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更新时间:2023-05-25 14:1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何为战略?即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指导全局的方略。科技发展战略则是指在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优化而制定的有关政策体系,规划在世界范围竞争中如何取得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主动地位。

科技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服务的,同时又受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约。确立战略目标是制定科学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它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可行性、最优性等特征。确定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根据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确定科学技术总的发展水平;然后,根据科学技术总的发展水平目标,根据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可能性,确定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体系和战略重点。从全局的、长远的观点出发研究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规划。通常是在调查和分析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应用预测技术对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同时在充分估计未来社会的需求、新技术的应用前景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基础上,确定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确定之后,应对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总策略和总政策进行系统分析,在分析时应考虑社会、经济、资源、人才、国力、民族传统和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规划方案,供决策者参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建设与发展,并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内制定出了一系列科学技术政策,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1978年以前,我国学习苏联,实行计划式科技体系,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科技问题,大大缩小了我国科学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然而,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涌动,科技成果迅速推广应用,带来社会生产力巨大变革。国与国的竞争由单一的军事竞争、经济竞争转向为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我国的科技竞争力与西方国家相比,差距不断扩大。 邓小平在1978年全国科学会议开幕式的重要讲话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中国科技战略思想的重大转折。他重申了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指出“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明确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指出要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 《“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是我国第一个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国家科技计划,标志着我国综合性的科技计划从无到有,成为我国计划体系发展的里程碑。 随着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科技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也开始调整。中共中央提出了“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发展方针,社会与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提出了多层次、多元化的要求。1985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78年以来科技界自发进行的、探索试点的阶段进入到有领导、有步骤、有组织的全面展开的阶段。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高度集中的科技体制固有的弊

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病逐渐显露出来。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生产脱节,技术转移的环节严重受阻。生产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不能很快反映到研究课题中来,科研成果也不能很快应用到生产中去。

1981年9月,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特别强调了科学技术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把科学技术列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1985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地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使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大大解放科学技术生产力,促进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并提出全国主要科技力量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经济建设服务。

科技体制改革的同时,科技管理方式也逐步拓展,从以科技规划为核心,转变为以一系列中期和年度科技计划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共推出22个国家科技计划,形成了现行国家科技计划体系。这一体系按照全方位、三层次、多功能、有重点、协调发展的模式,把长远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统一为整体布局,成为国家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法》,从法律上规范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有关问题。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将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进一步表述为: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科教兴国是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的提出,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块界碑,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国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30%左右。改革开放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久,加速科技进步,提升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了落实和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1996-2000年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973计划、知识创新工程、国家大学科技园等13项科技计划和相关工作。这一时期,国家科技计划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加速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使科学技术由潜在生产力转变成现实生产力。 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成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大会,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新里程碑。以《规划纲要》和其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的相继颁布实施为标志,“建设创新性国家”从战略思想、战略决策到指导方针、政策部署均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也标志着我国科技发展战略体系基本形成。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新科技革命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创新活动日趋全球化,正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发达国家产业的知识含量日益增加,知识资源正在成为主要的财富源泉。与此同时,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规划纲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

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在认真分析国内外科技经济发展形势、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15年中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重点任务以及重要的政策措施。“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16字指导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事业发展实践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

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是需要着眼全局长期发展的,我们需要要清醒认识现阶段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才能产生有远见的战略思想。为了全面实施以规划纲要为主要内容体系的科技发展战略,各部门、各地区积极行动,采取实际措施,相继制定和出台配套政策和具体办法。我们每个人,都要为了这一目标而更加努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n5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