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词汇总修改稿

更新时间:2024-04-30 18: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欢迎辞】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参观。我叫×××,是碑林博物馆的讲解员。我非常高兴能为大家讲解碑林,希望通过我的讲解为你们的这次金石之旅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在我的讲解过程中,如果大家有什么困难和疑问请提出来,我将努力为你们进行服务和解答。

我们知道,西安碑林因碑石林立而得名。它始建于北宋宋哲宋元祐二年,即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20年的历史。这里陈列着从汉代至明清各个时代的碑石、墓志三千多方,是我国保存古代碑石最多的地方,这里的每一方碑石都凝聚着两千年来我国著名书法大师们的智慧和才华。1961年西安碑林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18个国家级特殊浏览参观点之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预备清单。西安碑林是中华文化的宝库,书法艺术的殿堂,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好了,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神圣的殿堂吧!

【位置:孔庙第一重院】

【对象:孔庙、太和元气坊、泮池】 1.孔庙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孔庙的旧址。孔庙是西安碑林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历史由来已久,可以一直追溯到唐贞观初年建于长安国子监中的孔子庙堂。后来经受唐末五代战乱的影响,孔庙地理位置几度搬迁,在北宋崇宁二年(1103)迁移到今天的地址。

说起孔庙,我们自然会想到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从汉代以来,历代帝王提倡尊孔,对孔子不断追谥加封。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思想变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在古人的心中,孔子是圣人,祭孔更是普天下的大事。特别是到了唐代,太宗李世民不仅在长安国子监中建孔庙,还下诏书在各州县中也要设立孔庙。唐玄宗时,又追谥孔子为文宣王,从此以后孔庙又称文庙。

1

中国古代孔庙按性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建于孔子故里的孔氏家庙;一种是建于京师及各地官学中用以向孔子行释奠之礼的庙堂。西安碑林的孔庙就属于后者,它基本上保留下了原孔庙中的一些标志性建筑:高大的牌坊、古朴的泮池、肃穆的棂星门、庄严的戟门,这些无不反映着孔庙昔日的壮观和辉煌。

2.太和元气坊

这座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的太和元气坊,是由秦府礼寿王府辅国中尉朱惟怮出资四百多两黄金修建而成。木牌坊采用四柱、三门、三楼,斗拱繁复的歇山式屋顶,运用了古代宫殿建筑彩绘中等级最高的“和玺”彩绘,将日、月、龙、凤巧妙结合,让红、黄、蓝、绿交相辉映,使整个建筑古朴凝重,富丽典雅。太和是指阴阳会和。元气指的是人的精神,生命之本源。

太和元气坊的南面是照壁,在外墙上有清末著书画家刘晖手书的“孔庙”两个楷书大字。 3.泮池

这个半圆形的水池就是建于元代的泮池。在古代的礼制中天子之学称辟雍,诸侯之学称泮宫。泮宫是学校的前身。春秋时孔子在鲁国讲学,地点就在泮水之滨,后来在这里修建了学校,所以称之泮宫,它成为后世学府的代称。

【位置:孔庙第二重院】 【对象:棂星门、华表】 1.棂星门

这道石门是棂星门。在元代时是二道门,几经时代的变迁到清代改为三道门。门的上端有麒麟,麒麟是四灵之一。棂星为二十八星宿之中的天田星,主宰稼穑。“棂”通“灵活”的“灵”字,是神话传说中主管取士的神。古代,凡是君王祭天都先祭棂星,“棂星门”的设置也就比喻祭孔子如同祭天一样。棂星门的中门门楣上书有“文庙”,东门门楣上书有“德配天地”,西门门楣上书“道冠古今”。这

2

八个字出自《论语》“吾道一以贯之”和“夫子之道与天地相配”两句。古代的礼仪制度森严无比,等级分明,中门是供主祭人员和最高官员出入,西门是一般官员出入,东门是工作人员行出入。

2.华表

进入棂星门后我们看到路的两旁各有明清时代两个八棱柱的华表,它的起源早在尧、禹、舜时代。传说,古代帝王为了能听到老百姓的意见,曾经在宫外悬挂“谏鼓”,大道上设立“谤木”。谏鼓,就是在朝廷外悬鼓,让臣民有意见就击鼓,帝王听见后让臣民进去面谏。谤木就是在大路两旁交通要道竖立木柱,专供臣民书写意见之用。所以“诽谤”在古代并非贬义词,而有议论是非、指责过失之意。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文字发达了,立在大道口的谤木失去了其自身的功效,逐渐变为路口的一种标志。谤木也就称为表木,它成为“华表”的起源。

华表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发展从木质到石质形式不一,到了宋、元、明、清成为宫殿建筑中的一个标志。华表的整体由三部分组成:柱头、柱身、柱基。西安碑林的华表的柱头上各有一个牴恑,起着仪卫和端祥的作用。

【位置:孔庙第三重院】

【对象:戟门、大夏石马、景云钟、碑亭、大成殿】 1.戟门

穿过第二重院落,我们将要经过的是孔庙的第三道门——戟门。戟门又称启圣门、仪门,俗称小殿,它是孔庙建筑群中尤为珍贵的明代建筑。这座戟门为歇山顶式,构造雄伟,平面为三间,进深二间,由柱三排构成。单檐九脊顶,上面覆盖着绿色琉璃筒瓦。脊顶分别为正脊、垂脊、戗脊、博脊。远看戗脊上装饰从前至后依次为仙人、龙、凤、狮子和马的装饰。那个时候,在举行盛大的祭孔大典之前,文武百官必须在此先将自己的仪容、仪貌整理好,熟悉完必要的仪规后方能进入。

3

2.大夏石马

在戟门的西侧,陈列着国宝级的文物——大夏石马。石马从长安城未央区查家塞赫连璝的墓旁移来,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罕见的石刻艺术珍品。

大夏国是由少数民族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一个国家,后被魏吐谷浑所灭,建国仅有二十四年的时间。当年,赫连璝的父亲赫连勃勃在公元407年将都城定在陕北的靖边统万城。十年之后举兵攻占了长安城,便命令长子赫连璝为大将军镇守长安。

已有1590年的大夏石马,在一整块砾石上采用圆雕、浮雕、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雕琢而成。它们的雕刻继承和吸收了汉代优秀石刻艺术的精华,改变霍去病墓前“马踏匈奴”粗犷拙朴、重在写意的风格,真实的再现了战马的高大、体态的均匀、四肢的发达。我们仔细地观看战马的身上采用粗线条雕出纹饰图案,前腿的肋胯处还雕刻有翅膀,整体线条清晰明快,具有很强的装饰性。马的前足镌刻“大夏真兴六年岁在甲子夏三月□□三日□□□□□军造??”等隶书字样。

大夏石马上承两汉、下启大唐,不仅是民族大融合时期的历史见证,也是目前唯一具有大夏纪年文字的文物。

3.唐景云钟

与大夏石马相对的,将是我们一同欣赏的唐景云钟。它陈列在戟门的东侧,因为铸造于唐景云二年(711年)而得名。

景云钟重约六吨,口沿为六角弧形,顶端趴着的动物叫蒲牢,传说它喜欢嘶鸣长叫,于是古人就将它作为钟钮。整个钟身分上、中、下三段,每段分六格,每格都铸造着不同的动物图案,凤、狮子、祥云、鹤、牛、飞天等。同时钟身上还均匀分布有36枚圆形的钟乳,它们都非常的对称,起着装饰和调节韵律的作用。在钟身第三格的正中间铸刻着唐睿宗李旦亲笔撰文书写的骈体铭文。字体古秀圆劲、灵逸洒脱,融合了篆、隶、楷三种书体。铭文的内容主要是宣扬道教的神秘和玄妙以及赞美钟声的悦耳和幽扬。铜钟最早在唐长安城景龙观的钟楼上,1953年入藏西安碑林。

景云钟以其自身独有的形制、精美的铸造、纯正的色泽、清脆的

4

音质以及书法艺术、冶炼技术在1964年获得世界名钟的赞誉,甚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将景云钟的钟声作为“元旦晨钟”。在2000年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唐景云钟又登上方寸之地的中国邮票,再次成就了中国文化的传播使命。 4.碑亭

欣赏完景云钟和大夏石马,我们再次踏上孔庙的“中轴线”,映入眼帘是在道路两旁对称排列的六座碑亭和东西两庑。

六座碑亭均为清代所建,每座碑亭里存放着一方巨大的碑石。这些碑石形体高大、华丽,碑文为清康熙、雍正、乾隆皇帝书写。东庑前由北向南依次为:雍正三年(1725年)所刻《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乾隆二十年(1755年)所刻乾隆帝御书〈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西庑前由北向南依次为:康熙四十三年所刻〈平定朔漠告成太学碑〉,乾隆十四年(1749年)所乾隆帝御书〈平定金川告成太学碑〉,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所刻乾隆帝御书〈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仪门前东侧碑亭内,则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帝御书《平定大小金川告成太学碑》。

六座碑亭建筑结构基本一致,全是八角攒尖顶,上覆黄色的琉璃筒状瓦。在六座相对而立的碑亭东西两侧有长长的庑殿式房子是用于供奉孔子七十二贤士的塑像,现在成为西安碑林的临时展室。

5.大成殿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碑林广场就是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的位置,大成殿即祭祀孔子的主殿,这里曾经供奉着孔子的塑像。《孟子·万章》曰:“孔子之谓大成”,大成指孔子能集中前人的主张、学说等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因此孔子也被尊为“大成至先师”。遗憾的是大成殿在1959年的9月15日毁于雷击,二00四年西安碑林对原大成殿遗址的地面用青石铺成,并做了明显的柱础标记。

【位置:碑林广场】 【对象:石台孝经】

5

石台孝经

这里,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被誉为西安碑林博物馆迎宾第一碑的《石台孝经》。因立于三层石台之上,碑文所述孔子与其学生曾参有关孝道的对话而得名。碑首、碑身、碑座由35块巨石组刻而成。碑首雕有双重卷云华盖,碑座三层石阶周围雕有线刻的蔓草瑞兽,寓意此碑上顶天下立地,有“顶天立地”之称。

内容所讲孝经古人十分看重和尊崇。“孝”指在家孝敬父母,在朝廷尽职于皇帝;“悌”指同辈人之间要和睦相处。儒家思想提倡“事君如事父”为的是利用宗法血缘关系维护和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以孝治天下。这里,便要提到此碑的书写人是唐玄宗李隆基,他也想用孝道的思想统治人民的思想,故立此碑。碑文采用隶书书写,字体雍容爽朗,端庄大方,为唐隶之典范。碑额上是当时的太子李亨用篆书题写的“大唐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注孝经台”。碑侧的一段行书为李隆基亲自批注,“孝者,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故亲自训注,垂范将来;今石台毕功,亦卿之善之,览所尽本,深嘉用心。”意思是说,孝是一切道德教育的根本,也是封建教育的源泉所在,所以亲自书写并作注,以求后人尊崇并发扬光大。

《石台孝经》于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镌刻而成,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六十余年的历史了。它与第一展室的《开成石经》都是在北宋时期最早移入碑林的藏品,保护它们也是碑林建设的最初目的。可以说,它们奠定了西安碑林洋洋大观的三千方碑石的基础。

【位置:第一展室】 【对象:开成石经】 开成石经

好的,现在我们就进入第一展室看看《开成石经》。“开成”是唐文里李昂的年号,因石经刻成于唐开成二年而得名。共由114块两米多高的巨石组刻而成,碑石两面刻字,共228面,刻字为650252个。内容是诗、书、礼、易、春秋等12部儒家经典,被人们誉为最重、最大的一部古代教科书,具有“石质图书馆”之称。

那么,古人为什么不惜花费巨大代价将儒家经典这么多的文字刻

6

在石头上呢?

我们知道,自从西汉的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后,儒家文化就成为封建社会传统文化的体现和凝聚,而儒家经典就成为历代学子考官考学的必读之书。但在唐代以前,雕版印刷术并不发达,纸张也相当的昂贵,文人们用来学习经书的方法是相互传抄,这样难免有误。于是,太和四年,唐文宗国子监内的学士郑覃向文宗讷谏,希望“校定六籍,勒石于太学,永代作则,以正其阙。”后来几经周折,才终于由他领导了国子监刊刻石经的工程,前后历时七年。

这里,大家可以看到碑石上有一些残断的痕迹,是因为这些石经也经受了一次空前的磨难。明嘉靖年间,陕西关中发生大地震,仅关中地区83万人死于这场劫难。这样,也致使《开成石经》44块被震断在地。为了修补这批石经,当时西安府学学官叶时荣专门组织人员,将震倒的碑石扶立而起,剥落的文字补刻上去,共刻97块小石立于碑旁。同时,对那些由于长期笔画走样、磨损不清的字,也按原字体进行了重新剜刻。清代,还补刻了《孟子》19石,最终使儒家经典的13部经书完整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位置:第二展室西侧】

【对象:景教碑、皇甫诞碑、同州圣教序碑】 1.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朋友们,带着对《开成石经》的回味与思考,让我们走进第二展室来共同欣赏唐代名碑。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反映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碑刻《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大秦”是中国古代对东罗马帝国的称呼(东罗马,今土耳其叙利亚一带),“景教”是基督教中聂斯脱利派的中国称呼。

景教,是在唐太宗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传入长安,碑文详细记载了景教传入中国的经过,由大秦国的阿罗本,历尽艰苦,从波斯传入中国。当阿罗本来到长安时,唐太宗非常欢迎,还派出宰相房玄龄列仪仗队迎接,碑文中有“帝使宰臣,迎宾入内”的记载。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唐太宗在唐长安城的义宁坊修建了大秦寺,景

7

教由此在全国盛行。但是公元845年,武宗下诏禁止道教以外的宗教流传,不仅拆毁天下寺庙,并且勒令僧尼还俗,而这块记录基督教的碑刻也可能因为武帝废佛而掩埋于地下。到明代天启年间出土,1641年就被写入葡萄牙文的《中国通史》中。碑文译成拉丁文传到世界各国,轰动很大。有人认为基督教产生于欧洲,而此碑该运往欧洲。在光绪33年(公元1907年)英国人派了一个丹麦人叫荷尔谟的到中国来用三千两白银把碑石运走,但遭到当地官员百姓的反对阻挠。于是他复制了一块碑石运往伦敦。现在世界上有好几块“景教碑”,但只有此碑是真品。

碑文还记载了景教的教旨、教仪和仪规,以及在中国传播活动的情况。碑侧及下部有景教僧人用古叙利亚文的题名,还详细记载了东罗马的山川、河流、产物等等,对于研究宗教史及中国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是世界四大名碑之一。

2.唐皇甫诞碑

我们都知道,楷书在唐代发展最为成熟,出现了许多楷书大师。在初唐就有杰出的“楷书四大家”,他们分别是欧阳询、虞世南、楮遂良和薛稷。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皇甫诞碑》正是欧阳询书写的。

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议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亦称《皇甫君碑》。唐于志宁撰文,。无书写年月。楷书28行,行59字。碑额篆书“隋柱国宏议明公皇甫府君碑”十二字。此碑在明代已断为两截。

皇甫诞,是隋代的一个大官僚。少年时为人刚毅,聪敏过人。在高祖时为兵部侍郎。数年之后,担任鲁州长史,曾经做过刑部侍郎。

欧阳询是今湖南长沙人。年少时就博览古今,聪敏勤学,读书数行过目不忘,精通史料典籍,尤其喜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由于他的子欧阳通也通晓书法,于是就有了“大欧小欧”。据说有一次欧阳询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三天才离去。

欧阳询历经陈、隋、唐三代,书法尽得隋碑峻利,又不失北魏风

8

貌,在峻利中求圆润,在圆润中求俊秀,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3.唐同州圣教序碑

褚遂良是浙江杭州人,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唐太宗时封为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由于他精通书法,便被魏征推荐给唐太宗,受到大力赏识。太宗时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累官至中书令。后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屡次被贬职而死。

褚遂良传世的楷书圣教序碑有两种,一种叫《雁塔圣教序》,一种就是我们面前的《同州圣教序》。《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五十八岁时书写,现存放在西安是的大雁塔内,是当年当着皇帝、太子、大臣的面写的,所以过于拘谨,没有完全发挥出自己的风格,其字体瘦劲,时兼行草,具有丰神。

《同州圣教序》是褚遂良被贬同州(今陕西大荔)后写的,刻在龙朔三年(公元663年)6月,这座碑石将唐太宗的《序》和高宗的《记》合刻一石,两碑之间相距十年,其运笔流利飞动,章法疏朗,显得清俊飘逸,瘦硬通神。也有“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的美誉,成为不同于欧体虞书的褚家风格。

【位置:第二展室东侧】

【对象:多宝塔感应碑、颜氏家庙碑、玄秘塔碑、集王圣教序碑】 1.多宝塔感应碑

《多宝塔感应碑》是颜真卿在四十四岁时为楚金禅师书写,由岑勋撰文,徐浩隶书题额,史华镌刻,被列为国宝级文物。

颜真卿是唐代大大臣和书法家,字清臣,山东临沂人。他的曾祖、祖父、父亲都擅长篆隶,母亲殷氏也不例外。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颜真卿联络从兄颜杲卿起兵抵抗。德宗时,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奸相卢杞趁机借李希烈之手杀害他,派他前往劝谕,却被李希烈缢死。当颜真卿遇害的消息传到京城,德宗皇帝李适五天未曾上朝,三军将士也纷纷痛哭失声。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书法中书写时间较早的碑刻,反映了颜真卿早期书法风貌。碑文书法结构规范严密,字体工整细致,整体一丝

9

不苟,无一懈笔。

2.颜氏家庙碑

《颜氏家庙碑》是颜真卿为父亲颜惟贞书写的碑石,内容记录了颜真卿家族的家史和仕宦经历。碑额由李阳冰用篆书书写完成。

碑石是颜真卿七十二岁时书写,当时正是他踌躇满志之时,书法风棱秀出、精彩纷呈,笔力雄健、结体庄密。在书写之时他加强了腕力的作用,形成“力透纸背”的效果。又横轻竖重,似有立体感觉。颜真卿的正书,横画端平,左右竖笔略呈向内的弧形,这不仅造成庄重感,而且使整个结构圆紧浑厚,富有强大的内在力量。这一切都是突破旧格局的创新。《颜氏家庙碑》是“颜体”的典型之作,也是他传世碑刻中最后的巨作。与李阳冰篆额,世称“双璧”。

3.唐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是由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写并篆额。刻立于唐会昌元年 (公元841年)十二月。《玄秘塔碑》是柳公权六十四岁时所书,原立于安国寺内,宋代移入碑林。碑文记录唐代的大达法师在穆宗、顺宗、德宗等皇帝时受到礼遇和尊重,如同兄弟,被誉为“镇国大法师”

柳公权,字诚恳,号松雪道人,是铜川市耀县人。少年时跟哥哥读书,写字、绘画,表现出出中的才华。他博览群书,对《诗经》、《尚书》、《春秋》、《左传》、《国语》都很有研究,是一位很有才学的政治家、文学家。在书法上他对真、行、草三体都有很高的造诣,更精通楷书。他初学王羲之,后来学习欧阳询、颜真卿,终于融合诸家笔法,独创一格,自成一家,史称“柳体。柳体下笔斩钉截铁,干净利落,笔力遒劲峻拔,结构严谨。

柳公权用笔之道,富有深刻哲理。穆宗皇帝李恒曾经问他用笔之法,他回答“心正则笔正,笔正则可法矣”。一语双关,寓意深刻,穆宗听了,顿时惭愧,悟其笔谏之意 柳公权一生历经唐德、顺、宪、穆、敬、文、武、宣、懿十帝,官至太子太师,咸通六年(公元865)逝世,享年88岁。

10

4.集王圣教序碑

《怀仁集王羲之书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咸丰三年十二月(672年)由怀仁和尚集王羲之书,诸葛神力勒石完成。碑石内容包括五个部分:1、唐太宗亲自撰序;2、唐太宗答敕;3、李治作记;4、李治

怀仁和尚在唐太宗时居住长安弘福寺,他并不以书法著称。可是,他做了一件使他的名字在书法是史上流传下来。

初唐时,玄奘法师从印度取经回来,于贞观十九年二月六日奉敕于弘福寺,把佛经翻译成汉文,太宗曾为他做了一篇三藏圣教序想得到王羲之的字刻在碑上,以垂永久,命弘福寺怀仁用王羲之的字集成,怀仁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逐字集成,完成了这幅林中之作,我们说集字虽不是创作,但要做到原字相似,却也不容易,而且在集字过程中,有部分字甚是难寻,怀仁则用重金去买,如不成,就将个字拆散再组合,故人们也称其为“千金碑”。又因为这座碑石荟萃了历史上三位最为辉煌的历史人物太宗李世民、佛学家玄奘法师、书圣王羲之,所以也称“三绝碑”。

碑石书法,清秀自然,流畅舒缓,成为学习王羲之行书的最好典范。

【位置:第三展室东侧】

【对象:篆书目录偏旁字源碑、曹全碑、唐公房碑、孔子庙堂碑、颜

勤礼碑】

1.宋篆书目录偏旁字源碑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方篆书碑。这座碑石叫做《篆书目录偏旁字源碑》,它刻立于北宋咸平二年,即公元999年,是由北宋和尚梦英书并自序。碑文的内容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偏旁部首共540个字,梦英将其全部用小篆书写,又在每一个小篆下加上一个或两个楷书注音。篆字下对应一个楷书的,下边一字就为上边篆字的读音;如果对应两个楷书,则要用前一字的声母和后一字的韵母相拼,这是我们古代的一种注音方法,叫“反切法”。比如“秃”字,就是

11

太子答词;5、心经。由于碑首上刻有七佛像,亦称《七佛圣教序》。

用“土”和“禄”两字来注音的。

小篆这种字体主要流行于秦朝。秦始皇统一文字后,李斯等人就把中国的文字规范为了小篆。篆书虽然字形优美,但因为笔划繁杂并不便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因此,当汉字历经了汉、隋、唐,到北宋时期,已经演化出了隶、楷、行、草等不同的书体,小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少,而梦英所书的这方碑石就像一部字典一样,可以方便大家学习及识别小篆。在字体上梦英也按照小篆规范,一扫几百年相沿的讹谬,使篆法归于正确规范,成为宋代书坛一绝。

梦英篆书的这方《偏旁字源碑》同时也为后世研究汉字形体结构及演变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模本。篆书较形象地表现出了中国古代的造字六法(又称六书),即象形、形声、会意、假借、转注和指示。如“男”字,就是一个会意字。篆书的“男”字,左边一个“田”字,右边为一个“力”字,又像是农具铁铲的形状。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为男耕女织的社会,男子是田间劳作的主要劳动力,而“男”字的结构便体现出了“男耕”的含意。

就其书法来看,梦英为北宋时期一位非常著名的篆书名家。此碑的书法用笔劲健,圆笔藏峰,体势婉转千柔而又韵味悠长。难怪乎在《梦英诗碑》中曾有32位名士为其作诗称颂。这些名士多为朝廷命官,也有文人雅士,梦英以一名和尚倾动朝野,可见他书法影响之大,为世人所仰慕。

2.曹全碑

我们知道,小篆是我国文字第一次统一的产物,它是在秦始皇时由李斯等人进行规范完善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活实际的需要,文字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在秦朝末年时,有一位隶御叫程邈,他把小篆变圆为方,化繁成简创造了隶书。隶书因为笔划简洁,字形优美,在两汉时期得到推广和发展。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碑林就收藏了一方保存完好的东汉名碑,接下来我们就来领略一番汉隶的特色。

我们眼前这方《曹全碑》刻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它是我国现存汉碑中极负盛誉的一方精品,同时也是碑林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国宝级的文物。

12

《曹全碑》是为汉灵帝时期郃阳县的县令曹全所刻。曹全曾经征战疏勒,立下了赫赫战功;在为官期间,政绩清廉,吏民称颂,因此他死后,当地的老百姓及官吏出资为他刻立了这座碑石。碑文主要记录的是曹全的生平和功德事迹,但其中也涉及到一些东汉时期的历史事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甚至有些内容还弥补了史书的空白。比如碑文对汉末“黄巾起义”的描述,说起义曾经波及到陕西郃阳县,郃阳县的农民郭家等带领众人积极响应,震动很大。在碑阴还刻有当时出资人的姓名。

虽然这座碑石的书者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但其书法却历来被书家们所推崇,被奉为汉隶成熟时期飘逸秀丽风格的典型。东汉时流行隶书,而隶书讲求波磔之美,即“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此碑的书法将隶书的特征及美感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其结字匀整,秀润典丽;用笔方圆兼备,刚以柔出,它在书法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再加上《曹全碑》不但书法优美,而且石质坚润,刻工精良,所以历千余年而字口清晰,棱角分明,成为汉碑中的精品。

3.唐公房碑

下面,我们欣赏到的这方碑石也是一方汉碑,叫做《唐公房碑》。它刻立于东汉,碑文记述了东汉王莽时期,陕西城固人唐公房学道成仙,携妻子、六畜、房屋飞升上天的故事。后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成语就是由这里而来。此碑的碑文用隶书写成,书法奇特,但因为刊刻时间较早,到唐宋时已经漫漶,今天就更为严重了。

《唐公房碑》与我们之前看到的唐碑相比,形状较特别。它是一座圆首碑,在碑首之上还刻有三道弧形的凹槽,称为“碑晕”,碑身有一圆孔贯通,称为“碑穿”。其实《唐公房碑》的形态体现出了汉碑形制的典型特征,它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碑刻形态的演变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中国的“碑”字出现很早,在先秦的史籍中就有了记载。早期的碑主要分为三种,其质地和形状都不完全相同。一种是形状较规整的竖石,立于宫殿门前,用来测日影,确定时辰。二是不规整的石柱,置于宗庙院内,以栓系家畜牲口。这两种碑统称为“庙碑”,后来演

13

变成为用以歌功颂德的纪功碑。第三种是立于墓穴的四个角上,用来安装辘轳、引绳下棺的厚木板,称为丰碑。最初丰碑在葬仪完毕后就被埋入墓穴或废弃于墓地,后来人们利用它刻录死者姓名、生卒年月等内容,逐渐演变为了后期的墓碑。而汉代,尤其是东汉便是碑刻发展和演变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碑刻的质地、形式、作用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原来那些立于宗庙之中的竖石失去了测日影、拴牲畜的功用,而被刻写上了纪功颂德的文字;立于墓穴的木板也演变成记录死者姓氏、籍贯、生卒年月和生平事迹的石质墓碑。也就是说,从汉代起,碑才成为了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树碑立传”的碑。

汉碑因为正处于碑石的发展时期,它们的形状还未形成定制,一般可分为三种形式,即方首碑、圭首碑和圆首碑。方首碑实际上是一块长方形的竖石,造形简单,如《曹全碑》;圭首碑是上锐下方的尖头碑, 如《苍颉庙碑》,因整体形似古代一种上尖下方的礼器“玉圭”而得名;圆首碑,碑头呈圆形,如《唐公房碑》。奇妙的是,在汉代的碑石上,我们仍能看到很多前朝“碑”的遗迹。比如《唐公房碑》上的几道装饰用的碑晕,它的雏形就是古代下棺时,刻于木板上用来羁勒绳索的凹槽。当墓穴旁的木板、竖石不再作为下棺的支架所用,其上的凹槽也失去了它们原本的功用,于是被人们演化为一种纯装饰性的纹样。再往后发展,人们在晕纹的两端又雕出了垂下的龙首和四个爪子,于是弧形的晕纹不再只是简单的线条,而变成了造型简洁的龙身。再后来,龙身上出现了片片鳞甲,雕工也愈加精湛细腻,到了隋唐,定型为碑首上一种固定的装饰——无角的黄色小龙,“蟠螭”。

4.孔子庙堂碑

中国书法最鼎盛的时期是在唐代,其中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被合称为“初唐四大家”,他们融合了南北书风,创立了新的楷书典范,对后世影响很大。在上一个展室,我们已经欣赏到了欧阳询、褚遂良的作品,接下将要看到另一位初唐大书法家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

《孔子庙堂碑》初刻于唐武德九年,即公元626,由虞世南撰并正书,碑文记述了高祖立孔德伦为褒圣侯并新修孔庙之事。此碑为初

14

唐碑刻中杰出之作,也是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家公认的虞书妙品。据说碑石刻成以后“车马填集碑下,毡拓无虚日”,所以不久之后,原碑就毁掉了。后来武则天又下令重刻了一方,也毁掉了。我们面前这座是宋代建隆、乾德年间由王彦超重刻于陕西西安,故俗称“陕本”或“西庙堂”;另还有一方较著名的翻刻本为元代时重刻于山东城武的“城武本”,或称“东庙堂”。

虞世南初仕陈、隋,入唐后,官至秘书监,封为永兴县子,故世称虞永兴或虞秘监。他曾为弘文馆学士,经常与太宗谈古论今,商讨国事,很受太宗的崇敬。太宗称他有五绝,即德行、忠实、博学、文辞、书翰,其中“书翰”最得太宗赏识。虞世南的书法师承隋代的智永禅师,又继承了二王的遗风,而太宗酷爱二王书法,所以经常在政务之暇与虞世南共论经史、书法,最后还下诏要虞世南亲自教授自己书法。

虞世南的书法,法度严谨、方圆互用、刚柔并济,堪称唐楷风范。他尤其擅长写“戈”字一笔,充分伸展,匀圆精美,很富有特色。据《书断》记载,有一次,唐太宗习字,空“戬”字的戈笔,请虞世南填上。唐太宗满意之余,拿给魏征欣赏。魏征看后,说道:“仰观圣作,惟戬字戈法颇逼真。”意识是说,整幅作品,只有“戈”这一笔写得最惟妙惟肖,太宗听后,对虞世南更加钦佩不已。后来虞世南去世,太宗更感叹从此无人可与论书矣。如果大家感兴趣,不妨也在碑文中找出一个戈字,欣赏一下虞书最富特色的一笔。

5.颜勤礼碑

在这个展厅中,我们还能看到颜真卿晚年的另一件代表作——《颜勤礼碑》。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了纪念他的曾祖父颜勤礼而立,由颜真卿亲自撰文并书写。因为没有刻写年月,对于这方碑石的书写时间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刻立于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为颜真卿71岁时所书,;一说是刻立于唐大历三年(公元768年),颜真卿60岁时书写。由于这座碑石长期掩埋于地下,直到1922年才在西安出土,历史上未经椎拓,因此碑文保存完好,也是现在留存于世的

15

最能体现颜真卿书法原貌的碑石之一。

《颜勤礼碑》堪称颜真卿晚年时期的精妙之作,它已完全脱去了初唐楷法的体态,凸显出颜体的个性。字的结构更趋宽绰,运笔更加苍劲有力,笔势开张,挤满方格,显得宽舒圆满、雍容大度。因此这座碑石也成为人们平初学楷书的典范。

【位置:第三展室西侧】

【对象:张旭千字文、怀素千字文】 1.张旭千字文

我们已经欣赏到了真、隶、篆、行四种书体,接下来再来看一看最具观赏性的一种书体——狂草字体。草书在汉代时已经出现,在唐代时得到飞速发展,特别是唐代的张旭对草书作了较大的修改,使各字上下连接,字体大小错落、粗细相间,创造了狂草字体。在我们对面的这几块草书《千字文》帖便是张旭的作品,我们一起过去欣赏一下。

大家一定感觉到了张旭的字写得龙飞凤舞,非常难以辩认,但是又极富有韵律之感,如同纸上的舞蹈一般。张旭写字强调以意为先,也就是说他希望通过书法创作来抒发自己的胸襟和情感。当他兴起之时,常常是一笔如行,字与字上下相接、首尾相连,如同行云流水一般,非常洒脱奔放。咱们常说字如其人,张旭的性格也像他的字一样狂放不羁。他是一个嗜洒如命的人,而且每喝必醉,酒醉之后常常拿着毛笔呼喊奔走,奋笔疾书,完全沉醉于忘我的书法创作之中。高兴时甚至会解下头发,用头发蘸墨书写,所以后人送了他一个雅号,叫他“张颠”。

这几块碑帖的内容为我国最早的启蒙教课书之一——《千字文》。故名思意,《千字文》是由一千个字组成,这一千字中包括天文、地理、历史、典故人物、伦理道德等等。它四字一句、两句一韵,既韵味十足,又朗朗上口。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就是其中的语句。《千字文》起源于我国南北朝时期。在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是一位有名的书法家,他对王羲之的书法十分爱幕推崇,据《尚书故实》上说,梁武帝命令殷铁石在王字的墨迹中选出一千个互不重复的字,

16

供给诸王临摹学习,当这一千字拓出后,梁武帝又觉得太零碎散乱,然后,又由文学侍从周兴嗣将着一千字编缀成有意义的文字。周兴嗣在一夜之内完成,由于用脑过度,头发、胡子在一夜之间全白了,到了后世,名书法家书写千字文成了风气。在张旭草书的旁边,我们将欣赏到唐代另一位草书名家怀素所书的《千字文》。

2.怀素千字文

怀素是唐代一位名僧,他是张旭之后以狂继颠的又一位草书巨匠。他因为家境贫寒,自小便出家做和尚,与张旭相同的是怀素虽为和尚,但喜欢喝酒吃肉,并乘着酒兴挥笔作书,因此,人们把张旭和怀素合称为“颠张醉素”。

怀素的字如骤雨旋风一般,随手万变,却又法度俱备。当年怀素练字也十分不易,他没有钱买纸,于是就在房前屋后种了很多芭蕉树,以芭蕉叶子为纸练习书法。用坏的笔在院子里都堆成了堆,他称之为“笔冢”。后来为了学习书法的精华,千里迢迢从家乡湖南来到长安,向张旭以及张旭的弟子邬彤请教,最终成为了与张旭齐名的草书大家。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张旭和怀素的《草书千字文》都是刻于横置的长方形石块上,它们的形制与我们刚才所见的碑有些不一样。其实我们眼前这种刻石叫做“帖”,它与“碑”是有一定区别的。 碑一般是竖长摆放,有额有座,立碑的目的是传于后世,所以碑文内容一般都是对碑主人或者对事件的歌颂,有一定的格式,字体以庄重严谨的篆书、楷书、隶书为主。比如《曹全碑》、《颜勤礼碑》就属这一类。而贴是专门为学习书法者提供前代名人书法而刊刻的,以字体的优胜为选择的标准,内容庞杂、形式不一、长短不限,而且贴一般是横方形的石板,比碑稍小,无额、无座,也没有侧面,大多在正、反两面刻字。同样内容的碑一般只刻一座,而同一个人同一内容的帖可能会刻好几块。不同时代,依据不同蓝本所刻的帖也是有好坏之分的。碑林收藏的这几块怀素《千字文》是明代成化年间所刻。

好了,参观完第三展室,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入第四展室。在接下来的展室中,我们将会欣赏到宋、元、明、清书法名家的作品及独特

17

的绘画刻石。

【位置:第四展厅东侧】

【对象:黄庭坚诗碑、苏东坡诗碑、米芾诗碑】 1.黄庭坚诗碑

进入碑林四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侧碑墙上宋代四大家之一的黄庭坚的巨幅行书作品。黄庭坚擅长写诗,在书法上的造诣也极深。他的书法清圆妙丽、气贯脉通,运笔则圆劲苍老,结构中宫紧收,四出放纵而神凝之,颇似他豁达磊落的为人。他以画竹之法作书,其风枝雨叶,气高古雅,所以书法达到了风韵最旺的境界。而他的诗词对后人也颇具影响,成为宋代诗坛巨匠,开创江西诗派。这首诗描写的是长安皇城的景致,主要写汉代长安城的皇室宫苑,崇高的建筑,盛美的仪仗,优雅的景色,庄严的宫廷,都是普通人所不能见到,甚至不能想象的。全诗如下:

翠盖龙旂出建章,莺啼百转柳初黄。昆池冰泮三山近,阿阁花深九陌香。径转虹梁通紫极,庭含玉树隐霓裳。侍臣缓步随銮辂,冈上应看集凤皇。小苑平临太液池,金铺约户锁蟠螭。云中帝座飞华盖,城上钩陈绕翠旗。紫气旋回双凤阙,青松还有万年枝,从来清跸深严地,开尽碧桃人未知。

2.苏东坡诗碑

旁边这方碑石为北宋四大家中苏轼的作品。内容是苏东坡《集归去来辞诗》六首。

苏轼,号东坡,是宋代著名大的诗人,散文家和书法家。他的一生精力,用在了很多方面,不仅文学艺术造诣很高,同时也是一位政治家。但政治上的波折却影响着他的生活,他曾被几次贬官,晚年甚至远赴海南。我们看这块碑刻的落款是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就是苏东坡谪居贵州后所作。被贬贵州后,垦荒筑屋,耕食其间,使苏轼对陶渊明《归去来辞》中那种隐避的内涵有了特殊的理解和共鸣,借集陶诗字句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与他在元丰五年(1082)所书的《寒食贴》风格略似。而这座碑石也是碑林仅见的一通东坡名诗刻石,被

18

推为苏贴刻石的较佳者。

3.米芾四条屏诗碑

我们知道,北宋四大家包括苏、黄、米、蔡四人,碑林一共收藏了其中三位的作品,看完了苏、黄二人的书法,我们再来观赏一番米芾的四条屏诗碑。

米芾是宋代著名的书画家,他尤其擅长写行书,在宋四家中,也是行书最出色的一位。米芾才华横溢,性格狂放不羁,他平时穿戴衣着喜爱模仿唐人,再加上神貌秀逸潇洒,谈吐流利清畅,所到之处,人皆竟相观之。在生活中他好清洁,言行怪癖,因此又称他“米颠”。米芾有这样一个典故,有一次,宋微宗召见他一同论书,要他在御屏上写字,有个“中”字写的特别精彩,受到皇帝的大力赞赏。写完字,他就把御案上一个心仪已久的砚台往自己怀里放,全然不顾硕台内的墨汁挥洒了自己一身。他对皇帝说:“这个硕台臣已经用过了,不方便再给皇帝用,请皇帝将它赐给我吧”。皇帝见他这个狼狈的样子,哈哈大笑。得到这一笑,砚自然就归他了。

米芾的才气,加上他强烈的个性,于是形成他独特的书风。我们看到眼前这幅作品,字形变化迭出,自然秀丽,章法安排也十分巧妙,真不愧为北宋四大家。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帝王巡游时豪华阵容与当时长安郊区的美景,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番诗中的意境吧 :

皇都初度腊,风辇出深宫,高凭楼台上,遥瞻灞浐中,仗凝霜彩白,袍映日花红。柳眼方开冻,莺声渐转风,御沟穿断霭,骊由照斜空,时见寰游游,因观稼穑功。

【位置:第四展室西侧】

【对象:达摩东渡和达摩面壁图、关帝诗竹、魁星点斗图、】 1. 达摩东渡和达摩面壁图

这两块碑均刻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形制略同,作者为清初的疯癫和尚李福题跋并绘画。达摩是印度的一个王子,他在南朝(520—546齐梁之交)从海路不远万里来的广州,随后到达健康(南

19

京)与梁武帝谈论佛理。而梁武帝对佛事认识比较浮浅,领悟不深刻,于是两人话不投机,达摩一怒之下,脚踩芦苇,肩扛草鞋,过长江来到河南省嵩山少林寺中,并在此面壁九年,终于悟出佛理,于是在此创立了佛教的一派——禅宗。这幅“达摩面壁图”就是表现达摩在石洞中面壁九年的情景。“达摩东渡图”描绘的是达摩过江的情景。传说达摩修行高,轻功好。老百姓为了考验达摩的本领,就将所有的渡船藏了起来,他看到此情形淡然一笑,折根芦苇,凌波而去。西安碑林所藏这两块碑石,在画法上流畅准确,衣饰简率豪放,神态细致入微,颇能传达人物的精神面貌,及受世俗特别是佛教徒的推重。

2.关帝诗竹

这是一方奇妙有趣的碑石,将文字与绘画融为一体,刻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在中国家喻户晓,其中描写由于三国之争,关羽同刘备的两位夫人在下邳被曹兵困于土山上,关羽为保护两位嫂嫂被曹操俘虏。关羽的文采武略备受曹操青睐,曹操惜才爱将,赐以高官厚禄并封关羽为汉寿亭侯。而关羽对着这一切淡然处之,最后还是挂印而走。后人赞赏关羽的品行,故产生了这幅关帝诗竹。这幅图由风竹,雨竹构成一幅秀竹画图。风竹的叶子向一边飘动,就好像有清风吹过;而雨竹的叶子则向下低垂 ,就好似有细雨在击打。这两尾竹子的竹叶恰好组成一首五言绝句: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这首诗表达了当时关羽身在曹营身在汉的特殊心情。有人说这首诗是关羽写给刘备的,据史书记载关羽其人既不善写诗,也不善作画,这座碑是清代韩宰附会之作。

3.魁星点斗图

这也是一方游戏性质的亦字亦画的作品。魁星是何许人?他是神话中主宰文人文运兴衰的一个神,是北斗七星之第一星。也就是点状元的神。所以当时很多学府和学宫内筑有魁星楼,来供奉魁星,以求金榜题名。我们看到碑上这个魁星的形象是一个小鬼的样子,一脚翘起托起一个“斗”字,另一脚则立在一个鳌字的头上,一手拿判笔直拍向斗字,另一手持砚台。取的是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意思。唐宋

20

时期皇宫正殿的台阶前有石板,雕有龙和鳌的图案,考中的进士要站在宫殿台阶下迎榜,而状元则站在鳌头那里,故称独占鳌头。而这个鬼的形象又是由儒家修身养性的八个字组成;正心修身,克己复礼。这幅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构思安排巧妙,足见其匠心独运。这座碑立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是清代一个武官马德昭所画,他的字体华丽,讲究形式,并富于趣味。

走出第四展室,穿过回廊,我们来到了第五展室。

【位置:第五展厅东侧】

【对象:宁静致远碑、一笔虎一笔寿碑、官箴言】 1.宁静致远碑

康熙皇帝(玄烨)的碑刻作品在这里占有相当显著的位置,我们看到这幅“宁静致远”就是康熙的作品。康熙自幼喜爱书法,他认为挥毫练笔是帝王应有的修养,所以他的一生始终保持着对书法的浓厚兴趣。康熙帝学书时遍临诸家,我们熟悉的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米芾、董其昌等的书法他都曾临写,从而形成了自己博采众长,清劲刚健的书风,他写的字潇洒秀丽,苍劲率真,倍受世人喜爱。这里展出的《水镜堂》《训饬士子文》《宁静致远》等都展示出他深厚的书法功力。

我们面前这座碑石上所书的“宁静致远” 出自诸葛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其实也反映出了康熙皇帝的治国方针。康熙自幼好学不倦,目光敏锐,意志坚韧,处大事而不惊,敢作敢为,在位六十一年之中,致力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使社会经济从明末清初的凋敝状态中得以复苏和发展,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康熙盛世”,为后人所景仰。故在他执政期间书写此文也是他励精图治的人生观的反映。

2.一笔虎 一笔寿

参观完碑林第四展室的“魁星点斗”,想必您对马德昭并不陌生,马德昭是清代四川人,曾做过固原提督,擅长书法尤其喜欢作大字的连绵草书。这个一笔写出的“虎”字就出自这位书法家之手。这个“虎”

21

字形似卧虎,虎头、虎尾、虎口清晰可见,尤其是虎尾,作者有意抖动笔锋,用墨得当,使其生动传神。

与“虎”字相同,马德昭一笔书写的“寿”字,仍是笔酣墨畅,神气十足。更为奇巧的是,书写“寿”字时,马德昭用“九十九”与 “廿一”两个数字组合而成,取花甲重周之意,因而很受世俗喜爱。 很多书法爱好者 比起我们刚刚看过的成篇的书法精品 可能更喜欢这种榜书,因为他们的气势,更因为它们在使用飞白时的洒脱和飘逸 。

3.官箴言

从古到今,流传下了许多为官之道的警世箴言。在第五展室的这座《官箴》就是其中之一,它的语言精练朴实,却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这则官箴的作者是明代霍州学正曹端,后来山东巡抚年富进行了修改。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年),顾景祥(号贞庵主人)任山东泰安知州时,将官箴刻在泰安州衙,用于鞭策自己。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颜希深任泰安知府时,偶在衙内的残壁中发现此碑文,感受颇深,遂将此碑重刻,并附以跋文,立于官署内西厢房,当作座右铭。颜希深为官一世,忠于国家,清明廉洁,德泽百姓。他不仅洁身自守,而且严禁属下贪污作弊,也决不向上司行贿。据说,颜希深任山东督粮道时,权贵和珅随乾隆南巡,向地方官勒索“孝敬费”,遭到颜希深严辞拒绝。因此,他成为百姓感念、僚属敬畏的好官。

官箴碑石刻于清代道光四年,书法方正刚健,与其独特的内容巧妙结合在一起,更是官箴增添了历史与现实的意义。

【位置:第五展室西侧】 【对象:峄山刻石】 峄山刻石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中国文字的大一统是在秦始皇时期完成的。当时,秦丞相李斯等人把中国的文字规范为了小篆,但遗憾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能保存至今的秦朝小篆刻石已经非常之少了,而我们碑

22

林收藏着一座宋代重刻的秦小篆碑——《峄山刻石》,相信这方碑石能让我们重温到秦朝小篆的风韵,大家一同随我去欣赏。

《峄山刻石》原碑是秦始皇首次东巡时刻于峄山(在今山东邹县城)的记功刻石,原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内容是颂扬始皇帝废分封立郡县的功绩,前边一千个字是秦始皇诏文,后边七十九个字为秦二世诏文。碑文为秦丞相李斯所写,李斯称得上是中国最早的专业书法家,他的篆书婉转流畅、造型优美,对后世的碑铭书法有着很大的影响。

《峄山刻石》原碑在唐开元前就毁于兵险战乱,西安碑林所藏是北宋淳化四年(993)陕西转运副使郑文宝依据唐徐铉的摹本重刻而立的,它是长安版本里面摹刻最早,质量最好的一块。从秦朝小篆的使用,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文字从此走上理性化、规整化的发展道路。

【位置:第六展厅东侧】

【对象:五岳真形图、赵孟頫诗碑、严公神道碑、董其昌诗碑、】 1.五岳真形图

在这个展室中,大家可以看到一座图文并茂的碑石,构图十分巧妙别致,它叫做《五岳真形图》碑,刻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碑文共分为五段,讲述了中国道教及五岳文化的来历。碑石上阴刻着五岳的形状,还概括了五岳山势的主要特征。

中国的五岳分为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衡山和中岳嵩山。这五座名山,俯视群峰,高大雄伟,按东西南北中,各居一方,犹如中华大地上五座测量标志,所以又称中国的镇山。大家可能会产生疑问了,这幅奇妙的图画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在碑文中给了我们答案。碑文第五段说,《五岳真形图》就犹如护身符一样,修道的隐士隐居山中必须佩戴,这样就不会受到山中鬼魅,精灵,虫虎,妖怪等一切毒物的侵害。而这幅图画原是在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七月七日夜,由西王母带入人间。当然,这个传说故事带着很强的奇幻色彩,但它在中国古代的很多异书中都有记载,在道教中也存在这样的传说,而像山东泰山,河南嵩山等五岳处也都有《五岳真形图》流传,内容也与此相似,可见这幅图像与我国道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

23

系。

在这座碑石的背面刻有赵孟頫的《游天冠山诗碑》,我们一起到背面来观赏。

2.赵孟頫诗碑

《游天冠山诗》刻石刻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 作者赵孟頫,是元代一位书画文学全才,尤其是书道的领袖。在宋末元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书艺也随着国运一落千丈,这时赵孟頫力挽狂澜,博采众长,将晋韵、唐法、宋意融合在一起,推陈出新,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赵体”,而他本人也成为与颜、柳、欧并举的中国楷书四大家之一。

赵孟頫曾在江西贵溪三峰山即天冠山作诗立碑,并书丹,编写贵溪风光。可惜的是,原碑早已遗失,只有为天冠山二十四景撰写的诗文保留下来,后来由清代的邓霖刻石于碑林,并且还将明吴中四才子中文征明的跋文一起刻于碑文后。这座碑石的刻工极好,完全再现了赵孟頫书法的原貌,字的结体精熟,规矩不苟,笔势流转,在圆势中又略带方意,让人如被春风,如沐丽日,不愧是赵孟頫行草碑版中的佳作。

时代一步一步向前发展,接下来请大家随我来欣赏下一个朝代,明朝时涌现出的一位书法家董其昌的书作。

3.董其昌诗碑

这座《秣陵旅舍送章生诗》刻石,为董其昌用行书书写,长白达礼善题跋。

董其昌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书画鉴赏家兼书画理论家。他的书法学古,涉及面极广但又能自创风格。清王文治称他的作品为“书家神品”。加上清初康熙皇帝非常喜爱董书,使得清朝时学习董书的人非常之多。这样他的书法笼罩中国书坛竟达一个世纪。这方《秣陵旅舍送章生诗》刻石便是清陕西布政使(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常务副省长)长白达礼善下令将自己收藏的董书刻成碑石,长期保存于碑林。

诗文题目中的秣陵就是金陵(南京),“秣陵旅舍送章生诗”的意

24

思就是在南京旅舍中为浙江绍兴会稽的章生作诗。这幅作品如同董其昌的绘画一般,用笔悬腕正锋,有板有眼但轻松自然。在笔法上不仅有浓淡枯润的变化,而且字距行距都拉得很大,疏朗潇洒,全篇显得空灵淡雅。整幅作品使观者视觉感到白大于黑,即白犹当黑的作法,确实是前无古人的。

董其昌传世的书作多以小行书取胜,而这座诗碑是他为数不多的大字作品,字形飘逸飞动,成为研究董书的重要史料。

4.严公神道碑

《严公神道碑》的书者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戊戌变法”及“公车上书“的主要发起者,康有为。我们都知道,康有为是中国近代一位非常出名的政治人物,其实他也是清代“碑学”书法的积极响应者和亲身实践者。他的书法主张用实笔,追求厚重与气势,一反清代纤弱媚好的书风。到了晚年时期一度专攻书法理论,对晚清书坛作了重要建树。

《严公神道碑》的内容主要叙述了清朝时一位朝廷命官严裕汉的家谱及其个人经历。严裕汉原本为一个增贡生,就是指纳绢、交银子才有资格读书的贡生,后来因自己发奋努力,成为朝廷命官,国家栋梁。康有为感同身受也同时用此来教化当时的学子、青年。他在书写碑文时,用笔或方或圆,运用自如,藏锋重力,自始至终不露锋尖,毫无雕琢之气,人们称这种书体为童体或孩童体书。难能之处,是力大而不死,此书还表现出一种不修边幅、粗犷自然的艺术情趣。在清代碑学诸家中别有新貌。

【位置:第六展室西侧】 【对象:林则徐游华山诗碑】 林侧徐游华山诗

一提到历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我们自然会脱口而出----林则徐这一英雄的名字。林则徐不仅是一位有着卓识远见的政治风云人物、一位民族英雄,也是一位书法家。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游华山诗碑》就是他的作品。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nl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