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更新时间:2023-06-01 12:1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 行)

项目名称:☆☆县△△△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市△△农林科技园有限公司(盖章)

编制日期: 2008年12月15日

国家环保总局制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项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边界距离等。

6.结论和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日期的日益临近,南四湖面临着严峻而紧迫的输水工程水质 保障任务。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要求,△△△河 105 国道桥断面河水水质应 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Ⅲ类标准。为确保南水北调水质目标的顺利实 现,☆☆县在实施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的基础上,计划在△△△河下游附近建设人工湿地水质 净化工程,对污染河水进行深度处理,确保△△△河河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Ⅲ类标准。鉴于湿地工程南邻△△△新河,当△△△新河河水受到面源污染 或突发性污染事件时,可利用湿地工程进行应急处理,以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水质安 全。 二、项目厂址及建设规模 本项目以☆☆县金屯镇辖区内 105 国道以东,△△△新河和△△△河之间由☆市△△农 林科技园有限公司承包的藕塘地为人工湿地工程建设区,建设区南北平均长 1420m,东西宽为 1150m,占地面积约 2447 亩。工程建设规模 4×104m3/d。 设计范围包括:橡胶坝、生态滞留塘、表面流人工湿地、围堰及隔墙、引水及布水系统 等。☆☆县△△△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的地理位置见附图 1。 三、工程内容 表 1-1 主要建、构筑物及材料一览表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名称 橡胶坝 管理房 提升泵站 湿地围堰 隔墙 生态滞留塘 表流人工湿地 生态稳定塘 引水渠 布水渠 布水涵管 空心植草砖 浆砌石墙 湿地植物 高 0.5m,宽 0.4m 挺水、沉水和漂浮植物 型号 L=60m 两层 10m×6m 顶宽 3.5m,高 1.2m,边坡系 数 1:3 顶宽 2.5m,高 1.5m,边坡系 数 1:3 h=0.3~1.5m h=0.5m h=0.3~2.0m 底宽 1m,高 1.5m,边坡 1:3 宽 1.2m,高 1.5m D=500mm 数量 1座 S=200m2 2座 7739 m 1150 m 250 亩 1674.5 亩 522.5 亩 340m 385m 360m 58815m2 10312 m 2125.5 亩 土渠 混凝土 混凝土 砖混 钢混 土坝 土坝 备注

-2-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表 1-2序号 1 2 3 设备名称 提升泵 不锈钢渠道闸门 多用途汽车

主要运行、管理设备一览表主要技术参数 Q=850m3/h H=5.5m N=10KW 宽 1.0m,高 1.5m 6人 数量 6 台 4套 1 备注 每座泵站2 用1 备 配套手动启 闭机

表 1-3序号 一 1 2 3 二 1 2 3 4 5 6 三 1 2 3 4 5 6 7 8 9 名称 控制设备 控制设备 PLC 控制柜 模拟屏 测量设备 超声波流量计 PH 及记录仪

超声波液位计 超声波液位差计 溶解氧测定仪 在线监测系统 实验室设备 BOD5 测量仪 电子溶解氧测量仪 电子 PH 计 干固体测量仪 光度测定仪 显微镜 取样仪 多功能水质分析仪 其它化验品

控制、测量和水质分析设备一览表规格或型号 台数 1 套 1 套 1 套 2 3 1 3 2 1 1 套 进口 进口 进口 进口 进口 进口 进口 进口 进口 品牌 进口 进口 进口 进口 进口 进口 进口 进口 进口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必要性 南四湖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必经之地和调蓄水库,面临着严峻的治污形式,而在南 四湖流域这么一个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同时又肩负着保障南水北调调水水质安全重任的地区, 片面而简单地推行过于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是保障调水水质安全的治本之策。 虽然近几年随着一控双达标和再提高工程的提高,△△△河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 制,但现状水质仍为 V 类。鉴于△△△河河水水质对南四湖水质的重要影响,国务院批复的 《南水北调东线治污规划》中对△△△河控制单元的要求为:-3-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1)水质目标要求 在 2008 年前△△△河 105 公路桥下(南王庄)断面即入湖口达到地面水 III 类水质要求, 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水水质安全。而△△△河的水质现状为 V 类,与 III 类水的水质 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因此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 (2)总量目标要求 到 2008 年,△△△河 COD 允许排污量 560 吨/年、NH3-N 入河量 43 吨/年,COD 允许 入河量 383 吨/年、 NH3-N 允许入河量 29 吨/年。 在 2000 年排污现状的基础上, COD 和 NH3-N 分别应削减 3829 吨/年和 178 吨/年。 因此,建设☆☆县△△△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是实现《南水北调东线治污规划》对△△ △河治污单元整治目标的必然要求。在△△△河☆☆县金屯镇段建设人工湿地,可有效改善 河水水质、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改善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2、可行性 随着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的有效实施,△△△河治污单元内 各河流的河水质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近几年来,因对洪山排水沟及前进河沿岸的工业污染 源进行了治理,使得△△△河☆☆段的河水水质明显改善,逐年好转,为☆☆县△△△河人 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水质条件。 ☆☆县金屯镇大部分为低洼地,项目所在地位于△△△河和△△△新河之间,现为藕田、 滩地,非常适合于建设人工湿地系统。工程区周边交通便利,附近水电供应充分,这些为工 程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与本项目有关的污染情况及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

周边环境状况较好,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问题。

-4-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季干冷,四季 分明。年平均气温 1

2.8℃-13.9℃。在东亚季风影响和控制下,干湿季节分明,年降水量在季 节分配上很不均匀。春季温度回暖快,气候多变,降雨稀少,多西南风。3~5 月平均降水量 99 毫米,占年降水量的 15% ,而蒸发量大,常形成春旱,夏季炎热多雨,高温高湿,降水集 中, 常有暴雨。 6—8 月份平均降水雪稀少, 12 月-2 月平均降水量 3 0 毫米, 占年降水量的 5%。 所在地区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象条件如下: a.气温 年极端最高温度 年极端最低温度 年平均温度 b、风 全年主导风向 年平均风速 历年最大风速 C、降水量 年平均降水量 历年日最大降水量 年最大积雪深度 d、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 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四、水文: 全县河流共 45 条,总长约 402km,河水由西向东或由北向南流入南四湖,主要河流有 △△△新河、 △△△河、 前进河和新赵王河。 洪山排水沟与前进河、 △△△河部分河段围成“口” 字形,将☆☆县城围绕在内。 △△△河为△△△新河的主要支流,△△△河源于菏泽市,于巨野县夏官屯乡杨楼入☆ 境内,经☆☆县、任城区流入南四湖境内,全长 45km,流域面积较小。其中,☆☆县境内段 长 36.4km,流域面积为 422.4km2,保证水位(防洪)38.8m,控制地点为南王庙,除涝水位 68 73 64 % % % 691.4 959.3 13 mm mm cm 东北风,南风(夏季) 2.4 17 m/s m/s 40.3 -18.1 13.6 ℃ ℃ ℃

-6-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35.2-37.37m,灌溉水位为 33.0-31.8m。前进河和洪山排水沟是△△△河的重要支流。△△△ 河主要接纳☆☆县工业和城市污水(任城区内河段无工业及生活污染源) ,是☆市的主要纳污 河流之一,对南四湖水质有直接影响。 △△△新河因上游有赵王河,下游有△△△河汇入命名。△△△新河发源于东明县菜园 集乡穆庄村西,东流经东明、菏泽、郓城、巨野、☆☆和☆6 县市,于候楼东南入南四湖, 河长 140.7km,流域面积 4206km2。其中☆☆县境内流域面积为 75km2,段长 28.5km。由于 河道狭窄,排洪能力很低,致使内涝频繁。为防洪排涝,1964 年开始开挖△△△新河,将△ △△河和赵王河上游流域纳入△△△新河河系。△△△新河主要支流有鄄郓河、新△△△河、 郓巨河等,因系人工开挖主河道,均整齐顺直。 河水水质情况:环境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氯钙钠 - 重碳酸氯钙镁钠型,矿化度 0.82-1.10g/L,pH 值 7.10-7.79,全硬度 531.0-701.70mg/L,属淡水-微咸水,具弱碱性。环境 水对砼无腐蚀性,呈轻度污染,呈浅褐-深褐色。 本湿地工程位于☆☆县金屯镇辖区内△△△河和△△△新河之间的黄泛冲击平原滩地。 五、资源 ☆☆县境内矿产丰富。已探

明有煤面积 125 平方公里、总储量 16.94 亿吨。该县石灰岩 储量丰富,品种齐全,全县石灰岩探明含量约为 90 亿吨,既有厚层状、巨厚层状石灰岩,也 有板状及条带状石灰岩。既有质纯灰岩,又有鲕状灰岩、竹叶状岩、豹皮状灰岩和白云岩。 质纯灰岩是生产优质水泥的主要原料,豹皮状岩是十分漂亮的建筑面料:鲕状灰岩的物理机 械性能是碳酸盐岩中的姣姣者 ,白云岩的物理机械强度好,且化学性能稳定。 六、土地利用现状及生态环境概况 ☆☆县境位于黄泛冲积平原的边缘, 平原遍布全县各乡(镇)。 海拔一般在 35~40 米之间, 其面积为 95.31 万亩,占全县总面积 145.74 万亩的 65.4%。主要分布于黄垓乡、老僧堂乡、孟 姑集乡、卧龙山镇、梁宝寺镇、大张楼镇、马村镇、万张乡 、疃里镇、☆☆镇等乡(镇);洼 地 40.52 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 27.8%,主要分布于县城、 大张楼、梁宝寺和县城东南马集、 金屯东部、仲山、满硐、纸坊等乡(镇)。山地 9.91 万亩 。占全县总面积的 6.8%,主要分布于 纸坊镇和满硐乡、仲山乡西部、马集乡西部、☆☆镇的南部、卧龙山镇的中部和南部。

-7-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1)行政区划与人口 ☆☆现辖八镇(☆☆镇、卧龙山镇、梁宝寺镇、马村镇、大张楼镇、纸坊镇、金屯镇、疃 里镇)。七乡(马集乡、 满硐乡、仲山乡、孟姑集乡、老僧堂乡、黄垓乡、万张乡),714 个行 政村,人口 76 万人。县政府驻☆☆镇。 (2)工农业发展概况 ☆☆县经济结构合理,一、二、三产业发展良好,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工业拥有建材、 煤炭、电力、纺织、化工、食品、机械、轻工、电子、服装、造纸等主要行业。形成了结构 合理、有本地特色的多元化、多系列、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与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良好 的贸易往来,出口产品 120 余种。民间艺术、鲁锦、石雕工艺源远流长;是国家命名的“中 国石雕之乡” 、 “中国唢呐之乡” 。 农作物 200 余种,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畜产 品生产基地县;山东省棉花大县和红麻生 产基地县;山东无花果之乡;鹌鹑养殖大县。是山东省小尾寒羊养殖基地、鲁西黄牛生产大 县。 (3)交通运输业 ☆☆县交通便利,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各种交通运输设施齐全。新石铁路、京福 高速 公路日荷支线、327 国道穿城而过,西邻“京九”铁路 60km,东邻“京沪”铁路 40km, 距省会济南 2.5 小时车程;☆机场座落在县城南 10km 处,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青岛 等 航线;☆☆港水运码头经京杭大运河可转运苏、沪、浙一带。县境内交通运输方便

,全县通 车里程达 3314km。 (4)科教文化事业 ☆☆县是中国古代“四大圣贤”之一曾子故里,民风淳朴,每年举办的工人、农民文化 艺术节在鲁西南颇具影响,被誉为中国“唢呐之乡” 。 (5)文物古迹 ☆☆县文物古迹众多。国家及省、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18 处。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武氏墓群石刻,被史学界誉为“汉代历史百科全书” ,是与故宫、三孔、敦煌齐名的国家一级 文物。

-8-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三、环境质量状况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污染治理设施,但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不能正常运转,使得大量未经处理或处

理不 达标的工业废水源源不断地排放到前进河及洪山排水沟中,污染严重,进而恶化了△△△河 的水质。 (二)城市污水处理厂设施欠完善 ☆☆县城市污水处理厂设施不完善、配套管网、深化处理系统建设滞后。随着城市化进 程的加快,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渐增,生活污水所占比重日益增大,因地方资金筹措困难, 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滞后,中水回用系统的建设状况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三)水质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 本控制单元既是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连续受气候干旱等因素的影响,降雨和客水来源 持续减少,水资源紧缺状况日趋加剧。又因接纳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有限的水资源逐 渐丧失其利用价值。本控制单元的调蓄能力较差,汛期径流得不到有效拦蓄,而污水直接入 湖的状况未得到有效控制。☆☆县境内的前进河与洪山排水沟南接△△△河,主要接纳☆☆ 县境内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客水很少,处于半干涸状态,水质污染严重。 (四)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水对河道而言仍然是污染 ☆☆县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基本满足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一级 B 标准。相对于洪山排水沟的河道水质目标值而言仍然是较高的污染负荷;而且污水经 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对于河道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而言并非适宜的水质;这种持续的污染负 荷可能会成为洪山排水沟和前进河水质恶化、生态系统稳定性以及发生富营养化的潜在威胁。 尽管正在实施的☆☆县截污导流工程能有效截、蓄☆☆县污水处理厂及企业处理后的污 水,减少☆☆县城产生的污水对△△△河的水质污染。但△△△河在☆☆县城上、下游段分 散生活污水及面源污染的持续排入仍然恶化河水水质,截污导流工程无法对上游客水实施有 效的截、蓄。 本地区大部分地下水含氟量较大,自来水厂井深 120 米以下,自来水水质除硬度较高处, 水质较好。监测农村水井和企业自备水井表明,铬、砷、铅、汞镉、氰化物、挥发酚均未检 出,说明本地区地下水尚未受到污染,基本满足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Ⅲ 类标准。 声环境:本项目所在地参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GB/T15190-94) , 该区域处于 2 类区,环境质量标准参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2 类标 准。

- 10 -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生态环境:该项目所在地周围绿化较好,项目区内无珍稀动植物和文物保护区,无重大 环境制约因素。本项目在该地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影响较小。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项目所在地周边 2km

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及风景区、居民区等特殊环境敏感 目标。类 别 水环境 目标 △△△河 相对方位 相对距离(m) 功 能

III 类水域

- 11 -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四、评价适用标准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当地水利部门提供的△△△河☆☆段的中水入河量、农田灌溉用水及非汛期的天然径流 量、蒸发渗漏量等资料,确定☆☆县△△△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的处理规模为 4× 104m3/d。根 据 2008 年△△△河☆☆段 105 国道桥断面的河水水质情况及△△△河的水体自净能力,设 计进水水质为: CODCr ≤ 45mg/L NH3-N ≤2.5mg/L 湿地工程处理出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相应的 出水水质控制指标为: CODCr≤20mg/L NH3-N≤1.0mg/L 4、工艺方案论证与选择 按照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污染防治规划,△△△河(☆☆段)河水水质执行《地表水环 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Ⅲ类标准。即使☆☆县产生的污水经处理后通过截污导流工程 得到有效截、蓄,也不能保证△△△河沿岸分散点源和农业面源对河水的污染,河水水质也 达不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要求,仍需要对△△△河河水进行深度处理。从治理技术的内在属性 和特点上来讲,污染河流的净化技术一般分为物理/化学技术和生物/生态技术。 物理/化学技术是目前在城市河道治理中较常用的应急技术,主要有河道曝气、底泥输浚、 引水冲污和投加化学药剂等。物理/化学技术短期效果好,但费用高,只能处理小型河流或者 景观价值较高的河流,对环境有一定的副作用,生态效果不理想,难以长期应用。生物 /生态 技术目前主要有生物过滤、人工湿地、滞留塘、多自然河道和植物浮床等。 (1)生物过滤技术 生物过滤技术属于污染河流的强化治理技术,特别适合于严重污染河流支流的水质净化。 生物过滤技术结合了生物膜的降解特性和填料的过滤作用,既有生物膜处理技术的处理效率 和抗冲击负荷较高的特点,又有过滤技术的稳定性,技术的适用性和持续性比较强;生物过 滤技术还可通过对运行条件的调整,实现多种污染物去除功能(如脱氮除磷等) 。 (2)强化人工湿地技术 湿地是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具有独特的生态结构和功能,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 力很强的区域之一。人工湿地可以利用天然或人工构筑水池或沟槽,在底面铺设防渗层,并 充填一定深度的土壤和填料组成填料床,表面种植一些生长快速的耐水植物(如芦苇、香蒲 等) ,形成一个含多种基质和生物的独特生态环境。因而人工湿地是一种良好的污染河水的生 态净化技术。 根据水流方式,人工湿地可以分为潜流(SSF)和表面流(FWS)两种。其净化机理主要有:- 14 -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a.过滤和沉降;b.吸附和离子交换;c.污染物的降解;d.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e.对病原体的 灭活。 在具体的应用中,可通过选择不同的基质(土壤和填料) ,根据实际情况种植不同的植物, 利用系统中不同基质、植物、微生物和动物形成的独特生态环境,对污染河水进行净化。 (3)滞留塘技术 滞留塘技术在国外的应用和研究最早出现于 20 世纪 60 年代,并逐渐受到重视。河流滞 留塘技术通过直接在河床上建堰拦水,可以延长河水在单位距离上的停留时间,促进颗粒污 染物的自然沉降,提高河

水的透明度;可以利用河滩、河岸以及塘内的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吸 附降解作用,降解河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削减氮磷等诱发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可以利用拦 水堰上的跌水,加强河水自然复氧,最终提高单位距离上的河流自净能力。河流滞留塘技术 相对易于实施,管理简单,较适合于河滩宽阔的小型河流的污染治理和修复。 (4)多自然型河道技术 “多自然型生态河道”即指“多种动植物及微生物可以共存、繁殖的河道” 。构建多自然 型的生态河道主要通过河道环境条件的天然模拟和强化,在再生河道生物群落的同时,创造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河道物理结构广义上可分为:水体的河床部分(水生生物区) 、 河滩部分(水交换区,两栖区)和受水影响的河岸区。构建多自然型的生态河道,即从这三 个层次上通过环境条件的天然模拟和强化,营造适于各种生物栖息繁衍的环境条件,再生各 种生物群落,恢复和强化河道的自净能力,重建河道良好的生态系统。 (5)植物浮床技术 植物浮床技术的核心是将植物种植于水体水面上,利用植物的生长从污染水体中吸收大 量污染物质(主要为氮、磷等营养物质),并通过收获植物体的方法将其搬离水体。还可以在植 物根部放置软性填料,进一步促进植物生长,去除水中污染物质。但是植物浮床技术费用较 高,且适用性有所限制。 (6)其他 包括投加生物制剂和生物操纵法等,主要是通过在人工条件下强化微生物对污染物质的 降解能力,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生物/生态技术的主要优点: ①基建、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经济可行。生物/生态技术可以利用太阳能作为污染净 化系统的能源,通过微生物和动植物的自然生长来降解、吸收、转移河水中的污染物,较少 需要输入人工的能源和物质。- 15 -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其次,微生物和动植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按照一定规律自行生长繁殖,发挥水质净化作 用,较少需要人为管理以维持净化系统的运行。 ②副作用小,对环境没有危害或者危害很小。生物/生态技术利用自然界原有的或者经过 略微改造的生物,而非人工物质来净化河水,环境相容性好,不存在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稳 定的河水生物/生态净化系统其内部的物质转换和能量流动处于平衡状态,各种生物之间相互 依存,相互制约,不容易对外界环境造成冲击。 ③能自我调整,适应环境的变化。微生物有很强的变异能力,植物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 节能力,因此当河水的污染物发生改变时,生物/生态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仍旧能够发挥水质净 化作用,同一种技术对不同类型的河流水质污染有较好的

适用性。 ④可与亲水景观建设相结合,外在表现形式自然亲切,更富人性化。生物/生态技术利用 天然的生物,而非人工的化学物质或机械等来净化河水,能较为容易地与原有自然环境相融 合。由于具有以上优势,生物/生态技术在污染河流治理中得到越来越多重视和实际应用。 基于技术稳定、经济可行、管理简便的设计原则,综合考虑水质净化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工程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统一,确定☆☆县△△△河人工湿地 水质净化工程的工艺方案为橡胶坝+生态滞留塘+表面流湿地系统+生态稳定塘的工艺, 其工艺 流程图如图 5-2 所示。 △△△河河 水 橡胶坝 生态滞留塘

△△△河

生态稳定塘

表面流湿地

图 5-2 ☆☆县△△△河人工湿地工程工艺流程图 橡胶坝 橡胶坝是以高强力合成纤维为受力骨架,用合成橡胶粘合制成坝袋,锚固于闸底板上, 充水或充气形成的挡水坝。橡胶坝适宜建设在水流平稳、泥沙河漂浮物较少、无推移质的河 渠上。 橡胶坝的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工期短,造价低,自重轻,跨度大,坝体阻水影响小, 挡水时止水效果好,不漏水,抗震性能好。缺点是坝袋的坚固性较差,易老化,耐久性较低, 管理维修相对困难。近年来,橡胶坝在我国城镇河湖建设中发展迅速,在防洪、供水、美化 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良好的作用。- 16 -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由于河道橡胶坝的建设可以实现河水的拦蓄,并形成具有较长停留时间的河道生态滞留 塘系统,河道内水深较浅处生长芦苇、香蒲等湿生植物,水深较深处有黑藻、眼子菜、金鱼 藻、苦草等沉水植物。通过河道滞留塘中的物理沉淀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并通过塘内 的藻类、微生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等的生物作用去除部分有机污染物、氮和磷,并可通 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对污水进行充氧。 ☆☆县△△△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的橡胶坝计划建设在☆市△△农林科技园有限公司种 植园北侧的△△△河河道上。 生态滞留塘 氧化塘是一类利用水体自净能力的处理工艺,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是污染河水 预处理常用的一种生态工艺。作为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氧化塘具有较为显著的优点: ①能够充分利用地形,工程简单,建设投资省,在建设上有周期短、易于施工的优点。 ②能够实现污水资源化,使污水处理与利用相结合。 ③污水处理能耗少,维护方便,成本低廉。 生态滞留塘作为氧化塘的一种,是一个菌藻共生系统,利用细菌和藻类等微生物的共同 作用处理污水,其对污水的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相似,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处理污水的 生物处

理设施,其具有基建投资低、运行管理简单、经济等优点。生态滞留塘是主要靠塘内 藻类的光合作用供氧的,它的水深较浅,一般 0.3~1.5m,阳光能直接射透到池底,藻类生长 旺盛,加上水面风力搅动进行大气复氧,全塘水呈现好氧状态。 生态滞留塘内的生物种群主要有藻类、茵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水蚤等微型动物。 菌类主要生存在水深 0.5m 的上层,浓度约为 1×108~5×109 个/mL,主要种属与活性污泥 和生物膜相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种属数与个体数,均比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少。塘 内水深较浅处种植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水深较深处配置黑藻、眼子菜、金鱼藻、苦草等 沉水植物。通过生态滞留塘中的物理沉淀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并通过塘内的藻类、微 生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等的生物作用去除部分有机污染物、氮和磷,并可通过植物的光 合作用对污水进行充氧。 人工湿地系统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是将污水有控制的投配到土壤经常处于饱和状态、生长有像芦苇、香 蒲等水生植物的土地上,污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过程中在耐水植物和土壤联合作用下得到净 化的一种土地处理系统。人工湿地可以促进废水中植物营养素的循环,使废水中所含的有用 物质以作物形式再利用,能绿化土地,改善区域气候,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简而言之,- 17 -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具有“一高三低一不”的特点,即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转费用、低维持技术和基本不耗电。 人工湿地工艺在处理污染河水上有其独特的优点,具体如下: ①建造费用相对低廉; ②运行和维护成本低,简便,一般只需定期维护; ③抗水力冲击负荷能力强; ④可用于微污染水的回用和资源化; ⑤同时还为湿地生物提供了栖息地; ⑥能有效的和景观相结合; ⑦本身就具有景观效应,易于被大众所接受。 根据污水的流经方式不同,人工湿地可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式人工湿地,其构造 形式如图 5-3 所示。

图 5-3 人工湿地的构造分类 表面流湿地系统也称自由水面人工湿地(Free Water Surface Flow Wetlands) 。表面流湿地 类似于天然沼泽湿地,具有底泥,水面暴露于大气,污水在人工湿地床体的表层流动,水位 较浅,一般在 0.1~0.6m 左右,接近上表面的一层水体属于好氧状态,而较深一层的水体和基 质则基本上属于缺氧状态。污水进入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时,绝大部分有机物的去除是由生 长在水下的植物茎、杆上的生物膜来完成。表面流人工湿地从外观看更像是自然状态下的沼- 18 -

某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泽地,水流在基质表面流动。除了改善水质外,表面流人工湿地还给人们提供美学价值

和为 水生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表面流湿地主要用于处理暴雨径流、煤矿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水 的治理。同时,表面流人工湿地也常用于湖泊、河流的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 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中,污水在床体内部流动,均匀流过植物根区基质层。基质层 一般由土壤和各种填料构成,表层土壤中种植耐水植物,这些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能深入 到表层以下 0.6~0.7m 的基质层中,与基质层一起构成透水系统。同时,这些植物根系具有泌 氧作用,在根区附近形成好氧、缺氧微环境,适宜于不同类型微生物的生长活动。在潜流湿 地系统中,污水在湿地床体内部流动,可以充分利用基质层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丰富的植物 根系及基质截留等作用,有效延长水力停留时间,提高湿地系统的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同 时由于水流在土壤层以下流动,故具有保温性较好,处理效果受气候影响小、卫生条件较好 等优点,是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一种湿地系统。 相对于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型人工湿地具有如下优点: ①污水始终在介质表面以下,消除了臭味及蚊蝇滋长的问题; ②污水不暴露,不与公众接触,湿地既可作为水处理设施,也可作为景观公园等公共场 所; ③水流过介质,为微生物的活动和存在提供了更大的表面积,提高了处理效率。对类似 的水量、水质和处理目标,潜流型人工湿地占地面积更小; ④污染物去除的各类反应均发生在地表以下,污染物去除效果受气温变化的影响相对较 小。 然而,对于☆☆县△△△河滩地人工湿地工程而言,采用表面流人工湿地更为适宜,其 原因在于: ①所要拦截处理的污水排放量较大,所要建设的湿地面积将非常大,这样大的面积如果 采用潜流湿地,其建设费用将非常高; ②△△△河☆☆段河水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建设人工湿地工程的目的不是把湿地直接 作为污水处理厂来使用,而是把它作为一种保障措施,通过对微污染水体的深度处理以满足 受纳水体或回用要求; ③工程所在地为△△△河和△△△新河之间的两岸河滩地,建设潜流湿地工程不符合防 洪要求; ④表面流人工湿地管理简单,而潜流型人工湿地易产生阻塞问题,管理相对复杂。 基于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南四湖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计划,对于△△△河- 19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oc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