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比较分析
更新时间:2024-06-27 12: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电子版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国内外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比较分析
近年来,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蓬勃发展,课程、教材、教法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中学德育课程与教材建设,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高度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和改革,取得许多新成果。如新加坡、美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德育教材编写方面有很多新的理念和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他们的经验为我们新一轮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编写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国外和港台地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材比较分析 (一)强调教材是导学工具和学习指南的美国公民教材
美国公民教育没有统一的教材,国家委托美国公民教育中心制定了《公民与政府科课程标准》,各州根据课程标准可以自编教材。其中,美国公民教育中心编制的一套公民教育教材颇有特色。该套教材由《责任》、《公民培养方案(学生用书)》、《公民培养方案(教师指南)》三个部分构成。《责任》是师生教学用书、《公民培养方案(学生用书)》是学生活动用书、《公民培养方案(教师指南)》是教师指导用书。整套教材的编写理念非常明确——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和工具。
《责任》是主要的教学用书。该书共分为三册,供小学、初中和高中使用。其编写体例和内容设计显示了非常强的导学性。从编写体例来看,各册均采用逻辑三段论作为主线。如初中部分划分为四个单元共14课。单元的编排方式是(1)责任的重要性是什么?(2)履行责任的好处和代价可能是什么?(3)如何解决不同责任之间的冲突问题?(4)你认为谁是责任人?内容的呈现方式则按照学生学习方式来设计,每课的设计五个部分:本课目的、需要了解的术语、本课知识、批判性思维练习和本课运用。这种目标——术语——知识——训练——运用的呈现方式,完全就是指导学生学习方式的程序。从内文设计来看,教材处处流露出编著者“为了学生使用”的意图。表现在:第一,每课内文知识精练,表述深入浅出。如在“需要了解的术语”的栏目中教材仅列出学习该课文所需要了解的术语的名称,并不提供解
释,也不要求学生记忆。而“本课知识”栏目,每课均只讲述一个问题。第二,教材关于知识的表述方法大多采用案例分析法,形象生动,给学生留下很大的思考空间;语言结构简单明了,不加过分的雕琢,没有大段的分析和论述,容易为学生所理解。第三,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课文篇幅最长的是“批判性思维练习”栏目。这一栏目或设置情景或设置活动供学生对不同观念和情景进行比较、选择、批判和整合,以便作出正确的结论或抉择。学生在课程内容学习的同时也学习思维和决策技能,提高自身公民责任意识和有效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责任问题的能力。第四,强调知行统一。每课设计的“本课运用栏目”重视践行策略,所设计的思考题能根据本课知识有针对性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因此,该教材非常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
《公民培养方案(学生用书)》是为配合教材使用的学生活动参考书、工具书。其内容包括一个导言和六个步骤。六个步骤分别是:(1)确认社区中存在的公共政策问题;(2)选择班级研究的问题;(3)收集班级所要研究问题的有关资料;(4)编制班级方案;(5)报告方案;(6)总结学习经验。这个六个步骤分别给学生提出活动的要求和活动指引,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活动。在各步骤中,有学生进行活动所必须的背景知识,有课堂活动的分步指导,有供学生阅读的材料介绍。学生可根据活动的要求和活动指引自主地开展各种活动。该书是名副其实的学习工具。
《公民培养方案(教师指南)》是教师指导用书,该书站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指导者的立场上编写。内容包括:(1)参与,概要;(2)帮助学生编制方案;(3)附录。其中,主体部分是“帮助学生编制方案”,其内容是与学生用书六个步骤对应的指导策略。“附录”是一系列的教学工具。包括成人志愿者帮助指南、方案评价标准单、口头报告评价标准、口头报告评分单、竞赛的程序和指导、口头报告、教师评价表、学生评价表、学生使用表格样本、成绩证书样本等。这些工具详细介绍了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操作要领,给予教师很大帮助。
上述表明,美国公民教育中心编制的公民教育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资源,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和工具。它把教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结合起来编写,能使学生直接、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课本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南。
(二)以活动设计为载体,知识隐含活动之中的新加坡《公民与道德》教材 新加坡是华人比例相当高的国家,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其德育教材也很有特色。新加坡初中使用的《公民与道德》教材是依据新加坡教育部颁布的公民与道德教育大纲编制的。包括学生用书、教师用书及随书附送的图片卡(Image Master)。学生用书每个年级分两册(A册和B册)供上下两个学期使用。各年级的两册书包括六个范畴,分别阐述课程标准中所表明的各个主题;每个范畴又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内容广泛,包括道德教育、国家建设、共同价值观,公民责任以及新加坡各宗教与各民族的信仰与风俗等。
新加坡初中《公民与道德》教材的设计别具一格,有点类似活动手册和练习册的综合本。完全是一本供学生学习的“学本”。表现为:
第一,知识隐含于所设计的活动中。新加坡初中《公民与道德》教材的知识内容不象我国现行初中教材那样对知识作系统的介绍和说理分析,而是把要求了解或掌握的知识融于习题之中。如中一A册第一单元“诚实和正直”包含四个方面知识:诚实、公正、信赖、道德勇气。教材把这四方面知识放在“寻求意义”模块,设计成两道题目。第一道题目分两小题:(a) 你通过哪项活动更好地了解诚实、公平、可信赖和见义勇为?请在活动前打勾。□讲故事兼思考,□轮流做大脑风暴;(b) 写下能够展示下列品德的行为:诚实﹡在言行上对己、对人诚实;列举两种表现诚实的行为;公正﹡尊敬别人不带偏见,列举两种表现公正的行为;信赖﹡可靠,列举两种表现信赖的行为;道德勇气﹡赞成正确的观点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列举两种表现道德勇气的行为。其中(b)题,编著者把诚实、公正、信赖、道德勇气的解释融进了
这道题目中。这种设计在教材中比比皆是。
第二,教材的内容组合及呈现方式符合儿童学习规律。教材结构设计依据麦卡锡博士的四段教学模式:(1)激发学习动机——联系经验;形成概念——仔细思考;练习与运用——付诸行动;进一步去发现——经验内化。据此模式,每单元的呈现方式设计了四个模块,分别是:“寻求意义”、“想一想”、“付诸行动”、“进一步拓展”。每个模块均以与活动相联系的习题方式呈现,要求学生在做中学。这种呈现方式反映了编著者以学生为本,将教材编为学材的编写意图。正如编著者在教材的介绍中提到:《公民与道德》教材(学生用书)是用于帮助学生记录他们的学习过程以及他们所学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完成后的学生用书对学生们来说将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第三,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把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品质和行为。教材运用多种道德教育方法如设身处地考虑法、价值澄清法、道德认知发展法、文化传递法等方法设计了许多不同的道德情景和道德教育活动。这些活动设计形式生动活泼,有二、三十种之多。如有知识循环、大脑风暴、情景学习、口头表述、今昔对比、故事分享、写歌曲/标语、多媒体呈现、象征性表达、写信给顾问、家庭契约、小测验、解决难题、小型展览、文化食品宴会、完成一个故事、哑剧、戏剧/漫画、识别练习、图片展示、音乐/记录片、项目展示、信息提取练习、意思概述、观看录像、学习新闻摘要、上网搜索、写家谱、拼图等等。编著者认为活动是学生学习的载体,设计这些活动目的是帮助学生做到:(1)为互动和讨论做准备;(2)记录他们的个人观察和对书中不同话题的思考;(3)总结每一课的要点;(4)帮助他们设计要进行的活动;(5)回顾他们的(学习)过程。
第四,重视德育的实践性,体现人的思想品德知行一致、知行合一的精神。新加坡初中《公民与道德》教材每一课中的“付诸行动”模块是专门为学生进行道德实践而设计的。里面的作业分为实践性作业和批判性反思作业。例如中一A册第一单元
设计了这样三道题目:第一道:了解了有关诚实正直的知识后,你肯定想过在家庭、学校和团体中显示你的诚实正直。请在家里、学校、团体这三栏中各写两种行为。(记住:认真履行这些行为,每当你做事诚实正直时都要为自己庆贺一番)第二道:(a)勾出你为提倡正直而付诸的行动。口 编歌曲或顺口溜,口 编我们的班训,设计一个图书商标。(b)在下面的日志中记下一件你们组或班在倡议诚实正直中所做的事情。第三道:你已经了解到当某人在他的工作岗位上缺少诚实正直会发生什么事情,请思考:你未来保持诚实正直的必要性。在此,第一、二道题是实践性作业,第三道题是批判性反思作业。
第五,教师用书配制了详细的学习指导。与学生用书相对应,教师用书每个单元都有详细的教学程序和资料;对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安排,以及相应的材料准备都提出了要求;对课外阅读的书目和材料也予以标明,指引十分明确,方便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三)注重学生生活经验、生动活泼的香港公民教材
香港《做个好公民》教材是根据1998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订的公民教育科课程纲要编写而成的,供小学至高中使用。初中(中一至中三)教材共分三册,每年级各一册。每册教材分为六个单元:(1)家庭;(2)邻里社会;(3)地区社会;(4)国家民族社会;(5)国际社会;(6)公民素质及公民社会。每个单元由四个项目组成,分别是工作坊(经验囊、扮演台、游戏角、时事广场)、反思集、资讯站和实践园地。《做个好公民》教材编写有以下特点:
一是教材内容选择和组织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香港《做个好公民》教材内容选择以儿童知识经验的增长和心理的发展过程为依据,给予学生的公民知识随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深化。以“国家民族社会”内容范畴为例,教材从初小到高中都设计了培养学生“中国的国民归属感”的知识。初小着重认识国歌、国徽、国旗等一类国家的象征物;高小认识中国的地理、人口、民族、语言、文化艺术、
重要历史人物;初中重点选择了历代重大历史事件、中华民族主要传统、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思想和宗教(包括儒教、道教、佛教等)、文化艺术、重大成就和发明等。高中选择的内容则包括中国大陆的意识形态、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等。各阶段的教材内容设计是符合心理学、教育学所揭示的有关儿童学习基本规律,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层次展开学习,有利于学生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完全掌握和领悟的目标。
二是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视野宽阔。香港《做个好公民》教材的特色之一就是它超越了国家公民的狭隘限制,从个人对不同地域环境共同体的关系中寻找公民的多层含义。教材将公民教育分为本土环境和国际环境两大层面,前者包括家庭、邻里社会、国家民族社会;后者包括国际社会。最终提出国家公民和世界公民的概念。教材内容这种安排,视野宽阔,体现了香港是一个国际大都市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学生认识公民教育的精神和理念,认识公民在社会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
三是教材呈现方式生动活泼,体现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近年来,香港教材在内容呈现方式吸收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先进的教材编写理念,采用环境拓展法安排知识结构,即内容编排从离儿童较近的环境开始,然后依次向外,向远处拓展。《做个好公民》教材每册分为六个单元,这六个单元编排顺序由家庭开始,依次是邻里社会、地区社会、国家民族社会、国际社会、公民素质及公民社会。编排上注意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以学生发展水平为线索,由近到远、由简到繁。教材内文呈现方式编排新颖、生动活泼。每单元由工作坊(经验囊、扮演台、游戏角、时事广场)、反思集、资讯站和实践园地四个模块组成。“工作坊”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其设计为:目标——问题——活动。基本上是从学生所接触的人和事出发,以日常生活例子开始,借助色彩鲜艳的相片、插图、简报和启发性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知识,拓宽视野,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方式。“反思集”一般设计两到三个问题供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这些问题要求学生从
心理、道德、法纪、思想等多层面进行剖析和理性思考。“资讯站”内是体现课程纲要的主要知识。其内容充实,但文字不多。表述方式类似资料简介。“实践园地”的设计相当于国内同类教材的课后练习。《做个好公民》教材这种设计方式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对知识加以综合和组织,而不是追求概念体系的严密性,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性。因而它更能体现儿童心理发展的需求。
四是教材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活动。香港教材有大量的活动设计。这些活动设计有目的、有步骤,注重学生的体验;强调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认知、体会、消化所学的道理,并能从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达到明事理、辨是非、导行为的目的。例如:第一册第四单元第四课安排如下的活动:1、从报章、杂志上搜集一项有关中国内地的政治制度、经济、法律制度、社会民生、地理环境等的报道,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按:挑选自己最感兴趣或最关注的一项)2、记下与事件有关的资料,包括:事件涉及的人或组织;事件所引起的难题或争议;事件对各方的影响;事件中各方的见解、立场和价值感观;可行的解决方法及其利弊。3、分组互相介绍上述事件的内容和重点。观察上述活动的设计,不难发现其要求非常具体和明确,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的愿望,能促进学生对自身经验的整合。
(四)知识涵盖面广、内容生活化的台湾《公民与道德》教材
台湾《公民与道德》课程在国立中学(初中)二年级和三年级开设,教材共四分册供四个学期使用。第一分册是《学校与社会生活》、第二分册是《法律与政治生活》、第三分册是《经济与生活》、第四分册是《文化与生活》。台湾《公民与道德》教材非常注重生活教育,注重多元社会、社区意识教育,着力把学生培养为现代公民和世界公民。
台湾《公民与道德》教材特色之一是内容非常宽广,涵盖了学校、社会、法律、政治、经济、文化六大范畴。台湾教材的内容设置是从现代公民应有的素养的角度去
考虑,选材的领域非常宽广。以下是《公民与道德》教材各分册的内容: 学校与社会生活 法律与政治生活 经济与生活 文化与生活
1.公民与社会2.权利观念与责任感3.家庭生活4.学校生活5.学生自治6.两性关系与伦理7.冲突的处理
8.社会社区参与9.社会团体生活10.社会变迁
1.国家2.政府3.政党与利益团体4.选举与政治参与5.现代国民应有的民主素养6.法律是什么
7.人民的基本权利8.法律上的义务与责任9.权利救济10.现代少年的基本法律常识
1.经济与生活2.消费与储蓄3.生产与投资4.交易与贸易5.市场与货币6.就业与创业7.个人与家庭经济8.环境资源之保育9.政府的职能10.经济生活循环 1.文化与生活2.美感与艺术3.工作、休闲和文化生活4.宗教功能与宗教生活5.国民外交与国民礼仪
6.认识传播媒介7.文化的传承与弘扬8.资讯时代的国际文化交流
台湾《公民与道德》教材特色之二是注重知识体系的完备性。这一点与国内现行思想政治教材非常相似。《公民与道德》教材编著者把现代公民必备的公民知识全部纳入写作的视野中,意图通过知识的灌输,把统治阶级的观念根植到学生意识中。例如,第二分册第二课《政府》由下面的知识构成:政府的意义及功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组织与职权;政党的功能及政党政治的要义与政党的运作原则;政治参与的能力及应具备的民主素养;法律的意义、特征和功能以及民主、自由与法律的
关系;享权利与尽义务、责任的相对关系。这些知识对学生了解政府的运作、政治参与和权利与义务、责任的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台湾《公民与道德》教材特色之三是内容非常生活化。台湾教材尤其注意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把公民意识培养融入到生活教育中。例如,第一分册第四课《学校生活》除了介绍中学生活的特点外,还具体介绍了中学开设计了哪些课程。
台湾《公民与道德》教材在呈现方式上与国内现行思想政治教材相差无几。以学科内容为主体,以板块结构为呈现方式。每课的内文设计包括三个部分:引言、课文、思考与行动。引言一般是一篇与课文相关的具体材料或案例;课文采用叙述与说理相结合的方式,因此文字量比较大;思考与行动与我们现行教材的练习接近,但它更注重知行合一。例如,第一分册第一课《公民与社会》的思考与行动设计了如下的题目:回想昨天一天中,你接触了哪些与公共有关的设施或事务?/很多人说国人缺乏公德心,你认为呢?请从日常生活中说明你的观感/在课中提到现代公民应有的素养,你认为自己有哪些素养需要加强。
台湾《公民与道德》教材在版式设计上注重插图的功能以及色块的运用。例如,第三分册共有彩照47幅、漫画38幅、图表7幅,内文根据内容的变化运用不同的色块做底色,每一个版面的四周加上花纹装饰,视觉美观、富于变化,符合中学生的审美品位。 (五) 结论和讨论
当然,上述国家和地区的教材同样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新加坡教材的体系不够清晰,美国教材操作的难度偏大,香港教材的内容较庞杂,台湾教材太过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但是,上述国家和地区初中德育教材无论在教学内容组织或呈现方式或版式设计,都各具特色,尤其是他们的教材编制的一些先进理念和有创意的设计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1.在编写理念上,力求适应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知
识,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材将教育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社会现象的兴趣、好奇心和反思批判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态度和能力上,为此,教材编制成学生的“学本”,作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工具和指南。教材设计大量的活动、提供大量的、丰富的相关资料和信息,提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设置学习步骤,指引学生怎样做或怎样开展活动。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对各种问题建立起正确的观念并学习、理解作为政治家探求真理、建构真理观和宣传真理的政治方法。
2.在内容的选择和构建上,不追求学科本身的完备性和知识的覆盖面,而是选择了最有价值的、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作为教材的内容。合理地统整学科间、学科内的知识,突出了“品德—生活—社会”之间的融合。
3.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内容编排多从离儿童较近的环境、生活经验开始,然后依次向外,向远处拓展。内文呈现方式均采用模块的形式,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相比而言,我国现行按学科顺序编排的中学政治教材,虽然有逻辑体系比较严密,适应系统讲授,主干知识结构完整的优点,但恰恰忽视了学生生活经验。所以,教材给人的感觉内容抽象、枯燥、学术化,情景严肃,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4. 在装帧版式上,版式设计生动活泼,图文并茂,装帧精美。国外教材注重插图的功能以及色块的运用,大量运用彩照、漫画、图表,并根据内容的变化运用不同的色块做底色。视觉美观、富于变化,符合中学生的审美品位。 二、现阶段我国内地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比较
现阶段我国内地初中思想政治教材是根据原国家教委1997年印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编写,并根据2001年教育部颁布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作了的修订。主要有3种版本。分
别是:人教版、湖北版、浙江版。尽管版本不同,各套教材有自身的特点,但其价值取向、内容设置、编写体例、内容组织、编制水平等方面非常相似,有相同的长处和不足。
(一)教材内容选取
根据《课程标准》(修订)修订后的人教版、湖北版七年级(初一)在内容选取上侧重于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心里品质教育、道德教育与健康人格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课题上突出品格修养的要求,把原来的单课题式改为双课题式。教材内容选取注意吸收反映时代精神的内容。如湖北版八年级(初二)教材及时反映了我国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社会热点问题。人教版九年级(初三)教材选取了当前我国基本国情、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国两制”和“科教兴国战略”等方面的内容,以及有关当今世界形势的知识。浙江版《思想政治》教材反映的新问题有: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生态伦理问题、新形势下正当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在共同富裕思想指导下的公平竞争与合理差别问题等。并且根据《课程标准》(修订)修改后的现行教材在内容处理上力求淡化学科体系,删除“繁、难、偏、旧”的内容,如初一年级的心理教育中,删去部分心理学概念,初二年级删去对某些法律条文和具体知识的识记要求,删除某些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教学内容;初三年级删除一些概念化的、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等。但整体来看,还是存在许多 “繁、难、偏、旧”的内容,一些知识点超越初中生的心理和知识的承受力。2002年10月“广东省中小学课程设置改革方案”课题组的一份问卷调查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研制”课题组做的一份“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调查”其结果也佐证了这一点。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61.1%的教师、52.1%的学生认为目前在初中三年级进行的基本国情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内容抽象、空洞、成人化,难以教和学。43.1%的教师、50.8%的学生认为法律常识教育的内容太多,应作适当删减;另外,有83.3%的教师和5l%的学生认为思想
政治课蕴涵的现代科技知识较少(包括很少)。超过三分之二的教师认为应更多加入“关注实际问题、能引起学生行为改变的内容”。超过五分之四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把社会热点问题加入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 (二)教材结构体系
现行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在教材内容编排上,作了力所能及的改进,力求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如浙江版《思想政治》教材在每一册每一课的内容编排上,按照由浅及深、由近及远的原则进行。第一册贯串的是学生个人成长的线索,第二册则按个人与外界的关系展开。从而使整个教材内容既遵循了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性,又较好地适应了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层次性。又如湖北版的八年级(初二)则按照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顺序安排的。这种安排,比较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但总体来说,现行教材结构还是以学科划分。整个结构体系分为三大板块:初一心理品质教育、初二法律常识教育、初三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教育。这种编制模式优点是学科逻辑体系比较严密,适应系统讲授,主干知识结构完整。但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1)造成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内容抽象、枯燥、学术化,情景过于严肃,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2)不能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初中三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剧变期,学生对某一教学内容(如心理品质教育)的需求随着成长的变化表现出层次性。而板块式设计,将某一教学内容集中在一个年级,此后就不再进行该内容的教学,年级之间缺乏递进层次,无法体现学生成长的需要。“广东省中小学课程设置改革方案”课题组问卷调查表明:40.6%的教师和43.1%的学生认为将心理品质教育渗透在初中三个年级比较合适;21.7%的教师和38.6%的学生认为将法律常识教育渗透在初中三个年级比较合适。(3)不能体现教材结构的均衡性、开放性和综合性。板块式设计造成学科自成体系,缺乏学科之间的整合。其结果是学生所需的知识不能均衡分布,内容无法实现综合。教材结构更谈不上开放。
(三)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
近年来,我国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在行文上,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如浙江版教材在行文上比较平实,以摆事实、讲道理为主;湖北版教材在叙述中,考虑到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基本上都采用了从生动有趣的个别、具体事例和材料的叙述入手,经过分析与综合,水到渠成地概括出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在此基础上,再讲些行为要求和实现途径,引导学生形成自觉行为。人教版采用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事例,给学生提供了比较丰富的知识信息,能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较好地实现了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在版面设计形式上,力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如人教版和湖北版八年级(初二)共同的地方就在于都力求多用一些漫画,两种版本的教材都选用了13幅漫画,大大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如浙江版教材运用了大量的图片、数据等事实资料。但总体上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学生对政治课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嫌弃和不感兴趣就是有力的明证。表现在(1)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够,“枯燥乏味”;(2)“面面俱到”、“空话套话”的现象在教材中俯首可拾;(3)对某些重大的教育主题如何通俗化、具体化缺乏研究;(4)内容表述存在抽象化、概念化和成人化的倾向;(5)某些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和针对性不够。学生喜欢怎样的呈现方式?“广东省中小学课程设置改革方案”课题组调查表明:80%教师和学生喜欢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现创造力和表现个性的教材;喜欢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但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解答的教材;喜欢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感兴趣时,可以引导他们寻找相关资料的教材;喜欢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教材;喜欢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法指导的教材:喜欢从事例引出道理的教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研制”调查组的调查也表明: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喜欢的教材呈现方式是案例式,超过五分之一的学生喜欢主题式,还有五分之一强的学生喜欢以故事的形式呈现。近半数的教师主张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以“专题形式”呈现,超过三分之一的教师主张以“案例
形式”呈现,仅有略高于十分之一的教师主张保持“现行的模块形式”。
(四)教材的教育方式和导学方式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实践活动的要求,初中思想政治课至少有20%的课时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的实践活动。故现行教材纷纷增加了活动环节。如浙江版《思想政治》教材在每一课设计课文、实践活动与行为训练、阅读材料三大部分。人教版教材七年级(初一)、 九年级(初三)每课都设置活动课,八年级(初二) 每课都设置了“探索与实践”。湖北版七年级(初一)除了每课教学内容注重了实践性外,还在每单元的后面专门设计了“活动”, 并在实践与活动的设计中,强化知行统一。湖北版的八年级(初二) 每课均安排实践与活动。提出组织社会实践性活动的建议及如何开展活动的要求。现行初中教材在组织学生的活动设计上有很大的进步,对引导教与学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其成绩不容置疑。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现行初中教材所引导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性学习”方式,新修订的教材所设计的活动课的分量远远不够,而且社会实践性的含量极低,离新课程倡导的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理念还相差很远,不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
(五)教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晨的大趋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应体现视、听、图、文多样化。现行教材在版式、装帧方面有很大的突破,如浙江版、湖北版图文搭配有致、生动活泼。但现行教材普遍仅有图文搭配,还缺乏音像教材配置。不能适应当今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六)结论和讨论
1.现行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选取符合思想政治课课程目标要求,注意吸收反映时代精神的内容,符合中国的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但整体来看,还是存在许多 “繁、难、偏、旧”的内容,一些知识要求超越初中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的承受力。 2.现行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在教材内容编排上,与过去的教材相比在力求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方面作了很大的改进。但由于强调学科性和系统性,不能体现教材结构的均衡性、开放性和综合性。造成学科自成体系,缺乏学科之间的整合。
3.现行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在行文上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注意采用从生动有趣的个别、具体事例和材料入手叙述,经过分析与综合,水到渠成地概括出基本的概念和理论。但文字量偏多,解释社会现象较多,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够,内容表述较严重存在抽象化、概念化和成人化的倾向。
4.现行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在组织学生的活动设计上有很大的进步,对引导教与学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整体而言,其所引导的学习方式主要还是“接受性学习”方式,离新课程倡导的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理念还相差很远,不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
5.现行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在版式、装帧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但仅有图文搭配,还缺乏信息资源的整合。不能适应当今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综上所述,我国新一轮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编写应该在扬弃现行教材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外国教材的优点。以编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我国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
课程是什么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初步认为,课程是学校教育中为学生发展创设的真正的教育空间。这个空间是课程编制者们在明确教育目标之后,通过课程计划(即课程的主要
类型如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选修课程等)及科目(如历史、科学等)、课程标准以及相应的课程制度(如课程评价制度、教材制度、课程管理制度等)等体现。这个空间被称为是“真正的教育空间”,这主要看,即一个是物理的,一个是教育的,也就是课程的。突出“学生发展的空间”,目的是希望通过课程改革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不同的发展道路。强调“通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相应的制度体现”,是感到有必要将课程研究和课程编制等与课程作出区分。课程研究、课程编制等属于课程论的研究范围,即研究课程的形成过程,而不属于课程。课程应该是在学校教育中的。
这样界定课程的意义主要在于:(1)在整体上对课程有一个描述,(2)深化课程与学生发展关系的认识,(3)深化对课程改革意义的认识,(4)希望在课程改革中进一步明确课程的边际,避免夸大课程,以使课程研究更有针对性。
类型如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选修课程等)及科目(如历史、科学等)、课程标准以及相应的课程制度(如课程评价制度、教材制度、课程管理制度等)等体现。这个空间被称为是“真正的教育空间”,这主要看,即一个是物理的,一个是教育的,也就是课程的。突出“学生发展的空间”,目的是希望通过课程改革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不同的发展道路。强调“通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相应的制度体现”,是感到有必要将课程研究和课程编制等与课程作出区分。课程研究、课程编制等属于课程论的研究范围,即研究课程的形成过程,而不属于课程。课程应该是在学校教育中的。
这样界定课程的意义主要在于:(1)在整体上对课程有一个描述,(2)深化课程与学生发展关系的认识,(3)深化对课程改革意义的认识,(4)希望在课程改革中进一步明确课程的边际,避免夸大课程,以使课程研究更有针对性。
正在阅读:
国内外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比较分析06-27
高效物流链让制造企业开拓更多业务机会 “2008中国(南京)国际物04-22
广东省六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06-27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练习题07-01
命令和奖罚技艺动作分解教材05-11
hpux双机详细步骤03-27
2019届高三英语二轮复习语法猜题专练:(3)介词与介词短语11-26
官媒首次确认中国今年大阅兵:将震慑日本05-17
OA办公自动化-设计方案 - 图文06-20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品德
- 国内外
- 初中
- 教材
- 思想
- 比较
- 分析
- 历史上著名教育家及思想流派
- 火锅店转让协议
- 2018-2024年中国艾草市场专项调研研究报告(目录) - 图文
- 最新青岛版(六三制)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备课(1)
- 学校常见病、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6000字)
- 粗粒化技术处理含油废水试验研究
- 兰大《老年病护理学》15春在线作业1 答案
- 江西吉安一中10-11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模拟 - 图文
- 五年级语文下册预习提纲
- 2016党总支组织干事先进事迹材料
- 临沂滑雪场项目可研
- 中建一局机电部施工管理(图文并茂的资料)
- 监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 药品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 煤矿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五年级句型转换总结(译林版)
- 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在水中降解的应用 - 图文
- 班前安全活动
-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