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更新时间:2024-07-06 18: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几次重要事件

? 第一次国共合作

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加剧。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右派和新军阀势力,在1927年后加紧反革命扩张,接连制造一系列反革命叛变事件,使国共合作处于危急关头。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国共合作最后破裂,大革命遭到失败。 ? 五卅运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反对帝国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群众运动蓬勃发展,全国各大城市和几百个城镇的人民,纷纷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通电,捐款,表示支援,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怒潮,并得到国际工人阶级的支援。五卅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揭开了大革命高涨的序幕。 ?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是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文化大革命”中,党和人民同“左”倾错误、特别是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艰难曲折、英勇顽强的斗争。党内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骨干的健康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最终粉碎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党、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和整个社会的性质都没有改变。历史再一次表明,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的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伟大而顽强的生命力。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既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一个重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又是党的建设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自我教育运动。在邓小平、陈云等老同志的支持和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参加了这场讨论,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和各大军区的主要负责人相继发文或讲话,一致认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场大讨论,促进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对于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指导作用。 ? 中国政府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交接仪式后,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江泽民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1999年12月19日,江泽民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澳门,出席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19日深夜,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在刚刚建成的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宣告: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江泽民主席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

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

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时,首次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强调指出,我们党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00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考察工作时再次强调,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2003年10月中旬,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我们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讲话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l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