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 财政与金融名词解释

更新时间:2024-02-01 18:5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市场失灵——指市场经济自身所无法克服的固有的缺陷或不足。如外部效应,信息不充分。 2.外部效应or外部性——指某一个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造成了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却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或者没有取得应有的报酬)的情形。 3.公共物品——没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国防、教育)。

4财政支出or称政府支出or公共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而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5.政府活动扩张论(瓦格纳法则)——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 6.公共投资(政府投资)——指的是政府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投入资金用以转化为实物资产的行为和过程。

7.财政收入——是政府为满足支出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权力原则,通过国家财政集中的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实物资财收入。

8.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参与剩余产品价值的再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9.税收负担——指整个社会或单个纳税人(个人和法人)实际承受的税款,它表明国家课税对全社会产品价值的集中度以及税款的不同分布所引起的不同纳税人的负担水平。

10.税负转嫁——就是纳税人不实际负担国家课于他们的税收,而通过购入或卖出商品价格的变动,将全部或部分税收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11.税负归宿——是税负转嫁过程的终点,也是税收负担的实际承受者。

12.税制结构——是指由若干个不同性质和作用的税种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税收体系。 13.国际税收——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力,对跨国纳税人进行课税所形成的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14.税收管辖权——是一个国家自主地管理税收的权利,它是国家主权在税收方面的体现,是国家主权的重要内容。

15.公债——是政府以债务人身份取得的一种收入。是政府信用或财政信用的主要形式。 16.财政管理——就是指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对政府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所进行的计划、领导、组织、控制、协调和监督等活动。

17.财政管理体制——指规定着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在财政收支划分和财政管理权限划分上的一项根本制度。

18.国家预算——是国家的财政收支计划,它是以收支一览表的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地位的文件,是国家财政实现计划管理的工具。

19.复式预算——是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通常分为经费预算和资本预算。

20.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问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明确财政资金管理权限的一项基本制度。实质是财政资金分配上的集权与分权问题。

21.金融——是指与货币、信用和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22.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法律规定的该国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23.信用——是货币借贷和商品买卖过程中的延期付款或交货的总称,其基本特征是偿还性。信用是一种借贷活动

24.信用工具(金融工具)——进行资金融通时,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借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短期信用工具:期票、汇票、支票,长期信用工具:股票、债券) 25.利息——是资金所有者因贷出货币的使用权而从借款者那里取得的一种报酬。

26. 利息率(简称利率)——即借贷时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带资金额之比,它是决定利息数量的因素和衡量其大小的标准。

27.金融市场——是指货币资金融通和金融资产交换的场所。

28. 货币市场(短期资金市场)——是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通常也称短期资金市场。 29.资本市场——指经营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资金借贷业务的市场。(股票、债券)

30.金融衍生工具——是从原生金融工具中派生出自身价值的金融商品,其价值取决于作为合约标的物的原生金融工具或指数的变动状况( 最常见的金融衍生工具有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这四种类型)。

31.期货合约——指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的某一特定时间按约定条件买入或者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标的资产的标准化协议。

32.期权——是在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金融工具。实质上是在金融领域中将权力和义务分开进行定价,使得权力的受让人在规定时间内对于是否进行交易,行使其权力,而义务方必须履行。

33.中央银行(的性质)——是国家机关,是代表政府干预经济,管理金融特殊的金融机构。 34.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款和放款为主要业务,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信用机构,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

35.基础货币(高能货币)——主要指库存现金、流通中的现金以及货币当局的存款,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

36.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阶层(包括个人、单位、政府)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愿意而且能够以货币形式持有其财富的数量。

37.货币供给——是指一个经济体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行服务的货币量,即财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持有的现金和存款总量。

38.通货膨胀——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39.国际货币体系——就是国际间的货币安排,也就是由国际间资本流动及货币往来所引起的货币兑换关系,以及相应的国际规则或惯例组成的有机整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sf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