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G R0005-2011《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14版)
更新时间:2024-04-19 20: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碳酸钙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TSG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监察规程
Supervision Regulation on Safety Technology for
Transportable Pressure Vesse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11 年 11月15日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前言
2007年1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下达制(修)订《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移动容规》)的任务书。2008年3月,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和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移动式压力容器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移动分会)组织专家成立制(修)订工作组,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工作组会议,讨论《移动容规》制(修)订的原则、重点内容及主要问题、结构(章节)框架,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分工,制定了起草工作时间表,同时确定了《移动容规》编制大纲。2009年4月,工作组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工作组会议,经过讨论,形成了《移动容规》征求意见稿初稿。
2009年11月,工作组在上海召开第三次工作组会议,经过讨论,形成了《移动容规》征求意见稿,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2010]10号文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专家及公民的意见,修改形成送审稿。2010年7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修改形成了报批稿。2011年5月,《移动容规》的报批稿由国家质检总局通过世界贸易组织(WTO)向其成员进行了通报。2011年11月15日,《移动容规》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次修订,是以《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以下简称《汽规》)为基础,同时将1999年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原《容规》)中有关移动式压力容器的相关安全技术要求和规定,以及铁路罐车、长管拖车、罐式集装箱和管束式集装箱一并纳入到《移动容规》中。本着充分吸收事故教训,充分体现法规是安全基本要求的思想,解决原《容规》和《汽规》中存在的一些突发问题,重要内容变化要有论证、调研、数据的支撑,强化使用管理和事故应急专项预案,体现节能原则;促进生产,方便企业,吸纳成熟的科技成果,有利于技术进步、科学发展,兼顾国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安全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协调一致的原则。
在实际制(修)订工作中,考虑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规定的各项制度、有关要求、名词术语等统一,变更安全监察工作的主体为国家质检总局及其各地质量技术监察部门等。同时,根据铁路罐车、长管拖车、罐式集装箱和管束式集装箱等不同产品安全管理要求不同,明确界定了质监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环节的监察管理职责。《移动容规》基本保留原《容规》的结构框架和主体内容。在设计、制造、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等方面提出基本安全要求,并且不涉及一般的技术细节。与当前节能减排降耗的基本国策相结合,提出了有关的基本要求,如安全系数调整、温保冷要求、轻型化设计等。同时,调整原《容规》和《汽规》一些过于刚性的规定,给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留有出路和渠道。调整一些不合理、过时的规定,如材料复验、焊接试板等问题。调整(删除)过细的数据表格,增加移动式压力容器产品数据表,提出信息化工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作要求,为今后信息化管理打下基础。
参加本规程制(修)订工作的主要单位和人员如下: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寿比南 谢铁军 戚月娣
全国锅容标委移动式压力容器分技术委员会 周伟明 许子平 魏勇彪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 王晓雷 李 军 张建荣 常彦衍
张君鹏 陈朝晖 王为国
铁道部安全监察司 张用智
交通运输部公路司 严 季
中国船级社产品检验管理处 周 兴
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秦晓钟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孙洪利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汤晓英 丁建勋
哈尔滨铁路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室 张仰明
西安铁路局特种设备检验所 杜传庚
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罗永欣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汪荣顺
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郭小锋
荆门宏图特种飞行器制造有限公司 孙太平
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 王红霞
上海中石化工物流有限公司 朱洪池
普莱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洪 伟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全国锅容标委移动式压力容器分技术委员会、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哈尔滨铁路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室等单位为本次《移动容规》制修订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会议组织等工作。
本标准依照2014年12月26日发布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2011) 第1号修改单对2011年12月第1版修改。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顾山乐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目 录
1 总则 ............................................................................................................................................................ 1
1.1 目的 ................................................................................................................................................ 1 1.2 移动式压力容器 ............................................................................................................................ 1 1.3 适用范围 ........................................................................................................................................ 1
1.3.1 适用范围的一般规定 ........................................................................................................ 1 1.3.2 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 ........................................................................................................ 2 1.4 不适用范围 .................................................................................................................................... 2 1.5 移动式压力容器范围的界定 ........................................................................................................ 2
1.5.1 罐体或者气瓶 .................................................................................................................... 2 1.5.2 管路 .................................................................................................................................... 2 1.5.3 安全附件 ............................................................................................................................ 2 1.5.4 装卸附件 ............................................................................................................................ 3 1.6 与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关系 .................................................................................................... 3 1.7 不符合本规程规定时的特殊处理规定 ........................................................................................ 3 1.8 引用标准 ........................................................................................................................................ 3 1.9 监督管理 ........................................................................................................................................ 3 2 罐体材料 .................................................................................................................................................... 4
2.1 基本要求 ........................................................................................................................................ 4 2.2 熔炼方法 ........................................................................................................................................ 4 2.3 化学成分(熔炼分析) .................................................................................................................... 4
2.3.1 用于焊接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 4 2.3.2 压力容器专用钢中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 4 2.4 力学性能 ........................................................................................................................................ 5
2.4.1 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比值 ................................................................................................ 5 2.4.2 冲击功 ................................................................................................................................ 5 2.4.3 断后伸长率 ........................................................................................................................ 5 2.5 钢板超声检测 ................................................................................................................................ 6
2.5.1 检测要求 ............................................................................................................................ 6 2.5.2 检测标准和合格等级 ........................................................................................................ 6 2.6 复合钢板 ........................................................................................................................................ 6 2.7 钢锻件 ............................................................................................................................................ 6 2.8 铝和铝合金 .................................................................................................................................... 6 2.9 保温及保冷材料 ............................................................................................................................ 6 2.10 境外牌号材料的使用 .................................................................................................................. 7
2.10.1 境外材料制造单位制造的材料 ...................................................................................... 7 2.10.2 境内材料制造单位制造的钢板(带) .............................................................................. 7 2.10.3 境外牌号材料的选用 ...................................................................................................... 7 2.11 新材料的使用 .............................................................................................................................. 7
2.11.1 未列入引用标准的材料 .................................................................................................. 7 2.11.2 已列入引用标准的材料 .................................................................................................. 7 2.12 材料投用和标志移植 .................................................................................................................. 8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2.13 焊接材料 ...................................................................................................................................... 8 2.14 材料代用 ...................................................................................................................................... 8 3 设计 ............................................................................................................................................................ 8
3.1 资质及责任 .................................................................................................................................... 8 3.2 设计许可印章 ................................................................................................................................ 9 3.3 设计条件 ........................................................................................................................................ 9 3.4 设计文件 ........................................................................................................................................ 9
3.4.1 基本要求 ............................................................................................................................ 9 3.4.2 设计总图及罐体图 ............................................................................................................ 9 3.5 设计方法 ...................................................................................................................................... 11 3.6 风险评估 ...................................................................................................................................... 11 3.7 节能要求 ...................................................................................................................................... 11 3.8 安全系数 ...................................................................................................................................... 11 3.9 介质的分类及危害性 .................................................................................................................. 12
3.9.1 介质编号、名称和分类 .................................................................................................. 12 3.9.2 介质危害性 ...................................................................................................................... 12 3.9.3 介质危害性的确定 .......................................................................................................... 13 3.10 设计参数 .................................................................................................................................... 13
3.10.1 设计载荷 ........................................................................................................................ 13 3.10.2 设计温度 ........................................................................................................................ 14 3.10.3 设计压力 ........................................................................................................................ 15 3.10.4 等效压力 ........................................................................................................................ 15 3.10.5 计算压力 ........................................................................................................................ 15 3.10.6 腐蚀裕量 ........................................................................................................................ 15 3.10.7 最大允许充装量 ............................................................................................................ 16 3.10.8 常见介质罐体主要设计参数 ........................................................................................ 16 3.10.9 焊接接头系数 ................................................................................................................ 17 3.10.10 最小厚度 ...................................................................................................................... 17 3.11 结构设计 .................................................................................................................................... 17
3.11.1 焊接接头设计 ................................................................................................................ 17 3.11.2 罐体用管法兰 ................................................................................................................ 17 3.11.3 人孔 ................................................................................................................................ 17 3.11.4 开孔补强圈的指示孔 .................................................................................................... 17 3.11.5 不允许拆卸的保温或者保冷层 .................................................................................... 18 3.11.6 防波板的设置 ................................................................................................................ 18 3.11.7 装卸口及安全保护装置的设置 .................................................................................... 18 3.11.8 管路 ................................................................................................................................ 18 3.11.9 罐体或者气瓶支撑结构要求 ........................................................................................ 18 3.11.10 装设卸液泵的要求 ........................................................................................................ 18 3.12 无损检测要求 ............................................................................................................................ 19 3.13 特殊耐腐蚀要求 ........................................................................................................................ 19 3.14 泄漏试验 . ............................................................................................................................ 19
3.14.1 泄漏试验种类 ................................................................................................................ 19 3.14.2 泄漏试验条件 ................................................................................................................ 1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4 制造 .......................................................................................................................................................... 19
4.1 基本要求 ...................................................................................................................................... 19
4.1.1 制造单位 .......................................................................................................................... 19 4.1.2 制造监督检验 .................................................................................................................. 19 4.1.3 出厂资料 .......................................................................................................................... 19 4.1.4 产品铭牌 .......................................................................................................................... 20 4.1.5 设计修改 .......................................................................................................................... 21 4.2 焊接 .............................................................................................................................................. 21
4.2.1 焊接工艺评定 .................................................................................................................. 21 4.2.2 焊工及其钢印 .................................................................................................................. 21 4.2.3 焊接返修 .......................................................................................................................... 21 4.3 试件(板)与试样 .......................................................................................................................... 22
4.3.1 需要制备产品焊接试件的条件 ...................................................................................... 22 4.3.2 产品焊接试件的制备要求 .............................................................................................. 22 4.3.3 需要制备母材热处理试件的条件 .................................................................................. 22 4.3.4 焊接试件与母材热处理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要求 ...................................................... 22 4.3.5 耐腐蚀性能试件和试样的制备要求 .............................................................................. 22 4.4 罐体外观和组装 .......................................................................................................................... 23
4.4.1 筒体和封头的外观与几何尺寸 ...................................................................................... 23 4.4.2 焊接接头的表面质量 ...................................................................................................... 23 4.4.3 罐体组装及焊缝布置 ...................................................................................................... 23 4.5 无损检测 ...................................................................................................................................... 23
4.5.1 无损检测人员 .................................................................................................................. 23 4.5.2 无损检测方法 .................................................................................................................. 24 4.5.3 罐体焊接接头无损检测 .................................................................................................. 24 4.5.4 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无损检测要求 .................................................................................. 26 4.5.5 无损检测记录、资料和报告 .......................................................................................... 26 4.6 焊后热处理 .................................................................................................................................. 26
4.6.1焊后热处理的条件 ............................................................................................................. 26 4.6.2 焊后热处理的要求 ............................................................................................................ 26 4.7 耐压试验 ........................................................................................................................................ 27
4.7.1 耐压试验种类 .................................................................................................................... 27 4.7.2 耐压试验压力 .................................................................................................................... 27 4.7.3 耐压试验时罐体强度校核 ................................................................................................ 27 4.7.4 耐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 27 4.7.5 耐压试验基本要求 ............................................................................................................ 27 4.7.6 液压试验 ............................................................................................................................ 28 4.7.7 气压试验 ............................................................................................................................ 28 4.8 泄露试验 ........................................................................................................................................ 29
4.8.1 气密性试验 ........................................................................................................................ 29 4.8.2 氨检漏试验 ........................................................................................................................ 29 4.8.3 卤素检漏试验 .................................................................................................................... 29 4.8.4 氦检漏试验 ........................................................................................................................ 29 4.9 不锈钢和铝及铝合金制罐体的附加要求 .................................................................................... 2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4.9.1 基本要求 ............................................................................................................................ 29 4.9.2 铝及铝合金制罐体的其他要求 ........................................................................................ 29 4.10 总装要求 ...................................................................................................................................... 30
4.10.1 基本要求 .......................................................................................................................... 30 4.10.2 置换处理 .......................................................................................................................... 30
5 使用管理 .................................................................................................................................................... 30
5.1 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登记 ............................................................................................................ 30 5.2 使用单位的责任 ............................................................................................................................ 31 5.3 使用单位安全管理 ........................................................................................................................ 31 5.4 移动式压力容器技术档案 ............................................................................................................ 31 5.5 操作规程 ...................................................................................................................................... 32 5.6 作业人员 ...................................................................................................................................... 32 5.7 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与定期自行检查 ...................................................................................... 32 5.8 异常情况处理 .............................................................................................................................. 33
5.8.1 异常情况报告 .................................................................................................................. 33 5.8.2 隐患处理 .......................................................................................................................... 33 5.9 定期检验 ...................................................................................................................................... 33 5.10安全使用要求 ............................................................................................................................... 34 5.11 变更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条件 ................................................................................................ 34 5.12 临时进口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要求 ........................................................................................ 35
5.12.1 临时进口移动式压力容器 ............................................................................................ 35 5.12.2 临时进口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管理 ............................................................................ 35 5.12.3 临时进口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性能检验 .................................................................... 35 5.12.4 符合《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的临时进口罐式集装箱(以下简称临时罐箱)的安全管理 .................................................................................................................................... 35 5.13 运输过程安全作业要求 ............................................................................................................ 35 5.14 随车装备 .................................................................................................................................... 36 5.15 随车携带的文件和资料 ............................................................................................................ 36 5.16 应急救援 .................................................................................................................................... 36 6 充装与卸载 .............................................................................................................................................. 36
6.1.充装许可与安全管理 .................................................................................................................. 36
6.1.1 充装许可 .......................................................................................................................... 36 6.1.2 充装单位的安全管理 ...................................................................................................... 37 6.1.3 充装单位的其他要求 ...................................................................................................... 37 6.2 卸载单位的安全管理 .................................................................................................................. 37 6.3 装卸用管 ...................................................................................................................................... 38 6.4装卸工作质量 ................................................................................................................................. 38
6.4.1 装卸前检查 ...................................................................................................................... 38 6.4.2 装卸过程控制 .................................................................................................................. 39 6.4.3 装卸后检查 ...................................................................................................................... 39 6.4.4 禁止装卸作业要求 .......................................................................................................... 40 6.5 装卸记录和充装证明资料 .......................................................................................................... 40
6.5.1 装卸记录 .......................................................................................................................... 40 6.5.2 充装证明资料 .................................................................................................................. 4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7 改造与维修 .............................................................................................................................................. 40
7.1 改造与维修单位 .......................................................................................................................... 40 7.2 改造与重大维修 .......................................................................................................................... 41
7.2.1 罐体的改造与重大维修的含义 ...................................................................................... 41 7.2.2 改造与重大维修告知 ...................................................................................................... 41 7.2.3 基本要求 .......................................................................................................................... 41 7.2.4 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前的准备工作 .................................................................................. 41 7.2.5 改造或者维修的焊接 ...................................................................................................... 41 7.2.6 改造或者重大维修的耐压试验 ...................................................................................... 41 7.2.7 铭牌与标志 ...................................................................................................................... 42 7.3 维修的其他要求 .......................................................................................................................... 42 7.4 安全附件的变更 .......................................................................................................................... 42 8 定期检验 .................................................................................................................................................. 42
8.1 报检 .............................................................................................................................................. 42 8.2 检验机构与人员 .......................................................................................................................... 42 8.3 定期检验周期 .............................................................................................................................. 42
8.3.1 汽车罐车、铁路罐车和罐式集装箱的定期检验周期 .................................................. 42 8.3.2 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的定期检验周期 .................................................................. 43 8.4 定期检验的内容 .......................................................................................................................... 43 8.5 特殊检验情况的处理 .................................................................................................................. 43
8.5.1 不能按期进行定期检验 .................................................................................................. 43 8.5.2 异地进行定期检验 .......................................................................................................... 43
9 安全附件和装卸附件 .............................................................................................................................. 44
9.1 安全附件基本要求 ...................................................................................................................... 44 9.2 安全附件的选用 .......................................................................................................................... 44 9.3 安全附件的连接 .......................................................................................................................... 44 9.4 安全泄放装置 .............................................................................................................................. 44
9.4.1 安全泄放装置的设置 ...................................................................................................... 44 9.4.2 安全泄放装置的动作压力 .............................................................................................. 45 9.4.3 安全泄放装置的排放能力 .............................................................................................. 45 9.4.4 安全阀的安装要求 .......................................................................................................... 46 9.4.5 安全阀的校验 .................................................................................................................. 46 9.5 紧急切断装置 .............................................................................................................................. 46 9.6 液位测量装置 .............................................................................................................................. 47
9.6.1 液位测量装置的设置条件 .............................................................................................. 47 9.6.2 液位测量装置的设置要求 .............................................................................................. 47 9.6.3 液位测量装置的选用 ...................................................................................................... 47 9.7 压力测量装置, .......................................................................................................................... 47
9.7.1 压力表的选用 .................................................................................................................. 47 9.7.2 压力表的校验 .................................................................................................................. 47 9.7.3 压力表的安装要求 .......................................................................................................... 47 9.8 温度测量装置 .............................................................................................................................. 48 9.9 阻火器 .......................................................................................................................................... 48 9.10 导静电装置 ................................................................................................................................ 48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9.11 装卸阀门 .................................................................................................................................... 48 9.12 装卸软管和快装接头 ................................................................................................................ 48 9.13 安全附件和装卸附件的保护 .................................................................................................... 49 10 附则 ........................................................................................................................................................ 49
10.1 解释权限 .................................................................................................................................... 49 10.2 施行时间 .................................................................................................................................... 49 附件A ............................................................................................................................................................. 50
铁路罐车专项安全技术要求 ................................................................................................................ 50
A1 总则 ........................................................................................................................................ 50
A1.1 资质和责任 ................................................................................................................ 50 A1.2 型式试验或者相关试验 ............................................................................................ 50 A2 设计 ........................................................................................................................................ 50
A2.1 基本要求 .................................................................................................................... 50 A2.2 最大允许充装量 ........................................................................................................ 50 A2.3 结构要求 .................................................................................................................... 50 A2.4 安全附件 .................................................................................................................... 51 A3 制造 ........................................................................................................................................ 51 A4 使用管理 ................................................................................................................................ 51 A5 维修 ........................................................................................................................................ 51
附件B ............................................................................................................................................................. 52
汽车罐车专项安全技术要求 ................................................................................................................ 52
B1 总则 ........................................................................................................................................ 52
B1.1.资质和责任 ................................................................................................................ 52 B1.2 型式试验或者相关试验 ............................................................................................ 52 B2 设计 ........................................................................................................................................ 52
B2.1 基本要求 .................................................................................................................... 52 B2.2 最大允许充装量 ........................................................................................................ 52 B2.3 结构 ............................................................................................................................ 53 B2.4 安全附件 .................................................................................................................... 53 B2.5 其他要求 .................................................................................................................... 53 B3 制造 ........................................................................................................................................ 53
B3.1 单车地盘进厂检验 .................................................................................................... 53 B3.2 半挂车用走行装置进厂检验 .................................................................................... 54 B3.3 标志 .......................................................................................................................... 54 B3.4 其他要求 .................................................................................................................... 54 B4 使用管理 ................................................................................................................................ 54
B4.1 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罐体 ........................................................................................ 54 B4.2 真空绝热罐体的汽车罐车走行装置更换 ................................................................ 54
附件C ............................................................................................................................................................. 56
罐式集装箱专项安全技术要求 ............................................................................................................ 56
C1 总则 ........................................................................................................................................ 56
C1.1 资质和责任 ................................................................................................................ 56 C1.2 型式试验或者相关试验 ............................................................................................ 56 C2 材料 ........................................................................................................................................ 56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C3 设计 ........................................................................................................................................ 56
C3.1 基本要求 .................................................................................................................... 56 C3.2 结构 ............................................................................................................................ 56 C3.3 其他要求 .................................................................................................................... 57 C4 制造 ........................................................................................................................................ 57 C5 使用管理 ................................................................................................................................ 57
C5.1 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罐体 ........................................................................................ 57 C5.2 租赁境外罐式集装箱的安全管理 ............................................................................ 57
附件D ............................................................................................................................................................. 58
真空绝热罐体专项安全技术要求 ........................................................................................................ 58
D1 总则 ........................................................................................................................................ 58
D1.1 真空绝热罐体 ............................................................................................................ 58 D1.2 型式试验 .................................................................................................................... 58 D2 材料 ........................................................................................................................................ 58 D3 设计 ........................................................................................................................................ 58
D3.1 基本要求 .................................................................................................................... 58 D3.2 充满率 ........................................................................................................................ 58 D3.3 额定充满率 ................................................................................................................ 59 D3.4 结构 ............................................................................................................................ 59 D3.5 管路 ............................................................................................................................ 59 D3.6 设置卸液泵的特殊要求 ............................................................................................ 59 D3.7 真空绝热罐体内容积要求 ........................................................................................ 60 D4 制造 ........................................................................................................................................ 60
D4.1 基本要求 .................................................................................................................... 60 D4.2 标态维持时间 ............................................................................................................ 60
附件E ............................................................................................................................................................. 61
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专项安全技术要求 .................................................................................... 61
E1 总则 ........................................................................................................................................ 61
E1.1 适用范围 .................................................................................................................... 61 E1.2 资质和责任 ................................................................................................................ 61 E1.3 基本要求 .................................................................................................................... 61 E1.4 型式试验或者相关试验 ............................................................................................ 61 E2 材料 ........................................................................................................................................ 62
E2.1 气瓶用材料 ................................................................................................................ 62 E2.2 管路用材料 ................................................................................................................ 62 E3 设计 ........................................................................................................................................ 62
E3.1 基本要求 .................................................................................................................... 62 E3.2 结构设计 .................................................................................................................... 62 E3.3 管路设计 .................................................................................................................... 63 E3.4 安全附件和装卸附件 ................................................................................................ 63 E4 制造 ........................................................................................................................................ 64 E5 使用管理 ................................................................................................................................ 65
E5.1 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气瓶 ........................................................................................ 65 E5.2 长管拖车和管束式集装箱定期检验 ........................................................................ 65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附件F ............................................................................................................................................................. 66
移动式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 ................................................................................................................ 66 铁路罐车产品数据表 ............................................................................................................................ 67 汽车罐车(单车)产品数据表 ................................................................................................................ 68 汽车罐车(半挂车)产品数据表 ............................................................................................................ 69 罐式集装箱产品数据表 ........................................................................................................................ 70 长管拖车(单车)产品数据表 ................................................................................................................ 71 长管拖车(半挂车)产品数据表 ............................................................................................................ 72 管束式集装箱产品数据表 .................................................................................................................... 73 附件G ............................................................................................................................................................. 74
移动式压力容器产品铭牌 .................................................................................................................... 74 汽车罐车产品铭牌 ................................................................................................................................ 75 罐式集装箱产品铭牌 ............................................................................................................................ 76 长管拖车产品铭牌 ................................................................................................................................ 77 管束式集装箱产品铭牌 ........................................................................................................................ 78 附件H ............................................................................................................................................................. 79
附件A 铁路罐车专项安全技术要求 ???????????????????(49) 附件B 汽车罐车专项安全技术要求 ???????????????????(51) 附件C 罐式集装箱专项安全技术要求 ??????????????????(55) 附件D 真空绝热罐体专项安全技术要求 ?????????????????(58) 附件E 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专项安全技术要求 ????????????(60) 附件F 移动式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 ???????????????????(66) 附表F1 铁路罐车产品数据表?????????????????(67)
附表F2a 汽车罐车(单车)产品数据表??????????????(68) 附表F2b 汽车罐车(半挂车)产品数据表?????????????(69) 附表F3 罐式集装箱产品数据表????????????????(70) 附表F4a 长管拖车(单车)产品数据表??????????????(71) 附表F4b 长管拖车(半挂车)产品数据表?????????????(72) 附表F5 管束式集装箱产品数据表???????????????(73)
附件G 移动式压力容器产品铭牌 ????????????????????(74) 附件H 特种设备代码编号方法 ?????????????????????(7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 总则 1.1 目的
为了保障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1.2 移动式压力容器
移动式压力容器是指由罐体(注1-1)或者大容积钢质无缝瓶式压力容器(以下简称气瓶,注1-1)与走行装置或者框架采用永久性连接组成的运输装备,包括铁路罐车、汽车罐车、长管拖车、罐式集装箱和管束式集装箱等。
注1-1:罐体是指铁路罐车、汽车罐车、罐式集装箱中用于充装介质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制造按照本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
注1-2:气瓶是指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中用于充装介质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制造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
1.3 适用范围
1.3.1 适用范围的一般规定
本规程适用于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移动式压力容器:
(1)具有充装与卸载(以下简称装卸)介质功能,并且参与铁路、公路或者水路运输(注1-3);
(2)罐体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O.1MPa,气瓶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 MPa (注1-4);
(3)罐体容积大于或者等于450L,气瓶容积大于或者等于150L且气瓶容积之和不小于3000L(注1-5);
(4)充装介质为气体(注1-6)以及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点(注1-7)的液体(注1-6)。
注1-3:具有装卸介质功能,仅在装置或者场区内移动使用,不参与铁路、公路或者水路运输的压力容器按照固定式压力容器管理。
注1-4:工作压力,是指移动式压力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罐体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公称压力,是指在基准温度(20℃)下,气瓶内压缩气体达到完全均匀状态时的限定压力。本规程所指压力除注明外均为表压力。
注1-5:容积,是指移动式压力容器单个罐体或者单个瓶式容器的几何容积,按照设计图样标注的尺寸计算(不考虑制造公差)并且圆整,一般需要扣除永久连接在容器内部的内件的体积。
注1-6:气体,是指在50℃时,蒸气压力大于0. 3MPa(绝压)的物质或者20℃时在0.1013MPa(绝压)标准压力下完全是气态的物质。按照运输时介质物理状态的不同,气体可以为压缩气体、高(低)压液化气体、冷冻液化气体等。其中:
(1)压缩气体,是指在-50℃下加压时完全是气态的气体,包括临界温度低于或者等于-50℃的气体;
(2)高(低)压液化气体,是指在温度高于-50℃下加压时部分是液态的气体,包括临界温度在-50℃~65℃之间的高压液化气体和临界温度高于65℃的低压液化气体(以下通称为液化气体);
1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3)冷冻液化气体,是指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温度低而部分呈液态的气体(临界温度一般低于或者等于-50℃)。
注1-7:移动式压力容器罐体内介质为最高工作温度低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时,如果气相空间的容积与工作压力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 MPa·L时,也属于本规程的适用范围。
注1-8:液体,是指在50℃时蒸气压小于或者等于0. 3MPa(绝压),或者在20℃和0.1013MPa(绝压)压力下不完全是气态.或者在0. 1013MPa(绝压)标准压力下熔点或者起始熔点等于或者低于20℃的物质。
1.3.2 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
(1)本规程适用范围内的铁路罐车,还应当满足附件A的规定; (2)本规程适用范围内的汽车罐车(注1-9),还应当满足附件B的规定; (3)本规程适用范围内的罐式集装箱,还应当满足附件C的规定;
(4)本规程适用范围内的移动式压力容器上的真空绝热罐体,还应当满足附件D的规定;
(5)本规程适用范围内的长管拖车(注1-10)和管束式集装箱,还应当满足附件E的规定。
注1-9:本规程所指汽车罐车除注明外,是汽车罐车(单车)和汽车罐车(半挂车)的总称。 注1-10:本规程所指长管拖车除注明外,是长管拖车(单车)和长管拖车(半挂车)的总称。
1.4 不适用范围
本规程不适用于下列的移动式压力容器: (1)罐体或者气瓶为非金属材料制造的;
(2)正常运输使用过程中罐体工作压力小于0.1MPa(包括在装卸介质过程中需要瞬时承受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的。 1.5 移动式压力容器范围的界定
本规程适用的移动式压力容器,除罐体或者气瓶、管路、安全附件、装卸附件外,其范围还包括走行装置或者框架等。
1.5.1 罐体或者气瓶
罐体或者气瓶界定在下述范围内:
(1)罐体与管路焊接连接的第一道环向接头的坡口面,罐体或者气瓶与管路、安全附件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端面、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
(2)罐体开孔部分的端盖、端塞及其紧固件; (3)罐体与非受压元件的连接焊缝。
罐体中的主要受压元件包括筒体、封头以及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50mm的接管、凸缘、法兰、法兰盖板等。
1.5.2 管路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管路包括所有与罐体或者气瓶相连接的管子与管件。 1.5.3 安全附件
2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包括安全泄放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压力测量装置、液位测量装置、温度测量装置、阻火器、导静电装置等。
1.5.4 装卸附件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装卸附件包括装卸阀门、装卸软管和快速装卸接头(以下简称快装接头)等。
1.6 与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关系
(1)本规程规定了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基本安全要求,有关移动式压力容器的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等,不得低于本规程的要求;
(2)如果移动式压力容器产品没有或者不能被相应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覆盖时,相关单位应当制定企业标准;该企业标准的安全技术要求应当通过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委托的有关技术组织或者技术机构的技术评审。 1.7 不符合本规程规定时的特殊处理规定
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有特殊使用要求的移动式压力容器,不符合本规程要求时,相关单位应当将有关的设计、研究、试验等依据、数据、结果及其检验检测报告等技术资料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有关的技术组织或者技术机构进行技术评审。技术评审的结果经过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后,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移动式压力容器方可进行试制、试用。 1.8 引用标准
本规程的主要引用标准(以下简称引用标准,注1-11)如下: (1) GB 150《压力容器》;
(2) GB/T 10478《液化气体铁道罐车》; (3) GB/T 19905《液化气体运输车》;
(4) JB 4732《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淮》; (5) JB/T 4781《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
(6) JB/T 4782《液体危险货物罐式集装箱》(注1-12); (7) JB/T 4783《低温液体汽车罐车》; (8) JB/T 4784《低温液体罐式集装箱》。
注1-11:引用标准中,凡是注明年号的,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者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明年号的,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注1-12:JB/T 4782《液体危险货物罐式集装箱》标准,仅引用其中满足本规程适用范围内的液体危险货物罐式集装箱的相关规定。
1.9 监督管理
(1)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改造、维修、使用、充装、检验检测和监督管理等,应当严格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同时还应当遵守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其他相应规定;
(2)移动式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改造、维修、使用、充装单位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等,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信息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将所要求
3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的数据输入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
(3)国家质检总局和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2 罐体材料 2.1 基本要求
(1)罐体的选材应当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同时还应当考虑材料与充装介质的相容性;
(2)材料的质量、规格与标志,应当符合相应材料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其使用方面的要求应当符合引用标准的规定;
(3)压力容器专用钢板(带)的制造单位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4)材料制造单位应当在材料的明显部位作出清晰、牢固的钢印标志或者采用其他方法的标志;实施制造许可的压力容器专用材料,其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材料上的标志内容还应当包括制造许可标志和许可证编号;
(5)材料制造单位应当向材料使用单位提供材料质量证明书,材料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应当齐全、清晰,并且盖有材料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章;
(6)移动式压力容器制造单位从非材料制造单位取得罐体用材料时,应当取得材料制造单位提供的材料质量证明书原件或者加盖材料供应单位检验公章和经办人章的复印件;
(7)移动式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当对所取得的罐体用材料及材料质量证明书的真实性和一致性负责。 2.2 熔炼方法
罐体受压元件用钢,应当是镇静钢。对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低合金钢钢板和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钢板,以及用于设计温度低于-20℃的低温钢板和低温钢锻件,还应当采用炉外精炼工艺。 2.3 化学成分(熔炼分析)
2.3.1 用于焊接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材,碳(C)≤0.25%、磷(P)≤0.035%、硫(S)≤0.035%。 2.3.2 压力容器专用钢中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压力容器专用钢中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材(钢板、钢管和钢锻件),其磷、硫含量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材基本要求,磷(P)≤0.030%、硫(S)≤0.020%; (2)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钢材,磷(P)≤0.025%、硫(S)≤0.015%;
(3)用于设计温度低于-20℃并且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小于540MPa的钢材,磷(P)≤
4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0.025%、硫(S)≤0.012%;
(4)用于设计温度低于-20℃并且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钢材,磷(P)≤0.020%、硫(S)≤O.010%。 2.4 力学性能
2.4.1 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比值
用于焊接结构受压元件的碳素钢或者低合金钢钢材,常温下的标准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下限标准值之比(ReL/Rm)不大于0.85。
2.4.2 冲击功
厚度不小于6㎜的钢板、直径和厚度可以制备宽度为5㎜小尺寸冲击试样的钢管、任何尺寸的钢锻件,按照设计要求的冲击试验温度下的V型缺口试样冲击功(KV2)指标应当符合表2-1的规定。
表2-1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钢管和钢锻件)冲击功(注2-1) 钢材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 Rm(MPa) ≤510 >510~570 >570~630 注 2-1:
(1)试样取样部位和方向应当符合相应钢材标准的规定;
(2)冲击试验每组取3个标准试样(宽度为10㎜)。允许1个试样的冲击功数值低于表列数值,但是不得低于表列数值的70%;
(3)当钢材尺寸无法制备标准试样时,则应当依次制备宽度为7.5mm和5mm的小尺寸冲击试样,其冲击功指标分别为标准试样冲击功指标的75%和50%;
(4)钢材标准中冲击功指标高于表2-1规定的钢材,还需要符合相应钢材标准的规定。
3个标准试样冲击功平均值 KV2(J) ≥27 ≥34 ≥38 2.4.3 断后伸长率
(1)受压元件用钢板、钢管和钢锻件的断后伸长率(A)应当符合引用标准以及相应钢材标准的规定;
(2)焊接结构用碳素钢、低合金高强度钢和低合金低温钢钢板,其断后伸长率(A)指标应当符合表2-2的规定:
表2-2 钢板断后伸长率指标(注2-2)
钢板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 Rm(MPa) ≤420 >420~550 >550~680 断后伸长率 A(%) ≥23 ≥20 ≥17 5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注2-2:钢板标准中断后伸长率指标高于本表规定的,还应当符合相应钢板标准的规定。
(3)采用不同尺寸试样的断后伸长率指标,应当按照GB/T 17600.1《钢的伸长率换算 第1部分: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和GB/T 17600.2 《钢的伸长率换算 第2部分:奥氏体钢》进行换算,换算后的指标应当符合本条规定。 2.5 钢板超声检测
2.5.1 检测要求
用于制造罐体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逐张进行超声检测:
(1)厚度大于或者等于20mm的;
(2)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2mm,并且充装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的; (3)引用标准中要求逐张进行超声检测的。 2.5.2 检测标准和合格等级
钢板超声检测应当按照JB/T 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规定进行,其合格等级不低于Ⅱ级。 2.6 复合钢板
罐体用复合钢板应当按照相应标准的规定选用,并且符合以下要求: (1)复合钢板复合界面的结合剪切强度,不锈钢—钢复合板不小于21OMPa; (2)复合钢板基层材料的使用状态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3)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基层材料按照基层材料标准的规定进行冲击试验,冲击功合格指标符合基层材料标准或者订货合同的规定。 2.7 钢锻件
罐体用钢锻件应当符合本规程,以及NB/T 47008《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NB/T 47009《低温承压设备用低合金钢锻件》或者NB/T 47010《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的规定。钢锻件级别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与罐体内介质接触并且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50mm的钢锻件,不得低于Ⅲ级; (2)除本条前项的其余锻件,不得低于Ⅱ级。 2.8 铝和铝合金
罐体用铝和铝合金应当按照相应标准的规定选用,并且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用于制造罐体的铝和铝合金,如果有特殊要求,需要在设计图样或者相应的技术文件中注明;
(2)铝和铝合金用于受压元件时,其设计压力不大于16MPa;含镁量大于或者等于3%的铝合金(如5083、5086),其设计温度范围为-269℃~65℃;其他牌号的铝和铝合金,其设计温度范围为-269℃~200℃。 2.9 保温及保冷材料
6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罐体用保温或者保冷材料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对设备和管路无腐蚀作用,当遭受火灾时不会大量逸散有毒气体;
(2)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阻火功能;
(3)保温或者保冷层用于减少安全泄放装置排放量时,在650℃以下能够保持完好有效,其外包装层不得采用熔点低于700℃的材料。 2.10 境外牌号材料的使用
2.10.1 境外材料制造单位制造的材料
(1)境外牌号材料应当是境外压力容器现行标准规范允许使用并且境外已经有使用实例的材料,其使用范围应当符合境外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如引用标准列有相近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的牌号时,其使用范围还应当符合引用标准的规定;
(2)境外牌号材料的技术要求不得低于境内相近牌号材料的技术要求(如磷、硫含量,冲击试样的取样部位、取样方向和冲击功指标,断后伸长率等);
(3)材料质量证明书应当符合本规程2.1的相关规定:
(4)移动式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当对进厂材料与材料质量证明书进行审核,并且对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进行验证性复验,符合本规程及其相应材料标准的要求后才能投料使用;
(5)用于焊接结构罐体受压元件的材料,移动式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在首次使用前,应当掌握材料的焊接性能并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6)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钢材,以及用于设计温度低于-40℃罐体的低合金钢,材料制造单位还应当按照本规程1.7的规定通过技术评审,方可允许使用。
2.10.2 境内材料制造单位制造的钢板(带)
境内材料制造单位制造的境外牌号钢板(带),应当符合本规程2.10.1的要求。对本规程2.10.1(6)以外的钢板(带),还应当按照本规程1.7的规定通过技术评审,方可允许使用,评审内容包括材料制造单位的相关条件和钢板(带)的试制技术文件(包括供货技术条件)等。
2.10.3 境外牌号材料的选用
设计单位若选用境外牌号的材料,应当在设计文件中充分说明其必要性和经济性。 2.11 新材料的使用
2.11.1 未列入引用标准的材料
罐体主要受压元件采用未列入本规程引用标准的材料,试制前材料的研制单位应当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工作,并且按照本规程1.7的规定通过技术评审,方可允许使用。
2.11.2 已列入引用标准的材料
对已列入GB150或者JB 4732的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钢材,
7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以及用于设计温度低于-40℃罐体的低合金钢,如果材料制造单位没有该材料制造或者压力容器应用业绩,则应当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工作,并且按照本规程1.7的规定通过技术评审,方可允许使用。 2.12 材料投用和标志移植
(1)移动式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当采用对材料供货单位进行考察、评审、追踪等方式,确保所使用的材料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并且在材料进厂时审核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材料标志;
(2)对于采购的罐体用Ⅳ级锻件,以及不能确定材料质量证明书的真实性或者对材料的性能和化学成分有怀疑的主要受压元件材料,移动式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当进行复验,符合本规程及相应材料标准的要求后方可投料使用;
(3)用于制造移动式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材料在分割前应当进行标志移植。 2.13 焊接材料
(1)用于制造罐体受压元件的焊接材料,应当保证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高于或者等于母材标准规定的下限值;当设计需要时,其他性能也不得低于母材的相应要求;
(2)焊接材料应当满足相应焊材标准和引用标准的要求,并且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和清晰、牢固的标志;
(3)移动式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当建立并且严格执行焊接材料验收、复验、保管、烘干、发放和回收制度。 2.14 材料代用
移动式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对主要受压元件的材料代用,应当事先取得原设计单位的书面批准,并且在竣工图上做详细记录。
3 设计 3.1 资质及责任
(1)设计单位对设计质量负责,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资质、设计类别、品种和级别范围应当符合《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TSG R1001)的规定;
(2)总体采用规则设计标准,局部参照分析设计标准进行移动式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分析计算的单位,可以不取得应力分析设计许可项目资质;
(3)总体采用分析设计标准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其设计单位除了具有应力分析设计许可项目资质,同时还应当具有相应品种、级别的移动式压力容器设计许可项目资质;
(4)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设计应当符合本规程的基本安全要求。对于采用国际标准或者境外标准设计的移动式压力容器,进行设计的单位应当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供设计文件与本规程基本安全要求的符合性申明;
(5)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应当向设计委托方提供完整的设计文件。
8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3.2 设计许可印章
(1)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和罐体图上,必须加盖特种设备(压力容器)设计许可印章(复印章无效),设计许可印章失效的设计图样和已经加盖竣工图章的设计图样不得用于制造移动式压力容器;
(2)设计许可印章中的设计单位名称必须与所加盖的设计图样中的设计单位名称一致。
3.3 设计条件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设计委托方应当以正式书面形式向设计单位提出移动式压力容器设计条件。设计条件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水路或者这些运输方式的联运等;
(2)工作条件,包括使用环境温度、工作温度范围、工作压力范围、装卸条件及方式、装卸压力、附加载荷等;
(3)充装介质,包括介质的编号、名称、类别、组分以及有害杂质含量等; (4)罐体容积或者气瓶总容积; (5)预期使用年限;
(6)设计需要的其他必要条件。 3.4 设计文件
3.4.1 基本要求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设计文件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规范与标准的选择、主要设计结构的确定原则、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原则、材料的选择、安全附件的选择、主要外购部件(如走行装置、角件)等的选用说明,同时还需要对所充装介质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编号、名称、类别及与工作温度相对应的饱和蒸气压和密度等)、危害性、混合介质的限制组分以及有害杂质的限制含量要求等作出说明;
(2)设计计算书,包括整体及罐体强度计算、结构强度应力分析报告(需要时)、罐体容积计算、安全泄放量计算、安全阀排量或者爆破片泄放面积计算,需要时还包括内外支撑结构强度计算、传热计算、轴荷分配计算、稳定性计算等;
(3)设计图样,包括总图、罐体或者气瓶图、管路系统图等; (4)制造技术条件,包括主要制造工艺要求、检验试验方法等; (5)风险评估报告,包括主要失效模式和风险控制等;
(6)使用说明书,包括主要技术性能参数、适用的介质、装卸阀门和安全附件等的规格和连接方式、操作使用说明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和必要的警示性要求等。
3.4.2 设计总图及罐体图 3.4.2.1 设计总图及罐体图的审批
设计总图及罐体图应当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履行审批手续,并且其总图及
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罐体图应当由移动式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或者其授权人批准。
3.4.2.2 总图的主要内容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上,至少应当注明以下内容:
(1)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名称、型号及设计制造依据的主要法规、标准; (2)适用的铁路、公路、水路运输方式或者这些运输方式的联运;
(3)工作条件,包括使用环境温度、工作温度、工作压力、介质的危害性以及特殊的腐蚀条件等;
(4)设计条件,包括设计温度、设计载荷(含压力在内的所有应当考虑的载荷)、介质(组分)、腐蚀裕量、焊接接头系数等;对有应力腐蚀倾向的罐体需要注明腐蚀介质的限定含量;
(5)主要特性参数,包括移动式压力容器的总重、自重、罐体容积或者气瓶总容积、最大允许充装量等;
(6)移动式压力容器设计使用年限;
(7)特殊制造要求,如氮气或者惰性气体置换要求等; (8)泄漏试验要求; (9)防腐蚀要求;
(10)安全附件的规格、性能参数及连接方式; (11)装卸附件的规格、性能参数及连接方式; (12)移动式压力容器铭牌位置;
(13)装卸管口方位、规格、连接法兰标准等;
(14)运输中的气体保护要求,如氮气或者其他不溶性气体的封罐压力限制等要求; (15)铁路、公路或者水路等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有关要求。 3.4.2.3 罐体图的主要内容
罐体的设计图上,至少注明以下内容:
(1)主要受压元件材料牌号、规格、标准及要求;
(2)主要设计参数,包括设计温度、设计压力、最低设计金属温度、腐蚀裕量、最大允许充装量、充装介质及介质的危害性、容积、焊接接头系数等;对有应力腐蚀倾向的罐体还需要注明腐蚀介质的限定含量;
(3)无损检测要求; (4)热处理要求; (5)耐压试验要求;
(6)罐体设计使用年限,如果罐体是疲劳容器需要标明循环次数。 3.4.2.4特殊要求
3.4.2.4.1 设计总图的特珠要求
(1) 铁路罐车的设计总图上注明车辆性能,如车型代号、轨距、商业运行速度、自
1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重系数、轴重、车辆定距、换长、通过最小曲线半径、车辆限界要求等;
(2) 汽车罐车或者长管拖车的设计总图上,注明车辆性能,如底盘型号或者半挂车型号、轴距、整备质量、接近角/离去角、前悬/后悬、设计限速要求、满载时轴荷分配、半挂车型号、整车稳定性要求等;
(3) 罐式集装箱或者管束式集装箱的设计总图上,注明允许的堆码层数等; (4) 长管拖车或者管束式集装箱的设计总图上,注明气瓶公称工作压力等。 3.4.2.4.2 罐体图的特殊要求
(1)罐体为夹套结构时,分别注明内容器和夹套内的耐压试验压力,有特殊要求时注明允许的内外压差值,以及试验步骤和试验要求;
(2)由于结构原因不能进行内部检验的罐体,注明计算厚度、使用中定期检验的要求;
(3)不能进行耐压试验的罐体,注明计算厚度和制造与使用的特殊要求; (4)要求保温或者保冷的罐体,提出保温或者保冷措施;
(5)真空绝热罐体,注明罐体真空绝热形式、真空绝热性能指标、真空设计使用年限等; 3.5 设计方法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设计应当采用规则设计方法或者分析设计方法。
移动式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应当基于本规程3.3所述的设计条件,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因素、失效模式和足够的安全裕量,以保证移动式压力容器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抗腐蚀性;同时还应当考虑支座、鞍座或者其他型式的支撑件等与罐体或者气瓶连接的牢固可靠,确保移动式压力容器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安全。 3.6 风险评估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设计时应当按照型号并且考虑可能参与的运输方式,出具包括主要失效模式和风险控制等内容的风险评估报告。 3.7 节能要求
在满足运输及使用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和提倡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轻型化设计。设计人员应当充分考虑移动式压力容器的经济性,合理选材,合理确定结构尺寸。 3.8 安全系数
(1)确定罐体材料许用应力(或者设计应力强度)的最小安全系数,见表3-1~表3-3的规定。安全系数低于这些规定时,应当符合本规程1.7的规定:
(2)除本条(1)的规定以外,确定材料许用应力或者设计应力强度的最小安全系数,应当按照引用标准的规定。
11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表3-l 规则设计方法的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 材料 (板、锻件、管) 碳钢素和低合金钢 高合金钢 铝及铝合金 t
室温下的抗拉强度 Rm nb≥2.7 nb≥2.7 nb≥3.0 设计温度下的屈服强度 ReL(Rtp0.2)(注3-1) ns≥1.5 ns≥1.5 ns≥1.5 注3-1:如果引用标准允许采用Rp1.0,则可以选用该值计算其许用应力。
表3-2 分析设计方法的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 材料 碳钢素和低合金钢 高合金钢 t
室温下的抗拉强度 Rm nb≥2.4 nb≥2.4 设计温度下的屈服强度 ReL(Rtp0.2)(注3-2) ns≥1.5 ns≥1.5 注3-2:如果引用标准允许采用Rp1.0,则可以选用该值计算其设计应力强度。
表3-3 螺柱(螺栓)的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 材 料 螺柱(螺栓) 直径(mm) ≤M22 M24~M30 ≤M22 M24~M30 ≤M22 M24~M30 热处理状态 设计温度下的屈服强度 tReL(Rp0.2) 2.7 2.5 3.5 3.0 1.6 1.5 碳素钢 低合金钢与马 氏体高合金钢 奥氏体 高合金钢 热轧、正火 调质 固溶 3.9 介质的分类及危害性
3.9.1 介质编号、名称和分类
介质的编号、名称和分类(包括项别)按照GB 6944《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和GB 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的规定。
3.9.2 介质危害性
介质危害性是指移动式压力容器在运输使用过程中因事故致使介质与人体或者大气环境大量接触,发生爆炸、燃烧,或者因泄漏引起职业性慢性危害的严重程度,用介质毒性危害程度、有毒、剧毒、爆炸危险性和易燃危险性表示。
3.9.2.1 毒性危害程度
是在综合考虑介质的急性毒性、最高容许浓度和职业性慢性危害等因素后确定的。按照最高容许浓度确定时,可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极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小于0.1㎎/m3;
12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2)高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等于0.1㎎/ m3且小于1.0㎎/ m3; (3)中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等于1.0㎎/ m3且小于10.0 ㎎/ m3; (4)轻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等于或者大于10.0 ㎎/ m3。 3.9.2.2 有毒介质
是指经吞食、吸入或者与皮肤接触后可能造成死亡、严重受伤、损害人类健康的气体或者液体物质。
3.9.2.3 剧毒介质
是指具有非常剧烈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含农药)和天然毒素等物质。
3.9.2.4 易爆介质
是指气体或者液体的蒸汽、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混合物,并且其爆炸下限小于10%,或者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20%的具有爆炸危险性的介质。
3.9.2.5 易燃介质
是指易燃气体和易燃液体等具有易燃危险性的介质。 3.9.3 介质危害性的确定
3.9.3.1 介质毒性危害程度和爆炸危险程度的确定
介质毒性危害程度和爆炸危险程度按照HG 20660《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确定,对于该标准未列入相应的常见毒性程度表的介质,由移动式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参照GBZ 230-20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的原则,确定介质毒性危害性程度。
3.9.3.2 有毒和易燃危险性介质的确定
有毒和易燃危险性介质按照GB 6944《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的规定。常见危险货物的有毒和易燃类别见GB 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中的规定。
3.9.3.3 剧毒介质的确定
剧毒介质按照《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2015年公告第5号)的规定确定。 3.10 设计参数
3.10.1 设计载荷
设计移动式压力容器时,应当能够承受在正常装卸和运输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工况条件下的内压、外压、内外压力差等静载荷以及动载荷和热应力载荷等,同时还应当考虑移动式压力容器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由于反复施加这些载荷而造成的疲劳载荷效应。
13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3.10.1.1 惯性力载荷
汽车罐车、罐式集装箱、长管拖车和管束式集装箱等,其惯性力载荷按照以下要求转换成等效静态力:
(1)运动方向,最大重量(注3-3,以下同)的2倍;
(2)与运动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最大重量(当运动方向不明确时,为最大重量的2倍);
(3)垂直向上,最大重量; (4)垂直向下,最大重量的2倍。
运输方式为铁路运输的铁路罐车、罐式集装箱、管束式集装箱等,其惯性力载荷的确定应当符合国务院铁路运输主管部门的规定。
注3-3:
(1)考虑罐体在运输工况中所承受的惯性力载荷时,最大重量为介质的最大允许充装量; (2)考虑罐体或者气瓶与走行装置或者框架的连接处在运输工况中所承受惯性力载荷时,最大重量为介质的最大允许充装量、罐体或者气瓶、附件重量之和;
(3)考虑罐式集装箱、管束式集装箱整体结构在运输工况中所承受的惯性力载荷时,最大重量按照引用标准的规定确定。
3.10.1.2 外压载荷
罐体外压载荷的确定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罐体一般按照不小于0.04MPa外压进行稳定性校核;对于在制造、运输、装卸、检验试验或者其他不可预见工况中,罐体内可能产生真空的,设计时按照0.1MPa外压进行稳定性校核;
(2)夹套结构的罐体,设计时按照罐体所有可能出现工况中的最大内外压力差进行外压稳定性校核;
(3) 真空绝热罐体内容器的外压载荷由设计者根据制造、运输、装卸、检验、试验或者其他工况中可能出现的最大内外压力差确定;真空绝热罐体外壳的外压载荷不得小于0.1MPa。
3.10.1.3 其他载荷
移动式压力容器设计中除本规程3.10.1.1和3.10.1.2规定以外的设计载荷,按照引用标准的规定,也可以由设计单位按照设计条件通过计算或者试验确定。
3.10.2 设计温度
是指罐体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设定的元件金属温度(沿元件金属截面的温度平均值)。设计温度与设计压力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
设计温度按照以下要求确定:
(1)设计温度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在工作状态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对于0℃以下的金
14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属温度,设计温度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2)中国境内全区域使用的无保温或者保冷结构罐体,设计温度上限不得低于50℃,设计温度下限不得高于-40℃,但满足引用标准规定的“低温低应力工况”或者设计上规定仅限制部分区域使用的,设计温度下限由设计单位按照设计条件或者引用标准的规定确定;
(3)元件的金属温度可以通过传热计算确定,也可以在已使用的同类罐体上测定,或者根据罐体内部介质温度并结合外部条件等方式确定;
(4)最低设计金属温度,是指罐体在运行过程中预期的各种可能条件下各元件金属温度的最低值;在确定最低设计金属温度时,应当充分考虑在正常运输、使用及检验试验过程中介质最低工作温度以及大气环境低温条件对罐体壳体金属温度的影响;大气环境低温条件系指历年来月平均最低气温(指当月各天的最低气温值之和除以当月天数)的最低值。
3.10.3 设计压力
是指设定的罐体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罐体设计载荷条件。罐体的设计压力应当大于或者等于以下任一工况中工作压力的最大值:
(1)充装、卸料工况的工作压力;
(2)设计温度下由介质的饱和蒸气压确定的工作压力;
(3)正常运输使用中,罐体内采用不溶性气体保护时,由介质在设计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与罐体内顶部气相空间不溶性气体(如氮气或者其他惰性气体等)分压力之和确定的工作压力。
无保温或者保冷结构的充装液化气体介质罐体的设计压力不得小于0.7MPa。 3.10.4 等效压力
是指罐体所承受的在正常运输工况中由于介质惯性力载荷的作用而引起的压力。惯性力载荷按照本规程3.10.1.1的规定确定,等效压力按照引用标准的规定确定。
3.10.5 计算压力
是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受压元件厚度的压力。计算压力的确定除考虑设计压力外,还应当考虑液柱静压力、等效压力(注3-4)等附加载荷的影响,对于真空绝热罐体的内容器,还应当考虑夹层真空对内容器的影响。
计算压力按照引用标准的规定确定。
注3-4:
(1)受压元件所承受的液柱静压力小于5%设计压力时,可忽略不计; (2)当受压元件所承受的等效压力小于0.035MPa时,按0.035MPa确定。
3.10.6 腐蚀裕量
对于有均匀腐蚀的罐体,腐蚀裕量根据罐体设计使用年限和介质对材料的腐蚀速率
15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确定。
3.10.7 最大允许充装量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本规程的规定在设计图样上规定最大允许充装量。最大允许充装量按照以下要求确定:
(1)充装液化气体和液体介质的罐体的最大允许充装量,按照介质在设计温度下罐体内留有5%气相空间确定;
(2)充装冷冻液化气体介质的罐体的最大允许充装量,按照本规程附件D的要求确定;
(3)充装压缩气体介质的瓶式容器的最大允许充装量,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确定;充装压缩气体介质的罐体的最大允许充装量按照充装压力确定,并且满足设计温度下的工作压力小于或者等于设计压力的要求。
3.10.8 常见介质罐体主要设计参数
常见无保温或者保冷结构的充装液化气体介质的罐体的主要设计参数,见表3-4的规定。表3-4没有规定的充装液化气体或者液体介质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设计,设计单位应当将满足本规程3.4.1中的(1)、(2)、(3)项规定的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和设计方案图报国家质检总局,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的技术组织或者技术机构进行技术评审,评审的结果经过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后,方可进行正式设计。
表3-4 常见无保温或者保冷结构充装液化气体介质的罐体主要设计参数
GB1268 编号 1005 1017 1079 1077 1978 混合液化石油气 类别和项别/次要危险性 (注3-5) 2.3/8 2.3/8 2.3/8 2.1 2.1 2.1 2.1 2.1 2.1 2.1 2.1 2.1 2.1 设计压力 MPa (注3-6) ≥1.91 ≥1.34 ≥0.73 ≥1.95 ≥1.61 >1.95 ≥1.61 ≥0.70 ≥0.70 ≥0.70 ≥0.70 ≥0.70 ≥0.70 腐蚀裕量 mm (注3-7) ≥2 ≥4 ≥4 ≥1 ≥1 ≥1 ≥1 ≥1 ≥1 ≥1 ≥1 ≥1 ≥1 单位容积液面以下充装量 开口 t/m3 (注3-9) (注3-8) ≤0.53 允许 ≤1.25 不允许 ≤1.23 不允许 ≤0.43 允许 ≤0.42 允许 ≤0.43 ≤0.42 ≤0.49 ≤0.51 ≤0. 49 ≤0. 52 ≤0. 53 ≤0. 55 允许 允许 允许 允许 允许 允许 允许 允许 名称 无水氨 氯 二氧化硫 丙烯 丙烷 Pb>1.60MPa (注3-10) 0.58MPa 注3-6:所列设计压力的数值,是按照介质50℃时饱和蒸气压的1.00倍确定的。如果存在设计压力的确定除受介质饱和蒸气压以外的其他载荷的影响因素,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本规程3.10.3的规 16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定确定设计压力。 注3-7:所列腐蚀裕量的数值,是按照罐体材料为碳钢或者低合金钢,并且为均匀腐蚀,充装无水氨、氯或者二氧化硫介质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其余液化气体介质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而确定的。如果存在非均匀腐蚀情况或者罐体选择其他材料的,设计单位应当按照设计条件另外考虑腐蚀裕量。 注3-8:所列单位容积充装量的数值,是按照介质在设计温度下罐体内留有5%气相空间及该温度下的介质密度确定的。 注3-9:此列的规定不适用于液化气体铁路罐车。 注3-10:Pb为混合液化石油气介质50℃时的饱和蒸气压。 3.10.9 焊接接头系数 (1)用焊接方法制造的罐体,应当考虑焊接接头对强度的削弱,焊接接头系数按照引用标准选取; (2)不允许降低焊接接头系数而免除罐体的无损检测。 3.10.10 最小厚度 罐体最小厚度的确定应当考虑制造、运输等因素的影响。 3.11 结构设计 3.11.1 焊接接头设计 筒体纵向接头、筒节与筒节(封头)连接的环向接头、封头的拼接接头,应当采用全截面焊透的对接接头形式;接管(凸缘)与罐体(夹套)之间的接头、夹套拼接接头、夹套与筒体或者封头之间的接头应当采用全焊透结构。 3.11.2 罐体用管法兰 (1)罐体用管法兰、垫片、紧固件的设计,应当参照HG/T 20592~HG/T20635《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系列标准的规定; (2) 充装液化石油气、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以及强渗透性中度危害介质的罐体,其管法兰应当按照行业标准HG/T 20592至HG/T 20635系列标准的规定,密封垫片应当采用带加强环的金属缠绕垫片和专用级高强度螺栓组合;无法采用以上管法兰密封组合的,应当由设计人员根据介质、压力与温度特性确定法兰连接结构。 3.11.3 人孔 (1)罐体人孔的开设位置、数量和尺寸等应当满足进行内部检验的需要; (2)按照引用标准规定可以不设置人孔的罐体,设计单位应当提出具体技术措施,例如对设备使用中定期检验的重点检验项目、方法等提出要求。 3.11.4 开孔补强圈的指示孔 罐体外表面的开孔补强圈以及周边连续焊的起加强作用的垫板至少设置一个泄漏信号指示孔。 17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3.11.5 不允许拆卸的保温或者保冷层 对有保温或者保冷层的罐体,如果设计时规定保温或者保冷层不允许拆卸,则应当在设计文件中提出罐体定期检验的项目、方法等。 3.11.6 防波板的设置 移动式压力容器应当按照引用标准的规定设置防波板。防波板与罐体的连接结构应当牢固可靠,并且具有防止防波板及其连接件脱落的措施。 3.11.7 装卸口及安全保护装置的设置 (1)充装毒性程度为极度或者高度危害类介质的罐体应当采用上装上卸的装卸方式,液面以下不允许开口; (2)充装毒性程度为极度或者高度危害以及易燃、易爆介质的罐体,其装卸口应当由三个相互独立并且串联在一起的装置组成,第一个是紧急切断阀,第二个是球阀或者截止阀,第三个是盲法兰或者等效装置,其中紧急切断阀应当符合本规程第9章相应条款的规定; (3)充装其他介质的罐体,其装卸口位置及安全保护装置的设置应当符合引用标准的规定。 3.11.8 管路 (1)管路的设计结构应当避免由于热胀冷缩、机械振动等所引起的损坏,必要时应当考虑设置温度补偿结构和紧固装置; (2)管路的设计结构应当设置能够防止被意外开启的防护装置,如果各附件之间存在有相对运动,应当采取紧固或者隔离措施,设置必要的支撑和紧固装置; (3)管路及其管路中的阀门用材料应当与充装的介质相容,并且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阀体不得采用铸铁或者非金属材料制造; (4)管路连接应当采用法兰或者焊接结构,焊接接头应当优先采用全焊透对接接头形式; (5) 管路焊接完毕后应当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无损检测,合格后以罐体或者气瓶耐压试验压力进行耐压试验,并且以罐体设计压力或者气瓶公称工作压力进行气密性试验。 3.11.9 罐体或者气瓶支撑结构要求 (1)罐体或者气瓶与走行装置的连接结构和固定装置应当牢固可靠,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满足相应运输方式的要求,并且连接结构能够承受本规程3.10.1.1中规定的惯性力载荷; (2)罐体或者气瓶与走行装置的连接结构和固定装置应当按照引用标准的规定进行局部应力校核。 3.11.10 装设卸液泵的要求 装运冷冻液化气体和液态二氧化碳的移动式压力容器需装设卸液泵时,应当同时装 18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设卫星定位系统(北斗或者GPS)且具备定点卸液的远程监控功能,并且符合本规程1.6、1.7的要求。装运其他介质的移动式压力容器不得装设卸液泵。 3.12 无损检测要求 移动式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应当根据本规程及其引用标准和JB/T 4730的要求,在设计图样上规定所选择的无损检测方法、比例、质量要求及其合格级别等。 3.13 特殊耐腐蚀要求 对于有特殊耐腐蚀要求的罐体或者受压元件,例如存在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点腐蚀、缝隙腐蚀等腐蚀介质环境等时,应当在设计图样上提出相应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以及必要的热处理要求。 3.14 泄漏试验 . 3.14.1 泄漏试验种类 泄漏试验根据试验介质的不同,分为气密性试验以及氨检漏试验、卤素检漏试验和氦检漏试验等。 3.14.2 泄漏试验条件 (1)充装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或者易燃、易爆介质,以及不允许有微量泄漏时,设计上应当提出罐体进行泄漏试验,并且在设计图样上规定泄漏试验的方法和要求; (2)设计要求进行气压试验的,是否需要再做泄漏试验,应当在设计图样上规定。 4 制造 4.1 基本要求 4.1.1 制造单位 (1)移动式压力容器制造单位(以下简称制造单位)应当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按照许可的范围进行制造,依据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移动式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并且有效实施,单位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应当对移动式压力容器制造质量负责; (2)制造单位应当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按照设计文件制造移动式压力容器。 4.1.2 制造监督检验 制造单位应当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其制造过程的监督检验。 4.1.3 出厂资料 移动式压力容器出厂时,制造单位至少向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提供以下技术文件和资料: (1)竣工图样(总图和罐体图),竣工图样上应当有设计单位许可印章(复印章无效),并且加盖竣工图章(竣工图章上标注制造单位名称、制造许可证编号、审核人的签字和 1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竣工图”字样);如果制造中发生了材料代用、无损检测方法改变、加工尺寸变更等,制造单位必须按照设计单位书面批准文件的要求在竣工图样上作出清晰标注,标注处有修改人的签字及修改日期; (2)产品合格证(含产品数据表,式样见附件F,注4-1)、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罐体包括主要受压元件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材料清单、质量计划或者检验计划、结构尺寸检查报告、焊接记录、无损检测报告、热处理报告及自动记录曲线、耐压试验及泄漏试验报告等;气瓶按《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有关规定)和产品铭牌的拓印件或者复印件; (3)特种设备制造监督检验证书: (4)强度计算书; (5)应力分析报告(需要时); (6)安全泄放量、安全阀排量和爆破片泄放面积的计算书; (7)产品使用说明书和风险评估报告; (8)安全附件、装卸附件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9)受压元件(封头、锻件等)为外购或者外协件时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外购或者外协件的制造单位必须向委托订购单位提供受压元件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10)其他必要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注4-1:产品数据表等质量证明资料中限标注一种介质。 4.1.4 产品铭牌 制造单位必须在移动式压力容器明显的部位装设产品铭牌。产品铭牌应当采用中文(必要时可以中英文对照)和国际单位(产品铭牌的格式参照附件G)。产品铭牌上的项目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产品名称和型号; (2)制造单位名称; (3)许可证书编号和许可级别; (4)产品标准; (5)主体材料; (6)介质名称(限与质量证明资料同一种介质); (7)罐体设计温度; (8) 罐体设计压力、最高允许工作压力(必要时)或者气瓶公称工作压力; (9)耐压试验压力; (10)产品编号; (11)设备代码(特种设备代码编号方法见附件H); (12)制造日期; (13)罐体容积或者气瓶总容积; 2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14)罐体或者气瓶设计使用年限; (15)最大允许充装量; (16)铁路、公路或者水路等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必要内容。 4.1.5 设计修改 制造单位对原设计文件的修改,应当取得原设计单位同意修改的书面证明文件,并且对改动部位作详细描述。 4.2 焊接 4.2.1 焊接工艺评定 罐体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如下: (1)罐体施焊前,受压元件焊缝、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受压元件母材表面堆焊与补焊,以及这些焊缝的返修焊缝都应当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或者具有经过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WPS)支持; (2)罐体焊接工艺评定应当符合NB/T 47014《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的规定; (3)承担制造监督检验人员(以下简称监检人员)应当对焊接工艺的评定过程进行监督; (4)焊接工艺评定完成后,焊接工艺评定报告(PQR)和焊接工艺规程(WPS)应当经过制造单位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由监检人员签字确认后存入技术档案; (5)焊接工艺评定技术档案应当保存至该工艺评定失效为止,焊接工艺评定试样至少保存5年。 4.2.2 焊工及其钢印 (1)从事罐体焊接操作的人员(以下简称焊工),应当按照有《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G Z6002)的规定考核合格,取得相应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能在有效期间内担任合格项目范围内的焊接工作; (2)焊工应当按照焊接工艺规程(WPS)或者焊接作业指导书施焊并且做好施焊记录,制造单位的检验人员应当对实际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检查; (3)应当在罐体受压元件焊缝附近的指定部位打上焊工代号钢印,或者在焊接记录(含焊缝布置图)中记录焊工代号,焊接记录列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4)制造单位应当建立焊工技术档案。 4.2.3 焊接返修 罐体焊接返修(包括母材缺陷补焊)的要求如下: (l)应当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返修方案; (2)返修应当按照本规程4.2.1的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或者具有经过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规程(WPS)支持,施焊时应当有详尽的返修记录; (3)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如果超过2次,返修前应当经过制造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并且将返修的次数、部位、返修情况记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21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4)要求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的罐体,一般在热处理前进行焊接返修;如果在热处理后进行焊接返修,应当根据补焊深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 (5)有特殊耐腐蚀要求的罐体或者受压元件,返修部位仍然需要保证不低于原有的耐腐蚀性能; (6)返修部位应当按照原要求经过检验检测合格。 4.3 试件(板)与试样 4.3.1 需要制备产品焊接试件的条件 (1)碳钢、低合金钢制低温压力容器罐体(注4-2); (2)材料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低合金钢制罐体; (3)需要经过热处理改善或者恢复材料力学性能的钢制罐体; (4)设计图样注明充装毒性程度为极度或者高度危害介质的罐体; (5)设计图样和引用标准要求制备产品焊接试件的罐体。 注4-2:低温压力容器的判定条件按照GB150的规定。 4.3.2 产品焊接试件的制备要求 (1)产品焊接试件应当在罐体筒节纵向焊缝的延长部位与筒节同时施焊; (2)试件的原材料必须合格,并且与罐体用材具有相同标准、相同牌号、相同厚度和相同热处理状态; (3)试件应当由施焊罐体的焊工采用与施焊罐体相同的条件与焊接工艺施焊,有热处理要求的罐体,试件一般随罐体一起热处理,否则需要采取措施保证试件按照与罐体相同的工艺进行热处理; (4)每台罐体需要制备产品焊接试件的数量,由制造单位根据罐体的材料、厚度、结构与焊接工艺,按照设计图样和引用标准要求确定。 4.3.3 需要制备母材热处理试件的条件 (1)当要求材料的使用热处理状态与供货热处理状态一致时,在制造过程中若破坏了供货的热处理状态,需要重新进行热处理的; (2)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热处理改善材料力学性能的。 制备母材热处理试件时,若同时要求制备产品焊接试件,允许将两种试件合并制备。 4.3.4 焊接试件与母材热处理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要求 罐体产品焊接试件与母材热处理试件的试样,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1)试样的种类、数量、截取与制备,按照设计图样和引用标准的规定; (2)力学性能检验的试验方法、试验温度、合格指标及其复验要求,按照设计图样和引用标准的规定; (3)当试件被判为不合格时,按照引用标准的规定处理。 4.3.5 耐腐蚀性能试件和试样的制备要求 22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1)要求做耐腐蚀性能检验的罐体或者受压元件,应当制作耐腐蚀性能试件,其试样的截取与试样的数量、型式、尺寸、加工和检验方法以及检验结果的评定,应当符合设计图样和引用标准的规定; (2)要求做晶界腐蚀敏感性检验的不锈钢制罐体,其试件与试样应当符合GB/T21433《不锈钢压力容器晶间腐蚀敏感性检验》的规定,并且同时满足设计图样规定。 4.4 罐体外观和组装 4.4.1 筒体和封头的外观与几何尺寸 筒体和封头的外观与几何尺寸检查方法及合格指标,应当满足设计图样和引用标准的规定。检查的主要项目如下: (1)筒体和封头的主要几何尺寸、管口方位; (2)筒体和封头的纵、环焊缝棱角度、对口错边量及焊缝余高; (3)凸形封头的内表面形状公差及碟形封头的过渡段转角半径; (4)筒体的直线度、椭圆度及长度尺寸。 4.4.2 焊接接头的表面质量 (1)不得有表面裂纹、未焊透、未熔合、咬边、表面气孔、弧坑、未填满和肉眼可见的夹渣(杂)等缺陷; (2)焊缝与母材应当圆滑过渡; (3)角焊缝的外形应当凹形圆滑过渡; (4)按照疲劳分析设计的罐体,应当去除纵、环焊缝的余高,使焊缝表面与母材表面平齐; (5)其他表面质量,应当符合设计图样和引用标准的规定。 4.4.3 罐体组装及焊缝布置 罐体组装及焊缝布置的主要控制项目和要求如下: (1)不允许强力组装; (2)不得采用十字焊缝;相邻的两筒节间的纵焊缝和封头拼接焊缝与相邻筒节的纵焊缝应当错开,其焊缝中心之间的外圆弧长应当大于筒体厚度的3倍,并且不小于200mm; (3)筒体纵焊缝不允许布置在罐体横截面中心与罐体最低点连接半径左右各20°范围内; (4)罐体上凡被补强圈、垫板等覆盖的焊缝,均应当在覆盖前打磨至与母材齐平; (5)罐体内部设置有防波板时,与罐体内表面焊接连接的固定防波板的零部件应当避开罐体的环焊缝,并且距离环焊缝边缘不小于lOOmm;当与纵焊缝交叉时,应当开槽避让。 4.5 无损检测 4.5.1 无损检测人员 23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无损检测人员应当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进行考核,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能承担与资格证书的种类和等级相对应的无损检测工作。 4.5.2 无损检测方法 (1)罐体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等; (2)制造单位或者无损检测机构应当根据设计图样要求和JB/T 4730的规定制定罐体的无损检测工艺; (3)采用未列入JB/T 4730或者超出其适用范围的无损检测方法时,应当按照本规程1.7的规定办理。 4.5.3 罐体焊接接头无损检测 4.5.3.1 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 (1)罐体对接接头应当采用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超声检测包括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和不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当采用不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时,应当采用射线检测或者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做为附加局部检测; (2)罐体焊接接头的表面无损检测应当采用磁粉检测或者渗透检测,铁磁性材料制罐体焊接接头的表面无损检测应当优先采用磁粉检测; (3)铝、铝合金制罐体对接接头应当优先采用X射线检测。 4.5.3.2 无损检测比例 4.5.3.2.1 基本比例要求 罐体对接接头的无损检测比例一般分为全部(100%)和局部(不少于20%)两种。 4.5.3.2.2 全部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罐体A、B类对接接头(注4-3),按照本规程4.5.3.1(1)的方法进行全部无损检测: (1)罐体以及与罐体连接的接管、管路的对接接头; (2)材料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钢制罐体,当厚度大于20mm时,其对接接头还应当采用本规程4.5.3.1(1)规定的与原无损检测方法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局部检测,该局部检测应当包括所有的焊缝交叉部位。 注4-3:罐体A、B类焊接接头的划分按照GB150的规定,下同。 4.5.3.2.3 局部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 夹套壳体的A、B类对接接头应当按照以下要求采用本规程4.5.3.1(1)的方法进行局部无损检测: (1)局部无损检测的部位由制造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指定,但是必须包括A.B类焊缝交叉部位以及将被其他元件覆盖的焊缝部分; (2)进行局部无损检测的焊接接头,如果在检测部位发现超标缺陷时,需要在该缺 24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陷两端的延伸部位各进行不少于250mm的补充局部检测,如果仍然存在不允许的缺陷时,则需要对该焊接接头进行全部检测。 进行局部无损检测的罐体,制造单位也应当对未检测部分的质量负责。 4.5.3.2.4 表面无损检测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罐体焊接接头,按照本规程4.5.3.1(2)的方法和要求,对其表面进行无损检测: (1)充装毒性程度为极度或者高度危害以及易燃、易爆介质的罐体上除A、B类之外的焊接接头; (2)设计温度低于-40℃的低合金钢制罐体上的焊接接头; (3)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 MPa的低合金钢、铁素体型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制罐体上的焊接接头; (4)复合钢板的覆层焊接接头、异种钢焊接接头、具有再热裂纹倾向或者延迟裂纹倾向的焊接接头; (5)先拼板后成形的凸形封头上所有拼接接头; (6)罐体与走行装置或者框架连接部位的焊接接头; (7)设计图样和引用标准要求时。 4.5.3.3 无损检测的实施时机 (1)罐体的焊接接头应当经过形状、外观与几何尺寸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无损检测; (2)拼接封头应当在成形后进行无损检测,若成形前已经进行无损检测,则成形后还应当对圆孤过渡区到直边段再进行无损检测; (3)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时应当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无损检测,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当在热处理后增加一次无损检测; (4)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低合金钢制罐体,在耐压试验后,还应当对焊接接头进行表面无损检测。 4.5.3.4 无损检测的技术要求 4.5.3.4.1 射线检测技术要求 射线检测应当按照JB/T 4730的规定执行,质量要求和合格级别如下: (1)要求进行全部无损检测的对接接头,射线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AB级,合格级别不低于II级; (2)要求进行局部无损检测的对接接头,射线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AB级,合格级别不低于III级; (3)角接接头、T形接头,射线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AB级,合格级别不低于II级。 4.5.3.4.2 超声检测技术要求 超声检测应当按照JB/T 4730的规定执行,质量要求和合格级别如下: (1)要求进行全部无损检测的对接接头,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B级, 25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合格级别为I级; (2)要求进行局部无损检测的对接接头,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B级,合格级别不低于II级; (3)角接接头、T形接头,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B级,合格级别为I级; (4)采用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的焊接接头,合格级别不低于II级。 4.5.3.4.3 组合检测技术要求 当组合采用射线检测和超声检测时,质量要求和合格级别按照各自执行的标准确定,并且均应当合格。 4.5.3.4.4 表面无损检测技术要求 罐体所有焊接接头的表面无损检测均应当按照JB/T 4730的规定执行,合格级别如下: (1)钢制罐体进行磁粉或者渗透检测,合格级别为I级; (2)铝、铝合金制罐体进行渗透检测,合格级别为I级。 4.5.4 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无损检测要求 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无损检测方法、检测比例和合格级别按照设计图样和引用标准的要求。 4.5.5 无损检测记录、资料和报告 制造单位应当如实填写无损检测记录,正确签发无损检测报告,妥善保管射线检测底片和超声检测数据等检测资料(含缺陷返修前记录),建立无损检测档案,其保存期限不少于7年。 4.6 焊后热处理 4.6.1焊后热处理的条件 (1)充装易燃、易爆或者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以及有应力腐蚀倾向介质的碳素钢或者低合金钢制罐体,制成并且检验合格后,应当进行整体炉内消除应力热处理; (2)奥氏体不锈钢和铝、铝合金制罐体,焊接后一般不要求做焊后热处理,如有特殊要求需要进行热处理时,应当在设计图样上注明; (3)其他罐体及其受压元件应当按照设计图样和引用标准要求进行焊后热处理; (4)采用其他方法消除残余应力取代焊后热处理的,按照本规程1.7规定办理。 4.6.2 焊后热处理的要求 罐体焊接工作全部结束并且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焊后热处理,焊后热处理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在耐压试验前进行; (2)热处理前根据引用标准和设计图样要求编制热处理工艺; (3)热处理炉配有自动记录温度曲线的测温仪表,并且能自动实时绘制热处理的时 26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间与工件壁温关系曲线。 4.7 耐压试验 4.7.1 耐压试验种类 罐体制成后,应当进行耐压试验。耐压试验分为液压试验和气压试验两种。 4.7.2 耐压试验压力 罐体耐压试验的压力应当符合设计图样要求,并且不小于公式(4-1)的计算值: PT??P式中: PT—耐压试验压力,MPa; P—罐体的设计压力或者罐体铭牌上等规定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MPa; ??? (4-1) ???t?—耐压试验压力系数,按照表4-1选用; ???—试验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或者设计应力强度),MPa; ???t—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或者设计应力强度),MPa。 罐体各受压元件(筒体、封头、接管、法兰等)所用材料不同时,计算耐压试验压力应当取各受压元件材料???/???比值中最小者。 t表4-1 耐压试验压力系数η 罐体材料 钢或者铝、铝合金 耐压试验压力系数η 液(水)压 1.30 气压 1.15 4.7.3 耐压试验时罐体强度校核 如果采用高于本规程规定的耐压试验压力时,应当按照引用标准的规定对罐体进行强度校核。 4.7.4 耐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耐压试验前,罐体各连接部位的紧固螺栓,应当装配齐全,紧固妥当; (2)试验用压力表应当符合本规程第9章的有关规定,并且至少采用两个量程相同经过校验的压力表,试验用压力表应当安装在被试验罐体顶部便于观察的位置; (3)耐压试验时,罐体上焊接的临时受压元件,应当采取适应的措施,保证其强度和安全性; (4)耐压试验场地应当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且经过单位技术负责人和安全管理部门检查认可。 4.7.5 耐压试验基本要求 27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1)保压期间不得采用连续加压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耐压试验过程中不得带压紧固螺栓或者向受压元件施加外力; (2)耐压试验过程中,不得进行与试验无关的工作,无关人员不得在试验现场停留; (3)罐体进行耐压试验时,监检人员应当到现场进行监督检验; (4)耐压试验后,由于焊接接头或者接管泄露而进行返修的,或者返修深度大于二分之一厚度的罐体,应当重新进行耐压试验。 4.7.6 液压试验 4.7.6.1 液压试验要求 (1)凡在试验时不会导致发生危险的液体,在低于其沸点的温度下,都可用作液压试验介质;当采用可燃性液体进行液压试验时,试验温度应当低于可燃性液体的闪点,试验场地附近不得有火源,并且配备适用的消防器材; (2)以水为介质进行液压试验时,水质应当符合设计图样和引用标准的要求,试验合格后应当立即将水渍去除干净; (3)罐体中应当充满液体,滞留在罐体内的气体应当排净,罐体外表面应当保持干燥; (4)当罐体器壁金属温度与液体温度接近时,才能缓慢升压至设计压力,确认无泄漏后再继续升压到规定的试验压力,保压足够时间;然后降至设计压力,保压足够时间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当保持不变; (5)液压试验时,试验温度(罐体器壁金属温度)应当比罐体器壁金属无延性转变温度高30℃,或者符合引用标准的规定; 4.7.6.2 液压试验合格标准 进行液压试验的罐体,符合以下条件为合格: (1)无泄漏; (2)无可见变形; (3)试验过程中无异常的响声。 4.7.7 气压试验 由于结构或者支承原因,不能向罐体内充灌液体,以及运行条件不允许残留试验液体的罐体,可以按照设计图样的规定采用气压试验。 4.7.7.1 气压试验要求 (1)试验所用气体应当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者其他惰性气体; (2)气压试验时,试验温度(罐体器壁金属温度)应当比罐体器壁金属无延性转变温度高30℃,或者符合引用标准的规定; (3)气压试验时,试验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应当派人进行现场监督; (4)气压试验时,应当先缓慢升压至规定试验压力的10%,保压足够时间,并且对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进行初次检查,如无泄漏,方可继续升压到规定试验压力的50%; 28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如无异常现象,其后按照规定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直到试验压力,保压足够时间;然后降至设计压力,保压足够时间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当保持不变。 4.7.7.2 气压试验合格要求 气压试验过程中,罐体无异常响声,经过肥皂液或者其他检漏液检查无漏气,无可见的变形即为合格。 4.8 泄露试验 4.8.1 气密性试验 耐压试验合格,所有安全附件、管路安装齐全后进行气密性试验,气密性试验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气密性试验所用气体应当符合本规程4.7.7.1(1)的规定,试验时罐体或者气瓶器壁金属温度应当符合设计图样和引用标准的规定,气密性试验压力为罐体的设计压力或者气瓶处公称工作压力; (2)保压足够时间,经过检查无泄漏未合格。 4.8.2 氨检漏试验 根据设计图样的要求,可采用氨—空气法、氨—氮气法、100%氨气法等氨检漏方法。氨的浓度、试验压力、保压时间,由设计图样规定。 4.8.3 卤素检漏试验 卤素检漏试验时,真空度要求、采用的卤素气体种类、试验压力、保压时间以及试验操作程序,按照设计图样的要求。 4.8.4 氦检漏试验 氦检漏试验时,真空度要求,氦气的浓度、试验压力、保压时间以及试验操作程序,按照设计图样的要求。 4.9 不锈钢和铝及铝合金制罐体的附加要求 4.9.1 基本要求 (1)制造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材料保管制度,罐体及其受压元件的制造应当有专用的制造车间或者专用的工装和场地,不锈钢和铝及铝合金制品不得与黑色金属制品或者其他材料制品混杂制造,场所要保持清洁、干燥,严格控制灰尘; (2)加工成形设备和焊接设备,应当能够满足不锈钢、铝及铝合金制罐体制造的需要,严格控制表面机械损伤和飞溅物; (3)有耐腐蚀要求的罐体或者受压元件,按照设计图样要求进行表面处理,例如对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进行酸洗、钝化处理等。 4.9.2 铝及铝合金制罐体的其他要求 4.9.2.1 坡口加工 (1)坡口加工一般采用机械方法,也可以采用不损伤材料性能、不影响焊接质量的其他切割方法;坡口采用热切割方法制备后采用机械方法去除氧化层、污染层; 29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2)加工后的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杂及影响焊接质量的其他缺陷。 4.9.2.2 支撑要求 铝及铝合金制罐体与支撑装置和卡带应当保持充分的接触,密贴程度或者接触面积应当满足设计图样和引用标准的规定。 4.10 总装要求 4.10.1 基本要求 移动式压力容器必须在具有相应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的制造单位完成罐体或者气瓶、安全附件、管路、走行装置或者框架等部件的总装。总装完成后的检验项目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其合格要求应当满足本规程及设计图样和引用标准的规定: (1)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几何尺寸; (2)罐体纵向中心平面与走行装置或者框架纵向中心平面的偏差; (3)罐体或者气瓶与支撑装置连接的可靠性; (4)罐体或者气瓶卸装系统、紧急切断装置的完整及可靠性; (5)罐体逐台进行容积检定; (6)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表面涂装、标志、铭牌以及必要的警示性标志等;其中标志至少包括介质名称(限一种介质),罐体下次全面检验日期及满足相应国家标准规定的表明介质危险性的图形标志等; (7)必要的专项性能试验和检验。 4.10.2 置换处理 充装易燃、易爆介质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出厂前,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氮气置换或者抽真空处理,合格后方可出厂: (1)采用氮气置换处理时,处理后罐体内的含氧量小于3%,并保留0.05MPa~0.1MPa的余压; (2)采用抽真空处理时,处理后罐体内的真空度不低于0.086MPa。 为满足特殊使用要求,置换要求高于本条规定时,按照设计图样的规定执行。 5 使用管理 5.1 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登记 (1)在移动式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TSG R5002)的要求,并且按照铭牌和产品数据表规定的一种介质,逐台向产权单位所在地(对于有汽车牌照的应当与其注册地一致)的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使用登记机关),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以下简称《使用登记证》)及电子记录卡;登记标志的放置位置应当符合有关规定; (2)移动式压力容器计划长期停用(指停用1年及以上,下同)的,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使用登记机关申请报停,并将使用登记证及电子记录卡交回使用登记机关;长 30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期停用后重新启用时,应当按照本规程5.9的规定进行定期检查,检验合格后持定期检验报告向使用登记机关申请启用,领取使用登记证; (3)移动式压力容器需要过户的,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使用登记机关申请变更《使用登记证》; (4)移动式压力容器报废时,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使用登记机关办理注销手续,并且将《使用登记证》及电子记录卡交回使用登记机关。 5.2 使用单位的责任 (1)使用单位是保证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责任主体,对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使用负责,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本规程和压力容器使用管理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保证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 (2)使用单位应当配备具有移动式压力容器专业知识,熟悉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负责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工作。 5.3 使用单位安全管理 使用单位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贯彻执行本规程和移动式压力容器有关的安全技术规范; (2)建立健全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3)办理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建立移动式压力容器技术档案; (4)负责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设计、采购、使用、装卸、改造、维修、报废等全过程的有关管理; (5)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定期自行检查,并且做出记录; (6)制定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计划,安排并且落实定期检验和事故隐患的整治; (7)按照规定向使用登记机关和主管部门报送当年移动式压力容器数量及变更情况的统计报告、定期检验实施情况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报告等; (8)组织开展移动式压力容器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9)制定移动式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并且组织演练; (10)按照规定报告移动式压力容器事故,组织、参加移动式压力容器事故的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 5.4 移动式压力容器技术档案 使用单位应当逐台建立移动式压力容器技术档案并且由其管理部门统一负责保管。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使用登记证》及电子记录卡; (2)《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 (3)本规程4.1.3规定的移动式压力容器技术文件和资料; 31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4)移动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告,以及有关检验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5)移动式压力容器维修和改造的方案、设计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质量检验技术文件和资料; (6)移动式压力容器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与定期自行检查记录、年度检查报告; (7)安全附件、装卸附件(如果有)的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 (8)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5.5 操作规程 使用单位应当在工艺和岗位操作规程中,明确提出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要求,操作规程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移动式压力容器的操作工艺参数,包括工作压力、工作温度范围、最大允许充装量等; (2)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岗位操作方法,包括车辆停放、装卸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3)移动式压力容器运行中应当重点检查的项目和部位,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防止措施,紧急情况的处置和报告程序; (4)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车辆安全要求,包括车辆状况、车辆允许行驶速度以及运输过程中的作息时间要求。 5.6 作业人员 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当持有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使用单位应当对移动式压力容器作业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与专业培训并且作好记录,保证作业人员了解所充装介质的性质、危害性和罐体的使用特性,具备必要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作业知识、作业技能,及时进行知识更新,确保作业人员掌握操作规程及事故应急措施,按章作业。 对于从事移动式压力容器运输押运的人员,应当取得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资格证书。 5.7 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与定期自行检查 使用单位应当做好移动式压力容器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与定期自行检查工作。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包括随车作业人员对移动式压力容器的每次出车前、停车后和装卸前后的检查。定期自行检查由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至少每月进行一次。对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与定期自行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当及时妥善处理。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与定期自行检查应当进行记录。 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与定期自行检查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罐体涂层及漆色是否完好,有无脱落等; (2)罐体保温层、真空绝热层是否完好; (3)罐体或者气瓶外部的标志是否清晰; (4)紧急切断阀以及相关的操作阀门是否置于闭止状态; 32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5)安全附件是否完好; (6)装卸附件是否完好; (7)紧固件的连接是否牢固可靠、是否有松动现象; (8)罐体或者气瓶内压力、温度是否异常及有无明显的波动; (9)罐体各密封面有无泄漏; (10)随车配备的应急处理器材、防护用品及专用工具、备品备件是否齐全,是否完好有效; (11)罐体或者气瓶与行车装置或者框架的连接紧固装置是否完好、牢固。 5.8 异常情况处理 5.8.1 异常情况报告 移动式压力容器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人员或者押运人员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且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时向使用单位的有关部门报告: (1)罐体或者气瓶工作压力、工作温度超过规定值,采取措施仍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2)罐体或者气瓶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的现象; (3)安全附件失灵、损坏等不能起到安全保护的情况; (4)管路、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 (5)发生火灾等直按威胁到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运行; (6)充装量超过核准的最大允许充装量; (7)充装介质与铭牌和使用登记资料不符的; (8)真空绝热罐体外表面局部存在严重结冰、结霜或者结露,介质压力和温度明显上升; (9)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走行部分及其与罐体连接部位的零部件等发生损坏、变形等危及安全运行; (10)其他异常情况。 5.8.2 隐患处理 使用单位应当对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及时进行检查处理,消除事故隐患;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且办理注销手续。 5.9 定期检验 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规程第8章定期检验的规定和《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 R7001)的要求,安排并且落实定期检验计划。在使用过程中,移动式压力容器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全面检验: (1)停用1年后重新使用的; (2)发生事故,影响安全使用的; 33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3)发现有异常严重腐蚀、损伤或者对其安全使用有怀疑的; (4)变更使用条件的。 5.10安全使用要求 (1)充装易燃、易爆介质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在新制造或者改造、维修、检验检测等后的首次充装(以下简称首次充装)前,必须对罐体或者气瓶内气体进行分析检测,不符合规定的应当按本规程4.10.2的规定及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重新进行氮气置换或者抽真空处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充装介质对含水量有特别要求的移动式压力容器,首次充装前,必须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对罐体或者气瓶内含水量进行处理和分析; (3)移动式压力容器到达卸载站点后,具备卸载条件的,必须及时卸载;充装易燃、易爆介质的,卸载后罐体内余压不得小于0.05MPa; (4)移动式压力容器卸载作业应当满足本规程第6章的相关安全要求,采用压差方式卸载时,接受卸载的固定式压力容器应当设置压力保护装置或者防止压力上升的等效措施; (5)除应急救援情况外,禁止移动式压力容器之间相互装卸作业,禁止移动式压力容器直接向气瓶进行充装; (6)禁止使用明火直接烘烤或者采用高强度加热的办法对移动式压力容器进行升压或者对冰冻的阀门、仪表和管接头等进行解冻。 负责本条第(1)、(2)项处理工作的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出具处理和分析结果的证明文件。 5.11 变更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条件 变更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条件(如变更充装介质、设计参数、最大允许充装量等)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必须经过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书面同意,并且出具设计修改文件;设计修改文件的内容至少包括设计修改说明、必要的检验试验要求、标志要求以及根据实际变更条件所需要的强度校核计算、安全泄放装置排放量计算、设计修改图样及产品使用说明等; (2)需要对移动式压力容器结构进行相应改造的,按照本规程第7章相关规定及设计修改文件要求执行; (3)不需要对移动式压力容器结构进行相应改造的,使用单位应当向使用登记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经具备相应检验资质的检验机构按照5.9的规定及设计修改文件的要求进行相应检验,合格后方可办理使用登记变更手续; (4)变更充装介质,如果在原出厂设计文件(竣工图、产品说明书等)允许范围内,按照本条第(3)项的规定执行;如果不在原出厂设计规定范围内,则根据情况按照本条的相应规定执行; 34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5)变更使用条件,但是未进行本规程7.2所述改造的,可以不更换产品铭牌,由修理单位或者改造单位根据变更后的内容,按照引用标准进行表面涂装及标志等; (6)使用条件变更后,使用单位必须将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变更资料(包括设计单位同意的证明文件、设计修改文件及必要的检验报告等)报使用登记机关备案,并且办理使用登记变更手续。 5.12 临时进口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要求 5.12.1 临时进口移动式压力容器 临时进口移动式压力容器,是指产权注册在境外,用于进出口的原料、物料的包装,完成卸载或者充装后复运出境的移动式压力容器。 5.12.2 临时进口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管理 临时进口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工作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制定和执行临时进口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 (2)建立临时进口移动式压力容器档案; (3)按照规定要求办理临时进口移动式压力容器的通关手续,约请检验机构实施安全性能检验,安全性能检验不合格的临时进口移动式压力容器不得使用; (4)满足本规程5.12.4要求,且充装后即出境的临时进口罐式集装箱允许在境内充装,其他的临时进口移动式压力容器需要取得充装所在地省、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质监部门同意后方可在境内充装。 5.12.3 临时进口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性能检验 临时进口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性能检验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首次进口的临时进口移动式压力容器,需要查验其产权所在国家(或者地区)官方授权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文件,并且对其产品铭牌、钢印、标志、外观质量以及安全附件等进行安全性能检验,安全性能检验合格有效期为1年; (2)经检验合格的临时进口移动式压力容器出境或者再次进口时,如果使用单位能够提供安全性能检验合格证明文件并且在检验有效期内,不再进行安全性能检验。 5.12.4 符合《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的临时进口罐式集装箱(以下简称临时罐箱)的安全管理 对符合《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运输规则》,按照该规则进行检验并且检验合格证明文件在有效期内的临时罐箱,如果卸载后或者充装后即出境,可免除5.12.2、5.12.3规定中的安全性能检验。 临时罐箱在境内的使用单位应当自主执行检查并核对产权所在国家(或者地区)官方授权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文件,并且按照本规程相关要求做好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 5.13 运输过程安全作业要求 35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运输过程作业安全至少还应当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1)公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除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具有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资格的随车人员外,还需配备具有移动式压力容器操作资格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对运输全过程进行监护; (2)运输过程中,任何操作阀门必须置于闭止状态; (3)快装接口安装盲法兰或者等效装置; (4)充装冷冻液化气体介质的移动式压力容器,装卸间隔的时间不得超过其标态维持时间; (5)罐式集装箱或者管束式集装箱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吊装和堆放。 5.14 随车装备 使用单位应当为操作人员或者押运员配备日常作业必需的安全防护装备、专用工具和必要的备品、备件等,还应当根据所充装介质的危害特性随车配备必需的应急处理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品。 5.15 随车携带的文件和资料 除随车携带有关部门颁发的各种证书外,还应当携带以下文件和资料: (1)《使用登记证》及电子记录卡;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和有关管理部门的从业资格证; (3)液面计指示值与液体容积对照表(或者温度与压力对照表): (4)移动式压力容器装卸记录; (5)事故应急专项预案。 5.16 应急救援 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建立相应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配置与之适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并且定期组织演练,演练应当有记录并进行分析总结。 6 充装与卸载 6.1.充装许可与安全管理 6.1.1 充装许可 从事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的单位(以下简称充装单位)应当具备一定的条件,按照《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规则》(TSG R4002)要求,取得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省级质监部门)颁发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证,并且在有效期内按照许可的范围从事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充装工作。 6.1.1.1 充装单位技术力量 充装单位应当配备熟悉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技术标准以及充装工艺的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充装人员和检查人员等,并且按照以下要求取得相应项目的《特 36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1)技术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核大纲》(TSG R6001)的规定,取得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证书; (2)充装人员和检查人员应当按照《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核大纲》的规定,取得移动式压力容器操作人员证书。 6.1.1.2 充装单位资源条件 充装单位的资源条件应当满足《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规则》的有关要求,人员配备和场地、设施配置应当与其充装规模相适应。 6.1.1.3充装单位质量保证体系 充装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体系文件中的充装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以及相应的工作记录应当符合《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规则》的有关规定。 6.1.2 充装单位的安全管理 充装单位应当对充装作业过程的安全负责,使质量保证体系有效实施,并且按照以下要求实施各项制度: (1)根据充装介质的危害性为操作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具和用品,进入易燃、易爆介质充装区域的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且阻燃的工作服和防静电鞋; (2)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的充装系统应当具有充装前置换介质的处理措施及其充装后密闭回收介质的设施,并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3)在通风不良并且有可能发生窒息、中毒等危险场所内的操作或者处理故障、维修等活动,必须由2名以上(含2名)的操作人员进行作业,配置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并且采取监护措施; (4)在指定部位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报警电话; (5)制订应急专项预案,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防护用品。 6.1.3 充装单位的其他要求 充装单位的安全管理除了符合本规程的规定,还应当符合公安、消防、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相关管理部门的规定。 6.2 卸载单位的安全管理 (1)卸载单位应当对卸载作业过程的安全负责,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且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有效实施; (2)卸载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核大纲》的规定,取得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证书; (3)卸载单位的移动式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当按照《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核大纲》的规定,取得移动式压力容器操作人员证书; 37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4)卸载单位应当按照卸载介质的危害性为操作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具和用品; (5)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的卸载系统应当具有卸载前置换介质的处理措施及其卸载后密闭回收介质的设施,并且符合有关技术规范和相应标准的要求; (6)在通风不良并且有可能发生窒息、中毒等危险场所内的操作或者故障处理、维修等活动,必须由2名以上(含2名)的操作人员进行作业,配置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并且采取监护措施; (7)卸载单位应当制订应急专项预案,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器材和防护用品。 6.3 装卸用管 装卸用管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装卸用管与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连接应当可靠; (2)有防止装卸用管拉脱的安全保护措施; (3)所选用装卸用管的材料与充装介质相容,接触液氧等氧化性介质的装卸用管的内表面需要进行脱脂处理和防止油脂污染措施; (4)冷冻液化气体介质的装卸用管材料能够满足低温性能要求; (5)装卸高(低)压液化气体、冷冻液化气体和液体的装卸用管的公称压力不得小于装卸系统工作压力的2倍,装卸压缩气体的装卸用管公称压力不得小于装卸系统工作压力的1.3倍;装卸用管的最小爆破压力大于4倍的公称压力;装卸用管制造单位需注明软管的设计使用寿命; (6)充装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对装卸用管必须每年进行1次耐压试验,试验压力为装卸用管公称压力的1.5倍,试验结果要有记录和试验人员的签字。 6.4装卸工作质量 6.4.1 装卸前检查 装卸前应当对移动式压力容器逐台进行检查,检查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1)随车规定携带的文件和资料是否齐全有效,并且装卸的介质是否与铭牌和使用登记资料、标志一致; (2)首次充装投入使用并且有置换要求的,应当有置换合格报告或者证明文件; (3)购买、充装剧毒介质的,应当有剧毒介质(剧毒化学品)的购买凭证、准购证以及运输通行证; (4)随车作业人员应当持证上岗,资格证书是否有效; (5)移动式压力容器铭牌与各种标志(包括颜色、环形色带、警示性、介质等)应当符合相关规定,充装的介质与罐体或者气瓶涂装标志一致; (6)移动式压力容器应当在定期检验有效期内,安全附件应当齐全、工作状态正常,并且在校验有效期内; (7)压力、温度、充装量(或者剩余量)应当符合要求; (8)各密封面的密封状态应当完好无泄漏; 38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5-2011 (9)随车防护用具、检查和维护保养、维修(以下简称检修)等专用工具和备品、备件应当配备齐全、完好; (10)易燃、易爆介质作业现场应当采取防止明火和防静电措施; (11)装卸液氧等氧化性介质的连接接头应当采取避免油脂污染措施; (12)罐体或者气瓶与走行装置或者框架的连接应当完好、可靠。 未经检查合格的移动式压力容器不得进入装卸区域进行装卸作业。 6.4.2 装卸过程控制 装卸作业过程的工作质量和安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充装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照规定的装卸工艺规程进行操作,装卸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巡回检查; (2)按照指定位置停车,罐车的发动机必须熄火,切断车辆总电源,并且采取防止车辆发生滑动的有效措施; (3)装卸易燃、易爆介质前,移动式压力容器上的导静电装置与装卸台接地线进行连接; (4)装卸接口的盲法兰或者等效装置必须在其内部压力卸尽后卸除; (5)使用充装单位专用的装卸用管进行充装,不得使用随车携带的装卸用管进行充装; (6)装卸用管与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连接符合充装工艺规程的要求,连接必须安全可靠; (7)装卸不允许与空气混合的介质前,进行管道吹扫或者置换; (8)装卸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处在规定的工作岗位上;配置紧急切断装置的,操作人员必须位于紧急切断装置的远控系统位置;配置装卸安全连锁报警保护装置的,该装置处于完好的工作状态; (9)装卸时的压力、温度和流速符合与所装卸介质相关的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超过规定指标时必须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10)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量(或者充装压力)不得超过核准的最大允许充装量(或者充装压力),严禁超装、错装。 6.4.3 装卸后检查 装卸后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应当求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满足一下要求进行记录。 (1)移动式压力容器上与装卸作业相关的操作阀门应当置于闭止状态,装卸连接口安装的盲法兰等装置应当符合要求; (2)压力、温度、充装量(或者剩余量)应当符合要求; (3)移动式压力容器所有密封面、阀门、接管等应当无泄漏; (4)所有安全附件、装卸附件应当完好; (5)充装冷冻液化气体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其罐体外壁不应存在结露、结霜现象; 39
正在阅读:
TSG R0005-2011《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14版)04-19
2013年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C语言》模拟试卷(2)-中大网校05-29
实用的照片排版、照片墙布局参考02-10
公路工程概算工程量计算要点,收藏备用!!03-11
土木工程专业导论-北京交通大学201609-30
第六届数学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01-08
运算放大器 - 图文12-20
钢铁生产废水处理与回用设计01-0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移动式
- 压力容器
- 规程
- 监察
- 安全
- 技术
- 0005
- 2011
- 2014
- TSG
- 科学兴趣小组计划、总结、活动记录、名单10元
- 基于LM386的简单功放设计 - 图文
- 投资项目评估第二版(徐强)能力训练答案
- 高平驻村工作简报(第11期) - 农业考察 - 图文
- 班级管理工作量化及学生德育量化考核方案
- 超能陆战队影评
- 七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单元测试
- 压力容器上机考试试题第四套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 2019年中考英语必背词汇总结精华(含解析)
- 架线计算方法
- 2016-第一季度细菌耐药监测通报
- 怎么制作求职信?-精选word文档(2页)
- 螺纹加工有限元分析
- 创建健康机关工作制度汇编
- 健心园心理协会章程
- GCDF生涯规划案例报告
- 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 推理大师小学奥数题
- 广东省增城市2015届高三调研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