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陈帼眉 )详细资料整理

更新时间:2024-06-30 11: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年龄范围 成熟期:0—18岁 学前时期:0—6岁

二、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

(一)个体心理的发生

1、学前阶段是各种心理活动发生的开端。

2、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二)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 2、

发展过程:从简单,具体,被动,零乱朝着较复杂,抽象,主动和成体系的方向发展。 发展过程并非孤立进行,受遗传,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影响。

(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发展 1、 2、

服从于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同时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具体规律

三、 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

(一) 发展心理学(年龄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的心理发展。 1、 2、 3、

主要研究对象:儿童心理的发展(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 心理的发生发展包括: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原始人类的心理)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支内容最为充实的分支或组成部分。 (二)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1、 2、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和基础。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可以丰富和促进普通心理学的研究。

(三)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1、 2、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必须了解学前教育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是学前教育学提出理论和实际资料的依据。 (四) 儿童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技能的发育的科学。 1、 2、

儿童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前提。

心理是脑的机能,儿童生理解剖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知识依据

(五)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现象的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 1、 2、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 学前儿童心理学又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

1、第一个任务是:揭示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2、第二个任务是:解释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的变化。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一)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1、 2、

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学前儿童心理学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二)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1、

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

·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一般以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蒲莱尔的《儿童的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2、

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作用在于揭示发展规律,为早期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以减少盲目性,提高教育效率。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是我们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高指导原则,同时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论原理。

一、 客观性原则

1、 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必须考虑到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 2、 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二、发展性原则

·不仅要注意已经形成的心理特征和品质,更应注意那些刚萌芽的新特征和品质。

四、 教育性原则

·从设计研究方案、时间安排到研究者的举止言谈,都必须考虑对学前儿童产生的影响。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

一、以研究时间为标准,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

纵向研究就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某个或某些儿童进行追踪研究,以查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心理发展的进程和水平的变化。

1、 纵向研究的时间可长可短。长者可达几十年,短则可以是几个月。 2、 短时的纵向研究一般只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婴儿。

3、 时间的间隔应该固定,间隔的长短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年龄越小,心理的发展

化越大,间隔的时间应越短。

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研究某一年龄阶段或几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待点。

1、 横断研究应特别注意研究对象的典型性。应慎重确定研究对象的年龄及年龄组的

分。要使研究对象达到足够的数量。并且照顾到研究对象的生活和教育背景。

2、 一般来说,儿童年龄越小,年龄组内的儿童年龄差距应越小,这样有利于发现心

发展的质变和关键年龄。

纵向研究的优点:可以比较系统、详尽地了解同一个或一组儿童的心理变化过程,揭示发展的连续性、顺序性和量变、质变的规律。缺点:费时较长,不易同时对大量对象进行研究。

横向研究的优点:取样较方便,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资料,完成研究课题。缺点:难以了解到某一研究对象心理发展的具体进程和特点。

二、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

整体研究又称系统研究,即把儿童心理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研究对象系统,当成一个整体结构来进行研究。

分析研究又称专题研究,是对儿童心理发展中某一个别的、局部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 三、 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 差异研究较多集中于研究不同年龄儿童心理活动的区别。

相关研究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现象之间的关系,或心理现象与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 因果研究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以上几种类型都需要依靠推论统计来进行。即:结论是根据研究的样本推导出的,因此,必须注意防止取样偏差,并且验证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四、 根据不同的研究任务和课题,分为双生子研究、跨文化研究

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

作用。这种方法主要是了解双生子(遗传因素相同的儿童)在不同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异同。

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这种方法主要是查明

不同社会结构、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

一、 观察法

(一)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最基本方法。 (二) 观察对象和范围的确定

1、 2、 3、

开放式抽样

封闭式抽样(时间抽样、事件抽样)

时间抽样:是定期在规定的时间单位内进行观察。

(三)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时应注意的问题

1、.制订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尽量使儿童保持

自然状态。根据观察目的和任务之不同,可以采用局外观察(使儿童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观察)或参与性观察(观察者以某种身份参加到儿童的活动中)。

2.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要记录行为本身,还应记录行为的前

因后果。

3.由于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不稳定性,其行为往往表现出偶然性。因此对学前

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反复多次进行。 二、实验法

(一)实验室实验法是在特殊装备的实验室内,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心理研究的一

种方法。

优点是能够严格控制条件,可以重复进行,可以通过特定的仪器设备探测一些不

易观察到的情况,取得有价值的科学资料。

不足之处在于幼儿在实验室环境内往往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由此导致所得实

验结果有一定局限性。特别是研究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

运用该实验法研究幼儿心理时,应注意:

1、幼儿心理实验室内的布置,应尽量接近幼儿的日常生活环境。 2、对幼儿的实验室实验可通过游戏等幼儿熟悉的活动进行。

(四)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三、5——6岁

·5—6岁是新的特点继续巩固和发展的时期。

(一)好问、好学 (二)抽象能力明显萌芽 (三)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四)个性初具雏形

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 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一、 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二、两岁前依靠感知认识世界

三、感知觉在幼儿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地位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主要阶段

一、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趋势

(一)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 (二)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 (三)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 (四)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 (五)感知过程的效率不断提高

二、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

原始的感知阶段——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阶段 第三节 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

一、 视觉敏度的发展

视觉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对象在体积和形状

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一般所谓视力。

1、整个学前期,儿童的视力不断增长。 2、儿童的视力障碍:远视;近视;弱视。 3、早期矫正有效果,学前期是治疗弱视的最佳期。 二、颜色视觉的发展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

1、 颜色视觉的障碍:色盲;色弱。

2、据研究,最初的颜色视觉在出生后头几个月已出现。 3、幼儿期,儿童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继续发展。

4、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更主要在于颜色视觉与掌握颜色名称的联系。

第四节 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

一、 儿童听觉的发生

(一)胎儿的听觉反应 (二)新生儿听觉的发生

(三)听觉发生的指标:“大动作反应”、“机体内部变化”、“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二、儿童听觉和视觉的协调活动

·最早发现感觉协调现象的是魏泰默

·关键在于:一、发生的声音是持续的;二、要使新生儿处于能处于能自由转动头部的位置。 三、幼儿听觉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掌握语言、接触音乐环境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的听觉不断发展。 ·儿童听觉的个体差异很大 第五节 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

一、 儿童触觉的发生

·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有触觉反应,天生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防御反射、抓握反射等等,都

可以说是触觉的表现。 二、口腔的触觉

1、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初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后来才是手的触觉探索。

2、通过口腔的触觉探索可以进行学习。整个人生第一年,婴儿的口腔触觉都是一种探索手段。 三、手的触觉探索

(一)手的本能性触觉反应 (二)视触的协调

四、听觉和触觉的协调

·婴儿期也出现听觉和触觉的协调

五、学前儿童痛觉的发展

·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极低,痛觉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六、学前儿童动觉的发展

·动觉的发展使婴幼儿的动作越来越准确。

第六节 学前儿童对物体的知觉

一、 学前儿童形状知觉的发展

1、 很小的婴儿,已经能够辨别不同的形状。 2、 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辨别有程度上的差异。

二、学前儿童大小知觉的发展

1、苏联的研究认为,6个月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三、幼儿对物体属性感知标准的掌握

1、3岁以后,儿童对物体属性的知觉发展到了系统化阶段。

2、幼儿逐渐学会按社会通用的感知标准去反映物体的属性。 第七节 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

一、 学前儿童空间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主要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位置以及机体自身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

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

(一)方位知觉的发展

1、 2、 3、

儿童出生后就有方向定位的能力。

幼儿更多依靠视觉、动觉及静觉的联合活动进行方向定位。 儿童先学会辨别上下方位——前后方位——左右方位。

(二)距离知觉(深度知觉)的发展

1、 2、 3、

距离视觉是一种以视觉为主的复合知觉。

测量婴儿深度知觉的常用工具是吉布森等创设的“视觉悬崖”。 婴儿已经产生距离知觉。

(三)学前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

1、 2、 3、 4、 5、

第八节 幼儿观察的发展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的发展意味着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进入一个较完善的阶段。

一、 观察的目的性

幼儿观察的目的性和有意性可以分为三级水平:

1、 根据观察任务,有目的地克服困难和干扰,坚持细致观察; 2、 能根据任务有目的地观察,但遇到困难或不能克服,不愿坚持; 3、 不能接受任务,东张西望,或只看一处,或任意乱指。

二、观察的持续性

幼儿初期,观察持续的时间很短。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学会持续观察某一事物。 三、观察的概括性

1、观察的概括性意味着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他在幼儿初期还没有很好的发展。

2、丁祖荫认为儿童对图画的认识逐渐概括化,对图画认识的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

· 认识“个别对象”阶段——认识“空间联系”阶段——认识“因果关系”阶段——认识“对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婴儿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 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与识记的事件相联系。 生活制度在幼儿对时间的定向上起决定作用。 日历和钟表是成人时间信息的主要来源。

象总体”阶段

五、 观察方法

1、 幼儿的观察最初是依赖外部动作进行的,以后逐渐内化为以视觉为主的知觉活动。 2、 在知觉依靠外部动作进行,还没有内化之前,幼儿的观察是无秩序的,往往以“尝

试错误”方式进行,缺乏有效的方法。

3、 幼儿期形成了三种基本的知觉方法:

(1) 知觉认同。这种知觉动作发生于知觉的客体与幼儿已掌握的知觉标准完全一致时。 (2) 归入标准。这种知觉动作发生于物体的属性与知觉标准部分吻合时。

(3) 这种动作发生于知觉的客体具有复杂的属性,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去确定其属性时。

第五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一节 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注意与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1、注意使儿童从环境中接受更多的信息。

2、注意使儿童能够发觉环境的变化,从而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并为应付外来刺激准

备新的动作,把精力集中于新的情况。 二、注意与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1、凡是注意所指向和集中的对象,人们对该对象的知觉就最完全、最清晰、最突出。 2、注意是研究幼小婴儿感知发展的指标。

三、注意与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1、注意使感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系统。 2、注意发展水平低的儿童,其记忆发展水平也低。

四、注意与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

·注意能加强行动的力量,行动的坚持性和注意是不可分的。 六、 注意与学前儿童的学习

·儿童集中注意时,学习效果好,能力提高也快。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 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一)定向性注意的发生。

1、 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原始的定向反射是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同时也是最初

级的注意。

2、原始的定向反射性注意主要是外界事物的特点引起的,也就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式。它的生理基础是脑的一般觉醒水平。

(二)注意选择性的发生发展

1、选择性注意性质的变化

·注意的选择性最初决定于刺激物的物理特点,以后逐渐转变为主要决定于刺激物

对儿童的意义。

2、 选择性注意对象的变化

·一方面是选择性注意范围的扩大,注意的事物日益增加;另一方面是选择性注意

对象的复杂化。

二、无意注意的发生发展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发展。 ·定向性注意和婴儿的选择性注意都属于无意注意。 第三节 新生儿的注意

一、 新生儿定向反射的表现

·注意,从它的发生来说,是一种定向反射。 ·测量新生儿及幼小婴儿注意的指标: (1) 觉醒状态

·柯纳将觉醒状态分为:规则的睡眠——不规则的睡眠——昏昏欲睡——

不活跃的清醒——活跃的清醒。

·觉醒和注意有倒置的U形关系。

(2) 习惯化

·如果新刺激多次连续出现,或延续一段时间,婴儿就不再去注意,这种

现象称为习惯化。换句话说,习惯化就是熟悉的刺激所发生的注意减退现象。

(3) 心率变化

·心跳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是定向反应的一种最普通的表现。

(4) 瞳孔扩大 (5) 吸吮抑制

二、新生儿注意的选择性

1、新生儿已对刺激物有一定的选择性反应。

2、黑斯认为:新生儿的扫视活动室一种生理适应现象,它的作用是保持皮质视觉神经

细胞的高水平“射击速度”。

3、新生儿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偏爱。

·对简单鲜明图案的偏好。 ·对人脸的偏好。

第四节 1岁前儿童的注意

一、 婴儿注意的选择性倾向

·婴儿注意的选择性带有规律性的倾向。这些倾向主要表现在视觉力面,也称为视觉偏好。

(一)婴儿注意选择性的特点

偏好复杂的刺激物;曲线;不规则;密度大;集中;对称。 (二)婴儿注意选择性的变化

1、 从注意局部轮廓到注意较全面的轮廓。 2、 从注意形体外周,到注意形体的内部成分。

(三)关于婴儿选择性注意的理论

·各不相同

二、经验在注意活动中开始起作用

·3个月以后的婴儿,生理成熟对他的注意的制约作用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重要,经验开始对婴儿的注意起作用。

三、出现动作协调的注意

·婴儿6个月左右,出现手眼协调动作。 第五节 1—3岁儿童的注意

·1—3岁儿童注意的发展和儿童认知的发展密切联系,特别是和表象与语言的开始发展密切联系。 一、“客体永久性”的认识与注意的发展

·儿童注意的发展,和皮亚杰所提出的“客体永久性”的认识分不开。 二、表象的发生与注意的发展

·1.5—2岁,儿童的表象开始发生。从此,儿童的注意和表象密切联系起来。 三、语言的发生与注意的发展

·2岁左右,语言真正形成,词语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物,能够引起儿童的注意。 第六节 3—6岁儿童的注意

·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一、 幼儿的无意注意

1、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无意注意。

2、3—6岁儿童的注意仍然主要是无意注意。但是和3岁前儿童相比,幼儿的无意注意

有了较大发展。

3、幼儿的无意注意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2)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4、在整个幼儿期,新颖性对引起注意有重要作用。

二、幼儿的有意注意

·幼儿期,有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水平低,稳定性差,而且依赖成人的组织和引导。 ·幼儿的有意注意有以下特点:

1.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

2.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 3.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

4.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

第六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一节 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 记忆与知觉的发展

1、记忆是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觉的发展又离不开记忆。 2、知觉中包括经验的作用。

3、知觉的恒常性和记忆有密切关系。

二、记忆与想象、思维的发展

1、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过程都要依靠记忆。

2、记忆是联系感知与想象、思维的桥梁,是想象思维过程产生的直接前提。记忆表象越

丰富,想象和思维的基础便越厚实。 三、记忆与语言的发展

1、儿童学习语言也要依靠记忆。

2、儿童有时说了后面的话忘了前面的,就明显暴露了言语活动与记忆联系的不足。

四、记忆与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

1、通过记忆,儿童对与经验有关的事情发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儿童的情感从而丰富起来。 2、儿童的意志行动,也离不开记忆。意志是有目的的行动,在行动过程中必须始终记住

行动目标。

五、记忆影响儿童行为的倾向性 第二节 记忆发展的趋势

一、 记忆的发生

(一)记忆(识记、保持、再认、再现)发生的指标:

1、 2、 3、

习惯化 条件反射 重学记忆

(二)记忆发生的时间

·胎儿末期,听觉记忆已经发生。

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一)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

1、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属于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出现和发展稍晚。 2、儿童长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称为记忆潜伏期的延长。

(二)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

1、再认。习惯化是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表现出和新异刺激不同的反应。

2、再现(回忆)。

·回忆和再认的差别:是由于其活动机制的不同,再认依赖的是感知,回忆依靠的是表象,感知是儿童出生后就有的,而表象则是在1.5岁-2岁时才形成;感知的刺激是在眼前的,立即可以引起记忆痕迹的恢复,表象的活动还有待儿童在头脑中进行搜索,而记忆的首要问题不在于储存,而在于检索。这便是“再认”会先于“回忆”发生的原因。

(三)记忆容量增加

(1)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

(2)记忆范围:记忆范围的扩大是指记忆材料种类的增多,内容的丰富。 (3)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

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

(四)记忆内容变化

(1)运动(动作)记忆:是指识记内容为人的运动或动作的记忆。它出现得最早 (2)情绪记忆:对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出现得也比较早

(3)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形象来记住各种材料。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 (4)语词记忆:是以语言材料作为记忆的内容,这种记忆是在儿童掌握语言过程中

逐渐发展起来的。儿童的词语记忆发展也最晚。 三、元记忆和记忆策略的形成

1、元记忆的发展是指儿童对自己的记忆过程的认识或意识的发展。 2、元记忆的发展表明了记忆过程有意性的发展。

3、记忆策略包括对记忆的计划和使用记忆的方法(2岁后开始形成) (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 (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

(3)间接的意义识记。一般以语言为中介。 第三节 3岁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一、1岁前儿童的记忆

(一)新生儿的记忆:主要是短时记忆,表现为对刺激的习惯化和最初的条件反射。 (二)出生后头半年。能够进行长时记忆。 (三)出生后第二个半年。开始出现工作记忆。 二、1—2岁儿童的记忆

主要表现在回忆(再现)的发展。 第四节 3—6岁幼儿记忆的发展

·变化:一方面是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形象记忆继续发展,而且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另一方面是记忆的意识性和理解性明显地提高,表现为有意记忆、意义记忆和词语记忆逐渐发展。

一、 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一)幼儿无意识记的发展

(1)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 (2)无意识记效果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 (3)无意识记是积极认知活动的副产物。

·幼儿无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1)客观事物的性质;(2)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

(3)幼儿认知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4)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5)活动动机。

(二)幼儿有意识记的发展

(1)儿童的有意识记是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 (2)有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 (3)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

二、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的区别在于对记忆材料理解程度和组织程度的不同。

(一)幼儿的机械记忆。

(二)幼儿意义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三)幼儿的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都在不断发展。

三、形象记忆占优势,词语记忆逐渐发展

(一)学前儿童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二)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三)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效果的差别逐渐缩小。

四、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意义记忆对机械记忆的渗透,语词记忆对形象记忆的渗透,以及它们的日益接近,都反

映了幼儿记忆过程的自觉意识性和记忆策略、方法的发展。

第七章 学前儿童表征的发展

第一节 表征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表象与表征

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而当前美育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的现象。 表征是指由象征性形象或符号引起不在眼前之物或没有作出的动作的心理反映活动。 ·表象一般是指反映的内容——形象;表征则是指这种形象形成的过程。 二、表征与学前儿童的认知活动

(一)表征与感知。

遗觉(表)象:在刺激停止作用后,脑中继续保持的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

(二)表征与回忆

回忆是表象(表征活动)存在的主要标志。 (三)表征与思维

1、表征的形象(表象)不是原有感知形象的简单复制,而是对感知过的东西加工

和概括的结果。

2、表象不但有形象性,而且有概括性。

3、人脑中的形象并不是按固定的形式不加改变地依次储存下来,而是经过组织的,

以心理结构的形式或所谓网络的形式储存起来。即:表征的出现,是思维发生的基本条件。 三、表征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一)内化作用。内化是指外部动作向头脑内部转变的过程。 (二)过渡作用。

1、表征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之间环节。

2、表象的二重性特点(直观性和概括性)也决定了它的过渡性作用。 第二节 表征的发生

一、 表征发生的时间及标志

1、时间:1.5-2岁

2、标志:(1)象征必须完全内化;(2)象征必须是在心理能被唤起的形象,而不

是当前事物直接引起的;(3)象征能用于回忆或预期。 二、表征发生的准备

·婴儿对指示物的反应,是直接的感知运动的反应,这种反应活动属于知觉范畴,但它 为标准的出现做了准备。 三、表征发生的表现

(一)表现在儿童已不停留在单纯依靠实际动作,而是出现了内化的形象。

(二)表现在儿童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从运用指示物转变为运用信号物。表征发生的同时,

还出现了几种新的行为模式。

1、延迟模仿。不是直接模仿眼前事物(原型),在原型消失后进行模仿。 2、象征性游戏。(假装的游戏) 3、初期的绘画。 4、初期的语言。

·皮亚杰认为,2岁前儿童没有真正的表征活动,处于前表征阶段。 第三节 幼儿表征的发展

一、 从程序性表征向陈述性表征的发展

(一)程序性表征。是自然而然获得的表征。幼小儿童的表征主要是程序性表征。 (二)陈述性表征。是自己能够理解的表征。这种知识是可以说出来的,能够把信息加

工的结果向自己或别人呈现——用语言陈述。

·从程序性表征向陈述性表征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出现了最初的灵活性或可变性。这种转变有两个重要因素:1、对象征的概括能力的发展;2、语言的参加。 二、象征性功能的充分发展

1、幼儿期是心理活动中象征性功能充分发展的时期,也就是表征最活跃的时期。 2、象征性功能或表征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模仿和游戏。

第八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一节 儿童想象的发生

一、 儿童想象发生的年龄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 ·1.5—2岁,儿童基本具备了想象的基础。

·1岁半—2岁儿童出现的想象的萌芽,主要是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的。

二、儿童想象的萌芽

·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具体表现为:

(1) 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 (2) 简单的相似联想。 (3) 没有情节的组合。

第二节 幼儿想象的发展

一、 想象在幼儿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1、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它几乎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

2、幼儿游戏、听故事、听音乐、绘画、搭积木、各种造型活动等等,都离不开想象。 想

象的形象常常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 二、幼儿想象发展的趋势

·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二)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三)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第三节 幼儿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

·感知运动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萌芽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只能依靠感知和动作来

适应外界环境。这一阶段又可分为:反射练习阶段——最初习惯阶段——有目的的动作形成阶段——方法和目的与协调阶段——感知运动智慧阶段。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前运算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到概念性智力阶段(运算阶段)发展的过渡阶段。又称自我中

心的表征活动阶段。这个阶段又分为:前概念阶段或象征思维阶段——直觉思维阶段。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所谓运算是指在心理上进行操作,是外部动作内化为头脑内部的动作(操作)。 ·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的主要区别是:

(一)运算思维依靠概念进行,前运算思维依靠表象进行。 (二)运算思维具有可逆性,前运算思维美育可逆性。 (三)运算思维具有守恒概念,前运算思维没有守恒概念。 (四)前运算思维知识自我中心的,运算思维逐渐非中心话。

(五)前运算思维是不灵活的,具有固定性、刻板性或呆滞性。运算思维具有灵活性。

·具体运算思维与形式运算思维的区别在于:1、具体运算思维还不能离开具体事物的表象,要以具体表象为支柱;2、具体运算还不是一个完善的整体结构。

四、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形式运算阶段是思维发展的最高阶段。

第五节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 思维直观行动性的发展

·思维的直观行动性是思维发生阶段的主要特点。直观行动思维在思维发展过程中继续

发展,并且发生质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思维解决的问题复杂化。 (二)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概括化。

(三)思维中语言的作用逐渐增强。

二、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成为主要特点

·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幼儿的具体形象性还有一系列派生的特点:(1)经验性;(2)拟人性;(3)表面性;(4)片面性;(5)固定性;(6)近视性。 三、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的思维的典型方式。幼儿期还不能形成典型的人类思维方式,但是幼儿期,特别是5岁以后,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第六节幼儿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一、 幼儿分析综合的发展

思维是通过分析综合而在头脑中获得对客观事物更全面更本质的反映的过程。

二、学前儿童比较的发展

学前儿童对物体进行比较,有以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逐渐学会找出事物的相应部分

(二)先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后学会找物体的相同处,最后学会找物体的相似处

三、学前儿童分类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分类的类型:1、不能分类;2、依感知特点分类;3、依生活情景分类;4、依功用分类;5、依概念分类。

(二)学前儿童分类活动的发展阶段

儿童解决类包含问题经历了3个认知发展阶段:1.子类跟子类比(或部分与部分

比);2.直观上能将类跟子类相比较;3.能在抽象水平上将类和子类相比较。 四、学前儿童概括发展的特点

幼儿的概括水平是处于表面的、具体的感知和经验的概括到开始进行某些内部的、靠

近本质概括的发展阶段。

第七节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一股特点

(一)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1、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是向成人学习社会上已经形

成的概念;2、儿童掌握概念也可能在生活实践中进行。

(二)学前儿童概念的一般特点:1.内涵不精确,只反映事物外部的表面的特征,而不能反

映事物的本质特征;2.外延不适当,往往是失之过宽或过窄。

二、学前儿童掌握实物概念的特点

(一)以低层次概念为主。 (二)以具体特征为主。

三、学前儿童掌握数概念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数概念的萌芽。辨数——认数——点数。

(二)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经历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四、学前儿童掌握空间概念的特点

(一)幼儿掌握左右概念的特点。(较难掌握)

(二)幼儿掌握长度、面积、体积概念的待点。(不具备) 五、学前儿童掌握时间概念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对时序的概念明显地受时间循环周期长短的影响。 (二)学前儿童对一日时间的延伸与当日时序的认知。

(三)学前儿童对时序的认知带有固定性。

(四)学前儿童以自身生活经验作为时间关系的参照物。 (五)幼儿说出时间词语和时间概念的形成互相促进,但不同步。 (六)学前儿童对时序的认知经过四个连续发展的阶段。 六、学前儿童掌握科学概念的特点

1、学前儿童所掌握的概念,主要是日常概念,而不是科学概念,日常概念可不经过专

门教学而在日常和别人交往中或个人积累经验过程中掌握。

2、科学概念要经过专门教学才能掌握。

第八节 学前儿童判断和推理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判断的发展

1、判断形式的间接化;2、判断内容的深入化;3、判断根据客观化;4、判断论据明确

化。

二、学前儿童推理的发展

(一)最初的转导推理 。(转导推理是从一些特殊的事例到另一些特殊事例的推理,这种推

理还不是逻辑推理,而属于前概念推理。)

(二)幼儿的演绎推理。(它是从两个反映事物的联系和关系的判断中推出新的判断。) (三)幼儿的类比推理。(也是一种逻辑推理。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归纳推理。)

(四)幼儿推理发展的一般趋势。(1、推理过程随年龄增长而发展;2、在各步实验中推理

过程都可以划分为四级水平;3、儿童推理方式的发展是由展开式向简约式转化。) 第九节 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

一、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二、从主要依靠具体想象来理解发展到开始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

三、从对事物的比较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的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 四、从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五、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第十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第一节 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和发展阶段

一、 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

感知和理解语言先于语言表达的发生发展。

二、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阶段

1、前语言阶段(说出词的准备和理解词的准备)

2、言语发生阶段(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和积极说话发展阶段) 3、基本掌握口语阶段(两三岁——六七岁)。 第二节 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生理基础

一、 发音器官的成熟

发音器官的成熟,是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理前提。 发音器官有缺陷的幼儿会导致发音不准,

二、语音听觉系统的发展

儿童语音听觉的发展,主要依靠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的成熟。 三、大脑神经中枢的成熟

(一)大脑两半球机能偏侧性的形成

1、左脑半球优势的形成;2、优势手的形成;3、优势耳的形成。 (二)儿童大脑两半球偏侧性的特点

1、儿童左脑半球的言语优势低于成人; 2、左脑受损伤,对儿童的影响比成人少; 3、脑半球补偿能力强。 (三)儿童的两种信号系统活动

1、第二信号系统产生的基础是第一信号系统。

2、第二信号系统紧紧依靠第一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仍占主要地位。 3、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系统起调节作用,而且这种调节作用不断增强。 第三节 儿童对语音的掌握

一、 语音形成的阶段

1、 出现嗓音;2、出现啊咕声3、出现喃喃语声;4开始出现发音。

二、语音模仿的发展

第一阶段:哭。

第二阶段:偶发性的单个模仿。(反声传染;相互模仿;偶发性模仿) 第三阶段:开始系统地模仿。 第四阶段:能够模仿新的发音动作。 三、语音发展的顺序

(一)各民族儿童语音的发展有共同的普遍规律。

(二)语音发展的扩展和收缩趋势。 (三)儿童掌握元、辅音的顺序。

四、幼儿掌握语音的特点

1.幼儿期(3—6岁)是能够掌握全部语音的年龄,发音不准的幼儿人数的百分率随年

龄增长而降低。

2.幼儿发音的错误,大多数发生在辅音,而且集中在zh,ch,sh,z,c,s,l,此外,

还有f,n,g,er,r,ang等,但所占比例较小。

3.同一被试,在发出单个的音和说出用同样的音组成的音节中,错误有所不同。 4.发音的难点在于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五、对语音意识的发生

(一)语音的自我调节机制。(言语运动觉调节;言语听觉调节;言语视觉调节) (二)语音意识发生的表现 (三)自觉掌握发音活动的水平。

第四节 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

一、 词汇数量的增加

1、词汇量是儿童言语发展的标志之一;词汇量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标志之一。 2、学前儿童的词汇量,是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

3、1岁左右,孩子才开始说出词,最初说出的词数量极少。到入学时,孩子已能掌握

基本的口语词汇。 二、词类的扩大

(一)学前儿童掌握各类词的顺序

? 儿童首先掌握的是实词,其中最先和大量掌握的是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

(二)词类的运用。(1、词频率最高的是代词;2、使用动词的频率多于名词;3、幼儿使用名词的频率较高。)

·幼儿对词义的理解,或是失之过宽,或是失之过窄。 四、不同词类语义的发展

(一)形容词的掌握。(4.5岁以后形容词用量的增长较快)

(二)空间方位词的掌握(3——4岁是掌握方位词的能力发展最迅速的年龄。) (三)指示代词。(较大困难) (四)人称代词的掌握。 (五)量词的掌握。 第五节 学前儿童对语法的掌握

一、 句型的发展

(一)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单词句——电报句——完整句) (二)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1、学前儿童简单句的比例较大。

2、幼儿复合句的特点:(1)数量较少,比例不大;(2)结构松散,缺乏连词;(3)联合复句出现较早;(4)并列复句比例大;(5)偏正复句出现较晚。 (三)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四)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 二、语句结构的变化

(一)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表现为:1、表达内容的变化;2、词性的变化;3、结构层次的分化。

(二)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三)句子结构有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三、句子含词量的增加 四、语法意识的出现

第六节 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 对话语言的发展和独白的发生

1、儿童的语言最初是对话式的。只有在和成人共同交往中才能进行。

2、3—4岁幼儿能主动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事情,但是在集体(如全班)面前讲话往往不大

胆,不自然。

3、4—5岁能够独立地讲故事或各种事情。

4、5—6岁不但能够系统地叙述,而且能大胆而自然地、生动和有感情地进行描述。

二、情境语言的发展和连贯语言的发生

1、对话语言常常带有情境性;3岁前儿童的语言主要是情境语言;3—4岁幼儿的语言仍

然带有情境性;4—5岁幼儿说话常常还是断断续续的;6—7岁儿童已能完整地、连贯地说话。

2、随年龄增长,情境语言的比重逐渐下降,连贯语言的比重逐渐上升。在连贯语言发展

的基础上,儿童能进行独白。 三、讲述逻辑性的发展

·幼儿在独立讲述中,逻辑性水平逐渐提高。主要表现在讲述主题逐渐明确,层次逐渐清楚。 四、掌握语言表情技巧 (一)语气的掌握

(二)口吃的心理因素。

1、学前儿童的口吃现象,部分是由生理原因造成,更多则是由心理原因所致。 2、幼儿的口吃还可能来自模仿。

3、解除紧张是矫正口吃的重要方法。 第七节 学前儿童语言功能的发展

一、 语言交际功能的发展

儿童的语言为交际而产生,在交际过程中发展。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

二、语言概括、调节功能的发展

1、语言对认识过程有概括作用。 2、语言对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作用。 三、内部语言的发生发展

(一)内部语言的特点:内部语言是指不出声的语言。

它在形式上的特点是:1、发音隐蔽;2、语句简略,不完整。

它在功能上的特点是:1、内部语言是对自己的语言;2、内部语言更突出表现了自觉的分析综合和自我调节功能。 (二)内部语言的发生 内部语言是在外部语言的基础上发生的。

(三)自言自语

说出生意的自言自语,是内部语言发生过程的一种过渡形态,它既有外部语言的特点,又有内部语言的特点。

幼儿的自言自语有两种形式:1、“游戏语言”;2、“问题语言”。 自言自语在功能上也带有过渡的性质。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第一节 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 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情绪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 二、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三、情绪对意识产生的作用

意识的产生、发展及其复杂组织的形成是情绪的功能。 四、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1、5岁以后,儿童的情绪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对情绪的调节能力也有所提高。 2、当情绪与认知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倾向时,就形成了基本的个性结构。 五、情绪对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 情绪的外部表现是信息交流的工具之一。

第二节 情绪的发生和变化

一、 原始情绪反应

1、 本能原始情绪反应的特点:它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关联着。

2、 原始情绪的种类。(1)怕。一怕大声;二怕失持。(2)怒。限制活动会使婴儿激怒。

(3)爱。抚摸婴儿的皮肤,抱他,会使婴儿产生爱的情绪。 二、情绪的分化

(一)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论和0—2岁儿童情绪分化的模式。

(二)林传鼎的理论。他认为新生银鸽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愉快和不愉快。二者都是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的表现。

(三)伊扎德的理论。他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情绪也逐渐增长和分化,形成了人类的9种基本情绪:愉快、惊奇、悲伤、愤怒、厌恶、惧怕、兴趣、轻蔑、痛苦。 第三节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般把低级的、简单的、较不稳定、冲动性强、比较外露、与生理联系比较密切的体验称为

情绪。而把较高级的、复杂的、较稳定、冲动性弱、比较不外露、社会性比较强的体验称为情感。

一、 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ku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