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更新时间:2024-04-06 05: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研发基地一期工程

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编写:

审批:

湖北公力工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大桥局项目监理部

年 月 日

一、 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1.2项目概况:本项目为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研发基地一期工程,结构形式为八层办公楼框架结构。 1.3 建设单位: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湖北公力工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新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监理细则编制依据

2.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2.4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03) 2.5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

2.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8《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2.9 已审批的本项目监理规划 2.10工程设计文件 2.11 工程承包合同 2.12工程监理合同

三、钢筋混凝土工程的特点

3.1 使用范围广、遍及城乡

钢筋混凝土工程在近代土木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的飞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大量崛起,市政建筑、工业建筑、民用建筑不断建造。农村乡镇企业的兴起,小型工业建筑以及民用建筑大量建筑兴建,从而构成工程主要材料的钢筋混凝土得以大量使用。

3.2 施工周期长,多露天作业

钢筋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围护结构、基础、主体结构等分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施工周期长。由于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特点,露天作业多,受季节气候的影响大。冬季雨季施工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保证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3.3 工程量大,隐蔽验收工序多

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贯穿于基础、主体等分部的全过程,其工程量大,施工内容繁多,对应的施工工序就多,故材料报验的工序、隐蔽验收的工序多,监理工程师对材料、隐蔽工序的验收,必须把好每一道关,以保证钢筋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3.4 工程质量事故具有隐蔽性、滞后性

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由于施工周期长,混凝土强度的形成需要28天的自然养护期,又由于施工的连续性等原因,质量事故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暴露出来,给工程事故的处理带来难度,轻则修补,重则返工、加固,都会造成损失,严重的要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

3.5 与其它专业的配合量大

建筑工程由于功能较多,如暖通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等,而各专业功能的实施都与钢筋混凝土工程有着直接的联系,工程繁多,过程复杂,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洞口的预留,设备管线的交叉影响以及不同工序施工的相互影响等。故钢筋混凝土工程与其它各专业的配合量大,必须与各专业之间配合协调好,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整体效果。

四、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控制要点

4.1 钢筋工程质量要求和控制点 4.1.1 一般要求

4.1.1.1 混凝土结构所采用的热轧钢筋、热处理钢筋、碳素钢筋等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4.1.1.2 钢筋就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进口钢材应有商检证明书,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生产厂家的标志。进场时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检查标志、外观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实施见证取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在加工或焊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4.1.1.3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比值不应大于1.3。 3、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损坏标志,并应按批分别堆放整齐,避免锈蚀或油污。

4、钢筋的级别、各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当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

5、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Ⅰ级热轧钢筋制作,严禁采用其它钢筋代换。

6、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1)、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百分率等; (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7、钢筋抽样检验频率

(1)、钢筋物理力学性能检验。热轧钢筋同规格、同炉号,不大于60T为一批,任选二根,每根取两个试样;热处理钢筋以同规格、同热处理方法、同炉号不大于60T为一批,同热轧钢筋取样;冷位钢筋同级别、同直径,不大于20T为一批,取样同热轧钢筋;冷拔低碳钢丝,甲级逐盘检查,取两个试样,做拉力和反复弯曲试验,乙级:同直径5T为一批,选三盘,每盘取两个试样。如有一项结果不合格,另取双倍试件复试。进口钢筋同样抽检。取样长度拉伸试验长500mm,

冷弯试验长300mm。

(2)、钢筋化学成分检验。进口钢筋和小厂生产的钢筋,需先经化学成分检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用于工程中,取样与物理力学性能检验相同。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取样进行化学成分试验或其他专项合同检验。

(3)、焊接件的检测频率。焊接机械性检验。闪光对焊以300件为一批,取6个试件;电弧焊、电渣压力焊以300件为一批,取3个试件。如检验结果不合格另取双倍试件复试。试件长度均为500mm。取样方法应从每批成品中切取。

(4)、机械连接的检测。机械连接包括滚扎直螺纹接头、钢筋锥螺纹接头及带肋钢筋套简挤压连接三种,机械连接的现场检验按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规格、同型式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不足500个也为一个验收批。每一批由监理随机截取3个试件作单向拉伸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性能等级进行检验评定。

4.1.2 钢筋加工

4.1.2.1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污染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禁止使用。

4.1.2.2 钢筋应调直、无局部曲折。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2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4.1.2.3 受力钢筋的弯钩或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HPB235级钢筋末端需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份的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3倍;

2、当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4、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的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符合上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的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5、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mm)

项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4.1.3 钢筋连接

允许偏差(mm) ±10 ±20 ±5 4.1.3.1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4.1.3.2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接头、焊接接头作力学性能检验,并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4.1.3.3 热扎钢筋的对接焊接,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或气压焊。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片的交叉焊接宜采用电阻点焊。钢筋与钢板的T型连接,宜采用埋弧压力焊或电弧焊。

4.1.3.4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必须有焊工考试合格证。每批钢材正式焊接前,必须在现场进行焊接检验,送检合格后方可施焊。

4.1.3.5 工程所用电焊条(焊剂)的规格、牌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规范的规定,且应有出厂合格证,对受潮的焊条必须烘焙后才能使用。重要结构中的钢筋焊接应采用低氢型碱性焊条。

4.1.3.6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4.1.3.7 钢筋帮条焊与搭接焊宜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对于Ⅱ、Ⅲ级钢筋,单面焊>10d,双面焊>5d,帮条焊时,主筋接头之间,应留2-5mm的间隔;搭接焊时搭接钢筋接头处宜预弯,以保证两钢筋的轴线的同一直线上,钢筋焊接接头距钢筋的弯折处,不应<10d,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4.1.3.7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4.1.3.8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4.1.3.9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汉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规定:

1、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4.1.3.10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4.1.3.11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0LlE(LlE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4.1.3.12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2、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3、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4.1.3.13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GB50204-2002规范附录B的规定。

4.1.3.14 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2、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3、受压搭接区段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4、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4.1.3.15 钢筋焊接接头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接头处不得有裂缝,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0.1d或2mm。

4.1.3.16 钢筋焊接的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mm) 项次 项目 对焊 电弧焊 绑条沿接头中1 心线纵向位移 接头处2 弯折 3 接头处0.1d≤0.1d≤2mm 0.1d≤0.1d≤2mm 2mm 靠尺- 0.05d - - 塞尺 目测 - 0.1d - - 4 4 4 4 - 0.5d - - 卡尺 游标电渣压力焊 气电焊 方法 检验钢筋轴2mm 线偏移 4 焊缝 厚度 5 焊缝 宽度 6 焊缝 长度 - 0.5d - - 4.1.4钢筋安装

4.1.4.1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 长度 绑扎钢筋网 网眼尺寸 绑扎钢 筋骨架 长 宽、高 间距 排距 受力钢筋 保护层厚度 绑扎箍横向钢筋间距 钢筋弯起点位置 中心线位置 预埋件 水平高差 4.1.4.2 钢筋绑扎应符合如下要求:

1、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缺扣和松扣的数量不应超过应扣数的20%,且不应集中。

2、墙和板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移,双向受力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3.0 基础 柱、梁 板、墙、壳 ±20 ±10 ±5 ±10 ±5 ±10 ±5 ±3 ±20 20 ±5 允许偏差(mm) ±10 3、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的方向错开设置。

4、钢筋绑扎网和绑扎骨架外型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 绑扎网和绑扎骨架的允许偏差(mm) 项目 网的长、宽 网眼的尺寸 骨架的宽和高 骨架的长 箍筋的间距 受力 钢筋 间距 排距 允许偏差(mm) ±10 ±20 ±5 ±10 ±20 大值 ±10 ±5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 取其最大值 检验方法 尺量 尺量 尺量 尺量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5、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

1、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3、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4、当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

混凝土强度等级 钢筋类型 C15 光圆 HPB235级 钢筋 HRB335级 带肋 钢筋 HRB400 RRB400 - 55d 40d 5d 注: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粗钢筋的直径计算 5、当纵向受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25%,但不大于50%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上表中的数值乘以系数1.2取用;当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50%时,应按上表中的数个乘以系数1.35取用。

6、当符合下列条件时,纵向受位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就根据4、5条确定再后按下列规定进行修正:

(1)当带肋钢筋的直径大于25mm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取用;

(2)对环氧树脂涂层的带肋钢筋,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25取用;

(3)当在混凝土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时(如滑模施工),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取用;

(4)对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的带肋钢筋,其最小搭接长度可

55d 45d 35d 0d 345d 35d 30d 5d 3C20-C25 C30-C35 0 2C4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0.7取用;

(5)当带肋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搭接钢筋直径的3倍配有箍筋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可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0.8取用;

(6)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其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5采用;对三级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05采用;

(7)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7、纵向受压钢筋搭接时,其取小搭接长度应根据4条至6条的规定确定相应数值后,乘以系数0.7取用。在任何情况下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4.1.4.3在剪力墙或楼板上留洞或预埋管道时,若预留洞或预埋管道较小,则不要截断钢筋时,可将钢筋向外侧作行当移位;若预留洞或预埋管道较大,必须截断钢筋时,应按设计要求对该处钢筋进行加固处理,当设计无个体要求时,原则上割断多少钢筋,就应补多少钢筋,且要对称设置,钢筋出洞边或管边的长度应大于锚回长度。

4.1.4.4 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公称直径。机械连接接头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受力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

4.1.5 钢筋植筋

当由于施工或设计等疏忽造成钢筋漏插时,或在原有建筑物上再建造建筑物时,则墙、柱等竖向构件的主要受力钢筋往往需要植入到

下层的梁、柱等主要受力构件内。植筋施工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4.1.5.1 大面积植筋施工开始前,应按设计图纸及相关厂家的要求对每个规格的钢筋进行试植筋;达到强度后,应进行拉拔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施工;若试验不合格,应做某些调整,直至试验合格为止,试验合格前的相关参数应作为指导正式施工的依据。

4.1.5.2 植筋施工的工艺为:定位、钻孔、测孔深、用压缩空气吹孔进行清孔、打胶、植入钢筋。钻孔时不得损坏原有建筑物的受力钢筋(含预应力钢筋)、管道、电缆等,以防影响原有建筑物的安全或重要的使用功能。吹孔时应将孔内及孔周边一定范围内的杂物、灰尘等清理干净。打胶一定要按照生产厂家的操作说明进行。

4.1.5.3 植筋完成后,应按相关要求进行拉拔验收。 4.2 模板工程的质量要求和控制点 4.2.1 一般要求

4.2.1.1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4.2.1.2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4.2.1.3 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4.2.2 模板质量

4.2.2.1 要求板面平整,不变形翘曲。钢模板及钢支架要防止锈蚀,以期达到有关国家标准。

4.2.2.2 板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隔离剂不宜采用油质类产品,以免影响结构或日后粉刷,严禁隔离剂污染钢筋、与混凝土的接搓处。

4.2.3 模板安装

4.2.3.1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4.2.3.2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的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目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预埋管、预埋孔中心线位置 中心线位置 插筋 外露长度 中心线位置 预埋螺栓 外露长度 中心线位置 预留洞 尺寸 +10.0 +10.0 10 +10.0 2 允许偏差(mm) 3 3 5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2.3.3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5、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6、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7、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的规定。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轴线位置 允许偏差(mm) 5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水准仪、拉线 底模上表面标高 截面内 部尺寸 基础 柱、墙、梁 不大于5m 层高垂直度 经纬仪、吊线钢大于5m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8 尺检查 2 5 钢尺检查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5 钢尺检查 ±10 +4,-5 6 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经纬仪、吊线钢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8、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板、梁 薄腹梁、桁架 长度 柱 墙板 板、墙板 宽度 梁、薄腹梁、桁架、柱 +2,-5 大值 0,-10 0,-5 0,-5 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取其中较大值 允许偏差(mm) ±5 ±10 钢尺量两角边,检验方法 板 高(厚)度 柱 墙板 梁、薄腹梁、桁架、+2,-3 钢尺量一端及0,-5 中部,取其中较+2,-5 1/1000且大值 梁、板、柱 侧向弯曲 架 板的表面平整度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对角 线差 翘曲 设计 薄腹梁、桁架、梁 起拱 ±3 量跨中 板 墙板 板、墙板 墙板、薄腹梁、桁≤15 拉线、钢尺1/1500且量最大弯曲处 ≤15 2m靠尺和3 塞尺检查 1 7 5 1/1500 两端量测 拉线、钢尺 钢尺检查 钢尺量两个对角线 调平尺在9、对于墙、柱等竖向构件在安装模板时,应地底部留清扫口,清扫口的模板暂时不封,等浇筑混凝土前将模板内的杂物全部冲走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再封模。

10、对于配筋较密的墙、柱等竖向构件,应在模板上每隔一定距离开设振捣孔。

11、当有直径较大且数量较多的预埋管(如预埋电线长管等)穿过墙板、楼板时,预埋管应分组预埋,组与组之间应留适当间距,保证混凝土能振捣密实。

12、模板安装完成后,应按监理审批过的施工方案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验收内容如下:

(1)、预埋件和预留洞的位置及尺寸等;

(2)、模板支撑(包括墙、柱、梁的侧向支撑)是否符合施工方案,对于大跨度、大空间的支撑应重点检查,当上部施工荷载较大、超过本楼层的正常使用荷载时,即使本楼层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其下的支撑也不应拆除,还应在下层根据荷载的小增设支撑;

(3)、模板的标高、轴线、截面内部尺寸、层高垂直度、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表面平整度、外轮廓线等,对于曲线或倾斜的模板,应重点检查。

4.2.4 模板的拆除

4.2.4.1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伤。

4.2.4.2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4.2.4.3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的规定。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板 >2,≤8 >8 梁、拱、壳 悬臂构件 ≤8 >8 — ≥50 ≥75 ≥100 ≥75 ≥100 ≥100 4.2.4.4 已拆除底模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截。施工中不得超载使用,严禁集中堆放过量的建筑材料。

4.2.4.5 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报执行。 4.3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要求和控制点 4.3.1 一般要求

4.3.1.1 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分批检验评定。

4.3.1.2 结构构件拆模、出池、出厂、吊装、张拉、放张及施工期间临时负荷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根据同条件养护的标准尺寸试件的混凝土强度确定。

4.3.1.3 当混凝土试件强度评定不合格时,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构件中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推定,并作为处理的依据。

4.3.1.4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规定。

4.3.2 原配料

4.3.2.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必要的性能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4.3.2.2 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定》GB50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

4.3.2.3 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设计的要求。

4.3.2.4 混凝土的细骨料,一般采用级配良好的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中粗砂,若有泥块和杂质,使用前应筛除。砂子质量应满足《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要求。砂子进场后,由监理见取样送检,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4.3.2.5 混凝土的粗骨料应采用坚硬的卵石或碎石,石子应质地

坚硬、耐久、干将。石子的质量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的质量标准及检验》(JGJ53)检验的要求。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的最小净间距的3/4;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严禁砂石中混入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块。石料进场后需见证取样,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砂石含泥量限值见表

材料品种 砂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4.3.2.7 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等的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当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时,确定混凝土强度时的龄期可按现行国家标准《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等的规定取值。

4.3.3 混凝土的配合比

4.3.3.1 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

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

4.3.3.2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4.3.3.3 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4.3.4 混凝土施工

4.3.4.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 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 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4.3.4.2 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

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不宜少于10组,不应少于3组。

4.3.4.3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4.3.4.4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4.3.4.5后浇带的留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4.3.4.6混凝土应按照顺序振捣密实,防止漏振及过振;振捣过程中,振动捧应避免触碰钢筋、模板及预埋管(件);严禁使用振动捧驱赶混凝土,应使用人工摊铺混凝土;对于较薄的楼板应使用平板式振动器。

4.3.4.7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五、监理工作的目标值

钢筋混凝土子分部工程的质量控制目标值应按工程承包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确定,严格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的相应的标准控制,进行质量评定

六、监理的工作方法和措施

混凝土结构工程包括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和模板工程三部分。它是一般建筑工程的基础、主体等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故保证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尤为重要,为此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质量控制重点,制定监理的工作方法和措施。

6.1钢筋工程:

6.1.1 审查承包商提交的技术质量保证体系。

检查承包商提交的技术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合理,是否能达到质量控制的要求,检查体系中的制度落实情况和人员到位情况。

6.1.2 审查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对承包商提交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措施应给予审批,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应以书面的形式提出,交由承包商进行修改后再报(注意:

监理工程师不要在审批单上明确具体做法)。对重大方案修改,审批后应报监理公司备案。

6.1.3 熟悉图纸、强调按图施工:

监理工程师应熟悉设计图纸,明确设计图中钢筋的品种、规格及某部位的特殊处理,对产生的设计变更,监理工程师应在相应的图纸上标明,掌握有关的构造措施。参加业主组织的图纸会审,对设计文件中存在的问题尽量提出,并在工程前期予以解决。特别注意与其它专业的配合。避免或减少设计文件中的错、漏碰撞现象。强调按图施工,图纸内容就齐全,图纸应有图签和相关人员签名,并加盖出图章。

6.1.4 严格材料的审核报验制度:

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商及时对使用材料报验,监理工程师收到承包商的工程材料使用报审表,及相关资料后应按时对所报验的材料进行检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并签字确认合格的材料方可用于工程中。监理工程师对抽检程序或试验报告有怀疑时,可自行抽检,承包商应给予配合。

6.1.5 钢筋工程应按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

6.1.5.1检查钢筋的品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进场的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商检证书)和试验报告书及钢筋表面标志。

6.1.5.2 检查钢筋的性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对钢筋的标志、外观进行检查,并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作物理性能试验,检查试验结果的正确性。

6.1.5.3 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将验收合格的钢材,进入堆场、堆放

整齐挂上标签,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钢筋锈蚀或油污。

6.1.5.4 检查电焊条的规格、牌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1.5.5 检查钢筋的焊接件,先检查焊接人员的焊工操作证,在正式焊接前必须督促焊工根据现场施工条件进行试焊,检验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对钢筋焊接件检查是否符合规范、设计要求(接头毛刺应处理),并对焊接接头实行见证取样,检查试验结果是否符合规范设计要求。

6.1.5.6 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检查验收。

1、检查钢筋的下料加工过程施工情况。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商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进行钢筋翻样并对操作工人进行交底。为避免返工,监理工程师应加强巡视,对成型的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承包商改正。

2、检查钢筋的绑扎、焊接工序的施工情况。监理工程师应到现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令承包商纠正,并对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作好监理日记。若承包商未对指出的问题及时纠正,监理工程师应发出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令承包商进行纠正。

3、必须对钢筋工程进行隐蔽验收,监理工程师到承包商提交的工序报验单及相应的承包商自检合格的钢筋工程隐蔽验收单及附件(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质保书、试验报告等)。经审批无误后,必须对该道工序进行隐蔽验收。监理工程师验收时,应对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查钢筋的规格、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头位置等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检查的详细内容及控制标准

见控制要点,还必须着重检查某些构造措施:

(1)框架节点箍筋加密区的箍筋及梁上有集中荷载作用时的附加箍筋或吊筋不得漏放。

(2)具有双层钢筋的厚板和墙板应按要求设置撑筋和拉钩。 (3)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垫块的强度、厚度、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4)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应正确、可靠,孔洞洞边钢筋加固应符合设计要求。

(5)建筑物的楼板在四周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放射筋。 (6)监理工程师应对有关抗震构造措施作为控制点仔细检查。 1)、地下室或楼板、屋面板的纵横钢筋接头应按规定相互错开,监理工程要督促承包商预先考虑好,避免在楼地面的钢筋在同一断面上的接头百分率不符合要求。

2)、有关设计图纸变更情况,应及时用红色签字笔在原图纸上注明,并做好信息沟通工作。

3)、柱两端在高度等于截面长边尺寸或圆柱直径、柱净高的1/6(底层柱为净高的1/3)、500mm三者中的最大值范围内加密箍筋。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值加密。

4)、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小于4的柱和框架角柱全高范围内加密箍筋。

5)、底层刚性地坪上、下各500mm范围内的框架柱加密箍筋。 6)、柱钢筋接头。柱子每边钢筋≤4根,可在一个水平面上接头;

每边5-8根,须在两个水平面上接头;每边9-12根,应在三个水平面上接头。接头最低点距柱端不宜小于截面长边尺寸且宜在楼板面以下750mm开外处。

7)、按抗震设计要求箍筋应有135°弯钩,弯钩端头直段长度≥10D(D为箍筋直径)。

8)、框架节点采用保柱不保梁的构造措施,要加强对节点内柱子箍筋的检查,箍筋直径同径同柱端加密区,间距≤100mm,肢距宜≤200mm,采用封闭箍筋,且每隔一根纵筋都应受到两个方向的箍筋约束。一般情况下,节点内箍筋构造与加密区箍筋构造是一致的。

9)、框架柱顶层纵向钢筋应锚固在板、梁内。锚固长度自板、梁底起算,抗震结构:一级≥La+10d;二级≥La+5d;三级和四级≥La;且应有≥10d的直线长度。La为规范规定的纵向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

10)、框架梁纵向钢筋采用直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框架梁纵向钢筋伸入柱边的锚固长度Lae=La+5d ,纵向钢筋应伸过边框节点中心线,节点内水平锚固长度不够时,应伸至框边后再向下弯折,弯折前的水平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45Lae,弯折后的垂直度不应小于10d,也不宜大于22d。

11)、顶层的框架梁上部钢筋弯折前的水平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45Lae,弯折后的垂直长度应≥Lae+梁高h。框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箍筋加密,且加密区长度不应小于500mm。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节点边缘50mm以内。箍筋应有1350弯钩,弯钩端头直线长度≥10d,

d为箍筋直径。

12)、柱筋在水平施工缝处要增设定位钢筋并与底板钢筋点焊牢固,防止根部位移。柱主筋根部及上口要增设定位钢筋,确保位置正确。

13)、梁上有集中荷载作用处设附加箍筋或加吊筋。梁腹板净高≥450mm时应按规定设腰筋和S型拉钩。

14)、钢筋绑扎正确、牢固、无缺扣、松扣等变形现象。梁、柱、双向板和单向板四周两行必须全部满扎,相邻绑扎点铁丝应成八字扎牢,不能一顺同绑扎。单向板队四周行外的中间部份可间隔交错扎牢。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板的下层钢筋钩应向上,上层钢筋弯钩应向下,不得向一边倒。上层负筋不得被踩下,特别是悬臂板。钢筋的锚固长度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设置。为保证板上层钢筋定位正确,施工时间需设置撑脚,无设计要求时,宜每隔1m呈梅花形设置。

15)、剪刀墙二级抗震且开有洞口时,设计中一般设有暗柱、暗梁,检查时应注意暗柱、暗梁主筋与墙板主筋之间的间距。剪力墙双排钢筋之间应采用拉筋连接,拉筋直径≥ф6,间距≤700mm,拉筋应绑扎牢固。底部加密部位的拉筋应适当加密。剪力墙水平施工疑缝处,宜增设定位连接钢筋与墙、暗柱主筋焊接牢固,以保证上层墙体钢筋位置准确。墙体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长度≥Lae,相邻钢筋搭接间距≥500mm。墙体竖向分布钢筋的连接:2级抗震剪力墙的加强部位,接头位置应错开,每次连接的钢筋数量不超过50%。剪力墙水平分布

钢筋在端部的锚固,有暗柱时,端头弯钩即可;端部未形成暗柱时,水平筋伸至端头弯钩,另加一开口筋,套在双排水平钢筋外,其直径同水平筋,肢长等于锚固长度la。

16)、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应正确,固定牢靠。预埋管道和预留孔洞处钢筋割断后,按设计规范要求在周边加构造钢筋。另外,割断的钢筋与预埋管点焊牢固。预埋铁件的锚固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17)、受力钢筋保护层的垫块强度、厚度、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核心筒电梯井的电梯门洞上暗梁,其底部钢筋宜留50mm厚保护层,以考虑电梯门安装时偏差控制。

6.1.5.7 对工程量较大的钢筋工程,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可分层、分块地进行工序报验和验收。

6.1.5.8 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在报验单上签字确认,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验收不合格,监理工程师在验收单上写明整改内容,并在监理日记中做好记录,要求承包商进行整改或返工。整改或返工后经承包商自检合格后再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监理工程师按工序报检程序给予配合。

6.1.5.9进入下道工序后,监理工程师仍需加强巡视,督促承包商在浇筑过程中,派专人负责整理钢筋。

6.1.5.10 对此检验批进行工程质量评定。

钢筋工程检验批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商上报的钢筋工程检验质量评定表进行质量评定,并签明评定意见。

6.1.5.11 督促承包商及时整理检验批资料。 6.2 模板工程

6.2.1 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首先要熟悉建筑平面图和结构施工图,根据工程的结构特点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有关模板工程及其支撑系统所采取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是否合理,重点审查大跨度、大空间的支撑系统及墙、柱及深梁的模板侧向支撑系统是否安全、合理。

6.2.2 熟悉图纸,强调按图施工。

监理工程师应熟悉设计图纸,明确设计图中柱、梁、墙、板的截面尺寸、标高及预留洞、预埋件的位置等情况,对于预留洞及预埋件应确定其用途,对于多余的预留洞及预埋件应与设计沟通后及时去掉,并办理相关设计变更或技术核定单。对产生的设计变更,监理工程师应在相应的图纸上标明。参加业主组织的图纸会审,对设计文件中存在的问题尽量提出,并在工程前期予以解决,特别注意与其它专业的配合。避免或减少设计文件中的错、漏碰撞现象。强调按图施工,图纸内容应齐全,图纸应有图签和相关人员签名,并加盖出图章。

6.2.3 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检查验收

6.2.3.1 墙柱的模板一定要等到钢筋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梁、板的底模安装完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绑扎梁、板钢筋。

6.2.3.2 在模板安装及支架的搭设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到现场巡视,发现问题应及时指出令承包商纠正,并对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作好监理日记。若承包商未对指出的问题及时纠正,监理工程师应发

出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令承包商进行纠正。

6.2.3.3 模板安装完成后,承包商应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进行验收。验收内容有:预埋件和预留洞的位置及尺寸等;模板支撑(包括墙、柱、梁的侧向支撑)是否符合施工方案,对于大跨度、大空间的支撑应重点检查:模板的标高、轴线、截面内部尺寸、层高垂直度、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表面平整度、外轮廓线等,对于曲线或倾斜的模板,应重点检查;模板内部的杂物应清理干净,木模板表面应洒水湿润;模板的接缝是否严密;对于重要的模板支撑系统,应检查钢管的有效壁厚、扣件的拧紧力矩、钢管的垂直度、剪刀撑、横杆的步距、立杆的间距等是否符合施工方案。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在报验单上签字确认,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验收不合格,监理工程师在验收单上写明整改内容,并在监理日记中做好记录,要求承包商进行整改或返工。整改或返工经承包商自检合格后再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监理工程师按工序报检程序给予配合。

6.2.3.4 进入下道工序后,监理工程师仍需加强巡视,督促承包商在浇筑过程中,派专人负责看守模板,对于浇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

6.2.3.5 模板的拆除必须符合施工方案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拆模前必须报监理验收,监理验收确认同意后方可拆模,严禁私自拆模。

6.2.3.6 对此检验批进行工程质量评定。

模板工程检验批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商上报的模板工程

检验批质量评定表进行质量评定,并签明评定意见。

6.2.3.7 督促承包商及时整理检验批资料。 6.3 混凝土工程

6.3.1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首先要熟悉建筑平面图和结构施工图,根据工程的结构特点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有关混凝土工程所采取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是否合理,其中应特别注意混凝土的生产、浇筑顺序,施工缝的设置。严冬、酷暑的气候,以及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专门制定施工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若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方案中应对材料堆场等布置通盘考虑,避免运输路线交叉,并应具备一定的储备量保证混凝土连续生产。

6.3.2 熟悉图纸强调按图施工。

监理工程师应熟悉施工设计图纸,明确设计混凝土的强度、性能要求以及一些特殊要求。参加业主组织的图纸会审,对图纸中发现的问题或有疑问处尽量提出,并在工程施工前期得以解决。

6.3.3 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要检查混凝土的生产设备及施工机具。对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的工程,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搅拌机的设备是否满足混凝土浇筑量的要求,运转是否正常,是否具备备用的搅拌机,检查搅拌机的加水系统的准确可靠性。检查材料计量系统是否准确,检查混凝土运输体系是否满足混凝土浇筑的要求,检查振动棒、平板振动器性能的可靠性、数量,是否有备用件,检查检测混凝土坍落度的坍落度筒及制作试块模是否符合要求。

6.3.4 严格材料的审核报验制度。

监理工程师收到承包人的进场材料审报单后,应及时对进场的材料进行验收,并作好监理内部用的材料台帐记录。经检查材料合格,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材料不合格或未经监理工程师确认的材料不得用于工程,验收不合格的材料监理工程师督促承包人及时支出施工现场。对未经验收或未经监理工程师确认而用于工程上的材料,监理工程师应按监理规范的要求,及时发监理通知单,要求承包商处理,避免隐患。

6.3.4 混凝土工程材料审查内容:

6.3.4.1 检查水泥的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检查其品种、标号、包装、出厂日期是否符合要求。对水泥强度、体积安定性实行现场见证取样。检查试验报告的结果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对超过三个月的有效期的水泥须再抽样检查,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应用范围。

6.3.4.2 检查砂石的外观质量,是否含有泥块等杂质,并实行现场取样,检查试验结果是否合格。

6.3.4.3 检查拌制混凝土用水,注意不得用海水。

6.3.4.4 检查外加剂的出厂合格证、质保书、使用有效期等。 6.3.4.5审查混凝土的配合比单。

6.3.5 对现场搅拌的混凝土,应督促承包商提前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现场材料取样,送至试验室进行试配,试配材料的试验报告及混凝土试配的配合比通知单,提交监理核定存档;对采用商品混凝土的工程,监理工程师应核定混凝土试配通知单及相应的砂石试验报告

并会同业主、承包商检查核实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的材料供货情况。

6.3.6签署混凝土浇筑令。

总监理工程师在收到承包商提交的混凝土浇筑令申报单后,应核查各分项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水、电、暖、材料等)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情况,经核查符合要求后总监理工程师签署混凝土浇筑令,同意承包商浇筑混凝土。

6.3.7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查验收。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旁站监理,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6.3.7.1 对现场搅拌混凝土的搅拌过程进行检查。

监理工程师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应经常巡视,并不定期抽查,抽查的内容为原材料的计量、用水量的控制、加料顺序是否正常、搅拌时间、坍落度测试等,并督促承包商随机取样制作试块,监理工程师对巡视检查的情况,记录在监理日志中,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承包商整改,严重者签发监理通知单,并在监理日记中备案。

6.3.7.2 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

对现场搅拌的混凝土应随时抽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检查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到混凝土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得超过规范的规定;对采用商品混凝土,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人对混凝土在浇筑地点随机抽检坍落度并做好记录。凡坍落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不得用于工程中。

6.3.7.3 检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操作是否得当。在混凝土浇筑过

程中,监理工程师应旁站监理,检查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操作方法是否与施工方案一致。对分层浇筑的混凝土应检查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应浇筑后一层混凝土,且振动器要插入到下一层。检查浇筑混凝土是否振动到位,是否振捣密实,避免触碰钢筋和预埋件,对超过2m的竖向结构应检查是否采用了串筒,开门子洞的方法以保证混凝土不产生离析,督促承包商加强管理使操作工人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操作规程施工。

6.3.7.4 检查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

检查施工缝的留置是否符合已批准的浇筑方案的要求,检查施工缝是否在其强度达到1.2Mpa以上的基础上进行接缝,并检查施工缝处凿毛、清理、接浆情况。

6.3.7.5 检查承包商的质量体系运作情况。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在施工现场旁站监理,对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实施动态监理,检查承包商的质量体系运作情况,施工管理人员是否跟场等,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6.3.7.6 监理工程师应重视对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12小时后,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人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进行养护,检查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是否受到冲击振动或过早加载。在混凝土未达到1.2MPa前不允许承包人在其上进行作业、堆载。冬季施工,不得采用浇水养护的方法,应按冬季施工措施进行养护。

6.3.7.7监理工程师检查混凝土的质量和缺陷的修整。

检查混凝土的试块试验报告,审核已浇筑的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抗冻性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检查外观,对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检查其外观偏离是否超过规范要求,督促承包人对发现的混凝土结构存在蜂窝、麻面、露筋甚至孔洞等质量缺陷,作好记录并检查,然后根据缺陷程度,区别对待进行修整,对于影响结构性能的缺陷必须会同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处理。

6.3.7.8 对混凝土工程检验批进行工程质量评定。

混凝土工程检验批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应审核承包人上报的混凝土强度评定并签字确认,对混凝土工程检验批的质量评定进行评定,并签字确认。

6.3.7.9督促承包商及时整理工程资料。

七、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工作的流程

7.1材料抽样及报验手续

7.1.1 材料或构配件进场后,不论进货渠道如何,均应首先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自检内容包括查三证(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试验检测报告,进口材料还需检查商检部门的检验报告)和外观检查,均符合要求后,实施见证取样。由承包人、监理两方共同分期、分批、分规格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抽样,送具有相关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试验。承包人单方面抽检或送无相关资质的试验室的试验无效。自检不合格的产品(包括甲供材),施工单位应拒收、拒用。

7.1.2 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材料及构配件的三证、商检证明、施单位目测、测试数据、材料复试报告等应交监理检验,

并将复印件附在材料、设备进场使用报验单后备存(若进货量小无法提供质保书原件时,可由材料供应商注明原件的存放单位并加盖材料供应商的单位印章)。

7.1.3 监理在对资料、实物进行核对和必要的检查后作出同意使用或不同意使用的答复。未经监理同意使用的材料、构配件一律不得用于本工程,亦不得存放于现场,已进场的必须在监理通知期限内撤离现场。当监理工程师对质量保证资料有怀疑或产品质量有问题时,亦可随机抽检,承包人必须给予配合。

7.2 工序检查验收程序

7.2.1 施工单位自检。包括班组长自检、互检(下道工序检查上道场工序)和专职质检员检验(分包单位先检验,总包单位后检验)。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应填写工序报验单和质量检查评定表,并以书面形式(采用江苏省建设厅统一表格A3.3-工序质量报验单)报监理验收,施工单位自检资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或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附在表后面。施工单位自检不合格,应自行整改、返工。

7.2.2 监理验收。监理工程师收到施工单位的书面报告,经审核无误后,应尽快进行验收,最迟不超过24小时。验收合格签字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验收不合格,监理在验收单上写明整改要求,并在监理日志中作好记录,施工单位必须进行整改或返工。整改或返工完后,再进行以上自检程序:自检合格后,监理工程师一般在24小时内再行复验,影响的工期、费用由施工单位负责。如复验仍未通过,施工单位应对责任人进行教育或处罚。若施工单位没有自检或无

自检记录,监理工程师可拒绝验收。

7.2.3 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发出口头指令,并做好监理日报的记录,施工单位应及时纠正。如不及时纠正,应发出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书面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力争在验收前整改完:否则影响的工期、费用由施工单位负责。

7.2.4 为加强工程验收的计划性,施工单位可根据每周进度计划排出相应的工程验收计划。凡列入计划的验收,监理将优先保证。特殊情况下,需要监理在正常工作时间以外或节假日时间内进行验收,必须提前1天(最短半天)通知现场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代表,以便合理安排人员上班。

7.2.5 混凝土浇筑的各项准备就绪,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的验收签字齐全后,由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代表审核并签发“混凝土浇筑报审表”,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7.2.6 分项工程完成后承包人应分期分批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等进行汇总,并对工程分项质量进行评定,加强工程资料整理。

7.3 监理工作流程图

7.3.1钢材质量监理工作流程

钢 材 外观、 质保书、 试验报告、 不合格 重 合格证、承包人自检 选 材 合格 料 监理抽检 送材料报验单 承包人 不合格 监理工程师审核 合格 材料进场 见证取样 不合格 监理工程师审核通知禁止使用、复试报告 并限期运出现场 合格 进入工程使用

7.3.2混凝土质量监理的工作流程

砂、石、水泥等现场见证取样 (现场搅拌) 厂商提供符合设计要求的试配单 及对应材料试验告单 (商品混凝土厂商) 重 重 新 新 选 试 送有资质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 材 配 (承包人) 监理工程师审核 配合比单及对应材料试验报告送监理审核品 (承包人) 不合格 厂商提供商品混凝土至施工现场 不合格 退 监理工程审核 回 厂 商 不合格 混凝土坍落度测试 合格 现场混凝土拌合 进入下一程序 混凝土浇筑 监理工程旁站 按规定频率留取试件 自然养护、送试验室检验 混凝土养护 监理工程巡视 混凝土强度评定

外观检查 监理工程师审核

进入下道工序 八、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8.1 砼麻面,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碎石外露。

8.1.1 原因分析:

8.1.1.1 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砼表面被粘损。

8.1.1.2 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 8.1.1.3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灌注砼时缝隙漏浆。

8.1.1.4 砼振捣不密实,砼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8.1.2预防措施: 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灌注砼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填严,防止漏浆。钢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砼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8.2 蜂窝,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碎石多,碎石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8.2.1原因分析:

8.2.1.1 砼配合比不合理,碎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碎石多。

8.2.1.2 砼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砼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8.2.1.3 未按操作规程浇注砼,下料不当,使碎石集中,造成砼离析。

8.2.1.4 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允分振捣又下料。

8.2.1.5 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稳定性不足,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8.2.2 预防措施:砼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可采用电子自动计量)。砼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规范规定。砼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砼的振捣分层捣固,浇注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捣实砼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对细骨料砼拌合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砼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砼5cm,砼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合适的振捣现象为:砼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浇注砼时,经常观察模板,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停止浇注,并在砼初凝前修整完好。

8.2.3 治理方法:砼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碎石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形成喇叭口,外口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润,

再用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加强养护。

8.3 孔洞,砼结构内有空隙,局部没有砼。 8.3.1原因分析:

8.3.1.1 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砼浇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

8.3.1.2 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 8.3.1.3 砼离析,或严重跑浆。

8.3.1.4 砼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

8.3.1.5 砼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砼中。 8.3.1.6不按规定下料,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

8.3.2 预防措施:

8.3.2.1 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细石砼浇注,使砼充满模板间隙,并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

8.3.2.2 预留孔洞处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往往灌注不满,振捣不实,采取在侧面开口灌注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灌注。

8.3.2.3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

1、 插入式振捣器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砼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即振捣棒与砼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

2、 振捣器插点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

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操作时快插慢拔。

3、控制好下料。要保证砼灌注时不产生离析,砼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大于2m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

4、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发现砼中有杂物,及时清除干净。

5、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

8.3.3对砼孔洞的处理,要经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

8.4 露筋,钢筋砼结构内的钢筋露在砼表面。 8.4.1 原因分析:

8.4.1.1 砼浇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

8.4.1.2 钢筋砼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粒径大碎石卡在钢筋上,砼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8.4.1.3因配合比不当砼产生离析,或模板严重漏浆。 8.4.1.4 砼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

8.4.1.5砼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砼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砼缺棱掉角。

8.4.2 预防措施:

8.4.2.1 灌注砼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 8.4.2.2 为保证砼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

1m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

8.4.2.3 钢筋较密集时,选配适当粒径的碎石。碎石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细石砼浇注。

8.4.2.4 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

8.4.2.5砼自由顺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

8.4.2.6 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确定,防止过早拆模。 8.4.2.7 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及时调直,补扣绑好。

8.4.3 治理方法:将外露钢筋上的砼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 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将薄弱砼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

8.5 缺棱掉角,砼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 8.5.1 原因分析:

8.5.1.1 木模板在浇注砼前未湿润或湿润不够,灌注后砼养护不好,棱角处砼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砼水化不好,强度降低。

8.5.1.2 施工时,过早拆除承重模板。

8.5.1.3 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8.5.1.4 冬季施工时,砼局部受冻。

8.5.2 预防措施:木模板在灌注砼前充分湿润,砼浇注后认真浇

水养护。拆除钢筋砼结构承重模板时,砼具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砼阳角,拆模后可用槽钢等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冬季砼浇注完毕,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受冻。 治理方法:缺棱掉角较小时,,清水冲洗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可将不实的砼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润,然后用比原砼高一级的细石砼补好,认真养护。

8.5 施工缝夹层,施工缝处砼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

8.5.1 原因分析:

8.5.1.1 在灌注砼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浇注前,捣实不够。

8.5.1.2灌注大体积砼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积存在砼表面,未认真检查清理,再次灌注砼时混入砼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

8.5.2 预防措施:

8.5.2.1 在施工缝处继续灌注砼时,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在砼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灌注。

8.5.2.2 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继续灌注砼前,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碎石或软弱砼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在砼表面的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nw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