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中国经济与大学生就业

更新时间:2023-10-24 03: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全球化就是指全球经济和社会一体化的趋势,包括在全球内形成共同市场、共同行为规则以及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种主体或组织为争夺资源、利益和话语权,会采取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全球贸易往来增多、资金在国际间流动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在推倒各国的经济壁垒,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发展的整体。经济全球化已呈不可逆转之势,并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深入,全球化将对中国经济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在全球化的影响,人力市场不仅受到全球经济因素的影响,还受到政治等因素的干扰,实际后果因而变得复杂。

全球化使得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依赖度大副提高,这意味着中国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获利和发展机会增多,而反过来也使中国的国内市场成为各国企业纷纷抢占市场份额的制高点。在这个过程中,具有高素质和掌握着高知识技能的中国大学生毫无疑问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人群。同时,在”全球化”的这个平台上,作为大学生们应该懂得如何把握有限的机会和创造机会。并且在“全球化”的趋势下,网络经济的发展也给大学生们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学生们应该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和已有的知识经济去创收。

一 全球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的有利条件 1、国内经济增长将给大学生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全球化使我国经济增加了新的增长点。同时,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逐渐增长,使我国的GDP增长速度将会提高。由于经济增长而产生的就业岗位每年至少在百万以上,这将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一个基本的就业空间.因此,我国大学生结业的前景应该是乐观的,对大学生将来的发展是有利的.

2、对外开放的逐渐扩大创造新机遇

中国为全球化提供了一个广大、最有潜力的市场。按照国际规则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特别是要有步骤的开发金融、电信、保险、外贸、商业、旅游等服务业,这将对跨国公司产生更强烈的吸引力,国外货币资本、商业资本将纷纷抢摊,引发新一轮的对华投资热潮。外企进入中国市场后,出于经营开拓和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它们首先必需要了解并适应我国的国情,从而了解国情、民情、行业的现状和相关的法规,其最便捷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吸纳当地人才,而中国的大学生正可成为他们的首选。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可为我国的各项专业人才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与机遇。

3、国内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支持

中国政府在应对全球化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方面也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其核心是为大学生创造就业机会。中国政府连续几年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文件,其中制定了

一些针对大学毕业生通过流动实现就业的政策突破,即在西部地区、基层和艰苦地区扶持创造一批就业机会,既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又促进当地经济社会进步与发展。创造就业的成本由政府负担。

4、国内企业需要吸纳具有高素质和掌握着高知识技能人才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全球化经济下,最重要的竞争来自于人才的竞争。随着外企的加入本国市场,国内企业为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与外来的大公司一决高下,也会采用各种方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其中最根本的方式就是要引进人才。因此,国内企业对本土人才是渴求的。但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才往往会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从国内企业流向跨国公司。这样,发达国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在通过国际贸易提高国内经济水平的同时,也损失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在我国,随着市场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人才流失问题将会日益严重。而且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和进取精神的大学生,将会成为外国公司和国内企业抢夺的目标。

二、全球化对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

1、全球化的中国经济改变了传统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大学生素质难以适应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教育力度的投入,各级教育的入学率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不断扩大规模,中国青年总体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多数都接受了普通初级中等教育。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青年在文化素质方面的弱势状况也非常明显。全球化的技术基础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不但创造出新的生产方式和就业方式,也对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改造。在中国,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就业青年中新的信息生产技术的普及率还比较低,他们接触新的信息技术生产方式的机会大大少于发达国家的青年。总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如果没有人为推动的技术和知识向发展中国家的传播、转移,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全球化将导致发展中国家青年难以适应新经济的素质要求,与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知识和技术的贫困比物质的匮乏更可怕。

2、大学毕业生不能完全适应多元文化的要求,能在国际环境下工作的毕业生较少 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引起了人才的全球性流动,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人才并选派至世界各地工作,这种人才招募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从事跨国经营的人员不仅要熟悉国际经济的运行规则,更要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能够承担国际环境下工作的任务。然而,中国能提供的高级管理人才远远低于所需求。

3.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增多,但是在竞争中缺乏训练有素的毕业生

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国际性人才需求的增加以及竞争程度的加剧,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机会也相应的增多。然而,与跨国公司的人才高需求量相比,我国的毕业生每年能够进入跨国公司就业的还在少数。

4、国内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

随着我国人口总量的增长和大学入学率的提升,使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远远大于市场需求,使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既要要充分利用全球化营造的就业市场,又要按市

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在面对严峻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每个大学生即要以积极态度,树立正确市场经济观念,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意识以及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作为高校的在校生或即将面临就业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市场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素质,提升本身的技能知识。要搞清楚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基本上要求拥有: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岗敬业,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自身素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ry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