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重视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国内仿创单抗领域降维打击的潜力

更新时间:2023-07-24 18:2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重视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国内仿创单抗领域降维打击的潜力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

行业专题研究

重视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国内仿创单抗领域降维打击的潜力

——医药生物

投资摘要:

本篇深度研究是我们对先前外发的创新药深度2《Biotech 的确定性分析》中简要介绍的转基因小鼠平台和和铂医药进行的详细补全,包括两个部分—— 1) 转基因小鼠平台补全部分,我们详细阐述了:①为何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开

发效率上能“碾压”CDR 路线,并超越噬菌体库路线,能对尤其是CDR 路线在研发大战中形成降维打击;②为何转基因小鼠平台有高得多的壁垒,不是谁想做就能短时间做出来的;③主流转基因小鼠平台的技术更迭路径。

2) 和铂医药公司研究补全部分,我们对公司的相对特色、资本市场对公司的

争议(资本市场很多观点认为和铂医药只是个资本攒局做的公司,缺少自己核心的东西所以不值得关注)、公司的小鼠平台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公司当前后期管线的NPV 估值用定量的方式进行了定性分析。 投资建议

国内主流单抗企业当前依然采用CDR 路线(君实生物、信达生物、嘉和生物、天广实、恒瑞医药等),它们如后续和拥有小鼠平台的企业在抗体发现上开展竞争,将处于劣势地位,甚至唯一的机会只在冒险研发一些不确定性更高、绝大部分人不愿意做、因而竞争远谈不上激烈的冷门靶点,并且意外赌赢。 和铂医药则是我们目前知道的、国内唯一拥有得到某种程度验证的全人源单抗转基因小鼠平台的单抗企业。和铂医药全人源转基因小鼠快速筛选抗体的能力即便不能让公司相对安进、再生源、百时美施贵宝等跨国巨头形成相对优势甚至仅是平起平坐,但却足以让公司相对国内当前知名单抗企业形成相对优势,从而更好地把握我国巨大仿创空间客观存在的时代机遇。

不考虑II 期之前的项目,和铂医药当前后期管线保守的NPV 估值仅16.8-28.5亿元(测算见正文)。但NPV 估值无法真实反映特别是有优秀技术平台的公司的长期价值,这是由于,NPV 估值不可能将优秀且高壁垒的技术平台后续一定会做、别人想做大概率也做不过的潜在管线的价值考虑在内,但偏偏这才是企业的长期价值所在,而和铂医药的技术平台正属于这种不适合用NPV 模型定价的类型。正如安进和百时美施贵宝分别2006年、2007年,各自以22亿美元和24亿美元收购一代转基因小鼠平台Xenomouse 和HuMAb 一样,虽当时从主流的NPV 角度出发是天价收购,但当前回头看依然是远远低估。 公司后续将如何平衡早期研发(充分发挥自己平台的相对优势做抗体发现)和后端运作的关系,和进一步证实自己平台的威力有待公司后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验证。 风险提示

1)所有早期Biotech 的共同问题是远没有跑出二级市场最重要的强确定性,和铂医药虽已登陆二级市场,但当前仍最适合VC 或产业资本投资。 2)公司在发展依赖融资的阶段不得不考虑/迎合二级市场对项目的偏好以确保估值增长(例如硬凑管线撑估值),但如此可能会让公司偏离正确的长期战略。 3)创新药企业经营时都不得不面对的研发失败风险、市场运作风险、竞争风险。特别假如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等企业后续也引进转基因小鼠平台,将大幅削弱和铂医药平台在国内同行中的相对优势。

评级 中性(维持)

2020年12月27日

曹旭特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660519040001

刘晨辰

联系人

liuchenchen@

行业基本资料

股票家数 359 行业平均市盈率

50.1 市场平均市盈率

22.83

行业表现走势图

资料来源:申港证券研究所

相关报告

1、创新药专题研究系列①《从风险识别出发寻找创新药投资机遇》2020-02

2、创新药专题研究系列②《Biotech 崛起的确定性分析》2020-06

-20%

0%20%40%60%80%2019-12

2020-032020-062020-092020-12

医药生物

沪深300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重视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国内仿创单抗领域降维打击的潜力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

内容目录

1. 我们和市场主流观点的差异以及我们的基本思路 (4)

1.1 投资体系的差异 (4)

1.2 NPV导致的估值扭曲 (5)

2. 转基因小鼠平台是单抗开发中后来居上的主流技术路线 (6)

3. 稀缺技术平台让和铂医药在国内单抗Biotech中独树一帜 (15)

3.1 和铂医药基本情况 (15)

3.2 和铂医药的小鼠平台简介 (20)

3.2.1 技术平台基本情况 (20)

3.2.2 技术平台相关的授权获取情况 (25)

3.3 和铂医药的NPV估值参考 (26)

3.3.1 巴托利单抗HBM 9161(RVT-1401,HL161) (26)

3.3.2 特那西普HBM 9036(Tanfanercept,HL036) (39)

3.4 和铂医药平台价值的定性探讨 (42)

4. 投资建议 (44)

5. 风险提示 (45)

附录1)参考文献 (46)

附录2)关于双抗不确定性的小结 (48)

图表目录

图1:全人源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单抗技术平台中的地位一览 (6)

图2:CDR路线抗体开发流程示意 (7)

图3:噬菌体库路线抗体开发流程示意 (8)

图4:小鼠平台抗体开发流程示意 (9)

图5:CDR路线流程示意 (9)

图6:噬菌体文库构建过程示意 (9)

图7:生成完整抗体涉及多套复杂、大片段的基因,给转基因小鼠平台搭建带来很大麻烦 (10)

图8:制备转基因小鼠的常用技术汇总 (11)

图9:FDA批准的3类技术路线抗体的情况– 转基因小鼠平台是后起之秀 (14)

图10:转基因小鼠平台已成为开发全人源抗体最主流的技术 (14)

图11:公司的股权结构显示核心团队持股相对分散 (16)

图12:公司的营收、净利润、研发费用率一览 (19)

图13:和铂医药的小鼠平台已得到大量药企认可– 公司的专利对外授权、对外合作情况一览 (20)

图14:Harbour H2L2 Transgenic Mice (20)

图15:和铂医药针对新冠疫情使用H2L2 Mice快速完成了抗体早期筛选 (21)

图16:HCAb Transgenic Mice (22)

图17:全球重链抗体转基因小鼠平台相对稀缺 (22)

图18:FcRn介导的IgG再循环 (27)

图19:抗FcRn抗体可抑制IgG再循环 (27)

图20:FcRn拮抗剂– FcRn蛋白多聚体 (27)

图21:FcRn拮抗剂– 抗FcRn抗体 (27)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2 / 53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重视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国内仿创单抗领域降维打击的潜力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图22:HBM 9161(HL161)的开发过程 (29)

图23:和铂医药HBM 9161适应症布局情况一览 (29)

图24:竞品Efgartigimod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早期数据 (30)

图25:竞品Rozanolixizumab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早期数据 (31)

图26:Rozanolixizumab(上)和Efgartigimod(下)ITP Phase 3 的患者招募数和耗时参考 (32)

图27:HBM 9161在我国的部分典型竞品一览 (32)

图28:竞品Efgartigimod在MG方向有积极的早期数据 (34)

图29:国境内NMOSD药物研发竞争格局 (37)

图30:当前仍有大量未成药潜在靶点有待开发– 仅以癌症靶点为例 (42)

图31:安进BiTE双抗的结构和设计思路(第一代技术) (50)

图32:knob-into-hole平台的双抗结构示意 (50)

图33:CrossMab平台的双抗结构示意 (50)

图34:部分其他双抗技术路线 (51)

表1:代表性转基因小鼠抗体平台简介 (13)

表2:公司早期投资人和基石投资人不乏君联资本、奥博资本、高瓴资本、Black Rock Funds等顶级VCPE (16)

表3:公司核心团队拥有当前Biotech典型的精英海归学者背景,科学顾问委员会更不乏超级学术大佬 (16)

表4:公司研发相关历史回顾– 以买入平台为创业最初切入点的做法高屋建瓴,在国内Biotech中特色非常显著 (18)

表5:公司主要管线一览– 后期管线数量有限并不是很符合二级市场与后期VCPE对项目的偏好 (19)

表6:公司小鼠平台核心发明人Roger Kingdon Craig与Harbour Antibodies B.V.的核心专利一览 (23)

表7:全球在研FcRn拮抗剂主要情况一览 (28)

表8:ITP适应症NPV估算 (33)

表9:MG适应症NPV估算 (35)

表10:NMOSD适应症NPV估算 (37)

表11:TAO适应症NPV估算 (39)

表12:全球代表性干眼症药物/器械情况 (40)

表13:国内主要干眼症药物参与者的基本情况 (40)

表14:特那西普的NPV量级测算– 2%的渗透率波动也能导致10亿级别的NPV突变 (41)

表15:不考虑其他未开发的靶点,仅部分转基因小鼠平台在研/已上市单抗将对应可观的仿创空间 (43)

表16:部分代表性双抗平台一览 (49)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3 / 53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重视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国内仿创单抗领域降维打击的潜力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

1. 我们和市场主流观点的差异以及我们的基本思路

1.1 投资体系的差异

在投资体系方面,对Biotech,我们更加看重早期Biotech在技术平台、专利储备、

临床前研究实力、核心人员项目经验方面是否足够优秀,特别是在以上方面企业是

否能和Big Pharm形成差异化的竞争。这让我们更加重视那些临床前研究实力突

出、技术储备独具特色、甚至让Big Pharm也无可奈何的那些Biotech,即便它

们暂时缺乏后端管线;相反我们则对早期研究能力/技术平台一般、但仅仅因有某些

特殊的热门管线就被市场作为“真创新”热炒、但本质是仿的仿创型早期Biotech

持相对保守的观点。相比之下市场反而更注重Biotech后期管线相对“精确”的NPV

估值和管线推进进度。

我们相对差异化的观点(其实反而是产业投资更需要关注的点)的依据如下——

1)小型Biotech和Big Pharm比后端商业化能力(大规模临床+CMC+市场运作)

完全是在以己之短攻彼之长,这种企业大概率只能随时间推移,被头部Big

Pharm越甩越远,难有出头之日,导致我们宁可押注经过时间充分检验的最强

者会变得更强,也不愿意去押注同条赛道的同质化新入者能弯道超车。

这是由于,一方面,经营角度,平行推进更多仿创管线的能力、大规模临床能

力、完善的CMC能力、强大的市场运作能力的背后是强大的资金实力、强大的

硬件设施、完善和人数足够多的团队、经时间充分磨合养成的卓越的管理能力,

它们全都是Big Pharm的长项和Biotech的短板。

另一方面,通过对海外成功的Big Pharm复盘,我们更没有发现一家排名前30

的创新药巨头,是在同条赛道已出现明显的头部药企的情况下,走从仿(包括

仿创)到创的路径崛起的。

这些内容我们在先前发布的创新药系列深度①《从风险识别出发挖掘创新药的

投资机遇》和创新药深度②《Biotech崛起的确定性分析》中已分别从企业经

营角度和巨头药企复盘角度做过详细论述,这里不再详述。

2)相比之下,特有的重要技术平台和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临床前研究能

力却更有可能让小型Biotech建立即便连头部Big Pharm也难以企及的差异

化优势,并最终让这些Biotech通过差异化的竞争,在其擅长的细分领域实现

确定性的崛起。我们同样在先前发布的两篇行业深度中分别从经营角度和复盘

角度对此进行了论证,这里不再详述。

技术平台和临床前研究能力的评判标准至少必须考虑平台在不同技术路线中是

否足够先进、在同类技术路线中是否优秀、壁垒是否足够深厚以至于不是谁想

做都能轻易做、真实核心发明人既往的研发经验是否足够支撑起早期研究能力

的持续运作。

3)纯仿创Biotech如想和同赛道头部Big Pharm竞争,其成功更大程度依赖于资

本市场愿意相信这些企业的故事多久,确保这些公司能在资本市场依然愿意或

被迫源源不断地给其融资的有限的时间中,及时建立起足够强大的市场团队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4 / 53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重视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国内仿创单抗领域降维打击的潜力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

&CMC团队&硬件并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同时形成自造血能力。如在市场融

资难以为继之前不能够完成这些目标,击鼓传花的游戏就结束了。

重要的技术平台也存在重磅管线推出前离不开资本持续支持的问题,但仿创企

业通常远不如高壁垒的重磅技术平台那么稀缺。

1.2 NPV会导致估值扭曲

直接将NPV估值或是NPV的某个估值区间等同于公司的价值问题非常明显——

1)管线只是结果,管线怎么来的才是根本。特定管线NPV折现更像对既有结果的

评价而不是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评判,类似财务报表本身是对既往经营结果的阶

段性小结而不是对后续经营的预判;原因才是决定我们感兴趣的企业长期确定

性的根源,具体体现在专利储备、技术平台本身是否过硬和足够稀缺、团队是

否过硬之中。

于是,过度依赖NPV估值不仅会低估稀缺技术平台的价值,更会高估很一般的

技术平台的价值,造成对企业真实价值的扭曲。企业的远期价值偏偏体现在那

些企业后续一定会作、当前还没有做或阶段尚早、但只要做不仅自己大概率能

做成、还能比竞争对手更容易做成的那些管线之上。

2)NPV本身很难对公司的长期价值给出具备前瞻性和足够准确的判断,这是由于:

①数据不好的临床或没有数据的早期项目我们固然不会给其NPV估值或至少

不会给高,但一旦好的阶段性的关键临床数据出来,则完全可能让公司的NPV

估值突变,对热门公司这将意味着股价会在短期暴涨,完全不给建仓机会;

②NPV估值本质上是提前兑现某个特定管线的预期,但最终的III期数据出来

之前(抗生素这种早期安全性数据更关键的品类除外),即便再好的阶段性数据,

也不见得能保证药品研发一定能成功(否则没有必要做下一个阶段的临床了),

结果很可能就是一旦研发成功充其量只是兑现预期,但如失败先前的预期就会

打水漂,这让用NPV提前给公司计算合理估值的方法带着不低的赌性,在有更

确定机会的二级市场完全没有必要去把握这种赌性大的机会。

③至于用平均研发成功率进行加权平均的方式进行NPV估值的问题则在于,首

先,就算某款药物的平均成功率是80%,但对应在特定的管线上,就是要么成

功要么失败,不存在成功80%从而兑现80%的价值的情况;其次,80%的平均

不一定有意义,这是由于,80%是某个管线所有参与者取得的结果的均值,但

这些参与者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对于水平最差的团队可能成功概率根本是0,

但对于最优秀的团队,成功概率可能是95%甚至更高,这导致我们在实际做

NPV估值时还必须要考虑很难量化评估的团队的水平给与相应的成功率,从而

让估值变得更加主观。

④最后,因二级市场和后期VCPE往往过于关注NPV,也容易导致拥有好技术

平台的公司为了融资,不得不迎合二级市场,反过来“倒行逆施”地从技术平

台不如自己的企业引进后期管线以撑估值。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5 / 53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重视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国内仿创单抗领域降维打击的潜力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

2. 转基因小鼠平台是单抗开发中后来居上的主流技术路线

虽抗体药前景广阔,但决定个别企业能否成功更关键的要素是这个企业在整个行业

中的相对竞争优势。抗体药巨大的市场潜力已经导致,一旦最新研究数据让某个未

成药的特定靶点成药性突然得到显著提升并具备了足够确定性,众多大型药企和初

创Biotech就倾向于一拥而上扎堆研发,让研发层面的竞争变得极为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因抗体药物开发工作本身的特性已决定*注,抗体药很难在原有管线

基础上开发出Me-better型品种,这让抢同靶点全市场首发或至少前3,成为确保

绝大多数抗体药物后期市场运作成功的关键。

*注:这里指的是,即便抗体药物仿创企业想在先发的原研品种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抗体的亲和力和

人源性,往往也很难获得真正有临床意义的me-better管线。这与同靶点首发品种通常有明显改

善余地、非首发的me-better品种峰值销售额经常超过First-in-class品种的小分子靶向化药相当

不一样。

企业为在抗体药研发激烈的竞争中胜出,首要条件就是拥有更高研发效率,确保自

己与竞争对手相比,能在更短的时间内筛到活性和人源性均能满足临床需求的、不

止1个的*注备选抗体供后端临床使用;此外,作为高研发效率背后的研发平台还必

须得有足够的壁垒,不是谁想模仿就能模仿,不能像CDR路线一样大家能一拥而

上。

*注:这是创新药研发的起码要求。为降低某个方向新药开发的研发失败风险,在选出可用于后端

临床研究的化合物后,还需要同时有至少1个的备选分子,以便临床阶段化合物研发失败后随时

用后备分子进行替换。

在抗体药物研发方面,转基因小鼠平台是用于全人源抗体开发时已得到充分验证、

已被实际应用的效率最高的抗体开发平台。

抗体技术数十年发展,各技术路线和主要的特点可汇总小结如下——

图1:全人源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单抗技术平台中的地位一览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6 / 53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重视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国内仿创单抗领域降维打击的潜力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7 / 53 证券研究报告

资料来源:申港证券研究所整理

在针对热门靶点的研发大战中,CDR 路线的效率完全不是小鼠平台的对手,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同样在效率上与小鼠平台存在差距。这是由于,CDR 路线和噬菌体库路线中最费时费力、需要反复进行的抗体优化工作,在转基因小鼠体内不仅可直接自然完成,同时动物体内天然生成的抗体成药性还更高(没有体外设计和优化会存在的developability liabilities ,我们后文会提)。

*注:国内以君实生物、信达生物为代表的知名Biotech ,以及以恒瑞医药为代表的中国Big pharm ,单抗技术路线主要基于CDR 路线。

1) CDR 路线的基本思路是先常规免疫小鼠,得到一个“有各种缺陷的”初始抗

体,再进行后端改造,将其改造成“理想的”抗体,属于前端简单、后端复杂的开发模式。

2:CDR 路线抗体开发流程示意

资料来源:申港证券研究所整理

然而,对鼠源抗体可变区的改造非常繁琐、耗时、充满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期间将不可避免面临包括亲和力受损【1】、特异性改变【2】、水溶性&表达性能

&CMC 性能变差【3】等一系列问题,需反复进行摸索、试错、调整和优化。至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重视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国内仿创单抗领域降维打击的潜力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8 / 53 证券研究报告 于用多长时间能优化得到满足要求的目标抗体、甚至能否成功优化出来则不清楚,这和开发人员的经验有密切关联。

此外,经漫长、繁琐的反复试错和改造,再用于CMC 研究后,CDR 路线往往又只能得到1个可用于后续临床开发的抗体,无法同时得到足够的备选抗体【4】

。这仅有的抗体一旦在后续临床失败,药企也很难及时给出另一个备选分子用于补救,进一步放大了研发失败风险。

因而,CDR 路线和主流的小鼠平台竞争时,唯一的机会在冒险研发一些不确定性更高、绝大部分人不愿意做、因而竞争远谈不上激烈的冷门靶点,并且意外赌赢(但成功的投资却偏偏重在对大概率事件下大注,二级市场各版块具备确定性的核心资产标的多得是,完全没有必要在二级市场赌)。

2) 噬菌体库技术原则上可用来开发全人源或非常接近全人源的抗体,且还能通

过抗体亲和力成熟提升抗体结合能力,同样属于前端简单、后端复杂的开发模式,重在在后端对抗体进行优化。 图

3:噬菌体库路线抗体开发流程示意

资料来源:申港证券研究所整理

然而,实践中发现,噬菌体库技术能有效在噬菌体表面蛋白呈递的抗体高变区和人体内抗体库能生成的抗体高变区表达谱是不一样的,很多人抗体库的高变区序列无法在噬菌体中有效表达【5】,从而影响其产生抗体高变区的能力。原因在于,噬菌体是依赖其宿主大肠杆菌进行外壳蛋白表达,但大肠杆菌作为原核生物,无法高效率表达一部分只有复杂的真核生物才能有效/正确表达的蛋白。

同时,噬菌体库用于抗体亲和力改造时是在体外进行的抗体多变区优化,其问题在于,实践显示,体外设计而非生物体内天然生成的抗体片段在用于后续CMC 研究和临床研究时,将有更高的概率出现脱靶效应、表达效率低下、免疫原性显著、聚集/水溶性降低等问题【6】,这即是研发中所谓的“developability liabilities ”。这种问题在上文提到的CDR 路线中同样存在。

3) 相比之下,转基因小鼠平台的思路是在前端优化和改造生成抗体的体系,之

后再用这个体系直接制备目标抗体的技术路线,属于平台开发非常复杂,但有平台以后后端抗体开发则大幅简化的技术路线(前提是吃透know how 环节)。转基因小鼠平台生成的抗体可不经任何后端再优化即直接用于后续CMC & 临床研究,从而大幅减少优化所需的工作量并大幅缩短开发时间。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重视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国内仿创单抗领域降维打击的潜力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9 / 53 证券研究报告 图4

:小鼠平台抗体开发流程示意

资料来源:申港证券研究所整理

小鼠平台拥有高得多的技术壁垒。从技术平台的搭建难度看,CDR 路线、噬菌体库技术在复杂程度上完全无法与搭建转基因小鼠平台相提并论。

1) CDR 路线对特殊、且难获得的研发工具没有要求,企业几乎只要能挖到有丰

富经验的精英科学家就能着手去摸索,优秀的研发人员是唯一壁垒,但能做CDR 路线的人并不稀缺,这也是为何我国做仿创单抗的企业能一拥而上选用CDR 路线的原因。

图5:CDR 路线流程示意

资料来源:申港证券研究所整理

2) 噬菌体库技术壁垒高于CDR 路线。噬菌体库技术在对研发人员提出要求的

情况下,还对作为开发工具的库提出了要求,足够大、足够全面的库对平台开发效率有关键影响。

建常规的标准噬菌体库更接近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常规能力,并不需要用到多么复杂的技术,甚至如外包给具备多年噬菌体展示建库经验的专业实验室或技术服务公司,制作一个容量109的标准噬菌体展示库只需数周。

但标准库不足以让企业获得明显的相对优势,好用、高质量、非标的突变库则不容易获得,这种库只有企业在整个研发中边用边改进才能得到,加之know how 环节的存在,导致即便全球,当前拥有好的噬菌体库、并掌握相关技术的企业也相对有限

【7】。

图6:噬菌体文库构建过程示意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重视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国内仿创单抗领域降维打击的潜力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10 / 53 证券研究报告

资料来源:申港证券研究所整理

3) 但构建可用于人源抗体开发的转基因小鼠则更为繁琐和费时费力。

构建用于制备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面临的第1个麻烦之处,在于人源

抗体生成需要多个人源基因参与,完整导入、甚至只是尽可能多地导入这些基因的难度与实验室通常制备转基因小鼠时仅对个别基因进行操作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人抗体重链(IGH )相关基因涉及与高变区相关的VH 、DH 、JH 基因组,与恒定区相关的C μ基因,与次生免疫响应有关的C γ基因,与更精细调节有关的C δ基因,以及cis 调节组件等【8,9】

;抗体轻链(IGL )基因

则涉及VL 、JL 、CL 基因组以及相应cis 调节组件等【10】。

图7

:生成完整抗体涉及多套复杂、大片段的基因,给转基因小鼠平台搭建带来很大麻烦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重视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国内仿创单抗领域降维打击的潜力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

资料来源:申港证券研究所整理。上左为抗体结构,上右为抗体相关基因,下为抗体生成时经历的基因重排

构建用于制备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面临的第2个麻烦之处,在于为实

现多个、大片段人源基因导入,将用到一系列不仅费时费力、更存在大

量know how环节的、并非常规实验室都能具备的复杂技术,同时还要

将这些基因“汇总”到相应鼠源基因敲除的小鼠中,进一步增加工作量。

相关技术体系至少包括YAC(酵母人工染色体)、BAC(细菌人工染色

体)、HAC(人工人染色体)、MMCT(microcell-mediated chromosome

transfer,微细胞介导的染色体转移技术)、原核显微注射、囊胚注射甚至

Transposons等【11】。想自己做小鼠平台,团队同时具备分别在相应技术

上有深厚经验的多名technician、并组织他们通力合作是必要条件。

图8:制备转基因小鼠的常用技术汇总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11 / 53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重视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国内仿创单抗领域降维打击的潜力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12 / 53 证券研究报告

资料来源:申港证券研究所整理

构建用于制备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的第3个难点,在于仿创企业如想

从零搭建小鼠平台,就算做出来,得到的平台大概率也将与行业内领先的顶尖平台存在技术代差。因主流应用的商业化的全人源小鼠平台往往已在最基础的早期平台之上做过多年持续改进、当前仍然在继续改进。 小鼠平台改进的思路大致路径为——

i )第一代小鼠平台以尽可能全地导入人IgG 基因并通过后续持续补充以让小鼠平台包含的人抗体基因库不断完备为核心设计理念,目标是使用转基因小鼠直接制备出不经优化或后续改造,即能用于CMC 和临床研究的抗体。在不断丰富抗体库的过程中,向基础品系中进一步导入人IgGλ基因是相当典型的做法。

ii )第二代小鼠平台在第一代小鼠平台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后续CMC 的便捷性,以及改善小鼠产生免疫反应的能力。策略是仅将人抗体高变区基因转入小鼠并敲除小鼠相应高变区基因,但保留小鼠的鼠源恒定区基因,该小鼠最终产生的是含有人高变区和鼠恒定区的嵌合抗体。 这种小鼠平台会出现是因为实践发现,直接通过杂交瘤细胞制备可用于后端临床的全人源抗体,反而不如将全人源小鼠制备的全人源抗体高变区序列、以非常成熟CDR 移植技术与人恒定区序列组合、再导入专门用于生产抗体的细胞系制备抗体效率更高;同时,拥有鼠源C 的抗体有更好的细胞质信号传导功能和与小鼠体内Fc 受体结合的能力,能让小鼠针对外部抗原产生用人源C 改造后的抗体更强的免疫反应。

iii )第三代小鼠平台(在研)重在改进小鼠的抗原呈递功能,削弱小鼠对那些和小鼠自身基因高度同源的抗原存在免疫耐受。开发思路是通过将已有的转基因小鼠品系与自身免疫缺陷背景小鼠(如 lpr 或Fc γRIIb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重视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国内仿创单抗领域降维打击的潜力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13 / 53

证券研究报告 因失活小鼠)杂交选育(PS :在没有这种小鼠的情况下,常规方法是在免疫小鼠的层面做改进,例如使用佐剂或改造抗原等)。

表1:代表性转基因小鼠抗体平台简介

标志性技术 技术特征 产生抗体类型 XenoMous e 系列【12-13】

1)使用兆碱基级YACs 导入人Ig 基因;

2)通过整合入小鼠染色体,可极大提升基因的稳定性;

第一代小鼠平台;

1)基础品系:拥有大部分重链VH 、V κ基因簇,包括34个有功能的VH 基因、全部的DH 和JH 序列、C γ2(或C γ1、C γ4)、Cµ、C δ;同时还拥有如下关键的轻链基因,即18个有功能V κ基因簇、全部5个有功能的J κ基因、C κ基因;

2)“增强型”品系:由以上基础品系小鼠继续通过YAC 导入完整的人Ig λ基因开发而成。视C γ基因不同,分别对应XMG1-KL, XMG2-KL, XMG4-KL 小鼠;

1)“基础品系”:IgG1、IgG2 或 IgG4;

2)“增强品系”:同时产生与相应基础品系对应的IgG κ 和

IgG λ;

HuMab mice 系列【14】

YAC 、BAC 、显微注射等。基础品系使用了450 kb 级YAC 导入人Ig 基因;

第一代小鼠平台;

1)基础品系:轻链序列包含4个V κ(有些品系有额外的V κ)、5个J κ、C κ,重链序列包含4个VH 、16个D 、6个J 、Cµ、C γ1;鼠源JH 、JC κ被敲除;

2)增强型品系:后续继续以显微注射的方式借助YAC 或BAC 进一步丰富小鼠携带的人抗体基因库;

IgG1 TC

mice

【15-16】

将携带人IgH 和Ig κ基因簇的人2号、14号、22号转染色体(transchromosome)以MMCT 方法导入

第一代小鼠平台;

直接用于抗体制备问题重重,需要进一步改进。问题在于: 1)所用技术路径人染色体片段导入效率低;

2)小鼠基因不稳定,Ig κ基因簇特别容易丢失,导入人IgH 和Ig κ染色体片段的小鼠与正常小鼠的杂合子中,超过90%的个体会丢失导入的Ig κ TC 序列 ;

IgG1、IgG2、IgG3 或 IgG4 KM mouse

系列【4,17】 由HuMab mice 和TC mice 杂交选育; 增强型品系使用HAC 方法继续导入更多人Ig 基因;

第一代小鼠平台;

1)基础品系同时拥有HuMab mice 携带的人Ig κ序列(对应人约

50%的完整Ig κ基因库)和TC mice 携带的人IgH 转染色体,IgH 基因通过TC mice 得到进一步丰富,Ig κ稳定的优点继承自HuMab mice ;

2)增强品系的λHAC KM mouse 在基础品系的基础上以HAC 技术进一步引入人Ig λ基因,可产生基础品系抗体相对应的IgG λ;

IgG1、IgG2、IgG3 或 IgG4

“five-feature” mouse 【18-19】

——

第一代小鼠平台:

包含人 IgH, Ig κ, Ig λ 基因簇(小鼠相应的鼠源 IgH/Ig κ被敲除;但没有或极少有人去敲除小鼠Ig λ,因小鼠中Ig λ基因仅贡献了B 细胞抗体文库很少的5%的部分 )。

但因IgH 下游缺少人C γ基因,该小鼠品系无法通过类别转换(class switch )直接产生IgG 。

IgM κ、IgM λ VelocImmu ne mouse 系列【20-21】

BAC-based Velocigene® technology (备注:以同源重组的方式利用BAC 载体导入大片段外源基因)

第二代小鼠平台,生成的是嵌合抗体,恒定区为鼠源C ,高变区为人源V 。

1)基础品系包含~1.0 megabases 的人VH DH-JH 基因库、~0.5 megabases 的人V-J 基因库;

2)增强品系在基础品系基础上还包含人V λ基因;

3)“修改版”品系“common light chain mouse ”将V κ基因限制为单一的、经过重排后的V κ,适用于双抗开发,但该品系的问题在于生成的抗体亲和力低于拥有更全V κ基因的品系;

——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重视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国内仿创单抗领域降维打击的潜力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14 / 53

证券研究报告

标志性技术 技术特征

产生抗体类型 MeMo® common light chain mouse 【4】 ——

第二代小鼠平台,与VelocImmune common light chain mouse 设计理念相近。

——

Kymouse 【22】

sequential recombinase-mediated cassette exchange (S-RMCE)

第二代小鼠平台。

导入了完整的人Ig 高变区基因 (2.7 Mb),敲除了小鼠相应的高变区基因,但保留了小鼠恒定区基因;

S-RMCE 涉及了BAC 、大片段染色体倒置等技术;

——

Trianni mouse 【23】

——

第二代小鼠平台。

引入人抗体高变区基因且在结构上对其进行了优化,但相关调节原件依然为鼠源,以确保小鼠生成抗体的功能被尽可能完整地保留

——

资料来源:申港证券研究所整理

*小鼠平台的未来改进方向包括:1)在已有小鼠品系中继续导入人 Ig λ 基因簇以让小鼠携带的人抗体基因组更完备(正常情况,人Ig λ 基因簇参与生成人全部抗体的40%);2)将已有的转基因小鼠品系与自身免疫缺陷背景小鼠(如 lpr 或Fc γRIIb 基因失活小鼠)杂交,以改进小鼠的抗原呈递功能,削弱小鼠对那些和小鼠自身基因高度同源的抗原存在免疫耐受(PS :在没有这种小鼠的情况下,常规方法是在免疫小鼠的层面做改进,例如使用佐剂或改造抗原等);3)继续优化回收亲和力满足要求的目标抗体的技术,以实现更高效的筛选;

小鼠平台作为抗体开发技术中的后起之秀,价值也已得到充分验证。这不仅体现

在小鼠平台开发的全人源抗体成为全人源抗体的主流,也表现在安进和百时美施

贵宝在2006-2007年间陆续收购的转基因小鼠平台已取得巨大成功。

图9:FDA 批准的3类技术路线抗体的情况 – 转基因小鼠平台是后起之秀

10:转基因小鼠平台已成为开发全人源抗体最主流的技术

资料来源:FDA & https://www.proteogenix.science/scientific-corner/antibody-production/fully-human-monoclonal-antibody-discovery-technologies-and-trends/

资料来源:https:///sites/brucebooth/2017/05/11/human-antibody-discovery-of-mice-and-phage/?sh=4de1cdc67f26

Medarex 的HuMAb 技术平台为例,该平台累计获批了10个抗体药物,Abgenix 的Xenomouse 小鼠平台累计获批了6个抗体药物。这两个平台也分别被重金被收购:2006年,安进以22亿美元收购Abgenix ;2009年,百时美施贵宝以24亿美元收购Medarex 。虽当时从主流的NPV 角度出发看起来是天价收购,但这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重视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国内仿创单抗领域降维打击的潜力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

些平台当前开发的药物年销售额已超过200亿美元,显示即便当时看起来的天价

其实也远远低估。

3. 稀缺技术平台让和铂医药在国内单抗Biotech中独树一帜

3.1 和铂医药基本情况

和铂医药运营及研发基地位于上海,是一家由海归学者创立、由知名VCPE参与投

资、并和包括辉瑞在内的巨头药企有广泛研发合作的抗体类生物技术企业,业务包

括抗体创新药的研发与商业化、相关药物联合发现与技术授权。公司当前主要后期

管线为从韩国Hanall引进的巴托利单抗(靶向FcRn,II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重症肌无力等)和特那西普(靶向TNFα,III期,干眼症)。

与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嘉和生物、天广实等国内知名抗体类Biotech相比,和铂

医药最大的特色在于拥有在单抗开发方面即便在全球范围也相对稀缺的、关键的主

流抗体开发平台——全人源转基因小鼠平台。虽和铂引进的该平台目前未形成后期

管线,但转基因小鼠平台的先验性、重要性、稀缺性(特别在国内)和高壁垒让和

铂医药不论与包括恒瑞医药/翰森制药/齐鲁这样的国内仿创头部公司相比,还是和

君实/信达/复宏汉霖/天广实/嘉和生物等知名抗体Biotech相比,也能具备不可替代

的、独树一帜的差异化优势。

对该公司,资本市场最大的争议在于,很多投资人认为这个公司不论关键的小鼠平

台还是当前的后期管线都是买进来的,缺少真正自己做的东西,是个资本攒局做的

公司,因而没有意思。这一定层面确实是非常有道理的,毕竟拼凑二级市场最喜欢

的项目再推动其上市,是一级市场高效率的割韭菜模式。但这种想法落地到和铂医

药,存在的问题至少有:

?其一,如开发的品种是别人都已经有的(即做仿创甚至纯仿制),那么自行进行无

特色的追随式研发和快速引进别人的管线其实在最终商业运作的结果上将没有

本质区别,最终都是进度上落后于原创的“仿”。那么到底快速引进好还是自行研

发好,甚至即便在产业界内部当前也存在争议。

对和铂医药,问题不在引进管线,反而在引进的管线后,如后续想做好商业化运

作,相关投入(生产、销售)会存在和基础研究争抢本就稀缺的资源的风险。而

公司后续到底是想将自己定位成具有特色平台的硬研发企业,充分发挥平台的差

异化优势以做出一些别人没有的硬品种,还是希望加强后端运作能力、让自己变

得更像仿创企业当前尚不确定,并且也只能后知后觉,等待公司后续用自己的实

际行动给自己的真正经营理念给出最客观的定义。

?其二,也是更关键的,如想自行摸索技术路线,但已有底子和别人比已经落后太

多的话,就算完全自己硬是摸索出整个技术体系,最后的结果基本也只能是落后

于人,甚至可能因为缺少真正的基础科学精英,怎么摸索也摸索不出来,让这种

独立摸索不见得有意义,毕竟在自己模仿、追赶别人的过程中,别人还在继续不

断创新。于是,直接并购/引进能引进得到的、尽可能先进的技术平台,并在此基

础上消化和改进,反而会是比完全闷头研发效率高得多的追赶方式,正如先前华

大重资并购CG获取相关测序仪技术一样。从这种层面出发,和铂医药创业时并

购技术平台的做法,与国内同行相比已是非常难得的难能可贵和高屋建瓴了。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15 / 53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重视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国内仿创单抗领域降维打击的潜力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16 / 53 证券研究报告

11:公司的股权结构显示核心团队持股相对分散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书,未包括部分已经明确的后续变动

注:公司本土团队和包括小鼠平台发明人(原Harbour antibodies B.V.的股东)在内的原Harbour antibodies B.V.核心成员当前共同持股,这是后续公司确保小鼠平台技术完备性及可持续改进能力的关键(绝非“买回来就不管了”)。

1)HARBOURBIO LLC 由王劲松博士全资拥有和实际控制;

2)“若干创始人”指廖迈清博士和Xiaoxi Liu 博士,他们各自将分别持有本公司1.32%及0.71%的股权; 3)HBM Technology Limited 和Shuxin Biotech Limited 为陈小翔博士全资拥有; 4)经后续实施的一系列股权变更后(本图未显示),陈小翔博士将实际拥有的公司股份包括Shuxin Biotech Limited 持有的公司A2轮优先股(占总股本的0.3%)和HBM Technology Limited 持有的公司普通股(占总股本1.33%),这两个公司将持有的其余9.28%的股份的权益将由公司163名现任雇员、7名前雇员、6名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6名荷兰外部研究人员以及1位外部顾问(朱迅博士)组成的183名承授人共同拥有;

5)HBA 股东包括Roger Kingdon Craig (H2L2小鼠联合发明人)、 Claude Geoffrey Davis 、 Albert Reginald Collinson 、 Robert Irwin Kamen 、 Franklin Gerardus Grosveld (H2L2小鼠联合发明人)、Richard Wilhelm Janssens (H2L2小鼠联合发明人)、 Dubravka Drabek 、 Nessan Anthony Bermingham 、 Barbara-Jean Bormann-Kennedy 、 Heather Marie Schwoebel 、 Maria Adriana Johanna van Zeijl 、 Ernie de Boer 、 Marinus Johannes van Haperen (H2L2小鼠联合发明人)、 Erasmus MC Holding B.V.、Atlas Venture Fund IX Cooperatief U.A

表2:公司早期投资人和基石投资人不乏君联资本、奥博资本、高瓴资本、Black Rock Funds 等顶级VCPE 时间 投融资

投资人 2016年

在君联资本的支持下收购 Harbour Antibodies (对价:3000万美元现金,同时向公司原股东发行2,335,000股普通股),获取全人源转基因小鼠抗体平台;

——

2017年 完成A1轮融资;

君联资本、尚珹资本

2018年 先后完成A3轮融资和B 轮融资; 鼎晖投资、尚珹资本、君联资本等

2020年

1)完成B2轮和C 轮融资; 2)在香港提交上市申请;

高特佳、奥博资本、碧桂园创投、大湾区共同家园发展基金等

3)引入基石投资者共认购约9200万美元等值股份,禁售期6个月;

Black Rock Funds 、高瓴资本(Hillhouse )、HBM Health 、Hudson Bay Capita 、Octagon Investments 、安澜资本、3W 、奥博资本、君联资本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书 & 公开信息

表3:公司核心团队拥有当前Biotech 典型的精英海归学者背景,科学顾问委员会更不乏超级学术大佬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重视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国内仿创单抗领域降维打击的潜力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17 / 53 证券研究报告 姓名

职位 个人基本情况 王劲松 主要创始人

执行董事、董事

会主席、首席执

行官 M.D.,Ph.D.,王博士亦为 HBM Holdings BVI 及HBM Therapeutics 的董事以及和铂医药上海、和铂医药苏州及和铂医药广州的法定代表人及首席执行官。 王博士为中国吉林大学医学(免疫学)硕士、中国药科大学分子药理学博士,2002年取得马萨诸塞州医学注册委员会授予的医师资格,2003年及2004年分别取得美国内科医学委

员会授予的内科医学文凭及风湿病学文凭,于2005年取得宾夕法尼亚州医学委员会授予的

无限制医学执照,自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担任布莱根妇女医院及哈佛医学院的风湿

病研究╱临床医师。

王博士自2005年7月至2007年5月担任惠氏转化医学副总监。之后,其自2007年6月

至2011年11月担任Bristol-MyersSquibb 免疫学临床发现总监。自2011年11月至2015

年12月,王博士担任赛诺菲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自2018年4月起,王博士担任方达控

股(1521.hk )独立非执行董事,亦自2016年8月起担任Silicon Therapeutics 独立非执

行董事。

廖迈菁 联合创始人

执行董事、首席

商务官

Ph.D.,MBA ,廖博士亦为和铂医药美国、和铂医药上海、和铂医药苏州及HBM Therapeutics 的首席商务官。廖博士为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Johnson 管理学院MBA ,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担任Janssen 策略营销副总监。 陈小翔 联合创始人,首

席产品开发官

医学博士,加入和铂医药前曾担任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医学副总裁。 刘礼乐 高级副总裁,技

术平台负责人,

苏州公司运营负

责人

刘礼乐先生加入和铂医药前,刘医师曾担任尚华医药生物制品(睿智化学)发现部门的副总裁。在此之前,刘医师曾担任GenScript (金斯瑞)抗体部门运营副总裁。 戎一平 药物发现负责人 加入和铂医药前,戎博士曾担任赛诺菲亚太研发中心癌症研究副总监、强生发现中心转化研

究小组负责人及罗氏研发中心生物制剂发现项目负责人。

Atul Deshpande 执行董事、首席

战略官、美国运营负责人 Ph.D.,MBA ,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战略官兼美国运营负责人。 印度孟买大学微生物学及生物科技学士、神经科学硕士、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神经科学博士、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Deshpande 博士曾担任Deallus 顾问、赛诺菲亚太地区治疗战略部副总监及部门战略官及

免疫部门管理人员、Dupixent 部门全球运营负责人。

Robert

Irwin

Kamen 独立非执行董事,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 Ph.D.,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和铂医药收购Harbour Antibodies 前 Kamen 曾担任Harbour Antibodies 的董事,自2016年12月起,Kamen 博士担任董事会独立董事及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向和铂医药提供独立咨询顾问服务,不参与公司日常管理。

美国阿默斯特学院生物物理学学士、美国哈佛大学文理研究生院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博

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the 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Organization )成员。

Kamen 博士曾担任转录实验室负责人及Imperial Cancer Research Fund 首席研究员、

Genetics Institute ,Inc.科学事务高级副总裁和整体研发负责人、BASF Research

Corporation 总裁、雅培生物研究中心总裁&单位负责人&雅培实验室执行委员会成员、风投

公司Oxford Bioscience Partners 入驻高管。

其自2010年起于Third Rock Ventures 担任投资合伙人。

叶小平 独立非执行董事 叶博士为剑桥大学免疫学博士,现为泰格医药总经理、执行董事、战略发展委员会主席。

叶博士当前亦为迪安诊断董事、康联控股有限公司(台湾交易所:4144)董事、上海立迪生

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

Frank

Grosveld Harbour Antibodies 的联

合创始人兼首席

科学官,科学顾

Frank Grosveld 博士自2016年12月起加入科学顾问委员会。 Frank Grosveld 博士是Harbour Antibodies BV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Harbour Antibodies BV 成立于2006年)、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细胞生物学及临床遗传学教授及前主任,英国皇家学院院士及荷兰皇家艺术和科学学院院士。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重视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国内仿创单抗领域降维打击的潜力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18 / 53 证券研究报告 姓名 职位

个人基本情况 问委员会成员,

公司小鼠平台联

合发明人

Grosveld 博士于球蛋白基因表达控制领域的研究获英国高等教育及研究机会网评选为20世纪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十大成就之一,并曾于1991年荣获Louis-Jeantet 医学奖及于1995年荣获斯宾诺莎奖。 Kenneth

Murphy 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 Kenneth Murphy 博士自2019年6月起加入科学顾问委员会。 Kenneth Murphy 为美国莱斯大学化学学士、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博士及医学博士、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首位Eugene Opie 荣誉教授以及美国科学院学士,于2012年荣获

美国癌症研究所颁发威廉·科利奖(杰出基础免疫学研究)及于2016年荣获赛默飞世尔科

技颁发美国免疫学协会-赛默飞世尔卓越功勋奖(AAI-Thermo Fisher Meritorious Career

Award)。

Robert

Kramer 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 Robert Kramer 博士, 自2016年12月起加入和铂医药科学顾问委员会。 Kramer 博士为Portage Biotech Inc.首席科学官,曾任强生公司医药分部副总裁兼肿瘤治

疗研发主管,负责领导全球研发部,专注于肿瘤细胞异常信号级联以及使用小分子及蛋白质

大分子方法研究基因重排与肿瘤免疫。加入强生前,Kramer 博士曾担任百时美施贵宝(BMS)

药物研发副总裁,负责为多个临床前肿瘤及免疫计划及开发中项目提供科学引导及策略监

督,以及曾担任哈佛医学院助理教授。

Peter

Moesta

首席CMC 顾问,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 Peter Moesta 博士, 自2016年12月起加入科学顾问委员会,曾监督修美乐、Yervoy 及Opdivo 等重要药物的开发、生产及全球上市。Moesta 博士还曾担任百时美施贵宝管理职位。 Jon Marc Wigginton

科学顾问委员会

成员 Jon Marc Wigginton ,医学博士,自2020年5月起加入科学顾问委员会。Wigginton 博士目前担任Cullinan Oncology 首席医学官及MPM Capital 顾问,曾担任MacroGenics, Inc.

(一家专注于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疗法的马里兰州生物科技公司)首席医学官兼临床

开发高级副总裁、百时美施贵宝肿瘤免疫早期临床研究的治疗领域负责人。在BMS 期间曾

领导其肿瘤免疫组合(包括PD-1抗体、PD-L1抗体)及多项免疫疗法组合(包括CTLA-4

抗体/ PD-1抗体组合等)的早期临床开发。

在学术生涯中,Wigginton 博士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癌症研究中心(NCI-CCR)担任多个职

位,包括儿科肿瘤分部生物药剂临床研究主管,期间领导了以联合免疫疗法为重点的基础、

转化及早期临床研究。Wigginton 博士亦曾担任全球癌症免疫治疗学会主席。

资料来源:根据招股书、公司官网等公开信息整理

表4:公司研发相关历史回顾 – 以买入平台为创业最初切入点的做法高屋建瓴,在国内Biotech 中特色非常显著 时间

新药研发 2016年

在君联资本的支持下收购 Harbour Antibodies ,获取了全球范围都属于稀缺研发资源的全人源转基因小鼠抗体平台; 2017年

与韩国 HanAll 就巴托利单抗、特那西普单抗签订授权协议(对外授权); 2018年

1)与 Ichnos 就 HBM9302 签订授权协议(对外授权);与科伦药业就药物共同发现进行合作; 2)特那西普(重度干眼症)、巴托利单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及重症肌无力)取得IND ; 2019年 1)完成特那西普II 期临床(重度干眼症);巴托利单抗于中国就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取得IND ;针对

HBM4003 在澳洲开展 I 期临床;

2)与正大天晴就药物共同发现开展合作;

2020年 1)在美国就治疗实体瘤的 HBM4003 取得IND 批准;批准 HBM4003 作为联合疗法,与PD-1一并使用一直

聊各类型的晚期实体瘤;巴托利单抗在我国就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取得 IND 批准,同时巴托利单抗开展如下

临床——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1b/2期、治疗重症肌无力的 II 期临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 II/III 期;

开展特那西普治疗干眼病的 III 期 临床;

2)与乌特勒支大学、伊拉斯姆斯医学中心、Abbvie 合作改良全人源中和抗体47D11;

资料来源:申港证券研究所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重视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国内仿创单抗领域降维打击的潜力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19 / 53 证券研究报告

表5:公司主要管线一览 – 后期管线数量有限并不是很符合二级市场与后期VCPE 对项目的偏好 项目

靶点

适应症

商业权利 发现 临床前 IND 1期 2期 3期 巴托利单抗 HBM 9161 (Hanall )

FcRn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大中华区 √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大中华区 √ 重症肌无力

大中华区 √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大中华区 √ 温型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

大中华区

慢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炎

大中华区 √

特那西普 HBM 9036 (Hanall )

TNF α 干眼病 大中华区 √ HBM 9001 (科伦) ——

哮喘

全球 √ HBM 9022 (艾伯维、乌特勒支大学、伊拉斯姆斯医学中心) SARS-COV-2 COVID-19

全球

HBM 4003

CTLA-4

晚期实体瘤-澳洲 全球 √ 晚期实体瘤-中国内地 全球 √ 晚期实体瘤-美国 全球 √ 晚期实体瘤-中国内地

全球

√ HBM 9302 (Ichnos ) Her2×CD3 乳腺癌与胃癌 大中华区 √ HBM 1007 CD73 实体瘤 全球 √ HBM 1029 Claudin 18.2 实体瘤 全球 √ HBM 7020 BCMA ×CD3 多发性骨髓瘤 全球 √ HBM 7015 PDL-1×

TGF-β 实体瘤

全球

HBM 7008

TAA1×4-IBB

实体瘤 全球 √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书

*这里指的后期管线排布不符合二级市场和后期VCPE 对创新药企业的偏好至少体现在:1)进度最快的巴托利单抗和特那西普是从韩国公司引进的,但韩国公司抗体管线行业内的口碑有让人诟病之嫌;2)除以上两款品种外没有进入II 期的管线,且其余管线唯一处于临床阶段的CTLA-4进度上与同行竞争对手相比也明显落后;

图12:公司的营收、净利润、研发费用率一览

资料来源:根据wind 数据整理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重视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国内仿创单抗领域降维打击的潜力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

3.2 和铂医药的小鼠平台简介

3.2.1 技术平台基本情况

和铂医药通过收购Harbour Antibodies,获得了2个重要的转基因小鼠平台的权益;

针对转基因小鼠平台,公司也同包括辉瑞在内的大量药企建立了合作关系。

图13:和铂医药的小鼠平台已得到大量药企认可– 公司的专利对外授权、对外合作情况一览

资料来源:和铂医药

Harbour H2L2 Transgenic Mice在技术路线看属于前文介绍的第二代转基因小

鼠平台,该平台生成的抗体是人-鼠嵌合抗体,抗体的高变区为全人源序列,恒定

区为鼠源序列,借助非常成熟的CDR移植技术,该平台适用于常规H2L2型抗

体的开发。

*注:H2L2抗体指结构上为2条轻链和两条重链(2 Heavy chains and 2 Light chains)组成

的四聚体型抗体,当前已商业化的单抗药物均为此类型抗体。

虽H2L2 Mice并不像我们后文会提的XenoMouse、HuMab、VelocImmune等主

流转基因小鼠平台一样得到大量验证和大量后续优化,因而如参与First-in-class

型抗体的全球研发大战时,相对这些平台不见得具备相对优势。但在国内政府大

力扶持仿创药开发、且国内外差距导致仿创空间确实大量存在的条件下,因转基

因小鼠平台研发效率原则上可碾压CDR路线甚至噬菌体库路线,一旦和铂医药

完全吃透整个技术体系,国内依然主要依赖CDR路线的信达生物、君实生物、

恒瑞医药等知名仿创单抗企业如不能升级技术平台,抗体发现的效率大概率将不

是和铂医药的对手。

图14:Harbour H2L2 Transgenic Mice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20 / 53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重视转基因小鼠平台在国内仿创单抗领域降维打击的潜力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21 / 53 证券研究报告

资料来源:Harbour Antibodies B.V. 对应专利 WO 2010/070263 (24.06.2010 Gazette 2010/25)

H2L2 Mice 高研发效率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今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和铂医药短时间即利用该平台快速筛选出了有开发潜力的新冠中和抗体,该抗体相关内容5月即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 ,当前该抗体的开发权限更已被艾伯维买断。 PS :国内企业君实生物筛选的新冠抗体则是通过直接从痊愈患者体内筛选B 细胞,并做了简单优化境地ADCC 反应后得到,也并非基于CDR 路线,这事实上也进一步侧面印证CDR 路线效率不如转基因动物/人体天然生成抗体的效率。

15:和铂医药针对新冠疫情使用H2L2 Mice 快速完成了抗体早期筛选

资料来源:A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y blocking SARS-CoV-2 infection

HCAb Transgenic Mice ,该平台专门用于制备heavy-chain-only antibody (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rn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