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事件分析
更新时间:2023-09-23 11:35: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 獐子岛事件来龙去脉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獐子岛事件
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财务分析、会计计量和职业道德五个方面具体分析。
根据已经公开的信息,在没有充分调查的情况下,獐子岛就宣布因为冷水团导致10亿元存货消失,似乎过于仓促。
根据公告,獐子岛于2014年9月15日至10月12日进行了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抽测方法为拖网配合视频。 用了近一个月,獐子岛仅监盘面积不足10亩的海域,与超过百余万亩的海域面积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獐子岛根据这样的结果就做出了10亿元存货损失的结论,这就好比在百万亩海域中发现几个死亡个案就有了虾夷扇贝全部死亡的判断。
与獐子岛的监盘相比,大华会计所的审计工作似乎是走过场。根据公告,大华会计所监盘日期为2014年10月18日、20日和25日,仅盘点3天,獐子岛一个月盘点面积尚且不足10亩,那么大华会计所又盘点了多少呢?
不难看出,仅用3天时间,大华会计所盘点将近1500亩,盘点方法为拖网船下网。3天时间就完成了近200倍于獐子岛近一个月时间的盘点工作,由此可见,大华会计所的审计工作是多么草率。
只能说,獐子岛根据不足10亩海域盘点的结果就做出上百万亩海域虾夷扇贝全部损失的结论是非常不认真的,根据这个结论认定10亿元损失的会计处理更显示出公司的不负责任。大华会计所3天时间“走过场”似的盘点似乎更多的是为了印证獐子岛盘点的结果。显然,獐子岛盘点不足10亩海域尚且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作为非专业人士,大华会计所盘点上千亩海域所需时间可想而知。
下面就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财务分析、会计计量和职业道德五个方面具体解剖獐子岛事件发生的原因。
一、公司治理:政企不分,一股独大
1、管理层为镇级、村级干部,导致政企不分 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獐子岛由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镇所属集体企业改制而来。獐子岛的第一、二、三、八大股东分别是獐子岛镇级集体企业,獐子岛镇下属村级集体企业,这些企业都是集体资产管理,管理层分别为镇级、村级基层干部。政企不分是公司治理层面的大忌,可能严重影响公司资源配置效率甚至整体运营效益。
2、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高达66.01%,一股独大的现象十分严重
公告显示,控股股东持股45.76%,加上几大关联股东(其他三大集体企业股东和吴厚刚)的股份,持股比例已经高达66.01%,一股独大的现象十分严重,上市公司容易出现人员不独立、私自转移资金等隐患。
同时,控股股东作为镇级企业,对其他三大村级企业股东管理人员的任免、重大资产配置等具有重大影响,四大股东关联度过高,容易成为一致行动人。另外,公司目前的第四大股东(第一大自然人股东)、董事长吴厚刚本身就是獐子岛公司、控股股东及所述其他三大股东当中的关键人物。早在2001年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时,吴厚刚即担任董事长一职,同时担任控股股东的法定代表人兼獐子岛镇镇长、党委书记,因此吴厚刚也属于高度关联股东之一。
二、内部控制:原材料采购、存货日常监控存在重大缺陷;管理层变动频繁,凸显经营风险
1. 采购、播种过程不透明。 生物资产作为獐子岛最核心的资产,其采购、领用、播种理应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但从公司提供的信息来看,虾夷扇贝的播种都由公司员工自主进行,既没有在播苗过程中使用录像等监控手段,也没有第三方机构在场。
公司曾在2012年爆发采购丑闻,此前董事长吴厚刚的哥哥吴厚敬负责鲍鱼业务,弟弟吴厚记负责收购扇贝苗。2012年3月,大连市长海县公安局立案调查了獐子岛员工在虾夷扇贝苗种收购过程中收受贿赂一案,随后吴厚记被公司内部处理,至少两名工作人员被调查,一名会计被宣判入刑。由于虾夷扇贝的生长周期为三年,此次 2011年底播的虾夷扇贝正是当年收购而来。面对外界重重质疑,公司无法回应。
2. 重大存货日常监控沦为空谈,保护措施形同虚设。 例一:关于苗种监测频率前后矛盾:根据董事长吴厚刚的解释,公司分别在5月份和10月份通过“拖网+水下电子摄像”方式进行抽测。但此前无论是招股说明书,还是募集资金说明,獐子岛均声称在播苗后每个月组织一次苗种生长情况的调查。这两种说法显然相悖。 例二:北黄海冷水团监测潜标网形同虚设:獐子岛在2013年年报中表示,公司在所属海域建立了北黄海冷水团监测潜标网,对底层水温变化实施 24 小时不间断监测。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报告表明,2014年6月至8月,獐子岛西部底播海域底层水温波动很大,而公司持续几个月没有觉察到水温异动,一直到10月份例行抽查时才发现绝收,整个过程监测体系未作出任何预警,公司也未采取任何防控措施。 3. 高管离职频率高。
频繁的离职势必对公司经营造成不良影响。作为内部管理的知情人,高管离职也反映出獐子岛经营或财务存在严重问题。 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这四年半期间,獐子岛一共发布14则高管离职公告(含监事),在同期A 股市场排名第一,离职高管包括副总裁、财务负责人、事业部老总等核心职位人员。
三、财务指标:公司盈利能力下降,偿债风险高
1,从营业收入、利润情况看,獐子岛的经营业绩十分不稳定,尤其净利润波动巨大。 盈利能力自2012年以来出现大幅下降,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净额占净利润的比重却大大提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后,经营业绩波动进一步加大。政府补助是重要的非经常性损益因素。巨额的政府补助显然与公司控股股东的政府背景密不可分,公司具有较大的经营业绩操纵空间。
2獐子岛资产负债率逐渐超过50%的红线,有上升趋势,公司债务负担加重,而企业偿债能力呈现下降趋势。
信用借款对象为大连各地方政府财政局、财政所借款,公司其他借款方式以质押借款、抵押借款和保证借款为主,贷款银行主要是政策性银行的地方支行以及地方农信社等。可见公司贷款可能受益于地方政府。
2009~2014年上半年,公司已经先后发行了4次短期融资券。另外,2013年,獐子岛两次与建行大连长海支行签订《资产收益权转让合同》,合同内容是转让对应的虾夷扇贝苗种收益权,一年以后按照转让金额加6%的利率回购。公告中并未解释这两笔资金计入哪项负债科目,但其性质上相当于质押式回购,也是一种变相的债权融资。
3獐子岛具有巨大资金需求,债权融资偿还风险大。 (上文分析可知,公司目前主要依据具有政府背景的股东关系获得政策性贷款)。同时,债权融资手段都带有较大偿还风险,企业运营尤其是资金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将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而此次巨亏的背后是否意味着重大运营问题,值得深思。
四、会计计量:占存货绝对比重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归集范围广,公司操纵盈余空间大
1獐子岛的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一直在50%左右。
2存货中,底播和浮筏养殖的虾夷扇贝、海参、鲍鱼等消耗性生物资产的金额激增。 自2009年的8.91亿元增加至2014年上半年的21.50亿元,占全部存货的比重一直在75% 左右,最高达83%。
3消耗性生物资产采用成本计量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费用资本化。
消耗性生物资产其成本构成为苗种费、浮筏摊销、工资性薪酬、海域使用费、利息等。这意味着公司的海域使用金、资本化利息等支出也计入存货成本,不计入当年损益。按照扇贝的生长周期,这一成本结算周期可能长达三年之久。
这种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模式,对獐子岛损益情况产生了巨大影响。举例:(仅以计入
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的海域使用金和资本化利息为例进行分析,便可以看出这种计量方式对公司当期利润产生的影响。獐子岛拥有的海域使用权的控制面积从2009年的160万亩增加至2014年上半年的360万亩,从2011年起,公司海域使用金不再列入预付款项,也不在年报中出现具体数额。根据长海县政府关于海域使用管理费用的规定,暂按60元/亩的标准估算,公司每年的海域使用费在2亿元左右。从资本化的借款费用来看,从2009年开始,计入消耗性生物资产中的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也飙升至1亿元以上。)
4公司消耗性生物资产计量的难度很大。 虾夷扇贝成本结转长达数年,价值增长全靠估算,在上百万亩的海域中进行存货盘存更是难上加难。至于年报审计过程中事务所监盘,对会计师的专业水平要求很高,会计师几乎不可能独立盘存獐子岛虾夷扇贝这种生物资产,更不可能评估存货损失。更多时候,这些资产的价值往往由公司确定,这就给上市公司提供了造假的机会。 五、职业道德:拷问公司管理层与中介机构的良知
1资产评估过程极不严谨科学 查看獐子岛各年公告后发现,所有账户项目的具体说明都是空缺的。此次对虾夷扇贝存货核销及计提跌价准备的说明中,仅以存量调查面积8.6亩加上与审计师共同监盘的1 498 亩(取自公司发布的审计师关于此次存货核销和计提跌价准备的专项说明)便做出对148.6万亩海域存货的核销及计提跌价准备的处理,资产评估过程极不严谨科学。
2公司负责信息披露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堪忧 公司还确认了2.54亿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按照 25%所得税税率,未来 5 年年均净利润应在1.5亿元以上才能满足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条件,这对经营业绩波动并且呈下降趋势的獐子岛来说,似乎难以实现。
在搜集政府补助数据时意外发现,公司2009年年报对当年底增加的其他流动负债解释为年末专项应付款增加,而在 2010 年年报中则将该笔余额计入其他流动负债下的递延收益科目,递延收益科目主要适用于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递延收益转出通常会带来营业外收入或者抵减费用,这与上年年报所指的专项应付款相差甚远。不尽人意的公告编制工作,使人不得不怀疑公司负责信息披露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
3保荐机构存在一定的职业道德问题
从实际股东人数来说,獐子岛股东已经远远超过 200名,这已经违背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不得超过 200人);消耗性生物资产难以准确估计计量,却并没有聘请专业评估机构进行估值 ;招股书中赫然写着“底播在产品一般不会发生减值情况”,如今却出现如此巨大的减值计提事件。
4审计机构的职业道德质疑。
獐子岛年报审计机构对年报中未做说明的情况并未提出异议。此次亏损事件中,审计人员本是非专业人员,却只用了三天时间便完成监盘工作,抽样比例不足1%,盘点范围过小。2011年底播产品平均亩产监盘情况(1.95公斤)较公司自身盘点(1.10 公斤)相差77%,仍被界定为较小差异。
总结:
獐子岛公司出现如此巨大的亏损事件,我们认为并不能仅归因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财务分析、会计计量和职业道德等几方面看,獐子岛管理层对此次存货亏损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 影响:
尽管獐子岛事件是个体事件,但计提资产减值导致业绩大变脸的事件在农业板块并不罕见,农林牧渔企业的生物资产占比较大,评估较难,因此在市场重大财务造假事件中,出现该类企业的比重较高(银广夏、蓝田股份、丰乐种业)。这为以后未来养殖业企业谋求IPO、再融资蒙上阴影。
需要注意的是,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也为此类公司造假提供了便利。例如曾有上市公司以禽流感为借口虚构养殖户赔款等。
我们猜测:也许獐子岛最初的规划是好的,但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风险又没有及时披露,只是不断拖延,到最后纸包不住火了才一次性爆发,破罐子破摔,从这个角度上判断,很可能是公司管理层蓄谋已久、精心设计的一个骗局,这就不单是信息披露的问题了,而是在欺诈。。
审计道德诚信危机的根源剖析
关于在市场环境中为求生存而违背职业道德,低收费并降低执业质量等问题, 受利益驱动是注册会计师忽视职业道德的最根本原因。而监督管理乏力, 注册会计师队伍素质偏低、市场运作不完善、行业管理和事务所内部控制与制约制度的缺陷都是造成目前道德状况混乱的原因。
( 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 注册会计师的需求不断加大, 工薪报酬较高, 越来越多的人渴望通过注师考试取得执业资格。这些人素质参差不齐, 注师考试中重技术轻道德的考试内容也给人以误导。对个体来讲缺乏职业道德的约束和有效监督, 对整体来讲缺少法律的有效制约和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有效运转, 造成了对职业道德的漠视。
( 2) 从会计师事务所来看审计成本一般与审计业务量的多少成正比, 与审计失败的风险成反比。事务所为保住和扩大市场份额、争取或稳定已有客户, 在竞争中必然相互压价, 愿意支付的审计成本必然降低, 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就会减少乃至省略必要的审计程序, 弱化或者放弃谨慎性这一最基本职业操守。
( 3) 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 对违规人员的处罚没有威慑力。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至今,中注协对执业人员实行“市场禁入”处罚的约有10 人, 相对于 13 万人注册会计师队伍和众多的违规事件, 这种处罚成本太低, 对违规者无法起到震慑作用。
( 4)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主要采用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公司制, 国际上大多采用合伙制。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要以其全部财产承担赔偿责任, 甚至可能倾家荡产, 显然有助于提高风险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 提高审计质量。但我国 90%以上的事务所选择了有限责任公司这种组织形式, 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违规的最高赔偿是 30 万元, 违规成本很小。
正在阅读:
獐子岛事件分析09-23
AFP新版作业(2015年)04-04
洛阳房产律师:我做律师这几年,十五种无效房屋买卖合同08-30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01-23
研究开发费预算报告10-12
产业技术路线图模板10-02
2011上半年信息系统监理师(上午及下午)试题与答案05-22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测试题(附答案)04-12
美国壳牌HSE安全管理手册-05-22
陈梦琦 - 陶渊明诗歌的意象分析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