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预测卷(二)(江西)
更新时间:2024-03-29 04: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预测卷(一)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和文字的出现。
A.教学方法已经形成一定的系统 B.教学组织形式的定型 C.生产力的发展
D.有众多的受教育者需要接受教育 2.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率先提出来的。 A.舒尔茨B.赫尔巴特 C.杜威D.弗洛伊德
3.()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社会主义 C.以人为本D.培养人
4.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的观点。 A.外铄论B.内发论 C.多因素D.综合论
5.“大学引领社会”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一项新的社会文化功能。这表明教育对文化具有()功能。 A.传承B.选择 C.融合D.创新
6.人口数量不能制约教育发展的() A.规模B.速度 C.教育经费D.方向
7.下列学制类型中,()不利于教育的普及。 A.美国单轨制B.苏联型学制
C.西欧双轨制D.“Y”型学制
8.1922年,由当时留美派主持的教育联合会,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制”,颁布了(),又称新学制。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
9.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义务教育的年限进一步延长,全世界义务教育的平均水准为8.63年,其中,美国、法国、加拿大均为()年。 A.10B.9 C.8D.11
10.()改写了传统教育的定义与概念,改变了整个教育的结构与坐标系,从而实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发展史上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哥白尼革命”。 A.生命教育B.生活教育 C.终身教育D.国际理解教育
1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讲授始于() A.美国B.德国 C.英国D.法国
12.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机智。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创造性B.示范性 C.广延性D.灵活性
13.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群众性活动B.个人活动 C.班级活动D.小组活动
14.下列收集资料的方法中,()具有可靠性高、简便易行、不需交谈、灵活机动的优势。
A.问卷调查B.观察法 C.实验法D.文献法
15.1903年,在美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B.桑代克 C.布鲁纳D.斯金纳
1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中,处于()的儿童在认知上获得客体永久性及表象思维两大成就。
A.具体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7.()是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基础。 A.观念的清晰程度B.观念的可辨别性 C.观念的稳定性D.观念的可利用性 18.程序教学是()在教学中的应用。
A.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19.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的实质是() A.新旧经验的重组过程B.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 C.新旧知识的同化过程D.新旧知识的顺应过程
20.()学习理论流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A.建构主义B.认知—结构 C.信息加工D.完形—顿悟
21.建构主义者提倡()教学,认为学习应在与现实情境相似的情境中发生,学习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以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指导学生探索并解决问题。 A.参与性B.探究性 C.驱动性D.情境性
22.成就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班杜拉B.阿特金森 C.韦纳D.加涅
23.下列动作技能学习理论中,()强调在动作的控制中动作执行者与动作发生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倾向于在自然的研究场景中研究动作行为。 A.生态观B.闭环理论 C.习惯论D.开环理论
24.态度学习的条件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其中,影响态度学习的内部条件不包括()
A.榜样人物的选择B.对态度对象的认知 C.认知失调D.主体要求改变态度的心向
25.在心理学上,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称为()。这种倾向一方面有利于人们快速解决一些常规性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会使人们被束缚在这种倾向中,难以以新的视角考虑和解决问题,使思维刻板化,不利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A.功能固着B.创造性 C.迁移D.定势
26.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关系转换说强调()对迁移的决定性作用。这一学说强调个体的作用,认为学习者必须明确两个情境之间的关系,迁移才能发生。 A.官能B.强化 C.顿悟D.刺激
27.提出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的学者是() A.麦克费尔B.皮亚杰 C.诺丁斯D.班杜拉
28.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最终必须落实到()上。 A.德育内容B.德育原则 C.德育方法D.德育规律
29.以别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称为() A.说服法B.锻炼法 C.陶冶法D.榜样法
30.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而定,具有多端性
31.德育要遵循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苏联教育家()也曾指出:“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
量。”
A.巴班斯基B.马卡连柯 C.车尔尼雪夫斯基D.维果茨基
32.许多学校都有自己的“名师”,而且学校会安排他们对年轻教师的工作进行示范与指导。这属于职后师德教育中的() A.实践B.慎独 C.拜师D.反省
33.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课程可划分为() A.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B.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C.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D.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34.赫尔巴特关于课程理论的主张属于() A.学生中心课程理论B.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C.社会中心课程理论D.改造主义课程理论 35.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 A.国家课程计划B.国家的教育政策与法规 C.国家教育目的D.国家课程标准
36.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班杜拉 C.加德纳D.斯腾伯格
37.()的最大优点,就是有一个共同的客观标准可循。 A.相对评价B.总结性评价 C.绝对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38.古代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
39.()是指师生为有效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在教与学的相互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 A.教学原则B.教学方法 C.教学策略D.教学模式
40.教师通过复习或者练习之前学过的知识来导入新课。这属于()的导入技能。 A.悬念导入法B.实例导入法 C.衔接导入法D.情境导入法
41.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中,量力性原则又称为() A.可接受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 C.系统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
42.()认为,“发现”不限于只是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事物的行为,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A.布鲁纳B.杜威 C.皮亚杰D.维果茨基
43.()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班级或小组形式围绕某一课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进行争论、探讨,以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方法。 A.讲授法B.讨论法 C.谈话法D.演示法
44.下列文件中,()规定从1952年起在中小学设立“班主任”,取代“级任导师”。 A.《中学生班主任暂行规定》
B.《小学生班主任暂行规定(实行草案)》 C.《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D.《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 45.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的京师同文馆。 A.1902年B.1862年 C.1922年D.1952年
46.要搞好班级活动,提炼班级活动主题的资源至关重要。班级活动资源的挖掘可从三个方面来展开,下列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是() A.学校生活B.社会生活 C.学习生活D.家庭生活
47.下列有关交互型多媒体课件特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享丰富的资源以及个性化的学习 B.提供交流沟通的交互平台
C.能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 D.能真实再现教学情境
48.下列有关QQ在教育应用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QQ群进行班级管理 B.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C.通过聊天的方式对学生实施个别化辅导
D.利用QQ文件传输和群共享功能实现教学资源的传输和共享
49.Netmeeting、QQ、BBS、Blog等的应用反映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形态。
A.作为学习评价的工具 B.作为获取所需信息的工具 C.作为协作学习和讨论交流的工具 D.作为构建知识和创作实践的工具
50.依据一定的教育法规或制度,对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价及终结活动进行监督、调整和控制的过程叫() A.教育政策执行B.教育政策监控 C.教育政策制定D.教育政策评估
51.()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一定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为依据和准则,它是一个有目的的动态发展过程。 A.教育路线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D.教育规划
52.下列有关教育法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A.教育法是调整教育关系的一种行为规则 B.教育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则 C.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教育活动规则 D.教育法是一种调整师生关系权利的法律文件
5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国家实行(),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A.教师资格制度B.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 C.教师聘任制度D.教师资格、聘任制度
54.认为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能力的发展的是() A.裴斯泰洛齐B.洛克 C.卢梭D.夸美纽斯
55.理想国的最高教育目的是培养() A.政治家B.哲学王 C.哲学家D.雄辩家
56.首次提出“人之为人的三个因素是天性、习惯和理性”的是()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 C.柏拉图D.昆体良
57.文艺复兴最早发生在() A.意大利B.希腊 C.德国D.罗马
58.20世纪20年代,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的影响。 A.实验教育学B.心理测量学 C.机器教学D.精神科学
59.刺激分化是对事物的()的反应。 A.相似性B.差异性 C.特殊性D.普遍性
60.我国于()年确立了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A.1985B.1986 C.1989D.1983 第二部分主观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简述学校课外活动的实施要求。(5分) 2.简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途径。(6分) 3.简述运用榜样示范法时选择榜样的原则。(4分) 三、论述题(本题共10分)
试述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及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有三位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老师教孩子画苹果。
中国老师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我们学习了画水杯,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注意,这个正方形要画得轻一些,因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画,注意我是怎样画的。”——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
日本老师手里拿着一个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但这个苹果不能吃,因为只有一个,而且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画苹果。”然后,将苹果放在讲台上。“现在,大家可以画苹果了。”——苹果还在,学生有了观察的对象,第一次画得可能像梨,第二次画得就有些像苹果了。
美国老师提着一篮子苹果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上来拿一个。”同学们各自拿了一个苹果,老师接着说:“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玩一玩。这些苹果老师都洗干净了,如果喜欢,还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时间过去,许多同学已经吃掉了苹果。这时,老师开始布置任务:“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要画苹果,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上苹果。”——苹果已经吃掉了,学生第一次可能画得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画得才有点像苹果。
结合本案例回答,三位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老师在上同一节画苹果的课上,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存在着怎样的差异?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预测卷(二) 教育综合知识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在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中,首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凯兴斯泰纳 C.裴斯泰洛齐D.乌申斯基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者主要是通过()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 A.美国B.德国 C.英国D.日本
3.认为教育是“心灵的转向”的教育家是() A.柏拉图B.杜威 C.亚里士多德D.培根
4.把我国教育的目的概括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B.晏阳初 C.蔡元培D.陈鹤琴
5.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 A.教育内容现代化B.教育观念现代化 C.人的现代化D.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6.()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 A.杜威B.陶行知 C.克伯屈D.赫尔巴特
7.下列不属于现代教育特点的一项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B.教育的日趋普及化和多样性 C.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D.教育完全实现民主化
8.人口质量的提高,必然向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扩大教育规模、促进教育机会公平、提高教育层次。这说明() A.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 B.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C.人口数量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 D.人口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
9.学习的过程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或技能训练,而是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选择、意志努力、喜怒哀乐等的综合过程,需要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面参与。
这说明()
A.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B.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C.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D.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10.素质教育立足于()来培养人。 A.评价人B.解放人 C.选拔人D.发展人
11.江西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先生说“大学教育,既贵专精,尤贵宏通”。这是要求教师要有()
A.高尚的专业精神素养B.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C.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D.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12.()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在形式上保证任何学生都可以由小学而中学直至升入大学。其特点是教育参差不齐、效益低下、发展失衡,同级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相差较大,许多学校的水平不高。 A.双轨制B.单轨制
C.“Y”型学制D.立体式学制
13.()年秋,城市义务教育实现全免费。 A.2006B.2007 C.2008D.2009
14.研究假设本身不是对前人认识的简单重复,这表明() A.研究假设反映了研究活动的创造性B.假设是通向理论的桥梁 C.课题操作有一定的原则D.假设是课题研究的核心 15.成语“杯弓蛇影”所反映的心理现象是() A.刺激分化B.刺激消退 C.刺激恢复D.刺激泛化
16.在教师成长的路上,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其中()是关键因素。 A.认知能力B.人际关系 C.动机水平D.师德修养
17.()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借助语言实现的。
A.皮亚杰B.维果茨基 C.杜威D.埃里克森
18.发现学习是以培养()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的学习。
A.创新性思维B.探究性思维 C.发散性思维D.收敛性思维
19.美国心理学家施密特提出的图式理论是()的重要代表,在他的理论中,动作行为不是由具体的动作程序控制的,而是由一般化的动作程序(即图式)控制。 A.开环理论B.闭环理论 C.生态观D.习惯论
20.下列有关态度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态度是个体对一定对象的实际反应 B.态度是通过个体的经验组织或习得形成的 C.态度是一种单一的心理结构的表现 D.态度形成之后一般不会发生变化 21.下列关于定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定势有利于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 B.定势有利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C.定势有利于解决常规性的问题 D.定势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利影响
22.从()来看,迁移就是心理的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训练的关键在于形式而非内容,而且迁移的产生将是自动的。 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 C.概括化理论D.关系转换说
23.()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是成就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D.外部动机
24.下列关于“德育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方式的总和 B.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无规律可言 C.德育方法是受教育者受教修德方式的总和
D.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需依具体时间、地点、条件、对象而定 25.“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表明在德育过程中() A.行比知重要B.知比行重要
C.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D.知与行可以割裂 26.教育中惩罚的根本目的是() A.拯救犯错误的学生B.杀鸡骇猴 C.树立教师权威D.挽救过失学生
2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法B.榜样法 C.陶冶法D.锻炼法
28.孔子提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说明德育要遵循() A.因材施教原则B.疏导性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D.连贯性原则
29.某些教师经常把惩罚异化成一种工具、一种手段以彰显自己的特权。这表明教师的()导致师德的丧失。 A.名誉膨胀B.私欲膨胀 C.权欲膨胀D.情欲膨胀
30.基础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A.读、写、画B.读、写、算 C.画、写、算D.读、画、算
31.下列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课程 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活动课程即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D.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和特点来组织课程
32.美国课程理论专家布鲁纳的课程理论被称为() A.社会中心课程理论B.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33.教学原则主要是依据()制定的。 A.教育目的
B.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C.教学目标 D.教学任务
34.下列有关课堂提问作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反馈评价,调控教学 B.启发思维,发展智力 C.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 D.有利于学生生动直观地理解知识
35.讲授的教育性应突出(),是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建立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引导学生各种感官一齐活动,使其受到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克服逆反心理。 A.实B.活 C.新D.精
36.()是一种更深入的问题研究活动,它更有助于教育教学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的解决。
A.评价性说课B.检查性说课 C.示范性说课D.主题性说课
37.课程内容的基本要素是知识,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和技术本身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A.社会发展B.人类科学文化知识
C.课程目标D.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
38.课程组织的()原则,是指将课程内容、学习经验及学习材料按某种连结的次序组织起来。 A.连续性B.顺序性
C.整合性D.逻辑性
39.()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使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A.谈话法B.讨论法 C.讲授法D.实习法
40.班主任的()角色是其在班级教育中的主导角色。 A.学校教育计划的贯彻者 B.班级工作的领导者 C.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D.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41.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自正其身,率先垂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身教”来影响和感染学生。这体现为班主任工作的()原则。 A.学生主体B.严慈相济 C.因材施教D.以身作则
42.作文竞赛、诗歌创作和朗诵比赛、歌咏比赛等,属于()类型的班级活动。 A.个性发展 B.社会适应 C.学习提高 D.思想道德引领
43.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是()、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和信息反馈。 A.学校评价B.总结反思 C.学生自评D.班委评价 44.班级财物管理不包括()
A.学校公共财物的管理B.班级公共财物的管理 C.对学生个人财物的管理D.班主任个人财物的管理 45.班级活动主题的提炼,要遵循的要求不包括() A.小中见大,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选择主题 B.大中见小,从社会大背景中提炼主题 C.常规中创新,从传统教育中拓展主题
D.要与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 46.电影、电视、摄录像等属于() A.视觉媒体B.交互媒体 C.听觉媒体D.视听觉媒体
47.将印刷媒体应用于教学的主要优点不包括()
A.易于青少年理解接受B.制作成本低,易于分类保存和分发 C.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D.易于携带,使用方便
48.多媒体,是一种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种媒体的有机组合,这些媒体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并具有一定的()和交互性。 A.主动性B.参与性 C.多样性D.稳定性
49.从()起,我国先后启动了一系列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工程并制定了相关政策,以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A.1998年B.1999年 C.2000年D.2001年
50.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目标不包括() A.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B.帮助学生获得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培养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D.通过技术手段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多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体验
5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年。 A.1979B.1985 C.1993D.1995
52.学校的权利不包括()
A.按照章程自主管理B.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C.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D.可以任意向受教育者收取各项费用 53.教师的义务不包括() A.遵纪守法
B.教育教学的义务
C.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义务 D.帮助学生升入理想的学校
54.教育政策按()的不同,可分为教育基本政策和教育具体政策。 A.制定主体B.层次 C.效力范围D.功能
55.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倡() A.素质教育B.人文主义教育 C.全面和谐教育D.自然教育
56.好的板书层次清楚,富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在教师语言的配合下,可以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并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逻辑性、严密性,提高其分析、概括能力。这说明板书能够()
A.吸引学生的注意B.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 C.给学生以美的熏陶D.发展学生的思维 57.结课的原则不包括()
A.要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回忆,并使之条理化 B.要紧扣教学目标,提示知识结构和重点 C.结课应该由学生进行
D.要提出问题或采取其他形式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58.现代的班级管理理念强调以()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A.教师B.学生 C.学校D.班干部
59.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检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A.元认知策略B.复述策略 C.认知策略D.管理策略
60.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A.突出B.改变 C.变化D.变式
第二部分主观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1.简述新时期德育目标的特征。(5分) 2.简述当代各国学制发展的趋势。(5分)
3.简述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4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8分) 试述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1.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小付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试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付某某,”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他脸陡地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我听了气不打一处来,“你??”竟一时语塞,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地说。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 (1)从教育学原理的角度,分析老师的做法。(3分) (2)从师德的角度评析这位老师的师德。(3分) (3)假如你是材料中的那位老师,你将怎么做?(3分)
2.周三的下午最后一节课是班会,在班主任李老师的组织下,班里进行“选差”(选出班里最差的学生)的民主投票。教室里闹哄哄的,学生们都在小声议论。临下课时,“选差”的结果出来了,小温以35票当选为全班名副其实的“差生”。 结合自己所学的相关知识,对李老师的做法进行评析。(9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预测卷(一)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略。
2.A【解析】本题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考查。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指出全面的资本概念应该包括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
3.B【解析】本题是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的考查。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4.B【解析】内发论的代表人物包括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登、格塞尔、霍尔等。 5.D【解析】略。
6.D【解析】人口数量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但是人口数量不能制约教育发展的方向。
7.C【解析】双轨学制是古代等级特权在学制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结果。它的学校系统分为两轨:一轨是学术教育,为特权阶层子女所占有,学术性很强,学生可升到大学以上;另一轨是职业教育,为劳动人民的子弟所开设,属生产性的一轨。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这种学制不利于教育的普及。
8.C【解析】本题是对我国近代学制的考查。1922年,由当时留美派主持的教育联合会,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制”,制定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 9.A【解析】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义务教育的年限进一步延长,全世界义务教育的平均水准为8.63年。其中七大工业国家中,德国为12年,英国为11年,美国、法国、加拿大均为10年,日本9年,意大利为8年。
10.C【解析】终身教育改写了传统教育的定义与概念,改变了整个教育的结构与坐标系,从而实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发展史上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哥白尼革命”。数百年来,传统教育把人的生活分成两半,前半生用于教育,后半生用于工作,这已不再具有合理性。教育应该是个人从生到死一生中继续着的过程,应当建立贯串人的一生,包括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的一体化教育结构及体系,即形成一个终身教育体系。 11.B【解析】略。
12.A【解析】教育机智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特点的体现之一。 13.D【解析】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
14.B【解析】教育观察法是人们借助感觉器官或科学仪器,在一定时期内有目的、
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的教育现象进行系统、连续感知,并客观、准确、具体、详细记录,从而获得相关研究资料的方法。观察法的优势是:可靠性高,简便易行,不需交谈,灵活机动。
15.B【解析】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6.C【解析】感知运动阶段(0~2岁)的儿童仅靠感知动作来适应外部环境,并构筑感知动作图式。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在认知上获得两大成就:客体永久性及表象思维。
17.D【解析】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利用,这是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基础。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项。
18.D【解析】本题是对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教学应用的考查。斯金纳建议,利用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安排程序教学,以更有效地呈现与学习教材。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项。
19.B【解析】本题是对迁移的实质的考查,迁移的实质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 20.A【解析】本题是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考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发展出新的知识经验。
21.D【解析】本题是对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考查。题干中的“与现实情境相似的情境中发生”“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等都表明是情境教学,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项。
22.B【解析】本题是对成就动机理论的考查。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23.A【解析】本题考查动作技能学习的理论。强调生态的生态观,倾向于在自然的研究场景中研究动作行为,强调动作执行者与动作发生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动作控制的重要性。
24.A【解析】本题是对态度学习条件的考查。态度学习的内部条件:对态度对象的认识、认知失调、主体要求形成或改变态度的心向。态度学习的外部条件:强化、榜样人物的选择。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25.D【解析】本题是对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的考查。定势是指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
26.C【解析】本题是对传统迁移理论的考查。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关系转换说强调顿悟对迁移的决定性作用。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 27.D【解析】提出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的学者是班杜拉。
28.A【解析】德育目标要成为现实的人的道德成长和进步,必须通过德育内容实现。
29.D【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榜样示范法的内涵。 30.D【解析】略。
31.B【解析】马卡连柯倡导“平行管理”,将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统一起来,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32.C【解析】所谓拜师就是通过师徒结对的途径来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实际上,每所学校都有一些“名师”,他们往往既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也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和服众的道德修养。学校应该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有意识地确立这种师徒学习制度。 33.A【解析】略。
34.B【解析】赫尔巴特是典型的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
35.D【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36.C【解析】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 37.C【解析】略。
38.A【解析】在古代,教学的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比较简单,强调死记硬背。
39.B【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内涵。
40.C【解析】衔接导入法是指: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以旧引新或温故知新。复习导入、练习导入均可归入此类。
41.A【解析】量力性原则又称为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2.A【解析】布鲁纳认为,“发现”不限于只是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事物的行为,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43.B【解析】本题是对教学方法的考查。根据题干中的“各抒己见、相互启发”“争论、探讨”等关键词都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为B项。
44.C【解析】在继承老解放区教育的传统、吸取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1951年国家颁发了《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从1952年起,在中小学设立“班主任”,取代“级任导师”,负责全班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工作、道德行为、生活管理、课外活动等工作。至此,我国班主任制正式确立。 45.B【解析】略。
46.C【解析】要搞好班级活动,提炼活动主题的资源至关重要。学生自身的生活才是最好的资源,因为它贴近学生,可触可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具体可从三个方面挖掘班级活动资源:(1)学校生活;(2)社会生活;(3)家庭生活。 47.D【解析】本题是对交互型多媒体课件特征的考查。交互型多媒体课件特征: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超大容量以及超链接性、提供交流沟通的交互平台、共享丰富资源以及个性化学习。
48.B【解析】本题是对社会性软件的教育应用的考查。QQ在教育中的应用形式除了A、C、D选项外还包括:通过群聊功能进行集体讨论答疑,建立匿名心理咨询热线QQ,解决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问题。
49.C【解析】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形态:作为获取所需信息的工具、作为创设情境和自主探究的工具、作为协作学习和讨论交流的工具、作为构建知识和创作实践的工具、作为学习评价的工具。
50.B【解析】教育政策监控是指教育政策监控主体,依据一定的教育法规或制度,对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价及终结活动进行监督、调整和控制的过程。 51.C【解析】本题是对教育政策的含义的考查。A项教育路线是社会发展教育事业所采取的基本准则。B项教育方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
52.D【解析】不能把教育法理解为法律文件,教育法是调整教育关系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53.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
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54.A【解析】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要特别注意促进人的能力的发展。
55.B【解析】理想国的最高教育目的是培养哲学王。
56.A【解析】亚里士多德特别重视天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领导,人就能成为有良好德行的人。
57.A【解析】本题是对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的考查。文艺复兴最早发生在意大利。 58.B【解析】20世纪20年代,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心理测量学的影响。 59.B【解析】本题是对刺激分化的考查。刺激分化是对事物的差异性的反应。 60.A【解析】为了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高教师的地位,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 第二部分主观题 二、简答题(答案要点)
1.(1)要有明确的政治思想性、方向性和教育目的性;(2)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周密的计划性;(3)坚持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增强活动的吸引力;(4)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5)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6)充分发挥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的组织领导作用。
2.(1)进行社会调查;(2)审查学生活动,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3)开发实施条件;(4)研究学生情况;(5)鉴别利用校外资源;(6)建立资源数据库。
3.(1)可接受性原则;(2)真实性原则;(3)要多选择那些具有道德智慧的榜样。 三、论述题(答案要点)
(1)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①尊师爱生;②民主平等;③教学相长;④心理相容。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途径:①教师方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发扬教育民主;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②学生方面: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老师。③环境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
整性和纯洁性;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地学习,这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和价值。 四、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案例反映了中国、日本和美国的基础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1)教育理念上的差异。从本质上来说,中国、日本和美国教育理念的根本差异是侧重于创新还是侧重于打基础。中国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模式教育,学生是多学、多练、多记、多考,培养孩子吸收知识、学习行为和接受能力。日本的教育强调创新和基础相结合,日本教师不仅注重学生个体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和创新,同时又注重传统的教学方式。美国则强调创新精神,强调个人主义。学生是多看、多想、多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
(2)教育方式上的差异。中国的学校教育方式偏向于应试教育的方式,注重用最终的考试来评价学生,标准则是考试的结果,而不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日本学校教育的方式偏重于独立性和个性化教育,学校通过知识的教授与活动兴趣课程的安排,促进学生意志力、创造力的培养。美国的学校教育方式比较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是多样化,并且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教学方式上,将知识的传授和问题的解决结合在一起,注重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预测卷(二)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略。
2.D【解析】中国教育学的起步,首先始自对日本教育学的学习。据统计,从1896~1911年,中国共翻译日本教育类书76本,其中,流行面广、影响大的是1901年刊载于《教育世界》,由日本的立花铣三郎讲述、王国维翻译的《教育学》。 3.A【解析】认为教育是“心灵的转向”的是柏拉图。
4.D【解析】本题是对我国教育家教育思想的考查。陶行知主要是生活教育理论。
宴阳初的“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和“农民化”理论。蔡元培提出的“五育并举”“教育独立思想”等。
5.C【解析】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其中,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途径和方式。 6.A【解析】略。
7.D【解析】现代教育的特点主要有:(1)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2)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多样性日趋突出;(3)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8.B【解析】题干中的“人口质量的提高,必然向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都表明正确的答案为B项。
9.A【解析】题干中的“交往、创造、追求、选择、意志努力、喜怒哀乐等的综合过程”“需要学生内心世界的全面参与”等都可以推断出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10.D【解析】素质教育立足于“发展人”来培养人,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这种教育观认为,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每个人获得发展,教育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开发人的潜能。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学生在一个复杂社会中有效地生活的那些特质和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具有独特人格特征和个性专长的社会新人。
11.B【解析】题干的描述表明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12.B【解析】单轨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在形式上保证任何学生都可以由小学而中学直至升入大学。其特点是教育参差不齐、效益低下、发展失衡,同级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相差较大,许多学校的水平不高。 13.C【解析】略。
14.A【解析】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问题预先赋予的有待验证的暂时性答案,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或推断。通常,研究假设必须是:(1)对问题的解答;(2)解答定是未经验证的;(3)有一定的理论事实依据。教育研究假设一般具有推测性、科学性、逻辑性、多样性等特点。研究假设不是对前人认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带有一定的创造性的研究活动。
15.D【解析】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条件反应,属于刺激的泛化。
16.A【解析】本题是对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的考查。个人因素涉及教师自身的职业与能力等方面特征,包括教师的自我评价、师德状况、人际关系、认知能力、职业发展和动机水平等。其中,认知能力是关键因素。
17.B【解析】本题是对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考查。维果茨基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借助语言实现的。
18.B【解析】本题是对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的考查。发现学习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的学习。 19.A【解析】由题干中的“动作行为不是由具体的动作程序控制的,而是由一般化的动作程序(即图式)控制”可以推断出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20.B【解析】态度是指个体对一定的对象所持有的具有内在结构的较为稳定的评价性心理反应倾向。A项,态度是一种对对象的反应倾向性或反应状态;C项,态度的内在结构由认知、情感、行为组成。D项,态度只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
21.C【解析】定势是指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这种倾向一方面有利于人们快速解决一些常规性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会使人们被束缚在这种倾向中难以以新的视角考虑和解决问题,使思维刻板化不利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22.A【解析】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另外,从题干中的“心理的官能”“训练的关键在于官能”也可推断出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23.B【解析】略。 24.D【解析】略。
25.C【解析】德育过程中的知行的问题是一个经典问题,比较赞成的看法是知行统一,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
26.D【解析】惩罚的根本目的是挽救过失学生。学校或班级一旦确立了纪律规范,那么,它就赋予了道德权威性。 27.B【解析】略。
28.A【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
29.C【解析】题干中的“特权”即表明权欲膨胀导致师德堕落。 30.B【解析】略。
31.C【解析】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相对于学科课程而言,活动课程具有过程的实践性、内容的开发性、形式的多样性等几个特点。在具体实施中更多的是关注儿童的兴趣、需要及创造,以儿童为中心。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是有很大区别的,两者不是一个概念。 32.D【解析】略。
33.B【解析】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它包含三方面的含义:教学原则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起着指导作用;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是教学原则确定的基础;教学原则从属于教学目的,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 34.D【解析】D项与题干要求不符。
35.B【解析】讲授的教育性应突出三个字:新、实、活。“新”,是教育的内容要具有时代特色,传授新的知识,使学生耳目一新,常学常新,克服厌倦心理;“实”,是讲授学生耳闻目睹的事实,就事说理、就实务虚,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克服怀疑心理;“活”,是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建立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引导学生各种感官一齐活动,使其受到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克服逆反心理。
36.D【解析】主题性说课是以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或热点问题为主题,引导教师在进行一段时间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用说课的方式向其他教师、专家和领导汇报其研究成果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显然,主题性说课是一种更深入的问题研究活动,它更有助于教育教学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的解决。 37.B【解析】题干中的“知识”表明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人类科学文化知识。 38.B【解析】略。
39.A【解析】题干中的“师生的问答”可以推断出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40.C【解析】中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正处于一生中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教育和引导。班主任的特殊身份使班主任容易成为青少年学校生活中的主要依靠对象,成为影响学生的“重要他人”。做学生学习、生活、心灵的导师,做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引路人,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这是班主任在班级教育中的主导角色,决定了班主任在中小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地
位。
41.D【解析】“自正其身,率先垂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体现了以身作则原则。
42.A【解析】本题是对班级活动类型的考查。“作文竞赛、诗歌创作”等属于个性发展类班级活动。 43.C【解析】略。
44.D【解析】班级财物管理包括三个部分:(1)学校公共财物的管理。对于学校公共财物应建立班级的公共财物管理制度,把财物管理包干到人,做到责任到人,管理到位。(2)班级公共财务管理,班主任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财务管理条例,对其来源、使用、分配、结算等进行严格规定,并选定专门财务管理人员,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3)学生个人财物管理。对于没收、代管的学生财务,要特别依法保管和处理,防止因为方式和方法的不当引起经济方面的纠纷。 45.D【解析】选择好班级活动主题以后,还应对主题进行提炼。一般遵循这三点:小中见大,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选择主题;大中见小,从社会大背景中提炼主题;常规中创新,从传统教育中拓展主题。此外,主题班会还应顺应形势发展,拓展诸如心理健康教育、性知识教育、挫败教育、网络教育、禁毒教育、国际形势教育等新的教育主题,以满足新时代对学生素质的新要求。
46.D【解析】本题是对媒体分类的考查。根据媒体作用的感官和信息的流向,可将媒体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结合媒体、交互媒体四类。题干中的“电影、电视、摄录像”都是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器官,因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D。
47.A【解析】本题是对印刷媒体教学应用的优点的考查。印刷媒体应用于教学的主要优点除了选项B、C、D提到的外,还包括:教科书、学术著作的出版,通常经过严格的审定,一般具有较高的水平,值得信赖;学生可以按照自定步调组织学习。
48.A【解析】本题是对多媒体特性的考查。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49.B【解析】1999年末,教育部宣布我国中小学从2001年9月份开始逐步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并随后公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50.B【解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目标除了选项A、C、D提到的外,还包
括: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改变传统学习只注重知识接受的倾向,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掌握新型的学习方式。 51.C【解析】略。
52.D【解析】学校的权利除了选项A、B、C提到的外,还包括: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53.D【解析】教师义务包括:遵纪守法;教育教学的义务;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义务;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义务;维护学生权益的义务;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项。
54.B【解析】本题是对教育政策分类依据的考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55.C【解析】略。
56.D【解析】根据题干中的“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逻辑性、严密性”等均可判断板书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
57.C【解析】结课的原则有:结束时要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回忆,并使之条理化;归纳总结要紧扣教学目标,提示知识结构和重点;重要的事实、概念、规律等结束时要进行总结深化和提高;结束时要提出问题或采取其他形式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归纳总结要简明扼要,有些内容要拓展延伸,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结束可采取多种形式,既巩固知识又余味无穷。 58.B【解析】略。
59.A【解析】本题是对元认知策略的考查。题干中的“对题目的浏览、检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可以推断出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60.D【解析】本题是对变式的考查。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属性。 第二部分主观题 二、简答题(答案要点)
1.(1)强调基础性;(2)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3)注意了德育的层次性;(4)具有全面性;(5)注重稳定性与变革性。
2.(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6)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7)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3.“认知学徒”是指通过允许学生获取、开发和利用真实领域中的活动工具的方法来支持学生在某一领域中的学习,这一模式主张通过在真正现场活动中获取、发展和使用认知工具来进行特定领域的学习,强调要把学习者和实践世界联系起来。认知学徒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一般分为四步:(1)示范。在示范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确,并不是教师所讲的每一个策略都是有效的,有些策略只在特定条件下才能使用。(2)指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或师生讨论的形式解决某个问题,这时教师扮演一个教练或指导者。教师在学生中间来回走动,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给学生提供脚手架。(3)消退。教师逐渐减少对学生的支持和帮助,直到学生能够完全独立解决问题为止。(4)练习。让学生自己独立练习解决问题,以巩固和强化教师所教的内容。 三、论述题(答案要点)
作为社会中的成员,衡量教师的心理健康应遵从一般人心理健康的标准。但是,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决定了从业者自身所独有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
(1)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免除不必要的忧虑。
(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具体表现在:①与人交往时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其个人思想、目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②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也不以偏概全;③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妒忌、厌恶等反面态度;④积极与他人做真诚的沟通。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则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能建立自己的威信,善于领导学生,能够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不满、惩戒、犹豫行为较少。
(3)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平
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主要表现为:①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抱负;②具有较高的个人教育效能感;③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出更适当的教学行为;④能通过他人认识自己,学生、同事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较为一致;⑤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能力。
(4)具有教育创造性。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特点富有创造性地理解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使用语言,布置作业等。
(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由于教师劳动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情绪健康对于教师而言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在: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迁怒于学生;能冷静地处理课题情境中的不良事件;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 四、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1.(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完整的人,是具有多样性的人,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是有生命尊严的人。小付的诸种行为肯定是不对的,但是小付是有人格尊严的,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和爱护。正是因为小付身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才需要接受教育。老师“请小付去办公室”的做法,严重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和人格尊严权,没有认识到学生的本质属性,教师的行为是错误的。
(2)这位老师违背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3)假如我是那位老师,我将这样做:首先,要对该生的行为提出批评,并努力纠正该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其次,要多和该生谈心、交流、沟通,弄清该生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最后,还要多和该生的家长沟通,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2.李老师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必须坚决加以反对,评析如下:
(1)“选差”的做法侵害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差生”的称呼本来就带有一定的人格侮辱。“选差”是对全班同学人格的侮辱,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李老师的做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李老师在全班评选“差生”显然没有做到关心学生。 (3)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讲,教师没有做到“关爱学生”,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 (4)通过李老师的做法,我深深懂得了作为一名教师要尊重学生,要提高自身的法律修养和道德修养,做一名受学生尊重和喜爱的老师。
正在阅读:
教师招聘考试预测卷(二)(江西)03-29
发展经济学分章练习10-12
201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选修3-3-106-09
撤销抽烟处分申请书优秀9篇03-26
ERP沙盘模拟实训心得06-12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林崇德版)01-13
荣庭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实习报告05-27
时代光华--管理思维(曾仕强)03-22
20112分子生物学试题 A04-2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江西
- 预测
- 教师
- 考试
- 招聘
- 生产实习报告
- 二年级上数学习题-智慧广场青岛版2014秋
- 第2章Mastercam 二维图形绘制
- 最新的物流管理专业实习日志
- 新课标人教A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5.2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结构习题及答案 - 图文
- 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奥鹏中国文学史专题
- 人力资源内部审计方案
- XXXXXX中学内部控制评价制度
- JACS副主编的研究兴趣和实验室主页
- 禁止大操大办规定
- 江苏省扬州市刊江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 2013届天津高三数学理科试题精选分类汇编1:集合
- 中考新航线数学答案
- 判断题
- 新目标八年级下期末作文备考(综合话题)
- 第十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 乡镇供电所岗位知识竞赛补充试题库(农网营销)
- 綦江中学初2018级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 问题解答 - 《投资学》课后题(李学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