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叛离的母亲形象

更新时间:2023-12-25 06:1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叛离的母亲形象

摘要 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王后背离“三从四德”、“夫为妻纲”的忠孝礼仪,犯下乱伦谋反的“叛天之罪”,但她张扬自我,敢爱敢恨,努力为命运抗争。王后所体现的这种鲜活叛逆的母亲形象解构和消融了传统“母亲神话”的虚伪本质。 关键词 母亲神话 父权 叛逆

张艺谋的巨制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讲述金碧辉煌的深宫里幽闭压抑、欲念难忍、男女情乱、爱恨情仇、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折堕挣扎、血雨腥风的悲剧故事。悲剧的根源在于女性在君主王权的父权社会中所受到的禁锢和迫害及其抗争与反叛。当我们目睹影片中王后激情逆进,嫉恨丛生,匠心反叛时。我

们不能简单地把她看作邪淫痴缠、乱伦谋反、让儿为己殉道的母亲。虽然她背离“三从四德”、“夫为妻纲”的封建礼教,犯下蔑视王权的“叛天之罪”,但却负载着女性真实的人生体验,保持自我的人格。追求解放的叛逆,张扬顽强的生命力。王后复杂的人性内涵和行为举措背离和解构了父权社会统治秩序中树立的典范母亲形象。

“母亲”历来是父权社会所歌颂的对象。在传统文学作品中她们多以相夫教子、奉献牺牲、无私忘我的天使般形象出现,具有圣母般的圣洁和伟大。在父权社会缔造的“母亲神话”中。母亲被抽象化。是至德的化身,母亲的自我意识淹没在这种母亲虚像里,男权文化在大力张扬母职的同时。把母亲从女性中抽离出来。男人尊重的不是一个作为女性的母亲,而是男权文化条件下的性别想象,这样,母亲的女性欲望被压

抑、被剥夺,而她的母亲责任却被不断强化。男人宣扬的“恪守妇道,依附男性”的母性美德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无偿索取。却没有从女性立场给母亲任何形式的关怀。人、女人、母亲本应三位一体的概念是分裂的,母亲概念本身覆盖的文化含义,使女人丧失了价值的自觉判断。像标本一样钉在母亲的镜像里,贤妻良母们以自卑、顺从的态度安于天命。

但是《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母后形象却使传统的“母亲神话”失去了“慈爱”的色彩,完全颠覆和消融了“母亲神话”的本质。影片中,王后没有显露博爱、纯洁、温馨和甜美的特征,与之相反,我们看到的是她的乱伦、私欲、嫉恨和冷漠。她对自己亲生的小王子元成不理不睬,却跟国王与前妻所生之子元祥发生不伦之恋:为了摆脱国王的迫害和谋杀。她自觉不自觉地让二王子元杰卷入自己的谋反计划中,明明知道反

叛王权会以失败而告终,却让儿为母殉道。当亲眼目睹国王把她亲生的小儿子元成活生生地鞭抽至死时,王后冷眼旁观,无动于衷。另外,她有意当着全家和御医蒋太医的妻子和女儿蒋娥的面,揭露蒋太医的妻子就是国王的原配夫人。而其女蒋娥则是王太子元杰同母异父的妹妹,她有意让王太子和蒋娥这一对情意缠绵的情人因为乱伦之爱而狼狈不堪,痛不欲生。最后导致蒋娥情绪失控,精神失常,狂喊乱叫。奔跑外出,蒋太医的妻子随即追寻失控的女儿,结果双双惨死于国王卫兵的刀剑下。王后这一系列不合常理的行为把母亲拉下圣坛,消解了父权制“母亲神话”的欺骗性本质。

法国女权主义作家西蒙?德?波娃在《第二性》中指出:母性不是直觉的、天生的,在任何情况下,天生这两个字眼均不适用于人类。母亲对小孩的态度完

全取决于母亲的处境及其对此处境的反应。那么《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王后处境如何呢?

王后始为梁国公主,而国王初为禁军小小都尉。他趁乱兴兵,发动政变,成王成霸。他怕权力不稳,遂遗弃发妻,迎娶梁国公主。从而得到梁王支持,增兵强武,开疆拓土,连年征战,永无止境。 国王利用公主的利益和需要,以巩固奠江山,而公主成为王后之后则沦为客体对象,其生活意义仅在于做国王的影像,为他存在,为他服务,为他生儿育女,但却终身未获得大王之爱。在这种情况下,王后无法确定自己独立的身份和自主的人格。让?贝克?米勒认为:“当一个人成为对象而不是主体的时候,他的身体和性冲动以及利益都无法独立存在。这些冲动和利益只能被他人唤醒、为他人存在。被控制、被定义、被使用。”女性/母亲被放在这样的位置时,她只能沦

为男性的附庸和工具,丧失寻求独立身份和自主权利的机会,不是被商品化,就是被客体化和边缘化:要么默默承受在各种清规戒律下的人生苦难,要么由压抑而走向心理变态与疯狂,由被害而害人,在一种畸形的精神状态中宣泄自己的反叛和绝望。

王族出生、聪慧刚毅的王后虽拥有半壁江山,却幽闭宫中,失情失爱,因为国王心里仍对原配妻子深怀爱意。但权欲与地位却不容许他再动真情。作为女人,王后与巷陌市井女子一样,期待男人温厚的怀抱和家常的亲近,抑郁苦闷中,她与王和前妻所生之子元祥偷情养奸三载。元祥贵为太子,深得父王喜爱,却生性懦弱。一味逃避,宁肯沉沦颓废,也不愿图谋江山。他深陷在跟名义上的母后的乱伦欲爱中不能自拔,却又痛苦矛盾,竭力摆脱这难堪的局面,同时又跟御医蒋太医那情窦初开的女儿蒋娥暗同款曲。在情

爱背叛,妒火中生中王后对周围的一切包括她的小儿子在内部报以冷漠孤傲的态度。

更糟的是,王后早已知道大王在她药膳里下了致命毒药,按时辰被逼服用。国王逼她服药就是命她屈就现存秩序,惩处她蔑视礼教、不从妇道之举。内心极度扭曲的她试图联合元祥,对抗大王。元祥却如惊恐之鸟、畏缩退避,并力劝王后放弃拼搏,最后还将兵变之事告诉父王。只有元杰的回宫令王后深感欣慰。元杰对母亲极度孝顺:当他得知父王逼母后服用毒药的实情后,无法忍受母后遭受如此摧残,愿助母后发兵造反,虽知反叛胜不了,但为了母亲的自由,毅然担负起兵变的重任。王后也深知要逼迫威严、强势、虚伪、狠毒的大王退位只不过是螳螂捕蝉。注定会输,最终是陪了儿子又折兵,但她对儿子元杰说,“菊花总得开放一次。”意为:生命之花总得绽放一次:人活着

就得让生命力得到张扬。

王后不辞辛劳,不分昼夜,执着而疯狂地刺绣了一万朵作为兵变标志的菊花,明知自己的努力将毁于一旦,却歇斯底里的抗争着。王后由压抑、屈辱转向变态偏执的疯狂。在一种心理扭曲的状态中宣泄自己的反叛和对自我的张扬。在王太子和国王看来。王后就是一个疯子。元杰指着她叫道。“你疯了,你是一个疯子,你就是一个疯子!”国王也咒骂她:“你真是个疯子。”其实,王后的疯狂是一个身心备受摧残和扭曲的女性抗争和反叛的象征。

当王后目睹二王子元杰在兵变中拼死血战。却无力回天时,她没有哀怨、后悔、自责和悲泣,而是表露出一种悲愤、激昂、奋勇、不屈的神情。重阳登高之时,大王、王后、元杰在菊花台聚首。大王对杰王子说:“你要好好地伺候母后吃药,朕就不处置你。”

意思是,只要杰王子规劝母后吃药,国王就可赦免他并让他承继王位。但是这就意味杰王子向现存秩序妥协,从此以后忠心于父王,成为毒杀母后的帮凶。此时杰王子处于忠孝不 能两全的境地,他怎能为了贪生怕死,而目睹母亲再受摧残和痛苦呢?他走到母后跟前说道:“儿臣无能。为母后谢罪了。”便毅然决然地拔剑自刎。母后本可以为了拯救儿子的生命,挺身喝下毒药,宁可牺牲自己,也不再让这个为她造反而遭受惩罚的儿子受委屈,但这里王后没有表现母性的挚爱和献身,因为她不愿向国王屈服,放弃他们的抗争,杰王子也不会赞同她那样做。目睹儿子为母献身后,王后随即把毒药掀翻泼洒在标志王权的图腾上,以此来玷污和抗拒至高无上的王权。这一场景与传统的“母为子殉道”、“母为子赴难”的情节完全相悖。这里是子为母殉道,子为母牺牲。但是杰王子的尽孝和不屈不

饶的为人性的奉献与牺牲为母后渺茫的命运抗争增添了生命的光泽、强度和价值。

那么王后为什么对于小王子元成惨死在国王的铁鞭下却毫无痛惜之情呢?小王子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懵懂孩子,但他已经目睹了世间一些罪恶。如乱伦、欺诈和反叛。他暗中窥视母后的隐私,公开揭露她与王太子的奸情以及她与杰王子的谋反企图。王后不能容忍小儿子干预自己的私生活和暴露她的造反计划。更无法饶恕他杀死自己的情人,他自己的大哥元祥,妄想自立王太子。因此,当国王因小王子杀死自己最宠爱的儿子元祥并企图谋反而鞭抽之于死地时,王后未露半点怜悯之情或进行阻止。由此可见,母爱是有条件的,往往取决于母亲的具体生存现实,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就造就什么样的母亲角色。在此,《满城尽带黄金甲》对母爱的自私性进行了披露,将母爱放在真

实的人性和社会中去观望。还母亲之为“人”的本来面目,剖露了父权制文化对母亲的异化。

现在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王后为什么要有意公开御医蒋太医的妻子和女儿蒋娥的身世。身为一国之母、万众之尊的王后在幽闭寂寞、郁郁不舒时的最大感情寄托就是王太子元杰。而王太子却移情别恋。又爱上如花似玉的宫女蒋太医之女蒋蛾,并对王后退避三分,这对王后的情感和自尊心都是极大的打击。王后决不是等闲之辈。甘心遭受遗弃,必定要寻机报复。偶然之中。她得知蒋太医的妻子就是国王的原配夫人,曾遭国王的陷害,锒铛入狱,后越狱逃走,被蒋太医搭救,成为其妻。育有一女,名叫蒋蛾。王后得知王太子和蒋蛾的爱恋是哥妹间的乱伦关系之后,她伺机披露真相,让太子和蒋蛾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以发泄其嫉妒之情。可见王后是一个嫉恨丛生、充满私欲、

报复心极强的人。她自己曾被利用、冷落、欺骗,而压抑、挣扎、反叛。但她由被害而害人,成为心理扭曲变态、缺乏悲悯之心的人。

综上所述,王后是一个敢于向旧礼教、旧道德和世俗挑战的叛逆者。她不是圣洁完美的角色,却做了她想做的事情,她不是无私奉献的慈母,却是有血有肉的人:她在压抑威逼的处境中通过乱伦,通过发起兵变来展示自己对命运的抗争,剥落了深受传统道德赞美的母性特征,颠覆了传统女性的审美误区:她扮演的再不是男权中心意识中的傀儡和道具,而是活得至情至性、敢恨敢爱、不顾后果的女人。因此,《满城尽带黄金甲》在母亲形象塑造方面,揭开了贤妻良母温情脉脉的面纱,展示了女性内心的渴望和感情冲动,反映母亲个体的真实品性,暴露了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歪曲和压抑。把男权文化机制中漠视的女性体验带

入现实生活的母性话语。这体现电影文学基于女性立场的重写意识,对母亲的重写就是对已有话语方式的重新界定,就是对父权机制下母亲性别意识的挑战。随着女性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母亲性别意识的认识将不断深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jy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