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进程中中国特色的经济、金融和农村金融(读书笔记)

更新时间:2023-04-08 05:3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市场化进程中中国特色的经济、金融和农村金融

读书笔记

xxx

一、核心论点和论据分析

周立在《市场化进程中中国特色的经济、金融和农村金融》一书中提出了两个明确的观点:

1、中国经济的特色,是政府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加官场经济

众所周知,自由市场经济,意味着市场发挥着配置资源的主导性作用,或者如政策文件所表达的,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在实际上,在配置资源上,是中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而非市场,在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中国市场经济的开放,体现了许多的“悖论”,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双轨运行。

在论述中,周立利用中国三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得出中国政府一个基本做法就是逐步地、有条件地、分地域地、分要素类型地放开要素市场,从而使得资源不断地资本化。周立认为,发展的本质,总结为资源资本化,而改革的本质,则是熨平资源资本化带来的社会震荡,因此,改革的过程,就是处理资源资本化累积的矛盾的过程。周立提出,要实现资源的资本化,首先要把生产要素市场化,之后才有可能在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双轨运行中,将资源转化为资本,从而带来经典定义上的发展。

由于中国的生产要素,基本上掌握在政府的手中。土地、资本和劳动力,是最主要的三大生产要素,其次,还有技术、管理、知识创新等其他生产要素。这些要素,我们不妨放在资源资本化的更大的思考框架下加以考虑。对于资源,人们常常做狭义的理解,指的只是自然资源,即一切能为人类提供生存、享受、发展的自然物质与自然条件,以及这些物质与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环境。它是一种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源本”物质要素和物质力量,但这只是一个物质领域的概念。周立在2005年的一篇《穷人恒穷的逻辑》中,将资源扩充到人力、社会、土地、金融、自然五大资源,并论述了资源资本化过

程中的贫困自增强逻辑。

随后,周立分别从几个要素领域,分别论述了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中,要素经济呈现出的几大特点:

土地要素:城市用地几乎完全掌握在政府手中,农村用地,政府也可以以公共用途(基本上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用途)的名义征用,收归政府掌握。这使得许多地方的财政,实际上只是土地财政。因为土地出让和经营收入,占据了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甚至最大部分。

资本要素:资本市场的开放,资金价格的管制,都在政府的掌握之下。我们知道,资金主要有三个价格,一个是对内价格,就是利率。在中国,主要以银行存款利率、银行同业间拆借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的形式体现。一个是对外价格,就是汇率,在中国,主要以外汇券的实行与放开(1993年之前),本外币的自由兑换和市场浮动管制的形式体现。第三个是股票价格,代表股权的市场价值。在中国,主要以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价格指数形式体现。

劳动要素:农民工,才逐渐地由限制流动,到政府引导下的有序流动,到至今的市场需求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流动。“打工经济”在诸多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中成为口号,是地方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起组织作用的重要标志。

资本要素:虽然这些年政府在不断地推动要素市场化,但不能忘记的是,要素的掌控权仍在政府手中。只是有一部分要素,在一些地方放开了。就资本而言,市场化的推进,使得资金市场有了很大程度的放开,中国的货币化程度(通常以M2/GDP来衡量),已经是世界上最高的了。但在关键的时刻,政府对资金市场还是有很大的干预权利。正如中国股市常有“政策市”的说法一样,中国的银行放贷市场,更加具有政策干预的性质。比如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推出的4万亿元刺激经济的计划,主要靠银行提供资金落实。中国各大金融高管的任职资格,都由党和政府审定,公开文件可见《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金融高管的职务晋升,都在金融当局和政府的管理之下。在集中式体制下,政府动员资源的能力特别强。这是中国与其他大部分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不太一样的地

方。我们的资金市场是半市场半计划的经济。日常行为中,我们看到资金更具有市场经济的特征,而且这些特征越来越明显。到了关键的时刻,还是要受政府控制。中国金融业的一个特征是中国特色的行政性的金融控制。中国市场经济的时时处处,都有政府的影子。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是政府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加官场经济。任何一个市场行为的背后,都有官场的作为;任何一个官场作为的背后,都有相应的经济目的。

2、资本与劳动是天生的一对矛盾

从经济系统上讲,二者是共生关系;但从利益上讲,二者是对立。周立认为,指望商业资本解决劳动者面临的问题,马克思不会答应,基本的经济规律也不会答应。有些人曾形象地说,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是把部门势力、工商资本和金融资本赶入农村,是把狼赶入羊群,推动的这种所谓合作,是狼加羊的合作。让工商资本和金融资本扩大对农村的商业和金融服务,可能会暂时改善农村物流不畅的局面,使资金瓶颈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资本和劳动在利益上的本质差异,会使得这种努力类同于饮鸩止渴,问题只不过是向后推延,而程度可能会进一步加深。周立提出,温铁军曾认为只要是资本,就会追求短期流动性获利,明显地,农业具有长周期、缺乏流动性的特性,再加上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不可抗力等因素,使得金融资本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融资问题。

以上论述还主要归因于资金离农与机构离农的必然性。在论述中,周立强调,若考虑农村的放贷成本和农业风险的特质性,我们会发现,金融的特性,不会是爱农,只会是离农的。毕竟,农业和其他产业不一样,农业是惟一一个人与自然相交换的部门,人不能单独决定农业生产周期的长短、利润的多寡、产量的高低,这主要由自然条件决定。有些人会犯下一些常识性错误。比如,认为粮食安全与耕地面积关系不大。

在当前,剥离了农业的多种功能,仅仅将其视为第一产业,同第二、第三产业去竞争利润率,竞争资金、人才、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本质上是极不公平的,结果必然是农业的落败和人类生存必需品危机的爆发。仅就自然风险而言,二三产业就有极大优势。比如,第二产业是人与原材料相交换的过程,原材料的供应大体上是可控的,生产周期和工艺流程,都

是可以人为设计和变动的。至少,外边刮风下雨,甚至下冰雹,对这个产业影响不大。作为服务业的第三产业,则几乎完全不受自然风险的影响。由对金融性质的分析可见,金融和农业的性质是不一致的。在金融市场化进程中,已经商业化了的国有金融机构,连同本来就商业化了的其他金融机构一样,上演着一幕幕的“机构离农”(纷纷在农村撤销营业网点)和“资金离农”(只将农村作为存款动员对象,而非贷款投放对象)的戏剧,加剧农村问题的危机程度,以致“三农”问题在新世纪无可奈何地成为了“重中之重”。

农业具有天然的弱势性和弱质性,而金融业,出于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三性”考虑,只会贴近强者,进行“强强联合”,做锦上添花的事情,不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不仅如此,金融业还要把资金资源从农民这些不太会用的人、农村这些难以产生流动性利润的地区,以及相对穷乏偏远的地区,转移到会用的人、会用的工商业、会用的地区手里,做着抽贫济富的事情。从效率的角度讲,这的确增进社会效率。但从公平的角度审视,却在加剧不平衡性。我们能看到流动性的严重过剩和流动性的严重不足同时并存。

二、与作者不同之处

作者认为,金融与农村存在不可调和之处,资本趋利的本性决定了农村金融发展不会由金融机构促进。然而,笔者分析,“农村金融”的本质蕴藏于农村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也从未停止,当前针对农村金融的研究和认识,最终没有能跳出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金融背景下,基于传统货币银行理论形成的,以“农业”为对象,以信贷为特征,以人为认定身份、依靠行政手段赋予职能为标准,以地理意义上的农村金融机构为载体的机构范式。从而直接导致了“既有文献,对于农村金融问题的关注,特别是对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问题的分析,大多着眼于农村金融机构视角”,认为“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足”,农村金融功能的发挥,必须在现有机构框架下,赋予其功能,进而通过其行为绩效判断其功能实现的效应,即遵循机构--功能--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

但是,农村金融交易的表现形式和组织方式只是农村金融的外在特征。农村金融机构是

专业化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其出现和发展是社会分工合乎逻辑的结果,而社会分工的演进又以市场范围的扩展为依据,农村金融机构作为依靠专门化知识、能力和信誉,提供中介服务“专家”型组织,只有在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随市场扩大,达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变为现实。换句话说,只要真正具备农村金融交易的条件,并且这些条件能确保农村金融交易达到一定的规模,市场自然便会诱导出相应的农村金融机构。

相反,如果忽视农村金融交易的条件,人为地向农村经济系统强行输入某种新的农村金融机构,不仅不会带来农村金融交易规模的扩大,反而可能使这种农村金融机构陷入运转困境。由此可见,农村金融组织规模是农村经济活动规模的函数,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交易的专业化供给主体,其本身数量的多少,规模的大小,现代化程度的高低并不必然与农村金融发展相对应,也就是说,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价值在于其农村金融功能的发挥,而不在于其数量的多少,规模的大小,现代化程度的高低,以及表现形式和组织方式的先进与落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nx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