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4-22 17: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1 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只需要回答要点。 2 简答题(5题,每题8分):只需要回答要点。 3 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尽可能详细地对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说明和解释(10分),并尽可能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和论证,着重考察描述与分析的逻辑性、条理性与准确性(10分)。

第一讲:社会学导论

? 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条件

时代背景:1.从封建社会(农业的、宗法的、慢节奏的)向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转型。

2.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暴露的社会问题与矛盾:经济危机、贫富分化加剧、阶级对立、贫困化以及犯罪率上升等社会危机出现。

3.经历长期无序和失范后对社会秩序的渴望:社会学的产生是工业革命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与长期无序、失范的社会常态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思想理论领域的反应。

思想条件:历代社会思想:哲学、政治以及伦理中的社会思想的发展,观念与价值的变迁:神权——君权——人权。

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经验研究方法被用于解释社会变迁。

社会调查资料的积累:17世纪源于英国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以及各种类型的民族志、环球旅行笔记等经验材料的积累。 ? 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具有科学性。即不能将自己的研究建立在依靠洞察力、无确凿根据的信念或道听途说的基础之上。而只能依赖科学的证据,而这些证据是通过对人类生活的系统研究获得的。 具有客观性。尽可能运用类似自然科学的技术。在提出问题、得到结论时努力做到不受感情、偏好的影响。其最终目标是发展出一套完善的科学知识体系,以解释并在某些情况下预测社会事件。

不可避免的主观性。社会学者感情及其道德因素的介入限制了他们研究什么和怎样进行研究。

? 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目的

描述社会、解释社会、预测社会 ? 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的想像力使我们能够抓住历史与我们的经历,以及在社会中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它的任务,是它的承诺??这种想像力的第一个果实:即仅仅通过将其自身置于他所在的历史时期中,一个人就可以理解他们自己的经历、就可以估计自己的命运;仅仅通过他身边的所有的人,一个人就可以知道他自己的生活机会 第二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视角

? 经典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主张(孔德,斯宾塞,马克思,韦伯,迪尔凯姆) 孔德:科学的目的:认识为了预测,预测为了控制

社会学的目的:发现社会秩序的法则,以保持稳定和建立新秩序。

创立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论:强调实证阶段的科学需要借助自然科学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以及历史法。 三阶段法则:

1.神学阶段—军事阶段

2.形而上学阶段—过渡阶段 3.实证阶段—工业阶段

斯宾塞:社会有机体论、社会进化论:1.那些能更好地适应起环境的社会比不能适应环境的社会更易于生存和发展。

2.社会与有机体相似,一个自我管理的体系,由简单向复杂进化。

3.适者生存原理适用于社会之间和社会内部。社会的特征,包括它的不平等都是“自然”进化原理的结果。

4.基本社会主张:反对政府干预,主张渐进和改良。 马克思(冲突论):1.社会不是一个自行管理的有秩序的体系,社会充满了不断的冲突和变迁。

2.每一个社会都包含有“毁灭自己的种子”。 3.社会主要是由经济力量决定的。

4.人类历史是各个阶级不可避免的相互冲突的过程。 韦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行动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论: 1.个体主义方法论原则 2.价值中立原则

3.强调同情理解和“解悟心声”—信仰、感觉和需要 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5):“与马克思相反,韦伯强调文化观念与社会结构彼此影响,而且社会生活,其中包括经济过程,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思想和信仰(宗教)。 迪尔凯姆: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 2.社会学的方法论原则—集体主义方法论

3.社会学的核心关怀:社会是如何整合起来的? 4.成员因为享有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而联为一体。 5.机械团结 ——> 有机团结 6.同质性——>异质性

7.无分化,无分工——>分化、分工

? 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冲突主义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

结构功能主义:观点:功能主义是对共同利益的一种理论探讨:社会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或和整个社会体系的关系。结构功能主义强调这样的一种模式,即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从而维持了社会的稳定。像身体的各个部分一样,社会的构成部分(家庭学校政府等)以系统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对整体发挥着好的作用。 代表人物:帕森斯、默顿 冲突论:观点:冲突论强调人们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的斗争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 冲突论的理论假设: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远不是作为整体一部分而平稳运行的,实际上他们是互相冲突的。

代表人物:马克思、齐美尔、达伦多夫、科塞

符号互动论:符号互动论关注社会的微观方面,即社会互动和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人。符号互动论关注人们的行为如何依赖于我们定义自己和他人的方式。他们研究面对面的互动,了解人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从生活以及他们在其中的位置中得出意义。符合互动论研究人的行为、思想和感觉,探索人们的动机、目的、目标和他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代表人物:库利、米德、布鲁默

? 尝试运用不同的社会学理论视角来解释和分析某些具体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现象(例如离

婚率上升、农民外出务工或者社交网络使用率提高等现象)。 第三讲:文化

? 文化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的内容有哪些?

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现象。

内容包括语言、符号、价值观、规范、物质文化

? 文化的各个构成要素(符号,语言,价值观,规范,物质文化)的定义分别是什么? 符号 :是指一群人所认可的任何能有意义地表达其自身之外的事物的东西。如文字,数字,象征物,有意义的姿势等。

语言:是指人们所使用的口头和书面的言说方式,它是最重要的符号系统。

价值观:一个社会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关于如何区分对与错、好与坏、违背意愿或符合意愿的观念。

-价值观决定行 -行为决定价值观

规范:人们在特定环境下被要求如何行动、如何思考、如何体验的期望称为规范。 -规范既有正式的,又有非正式的。 -有些规范只对特定群体生效。

-大部分社会规范与人的社会地位及其社会角色或者特定的时期有关。 -规范的类型包括社会习俗、民德、法律。 物质文化: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物质状态——机器、工具、书籍、衣服等——称为物质文化。 一个特定社会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其实质是技术水平,可开发资源和人类要求的集合体。现代社会拥有丰富的资源,充足的劳动力和高度发达的技术。人类创造和改变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的所有因素——规范、价值、语言、传统及其他——都必须去适应物质文化。 ? 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以及文化滞后(文化堕距Culture lag)的定义。

主文化:社会多数成员共享的,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如普遍认同的道德观念。 亚文化:一个社会中部分社会成员共享的不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文化。可以以年龄、区域、族群、职业以及信念为基础。 反文化:亚文化的一种特殊类型,对主导文化具有反功能的文化。对现存的主文化采取否定、背离的基本态度。

文化堕距:是指社会变迁过程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 ? 看待文化的三种态度及其定义: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中心主义以及文化理想主义。 文化中心主义:完全用自己文化作为准则来评判其他文化,凡是与自己文化一致的就认为是可接受的,凡是与自己文化不一致的就认为是不可以接受的。 文化相对主义:用客观的方式来看待一种文化,在准确描述和合理解释的基础上理解一种文化。实际就是承认文化各自具有优势,它们都是基于特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适应产生的。 文化理想主义:把其他文化理想化,用其他文化的准则来评判自己所处的文化,凡是自己的文化中与其他文化一致的就认为是可以接受的,凡是自己的文化中与其他文化不一致的就认为是应该批判的。 第四讲:社会化

? 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学习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

狭义的社会化:个人接受社会文化并被社会认可的过程。主要对象是儿童和少年,强调个人

对社会文化模式的学习和掌握。

广义的社会化:个人学习社会文化,扮演社会角色并形成人格的整个一生,是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的基本过程。

再社会化:学习新的规范、价值。态度和行为的过程。 ? 主要的社会化主体有哪些?

家庭、邻里社区、宗教 、日托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工作组织 ? 镜中我理论与角色借用理论的内容

镜中我理论:通过符号互动,人们彼此成为对方的镜子,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取决于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即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交往中形成的。

角色借用理论:游戏对于自我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在游戏中,儿童学会了扮演他人的角色,也就是说,进入他人的世界——理解他人的感受、思想、并预知他人的行动。 重要他人:具有重要影响的人。比如父母,兄弟姐妹。 一般化他人:作为整体的群体的角色。 第五讲:社会结构与社会互动

? 社会结构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有哪些。

社会结构:社会要素或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具体而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

广义的社会结构:社会各个基本活动领域即社会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一般状态。

狭义的社会结构:指阶级、阶层、民族、初级群体 、职业群体等主要地位群体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状态。

构成要素:文化、社会地位、角色、社会群体、社会制度

? 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先赋地位、自致地位、角色冲突、角色紧张的定义。 社会地位:是指在某一群体或社会中的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

社会角色: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简言之,即与特定地位相联系的特定的行为、义务以及特权。

先赋地位:是自然而然获得的社会地位。它通常不能随意地被改变。如民族、种族、年龄、性别和某些家庭内的地位。

自致地位: 是一个人通过个人努力而得到或者实现的地位。是意愿性的。 角色冲突:每个人可能具有两个或更多的角色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两种或更多的身份,当来自于这些角色和身份的要求出现对立时,置身于其中的个人就处于了一种角色冲突状态。 角色紧张:相互对立的要求被置于同一角色之中,由这种情形而导致的个人压力。 ? 共享定义和印象管理的定义 共享定义:日常活动的一般假定:不仅对于语言及其他具体符号,而且还包括日常社会情境 ,别人与我们都使用同样的定义。而多数的共享定义(情境定义)是在无意识当中领会的。 印象管理(自我呈现):为了使他人按照我们的愿望看待自己而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的努力。印象管理可能有目的,行动者可能想欺诈、侮辱、迷惑、误导或打发别人。它总是为了使行动者能够更好地控制别人的行为

? 社会互动包括哪些具体类型(交换、合作、冲突、竞争、强制)。 社会交换:互动双方自愿相互换取资源的互动方式。 合作:互动双方相互配合以达到共同目标的社会互动形式。由于有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对于单独的个人或群体来说很难或不可能达到,于是人们或群体就联合起来一致行动。

冲突:双方为了某种利益或价值观念而产生的相互排斥、伤害、剥夺甚至毁灭的互动方式。 竞争:双方争夺共同希望获得的利益的行为。是遵循某些规则的一种合作性冲突,在这种形式的互动之中,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比打败对手更重要。

强制:是指互动的一方强迫另一方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的互动方式。

第六讲: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 社会群体、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的定义

社会群体:社会网络中有密切互动,由共同利益和集体意识的人们构成社会群体。 广义的社会群体:是指一切通过某种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个人集合体。

狭义的社会群体:是指由持续的直接交往而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和情感的人群。 所属群体:人们实际生活其中的群体。

参照群体:人们对自身进行评价时进行比照、参考的群体。是人们渴望加入的群体,它对人们的信仰、态度、价值观和人格形成等方面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 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的定义

团体格局: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的社会,由若干人在权责对等并相互独立的基础上组成一个个的团体,进而由团体组成社会;

差序格局:中国社会是“差序格局”的社会,其社会关系是以“己”为中心,逐渐从一个一个人分亲疏远近推出去,由此形成各种类型的私人关系网络,这种网络的大小由网络中心的势力决定,各种大小不同,互有差别的私人网络构成了社会。 ? 初级社会群体和次级社会群体的定义及其特征

初级群体:是指起成员之间相互熟悉和了解,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群体,如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特征:自然形成、涉及成员生活的许多方面,交往深入,影响广泛、人为中心,互动频繁,长久、具有多方面功能,如社会化,情感满足,社会控制等功能 次级群体:是指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群体。例如各类正式组织如学校、工厂和政府部门等。特征:根据一定的社会目标人为建立起来的组织、成员根据特定的社会任务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个人只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与成员只保持某个方面的联系,或交往受到组织规定的严格限制,不允许个人感情的介入、事为中心、互动只限于群体任务目标的完成、具有单一特定功能 ? 群体规模与成员的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 群体规范、信息遵从与规范遵从的定义

群体规范:每个群体内特定的行为规范,它规定群体成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群体

规范是群体区别于简单聚合体的重要标志之一。 信息遵从:研究中的受试并未明确感到对群体成员的意见和判断的遵从压力,而仅仅由于感到群体成员所表达的选择一定有很好的理由,他们才决定接受群体的观点。 规范遵从:包括来自他人的真实或者想像的压力。如饮酒后的行为表现。 第七讲:正式组织与科层制

? 正式组织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正式组织: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组织目标和组织机制以及理性化的成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具有固定的分工合作机制的社会群体。它是以专门承担分化了的诸多功能中的某一功能为目的而产生的社会组合形式。

特征:明确的劳动和权力分工、权力集中在领导者手中、组织成员不固定、理性化的组织成员关系

? 组织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的定义 正式结构:指导组织成员活动的一套明确的规定、纪律和程序。包括规章、法规、内部细则、命令和达成目标的时间表。 非正式结构:组织的正式结构总是以非正式结构为补充的,非正式结构是由群体成员的互动所形成的人际关系。

? 正式组织中为什么会存在非正式组织(小圈子)?

? 科层制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科层制:分科分层的管理制度,即按照组织的目标把组织分成不同的层次和部门进行管理,是区别于家族式组织结构的一种正式组织的理想类型,是一种运作于明确的规章和程序基础上的等级权威机构。

特征:权威分层:上对下的任务下达和下对上的负责制

劳动分工:每个人都要完成特定的工作,而且这些工作都要与整体的组织目标相协调。 成文的规章制度:为了求得高效,科层制强调成文的规章制度。 公文传达与记录:科层机构中发生的众多事件都要记录在案。 非人格化:与占据职位的个人比起来,职位本身才是重要的。 ? 科层制的优越性(正功能)与主要弊端(负功能)

优越性: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减少了个人因素对工作的干扰、弱化了社会偏见对组织效率的干扰、增加了工作的连续性。

主要弊端:科层制的异化:切断了个人与最终劳动产品之间的联系。

培养无能:科层制妨碍抑制了组织成员的个性发挥,它鼓励成员依赖组织的规章制度,从而形成了机械的、固定的、毫无想像力的行为反应方式。组织成员是在某一社会组织环境中实现社会化的,往往会形成固定呆板的思维方式,无法应付新的组织环境或组织变化。 导致机构臃肿:科层制并不是因为工作的需要而增加人员,通常是由于管理者希望扩大自己的权力而增加自己的部属,部属的增加会导致工作量的增加而不是效率的提高,同时为了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又需要增加更多的管理人员。 寡头政治:组织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影响成员使他们遵守组织规范,这种影响力通常集中在少数领导者手中。组织的发展往往是权力精英意志的体现,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经常不惜损害组织的利益。精英核心领导集团则通过在各个集团间延续领导职位而保持了其自身的权力。

科层制仪式主义:一切活动以组织的规范为标准,把组织的管理规则优先置于组织的目标的位置,而不是当作目标实现的手段。科层制的仪式主义还表现在对组织成员的态度上,它否定成员的个性,排斥成员的情感,像对待机器和产品一样对待组织成员。 第八讲:社会越轨与社会控制

? 越轨、反常越轨、不遵从越轨、初级越轨与次级越轨的定义 越轨:违反某个群体或者社会的重要规范的行为,就是社会越轨。

反常越轨:虽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但是为了个人私利逃避惩罚的行为。 不遵从越轨:公开提出不同意见,希望改变不合理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 初级越轨:即偶尔卷入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并未对个人的心理形象和社会角色扮演发生持续的影响。 次级越轨:卷入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并被其他人标签为越轨而且越轨者本人也这么接受了。在次级越轨中,越轨者必须围绕越轨者的角色来认知他们的行为和自我观念。 ? 越轨有哪些正功能? 有助于澄清并定义社会规范。 越轨能够增进群体的团结。 越轨带来社会系统的变迁。

越轨促使人们更愿意遵守社会规范。

? 关于越轨的社会学理论有哪些,其主要观点如何?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结构性紧张理论:当社会的文化与结构之间存在紧张或者冲突时,越轨就可能产生。例如包二奶现象就是生育制度与观念的紧张和冲突。

文化传递理论:要想成为越轨者,必须有机会学习越轨。因此越轨是从一个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习得的。

差异交往理论:每个人都受到越轨和遵从行为的双重影响。在思想的斗争中哪个占上风,那个就会引导人们的行为。人们的行为取决于周围人对他的期望,出现越轨是因为与他交往的人的影响。

社会控制理论: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的愿望取决于社会成员与群体的联系。 -当这些联系牢固而有效时,人们就会遵守社会规范; -当这些联系松懈而无效时,人们就可能出现越轨行为。 冲突理论和越轨:

文化冲突论:强调复杂的社会包含许多的亚文化。每一个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目标和价值。这些亚文化可能集中于种族、性、生活方式、地理位置、宗教或者其他因素为中心而形成。被一个群体视为的越轨对另一个群体来说可能是可以接受的行为。

马克思主义冲突论:讨论社会阶级的不同权力,而非种种不同的亚文化。它认为最能解释大多数越轨的是阶级冲突(不平等),而不是一般的文化差异。(例子:富人同穷人的财产犯罪) 标签理论:强调越轨是相对的,一个行为及其违反者只有当被他人标签为越轨时才变成了越轨。

? 失范的概念以及默顿关于失范困境的反应模式的分析。

失范:是指规范和价值相互冲突或者规范与价值相对脆弱、阙如的一种社会状况。

分析:

? 社会控制、内化的定义。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或社会组织利用各种手段来影响社会成员以使其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的全部过程。 广义的社会控制:社会对社会成员的一切影响,其目的是使他们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

狭义的社会控制:只指对偏离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所采取的限制和惩罚,目的是促使越轨者放弃越轨行为,遵守社会规范。

内化:指某个人对群体或社会的规范的认同 。一旦社会规范的内化成功,一个人通常会继续遵守它,即使无人监视也一样。

? 社会控制的具体手段(强制性的和非强制性的)有哪些?

第九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 社会分层、社会不平等、社会流动、个人流动、结构性流动、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的定

社会分层: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社会不平等: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资源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

社会流动:社会上的人或者人群社会地位、社会位置的变动,更确切地说是指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和物理空间结构中位置的变动。 个人流动:个人社会地位的上升或下降。

结构性流动:是指因社会结构的变迁而造成的人们地位的变化。这种社会流动具有规模大、流动速度快、变化急促等特点。 代内流动:指一个人一生中社会地位的上升或下降。它被用以纪录一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方向和速度等情况。

代际流动:是指父母和子女两代人之间的或者几代人之间的社会地位的变化。

? 阶级分层体系与其他分层体系(奴隶制,种姓制,封建等级制度)的主要区别。 与其他类型的分层不同,阶级并非由法律或宗教信条确定。成员资格不以法律或习俗所确定的世袭地位为基础。

阶级制度比其他类型的分层制度更具流动性,而且阶级之间的界限从来没有明确的划分。 个体的阶级地位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赢得的,而不像其他类型的分层制度,在出生的时候已“注定”。

阶级的构成取决于个体所属的不同群体间的经济差异,在其他类型的分层制度中,非经济因素一般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在其他类型分层,不平等性基本表现为自耕农和地主、奴隶和主人或种姓高的人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关系,相反,阶级差别存在的一个主要基础在于工作条件和报酬的不平等。 ? 西方关于社会分层的两种主要理论视角及其主要内容(马克思与韦伯)。 马克思社会分层理论(阶级理论、二分阶级结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特别强调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所造成的社会分裂,即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 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这个只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 阶级斗争及其历史作用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私有制条件下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工业化发展带来社会不平等加剧;

阶级分化加剧强化阶级边界,强化阶级内部团结; 阶级之间冲突的频度和强度增加;

随着社会统治与被统治阶级的两基分化,冲突不断加剧; 冲突加剧导致革命的发生。

关于无产阶级及其历史使命的观点。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的力量。

韦伯社会分层理论(三位一体分层模式):韦伯主张从经济(财富和收入)、权力和声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

任何社会中“名、利、权”都是既有价值而且稀缺的,因此在各个社会领域中,人们总是要求名、逐利、争权的,社会分层结构就是用等级秩序将上述活动纳入制度化轨道。

在一定条件下,三者可以相互强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同时三者又是相互独立,每一个都可以单独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

? 国内学者关于中国社会分层的主要理论观点(陆学艺、孙立平、李强、孙立平与沈原等

学者的主要观点)。

陆学艺等提出的十大社会阶层理论

孙立平的“断裂社会”理论:城市中失业下岗人员大量增加、城乡二元结构(最大的社会断裂)、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民工问题。总结:断裂社会在现实中表现出明显的两级分化——富裕与贫穷,城市与乡村,上层与下层,社会沿这条主要的断裂带展开,分裂成不同的世界。 李强的“倒丁字型的社会结构” :占社会绝大部分的人口处于很低的社会经济地位,而处于社会经济地位的各阶层占人口的少部分,他们构成了直立的柱状形体。(社会下层比例过大) 孙立平和沈原联合提出的“四个利益集团”的观点: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者群体、社会底层群体 ? 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经济因素:经济是影响个人或者群体社会地位上升或者下降的最核心因素。 政治因素:政治制度对于阶级、阶层的流动起着直接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文化教育因素: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教育程度越高,向上流动的机会就越多。 社会因素: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关系网对于人们的地位变化有很大影响。

? 结合实例从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角度出发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的特点及其存在

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中国当代的社会分层状况

社会资源(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情况决定了人们在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位置和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

组织资源:依据国家政权组织和党组织系统而拥有的支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经济资源: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使用和经营状况;

文化资源:占有社会(通过证书或资格认定)认可的知识或技能的状况。 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体制的变化带来了快速的社会流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当前我国的社会流动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国通过对教育的投入、户籍制度改革等方式促进社会流动,建立“开放性分层体系”; 在垂直流动方面,多数人呈上升趋势。改革开放后大多数人生活水平明显上升,体现了改革的普惠性特征,但同时也存在部分社会成员由于结构性经济调整而下岗失业,导致向下社会流动的现象。 在水平流动方面,人们在区域之间的流动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数以亿万计的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打工,为中国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看,变得更加合理。家庭出身等因素曾对一个人的社会流动影响较大,而现在,后天努力的因素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明显上升,受教育程度对个人向上社会流动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第十讲:社会制度(以家庭制度为例) ? 社会制度的定义及其主要类型 社会制度:特定社会领域中具有某种内在的有机联系并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系统以及与此相配合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

主要类型:经济制度、家庭制度、政治法律制度、教育制度、宗教制度、文化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 社会制度的功能

功能主义视角:共同满足普遍的人类需求 冲突主义视角:维持社会秩序

? 家庭、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的定义

家庭: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并为社会道德和法律认可的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

主干家庭:由两对或两对以上均为异代的夫妇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联合家庭:父母(或一方)与多对已婚子女(或加上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包括子女已经成家却不分家的家庭。

核心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所组成的家庭。 ? 结构功能理论和冲突主义理论分别是如何分析家庭的?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家庭有许多重要的社会功能:生产功能、教育功能、情感与陪伴功能、保障功能、性行为调节功能、社会地位分配功能、其他功能 冲突论的分析

两性以不同的方式彼此竞争,有些家庭成员比其他人对家庭的贡献要多。 家庭的历史,是女人被男人统治的历史。 冲突理论的三个命题:

-家庭有助于维持压迫人的资本主义制度; -家庭压抑和束缚了人的个性; -家庭压迫了妇女。

? 中国现阶段核心家庭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 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子女数量减少;

2. 城镇居民社会福利保障使得老人对子女的依赖减少,子女与父母分居过核心家庭生

活;

3. 家庭的共同生产功能减弱,成员职业和活动的多样化使得大家庭人际关系不容易协

调,家庭由此趋向核心化。

4. 户籍和就业政策使得大量人口流动就业,在居住上被迫选择核心家庭的居住类型。 5. 由于家庭中子女到外地或者国外、境外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现象日益普遍,空巢家

庭增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nb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