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元素相关的知识

更新时间:2023-12-16 10:4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氯元素

氯,原子序数17,原子量35.4527,氯单质为黄绿色气体,有窒息性臭味;熔点-100.98°C,沸点-34.6°C,气体密度3.214克/升,20°C时1体积水可溶解2.15体积氯气。

氯相当活泼,湿的氯气比干的还活泼,具有强氧化性。除了氟、氧、氮、碳和惰性气体外,氯能与所有元素直接化合生成氯化物;氯还能与许多化合物反应,例如与许多有机化合物进行取代反应或加成反应。

氯的产量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氯主要用于化学工业尤其是有机合成工业上,以生产塑料、合成橡胶、染料及其他化学制品或中间体,还用于漂白剂、消毒剂、合成药物等。氯气具有毒性,每升大气中含有2.5毫克的氯气时,即可在几分钟内使人死亡

氯元素通常的化合价态:-1,0,+1,+2,+3,+4,+5,+7

[编辑本段]

结构

①原子结构: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或共用一个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

②分子结构:氯分子为双原子分子,分子式Cl? ③离子结构:氯离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因而很稳定

原子和离子

左为氯离子 右为氯原子 [编辑本段]

物理性质

①颜色\\气味\\状态:通常情况下为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的气体。 ②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标况时是71/22.4=3.17g/L 。

③易液化。熔沸点较低,压强为101kPa、温度为-34.6℃时易液化。液态氯为金黄色。如果将温度继续冷却到-101℃时,液氯变成固态氯。

液氯

④溶解性: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饱和食盐水。1体积水在常温下可溶解2体积氯气,形成盐酸和次氯酸,产生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使蛋白质变质,且见光易分解。 [编辑本段]

化学性质

化学式:Cl?

①毒性 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它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有害的影响:次氯酸使组织受到强烈的氧化;盐酸刺激黏膜发生炎性肿胀,使呼吸道黏膜浮肿,大量分泌黏液,造成呼吸困难,所以氯气中毒的明显症状是发生剧烈的咳嗽。症状重时,会发生肺水肿,使循环作用困难而致死亡。由食道进入人体的氯气会使人恶心、呕吐、胸口疼痛和腹泻。1L空气中最多可允许含氯气0.001毫克,超过这个量就会引起人体中毒。 ②助燃性

在一些反应中,氯气可以支持燃烧。 【例】

现象:钠在氯气里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现象: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瓶里充满棕黄色的烟,加少量水后,溶液呈蓝绿色。

现象:铁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瓶里充满棕色烟,加少量水后,溶液呈黄色。 ③与金属反应 【例】

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

化学方程式:2Na+Cl?=2NaCl(条件:点燃) 现象:钠剧烈燃烧并产生白烟

注: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因此,产物中像Fe、Cu这样的变价金属的化合价表现为最高价。

④与非金属反应 【例】

现象:H?在Cl?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处出现白雾。 现象:见光爆炸,有白雾产生。 ⑤与水反应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l?,还原剂是H?O,在水中有汽化现象。 化学方程式是: Cl?+H?O=HCl+HClO(这是可逆反应) ⑥与碱溶液反应 【例】

Cl?+2NaOH=NaCl+NaClO+H?O

2Cl?+2Ca(OH)2=CaCl?+Ca(ClO)?+2H?O 上述两反应中,Cl?作氧化剂和还原剂,有汽化现象。 ⑦与盐溶液反应 【例】

Cl?+2FeCl?=2FeCl? 8、与气体的反应

Cl?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容易与多种可燃性气体发生反应。 如:H?、C?H?等。 [编辑本段]

用途

用于消毒,制盐酸,制漂白粉,制多种农药;制氯仿等有机溶剂;制塑料等. [编辑本段]

制取

1.工业生产中用直流电电解饱和食盐水法来制取氯气:

2NaCl+2H?O=(通电) H?↑+Cl?↑+2NaOH

2.实验室通常用氧化HCl或浓盐酸的方法来制取氯气,常见的氧化剂有:MnO?、K?Cr?O7(重铬酸钾)、KMnO?、KClO?、Ca(ClO)2,发生的反应分别是: 4HCl(浓)+MnO? =(加热)MnCl?+Cl?↑+2H?O 14HCl+K?Cr?O7=2KCl+2CrCl3+7H?O+3Cl?↑ 16HCl+2KMnO?=2KCl+2MnCl?+8H?O+5Cl?↑ 6HCl+KClO?=KCl+3H?O+3Cl?↑ 4HCl+Ca(ClO)2=CaCl?+2H?O+2Cl?↑

如不用浓盐酸,亦可用NaCl(固体)跟浓硫酸来代替.如:

2NaCl+MnO?+3H?SO?(加热)=2NaHSO?+MnSO?+Cl?↑+2H?O 也可用非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 2HCl + F?=2HF + Cl?↑

氟气为强氧化物,氢氟酸为氧化性酸,不得使用任何玻璃、金属器材(包括铂、金),应使用塑料器材!

[编辑本段]

生产历史

氯气的生产方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用软锰矿(含有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作用,首先制得了氯气:

4HCl(浓)+MnO?= MnCl?+2H?O+Cl?↑(条件:加热)

然而,由于当时还不能够大量制得盐酸,故这种方法只限于实验室内制取氯气.后来法国化学家贝托雷把氯化钠、软锰矿和浓硫酸的混合物装入铅蒸馏器中,经过加热制得了氯气:

2NaCl+3H?SO?(浓)+MnO?=2NaHSO?+MnSO?+2H?O+Cl?↑(条件:加热) 因为此法原料易得,所以,自1774年舍勒制得氯气到1836年止,人们一直沿用贝托雷发明的方法来生产氯气.

1836年古萨格发明了一种焦化塔,用来吸收路布蓝法生产纯碱(Na?CO?)的过程中排出的氯化氢气体(以前这种含氯化氢的气体被认为是一种废气,从古萨格开始,才得到了充分利用)得到盐酸,从此盐酸才成为一种比较便宜的酸,可以广为利用.舍勒发明的生产氯气的方法,经过改进,到此时才成为大规模生产氯气的方法. 1868年狄肯和洪特发明了用氯化铜作催化剂,在加热时,用空气中的氧气来氧化氯化氢气体制取氯气的方法: 4HCl+O?=2H?O+2Cl?↑

这种方法被称为狄肯法(又译为地康法).

上面这些生产氯气的方法,虽然在历史上都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它们与电解法生产氯气相比,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从生产规模上,都大为逊色.当电解法在生产上付诸实用时,上述生产氯气的方法就逐渐被淘汰了.

电解法的诞生要追溯到1833年.法拉第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发现当把电流作用在氯化钠的水溶液时,能够获得氯气: 2NaCl+2H?O =2NaOH+H?↑+Cl?↑

后来,英国科学家瓦特也发现了这种方法,并在1851年获得了一份关于生产氯气的英国专利.但是由于当时没有实用的直流发电机以产生足够的电流,所以电解法也只能停留在实验室规模,不能付诸工业生产,而被束之高阁.一直到十九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出现了比较好的直流发电机,电解法才得到广泛的应用.从此,氯气的工业生产跨入了一个新纪元. [编辑本段]

毒理学简介

人吸入LCLo: 500 ppm/5M。

大鼠吸入LC50: 293 ppm/1H。小鼠吸入LC50: 137 ppm/1H。

氯气吸入后,主要作用于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导致相应的病变,部分氯气又可由呼吸道呼出。人体对氯的嗅阈为0.06mg/m^3; 90mg/m^3,可致剧咳; 120~180mg/m^3, 30~60min可引起中毒性肺炎和肺水肿; 300mg/m^3时,可造成致命损害; 3000mg/m^3时,危及生命; 高达30000mg/m^3时,一般滤过性防毒面具也无保护作用。

中毒机理:氯气吸入后与粘膜和呼吸道的水作用形成氯化氢和新生态氧。氯化氢可使上呼吸道粘膜炎性水肿、充血和坏死; 新生态氧对组织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并可形成具细胞原浆毒作用的臭氧。氯浓度过高或接触时间较久,常可致深部呼吸道病变,使细支气管及肺泡受损,发生细支气管炎、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由于刺激作用使局部平滑肌痉挛而加剧通气障碍,加重缺氧状态; 高浓度氯吸入后,还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的心跳停止。 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主要为呼吸系统损害的表现。 a. 起病及病情变化一般均较迅速。

b. 可发生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表现为咽痛、呛咳、咯少量痰、气急、胸闷或咯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可无明显阳性体征或有干、湿性罗音。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c. 重症者尚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进行性呼吸频速和窘迫、心动过速,顽固性低氧血症,用一般氧疗无效。

d. 少数患者有哮喘样发作,出现喘息,肺部有哮喘音。

e. 极高浓度时可引起声门痉挛或水肿、支气管痉挛或反射性呼吸中枢抑制而致迅速窒息死亡。

f. 病发症主要有肺部继发感染、心肌损害及气胸、纵隔气肿等。

g. X线检查:可无异常,或有两侧肺纹理增强、点状或片状边界模糊阴影或云雾状、蝶翼状阴影。

h. 血气分析:病情较重者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降低。

i. 心电图检查:中毒后由于缺氧、肺动脉高压以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可导致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

眼损害:氯可引起急性结膜炎,高浓度氯气或液氯可引起眼灼伤。 皮肤损害:液氯或高浓度氯气可引起皮肤暴露部位急性皮炎或灼伤。 处理

吸入气体者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安静及保暖。眼或皮肤接触液氯时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后有症状者至少观察12小时,对症处理。吸入量较多者应卧床休息,吸氧,给舒喘灵气雾剂、喘乐宁(Ventolin)或5%碳酸氢钠加地塞米松等雾化吸入。

急性中毒时需合理氧疗; 早期、适量、短程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维持呼吸道通畅; 防治肺水肿及继发感染,参见<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性肺水肿的治疗>; 其他对症处理。

眼及皮肤灼伤按酸灼伤处理,参见<化学性眼灼伤的治疗>和<化学性皮肤灼伤的治疗>。 标准

车间空气卫生标准:中国MAC 1 mg/m^3; 美国ACGIH TLV-STEL 2.9 mg/m^3 (1 ppm); TLV-TWA 1.5 mg/m^3 (0.5 ppm)

中国职业病诊断国家标准: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4866-1996。

危规:GB2.3类23002(液化的)。原铁规:剧毒气体,31001。UN NO.1017。IMDG CODE 2028页,2类。副危险6.1 。 常用方程式

Cl2 + H2O ==(可逆号) Cl- + H+ + HClO Cl2 + 2OH- == Cl- + ClO- + H2O Cl2 + 2OH- == Cl- + ClO- + H2O Cl2 + 2I- == 2Cl- + I2

Cl2 + H2SO3 + H2O == 2Cl- + SO42- + 4H+ Cl2 + H2S == 2Cl- + 2H+ + S↓

Cl2 + 2Fe2+ == 2Fe3+ + 2Cl-(向FeBr2溶液中少量Cl2) 3Cl2 + 2Fe2+ + 4Br- == 2Fe3+ + 2Br2 + 6Cl-(足量Cl2)

2Cl2 + 2Fe2+ + 2Br- == 2Fe3+ + Br2 + 4Cl- (当n(FeBr2)/n(Cl2)= 1 :1时)

8Cl2 + 6Fe2+ + 10Br-== 6Fe3+ + 5Br2 + 16Cl- (当n(FeBr2)/n(Cl2)= 3 :4时)

Cl2 + 2I- == 2Cl- + I2

Cl2 + 2I- == I2 + 2Cl-(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3Cl2 + 2Fe2+ + 4I-== 2Fe3+ + 2I2 + 6Cl- (足量Cl2)

4Cl2 + 2Fe2+ + 6I- == 2Fe3+ + 3I2 + 8Cl- (当n(FeI2)/n(Cl2)= 3 :4时)

2Cl- + 4H+ + MnO2== Mn2+ + Cl2↑+ 2H2O Cl- + Ag+ == AgCl↓ ClO- + H+ == HClO

ClO- + SO2 +H2O == 2H+ + Cl- + SO42- ClO- + H2O= HClO + OH- [编辑本段]

氯气的发现

氯气的发现应归功于瑞典化学家舍勒。舍勒是18世纪中后期欧洲的一位相当出名的科学家,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在药房当学徒,他迷恋实验室工作,在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室里他做了大量的化学实验,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发明也非常多,他以其短暂而勤奋的一生,对化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舍勒发现氯气是在1774年,当时他正在研究软锰矿(二氧化锰),当他使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舍勒感到极为难受,但是当他确信自己制得了一种新气体后,他又感到一种由衷的快乐。 舍勒制备出氯气以后,把它溶解在水里,发现这种水溶液对纸张、蔬菜和花都具有永久性的漂白作用;他还发现氯气能与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从1774年舍勒发现氯气以后,到1810年,许多科学家先后对这种气体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这期间,氯气一直被当作一种化合物。直到1810年,戴维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才确认这种气体是由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物质。他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这个名称来自希腊文,有“绿色的”意思。我国早年的译文将其译作“绿气”,后改为氯气。 居家氯气中毒

家用84消毒液 与 洁厕液混用会导致氯气中毒 因为84主要成分为NaClO 洁厕液主要成分为盐酸 两者相遇 产生大量热 并放出氯气

英文:chloride

氯化物在无机化学领域里是指带负电的氯离子和其它元素带正电的阳离子结合而形成的盐类化合物。最常见的氯化物比如氯化钠(俗称食盐)。

氯化银

[编辑本段]

人体内的氯化物

氯元素以氯化钠的形式广泛存在于人体,一般成年人体内大约含有75-80克氯化钠,主要以氯离子形式广泛存在于组织与体液中,其是细胞外液数量最多的阴离子。它与碳酸氢根的含量密切。其对调节人体内的水分、渗透压与酸碱平衡等都有重要作用。体内氯离子常与钠离子相伴吸收与代谢,变化也常一致。另外在人体的骨骼和胃酸里也含有氯化物,成年人比较合适的氯化钠日摄取量是2-5克。人体内缺少氯会导致腹泻,缺水等症状。婴儿如果由于遗传的因素而缺氯,会导致生长障碍。有专家认为,过多的氯化钠摄取量会导致高血压。 血清氯化物(Cl)正常值: 离子选择电极法:

以氯化物计:98~106mmol/L (98~106mEq/L)。 以氯计: 100~106mmol/L (55~376mg/dl)。

血清氯化物(Cl)临床意义: (1)增高:

①排出减少: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性酸中毒、梗阻性肾病等。 ②摄入过多:高盐饮食、输入生理盐水过多,尤其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时。 ③呼吸性碱中毒。

④高渗性脱水(失水>失钠)。 ⑤溴化铋中毒。 (2)降低:

①严重呕吐、高位肠梗阻、慢性幽门梗阻等。 ②人工胃或肠瘘引起胃液、胰液、胆汁大量丢失等。 ③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④严重糖尿病排尿过多致酸中毒。 ⑤出汗过多未及时补足氯化钠。

⑥心功能不全和肾炎长期无盐或低盐饮食并大量利尿后。 [编辑本段]

氯化物的检验

形成的氯化银沉淀因为硝酸银遇到氯离子会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氯化银沉淀,因此可用来检验氯离子的存在。

离子方程式:Ag(+)+Cl(-)=AgCl↓ [编辑本段]

氯化物的制备

通过金属在氯气中燃烧,可以获得该金属的氯化物,比如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形成氯化钠,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Na + Cl2 → 2NaCl 金属与酸反应

某些金属与盐酸溶液反应,也可形成该金属的氯化物,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需要注意的一点,不是所有的金属都可以与盐酸反应形成盐,只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列表中排在氢之前的金属才可以与盐酸反应而形成氯化物,比如钠,镁,铝,钙,钾,铁,锌等,而铜,金,银等金属则不能与盐酸反应形成氯化物。 Mg + 2HCl → MgCl2 + H2↑ 其它方法

另外也可以通过氧化物、碳酸盐、氢氧化物等与盐酸反应来得到氯化物。 CuO + 2HCl → CuCl2 + H2O [编辑本段]

氯化物的性质

氯化物大多是无色的晶体,易溶于水(除氯化银,氯化亚汞,氯化铅在冷水中微溶),并形成离子,这也是氯化物溶液导电的原因。氯化物一般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生活中的含氯化合物

氯仿(CHCl3)可用作麻醉剂 (1)CI2---自来水消毒,化工原料 (2)HCI---制盐酸,化工原料 (3)NaCI---化工原料,氯碱工业 (4)CaCI2---干燥剂, (5)Ca(CIO)2---漂白粉 (6)KCIO3---制氧气 (7)HCIO4---最强含氧酸

(8)CIO2---自来水消毒,化工原料!\\

1、氯化铵 (NH4Cl) 用途:用于金属焊接、电镀、鞣革,以及制干电池等。 2、氯化钡 (BaCl2) 用途:作分析试剂、脱水剂,制钡盐,以及用于电子、仪表、冶金等工业。

3、氯化钾 (KCl) 用途:农业上用作钾肥(以氧化钾计含量为50—60%),肥效快,可用作基肥和追肥。

4、氯化铝 (AlCl3) 用途:用作有机合成和石油工业的催化剂,并用于处理润滑油和制造蒽醌等。

5、氯化镁 (MgCl2) 用途:用于制金属镁、消毒剂、冷冻盐水、陶瓷,并用于填充织物、造纸等方面。

6、氯化钠 (NaCl) 用途:可用于食品调味和腌鱼肉蔬菜;制造氯气、氢气、盐酸、氢氧化钠、氯酸盐、次氯酸盐、漂白粉、金属钠,以及供盐析肥皂和鞣制皮革等。经高度精制的NaCl可用来制造生理盐水等。

7、氯化铁 (FeCl3 或Fe2Cl6) 用途:在有机合成上可用作氧化剂或催化剂。医药上用作止血剂,也用于制铁盐等。

8、氯化铜 (CuCl2) 用途:用作试剂、氧化剂、媒染剂、木材防腐剂等。也用于石油馏分的脱臭和脱硫。

9、氯化锌 (ZnCl2) 用途:用作焊接熔剂、媒染剂及木材防腐剂;在有机合成中用作脱水和缩聚反应的催化剂。

10、氯乙烯 (CH2=CHCl) 用途:用作聚氯乙烯的单体。 11、次氯酸(HClO)及其盐 (1) 制备

①通氯气于冰水中:Cl2 + H2O = HClO + H+ + Cl-

②通氯于碱液中可得次氯酸盐:Cl2+ 2NaOH → NaClO + NaCl + H2O ③工业上用电解冷浓食盐水并剧烈搅拌来制备NaClO (2)性质

①是弱酸,但为很强的氧化剂,且具有漂白性 ②受热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ClO-→ ClO3- + 2Cl- (3) 用途:制造漂白粉Ca(ClO)2

漂白粉: Cl2与Ca(OH)2反应 2Cl2 + 2Ca(OH)2 → Ca(ClO)2+ +CaCl2 +2H2O

12、亚氯酸(HClO2)及其盐

亚氯酸是目前所知唯一的亚卤酸,非常不稳定。 (1) 制备

①ClO2在水中分解:2ClO2 + H2O → HClO2 + HClO3 ②通ClO2于Na2O2或NaOH与H2O2可得亚氯酸盐

2ClO2 + Na2O2 → 2NaClO2 + O2;2ClO2 + H2O2 + OH-→ 2ClO2- +O2 + H2O (2) 性质与用途

①非常不稳定的化合物,但亚氯酸盐较稳定。 ②具有漂白性

13、氯酸(HClO3)及其盐:浓度高于40%则不稳定 (1) 制备

①次氯酸根水溶液加热,产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3ClO-→ ClO3- + 2Cl-

②电解热氯化钠水溶液并加以搅拌:3Cl2 + 6OH- → ClO3- + 5Cl- + 3H2O

(2) 性质及用途

①氯酸和氯酸盐皆为强氧化剂 ③KClO3受热反应

A.无催化剂,不可加强热:4KClO3 → 3KClO4 + KCl (约100℃) B.催化剂(MnO2):2KClO3 → 2KCl + 3O2↑ (约300℃) 14、高氯酸(HClO4)及其盐 (1) 制备

①低压蒸馏KClO4与H2SO4的混合液:KClO4 + H2SO4 → HClO4 + KHSO4

②电解食盐水时,阳极产生的氯气被氧化:1/2Cl2 + 4H2O → ClO4-+ 8H+ + 7e-

③氯酸盐受热分解:4KClO3 → 3KClO4 + KCl

(2) 性质与用途

①最稳定的含氧酸,不易分解 ②非常强的酸

15、聚氯乙烯 -[-CH2-CHCl-]n- 塑料袋

1.氯化钠 (NaCl) 化学品描述: 化学式NaCl。式量58.44。食盐的主要成份。常见的有白色立方晶体或细小的结晶粉末。密度2.165克/厘米3。熔点801℃。沸点1413℃。味咸。溶于水,显中性。 用途:可用于食品调味和腌鱼肉蔬菜;制造氯气、氢气、盐酸、氢氧化钠、氯酸盐、次氯酸盐、漂白粉、金属钠,以及供盐析肥皂和鞣制皮革等。经高度精制的NaCl可用来制造生理盐水等。广泛用于临订治疗和生理实验,如失钠、失水、失血等情况。自然界中有盐矿,大量存在于海水和盐湖中。 制法:由浓缩海水结晶而制得,也可从天然的盐湖或盐井水制取。 氯化钠,食盐的主要成分。含有较多杂质的实验叫粗盐。由于粗盐中含有CaCl2\\MgCl2等杂质而潮解。医疗中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易溶于水,且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小。20摄氏度时溶解度为36g,100摄氏度时溶解度为40g。 2.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 能杀死水里的病菌,所以自来水常用氯气 (1L水里约通入0.002g氯气)来杀菌消毒。次氯酸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褪色,可用作漂白剂。3.氯代苯酐是聚酰亚胺的重要原料,而聚酰亚胺则是目前使用温度最高的高分子材料。它以薄膜、塑料、粘合剂、复合材料、纤维及泡沫塑料等结构材料的形式在航空、航天、交通、船舶制造及机电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又以分离膜、光刻胶、液晶取向剂和光电材料等功能材料形式在化学工业、微电子、液晶显示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全世界聚酰亚胺产量为4—5万吨4.聚偏二氯乙烯polyvinyldine chloride 偏二氯乙烯(1 ,1-二氯乙烯)的聚合物 。英文缩写PVDC。结构为玻璃化温度-17℃ ,熔融温度198~205℃ ,结晶密度1.96克/厘米3。具有耐燃、耐腐蚀 、气密性好等特性 。由于极性强,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缺点是光、热稳定性差,加工困难。 由偏二氯乙烯以过氧化物或遇氮化合物为引发剂经自由基聚合制备。方法有悬浮和本体聚合。本体聚合时由于产物不溶于单体,所以属沉淀聚合。 聚偏二氯乙烯可制成片材、管材、模塑件、薄膜和纤维。其纤维中国称作偏氯纶,美国商品名莎纶( Saran,包括偏二氯乙烯与氯乙烯或丙烯腈的共聚物)。为了克服溶解性差,加工困难的缺点,通常将偏二氯乙烯与少量 (15%~20%)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等单体共聚,得到二元或三元共聚物。偏二氯乙烯共聚物也用作涂料、胶粘剂等。由于它对紫外、电子束等辐照十分敏感并分解产生少量氯化氢,因此还用于酸敏记录材料。

氯-概述

氯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元素,在地壳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氯化物,一个较强的氧化剂就能够把它从它的化合物中分离出来。因此它能够在18世纪末,在科学家们发现氧、氮和氢等气体的同时,制得了它的单质。但是由于一些荒谬的理论,妨碍了科学家们对它本质的认识,经过三十多年才确定它是一种元素。

氯-性质

元素名称: 中文名:氯

英文名:Chlorine(Cl) 元素原子量:35.45 折射率:(gas) 1.00077

原子化焓:kJ /mol @25℃121.8 热容:J /(mol· K)(Cl2) 33.949 导热系数:W/(m·K)8.9 熔化热:(千焦/摩尔) 3.203 汽化热:(千焦/摩尔) 10.20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16.9 元素在宇宙中的含量:(ppm)1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 8 地壳中含量:(ppm)130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18000 晶体结构:晶胞为正交晶胞。 元素类型:非金属

发现人:舍勒 发现年代:1774年

发现过程:1774年,瑞典的舍勒用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得氯气;1810年由戴维确定了氯元素的存在。

氯磺酸 氯-元素描述

一、性质:

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密度3.214克/升。熔点-100.98℃,沸点-34.6℃。化合价-1、+1、+3、+5和+7。有毒,剧烈窒息性臭味。电离能12.967电子伏特,具有强的氧化能力,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和加成反应;同许多金属和非金属能直接起反应。 二、危险性:

不燃,但遇可燃物会燃烧、爆炸。侵入途径:吸入、眼睛及皮肤接触。健康危害:严重刺激皮肤、眼睛、黏膜;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引起喉肌痉挛,黏膜肿胀,恶心、呕吐、焦虑和急性呼吸道疾病、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支气管炎、肺水肿、肺炎;甚至因喉肌痉挛而死亡。

三、元素来源:工业上由电解食盐水溶液制取;实验室中可以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来制取,也可以用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反应来制取。

四、元素用途:制造漂白粉、漂白纸浆和布匹、合成盐酸、制造氯化物、饮水消毒、合成塑料和农药等。提炼稀有金属等方面也需要许多氯气。

氯铜矿 氯-发展

1771-1774年间,舍勒将软锰矿(MnO2)与盐酸混合,放置在曲颈瓶中加热,在接收器中获得一种黄绿色气体。该气体具有和加热的王水一样的刺鼻嗅味,吸入后使肺部很难受。这使得舍勒制得了氯气,并且研究了它的一些性质。 MnO2 + 4HCl ——→ MnCl2 +2H2O + Cl2 ↑

尽管舍勒很早就制得了氯气,但却并没有完全认识它的一些性质,所以他不但没认为是找到了一种新的元素,还把氯气当成了是氧的化合物——“氧化的盐酸”。

直到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因“电解氯气”失败,确定了“氧化的盐酸”气是一种新元素,从希腊文chlōros(黄绿色)命名它为chloine。它的拉丁名称chlorum和元素符号Cl由此而来。 氯单质为黄绿色气体,有窒息性臭味;熔点-100.98°C,沸点-34.6°C,气体密度3.214克/升,20°C时1体积水可溶解2.15体积氯气。

氯相当活泼,湿的氯气比干的还活泼,具有强氧化性。除了氟、氧、氮、碳和惰性气体外,氯能与所有元素直接化合生成氯化物;氯还能与许多化合物反应,例如与许多有机化合物进行取代反应或加成反应。

氯的产量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氯主要用于化学工业尤其是有机合成工业上,以生产塑料、合成橡胶、染料及其他化学制品或中间体,还用于漂白剂、消毒剂、合成药物等。氯气具有毒性,每升大气中含有2.5毫克的氯气时,即可在几分钟内使人死亡。

氯酸钾 氯-危险性

中文名:氯(液化的)英文名:Liquid chlorine 危险性类别:第2.3类 有毒(液化)气体(高度危害(Ⅱ级)最高允许浓度1.0—<10mg/m3;中度危害(Ⅲ级)最高允许浓度0.1—

<1.0mg/m3)

危险性综述:本品助燃、高毒,具刺激性,对环境严重污染,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接触控制:中国MAC(mg/m3):1 前苏联MAC(mg/m3):1 美国TLV—TWA:OSHA1ppm,3mg/m3(上限值);ACGIHO0.5ppm,1.5mg/m3

包装方法

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罐式集装箱、罐式汽车、铁路罐车)。充装量为500kg、1000kg的气瓶装运时,只允许单层放置,固定、防止滚动,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醇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暴晒。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氯吡脲 氯-氯水

氯气的水溶液叫氯水,饱和氯水呈现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在氯溶于水时,一部分氯与水反应,形成次氯酸和盐酸。化学方程式:Cl2 + H2O = HCl + HClO Cl2 + H2O = H+ + Cl- + HClO HClO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氧处于中心)。

一般可分为新制氯水和久制氯水: 新制氯水当中有氯离子、次氯酸根离子、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氯分子、水分子还有次氯酸分子。久制氯水由于次氯酸的见光分解,基本上可以看成是盐酸。

通常所说的氯水就是指新制氯水。由于含有多种物质,故其性质较复杂:

对细菌有杀伤力,可用来杀菌消毒;具氧化性,有漂白能力;具有一定的酸性;在氯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氯水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色(酸性)后褪色(漂白)。需要注意的是:液氯和氯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液氯是Cl2在加压或冷却时变成的液态Cl2,

氯水

是纯净物;而氯水是氯气溶于水中形成的溶液,是混合物。

氯-有机氯

有机化合物中的氯元素,称为有机氯。有机氯无时不在我们身边,已经被淘汰的有机氯农药,逐步退出应用领域的氟氯烃,广泛使用的有机氯塑料、橡胶,都是或 曾经是我们身边的有机氯。有机氯有毒,有机氯对我们的健康构成威胁,有机氯应该限制使用或规定其使用范围,也应该分类回收。 有机氯存在使用

199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12种有机物质列为典型宿存有机污染物,它们全部为有机氯化合物,包括:艾氏剂(C12H12Cl6)、狄氏剂(C12H8Cl5O)、异狄氏剂(C12H8Cl5O)、滴滴涕(C14H9Cl5)、氯丹(C10H8Cl8)、毒杀芬(C10H10Cl5)、六氯苯(C6H6Cl6)、灭蚁灵(C10Cl12)、七氯(C10H9Cl7)、多氯联苯(C12H12Cl10)、二恶英

(C12H4O2Cl4)。其实,常见的含有机氯的有机化合物种类还很多,如中学化学中介绍的卤代烃中的氯代烃、氟氯烃、致冷剂“氟利昂”、塑料“聚氯乙烯”等,我们身边的有机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而且我们对有机氯化合物的认识也是不全面或有偏差的。有机氯化合物已经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但有机氯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及生命质量带来了不良影响,甚至也带来了危害。如何正确使用有机氯产品也是人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1、有机氯农药

有机氯农药作为一类重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所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已引起普遍关注。《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摩公约》中首批列入受控名单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中,有9种是有机氯农药。它们的使用不仅会对动物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而且还会积留于植物体内,也会直接污染我们的环境。由于有机氯农药为脂溶性物质,故对富含脂肪的组织具有特殊亲和力,且可蓄积于脂肪组织

氯吡脲 中。其毒性机理一般认为系进入血循环中有机氯分子(氯代烃)与基质中氧活性原子作用而发生去氯的链式反应,产生不稳定的含氧化合物,后者缓慢分解,形成新的活化中心,强烈作用于周围组织,引起严重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侵犯神经和实质性器官。

造成有机氯农药中毒的原因有三种:一种是使用人在农药生产、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造成误服或污染了内衣和皮肤而中毒;一种是自杀行为,故意口服而中毒;第三种是人们在进食是往往同时吃下食物中宿存的有机氯污染物。由于有机氯农药非常难于降解,10年之后,在土壤中仍有残留,且容易溶解在脂肪中。因此,鱼、

肉、奶中积存有机氯量最大,有机氯农药的使用,还会使有机氯积存于农作物中。中国目前禁止生产、使用“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的主要原因就是第三种情况。有机氯农药的禁用,一下子改变了人们使用农药的观念,引发了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农药生产与使用的一场革命。

2、化学武器中的有机氯

装有毒害人畜、毁灭生态的有毒物质的炮弹、炸弹、火箭弹、导弹、地雷、布〔喷〕洒器等,统称为化学武器 。用于装备化学武器有毒物质有不少为有机氯化合物,它的使用给人类及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灾难。常用于化学武器中有机氯毒剂有三大类,一是糜烂性毒剂,如,芥子气(C4H8Cl2S)、氮芥(C6H12Cl3N)等;二是刺激性毒剂,如,邻-氯代苯亚甲基丙二腈(C10H5ClN2)、苯乙酮(C8H7ClO)、吩吡嗪化氯(C12AsClN);三是窒息性毒剂,如,光气(COCl2)等。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达在共识,任何场合下禁止生产、使用毒物和有毒武器 。但由于国际恐怖主义的存在,化学武器仍然对人类的生命构成威胁。因此,人们依然需要了解化学武器的探测通报、破坏摧毁、防护、消毒、急救等手段及方法,以保护宝贵的生命。 3、高分子有机氯

早期以乙炔为原料合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多与氯有关,有机氯高分子聚合物强度大,韧性强,而被广泛应用。氯气、氯化氢都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常见的有机高分子有机氯的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塑料、合成纤维及合成橡胶之中。 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以氯乙烯为原料经聚合而成的,聚氯乙烯树脂是加工氯纶纤维及PVC管材及塑料薄膜的基本原料。氯纶因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稳定性、保暖性和抗化

氯磺酸 学腐蚀性而被广泛应用。聚氯乙烯树脂本身是一种无毒聚合物,但其原料中氯乙烯单体有麻醉作用可引起人体四肢血管的收缩而产生痛感,同时还有致癌和致畸作用。因此,用作食品包装材料时应严格控制材料中的氯乙烯单体残留量。聚氯乙烯制品中常加入硬脂酸铅稳定剂,在与乙醇、乙醚等溶剂接触会溶出铅,所以用聚氯乙烯塑料制品不能存放含酒精类食品,因为可能存在的铅污染,世界各地也已经开始限制或禁止使用PVC管材用于室内装修及自来水管。 有机氯中毒

病因:有机氯中毒往往因误食、舔食撒有有机氯制剂(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的青草饲料、蔬菜,或用有机氯药物杀灭外寄生虫时,在体表涂撒面积过大,有机氯经皮肤吸收而引起中毒。

症状:有机氯农药是神经毒,又是一种肝毒。羊发生中毒后主要表现精神萎靡,食欲减少或废绝,口吐白沫,呕吐,心悸亢进,呼吸加快,行动缓慢,呆立不动。中枢神经兴奋而引起骨肉颤动,逐渐表现运动失调,痉挛,步态不稳。过1~2小时流涎停止,四肢无力,倒地,心律不齐,呻吟,呃逆,眼球震颤,体表肌肉抽动,以后四肢麻痹,多于12~24小时内死亡。

预防:严禁将喷洒过有机氯制剂的谷物,饲草喂羊。妥善保管有机氯农药。用有机氯农药防病灭虫时,打开门窗,让药气消散,以防发生中毒。 治疗:

①、尽快灌服盐类泻剂,排除胃内毒物,用硫酸镁

或硫酸钠20~50克,加水200毫升,灌服。禁用油类泻剂。

②、缓解痉挛,可用巴比妥类,按每千克体重25毫克,肌肉注射;或用氯丙嗪,按每千克体重1~3毫克,肌肉注射。

③、内服石灰水等碱性药物可破坏其毒性。用石灰500克加水1000毫升,搅拌澄清,服用澄清液300~500毫升。

④、对症治疗,可注射高渗葡萄糖液。有出血时,可注射维生素C、K。

氯中毒 聚氯乙烯产品 ⑤、皮肤吸收有机氯制剂中毒时,可用5%碱水或温肥皂水洗去药物。

氯-氯漂

漂洗的一种。氯漂是利用次氯酸钠的氧化作用来破坏染料、污渍的结构,从而达到洁净或者褪色的目的。

为使衣物有洁白或鲜艳的外观和柔软的手感,需对衣物

进行漂洗,即在普通洗涤过清水后,加温到60°C,根据漂白颜色的深浅,加适量的漂白剂 (bleaching agent),7-10 分钟时间内使颜色对板一致。操作时,加漂剂的方向应与转缸的转向一致,以免漂白剂因不能尽快的与水稀释而直接落在衣物上,出现局部漂白。漂白前,缸内水位要稍高,以便漂水稀释。衣物漂白对板后,即以大(小)苏打( Na2CO3, NaHCO3)对水中的残余漂白水进行中和,使漂白完全停止。待过清水后,在50°C水温中加洗涤剂,荧光增白剂,双

氧水等作最后的洗涤,中和PH值,荧光增白等,最后进行柔软处理即可。

漂洗可分为氧漂和氯漂。氧漂是利用双氧水在一定PH值及温度下的氧化作用来破坏染料结构,从而达到褪色,增白的目的,一般漂布面会略微泛红。氯漂是利用次氯酸钠的氧化作用来破坏染料结构,从而达到褪色的目的。氯漂的褪色效果粗犷,多用于靛兰牛仔布的漂洗。漂白对板后,应以海波对水中及衣物残余氯进行中和,使漂白停止,漂白后再进行石磨,则称为石漂洗(BLEACH STONE WASH)。

标有“不能氯漂”字样的衣服,多为颜色艳丽,布料染色爱掉色的衣服。所以衣服标签上要注明“不能氯漂”的字样。含有“氯”的洗涤剂具有强力漂白的作用。因此标有这样字样的衣服绝对不能用含氯的洗涤剂。否则衣服就会洗花了。

氯漂粉 氯-氯杀

氯杀:克氯杀特;对氯代苄基对氯代苯基硫醚 英文名称:chloroci

de;chlorbenside 分子结构:所有苯环C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其它C、S原子均以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熔点(℃):72 性状: 纯品是白色晶体,无臭。溶解情况: 不溶于水,微溶于甲醇、乙醇、异丙醇,易溶于丙酮、氯仿、苯、甲苯、二甲苯、四氯化碳和溶剂油等。 用途:一种有杀卵和杀幼螨作用的杀螨剂。几乎能与任何杀虫剂或杀菌剂混合使用。有触杀、胃毒作用和渗透能力,残效可保持数星期之久。可加工成可湿性粉剂或乳油。制备或来源: 由对氯苯磺酸钠、氯磺酸、聚甲醛和乙醇等作用而成。其他:工业品含有微量的对氯苯甲醛,具有杏仁气味。化学稳定,不被酸和碱水解。对人畜毒性较小。

氯杀 氯-参考资料

1、仿真化学实验室 2、百度化学吧 网络用语

CL是 CoolLine!的缩写。CoolLine!创办于2006年11月12日。国内年轻时尚交友网络潮流社区之一。

在贴吧或者是在论坛里,CL还可译为插楼。即指楼主在发帖时需要多次才能发完(一般是图片比较多),某人在楼主的帖还没发完时就回复,就会插到楼主的帖子中间,影响大家的浏览.这种行为就叫插楼。 这种行为一般为大家所抵制。.

在空间站 家族类·CL 还可译为潮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oh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