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教师基本功测试(样题)

更新时间:2023-09-26 10: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哈尔滨市2012年普通高中教师基本功测试

历史试题(样题)

命题范围:《史学概论》、《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试题分析》、《岳麓教材》

注意事项:1.试题分为四部分。⑴学科教学基础知识;⑵解题研究;⑶解题能力;⑷命

题能力。

2.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一部分 学科教学基础(10分)

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主要涵盖对课程标准的审视,对《考试说明》的领悟,对史学理论的把握,对中学历史学科的定位等内容。

下列选择题,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5小题,10分

1、普通高中历史开设选修课的目的是

①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学习内容?②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拓展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④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A. ①②③ C. ①②④

B.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试题:“1972年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其重要历史背景是A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B中美建交 C中苏关系得到改善 D中国发展战略改变”考查的能力侧重于

A.获取和解读信息 B.调动和运用知识 C.描述和阐释事物 D.论证和探讨问题 3、以文明史观进行历史研究的前提性要素是

A长时间段

B特定时间段 D区域文明演进

C历史发展的特质

4、关于口述史学的表述,准确的是 A.以口述回忆为基本史料

B.以口述记录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和依据

C.一人说一人记为主要研究方式 D.与文献资料相排斥

5、历史学作为一门独特的专业化学术,可以为思维训练提供的贡献有 ①求真精神的培养 ②关注时代的特殊性 ③创造性的工作 ④改良政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第二部分 解题研究(15分)

自2010年以来高考历史学科课标卷总有一道12-13分的开放性试题,即国家没有给出该题的知识性答案,只是给出了评价的方法。那么这种题型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应该通过怎样的思考才能下笔作答,怎样做才算是史论结合?只有教师先会解决这类问题,才能教会学生此类问题的思考方法。

为此请教师依据下题(2011高考题)所给材料,提炼出该材料中的两种观点并分别展开评论,同时制定出一个相对客观的评分标准。 2011年高考试题第41题: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

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

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第三部分 解题能力(60分)

解题能力是一名教师适应高中教师生活的一项必备技能,教师要授之以渔,自己则必须要有正确的解题方法,良好的历史思维,准确的学科语言。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后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10小题,30分)

1、右图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A.人寿年丰 C.庄稼收获

B.祈盼丰收 D.祭祀谷神

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 3、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4、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 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5、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 B.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

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6、《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7、1943年1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11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上述史实说明①抗日战争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②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 ③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平起平坐的大国 ④中华民族的抗战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 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货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

年份 棉布 金属和矿物 机械 1870 1880 1890 1900 1910 上表反映出

28.0 24.9 20.2 21.5 14.7 5.8 5.5 5.7 4.7 4.3 - - 0.3 0.7 1.5 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9、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10、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

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 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 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 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 二、(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緬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

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

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3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辟驼峰航线的必要性。(14分)

(2)分析驼峰航线的作用。(6分)

三、观点阐释:(10分)

14、 《历史教学》中学版任世江主编曾撰文《古代中国经济的几个问题》,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有的教科书写道,明清国力强盛,突出表现为耕地面积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居世界前位;拥有较多的大城市;世界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等等。这不禁勾起人们对康乾盛世的向往。然而,激动之余也有几个问题需要考虑清楚。一、人口的增长能不能视为强盛的标志?耕地面积是怎样扩大的?二、在强调农民的极端贫困后,又说商品经济和城市繁荣,农民的购买力如此低下,是谁支撑了经济繁荣?三、城市规模较大、较多,为什么现代化的速度如此缓慢呢?”

要求:试从文中提到的三个问题中任选其一阐释你的理解。(尽量展开论述)

第四部分 命题能力(15分)

命制试题是教师日常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新课程以来的历史考试力求减轻学生记忆负担,着重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并体现新课程理念。

请以“中华民国元年是公元1912年”这一知识点为载体,命制1道突出考查“知识与能力”目标的选择题、1道突出考查“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简释或选择题、1道突出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简释或问答题(参考答案可略)。 突出考查“知识与技能”目标的选择题要尽量避免鼓励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

设计,如:中华民国元年是公元

A 1910年 B 1911年 C 1912年 D 1913年 只有考查理解记忆水平的设计才得分。

(1)以“公元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知识点为载体,突出考查“知识与技能”目标的选择题。(5分)

(2)以“公元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知识点为载体,突出考查“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简释题或选择题。(5分)

(3)以“公元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知识点为载体,突出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简释或问答题。(5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qq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