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特训:30 - 现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含解析

更新时间:2023-09-15 16:45: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时间:25分钟

[固基题组]

1.[2016·吉林汪清月考]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以后,少数农户上升为富裕农户,个别的已成为新富农,土地集中和雇工现象开始出现,党内不少同志产生忧虑,担心农民自发走向资本主义。同时在城市、国营经济同私营经济之间的斗争时起时伏,对国家经济生活有很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党和政府( )

A.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出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提出调整的“八字方针” D.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出了土地改革后出现的贫富分化现象,这给生产资料的公有化提出了必要性。根据所学可知,为此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了公有制。故A项为正确答案。

2.[2016·安徽联考]阅读下表分析,引起1957年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2年与1957年国民收入比重变化表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A.新中国的成立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苏联的支援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答案 D

解析 通过1953~1956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绝对的优势,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的基本建立。相对而言,A、B、C三项不是表格反映的最主要的原因,均可排除。故选

D项。

3.[2016·湖北孝感调研]据统计,1949~1960年中国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6.4%迅速上升至66.6%,1961~1966年这一比值降至51%。这一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八字方针”的实施 B.“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 D.自然灾害的发生 答案 A

解析 结合史实可知1949~1960年中国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迅速上升的原因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和“大跃进”运动,但是“大跃进”运动造成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国家开始纠正“大跃进”等“左”倾错误,所以1961~1966年下降的原因应该是“八字方针”提出,故A项正确;B项时间不符;C项不是比值下降的原因;D项主要影响的是农业,故D项错误。

4.[2016·山西祁县月考]“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 )

A.人民公社期间国家经济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C.“大跃进”运动客观促进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 D.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由“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可见这一时期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的发展。

[提能题组]

5.[2015·北京海淀区调研]读《“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对表格所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①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 ②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③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从平均增长速度来看,农业是最低的,①说法正确,故C项错误;从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时代背景可知,②中“调整任务完成”说法错误,故A、D两项错误,B项正确。

6.[2016·慈溪模拟]下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全面的是( )

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提高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答案 D

解析 通过识读图片可知,与1957年相比,1960年农业总产值下降,工业总产值上升。这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密切相关。“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促使工业产值大幅上升;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强调“一大二公”,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出现了农业总产值的下降,B、C两项不全面,D项

解读最为全面,故选D项。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在1957~1960年并没有被贯彻执行,故A项错误。

7.[2016·河北武邑调研]中国经济在1965~1976年出现了三次复苏回升,其分别是在1965年、1973年、1975年。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对外贸易的发展 B.“大跃进”的推动 C.实施“一五”计划 D.纠正“左”倾错误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1965~1976年中国经济的相关知识。1965~1976年,我国尚未开始改革开放,故排除A项。“大跃进”始于1958年,且使经济出现衰退,排除B项。“一五”计划发生于1953~195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由所学知识可知,“1965年”经济复苏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提出的结果;1973年经济复苏是周恩来纠“左”的结果;1975年的经济恢复是邓小平全面整顿的结果,故选择D项。

8.[2015·湖北调研]据下列图表数据分析可知,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结论正确的是( )

中国基本建设投资的分配表

A. 已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B.已经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主要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 D.实现了农、轻、重的协调发展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依据材料可知,中国基本建设投资的分配中重工业占比重最大,其次是轻工业和农业,农、轻、重比例不协调,主要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正确,但材料中并没有体现;B、D两项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20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材料二 目前……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是小生产小私有者的生产关系,即所谓小农经济。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在的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如耕作法、施肥法等。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

会议上的总结报告》1953年

材料三 1953~1977年中国的人口迁移(估计)

——薛风旋著《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党中央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7分)

(3)上表人口迁移反映了1953~1977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什么状况?试分析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7分)

答案 (1)变化: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 原因:“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影响: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的基础。 (2)制约因素:生产资料的缺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薄弱、生产技术的落后。 措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影响: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

(3)状况:城市化进程由发展到“停滞”。发展原因:“一五”计划的实施;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和“大跃进”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停滞原因:国民经济调整;“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解析 第(1)问“变化”可从材料一的图表中分析得出;“原因”可联系“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大影响”可联系课本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回答新中国成立初期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党中央采取的措施和积极影响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分析表格中的数字,由此分析城市化进程;“原因”主要与当时的背景有关;综合各个时期的史实可以分析城市化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kt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