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装备制造业的优劣势分析及其启示_顾颖

更新时间:2023-05-12 00:33: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

哪年9月第18期(总3 78期)『中外 I理比较』

C MA CO E T N OMI N AG E M EN

E N

W MA N

T G阴E N A

Se P 2以万

.

8 o 1 N.

鑫齐管理

新管娜

业的及其示中德制造优劣势分析装备启顾颖:

房路生,

摘要素。

本文以德国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为研究的切入点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

,

分。

析两国装备制造业的不同竞争优势与劣势

同时也解释了影响两国装备制造业的差异化发展水平的核心因两国比文章根据装备制造业优劣较分析认为两国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优劣势方面存在互补性特征。

希望此研究能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关键词:中国;

德国

;

装备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An An a l ys io n

:

F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q Eu

1002

576 6

(2 0 0 5 )S He t n dl l y in G e r u山d e n ya n d C恤a a n d l t r s m ao

h t

e

Ad v a a nt

s e gr

n a

d DI a d va n t S a ge s f o G

l u

m Pn

en

tMa n

u

a f

in g咖r hen

Yi g

Fa n g l

u一s

g f e q u iPme n

A b s tr a

e

t:

h T

is Pa p e,

t

k a

e t e h

o d ev e l Pm eo

e n t s tu a t o n i i

n ae

d

e

h

n ae

d C hi

n a as en t e tu

e h tn au

st

叭p otuus

in t u s e s

q u iPm

mn

m

n a

u

a f

i g i d reo

n

c a f

r n g in d u s io

e ex Pl i n a y W r t.

e h t

m Pa r

at ve i

e re

se

h t.

ke y

c r a

hm

h t

d oh t

to

r a

e te

r s t ie s ith e

t

mv

n an a

u

c tr a f u ies

n

g in d u ss v

y r ta t

in G

e

ny m a r

l yz n a a eex e r t

eo

m p it i et

ve a

d

a g t

i a n dd a d

n a

罗e,

5 o

f in iP

y r t

ft h

e se t o e o u n t e s w i re e n

A

e e or i n d

c a f

t o rs w

hie he eo

n aho

in f lu e dv

n ee o n

h t

e

e d

ve o

l P dv

g

to

m.

e pW

t it i ve ae

n a

ta

g

es anr e

d di

sa

e m

n t eve o l l f esv

h t

e h t

q eh tv

u

a g n t aso

n au

l y i a

s s

e se tw oe

e m

n t

eo u n

i r t

es

d

e ve o

e r a

e m Pl

l Pm Ke

en to

f C hir

n e se e

e m

nta

y i r n t hu

q u iPm

e n t r n an u

c a fn u

tuu s

n n.

g in d u s

y r t

5 a e e面 Pp p

n Pr a o v ide

e m

l a

b a

e l

d a

ic o t h e t

q iP

y wo

d s: C h in a: G e

e m

t

m

n a

u u

c a fiP

tu

i g i d rn

勺tu

m r

n a

y:

q E

e m

n t

Ma n

c a f

r n g In d u s i

y r t

.

引宫,

装备制造业总称时,

,

—主要指生产资料制造业及相关的零部件制造业、

工业领域中最大的一类产业部门

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投资类产品的行业它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装备。

制造业有着产业

链条长

生产附加值高

生产率上升快。

规模经济显著

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将和该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结构近年来,

生产技术

水平甚至产业结构都保持着相当高的正关联效应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经济总量不断增大。,

,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快

,

自1 9,.

99

年以来年,

增速达 1 9元,

.

2%

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逐年提高但实际上.

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也在增大4% )等发达国家’ I】,

年产值达 3万亿38%

约位居世界第五、

,

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很多、

装备制造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 (3

1 0 0 2。

1 4年 )不仅远低于 19 9 9年美国(

9%)

日本( 3 4,

.

6%),

46 .德国(

而且中国装备制造业还存

在结构不够合理

生产能力偏低等结构效率因素

中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着许多潜在的或深层次的问题,

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的问题鱼需得到反思和研究。

有哪些优势可以利用

以及有哪些劣势阻碍其发展?世界上哪个,

国家的装备制造业和中国的装备制造业有可比性?同时对于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又有借鉴性?一系列

因此

,

本文在笔者前期研究的基础上¹

将装备制造业大国

中国与世界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理。

:

20 0 5

一0

6一 5 9 6 2一

:

顾颖 (!。

)n C

,

男;.

,

陕西安康人,

,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

研究方向

:

经济管理

企业管

〔一:

a m

,

}

:

l n g 25 3 5邵y a h0 c o@ y

m

房路生e om。

方向企业管理¹20

E一m,

a !]:

f]yfd e@ 12 6

2一)男 (!98西安市了10 0 6 9“

安徽固镇人

,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

4年7月 0

陕西省代表团赴德国举办

陕西省情况及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推介会。

由笔者所供职的西北

大学中德企业管理研究所为推介会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资料论证

装备制造业第三大强国上,

进行竞争优势与劣—势的比较分析。

德国进行比较分析,

,

在对两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进行总结的基础,

得到的几点结论与启示

希望对于反思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深层次

问题起到内在的促进作用

二1.

中 .袭备创造业总体发.水平 .况对比,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

状与特点从 2 0世纪 8 0年代开始中国进人经济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时期,

即为加速工业化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

工业企业的显著特点是中国加快对外开放的进程

在国际分工中

,

通过产业分解使中国获得了较多的工从 19 9 3.

业发展机会

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增长.

,

成为许多工业品的主要生产大国。。

一 200 2

,

中国。

. 4亿元上升到 10的工业总产值从 3 3 2 7 1 19 8 7 3

亿元

. 4%上升到 4 . 7%在全球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也由2

工业高速增长的过程中

,

装备制造业扮演了重要角色,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平均增长是 17 6%、

,

其工业增加、

值已居世界第4位远载工具、

,

几十种产品质且居世界第 1位,

并研发制造出了激光照排。

数字程控交换机

卫星及

正负电子对接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先进设备我国虽已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

值得提出的是有一

,

却不是制造业强国,

我国3万多装备制造企业中还没。,

家跻身干世界 5 0强

装备规模也只相当于美国的 l/ 2 5中国装备制造产品“

日本 1/ 2 6”

,

德国 l/加据悉;

在生产能力方面又大量短缺,

过剩,

短缺

并存

中国主要机械产品中达到世,

界先进水平的不足 5%

,

中低档装备产品因出现结构性过剩而积压严重。

同时;

许多市场急需的装备产品。

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仅 19 9

中国进口固定设备就高达 7 0多亿美元

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水平相比仍落后 5上改变足,。

中国自动化技术比工业发达国家仍落后十几年计算机处理器芯片。、

集成电路大生产技术与国际、

一,

6

;

系统软件等关键技术主要依靠国外进口的局面仍未从根本,

一方面

高新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

另一方面

,

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

吸收

创新也不

基本仍停留在仿制的低层次发展阶段2.

德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德国是欧洲头号经济强国工业部门,

也是在继美国、

日本之后的世界第 3大经济强国、

制造业是德国最重要的,

它的几大支柱是机械和设备制造。

汽车制造,

电气

电子工业

化学工业

其产值约为工业。

产值的4 0%

机器和制造设备业是德国就业人数最多的部门

其销

售额在各工业部门中位居第二。

机械和设备制。

造业对于德国的战后重建以及西部和东部经济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设备制造业既为国内各部门大发展提供了迫切需求的机器和设备,

以先进技术作保障的德国机器

同时

,

也赢得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这,

种广阔开放的市场无形之中推动了本行业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机器设备制造业一跃成为德国最大的工业部门达到 4 1 8亿元备制造业。,。

0世纪5 2 0年代后期。

德国装备制造业在发展过程还表现出另一个特点占中欧贸易额的 1/。

:

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中德贸易已。

3

,

德国在华投资项目已超过 3 5 0 0个,

实际投资总额近 10 0 0亿美元%,,

国也是欧盟对华投资最多的国家

德国对华的技术转让占中德合作项目的9 5。

而很多技术领域从属干装

德国作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装备制造业大国

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装备制造业向外转

移特别是向中国等亚洲国家的转移趋势不断加强三、

中.袭备制造业竟争优势对比分析而德国是个装备制造业的强国。。

中国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大国的社会文化1.

,

装备制造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与特征,

,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装备制造企业的水平与特征、

企业作为社会的经济主体之一。

其存在和发展与该所属

经济发展阶段有着密切的从属和适应性特点

是哪些因素造成两个国家在装备制造业方面

如此大的差异?我们可以以更广阔和宽泛的视角来分析和审视这种差异

德国装备制造企业的竞争优势有重视质 t的悠久传统。

(l )

德国政府在 19世纪就开始注重保护并补贴各类事业

傅斯麦的名

钢铁与小麦联婚,,

r ae r i f (m a g o,

ir o

n

an

d

ye r )“

就是最好的证明,

德国政府历来都拥有许多工业。“

,

特别是铁路和通讯的产品要贵一些

同时

德国在历史上就有注重产品质量的优良传统。

与其它国家产品相比。,

,

德国

但德国一般不打价格战”

让顾客满意一次,

厂家非常容易做到。

但是让顾客永远

信赖你的产品了“

,

这就非常艰难,

¹

让顾客永远信赖你

尽管这么做有相当难度,

但是德国企业基

本做到

德国制造。

德国工业品的精致与良好性能几乎是世界公认的。,

一个典型案例是中德合资的上海拜这些次品质量也不亚于有些厂家。

尔齿科有限公司生产假牙的故事生产的正品“

该公司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次品

中方职工主张降价处理,

但德方经理坚决不同意,

,

严格要求将次品报废回炉,

他认为

,

业所有的产品都该达到质量要求

我们的产品应以质量取胜。

决不能坑害消费者,

否则便意味着企业的

自杀。

(2 )为乐法的”

依托社会文化降低交易成本、

德国历来以有序和守纪律而闻名。

同时社会的成员也以守规则,

德国对待工作严肃认真,

缺乏轻松幽默。

德国经济整体规模都偏向大。。

未有实质性的

反托拉斯

的限制。

最有特色的经济制度之一就是工业卡特尔

这些现象的背后都依赖于德国文化的集体主义

传统,

一种高信任度集体团体的意识

德国从未对规模产生不信任感。

德国工业一开始就是面向出口,

企业发展的规模要能够适应其所服务的全球化市场。

基于高信任度的文化背景,

使得德国公司在强,

手如林的世界竟争中仍存在着强烈的民族团结感

德国公司之间彼此认同

德国工人和管理层高度宽

,

典型表现是近 2 0

年德国没有工人罢工运动。。

这种高度信任的社会文化也减少了社会总的交易费用

提高企业整体竟争实力的理念,

明”

(3 )依靠高素质的员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备的文凭外会,,

德国企业信奉。

只有合格的员工才会有合格的产品,

使得德国成为世界上进行职业培训教育最好的国家之一没有 3年的专业和职业教育º。。

在德国

要想找到一份工作

,

除了必

几乎是不可能的,

员工整体的素质优良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莫,

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国《职业参与管理法》明确规定,

大型企业要按对等原则由劳资双方共同组建监事其一是;

然后再挑选一位中立人担任主席。

这种由劳资双方共同治理企业的方法有很多优点和好处

这种决策方式能更多的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间的矛盾和冲突

避免短期行为

二是劳资关系融洽。,

,

减少工人与管理层之

劳动生产率

大大提高他们在本地采购、

,

企业内部控制力度也比较大。、

(4 )为例,

注重企业国际合作与销售管理:

德国企业在对外投资方面本地产销“、

其销售管理经验的一个显著表现。

就是高度本土化

本地研发

聘用本地技术和管理人员“

以德国在华投资

德国企业在华不向其他国家一样搞技术,

封锁

和技术,

限制

除此之外

,

德国企业十分注重。

企业管理人员去国外工作或在国外担任一个职务的经历

让企业管理人员学习和掌握国际经济管理知识例如,

与经验21.

从而使德国企业的国际合作与销售管理方面的知识水平始终保持着国际性与前瞻性,,

5家公司企业总经理中有巧人在国外工作过很长时间前在德国最大的 2.

对国际关系了如指掌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竟争优势市场广阔,。

与德国产品市场相比,

,

中国国内市场需求旺盛。

中国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兴工业。

化国家

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设备和机器零部件等方面的需求仍在扩张之中

国际制造业向中国大转移。

,

除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外2生产要素价格低.

广阔的市场也是一个重要的参变量一般而言、

中国已有 6 0 0家企业在德国投资。

因此

,

巨大的国内市场空间和参与国际市场竟争给中国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平台。

,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投入的生产要素成本平均比德国低几个甚至是几人员工资等,

十个百分点3.

如投入生产的原材料,。

均为低成本的投人生产要素。,

若能够与其他要素得到

较好的资源整合求的基础上,

将直接降低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成本

产品价格低

由于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多以标准化为特征的工业品。

在质量技术水平达到一定要。

中国制造业产品的低价就会成为很大的竟争优势

这点似乎一直被国内企业界所忽视

¹”

德国商会驻北京办事处董事长伍德克先生在2。。3年1 0月l对刚毕业的学生而言,

日在北京世纪坛举办

前景广阔3。年

窗答记者问º

德国之

专业职业教育则表现为学徒或三年的双轨制培训

分利用工业品易耗性的特点4.

,

通过低价并附加优质的服务,。

,

反复多次为厂家进行产品更新改造,

,

在同等。

质量或者质量相差无几的前提下灵活的管理与应变能力,

发挥产品低价的竞争优势,

会增加产品附加值

中国装备制造业在许多地区已初步或正在形成一种产业集群化的特征可以充分发挥产业链的分工角色、

一大批生产规模小

技术实力不够强的中小型制造企业。

,

灵活转变生,

产适销对路的中间产品

比较而言

,

中国的企业规章制度

法律没有过多的严格条框,

,

企业生产与管理因而市场

都有一定的灵活性反映灵敏,

中国企业在不断重视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的同时。

更关注客户需求的变化

应变能力强

四1.

中德两 .不同的竞争劣势对比分析,

德国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劣势 )市场局限。

(1竟争,

尽管德国是欧洲高度发达的头号经济强国,

机器和装备设备产品在国际市场有着、

强大的竞争实力和市场份额

但由于欧洲市场范围的局限性,

,

再加上有美国。

日本等国家强有力的市场。

德国装备制造业对客观所要求的市场范围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2 )成本过高,。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

德国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更高,.

,

劳动时间短.

如以 19%,

年一个德国工人的工资来看

按当时的美元与马克的汇率兑换,

1德国工人每小时工资为 3,

7美元 8。

日本

4美元为2 0 8.

7 7美国为 1 0美元,。

而我国台湾仅为 5 8 2美元,

从现阶段来看,

德国企业产品和服务中的人汽车和光学仪器工业等以卓。

力资源成本约占总成本 4 0%

并且居高不下同时,

这种成本竞争的劣势必然导致价格竞争方面的弱势尤其是机械。、

(3 )当今世界,

产品价格高

德国企业素有产品精密制造的美誉。

越的质量性能而闻名于世

德国产品价格偏高也是世人皆知,。

尤其是在价格决定市场有效需求的、

德国产品的高价极大地妨碍了其产品的国际扩张在德国,,

削弱了其产品竟争力、

(4 )灵活性和反应速度不够们传统美德,

人们遵守制度,

按照规则办事

刻板“

求精等行为是他”

也为世人所仿行而在当今,,

因而。

德国企业反映在技术层面上则倾向于追求“

最完美,

和“

最先

进好

的境界

用户偏好需求变化迅速

决定产品的

市场生存不仅仅是技术创新”

更重要的可灵活偏

能是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和效率”

德国这种。

以技术为中心

的取向可能并不为需求者追求

的行为所接受2.

从而往往错失市场良机。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竟争劣势历史经验少:“,

(l )。

真正意义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不过近 5 0年的事,,

,

如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

长艾丰所言欧洲经济 5 0岁很成熟但是缺乏活力中国经济 1 5岁 1 5岁可能还会做出很多傻事¹ 1 5此的上国制业形不可形因在岁年龄中装备造未成也能成一个优良的传统与品牌这也是目前;,,

Ma d

e

n i

Clli lla

与、

Ma de i n Ger m

an

y

不同内涵与差异的客观原因之一。

中国装备制造业在适应性:

成长和调整阶段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还相对较少 (2 )技术水平低进艺、

产品质量信誉不好,

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费用较低轻创新。,

,

其总体特征可概括为,

重引

轻开发。

;

重使用

轻研制

.

重模仿、

,

很大程度导致中国一直没有大规模特色产品和特色技

尽管中国近年来在知识产权。

技术专利保护方面有很大的改善,

但和其他国家相比

其差距仍是明

显的

中国的盗版以及假冒伪劣产品曾经一度出现泛滥

这对中国制造业产品的信任度与美誉度产生很,

坏的影响

(3 )低素质管理人员及员工很严格的学历或技术要求务的低质t。。

相对德国广泛的教育体制和严格的职业培训机制。

中国装备制造业,

的工人文化水平和必要的技术培训等方面都非常欠缺

尤其是中国的装备制造业,、

,

许多企业员工都没有

企业追求人力资源的低投入、

导致员工和管理人员的低素质应用和改良新技术、

最终产品与服

这对于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培育企业文化

发掘企业现存的成

长潜力等都是很大的障碍和限制

¹

艾丰在20 0 4年中德经济论坛发言词

结论与启示可以发现两个国家的优势与劣势呈明显互补特征,。

通过中德两国装备制造业的优劣势比较

,

因此,

,

如何在发挥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

积极借鉴和吸收德国在发展装备制造业方面的长处。

克服中国装备制造业

一些固有的缺陷与学习德国装备制造业优势的基础上1.

,

则成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发展与提升的新思路我们获得如下的启示,,

在系统分析“

,

:

根据市场需求淮确选项”

在中国

大部分的装备制造企业普遍规模较小¹

,

往往是,

小而全,

大而全,,

却不精,

在国际化制造业的分工趋势下,,

中国装备制造业应充分利用市场优势。

选准项目

和产品

做专做精。

做出特色

将某一个产品与项目做到全国的市场乃至世界市场,。

充分避免制造业的,,

竞争劣势而进行专一化投资打造精品扩大地域市场同时成功建立产品的进入壁垒保持企业持 c h e续的生命力这一点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根据利基º ( N i )市场战略中小企业应集中全部资源产拉链等2.

,

攻克很小的一点,

,

确立自己的核心与基础,

,

在局部领域夺取市场的领导地位,

如中国

的格兰仕只做微波炉,

万向集团只做万向结。

德国的 G r o z

一。

Be c ke r t公司只做缝纫机针

日本的 Y K K只生

而这些企业的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装备制造业的创新主要体现为技术工艺创新,

,

而技术工艺则是产品质量的最些军工企业。,

终保障础。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大部分企业是国家投资兴建并资助,,

尤其是,

有很好的技术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可适当将一些军用技术改造成民用技术,。

提高其普适性与经济性,

同时要加大

科研技术的投入

注重客户与市场的需求。

有针对性的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实际上

我们往往乐于关注某种新

,

技术新产品的创新3.

而忽视在生产过程中适应性的技术改造。

一点一滴的技术改造对产品质量、

的最终提高比某种新技术所作的贡献更大

提高管理水平

管理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

,

包括产品质量管理

经营管理和售后服务管理等,,

国装备制造业要对低价格的原材料要素和低价的产品进行有效的管理

方能发挥制造业价低的竟争优

势品

对售后产品进行有效跟踪服务从而打造企业产品品牌4.

中国大部分工业品的市场均为国内市场,

较国际制造业而言有相当

的服务优势和较

低的市场交易费用,。

因此

,

充分利用工业品的易耗性特点及时不断为目标企业更新产“

重视员工素质的培训,

装备制造业切忌不可上

平。

的项目,

,

中国尤其应小心避免在生产过程中,

投资少,

见效快

的项目在装备制造业是不合适的

对于装备制造业要有长期的战略投资眼光和投如前文所言。

资意识

而最科学和最经济的投资则是对员工素质的培训投资,

适应性技可以增加

术改造其前提也要求员工应该有相当的理论知识与技术知识基础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于企业,

而且,

,

对员工素质的培训

,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最终形成一种正反馈效应累积作用

提高产品质量:

,

并最终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1

中国发展计划委员会:常云昆顾颖刘建国柯银斌常云昆::““、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思考

.

J《矿山机械》.

,

2( ) 4年第9期 X

234

:

《德国制造业与中德经贸合作简况》 A‘

西北大学中德企业管理研究所内部资料.

制造大国与制造强国对话

中小企业你找到:“

—利墓了吗’

” 20 (抖年中德经济论坛实录 J .

《中国企业家》.

.

2〕只

年第6期

.

J

.

《北大商业评论》N.

,

2仪峙年第 8期 20 3年 1 2”

56

:

加强中德合作振兴陕西装备制造业

《陕西日报》

,

月2 3日

新华网陕西频道李建国

积极推进与德国装备制造业的全面合作

N

.

《陕西日报》

,

2以城年7

月2 1日

(责任编辑

:

普)

¹º

。4年1。月一 12月对陕西地区数十家装备制造企业的调查及其有关资料分析做出的判断根据我们于2。

,

菲利普科特勒在《利基营销》中对利基作如下定义,

:

利基是更加细分的某个群体或市场这是一个小市

,

,

并且它的需要还没有被服务好

或者说有获取利润的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pa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