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干生化分析仪维护保养

更新时间:2023-10-11 21: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日常维护保养:

检查干片库存量、装载干片;

排空废混合杯、废吸头收集盒; 排空废干片收集盒(非常重要); 排空空干片盒收集桶;

检查样本架、试管、样品杯、高度适配器; 装载混合杯架;

装载样品吸头;

更换参比液小吸头并清洁其吸嘴部分(每8小时); 清洁参比液盒盖及密封垫;

更换免疫冲洗液小吸头并清洁其吸嘴部分(每8小时); 清洁免疫冲洗液盒盖及密封垫; 查看稀释液余量如有必要更换之; 清洁稀释瓶盖;

更换主机空气滤网;

核实日常质控是否已运行;

每周保养:

清洁样品架进入通道和传递臂;

清洁样品架; 清洁稀释液瓶;

清洁吸头定位器组件(图1); 清洁触摸屏; 清洁键盘;

必要时保养

用软盘备份仪器数据;

更换保湿剂、干燥剂;

更换参比液、免疫盖上的密封圈; 更换稀释液瓶盖;

更换孵育器防蒸发盖并清洁各个槽位(图2); 清洁加样器头部尖嘴部分; 调整反射光度计光圈; 更换反射光度计灯泡;

执行白参考片的校正系数程序;

与样本处理相关的故障

与样品架相关的故障

错误代码:

K2C SAMPLE HANDLER * TRAY TRANSPORT HOOK * CODE WHEEL error. 样品架钩传感器信号错误.

K3C SAMPLE HANDLER * SAMPLE SUPPLY * TRAY position error.

样品架位置错误.

原因分析:

1)样品架脏,造成架子运动阻力过大; 2)样品架与传送臂高度不一致; 3)样品架钩子驱动齿轮损坏。

解决方法:

1)用无水乙醇清洁样品架、传送臂及传送臂的托架; 2)调整传送臂前端左右两颗高度调节螺丝; 3)更换齿轮,暂时可用稀释部分齿轮替换。

与吸头架相关的故障

错误代码:

L1B,L1C Sample Handler*TIP Supply* TIP position(move) error. 加样器与吸头之间的位置出现偏差。

原因分析:

没有装入吸头架;

吸头架长期使用后,架子变形造成吸头放置倾斜; 加样器取吸头时,其末端没有对准吸头的中心位置。 解决方法:

检查仪器内是否已放置有带吸头的架子;

检查架子有无变形。如果已毁坏,使用新的吸头架; 清洁加样器的位置传感器(图7);

观察取吸头时,加样器的末端与吸头是否成一垂直线,加样器是否由吸头的中心处下降。如果不是,调整加样器与吸头的位置。调整步骤如下:

调整步骤:

首先调整加样器在DIAGNOSTICS---SETUP/ADJUST---SAMPLE PICK UP---START。

TIP

上方时的左右位置。进入

METERING---TRUCK/TRANSPORTS---CONTINUE---TIP

使用键盘上和左右箭头键,调整左右位置。完成后,按Y,保存调整后的参数。退回主菜单;随后,调整吸头架的前后位置。旋松固定支架的四颗螺丝,微调支架的前后位置。完成后,上紧四颗螺丝。做标本,检查调整后的情况

与吸头相关的故障

错误代码:

EAC Plugged TIP during Aspirate. 吸样时堵塞吸头。

EAD Plugged TIP during Dispense. 加样时堵塞吸头。

EAN Drop Error.

样滴错误。

EAT Transducer Out of Range. 压力传感器输出超出范围。 原因分析:

样品离心不良造成样品中有凝块或肉眼看不到的纤维; 吸头重复使用或使用国产吸头造成吸头堵塞; 加样器与加样泵之间的泵管老化造成压力检测错误; 长期使用旧吸头或国产吸头造成加样器堵塞; 解决方法:

将样品离心重新做; 建议吸头一次性使用;

更换新的泵管;

用内六角螺杆将加样器卸下,用注射器注入热水浸泡冲洗加样器内部几分钟。待加样器吹干后,重装回仪器内;

与干片处理相关的故障 样品与干片之间的故障

错误代码:

EAL Aspirate error.

吸样错误(检测到有气泡).

EAQ Wetness Detector No drop error. 湿度检测器无液滴错误. 原因分析:

1)血清中存在气泡或样品量不足; 2)湿度检测器脏;

解决方法:

1)检查是否有气泡及样品量是否充足,重新处理样品; 2)取出吸头定位器,用棉支清洁湿度检测器,并重做 样品。如果仍有报警,可能是湿度检测器灵敏度不够, 联系工程师。

错误代码:

EAU SAMPLE METERING * WETNESS 湿度检测器没有发现干片。

原因分析:

1)在吸头定位器处有卡片;

2)不良的干片盒;

3)干片传感器、湿度检测器被污染或者不良; 4)一个空的干片盒被误认为有干片的盒子;

DETECTOR * No slide present.

5)手工放入的干片盒的项目与输入的工项目不一致。

解决办法:

1)检查并清除卡片;

2)由窗口观察该错误是否发生在同一个特定的干片盒上; 3)检查干片是否没有被推出来;

4)如果干片已经被推出来,则需清洁传感器、检测器; 5)把有问题的干片盒卸出,检查盒子所标的项目与仪器 所显示的是否一样,例如:将离子干片误认为其它项目的 干片。

与干片盒相关的故障

错误代码:

AD1 SLIDE SUPPLY * LOAD DOOR #1 * jam. 干片储存器1的装载口堵塞。

AE1 SLIDE SUPPLY * LOAD DOOR #2 * jam. 干片储存器2的装载口堵塞。

AF1 SLIDE SUPPLY * UNLOAD DOOR #1 * jam. 干片储存器1的卸载口堵塞。

AG1 SLIDE SUPPLY * UNLOAD DOOR #2 * jam. 干片储存器2的卸载口堵塞。

原因分析:

1)装载时,空干片盒没有卸出,新的干片盒无法进入 储存器内。导致新干片盒卡在装载口;

2)卸载时,空干片盒没有完全卸出,导致盒子卡在储 存器内部。

将新干片盒取出,观察盒子对应的位置有无干片盒。如果没有,重新装载干片盒;如果有,先将旧干片盒卸出,再装新盒子。

2)进入MED---选择与报警相应的Slide Supply (1或2)---点击Unload Door Open/Close,打开卸载门。检查门内四周有无倾斜的干片盒,有则取出。随后再次点击Unload Door Open/Close,关闭卸载门。同时,将储存器观察口下方的密封门手工打开,检查门内四周有无倾斜的干片盒,有则取出。

3)如果以上处理仍未找到干片盒,或者已取出盒子,但初始化时,若仍有报警。请将储存器观察口的玻璃盖取出,手动旋转储存器,检查哪个槽位的干片盒有倾斜的情况,并取出。最后,做仪器初始化。

孵育盘的卡片故障 错误代码:

G11,G12 INCUBATOR * ROTOR * Malfunction.

孵育盘转盘故障

D2B CM EJECT BLADE * Malfunction. CM推片尺故障

G43 INCUBATOR * PM EJECT BLADE *Malfunction. PM推片尺故障. G24 INCUBATOR malfunction. PM推废片尺故障. 原因分析:

1)干片卡片阻塞了电机的运动或者是 PM 推片尺的运动; 2) CM或PM 推片尺位置错误; 3)孵育器盖子的保护开关故障; 4)在孵育器23个干片位有黏性物质; 5)电极测量器弹簧有损伤;

6)电极测量器推片尺、推废片尺有黏性物质。 7) 废片盒满,里面的干片阻塞推片尺动作

8) 皮带松动

1) 检查并清洁吸头定位器,CM 、PM退片口,电极测量器附

近的卡片,检查在重新初始化之前孵育器的运动是否通畅; 2)手工将退片尺归位;

3)检查孵育器上盖的保护开关;

4)清洁孵育器,电极测量器的推片尺、推废片尺以及加热盘 上的黏性物质;

5)检查孵育器23个干片位的弹簧有无弹出,并重新安装。

6) 进入DIAGNOTIC—SETUP/ADJUST—SLIDE TRANPORT—INCUBATOR ROTOR SIZING

2)

与光路相关的故障 错误代码:

9DA-9DH “***”nm Filter spike detected 反射光度计尖峰干扰错误

原因分析:

1)灯泡有故障 9DA=340nm 9DB=400nm 2)光圈需调节 9DC=460nm 9DD=540nm 3)灰尘污染 9DE=600nm 9DF=630nm 4)灯座松动

解决办法:

1)打开前门检查灯泡是否亮; 2)灯安装是否超过2个月;

3)更换灯泡并做光圈调整工作; 4)确信灯泡是否安装好;

5)检查灯座与扣锁“C”是否紧密固定;

9DG=670nm 9DH=680nm

*

ELECTROMETER

CONTACT

DRIVE

*

6)运行反射光度计的静态测试;

7)清洁反射光度计的透镜.孵育盘和读数传感器; 8)清洁白参考片并做白校正因子。

错误代码:

9DR—9DP “***”nm filter low reference read 低电压读数反射光度计

原因分析:

1)灯泡老化;

2)“***”nm 滤片被灰尘污染。

解决办法:

1)打开前门检查灯泡是否亮; 2)灯安装是否超过2个月;

3)更换灯泡并做光圈调整工作;

4)清洁反射光度计的透镜,孵育盘和读数传感器。

与仪器使用环境相关的故障 错误代码:

3R2-3R7 SS1 temperature failure; 3QU-3QZ SS2 temperature failure; 干片储存器1,2内部温度失控 原因分析:

由仪器的环境监察屏幕了解房间内的环境温度是否过高。建议保持在23℃左右; 是否刚完成大批量的干片装卸工作; 与储存器相联的通道是否已关闭; 储存器的温度检测器失效;

解决方法:

调节仪器房间的环境温度,并观察一段时间;

检查保湿剂、干燥剂箱,干片装卸口,储存器观察口下方的密封门是否关闭; 联系工程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pn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