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快乐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王娜)

更新时间:2024-01-13 03:2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快乐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

洛阳市新安县石寺镇中心小学 王娜

“快乐教学”是当代教育界正在深入探讨的课题。小学一周的科学课的课时较少,教与学的任务相当艰巨,教师就应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乐学、爱学,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就可以调动起来,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在科学教学中尝试采用快乐教学法。

那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实施快乐教学呢? 一、创造优美环境,让学生快乐学习

环境对学生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对青少年个性的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班级要根据教育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加工和设置优美的环境,这样的环境能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焕发,乐于学习,有助于快乐教学的顺利进行。为创设一个优美的环境,教师应充分发动学生,让他们人人都为绿化、美化、优化校园环境出一份力,把学校布置成一个整洁、清新、美丽的乐园,使每个走进校园的人都感到赏心悦目,精神抖擞。把教室布置成一个美的、激励奋发向上的小环境,使置身其中学习的同学们都感到轻松自然,其乐融融。

二、精心设计导入语,引发学生好奇心 1、用录像导入

在讲《走向两极》时,我利用学生平时喜爱看电视的这一特点,利用媒体播放有关南北极的纪录片的片断,然后提出,你了解两极吗?两级的气候怎样?上面生活着何种动物?有哪些矿藏?人们是怎样发现的?这一系列的问题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接着讲授新课,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

2、由故事导入

学生大多是喜欢听故事的,当我走进课堂,有时很容易从学生们兴犹未尽的脸上看到他们还沉湎于课间的某项活动,这时我如果说:“让我先来讲一段故事”,瞬间教室里雅雀无声,我就抓住这个时机,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换到有意注意上来,而故事则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如讲《水落盐出》时可讲一个小红军带盐出城的故事。利用故事导入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用谜语导入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猜谜语。上课前出两条谜语,学生莫不跃跃欲试,竟相竟猜。如在讲《寻访蚂蚁》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个子不大,能量不小,

团结互助,勇敢勤劳,能啃骨头,会挖地道,行军作战,井井有条”的谜语(打一小动物名)。学生很快就猜出是“蚂蚁”,我趁势引 入新课。猜谜不仅有利于引起学生兴趣,而且也锻炼了思维能力,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4、由歌曲导入

如我在讲《“五官兄弟”游乐场》时,先播放一段《touch your eyes》;在讲《与小白兔交朋友》时,放一段儿歌《小白兔》;在讲《认识太阳》时,播放儿童歌曲《种太阳》,引入新课。歌曲法的运用能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

三、制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快乐教学的最佳效果与良好的课堂气氛分不开。好的课堂气氛应该与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相一致、相协调,教与学双方的认知、思维活动必须有一个真正宽松自如的天地。

首先,提倡教师微笑进课堂。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创设和谐的、协调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有学生这样比喻:“在炎热的夏季,老师的微笑如甘露,带给我们一个清凉的世界;在严寒的冬日,老师的微笑似春风,总让我们感觉到温暖。”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满腔热忱来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端庄、 语言亲切、富有激情,并借助眼神、表情、姿势来辅助说话,让学生感到听你的课是一种精神享受。

再次,要善于发挥正强化的作用。“正强化”这一心理学上的术语是指运用表扬、激励、肯定、鼓动等手段发掘一个人的优点使之得到及时巩固、发展,从而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教师在语文课上经常使用正强化,会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欢乐和快乐的心情,对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很有好处。还可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故意设置障碍,造成疑虑,教师佯装不知,激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他们争论,以及用故事、表演、挑刺、幽默等趣味性措施,可使学生快乐地投入学习,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刻、更全面。

四、合理、巧妙、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尤其是电教媒体,能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改变传统沉闷的课堂面貌,可以使学生的兴趣大增,有助于实现“轻负高质”和实施快乐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活泼的课堂教学,更好的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如上《动物怎样过冬》一课,播放与此有关的课件,通过教

师和课件中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诱导、启发,使得孩子获得了发散思维的方法,为他们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提供了空间,使孩子产生近乎身临其境的感受,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五、把游戏引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活动是孩子的天性,采取活动化、生活化、生态化的形式来传递教育的信息,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也是最行之有效的。于是我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把游戏引进课堂。根据教材内容不断地调节孩子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组织课堂教学,让小学生在试一试、做一做、玩一玩中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通过科学游戏,学生可以在玩中学科学,在愉快体验中学科学。如:《一次奇妙的旅行》、《动物大转盘》、《谁在天上飞》等,正是因孩子们最爱玩游戏,才吸引他们继续探究下去。又如,我们在教学《水的三态》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自己家的模具,或果冻盒,或冰淇淋盒,或旧玩具等,加入水,放到水箱里,制成各种各样的冰块。第二天的自然课上,学生们利用自带的物品玩游戏,兴趣更加高涨。又如我在教学《有趣的磁铁游戏》一课时,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角色。一上课,我就把一大把针扔到了地上,比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针全部捡起来。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学得有劲、玩得开心,培养了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总之,我们要在科学教学中引入快乐教学法,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使学生学习科学时,感到是一种愉快的求知增能活动,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其求知欲,上好每一节科学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ke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