处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但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因为经济比较落后,上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足1000元人民币。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许多国有和集体所有的工商企业面临停产停工或半停产半停工的困境。于是,人们纷纷找门路挤入党政机关。当地两任党政领导从稳定大局出发,指示各政府部门尽量安置。县政府也设置了50多个工作部门,不但保留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许多职能部门,而且还因应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增设了一些专业职能部门,以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管理。县政府及其部门因为要照顾多方面的关系,尽可能设置新职位,许多人靠关系顺利进入政府机关工作。结果许多部门官多兵也多,如冶金工业局就有局长、副局长8人、股级干部一大批,工作人员50多人。

当地党政领导原以为人多好办事,但结果适得其反,如处理一件涉及几个部门的事情,非得有关主要领导协调不可。因机构多人员多,财政更不堪重负。这种状况,也使得现任领导深深感到政府机构非改革不可。面对1998年开始的新一轮行政机构改革,县领导既喜又愁,喜的是改革正是时候,有上级的支持,愁的是不知从何处下手才好。

思考题:

1.该县在政府机构设置方面有何失误?违背了行政组织建设的哪些原则? 2.该局的行政组织结构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DCCBA 6-10 CACAB 11-15 CDCAB 二.名词解释

1.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是一种以国家权力为基础,以国家组织主要是政府机关为管理主体,以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政府机关内务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

2.行政权力:行政权力是以行政机构为主体,以执行国家意志为目的,以强制性政令为手段,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公共权力。

3.行政职能:是指政府为了维护阶级统治和促进社会发展,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它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内容、过程和方式等。

4.行政组织:行政组织是指依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系。

5,行政目标:又称行政组织目标,它是行政组织在一定时期内必须达到或期望达到的行政管理目的和指标,是行政组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6.目标管理:是指组织通过参与管理的方式确定目标,并经过逐级分权而使下层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以创造性地达到预定目标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7.行政组织变革:是指国家为使行政活动更有效地适应其内外环境的变化,对行政组织的结构、功能、行为方式进行调整和变革,以达到预期行政效率的行为或过程。

8.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以国家行政人员为主要对象的一系列管理法规、制度、政策、措施的总和,是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依法实施管理的一系列活动。

9.职位分类:是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将职位依据工作性质、繁简程度、责任轻重和所需的资格条件,区分若干具有共同特色的职位,加以分类,并作为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分类标准的一种管理制度。

10.品位分类:是以国家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职务或等级高低为依据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

11.行政领导:行政领导是指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领导活动和从事这种领导活动的人。

12.行政领导制度:是指有关规范行政领导活动的一系列制度的总和,它是行政领导活动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

13.行政领导方法:是行政领导者在行政领导活动中所采取的各种手段和办法的总称。具体来说,它是行政领导者在行政领导活动中,经过长期不断的探索和总结,逐步形成的一系列相对稳定的且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14.行政领导艺术: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自觉地运用行政管理理论,熟练而有效地完成行政任务的技巧、方法和手段。它以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为基础,是行政领导者品德、智力、能力、性格以及经验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三.简答题

1.行政管理活动的“公共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行政管理的权力基础是公共权力。

(2)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主要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3)行政管理的宗旨是为公共利益服务。 (4)行政管理必须承担社会公共责任。

(5)行政管理必须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2.简述西方行政管理学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答:第一阶段,传统理论发展阶段。在传统理论发展时期,行政管理学理论的共同特点

是强调标准化、计划化、协调化和效率化。其缺陷是过分重视机械效率,忽视社会效益;过分重视组织的静态面,忽视动态面;把行政机关看成“封闭型”系统,忽视了外在环境的影响,片面强调人的物质利益,忽视人的精神因素缺乏对人的尊重。

第二阶段,行为理论发展阶段。在行为理论发展阶段,行为科学对行政管理学的影响很大,包括行政观念、行政组织、行政权力、人事行政以及行政管理方式等方面。从而克服了传统理论阶段的一些不足,从只重视组织结构、法令、规章制度及权责分配。到同时重视组织中人员意见的沟通、个人需要的满足、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从只重视监督制裁到重视激发人的积极性;由专断领导到民主管理。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新的片面性。

第三阶段,系统理论发展阶段。系统理论对推动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尤其是在组织理论和管理方法上的贡献更是重大。用系统的观点来解释组织内部关系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比传统的组织理论深刻的多,至于在管理方法上主张“通权达变”,使行政管理方法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复杂性

3.简述我国政府的基本含义。

答:(1)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应由相应的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2)政府不仅要向本级权力机关负责,而且要向一级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和接受其监督。

(3)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从范围来说是全方位。其特定的任务就是领导、组织和管理国家公共行政事务。

(4)政府拥有法定的执行和管理的行政权力,运用行政手段进行指挥活动。 (5)为人民服务是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宗旨,是一切行政措施的出发点和归宿。 4.行政权力与其他国家权力有什么区别? 答:(1)行政权力与立法权力。A、权力的功能不同。立法权力的功能是制定法律;而行政权力的功能是执行法律。B、权力作用的范围不同。立法权力的作用范围是全社会性的;而行政权力的作用范围只是行政权力的所属范围。

(2)行政权力与司法权力。A、权力发生作用的性质不同。行政权力是积极主动的,而司法权力一般是消极被动的。B、权力发生作用的方向不同。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垂直的;而司法权力的作用方向是横向的、平行的,各级权力主体具有独立性。

5.作为特殊的管理活动,政府具备哪些职能。 答:(1)国家政治事务的管理职能。具体包括防卫职能、外交职能和治安职能。 (2)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职能。具体包括统筹规划、制定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

(3)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具体包括科教职能、公共服务职能、社会保障职能和人口控制职能。

6.简述行政组织的基本特点。 答:(1)政治性。行政组织作为公共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意志的执行主体,代表国家的统治职能,必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2)公共性。任何政府在行使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时,都是为全社会提供服务的,如经济、科技、文教、交通、电信、社会保障等公共事务的管理,都具备社会公共利益的属性。

(3)权威性。国家行政组织通过法定的行政权力,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生活进行广泛的领导和干预,甚至参与某些立法和司法过程,因而具有权威性。

(4)法制性。行政组织是依法建立并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的机构,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行为规范、管理方式等方面,都由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

(5)系统性。任何国家的行政组织都具有极强的系统性。行政组织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其处于对外界环境良好的输入输出的状态之中。

7.简述构建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 答:(1)完整统一原则。 (2)分权管理原则。

(3)依法设置原则。 (4)精简高效原则。

(5)权责一致原则

8.简述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

答:奥斯本提出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又称五C 战略,即核心(core)战略、后果(consequences)战略、顾客(customer)战略、控制(control)战略和文化(culture)战略。

(1)所谓的核心战略,就是明确目标、角色与方向;

(2)所谓的后果战略,就是有序竞争、企业化管理和绩效管理,将私营部门竞争、风险和赏罚分明的管理哲学引入公营部门;

(3)所谓的顾客战略,就是公共部门将市民视为顾客并对其负责,一是让顾客选择公共组织;二是“通过允许顾客控制资源,并将其置于相互竞争的服务提供者之中,把顾客战略与后果结合起来”;三是“顾客质量保证,即制定顾客服务标准,并对那些很好地满足了顾客需要的组织进行奖励;

(4)所谓的控制战略,一是组织授权,即由中央机构通过废除一些规则或其它控制手段向下级机关授权;二是雇员授权,即通过减少或废除组织内部的层级控制,将权力下放至一线雇员;三为小区授权。所谓的小区授权,乃指“将组织对决策、资源和任务等实质性控制权转移给小区”,将公共组织的管理控制权从民选官员和公务员手里转移至小区成员手里;

(5)所谓的文化战略,乃指变革组织及其成员的习惯,震撼心灵和心智,培养和塑造新的文化。

9.简述政府部门人员管理的基本任务。 答:(1)提供人员管理的制度环境。 (2)选拔人才。 (3)用好人才。

(4)培育和开发人才。

(5)留住人才。

10.简述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共同特点。 答:(1)职务常任 (2)政治中立

(3)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4)法制管理

11.简述我国公务员制度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1)公开、公平竞争原则 (2)党管干部原则。 (3)法制管理原则。 (4)功绩原则。

12.简述行政领导者的素质要求。 答:(1)政治思想素质要求,包括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内容;

(2)道德品格素质要求,包括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秉公办事的党性原则、诚恳待人,宽宏大量的胸怀和严于律己的自省精神;

(3)文化知识素质要求,包括政治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广博的知识面; (4)身体、精神素质要求,包括健康的体制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等内容。 四.论述题

1.试述我国政府职能的形成、发展和改革。

答(1)我国政府行政职能的确立及其弊端。1934年,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并建立了中央机关。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及其职能体系。

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其弊端也日益表现出来。这些弊端主要有:职能庞杂、运行紊乱;职能错位、政企不分;职能交叉、效率低下;职能膨胀、机构庞大。

(2)我国政府行政职能的调整与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标志着我国政府职能重心的根本性转变。尔后,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政府职能在内容性质和内部结构等方面得到了部分调整。

A、在内容和性质方面,a、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把资源配置的职能逐步地转移给了市场;b、调整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部分服务和监督职能转移给了社会中介组织;c、调整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使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

B、在内部结构方面,a、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扩大了地方政府的管理权限,初步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b、调整了部门之间的关系,精简了机构和编制,调整和合并了部分机构职能。

2.试述我国公务员制度和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异同。

答:(1)中国和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相同点。 A、法制管理。

B、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C、功绩制原则。

D、分类管理。

(2)中国和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区别。 A、不搞政治中立。 B、坚持党管干部。 C、不搞两官分途。

D、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

3. 结合实际谈谈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之间的辨证关系。

答:(1)行政领导者的职位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组织中的法律地位和所担任的行政职务。行政领导者的职位是从事领导活动的基础。

(2)行政领导者的职权是指行政领导者的职位所赋予的,并受法律保护的行政权力。行政领导者的职权是行政领导者完成行政任务,履行行政职责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3)行政领导者的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担任领导职务所应承担的具体工作责任和法律上应负的行政责任。

(4)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行政领导者的职位是职权、责任的基础;行政领导者的职权是完成一定行政职位上的任务,履行行政责任的必要手段;行政领导者的责任来源于职位,是对一定职位上的行政任务的承诺;行政领导者的职责是职权的本质内容,职权和责任表现为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五.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行政机关中设置多少等级的工作部门,应由行政机关的工作量来决定。层次过多,公文旅行,手续繁杂,官僚主义滋生,不仅不利于行政机关本身的管理和职能的发挥,不利于信息沟通和传递,而且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层次过少,事务集中于几个领导者或单位,也可能使行政工作人员疲于应付。因此,行政机关的层次必须适当。该案例违背组织机构结构设置的基本原则。

我国宪法的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这也必然适用于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精简原则包括精简机构、减少层次和精简人员、实行合理定编定员两个方面。这一原则要求严格根据行政管理职能、管辖范围等情况来决定机构和层次的设置,凡职能重叠和可有可无的机构与层次,应予以撤销或合并。同时也要求采用科学方法,通过必要的程序,合理确定机构人员数额,并严格按数额配备适合的工作人员,凡多余或不称职者,要调离现岗位并作妥善安排。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sr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