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原理第3阶段测试题

更新时间:2023-09-17 12:50: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仪器分析原理》第6章至第7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专用型检测器

2、光电二极管阵列紫外检测器 3、参比电极

4、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 5、酶电极 6、pH玻璃电极 7、控制电位库仑法 8、恒外压电解方法 9、电解分离法 10、超电位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计20分);

1、液固色谱法采用的固体吸附剂按其性质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极性吸附剂包括—______、氧化镁、硅酸镁、分子筛及聚酰胺等。又分为______吸附剂和______吸附剂。 2、表面多孔型固定相基体是______,外面覆盖一层______。这类固定相的多孔层厚度小、孔浅,相对______,______、柱效亦高;颗粒较大,______,装柱容易,梯度淋洗时能迅速达到平衡。 3、溶液中易接受自由电子的金属离子,也可以在金属表面上______,使金属表面有过剩的金属离子而带______,同样由于静电吸引,金属表面的正电荷与溶液中过剩的阴离子形成______,产生一个稳定的相界面______。金属越______,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浓,这种倾向越大。 4、若电极表面积累了过多的______,阳极电位则向______移动;若电极表面积累了过多的______,则阴极电位向______移动,导致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这种由于电极反应速率慢造成的极化现象称为______。

三、简述题 (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梯度洗脱装置

2、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的不同点 3、玻璃电极的缺点 4、电解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四、论述题 (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示差折光检测器的原理和应用 2、高效液相色谱的定量方法有哪些 3、反相色谱的保留机制

附: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专用型检测器是测量被分离组分所具有的某一特性变化的检测器,又称溶质性质检测器。 2、简称(PDAD或DAD),能够观察色谱柱流出组分每个瞬间的动态光谱吸收图。比其他快速扫描检测器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性能好,得到了广泛应用。

3、电极在一定温度下,其电极电位值在测定过程中基本恒定不变,不受试液中待测离子浓度的变化而改变,该电极称为参比电极。

4、以离子选择性电极作为指示电极的电位分析法称为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

5、是将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生物酶,涂布在通常的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敏感膜上,通过酶的催化作用,试液中待测物向酶膜扩散,并与酶层接触发生反应,引起待测物质活度发生变化,被电极响应。

6、pH玻璃电极的敏感膜对H+有选择性的响应,用于测定溶液的pH。

7、在控制电极电位的情况下,将待测物质全部电解,测量电解所需消耗的总电量。 8、恒外压电解方法是外加一个明显超过理论分解电压的恒定电压进行电解。 9、电解分离法是利用电解手段将物质分离,分析过程中不需要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10、工作中实际测得的分解电压U分一般都比理论分解电压U理分大。U分与U理分的差称为超电压,用η表示。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计20分);

1、极性,非极性,硅胶、氧化铝,酸性,碱性。

2、实心玻璃球,多孔活性材料,相对死体积小,出峰迅速、渗透性好。 3、沉积,正电,双电层,电位差,不活泼。

4、正电荷,更正方向,自由电子,更负方向,电化学极化。

三、简述题 (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就是在分离过程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极性的溶剂按一定程序连续改变它们之间的比例,从而使流动相的强度、极性、pH值或离子强度相应地变化,达到提高分离效果,缩短分析时间的目的。分为两类:一类是外梯度装置又称低压梯度。一类是内梯度装置又称高压梯度。 2、 ①气相色谱的流动相载气是色谱惰性的,不参与分配平衡过程,而在液相色谱中流动相液体也与固定相争夺样品分子。

②液相色谱固定相类型多,而气相色谱并不可能的。

③液相色谱通常在室温下操作,较低的温度,一般有利于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④液相色谱中制备样品简单,回收样品也比较容易。

3、①电阻较高,pH改变一个单位,相当于电极电位改变0.05916V时,电流仅改变1.2x10—A。

9

因此必须用真空管放大后才能测到电流。 ②容易产生酸差和钠差。 ③玻璃膜易破损。

4、加直流电压于电解池的两个电极上,使溶液中有电流通过,物质在两电极和溶液界面上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分解,此过程称为“电解”。 电解分析包括电重量法和电解分离法。

四、论述题 (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示差折光检测器(DRID)是一种通用型检测器。

①它的工作原理:利用组分与流动相折光指数(折光率)的不同,其响应信号(R)与组分的浓度(c)成正比:只要组分的折光率与流动相的折光率有足够的差别,就能用示差折光检测器进行检测。 ②应用:它尤其适合于糖类的检测。这类检测器的缺点是灵敏度低,受温度和流动相组成等因素影响大。 2、定量方法有

①用待测组分的标准品配制一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准确进样,测量峰面积A或峰高h,然后以A或h作纵坐标,以浓度c作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利用此曲线或它的回归方程,计算样品溶液的含量。工作曲线的截距应为零,若不等于零说明存在系统误差,可设法消除或减小,以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②用一定浓度ⅰ组分的标准溶液对比测定样品溶液中组分含量的方法称为外标一点法。外标一点法方法简单,但要求进样量准确及实验条件恒定。

③选择一个化学结构与待测物质相似、理化性质也接近的纯品作为内标物,准确称重,加到一定量的待测样品溶液中,混匀,进样。若样品需前处理,则内标物需在处理前加入。使用内标法基本上可抵消仪器稳定性差、进样量不准确等带来的误差。

3、对于反相色谱的保留机制还没有一致的看法,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属于分配色谱,另一种认为属于吸附色谱。

分配色谱的作用机制是假设混合溶剂(水+有机溶剂)中极性弱的有机溶剂吸附于非极性烷基配合基表面,组分分子在流动相中与被非极性烷基配合基所吸附的液相中进行分配。

吸附色谱的作用机制是把非极性的烷基键合相,看作是在硅胶表面上覆盖了一层键合的十八烷基的“分子毛”,这种“分子毛”有强的疏水特性。当用水与有机溶剂所组成的极性溶剂为流动相来分离有机化合物时,一方面,非极性组分分子或组分分子的非极性部分,由于疏水溶剂的作用,将会从水中被“挤”出来,与

固定相上的疏水烷基之间产生缔合作用。另一方面,被分离物的极性部分受到极性流动相的作用,使它离开固定相,减少保留值,此即解缔过程。显然,这两种作用力之差,决定了分子在色谱中的保留行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mw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