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高二化学选修4)4.1《原电池》课时同步训练

更新时间:2024-05-21 12:02: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7caiedu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1节 原电池 课时训练 (时间:30min)

一、选择题(每题有1个或2个正确选项) 1.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 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电极被还原 D. 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2.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 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 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 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3. 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叙述有错误的是( )

A. 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 B. 正极为电子流人的一极

C. 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 D. 电流流人的一极为正极

4. 理论上不能设计为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CH4(g)+2O2(g)==CO2(g)+2H2O(l) △H<0 B.HNO3(aq)+NaOH(aq)==NaNO3(aq)+H2O(l) △H<0 C.2H2(g)+O2(g)==2H2O(l) △H<0 D.2FeCl3(aq)+Fe(s)==3FeCl3(aq) △H<0

5. 下在铜一锌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

①锌片溶解32.5g ②锌片增重32.5g ③铜片上析出1 gH2 ④铜片上析出1mol H2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 下图所示的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的是( )

7. (2008广东,5)用铜片、银片、Cu (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e-==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8. 电子计算机所用钮扣电池的两极材料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电极反应是: Zn + 2OH- -2e-==ZnO + H2O Ag2O +H2O + 2e-==2Ag +2 OH-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 B. 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 C. 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减小 D. 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增大

9. 某原电池总反应为:Cu+2Fe3+==Cu2++2Fe2+ 下列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10. 把A、B、C、D四块金属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时A极减轻;B、D相连,B为正极。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 )

A. A>B>C>D B. A>C>B>D C. A>C>D>B D. B>D>C>A

11. 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有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 e-==Al3+

B.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 e-==Al3+

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12. 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一个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在其一边镀锌,而在其另一边镀二氧化锰。在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 Zn + 2 MnO2十H2O == ZnO + 2MnO (O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的正极为锌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剂作用

C.当 0.l mol Zn 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个数为 1.204×l023 D.电池正极反应式为: 2MnO2 + 2e -+2H2O ==2MnO (OH)2+2OH- 二、填空题

13. 若以铁棒、碳棒、导线和氯化铁溶液为用品设计原电池。 负极材料为_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材料为__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电池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装置如下: 实验一:实验探究电极的构成〈甲图〉

①A、B 两极均选用石墨作电极,发现电流计指针不偏转;② A、B 两极均选用铜片作电极,发现电流计指针不偏转;③ A极用锌片,B极用铜片,发现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④ A极用锌片,B极用石墨,发现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结论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溶液的构成〈甲图,A极用锌片,B极用铜片) ①液体采用无水乙醇,发现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②改用硫酸溶液,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B极上有气体产生。 结论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对比实验,探究乙图装置能否构成原电池

将锌、铜两电极分别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发现锌片上有气泡产生,铜片上无明显现象,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结论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对该同学的实验,同学乙提出了如下疑问,请你帮助解决。 (1)在甲图装置中,若A 为镁片,B为铝片,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电流计的指针应向_______偏转。

(2)一根金属丝两端分别放在图乙的两个烧杯之中,电流计指针_______(填“能”或“不能”)偏转。

15.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 + Cu(s) == Cu2+(aq) + 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_; (2)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_电极。 参考答案

1. B 2. C 3. C 4. B 5. A 6. BC 7. C 8. BC 9. B 10. C 11. C 12. D

13. 铁棒 Fe-2e- == Fe2+ 碳棒 Fe3++ e- == Fe2+ 2Fe3++Fe==3Fe2+

14. 结论一:电极必须是两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结论二:溶液必须是电解质溶液;结论三:必须构成闭合回路。 (1)右(2)不能

15.(1)Cu AgNO3

(2)正 Ag+ +e -==Ag Cu-2e -==Cu2+ (3)铜 银

高二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知识精讲 苏教版 一. 本周教学内容: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二. 教学目标

1、理解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 2、使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

3、掌握不同pH值的酸碱溶液稀释或混合时溶液pH的计算

三. 教学重点、难点

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不同pH值的酸碱溶液稀释或混合时溶液pH的计算

四. 教学过程:

(一)水的电离: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 H2O+H2O

H3O++OH-简写为:H2O

H++OH—

根据水的电离平衡,写出相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电离应有

c(H?)?c(OH?)?c(H2O)

室温时,1L纯水中(即55.56mol/L)测得只有1×10-7molH2O发生

电离,电离前后H2O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故c(H2O)可视为常数,上式可表示为:

c(H+)·c(OH –)=K电离·c(H2O)

K电离与常数c(H2O)的积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用KW 表示 室温时KW=c(H+)·c(OH –)=1×10-14 说明:

1、水分子能够发生电离,水分子发生电离后产生的离子分别是H3O+和OH-,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所占比例很小;

2、水的电离是个吸热过程,故温度升高,水的KW增大,100℃时,Kw =c(H+)·c(OH-)=1×10-12 3、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和盐的稀溶液,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与c(OH –)总是相等的;

4、含有H+的溶液不一定是酸,同样含OH -的溶液也不一定是碱,在任何水溶液中都存在H+和OH -,溶液显酸性、中性、还是碱性,主要由c(H+)和c(OH-)的相对大小决定;

5、在酸、碱和盐的稀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也就是水溶液中都是H+、OH-共存的。水溶液中都存在Kw=c(H+)·c(OH-)(Kw 25℃=10-14)

6、酸、碱由于电离产生的H+或OH-对水的电离平衡起抑制作用,使水的电离程度减小,而某些盐溶液中由于Ac-、NH4+等“弱离子”因结合水电离出的H+或OH-能促进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但无论哪种情况,只要温度不变,KW就不变。

(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

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 中性溶液c(H+)=c(OH-)=1×10-7mol/L

酸性溶液c(H+)>c(OH-),c(H+)>1×10-7mol/L 碱性溶液c(H+)<c(OH-),c(H+)<1×10-7mol/L

但由于我们经常用到c(H+)很小的溶液,如c(H+)=1×10-7mol/L的溶液,用这样的量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很不方便。为此,化学上常采用pH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pH表示c(H+)的负对数,那么,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的pH值的关系为:

pH=-lg[H+]

中性溶液c(H+)=1×10-7mol/L pH=7 酸性溶液c(H+)>1×10-7mol/L pH<7 碱性溶液c(H+)<1×10-7mol/L pH>7 说明:

1、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中c(H+)与c(OH-)的相对大小,当c(H+)>c(OH-)时,溶液显酸性,当c(H+)< c(OH-)时,溶液显碱性,在未注明条件时,不能用pH值等于多少或c(H+)与1×10-7mol/L的关系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一般未注明条件都是指常温;

2、酸溶液不一定就是酸,也可能是某些盐溶液,同样,碱溶液也不一定是碱;

3、水中加酸或碱均抑制水的电离,但由水电离出的c(H+)与c(OH-)总是相等;

4、任何电解质溶液中,H+与OH-总是共存,c(H+)与c(OH-)此消彼长,但只要温度不变,则Kw =c(H+)·c(OH-)不变; 5、酸性溶液中c(H+)越大,酸性越强,pH越小;碱性溶液中c(OH-)越大,c(H+)越小,pH越大,碱性越强;

6、pH的适应范围:稀溶液,0~14之间; 7、pH的测定方法:

酸碱指示剂——甲基橙、石蕊、酚酞 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

8、pH值的测定也可以用pH试纸 ——最简单的方法。 操作: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沾取未知液点试纸中部,然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数即可。

注意:①事先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②只能读取整数值或范围

(三)混合液的pH值计算方法公式

1、强酸与强酸的混合:(先求[H+]混:将两种酸中的H+离子数相加

除以总体积,再求其它)[H+]混 =([H+]1V1+[H+]2V2)/(V1+V2) 2、强碱与强碱的混合:(先求[OH-]混:将两种酸中的OH-离子数相加除以总体积,再求其它)[OH-]混=([OH-]1V1+[OH-]2V2)/(V1+V2)(注意:不能直接计算[H+]混)

3、强酸与强碱的混合:(先据H++OH- ==H2O计算余下的H+或OH-,

H+有余,则用余下的H+数除以溶液总体积求[H+]混;OH-有余,则用余下的OH-数除以溶液总体积求[OH-]混,再求其它)

说明:

1、在加法运算中,相差100倍以上(含100倍)的,小的可以忽略不计!

2、混合液的pH值是通过计算混合液的[H+]混或[OH-]混求解的,因此,计算时一定要遵循“酸按酸”“碱按碱”的原则进行。 3、不同体积的溶液相互混合时,混合后溶液的体积都会发生改变,但在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时,我们可近似认为体积具有加和性,即混合后体积等于原体积的和,当题目给出混合后溶液的密度时,则不能运用体积的加和性来计算溶液的体积,而应该用质量与密度的关系求算溶液的体积。

(四)稀释过程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

1、强酸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 (但始终不能大于或等于7)

2、弱酸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 (但始终不能大于或等于7)

3、强碱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 (但始终不能小于或等于7)

4、弱碱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 (但始终不能小于或等于7)

说明:

1、常温下不论任何溶液,稀释时pH均是向7靠近(即向中性靠近);任何溶液无限稀释后pH均为7。

2、稀释时,弱酸、弱碱电离程度增大,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增多,溶液中c(H+)和c(OH-)变化较慢,因此溶液的pH变化得慢,强酸、强碱则没有电离程度的影响,所以变化得快。

3、相同pH的强酸(强碱)溶液与弱酸(弱碱)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强酸(强碱)变化比弱酸(弱碱)的变化幅度要大,可利用这一点来判断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例1. 常温下,10-4mol/L 的盐酸溶液中,c(OH-)= mol/L,将上述盐酸稀释10倍,溶液中c(H+)= mol/L、c(OH-)= mol/L;将上述溶液稀释10000倍,溶液中c(H+)= mol/L 、c(OH-)= mol/L 。

解析:在酸、碱和盐的稀溶液中,水溶液中都是H+、OH-共存的。 常温下,水溶液中都存在Kw=c(H+)·c(OH-)(Kw 25℃ =10-14)

Kw10?14??4则:c(OH-)=c(H)=10=10-10mol/L;若上述溶液稀释10倍,则

Kw10?14??5?c(H+)降低10倍,c(H+)=10-5mol/L;c(OH-)=c(H)10=

10-9mol/L;若将上述溶液稀释10000倍,则此时必须考虑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影响,酸溶液无论怎么稀释都不可能变为碱,则此时溶液的c(H+)和c(OH-)值应接近于c(H+)=10-7mol/L;。 答案:10-10mol/L;10-5mol/L;10-9mol/L;10-7mol/L;10-7mol/L;

例2. 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其pH值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两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 稀释后,A溶液的酸性比B溶液强 C. a=5时,A是强酸,B是弱酸 D. 若A、B都是弱酸,则5>a>2

解析:相同pH的强酸(强碱)溶液与弱酸(弱碱)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强酸(强碱)变化比弱酸(弱碱)的变化幅度要大,pH=2的A、B两种酸溶液,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时,A的pH值变化幅度较大,则说明相对于B而言,A的酸性比B强;既然如此,则两者pH相同时,由于电离程度不同,

因此,两者的物质的量浓度也就不一样,同时,当a=5时,此时稀释的倍数为103倍,而对于A而言正好pH增大了3,则说明A是强酸;若5>a,则说明A是弱酸,但酸性比B强。稀释后,由于B的pH小于A,说明B中c(H+)大于A中的c(H+),即B的酸性比A的酸性强。

答案:CD

例3. 将pH=8的氢氧化钠溶液与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最接近于 ( )

10?8?10?102A、mol·L-1

10?6?10?42B、mol·L-1

D、2×10-10 mol·L-

C、(10-8+10-10)mol·L-1 1

解析:在计算稀释后溶液的pH值时,一定要遵循 “酸按酸”“碱按碱”

pH??1g的原则进行。如果是碱,可先计算出c(OH-),再通过公式也可根据常温下pH+pOH=14来进行计算:

Kw[OH?],

[OH-]=(1×10-6+1×10-4)/(1+1)=5×10-5 mol/L 法一:pH=-lg(Kw/[OH-])=-1g(10-14/5×10-5 )=-lg(2×10-10 )=10-lg2=9.7

法二:pOH=-lg[OH-]=-lg(5×10-5)=5-lg5 =4.3 pH=14-pOH=9.7

答案:混合后溶液的pH=9.7

例4. 50mLpH=1的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液与50mL的Ba(OH)2溶液相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沉淀0.466g,滤液的pH为13。

(1)混合酸液中SO4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 (2)Ba(OH)2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本题是有关酸碱混合溶液pH值的计算,关键:酸过量抓住氢离子进行计算,碱过量抓住氢氧根离子进行计算。

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液与Ba(OH)2溶液混合后反应,只有硫酸与Ba(OH)2作用产生沉淀,故可根据沉淀的质量推算出硫酸的物质的量n(H2SO4)=

2?c(SO4)?0.04mol,=0.002mol,由硫酸提供的n(H+)=0.004mol,则

由盐酸提供的n(H+)=0.05×0.1-0.004=0.001mol,则c(Cl-)==0.02mol/L;

中和酸所消耗的n(OH-)=0.05×0.1=0.005mol,而过量的n(OH-)=0.1×0.1=0.01mol,则Ba(OH)2所提供的n(OH-)=0.015mol,原n(Ba(OH)2)=0.0075mol,则原c(Ba(OH)2)=

=0.15mol/L

2?c(SO4)?0.04mol/L,c(Cl-)=0.02mol/L; 答案:(1)

(2)Ba(O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5mol/L

1、在25℃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下

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C、该溶液的pH可能约为1

B、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D、该溶液的pH可能约为13

2、对于重水(D2O)(常温下D2O的离子积是1.6×10-15),可以用和pH值一样的定义来规定重氢离子的负对数pD,下列关于pD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中性重水的pD值为7

B、在1L重水中溶解0.01molDCl,其pD值为4 C、在1L重水中溶解0.01mol NaOD,其pD值为12

D、在100mL 0.25mol/L的DCl重水溶液中加入50mL0.2mol/L的NaOD的重水溶液时,其pD值为1

3、有相同pH的三种酸HX、HY、HZ的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pH的变化值依次增大,则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HX. HY. HZ

B、HZ. HY. HX D、HY. HZ. HX

C、HX. HZ. HY

4、将pH为5的硫酸溶液稀释500倍,稀释后溶液中c(SO42-)和c(H+)之比约为 ( )

A、1:1

B、1:2

C、1:10

D、10:1

5、向VmLBaCl2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05mol/L硫酸溶液,两者恰

好完全反应,且反应后溶液的pH为3.0。则原Ba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5.05×10-4 mol·L-1

B、5.05×10-3 mol·L

-1

C、1.01×10-4 mol·L-1

D、1.01×10-3 mol·L-1

6、下列试纸使用时,不宜先用水润湿的是 ( ) A、pH试纸

B、红色石蕊试纸 D、蓝色石蕊试纸

C、淀粉碘化钾试纸

7、在25℃时,有pH为a的盐酸和pH为b的NaOH溶液,取VaL该盐酸,同该NaOH溶液中和,需Vb L NaOH溶液,填空:

(1)若a+b=14,则Va:Vb=____________(填数字)。 (2)若a+b=13,则Va:Vb=____________(填数字)。 (3)若a+b>14,则Va:Vb=_____________(填表达式),且Va_________ Vb(填:>、<、=)(题中a≤6、b≥8)。

8、今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

(1)在同体积,同pH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碳酸钠粉末,在相同条件下产生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同体积、同浓度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碳酸钠粉末,在相同条件下产生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的三种酸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9、有两瓶pH=12的碱溶液,一瓶是强碱,一瓶是弱碱。现有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和蒸馏水而无其它试剂。简述如何用简便的方法判断哪瓶是强碱。

10、250 mL pH=12的某一元强碱(MOH)溶液与250 mL 0.025 mol·L-1 的硫酸溶液相混合,假设混合后液体体积为500 mL。试求:

(1)混合液的pH;

(2)若原250 mL的一元强碱中含溶质0.1 g,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

(3)若给混合液中分别滴入几滴甲基橙、无色酚酞、紫色石蕊试液,则溶液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D 2、D 3、B 4、C 5、A 6、A 7、(1)1 (2)0.1 (3)10a+b-14,> 8、(1)c>b=a (2)b>a=c (3)c>a>b

9、利用加水稀释过程中,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程度不同这一特点可解决问题。稀释过程中,因弱电解质继续电离,所以在稀释相同倍数时,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减小程度明显大于弱电解质。本题正确答案为:各取等体积碱液少许,加水稀释相同倍数(如100倍),然后用pH试纸检验,pH变化大的为强碱溶液

10、(1)pH=1.7;(2)Mr=23;(3)变红色、变无色、变红色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高考试题

1.(94全国)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它所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克CaCO3沉淀,则完全燃烧1摩尔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

A.0.5Q B.Q

C.2Q D.5Q

2.(96全国)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2>Q1的是 A.2H2(气)+O2(气)=2H2O(气)+Q1;2H2(气)+O2(气)=2H2O(液)+Q2;

B.S(气)+O2(气)=SO2(气)+Q1;S(固)+O2(气)=SO2(气)+Q2

1C.C(固)+2O2(气)=CO(气)+Q1;C(固)+O2(气)=CO2(气)

+Q2

1D.H2(气)+Cl2(气)=2HCl(气)+Q1;H2(气)+Cl2(气)=2HCl

(气)+Q2

提示:影响热效应值大小的两个因素,一是物质的量多少,二是物质的状态。A、B两组属于状态不同:A组中因中H2O(气)变为H2O(液)时要放热,故Q2>Q1,符合题意,B中S(固)变为S(气)要吸热,故Q1>Q2,C、D两组属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不同,量多的热效应大,故C正确。; 3.(04江苏)2004年4月22日是第35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提示:大量开采地下水,破坏了生态的自然环境,使地面容易塌陷。 4.(05全国)某酒精厂由于管理不善,酒精滴漏到某种化学品上而酿成火灾。该化学品可能是

A.KMnO4

B.NaCl C.(NH4)2SO4 D.CH3COOH

提示:KMnO4氧化性较强。

5.(全国)天然气(CH4)、液化石油气(C3H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点燃点燃?CO2+2H2O,C3H8+5O2????3CO2+4H2O,现有一套以CH4+2O2???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欲改为燃烧液化石油气,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已知:

气态物质的分子数之比等于体积比)

A.减小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入量 B.增大空气进入量,减小石油气进入量 C.增大空气进入量,也增大石油气进入量 D.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小石油气进入量

提示:比较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燃烧液化石油气所需要的氧气的量多一些,故可以增大空气进入量,减小石油气进入量。

?Fe3O4+6HCl+H2 6.(全国)某人设想利用①3FeCl2+4H2O????100?C3?3FeCl3+3H2O+1O2 ②Fe3O4+Cl2+6HCl????22

500?C?3FeCl2+3Cl2 ③3FeCl3 ????2

这3个反应的联合与循环,主要用来生产能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某种气体,该气体是

A.O2 B.Cl2 C.HCl D.H2

7.(99上海)美国《科学美国人》杂志在1971年7月刊登的“地球的能量资源”一文中提供了如下数据: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几条主要去路

请选用以上数据计算:

(1)地球对太阳能的利用率约为___________;

(2)通过光合作用,每年有___________千焦的能转化为化学能(每年按365天计)。

300?C(3)每年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为我们生存的环境除去二氧化碳的质量。试根据能量关系列出的计算式。列式中缺少的数据用符号表示。

A=___________(千克)所缺数据的化学含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3.3%。 (2)1.26×1018 千焦。

3.33?1017Q(3)A=千克, Q为每生成1摩尔葡萄糖所需要吸收的能量

(或:每消耗6摩尔CO2所需吸收的能量)。

提示:本题是一道综合信息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地球对太阳

能的利用”的含义,水、大气和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都是人们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所以,水循环吸热+大气流动吸热+光合作用吸热。

地球对太阳能的计算公式为:

利用率=(40000KJ/S+370KJ/S+40KJ/S)×109÷

(52000KJ/S+81000KJ/S+40000KJ/S+370KJ/S+40KJ/S)×109×100%=23.3% 通过光合作用,每年太阳能转化的化学能=365×24×3600×40×109KJ=1.26×1018KJ;设每生成1mol葡萄糖所吸收的能量为Q,

由6CO2 +6H2O→C6H12O6+6O2+Q 6×44g/mol÷1000 QKJ/mol A 1.26×1018KJ

则A=3.33×1014/Q Kg(Q为生成1mol葡萄糖所需吸收的热量)。 训练试题

1.有人认为人体实际上一架缓慢燃烧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也需要不断补充“燃料”。按照这种观点,你认为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物质不能看做“燃料”的是

A.淀粉类物质 B.水 C.脂肪类物质 D.蛋白质 2.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2>Q1的是 A.2H2(g)+O2(g) ???2H2O(g)+Q1 2H2(g)+O2(g) ???2H2O(l)+Q2 B.S(g)+O2(g) ???SO2(g)+Q1 S(固)+O2(g) ???SO2(g) +Q2

1C.C(固)+2O(2g)???CO(g)+Q1

C(固)+O2(g) ???CO2(g)+Q2 D.H2(g)+Cl2(g) ???2HCl(g) +Q1

1H2(g)+Cl2(g)???HCl(g)2 2+Q2 1?H2O(g),Q2=Q1+Q, Q2>Q1 提示:A选项中:H2O(l)???吸热????S(g),∴Q2

吸热C选项中:第二式可看作是1式生成的CO继续燃烧,CO的燃烧要放热,

故Q2>Q1

D选项中:第二式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为一式的一半,其反应热也为一式的一半,∴Q2

3.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 A.达到着火点 C.有氧气参加

B.有足量的空气 D.与空气有足够的接触面

4.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工燃料的是 A.汽油 B.水煤气 C.天然气 D.氢气 提示: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 H2。

5.下列情况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③燃放鞭炮,④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全部

6.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提示:若某反应中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能量,则为放热反应;反之,则为吸热反应。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条件是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物质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

D.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提示: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不一定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如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8.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A.鼓励农民将秋后农作物秸秆焚烧 B.改用氢气为原料冶炼金属 C.限制燃油汽车数量的增加 D.将煤进行脱硫处理 9.下列措施可以提高燃料燃烧效果的是

①固体燃料粉碎 ②液体燃料雾化 ③煤经气化处理 ④通入足量的空气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全部

提示:提高燃料效率的方法有: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通入足量的空气。

10.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Ba(OH)2·8H2O晶体与NH4Cl混合搅拌 B.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C.锌放入稀硫酸中 D.碳和水蒸气高温下反应

11.下列方法可以减轻大气污染的是 A.将煤制成水煤气 B.将硫酸厂的烟囱加高 C.使用通风橱

D.将硫酸厂的尾气(含SO2)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

12.一定量的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热量为△H1;等量的氢气在同样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为△H2;△H1与△H2的关系为

A.△H1>△H2 B.△H1=△H2 C.△H1<△H2 D.无法确定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主要由反应物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

D.吸热反应发生过程中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发生过程中不再需要外界能量

14.燃烧充分燃烧时,空气是否越多越好?

提示:燃料充分燃烧需要足够量的空气。但空气的通入量也要适当,否则,过量的空气会带走部分热量,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15.试用燃烧的有关知识解释。

(1)为什么用扇子扇炉子,越扇火越旺? (2)口吹燃着的蜡烛,劲吹即灭。

(3)汽油着火不能用水灭火,但油罐着火,却可用水喷油罐外壁。 (4)面粉仓库内开发动机,可能起火并发生爆炸。

提示:(1)用扇子扇炉子时,能扇入足够多的空气,使煤更充分燃烧、燃烧更剧烈。

(2)劲吹蜡烛时,过量的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烧着的蜡烛熄灭。

(3)喷冷水可使油罐表面温度降低,防止油罐爆炸,且能使少量的外溢油与油罐脱离而帮助灭火。

(4)因面粉仓库中的粉尘遇热或火星而燃烧或爆炸。 16.根据以下叙述回答(1)~(2)题。

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它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

2H2O(液)=2H2(气)+O2(气)-571.6kJ。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能是二级能源 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

B.水力是二级能源 D.焦炉是一级能源

(2)已知:CH4(气)+2O2(气)=2H2O(液)+CO2(气)+890.3千焦,1克氢气和1克甲烷分别燃烧放出热量之比约是

A.1︰3.4 B.1︰1.7 C.3︰1 D.4.6︰1

提示:(1)天然气,水力是自然界现成的,为一级能源,故1题选AC。 (2)2H2——517.6kJ CH4——890.3kJ 4g 517.6Kj 16g 890.3kJ

1g x g y x=129.4kJ y=55.6kJ x︰y=2.3︰1

(3)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A.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级能源

B.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4)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 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D.汽车排出了大量尾气

17.当今社会中,人类所需的能量绝大部分是由________产生的,特别是由________燃烧所产生的能量。

【答案】化学反应 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它们的制品 18.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_,那么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_,那么在发生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________,才能转化为生成物,这就是吸热反应。

【答案】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低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吸收能量

19.(1)人类所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能。捕获太阳能的生物主要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是________。

(2)煤、石油、天然气及生物能等是多年来大规模使用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现在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请你说出三种新能源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3)水能是可再生的能源,可持续地利用它来发电,为人类提供“清洁”的能源。若一水力发电站水库的平均流量为Q(m3·s-1),落差为h(m),发电效率为η,则该水力发电站年发电量A是________kW·h。

【答案】(1)

光6CO2+6H2O?????C6H12O6+6O2叶绿体 (2)核能、地热能、

海洋能

(3)8.76×107kw·h

20.凡放出热量的化学不需加热就一定能发生,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答案】不对 Al+Fe2O3

? Al2O3+Fe+Q

21.希尔将分离出的叶绿体加到草酸高铁钾盐溶液中,经过光照以后放出氧气,同时草酸高铁被还原成草酸低铁。

光2??4Fe3??2H2O?????4Fe?4H?O2?叶绿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希尔实验中每生成1个氧分子,电子转移数目为________; (2)希尔实验的主要意义是________。

【答案】(1)4e- (2) 利用Fe3+的强氧化性使H2O分解产生O2 22.汽油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C8H18(l)+23O2(g)

点燃 12CO2(g)+4CO(g)+18H2O(l)。

人体吸进CO后,CO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如果每辆汽车满

负荷行驶,每天约有28.5g汽油不完全燃烧。现有某4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如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平均每10人拥有1辆汽车,请计算这些汽车满负荷行驶时,每天可产生多少千克CO?

【答案】560kg

23.燃料燃烧所具备的两大要素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两要点: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燃料与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有足够多的空气;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24.12g石墨与氧气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放出热量为393.51kJ;12g金刚石与氧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放出热量为395.41kJ。试比较金刚石与石墨哪个更为稳定。

【答案】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比较相同状态、相同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相同状态,相同质量的CO2,金刚石释放的热量更多,说明石墨具有的总能量更低,更稳定。

25.目前在黄冈市中学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对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下面列出的是本学期各位同学进行的一个研究 性学习课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课题:黄冈市家庭燃料的调查研究 (1)写出所选课题的研究内容。 (2)简要列出你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法。 (3)该课题最终的成果形式是:

【答案】(1)如节约能源,促进新能源的推广和使用,具备一定的研究条件。

(2)研究计划:①确定调查内容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方法)②数据分析,撰写报告。研究方法:①采访调查 ②查阅资料 ③设计实验 。

(3)调查报告(对被调查的家庭和单位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论文等。

高三化学班选择题测试(2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超细氮化铝粉末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领域。它在浓NaOH溶液中的反应是:AlN+NaOH+H2O=NaAlO2+NH3↑。以下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氧化还原反应 B.是水解反应 C.Al元素作还原剂 D.AlN很活泼 2.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中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 B.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 C.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 D.除去FeCl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2: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 3.下列晶体中,每个原子都被相邻的4个原子包围,以共价键相结合形成正四面体的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是

A.二氧化硅晶体 B.甲烷晶体 C.白磷晶体 D.金刚石 4.以下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HCO3-+H2O H3O++CO32- B.NH4++2H2O NH3·H2O+H3O+

Δ

C.Mg+2H2O=Mg(OH)2+H2↑ 催化剂 D.CH2=CH2+H2O CH3CH2OH 加热加压

5.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4。关于N4的说法正确的是 A.14N4与H37Cl16O分子中含有相同的中子数 B.相等体积的N4与N2的分子数相等 C.相同质量的N4和N2所含原子数比是2:1 D.N4的摩尔质量是64

6.下列关于离子反应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Fe2+、NO3-能大量共存的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一定为10-7

mol·L-1

B.AlO2-溶液与稀HCl混合必定产生沉淀

C.Ba(OH)2溶液分别与稀H2SO4、NaHSO4溶液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

D.实验室用碱石灰制氨气的离子方程式是:NH4++OH-=NH3↑+H2O 7.氢气(H2)、一氧化碳(CO)、辛烷(C8H18)、甲烷(CH4)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1H2(g)+2O2(g)=H2O(l);△H= -285.8kJ·mol-1

1CO(g)+2O2(g)=CO2(g);△H= -283.0 kJ·mol-1

25C8H18(l)+2O2(g)=8CO2(g)+9H2O(l);△H= -5518 kJ·mol-1

CH4(g)+2O2(g)=CO2(g)+2H2O(l);△H= -890.3 kJ·mol-1 相同质量的H2、CO、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H2(g) B.CO(g) C.C8H18(l) D.CH4(g) 8.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O2 2SO3,达到平衡时,

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 mol,n(SO3)=1.4 mol,此时SO2的物的量应是

A.0.4mol B.0.6mol C.0.8mol D.1.2mol 9.2005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组织了一次膨化食品专项教学实验,没想到这次常规的教学研究实验,却发现了一个食品安全的问题:不少的膨

化食品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铝。以下关于铝及其化合物在食品安全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是一种两性金属,可溶解于酸性或碱性食物中,对人体有害 B.铝对人体有害,所以必须严格控制铝和铝的化合物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C.由于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层,所以用铝制品有相对的稳定性

D.明矾有净水作用,所以应大力提倡边远地区用明矾净水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0.被称为“生命的花朵”的元素在人体内有重要的作用。已知R元素与Br元素有相同的电子层数,气态氢化物分子式为H2R。则关于R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R是第三周期VIA族元素 B.H2R的还原性比HBr的弱

C.R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RO4 D.R是一种金属 11.分别以氯酸钾、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反应中都转移1.2mol电子时,制得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比是

A.1:2 B.1:3 C.3:1 D.1:6 12.辅舒酮是一种在肺部显示出强效的糖皮质激素类抗炎作用的药物,它能够提高对哮喘症状的控制、减少其它药物的使用,其结构如右图。以下关于辅舒酮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芳香族化合物 B.具有酚的性质

C.能发生水解反应 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3.关于O2+、O2-、O22-等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强弱:O2+>O2->O22- B.都是氧的同素异形体 C.都含有相同的质子、中子和电子 D.含有相同的化学键 14.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某小组探究改变条件对反应N2+3H2 2NH3;△H<0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关系图:

NH3浓度乙甲N2的转化率乙甲甲混合气体压强乙COSCH2FOOCC2H5FOFHO000tt① ② ③t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A.图①研究的是使用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高

B.图②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C.图①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

D.图③研究的是使用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15.右图两个装置中均盛有200mL0.1mol·L-1CuSO4溶液,当有0.02mol电子通过A时,若不考虑盐的水解和溶液体积A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电极上析出的固体质量相等 B.这是一个串联的原电池 C.①、②两溶液的pH都不变

D.b、d极上析出的固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16.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SO2和SO3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B.1.5g甲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含4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常温常压下,16g的O2和O3混合物所含的原子数为NA

17.同温同压下,由CO2、CO、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2、CO、H2的体积比为

A.22:14:1 B.13:29:8 C.26:14:16 D.13:8:29 18.2004年3月中科院首创用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说法科学合理的是

A.大量使用聚二氧化碳可缓解白色污染,但会加剧温室效应 B.聚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n C.聚二氧化碳可属于氧化物 D.聚二氧化碳是非极性分子

19.常温下将稀NaOH溶液与稀CH3COOH溶液混合,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pH>7,且c(OH-)>c(Na+)>c(H+)>c(CH3COO-)

a b c dZn Cu Cu Fe①CuSO4溶液②B.pH>7,且c(Na+)+c(H+)=c(OH-)+c(CH3COO-) C.pH<7,且c(CH3COO-)>c(H+)>c(Na+)>c(OH-) D.pH=7,且c(CH3COO-)>c(Na+)>c(H+)=c(OH-)

班级 姓名 分数 附加:

1.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在实验室中由含铜屑的生铁制取FeSO4晶体的探究实验,并通过验证所得晶体是否被氧化。请你完成他们的实验报告:

(1)实验名称:FeSO4晶体的制取并验证晶体是否被氧化。 (2)实验目的:探究由含杂质的铁制取FeSO4晶体、并验证晶体是否变质的方法;熟悉物质制取、分离提纯和结晶的一般方法。

(3)实验药品:含铜的生铁、纯铁块、 、 、蒸馏水。

(4)实验仪器:除了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试管外,还需要

等仪器。 (5)实验步骤:

①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生铁;②加入足量的稀H2SO4,用玻璃棒搅拌;③充分反应后, ;④把 转移到 中,并加入一小块纯铁块,加热蒸发水分至过饱和;⑤冷却结晶;⑥待晶体充分析出后,过滤,得到FeSO4·7H2O晶体。

(6)问题与评价:

①判断生铁和稀硫酸已充分反应的现象是 。 ②步骤④中“加入一小块纯铁块”的目的是 。

③为了避免FeSO4·7H2O晶体被氧化,析出晶体的过程最好在 中进行。

④请简述验证晶体是否被氧化的实验方法。

2.(10分)烧碱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和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之一。工业生产烧碱的方法有苛化法和电解法。电解法是将原盐化盐后加入纯碱、烧碱、氯化钠精制剂,除去某些离子杂质,在澄清槽中加入苛化淀粉以加速沉淀,砂滤后加入盐酸中和,盐水经预热后送去电解,电解液经预热、蒸发、分盐、冷却,制得液体烧碱,进一步熬浓即得固体烧碱产品。其中电解法的

纯碱 氯化钡苛化淀粉 烧碱水盐酸原盐化盐精制水洗澄清盐泥砂滤中和烧碱溶液浓碱液分盐蒸发电解预热固体烧碱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20℃时,NaCl、NaOH的溶解度分别是35.9g、109g。请回答下

列问题:

(1)原盐精制过程中加入纯碱、烧碱、氯化钡的作用是除去 等离子。

(2)苛化淀粉的作用是 。

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碘 B.加速沉淀析出 C.调节溶液的酸碱度 D.提高NaCl的溶解度 (3)预热的作用是 。 (4)此法生成NaOH的离子方程式

为 ,NaOH应在

极区中获得。

(5)请简述如何控制中和过程所加盐酸的量? 答案: 附加: 1.(14分)

(3)稀H2SO4、KSCN溶液(每空1分,共2分) (4)漏斗、蒸发皿(每个1分,共2分)

(5)③过滤;④滤液,蒸发皿。(每空1分,共3分)

(6)①烧杯中的混合物没有气泡产生(或产生很少的气泡)(1分)。

②避免FeSO4溶液被氧化(1分)。 ③氩气氛(或氮气氛)(1分)

④取一小块晶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煮沸过的蒸馏水(1分),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1分),若出现红色,证明晶体已被氧化(1分),否则,没有被氧化(1分)。

2.(10分)

(1)Ca2+、Mg2+、SO42-(2分)。(2)B(1分)。 (3)提高电解反应的速率(1分),减少耗电量(1分)。

电解

(4)2Cl-+2H2O=2OH-+H2↑+Cl2↑(2分),阴(1分)。

(5)滴入几滴酚酞试液(1分),逐渐滴加盐酸至红色刚好褪去(1分)。

高二化学会考复习离子反应离子共存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1.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NaOH B.CH3COOH C.H2O D.CO2 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2+、Mg2+、Cl-、NO3- B、Al3+、K+、SO42-、OH- C、Fe2+、Na+、SO42-、S2- D、Na+、H+、CO32-、SO42- 3.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Ca2+、K+、CO32-、Cl- B、Na+、K+、Al02-、CO32- C、Na+、Mg2+、NO3-、SO42- D、Na+、Al3+、NO3-、Cl-

4.在强酸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K+、CH3COO—、Cl— B.Ba2+、Na+、CO32—、NO3—

C.Na+、Ag+、SO42—、Cl— D.Al3+ 、Fe3+、NO3—、SO42—

5.在PH=2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NH4+、S2—、Cl— B.Ca2+、Na+、HCO3—、NO3—

C.Al3+ 、Fe3+、SCN—、Cl- D. Cu2+、Fe2+、SO42—、

Br—

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H+、CO32-、Cl- B.H+、Fe2+、Cl-、NO3- C.Na+、Al3+、OH-、Cl- D.NH4+、H+、OH-、NO3- 7.属于无色透明,且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Al3+、Mg2+、SO42—、Cl- B. Fe3+、Cu2+、SCN- 、SO42-

C. Na+、H+ C6H5O-、MnO4-、 D.Fe3+、Al3+、AlO2- 、NO3-

8.常温下在C(H+)=1×10-13mol/L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CO32- B. HCO3- C.Al3+ D.NH4+

9.下列各组离于在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氨水后也不产生沉淀的是

A. Na+、 Ba2+、 Cl- 、SO42- B .K+、AlO2- 、NO3-、 OH-

C. H+ 、NH4+ 、Al3+ 、SO42- D. H+ 、Na+ 、Cl- 、F-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能正确反映CH3COOH与NaOH反应的是 CH3COOH+NaOHH+ + OH- = H2O

CH3COOH + OH- == CH3COO- + H2O D、 CH3COO-+H++OH-== CH3COO-+H2O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 + 2H+ === Ca2+ + 2H2O B.钠与水的反应Na + 2H2O === Na+ + 2OH -+ H2↑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Ag+ === Cu2+ + Ag

CH3COONa+H2O

D.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CaCO3 + 2CH3COOH === Ca2+ + 2CH3COO- +CO2↑+ H2O

12.能正确表达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是

A、铝粉投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Al+2OH-=AlO2-+H2↑ B、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2OH-=SiO32-+H2O C、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OH-+H+=H2O

D、碳酸镁与稀硫酸反应:CO32-+2H+=CO2↑+H2O

13.下列仪器中,没有“0”刻度线的是 A.温度计 B.量筒

C.酸式滴定管 D.托盘天平游码刻度尺 14.有一支50mL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10.0mL刻度处。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流下排出,承接在量筒中,量筒内溶液的体积

A.大于40.0mL B.为40.0mL C.小于40.0mL D.为10.0mL

15.一定量的盐酸跟足量锌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化学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A.碳酸钠固体 B.醋酸钠固体 C.硫酸氢钠固体 D.少量稀氨水 16.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CH3CH2COOH B. Cl2 C. NH4HCO3 D. SO2 17.下列各叙述正确的是

A.碳酸钙在水里溶解度很小,其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所以碳酸钙是弱电解质

B.碳酸钙在水里的溶解度虽小,但其溶解部分全部电离,所以碳酸钙是强电解质

C.三氧化硫和氯气的水溶液都能很好地导电,所以他们不仅是电解质,而且是强电解质

D.碳酸钙不溶于水,只有在熔化状态下才是强电解质 18.当把

1L0.1mol/L的CH3COOH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L时

?CHCOOHHO3A.的浓度升高 B.3离子的数目增加

?c(H)增大 D.CH3COO离子浓度增大 C.溶液的

?19.某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液氨 B.氨水 C.蔗糖 D.硫酸钡 20.下列事实中能说明亚硝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

A.用HNO2溶液做导电试验,灯光较暗 B.HNO2是共价化

合物

C.亚硝酸不与氯化钠反应 D.常温下0.1mol/L亚硝酸溶液的氢离子约为0.01mol/L

21、根据反应式:(1)2Fe3++2I-=2Fe2++I2 ,

(2)Br2+2Fe2+=2Br-+2Fe3+,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 Br-、Fe2+、I- Fe2+、I-、Br-

B. I-、Fe2+、Br- C. Br-、I-、Fe2+ D.

22、向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通入过量

的氨气(使溶液呈碱性),又有白色沉淀生成;再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又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

A Ag+、Cu2+、Ba2+ B Ag+、Ba2+、Al3+ C Ag+、Al3+、Ca2+

D Al3+、Mg2+、K+

2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NH3.H2O==NH4++OH- B、CuCl2==Cu2+ +Cl2- C、H2CO3

2H++CO32- D、Ba(OH)2==Ba2++2OH-

2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Na+Cu2+ = Cu↓+H2↑ B 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 C 氯化铁溶液和硫氰化钾溶液混和:Fe3++ 6SCN- = [ Fe(SCN)6] 3-

D 铜片跟稀硝酸反应:Cu+NO3-+4H+=Cu2++NO↑+2H2O 25.人造地球卫星用到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极反应式为:

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Ag2O)是

A.负极,被氧化 B.正极,被还原 C.负极,被还原 D.正极,被氧化

26.锌片、铜片和硫酸溶液组成的原电池,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2H++2e=H2↑ B.Zn-2e-=Zn2+ C.2H2O+O2+4e=4OH- D.Cu-2e-=Cu2+

27.某金属与铁和稀硫酸组成原电池,其中铁为正极,该金属可能是 A.铅 B.银 C.铜 D.镁 28.有较多Ba2+、Ag+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

A.NO3- B.Cl- C.CO32- D.SO42-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强电解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强电解质是易溶化合物,弱电解质是难溶化合物 SO3溶于水后导电性很强,所以SO3是强电解质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的导电性强

30.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洗涤的仪器是 A.酸式滴定管 B.碱式滴定管 C.锥形瓶 D.移液管

二、填空题:(共36分,每空1 分) 3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

(1)硫酸铝和氨水溶液反

应: 。

(2)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

应: 。

(3)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反

应: 。

(4)绿化亚铁溶液中滴入氯

水: 。

(5)硫酸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

应: 。

(6)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碳酸氢

钠: 。

32.氨气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NH3 + H2O

NH3?H2O

NH4+ + OH-

(1)通入HCl气体,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NH4+] (2)加入NaOH固体,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NH4+]

(3)加入NH4Cl固体,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NH4+] (4)加水稀释,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NH4+] (5)微微加热,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NH4+] (6)加入少量原浓度的氨水,平衡 反应方向移动,[NH4+] 33.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现象

是 。将AlCl3溶液中的Al3+完全沉淀出来可选用的试剂是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4.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只含有4种离子

(1)若该溶液中已含有NH4+、Cl—离子,则另2种离子应是 (填离子符号)

(2)该溶液所含的上述4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相对大小的关系可能的是[用符号来表示,如Cl—离子浓度用c(C1—)表示]: ① ,② ,??;

35.有一无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Na+、OH-、 NO3―、Cl-、CO32-、SO42-。进行如下实验:

(1)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色。

(2)另取少量溶液加盐酸至过量,无气体放出,再加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

(3)另取少量溶液用硝酸酸化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4)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试推断,该溶液中肯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肯定不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不能肯定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 36.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KNO3、K2SO4、KI、KCl、CuCl2、CaCl2和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依次进行下列五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

(1)混合物加水得无色透明溶液;

(2)向上述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将该沉淀滤出,并将滤液分成两份;

(3)上述白色沉淀可完全溶于稀盐酸;

(4)将两份滤液中的一份,滴加氯水并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CCl4层无色;

(5)将另一份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出混合物中肯定含有 ;但不能

确定的是否含有 。

37.某溶液中可能含有Ag+、Al3+、Ba2+、Mg2+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以下实验所得的现象,将适当的结论填入空格中。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离子方程式是 ; 将(1)所得的溶液过滤后,往滤液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继

续加入NaOH溶液,沉淀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则又可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肯定不含的离子是 ;

在(2)所得的澄清溶液中加入Na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离子方程式

是 。

参考答案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查阅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资料,了解不同时代常用金属使用状况的变化。

2、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及保存方法 3、掌握钠及铝与氧气的反应原理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严格求实的科学态度。

2、体验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金属钠、铝性质的科学探究,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二、教学重点:

钠及铝与氧气的反应原理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思考与交流

1、说出你身边的金属物品 2、投影

3、你能根据常见金属的用途说出金属有哪些物理共性? 金属的物理共性: 、 、 、 等 思考与交流:

1、以钠、镁、铝为例说出金属的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何特征 2、以铁为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 、 (2) 、 (3) 、

小结:

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1)能与 、(2)能与 、(3)能与 、

结论:绝大多数的金属化学性质活泼,易与自然界中的 , 等反应,故绝大多数金属以 存在于自然界中。

思考与交流

分析下列图片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2) 、 (3) 、(4) 、

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实验3-1:)〔实验3-2〕 告诉学生注意事项:

通过观察,简单描述钠的物理性质:(1) 、(2) 、(3) 、

观察与分析: 科学探究: 思考与交流

说出生活中铝的氧化膜作用。 思考:

金属除了能与氧气反应外,能否跟其它非金属反应?能与具有什么性质的非金属反应?

请举例说明:

写出金属钠分别与氯气、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2) 、

当堂反馈

1、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描述是( )

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2.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C.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

D.在化学反应中,铝容易失去电子,是还原剂

畅所欲言: 谈一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略

w.w.w.k.s.5.u.c.o.m

第一讲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2课时 二、金属与水的反应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要求:

掌握钠与水的反应过程和反应原理;铁与水蒸

气的反应原理

过程与方法要求: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钠与水的反应现象及其分析,铁与水蒸气及铝

与碱溶液的反应原理。

【教学方法】

讨论、讲授、思想探究、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导入]

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以及金属在氧气中的反

应:

(1)金属Na有哪些物理性质?

(2)金属Na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化学方程

式?

(3)铝的钝化?

[学生讨论]

在常温下,很多金属都可以存放在空气(氧气)

中,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之反应。那么,是否金属在水中也具有相似的性质呢?大家可以发现,人们可以用铝、铁或铜制品烧水,说明这些金属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很难反应甚至不反应。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如此呢?

[实验探究]见课本实验3-3:

在桌上盛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然后投

入切下的一小块钠(注意钠块要小,不要用手接触金属钠),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描述现象]

[思考与交流]

(1)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2)为什么烧杯上方出现水雾?

(3)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

(4)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游动?

(5)小球为什么会咝咝发出响声?

(6)滴入酚酞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

[归纳与整理]

二、金属与水的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

现象及原因:

[思考与交流]

(1)你能否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角度来分析钠

与水的反应生成的气体是H2?

(2)你能否通过实验探究钠与水的反应生成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mf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