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冲刺班资料心理学

更新时间:2024-03-29 17: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冲刺班复习材料

名词解释汇总

1、 心理发展***: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

衰老直至死亡的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3、关键期***:关键期是一个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4、 守恒:所谓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

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5、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在青少期,“我是谁”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他们能够把自己的各种形象综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相同和连续”之感。同时,他们也开始认识自己和别人的异同,认识现在和未来在社会中的关联 6、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问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问的过渡状态 7、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及自身和周围关系的认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自我认识,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二是自我体验,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三是自我监控,属于对自己的意志控制。

8、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

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9、场独立***:是指很容易地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能力具有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10、场依存***:是指在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时感到困难的知觉特点具有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11、冲动型: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冲动型认知方式

12、沉思型: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沉思型认知方式

13、辐合型: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

14、发散型思维方式: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15、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16、学习: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17、效果率***: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就

会削弱

18、练习率***: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增大。而如果不运用,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少。

19、准备率***: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感到烦恼;反之,当此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 20、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21、操作性行为***:不与任何特定的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22、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23、泛化***: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24、 逃避性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由集体作出某

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25、 回避性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

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的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的情境

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26、 消退: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

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随,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

27、 惩罚:当有机体作出某种行为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

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28、 有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

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相反,如果学习者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则是一种死记硬背式的机械学习 29、 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

的主要形式。所谓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30、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

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32、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33、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

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

34、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它指向的是学习任务和活动本身

35、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指向的是学业成就 36、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它是为了从长者或同伴那里获得赞许和接纳 37、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

计,学习期待不等于学习目标。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38、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

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1)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待,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效能期待。(2)归因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39、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Yerks)

和多德森(Dodson)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

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 40、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

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41、 正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

促进作用

42、 负迁移: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 43、 水平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

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44、 垂直迁移: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

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具体讲,是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45、 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

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46、 具体迁移: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

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47、同化性迁移: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都属于同化性迁移。

48、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49、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在重组过程中,基本经验成分不变,但各成分间的结合关系发生了变化,即进行了调整或重新组合 50、 学习的心向和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的同一种

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51、 感性知识:所谓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

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

52、 理性知识:所谓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

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53、 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

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54、 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

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55、 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

的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观念,在这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 56、 下位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

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57、 并列结合式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

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58、 知识直观: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

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59、 变式: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

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60、 瞬时记忆: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

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

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它完全保持输入刺激的原样,而且有一个相当大的容量。

61、 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

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7±2个组块。

62、 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

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贮存。它的保存时间长,从l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63、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

遗忘进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64、 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

学习材料的干扰

65、 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

习材料的干扰

66、 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

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

67、 组块: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

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

程。

68、 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69、 操作技能: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

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70、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

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71、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

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72、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

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73、 随意识记: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经过努力的识记 74、 有意识记:是指有目的、有意识的识记

75、 精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

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76、 生成性学习: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

生一个类比或表象

77、 组织策略***: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问的

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组织策略对认知结构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简化、系统化和概括化上。 78、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

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包括三种成分即元认知计划、元认知监控、元认知调节。 79、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

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80、 有结构问题***: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

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

81、 无结构问题***: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

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

82、 功能固着***功能固着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定势,即从物

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当在某种情形下需要利用某一物体的潜在功能来解决问题时,功能固着可能起到阻碍的作用。

83、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

产品的能力或特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 84、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法去探求

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85、 聚合思维***: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

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86、 态度: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

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87、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

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88、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 的依据或必要

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89、 认知失调***: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

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当认知不平衡或不协调时,内心就会有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个体就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以达到新的平衡。可以说,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90、 态度定势: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

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91、 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它是

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发生的替代性学习。这种学习过程并非直截了当完成的,相反要经过注意榜样的行为特征、在头脑中组织和编码所观察到的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再现出所观察到的行为方式、对这种行为方式进行各种形式的强化等过程来实现。 92、 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

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93、 观察法***:是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直接

观察学生个体的行为表现,对所观察的事实加以记录和客观的解释,以了解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的一种方法

94、 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

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95、 系统脱敏法***: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

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96、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

果它既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又是一切教学工作的终点。

97、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

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

的活动方式,它是整个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

98、 教学策略***: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

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99、 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

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100、 程序教学***:程序教学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

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但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斯金纳。 101、 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指使用计算机作为

一个辅导者,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额外的教学

102、 掌握学习***:由布卢姆等人提出来的,其基本理

念是: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 103、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

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104、 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

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 105、 非正式群体***:没有特定的群体目标及职责分工,

缺乏结构的稳定性,但它有不成文的规范和自然涌现的领袖。

106、 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

引力它可以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成员间的友谊感和志趣等来说明。

107、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108、 课堂气氛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

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109、 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

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数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110、 标准化成就测验: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

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它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工具之一

111、 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

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教师自编测验通常用于测量学生的学习状况。 112、 信度: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

一致的程度它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

113、 效度: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

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它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质

量指标。效度考虑的问题是:测验测量什么? 对测量目标的测量精确性和真实性有多大?效度的重要性大于信度。

114、 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等人对

教师的期望进行了研究。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这种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做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人将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即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ml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