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发21号

更新时间:2024-06-08 01: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务发[2009]21号

关于2009年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遴选及组织

申报省级、国家级项目工作的通知

各单位:

根据《关于做好2009年度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9?65号)和省教育厅相关安排,按照学校《关于2009年度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办秘发?2009?9号)的部署安排。现将《西安科技大学校级“质量工程”200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以下简称《申报指南》)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按照《申报指南》的要求,认真做好建设规划,高质量完成推荐和申报工作,并按时报送相关材料,逾期将不再受理。

二、本通知及《申报指南》可登陆教务处网站浏览,网址:http://jwc.xust.edu.cn,联系人:张涛伟、金美容,联系电话:85583043。

三、项目申报类别、条件以办秘发[2009]9号文件的要求为准。

附件:西安科技大学校级“质量工程”200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教务处

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三日

附件:

西安科技大学校级“质量工程”2009年度

项目申报指南

教务处 二OO九年四月

2

目 录

一、特色专业建设点………………………………………(4) 二、精品课程………………………………………………(13) 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4)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0)

3

特色专业建设点

一、各学院(部)应紧密结合学校专业发展的具体状况及长远规划,根据《关于启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遴选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164号)的原则要求,认真做好2009年度校级及以上级别“特色专业建设点”的推荐工作。学校通过专家评审产生若干个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并按照教育部、陕西省教育厅文件规定择优向省教育厅、教育部推荐省级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二、各学院(部)将“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书一式一份及必要的佐证材料报送至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同时发送电子文档至:jiaoxueke@xust.edu.cn。

三、2009年度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推荐上报截止时间为2009年5月15日,逾期不再受理。

附件1:《西安科技大学特色专业建设点任务书》

4

附件1:

特色专业建设点计划项目

单 位 名专 业 名专 业 代填 报 日

申 报 书

称: 称: 码: 期:

教务处制

5

填 写 说 明

1、本表所填内容统一为小四、楷体_GB2312。 2、申请人填写的内容,由所在单位负责审核。 3、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

6

一、简表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本专业设置时间 首届毕业生时间 修业年限 学位授予门类 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 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名 行政职务 从事专业 联系电话 性别 专业技术职务 电子信箱 专业基本情况简介 年龄 最终学历 7

二、建设目标、思路、 方案及成果预测

8

(可另附页) 三、基础与改革

3.1 教学基础(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教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评价等内容) (可另附页)

9

三、基础与改革

3.2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制度、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等方面内容) (可另附页) 10

四、建设保障

4.1学院(部)的支持保障措施 (可另附页) 4.2经费预算表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合 计 支出科目 金额 (元) 计算根据及理由

11

五、申报单位意见

(盖 章) 主管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六、专家评审意见

(盖 章) 专家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七、学校意见

(盖 章) 学校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12

精品课程

一、精品课程申报条件

(1)申报课程必须是本科或高职各专业开设的课程(课程分类见附件2)。申报课程原则上要求是基础课或专业(技术)基础课,且在我校连续开设3年以上。课程负责人应具有教授职称。申报课程的支撑网站应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及3名以上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参评)。录像必须按照“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附件3)制作,反映教师风范及该教学单元的实际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2)课程申报负责人要承诺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引用的课程资源要注明来源,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3)精品课程视为职务作品。凡申请精品课程评审的二级单位和主讲教师将被视为同意该课程在享受“校级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期间,将其上网内容的非商业性使用权自然授予全校各二级教学单位。

二、2009年度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具体安排

2009年度学校精品课程分三个层次组织建设。第一层次,冲击国家级精品课程。已获评省级精品课程的9门课程,务必按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要求,继续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程网站,为2009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评选做准备;第二层次,备选陕西省精品课程。已获评校级精品课程的78门课程,重点是2003到2008年申报省级精品课程落选课程,务必在原良好基础上,继续完善,为2009年省级精

13

品课程评审做准备;第三层次,校级精品课程。根据学校经费,本年度再度资助校级精品课程20门左右,从本次申报的课程中遴选。

三、校级精品课程申报程序及时间

(1)4月28日前,各学院(部)自评。各学院(部)在认真总结自身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推荐1~2门课程(重点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参评校级精品课程(汇总表见附件4),并于4月28日前交教务处教学研究科。

(2)5月5日前,拟参评课程请填写精品课程申报表(从学校教务网下载),登陆课程网站(http://219.244.50.243/),提出申请。通过后即可建立课程网站,并将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及3名以上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在网上发布。

(3)5月13日,以学院(部)为单位将精品课程申报表(一式一份)交教务处教学科。

(4)5月15日~19日,学校评审。学校评审期间,各课程负责人要保证网上教学资源正常开通运转。

五、精品课程网站建设要求

(1)申报书,按每年度精品课程申报要求填写。

(2)课程简介,1000~2000字,包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学习方式等基本信息。

14

(3)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简表,每位主讲教师附500~1000字简介,包括教师的照片、基本简历、获得的职业荣誉、职位、职称、研究方向、研究特色、教学成果、教学特色、联系方式、电子信箱等。

(4)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知识点为单位的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难点。并附教学进度表(教学计划),以时间为单位的学习进度(建议以“周”为单位提出学习进度要求)。

(5)授课教案,要求以单元课时为单位(50分钟讲解),提供教师讲稿或者与讲课配套的黑板板书内容(或者投影内容)。

(6)作业习题,习题可以分为作业题、讨论题以及思考题。 (7)实验指导,对于有实验要求的课程,应该以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为基础,为每一个实验配套相应的实验指导。

(8)教材简介,要求有指定教材或配套的网络电子教材目录,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等内容。

(9)参考文献目录,一定量的参考书或论文。参考书提供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等内容;论文提供发表的杂志名称、期号等。

(10)课程考试考核办法及网上考试试题,每门课程应该准备相应的考核办法,如阶段测试: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安排;期末考试:两套试卷与相应的标准答案与评分办法;课程论文:题目数套以及相应的评分标准等。并附网上考试系统和试题。

(11)课程评价(教学效果),包括自我评价(从教学改革、学生评教、试卷分析、同行评价等角度分析)和外部评价,外部评价可将兄弟院校同行的评价意见表和签名描扫后,挂在网上。

15

(12)教学改革与研究,包括教学获奖、相关教学成果、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发表论文、专著等,获奖证书请扫描后挂在网上。

(13)课程特色。

(14)授课实况录像,不少于3名教师、每名教师不少于45分钟的课堂授课实况录像。录像应该体现出该教师的主要教学特色,并有相应的师生课堂互动内容。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参评。

(15)多媒体课件。

课程网站可分成两部分,一为课程基本信息网站或课程申报网站,主要为申报表涉及内容;另为课程网站,主要为本课程的网络教学系统,包括系统公告、课堂教学、在线教学、在线答疑、在线考试、教学资源、实验教学、教学条件等。各课程负责人可根据课程占有资源,设计、建立。

六、对于2003至2008年的校级精品课程,将按年度单独进行复核。复核不合格的,将予以撤销。

附件2、附件3、精品课程制作工具下载、使用手册等请登陆西安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网站(http://219.244.50.243/)查阅。

附件4:2009年度西安科技大学精品课程申报汇总表 附件5:2009年暂停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课程名单(本科) 附件6: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2009)

16

附件4:

2009年度西安科技大学精品课程申报汇总表

学院(部): (盖章) 负责人: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主讲教师 课程网站 备注 备选国家级精品课程 备选省级精品课程 备选校级精品课程 17

附件5:

2009年暂停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课程名单(本科)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课程 财政学 货币银行学 计量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法理学 刑法学 已入选数 序号 5 36 4 37 4 38 4 39 9 40 5 41 5 4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43 9 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 44 大学体育 6 45 古代汉语 5 46 现代汉语 4 47 中国古代文学 4 48 中国古代文学史 4 49 中国现当代文学 4 50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5 51 大学物理 8 52 大学物理实验 10 53 动物生物学 4 54 分析化学 5 55 高等数学 10 56 量子力学 4 57 生命科学导论 4 58 数学分析 6 59 数学实验 4 60 统计学 4 61 微生物学 5 62 物理化学 9 63 细胞生物学 5 遗传学 4 有机化学 6 运筹学 4 材料科学基础 5 材料力学 8 传热学 4 课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 电工学 电机学 电子技术基础 工程热力学 工程制图 化工原理 机械设计 机械原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计算机组成原理 理论力学 数字信号处理 水力学 信号与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 生态学 植物生理学 植物学 作物栽培学 病理学 内科学 生物化学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学 审计学 市场营销学 行政管理学 已入选数 4 4 4 5 4 8 5 7 7 4 4 12 4 6 4 7 5 4 4 4 6 6 7 4 8 4 4 4 18

附件6: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2009)

1.评审指标说明

(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审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确保学生受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重视以下几个问题:①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②在教学条件方面,重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完善,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功能。③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④在教学队伍的建设上,注重课程负责人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评审指标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政策支持及辐射共享两部分,采用百分制,其中综合评审占80%,特色、政策支持及辐射共享占20%。

19

(5)总分计算:M=∑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20

2.评审指标及内涵

一级 二级 主要 指标 指标 观测点 1-1 课程 教师风负责 范、学术人与 水平与教主讲 学水平 教师 1-2 知识结教学 构、年龄队伍 结构、人结构 员配置与及整 青年教师体素 培养 质 分值 (Mi) A B C D E 1.0 0.8 0.6 0.4 0.2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 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6分 丰富,教学特色鲜明。课程负责人近三年主讲此门课程不少于两次。 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 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并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辅导6分 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实际效果;鼓励有行业背景的专家参与教学团队。 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 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有省部级以8分 上的教学成果、规划教材或教改项目;发表了高质量的教研论文。 课程内容设计要根据人 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规律。 理论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具有基础性、研究性、前沿性,能及时把学科最10分 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 实验课程内容(含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的关系处理得当,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评审标准 评分等级(Ki) 教 学 队 伍 20 分 1-3 教学 教研活动改革 与教学成与研 果 究 教 学 2-1 内 课程 课程内容容 内容 设计 [1] 20 分 21

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2-2 外结合,融知识传授、教学内容 教学 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组织与安10分 内容 一体;鼓励开展相关实排 组织 习、社会调查或其他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3-1 教材 教材及相及相 关资料建 关资 设 教 料 学 条 件 3-2 实践教学20 实践 环境的先分 教学 进性与开 条件 放性 3-3 网络教学网络 资源和硬教学 件环境 环境 4-1 教学理念教学 与教学设设计 计 教学 方法 与 多种教学手段 4-2 方法的使 教学 用及其效20 方法 果 分 4-3 信息技术教学 的应用 手段 选用优秀教材(含国家 优秀教材、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或高水平的自编教材);课件、案例、习题等相关资料丰富,并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文献资料;实验教材10分 配套齐全,能满足教学需要。 实践教学条件能很好满足教学要求;能进行开放式教学,效果明显(理工类课程能开出高水平的选作实验)。 学校网络硬件环境良 好,课程网站运行良好,教学资源丰富,辅教、10分 辅学功能齐全,并能有效共享。 重视探究性学习、研究 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能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8分 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 重视教学方法改革,能 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12分 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实效。 22

5-1 同行 校外专家及校 及校内督证明材料真实可信,评4分 内督 导组评价价优秀;有良好声誉。 导组 与声誉 评价 学生评价原始材料真实 5-2 可靠,结果优良,应有学生评价 教 学生 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近8分 意见 学 评教 三年的学生评教数据的效 佐证材料。 果 能有效利用各种教学媒 体、富有热情和感染力20 地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分 5-3 的阐述,重点突出、思录像 路清晰、内容娴熟、信课堂实录 8分 资料 息量大;教学内容能反评价 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能启迪学生的思考、联想及创新思维。 专家依据《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40分 特色、申报表》所报特色及创新点打分。 政策 支持所在学校支持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30分 及辐措施得力。 射共 享 辐射共享措施有力,未来建设计划可行。 30分 [1] 根据课程类型,在“课程内容设计”中参照相应要求进行打分。

23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促进我校实验室建设,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学校决定启动我校2009年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工作。

为做好2009年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评审)工作,并取得实质性效果,学校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申报工作,根据《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0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要求,组织人力、集中精力扎实做好申报工作,按照要求准备好申报材料,并于2009年5月15日前交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学校将在组织专家评审的基础上(先评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向教育厅推荐参加省级和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申报的实验室。

对评上校级及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验室,学校每年将给予一定建设经费资助,并在相关政策上给予支持。

附件7:2009年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指南

24

附件7:

2009年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指南

一、申报范围

2009年, 在全省本科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范围内开展物理类、化学化工类、电子电气信息类、机械类、土建类、材料类、环境类、地学类、经济管理类、法学类、传媒类、艺术类、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文科综合类等19个类别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申报评审工作, 计划新评审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5个,并向择优推荐2个参加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选。对2005至2008年评出的省级示范中心可推荐参加2009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申报。

各学院应在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择优推荐。应重视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学科大类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和综合性实验教学中心的全面建设和推荐。

二、申报材料

2009年校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材料包括申请书和相关支持材料(自愿参加本年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荐申报的2005至2008年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也需报送以下材料),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直接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材料准备,具体要求如下:

1.《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格式见陕教高?2005?36号附件2)制成WORD(OFFICE 2003版本)

25

文件1个;

2.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视频文件。其中应包括实验教学中心各实验室设备与环境的全貌。视频文件制成不超过20分钟的ASF或WMV格式流媒体文件,分辨率640*480。

3.学校和实验教学中心制订的相关政策措施、规章制度等文件。文件目录及所有文件制成1个PDF文件。

4.典型教学案例视频文件。包括特色实验项目、实验课程等。案例不超过3个,每个案例分别制成不超过15分钟的ASF或WMV格式流媒体文件,分辨率640*480,并将视频案例简介制成1个PDF文件。

5.典型自编教材电子文档。包括教材封面、出版信息页、目录及精选内容等,教材目录及所有教材制成1个PDF文件。

6.典型多媒体课件及其简介。课件要求可在浏览器环境播放,课件简介制成1个PDF文件。

7.其它有关材料。

以上1—7项制成CD-R(650M/720M)光盘,光盘数不超过2张。要求光盘中各项电子文件分目录存放。

电子文件命名规则为:学校代码_实验教学中心类别代码_电子文件目录名_序号。学校代码可在中国教育统计网(http://www.stats.edu.cn)查询;实验教学中心类别代码为:物理类1、化学化工类3、电子电气信息类4、机械类6、土建类8、材料类9、环境类10、地学类22、经济管理类26、法学类27、传媒类28、艺术类29、综合性工程训练

26

中心31、文科综合类32。申报材料的1—7项电子文件目录名依次为:a、b、c、d、e、f、g;序号从1开始,第4、6项电子文件中的简介文件序号为0。例如:北京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第2个典型教学案例视频文件应命名为:10001_1_d_2.asf。

三、部分类别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补充说明

为推进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更好的开展,在《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启动陕西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 》(陕教高?2005?36号)建设内容及相关要求的基础上,对法学类、传媒类、艺术类和文科综合类等部分类别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进行补充说明。

法学类实验教学中心应根据学校法学类、公安学类、公安技术类等相关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通过整合各类实验教学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形成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熟悉司法实践相关程序、技术和法律应用的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注重与相关实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吸收实际工作经验丰富、学术造诣高的法律实务从业人员参与教学;采用实验、实训、模拟、仿真、见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着重训练学生探寻法律事实的能力、法律实务操作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成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的重要基地。

传媒类实验教学中心应根据传媒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传媒类人才培养的要求,整合相关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形成主要满足新闻传播类等相关学科发展和教学需要的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注重与图书报

27

刊、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和各类新型媒体相关产业发展实际的紧密结合,吸收业界实际经验丰富、热爱教育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参与教学活动,保持实验技术、装备等与产业实际的基本同步;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从事多种媒体制作、应用、研究和创新的能力,成为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掌握传媒相关技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传媒人才的重要基地。

艺术类实验教学中心应按照艺术类相关专业的教学需要和特点,根据学校学科设置的实际情况,整合有关实验教学资源,利用现代技术与设备,建设形成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升综合能力的实验教学平台;加强理论与实际、传统与现代、实验与实践的相互融合,吸收德艺双馨、热爱教育的高水平专业人员参与教学,增进实验教学与艺术发展实际的良性互动;引导学生广泛参与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培养具有良好艺术素养、艺术创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艺术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文科综合类实验教学中心应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文社科类人才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根据本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整合、融合相关学科门类与专业的实验教学资源,建立体现本校学科专业特色、涵盖多科类、多专业的跨学科、综合型、现代化、开放共享的大文科类实验教学平台,形成与现代社会实际需要和发展紧密联系、紧密结合的实验实践环境和实验体系,统筹规划、集中管理、科学调配、高效使用实验教学资源,成为全校人文社科类实验教学的综合型基地。

28

2009年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中,将适当考虑各学科类别分布情况及体现分类指导原则,重点放在物理类、化学化工类、生物类、电子电气信息类、经济管理类和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等上述学科领域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量为零的高校中建设。在信息、材料、环境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紧缺人才培养急需的若干专业更加重视学科大类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专业类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

29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一、建设目的及内容

本项目的实施,旨在鼓励和支持我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在教学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满足国家对社会紧缺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需要。

本项目重点支持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形成一批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二、申报基本条件

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性配套改革,突破旧有模式,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培养目标明确,具备较为完整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点突出,特色鲜明,对本领域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未来发展方向有明确清晰的思路,同时,要有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和2年以上的先期建设基础;

学校重视,拥有较为完善的实施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预期效果好,在本领域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三、申报时间

30

请各学院(部)将2009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报书的书面材料(一式一份)于5月15日前报送至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同时发送电子文档至:jiaoxueke@xust.edu.cn。

四、学校将在各学院推荐的基础上,组织评审出若干个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并择优推荐参加2009年度省级、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评选。

附件8: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报书

31

附件8: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申 报 书

实 验 区 名 称

实 验 区 负 责 人 申 报 单 位

申 报 日 期

教务处制 二○○九年四月

32

填 写 要 求

1.请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空缺

项要填“无”。

2.格式要求:申报书中各项内容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或另附纸张;均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3.规范填写“实验区名称”,命名应突出其独特性,避免命名过于宽泛,如 “机械工程学院”等;避免使用抽象名称命名实验区,如“艺术教育”等。

4. “所属类别”填写:艺术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跨学科门类;申报跨学科门类项目,请注明具体所跨学科名称。

5. 著作、教材、论文须已刊登在正式期刊上或为正式出版物,截止时间为2009年5月31日。

33

1、实验区基本情况

实验区名称 所属类别 建立时间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实姓名 验专业技术职务/行政区职务 负电子邮箱 责人 通信地址 联系电话(手机) 传真 邮 编 实 验 区 前 期 工 作 基 础 34

2、指导思想

2-1.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定位) 2-2.理论研究(社会调研情况,对本领域人才培养规律的独特认识,承担与实验区相关的教学改革项目情况,关于实验区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著作等) 35

3、培养方案

3-1.培养目标 3-2.方案设计及可行性 36

3-2.方案设计及可行性(续) 37

4、保障体系

4-1.师资队伍 4-1-1.师资队伍结构 4-1-2.主要的专职教师(具有副高及副高以上专业职务的专职教师) 专业 性 姓 名 出生年月 学位 技术 学科专业 承担的教学工作 别 职务 4-1-3.主要的兼职教师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专业 学位 技术学科专业 职务 38

承担的 教学工作 从事相关专业 领域及岗位 4-1-4.师德、业务素质(教师风范、近5年来主要的教学成果、教改和科研项目、主编教材及代表性著作、代表性论文等) 4-2.教学条件(教室、实验室教学设备的配置,基本教学资料,教材选用情况,专业图书资料,含网络数据库、数字化图书馆,实习实训场地等教学基础设施等) 39

4-3.管理与运行 4-4.政策保障(学校在师资配备、教学科研经费、招生、升学等多方面的鼓励政策和实施情况)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it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