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 落花生精品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1-03 14:4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2 落花生】公开课精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亩、吩”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写“亩、播”等9个字,会写“播种、浇水”等7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借助落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的方法。 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教学重点】
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作者借助落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作家简介和背景资料。
3.布置学生提前搜集有关落花生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亩、吩”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写“亩、播”等9个字,会写“播种、浇水等7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结合预习内容,理解课题
1.全班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从花生生长特点的角度理解课题“落花生”。 预设:
(1)落花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花生,别名长生果、泥豆、番豆、地豆等。 (2)它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
(3)花生幼苗出土以后,经过18-25天,就开始开花。开过花后的花柄接触到地面,就伸入土中。在土壤里,果实开始生长发育,长成饱满的花生。因此人们又称花生为“落花生”。
(4)花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2.介绍作者许地山,由笔名引入对课文的学习。 许地山的笔名落华生。“华”同“花”。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用这种普普通通的农作物的名称作为自己的笔名?带着疑问进入课文的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查资料的方式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知道其果实的生长位置,可为下文理解花生的品质作铺垫。从生活中的落花生,到作家笔名落华生,再到课文《落花生》,可一步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识记生字、词语
1.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关注生字。
2.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预设:
(1)“吩、榴”都是形声字,可以按照形声字的特点记住读音。
(2)通过理解“吩咐”的意思是“口头指派或嘱咐”,我记住了“吩”字。 (3)联系生活实际,我知道了“矮”的意思是“身材短,高度小、低”。 (4)我是通过组词“榨油、榨果汁、榨菜”来理解和记忆“榨”字的。 (5)我是联系数学中“亩”和“平方米”的单位换算来识记“亩”字的。还可以根据教室的面积,想象半亩有多大。
(6)“便”在“便宜”这个词中读“pián”,买东西比较价格时经常会用到这个词。在“方便、便利”等词中,“便”读“biàn”。
三、学习写字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易错字的书写。
预设:
(1)“播、浇、吩、咐、榨、矮”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播、浇、榨、矮”都要写的左窄右宽。
(2)“播”的右上方是“撇”加“米”字,注意不要写成采字头加“木”字。 (3)“浇”右边的“尧”右上角不要加上点。
(4)“吩、咐”书写时注意“口”要写得小一点,而且位置偏上点。 (5)“亩、慕”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写“慕”时注意下面不是小”,而是比“小”多一点。
2.教师重点点拨把字写好看的方法。
(1)慕:“莫”要罩住下边的部分,最下部的“」”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左侧,最后两“点”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右侧。
(2)亭:中间的“冖”要写得宽扁,上下两部分写得窄一点“口”要写得扁小。
(3)矮:“矢”最后一笔变成点,以避让“女”的“撇”。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脉络,分清主次 1.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2.全班交流。 预设:
(1)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花生的好处”和“像花生一样做个有用的人”。 (2)课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过程。
3.组织全班交流:作者写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都只有寥寥几笔,而议花生却花了很多的笔墨,为什么?
教师点拨:课文主要是借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叙述上有详略之分,目的是要突出主旨。
【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通过自读可以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清脉络,分清主次,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对突出主旨的作用,实现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五、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提问:写“种花生”和“收花生”时,为什么说“居然收获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预设:
(1)“我”从母亲的话里知道,这里本是荒地,而且姐弟几个又是第一次种花生,时间也仅仅几个月。这种结果当然令作者感到意外。
(2)“居然”的意思是“竟然”,表示“出乎预料”。收获了花生出乎作者一家人的意料。
(3)这意外的收获,也可以看出花生的好种、易活,生命力强。 2.学生自主练读,体会作者收获花生的喜悦。
3.教师补充资料,提问:仔细阅读下面的资料,想想这些资料能帮助你读懂文中的哪些内容。
教师补充关于许地山父亲的资料:
许地山的父亲叫许南英,进士出身,是位爱国诗人,也是颇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曾率领台湾人民苦撑危局,死守孤城台南。战争失败之后,他不愿当亡国奴,就携家眷搬到祖籍福建龙溪。他曾出任广东省三水县县令,因公务繁忙,很少参与家庭活动。
预设:这些资料帮助我理解了为什么作者说父亲的到来实在很难得”。 点拨:“请你们的父亲”“实在很难得”也为后文父亲的出场以及他对孩子的教育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读、略读内容,交流学习收获和遇到的问题,教师则在关键处点拨,避免了空泛的分析、讲解。】
六、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感受作者对花生的喜爱之情 1.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 2.全班展示。
3.教师指导朗读:要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读孩子们的话时,要关注描写花生好处的词语。读孩子们在抢着回答父亲的问话时,语气要轻快,要表现出对花生的喜欢。读父亲的话时,语气要略显深沉,要表现出父亲的语重心长。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播种、浇水”等7个词语。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借助落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的方法。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教师出示本课词语,指名认读,检测字词识记情况。 2.提问: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预设: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过程。
二、把握文章主旨,理解课文借助花生所讲的道理
1.引导学生默读第3-14自然段,思考:从中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特点?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
(1)写“我”和哥哥姐姐眼中的花生“味道很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有什么好处?
(2)在父亲眼中,花生“果实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不好看”“很有用”。
(3)父亲通过花生的特点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在阅读文本、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充分交流,走近作者,理解父亲借落花生阐述的道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引导学生再次默读“我”和父亲的对话,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理解或体会。 4.提出相关问题,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1)父亲说花生的最可贵之处时,为什么要说桃子、石榴、苹果?它们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预设:相同点是都好吃,都对我们有好处;不同点是果实的外表和长的位置不一样。父亲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是想强调花生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特点。
(2)你对父亲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怎么理解的?
交流时,教师可相机作以下提示、引领: ①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作者父亲这句话的看法。
②补充背景资料,点拨:父亲的价值观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系。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因清政府的腐败,使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作者许地山的父亲鄙弃荣华富贵,反对浮华虚荣,毅然抛弃家产,携全家回福建定居,宁可过清贫的生活。也正因为他崇尚质朴,力求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而也会教育子女为人做事要踏踏实实,不求虚荣。
(3)你是怎么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
交流时,教师可相机作以下提示、引领:
①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什么是“体面”?生活中哪些人比较体面? 预设:有面子、有身份的人;衣着光彩的人;样子好看的人……
②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什么是“好处”?生活中哪些人是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预设:好处就是对人或事物有利的因素。像清洁工、义工、老农、边疆战士等,看着虽然不起眼,但一直在为他人和社会默默奉献
(4)补充资料,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深入体会课文中的道理 补充资料: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作者心上,对他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就是为了要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后来他真的用行动实现了这一心愿,成为了一位优秀的作家。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战事业奔走呼喊,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年仅四十八岁。茅盾说:“他是脚踏实地的,
他在他的每一篇作品里,都试着要放进一个他所认为合理的人生观,他并不建造什么理想的象牙塔。”
三、了解课文写法,尝试练笔
1.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对话部分,边读边思考:父亲让孩子们谈花生的用意何在?课文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2.小组讨论,交流观点 3.全班交流。
预设: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目的是为了论人生,借助对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赞美,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这种借助具体事物说理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事物也像落花生一样能引发思考,让你想到身边的某些人。在此基础上试着写一段话。
(1)全班交流。结合课后的“小练笔”,说说“竹子、梅花、蜜蜂、路灯”等事物的特点,以及由此想到的人。
教师相机点拨事物特点与人物品质之间的关联。如:由“蜜蜂”可能会想到勤劳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由“落叶”可能会引发“叶落归根”生命轮回”无私奉献”“自由快乐”等情感。
(2)同桌交流生活中自己喜欢的事物,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以及由此想到的人。
(3)学生尝试写一段话。
教师相机点拨:叙述时要注意说清楚事物的特点和由此想到的人的品质,抒发感受时不用大段议论或抒情。
5.当堂点评。
正在阅读:
车 灯 线 光 源 的 计 算11-08
临床肿瘤学试题及答案(2-00-4)12-2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08-15
陈集乡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办112-26
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03-06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落花生
- 统编
- 上册
- 教学设计
- 语文
- 年级
- 小学
- 精品
-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综合练习
-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
- 荥阳豫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技术经济学计算题
- 2012年高考报考必看:15大类文理兼收本科专业盘点
- 永城市龙岗镇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4FindingyourwayTaskandSelfassessment随堂练习(新版)牛津版
- 《11、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 年会幽默发言稿
- 物料管理办法 Microsoft Word 文档
- 毕业生签定三方协议的注意事项最新版模板 doc
- 2018年12月西南网络教育-0649植物学基础-大作业答案 - 图文
- 凤城中学教研片度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航海学简答题大集合
- 美术人教一年级上册(2012年新编)白雪公主的故事
- 2019年201X年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计划范文-实用word文档(3页)
-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 2019七年级英语第一学期 Unit 6 Lets Go写作学案(无答案)(新版)冀教版
- 全国统一安装工程定额问题解答
- 2019-2020年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第1节优秀教案: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时1(5)
- 刍议民事诉讼中采信证据规则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