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发展与教育 - 第四章 - 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4-06-09 10: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四章 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 社会认知

顾名思义就是个体关于社会现象的思考,它涉及的是像思考个人问题、思考社会关系以及思考社会体制这样的认知活动。

2自我中心

皮亚杰提出的心理学名词。指儿童在前运算阶段(3-6岁)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如当自己的汤是热的时,就认为别人的汤也是热的。这种认识上的自我中心与利己主义不同。幼儿不能区别自己和别人的观点,不知道除了自己的观点,还存在着别人的观点;他只能从自己的观点看事物,以为事物就是他看到的样子,不可能再有其他的看法。

3、去自我中心

它使得婴儿不再把一切事情都归功于自己,学会把自己看成是由许多永久客体组成的世界中的一个客体;在情感方面,婴儿则从不能区分自我和外在环境,开始向着群体交往或情绪交流发展,从而通过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而区分自我和别人,或是通过对事物的各种好奇心的驱使而区分自我和外界事物。

4、假想观众

这是青春期思维的自我中心的一种表现。无法区分自己的关心焦点与他人关心焦点的不同。想象中有一群人在看着自己的活动。

5、个人神话

是每个人都会经历过的青春期情结。青少年常常会有这样的想法:“别人不能理解我正经历的一切”,“那种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或“我能应付一切”这些观念反映出青少年认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与众不同的,他们相信自己是独特的、无懈可击的、无所不能的。这是一种极端的自我意识,一种认为自己非常与众不同并且总是受到他人评价性关注的感觉。属于青春期的自我中心,是认知发展的一个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完整的自我。

6、观点采择

经常被形象地比喻为“从他人的眼中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

题”。塞尔曼把观点采择定义为个体“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以及发现这些不同的观点之间的关系的能力”。观点采择与自我中心是相对立的,它要求个人在对他人作出判断或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计划时把他人的观点或视角考虑在内,即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因此,观点采择首先是要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区分开来,然后再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准确的推测,最后达到采择他人的观点。

7、社会观点采择

是观点采择的一部分,其发展与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紧密相关。它沿着一系列的阶段进行的。在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前青春期阶段,年轻人可以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但仍不明白一个人的感觉和想法是如何与另一个人的感觉和想法产生联系的。在青春期早期阶段,个体进入了相互的观点采择阶段,他们能够以第三方身份看待问题,同时能够明白一个人的观点和行为是如何影响另一个人的,即能看到人际间的互动以及互动对彼此的影响。个体的社会认知达到这一水平,其人际关系的应对方式也不同于过去。

8、心理理论

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受等)的认识,以及以此为基础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预测和解释。

9、内隐人格理论

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Bruner和Tagiuri(1954)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他们认为,内隐人格理论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格理论,而是普通人(lay person)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种信念,这种信念描述了一些普通、且互不相关的人格特质。换句话说,即内隐人格理论不是心理学家的人格理论,而是普通人对人的基本特性(human attribute,如智力、品德和人格特征等)持有的基本认知图式或朴素理论[2]。内隐人格理论决定了个体对其他人基本特性的认识,所以理所当然的,内隐人格理论从一开始就影响了个体与其他人的交往,这种影响贯穿个体与他人交往过程的始终,也贯穿人际交往中的个体自身发展过程的始终。

10、社会规范

指人们社会行为的规矩﹐社会活动的准则。它是人类为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衍生出来﹐相习成风﹐约定俗成﹐或者由人们共同制定

并明确施行的。其本质是对社会关系的反映﹐也是社会关系的具体化。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自我中心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思维缺乏(C )。 A.抽象性 B.具体性 C.推理性 D.可逆性

2.从出生到青少年,儿童要经历(D )去自我中心的过程。 A. 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3.青少年经常会说,“我与众不同”,“这种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这反映了青少年自我认知的(A )特点。

A.个人神话 B.假想观众 C.去自我中心 D.心理理论 4.10-12岁儿童青少年的观点采择处于(C )阶段。

A.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 B.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 C.相互的观点采择 D.社会与习俗的观点采择。

5.青少年的心理理论发展主要体现是(B )的发展。

A.人格理论 B.内隐人格理论 C.内隐人格 D.社会观点采择 三、填空题

1.青春期青少年自我中心倾向主要表现有: _假象观众________和_个人神话________。

2.观点采择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自我中心或无差别知觉、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___相互的观点采择______和_社会与习俗的观点采择________。。

3.大量的研究发现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基本趋势是从_愿望心理理论________,发展到愿望-信念心理理论,再发展到信念-愿望心理理论,最后到_主动的解释性心理理论_______。

4.社会规范包括政治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规范________和__一般行为规范_______。

5.自我中心的解除,必须具备两个条件:_意识到自我是主体, 并把主体与客体区别开来_______和__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协调起来_______。

6.青少年社会认知发展主要体现在人际认知、社会观点采择、_权威认知_______和__性别角色_______等方面。

四、判断正误

1.自我中心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2.社会观点采择是指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3.心理理论是指心理学理论。(×) 4.内隐人格是心理理论的一个方面。(√)

5.遵从权威是青少年社会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 五、简答题

1.什么是社会认知?社会认知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社会认知,顾名思义就是个体关于社会现象的思考,它涉及的是像思考个人问题、思考社会关系以及思考社会体制这样的认知活动(Lapsley,1989)。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不同研究取向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信息加工心理学对社会认知的界定是,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当代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认知。也有研究者指出,社会认知指人们对自我和他人的思维、情感、动机和行为的认知加工。简言之,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于个人、群体、社会及其关系的认知。

具体来讲,社会认知的内容包括:(1)关于个体的行为、心理特征及原因的认知;(2)关于诸如感知、愿望、意图、信念、思维及知识等心理状态的认知;(3)关于个体间关系,包括权威、友谊、冲突关系等的认知;(4)关于群体内关系,包括社会角色和社会结构的认知。

2.青少年自我中心主义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青少年自我中心主要是指在发展历程中的青少年的一些心理现象,分别是假想观众(imaginary audience)与个人神话(personal fable)。前者指的是青少年有时会感觉自己站在舞台上,周围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都是舞台下的观众。这些假想观众(imaginary audience)随时随地都在审查自己、批评自己,因此非常注意服装

仪容。他们非常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花很多时间和心力来应付这些假想的观众。而后者是说,个体会认为自己的经验十分独特,视冒险的事件为上天赋与的考验,而产生一种无懈可击的错觉。

3.青少年社会观点采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青少年社会观点采择是观点采择的一部分,其发展与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紧密相关。它沿着一系列的阶段进行的。在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前青春期阶段,年轻人可以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但仍不明白一个人的感觉和想法是如何与另一个人的感觉和想法产生联系的。在青春期早期阶段,个体进入了相互的观点采择阶段,他们能够以第三方身份看待问题,同时能够明白一个人的观点和行为是如何影响另一个人的,即能看到人际间的互动以及互动对彼此的影响。个体的社会认知达到这一水平,其人际关系的应对方式也不同于过去。

4.青少年的内隐人格理论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答:心理理论是对他人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认知判断,由于个体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内容十分丰富,由此个体心理理论包含多种成分。不同年龄阶段个体心理理论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儿童早期的心理理论是以信念或愿望心理学为特征的。进入青少年阶段,个体对心理的认识不仅内容更加丰富,而且变得更为复杂和抽象,他们能够对他人的个性和和社会行为进行认知推断。近年来,发展心理学关于青少年心理理论的研究重点集中在青少年的内隐人格理论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内隐人格理论(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不同于心理学家所指的人格理论,而是普通人关于人格的概念,即个体对人的基本特性(如智力、品德和人格特征等)持有的基本认知图式或朴素理论。内隐人格理论的说法来自于心理学家凯利(G.A.Kelly)。他认为,每一个普通人对人都有他们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理解,都认为人们的个性品质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只要认识了其中一个占重要位置的特征,就可以推知其他品质。从功能上说,内隐人格理论是人们适应多变的社会情境的一种方式。人们建立起了自己对人的理解,就可以使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结构化,从而可以对自己及他人在一个社会情境中的行为进行预测。由于受社会文化以及个体的社会地位、动机、情绪情感等因素的影响,每一

个人所形成的内隐人格理论是不相同的。因此,个体的内隐人格理论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建立起来的非科学的观念,没有系统的科学依据。

具体差别表现为三点:(1)如果给予有关他人的信息,青少年更倾向于把当前信息和以前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考虑,而儿童仅仅会凭借现有资料做出判断;(2)青少年更容易看到个性的情境性和可变性,而儿童通常把个性看做是一成不变的;(3)在描绘他人的个性时,青少年不像儿童那样仅仅注意个体的表面特征,相反他们更有可能探索个体个性更深一层的、复杂的、甚至隐蔽的原因。

六、论述与案例解析题

1.如何促进青少年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

答:提高青少年社会认知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诱发动机 明确学习方向

一个优秀学生的化学学习非认知心理品质是:动机端正,目标明确。目标是学海中的“灯塔”,有了它,学生的学习才有目标性,有助于学习的具体化。所以明确的学习方向,对培养学生学习素质具有导向和调控作用。根据化学教学实际,应从本学科的实用性、激励性来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如,在初中化学《绪言》中讲化学的应用时,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环保??,这门课发展为生物化学、医物化学、海洋化高分子化学等等。由此,使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侯氏制碱法”时,指出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鼓励学生为人类文明作贡献,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2、激发兴趣 发散创新思维

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从这些名言中领悟到,“兴趣”是驱动学习和记忆的玄机,它能培养和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融会师生情感,培养学习兴趣

大多数后进生缺乏学习激情,没有责任感;有的学生情绪冷漠,过分焦虑,甚至逃学等,作业行为不端正,如不完成作业,抄袭作业等,在心理上都有一定的压抑感、自卑感,不太愿意接近老师,同时又对老师的评价很敏感。所以,

教师首先应全面了解他们各自的心理世界,有针对性地作心理交底。如果是来自家长造成的心理障碍,得和家长联系,共同进行心里诊断;其次,在教学中多给后进生以鼓励的目光,多让其发言,多交流,多表扬,多指导学习,多当面改作业,消除他们内心的压抑,增进师生情谊,从而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达到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目的。

(2)规范行为,潜移默化,培养学习兴趣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表率作用和潜移默化影响是很大的。在教学与非教学活动中,学生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摸仿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对自己的化学实验操作的示范性,绘制实验仪器装置的规范化,板书的工整性,语言的生动性和解题的标准化等,都应严格要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严谨的教学态度,学生反觉得轻松,自然而然就会亲近老师,热爱化学这门学科,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无声胜有声。这样,学生听课就专心,完成作业细心,审题不粗心,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发挥实验作用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品质

青少年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尤其是后进生在实验教学中与其他相比,明显显得压力小,兴致高,思想单纯,可塑性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多安排学生实验,凡要求的演示实验都要做,勤动手,多思维,如师生共同完成电解水的实验后,教师问揭示了什么规律学生准确地归纳出结论;又如,学生实验中的二氧化碳灭火,将二氧化碳倒入放有燃着的一高一低的蜡烛的烧杯里,学生从描述现象到得出结论,都验证学生思维方法的正确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品质。

4、运用现代化媒体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利用现代化媒体,可将某些疑难问题比较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把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三大实验室制法及其性质实验,制作成的录像带、图片卡,利用电视、幻灯和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动静结合,视听结合,仿真模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减轻了后进生的心理压力,对学习充满了自信心,不知不觉之中培养了学生乐学、易学、活学、会学的良好习惯。

总之,教师只有认真研究青少年的学习心理,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发非认知潜能,就能明确改变化学学习上两极分化的现象,具有转化“差生”的独特

功能,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理论一定要和实践结合也就是说,书要看,也一定要有实践。

2.设计一个改变青少年假想观众倾向的教育活动。 一、主题:团结互助,让友谊放光辉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和学习氛围。

2.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为别人着想,发现并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学会关心别人,学会信任别人,学会团结同学,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 三、活动准备:

1.了解和熟悉学生情况,如学生活跃程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活动,安排部分学生参与准备工作。

2.编排活动,如话剧(情景剧)的角色挑选和彩排。 3.准备道具

4.提前公布活动主题,安排学生出一期关于友谊、集体的墙报,营造氛围。 5.根据活动,提前分组,让不熟悉的同学走到一起。 四、活动过程:

part 1 情景剧——将心比心,换位得友谊

情景一:一个同学雨天打着伞走路,不小心滑倒,踩到另一个同学,使得那位同学很生气,两个人将要吵起来了……

情景二:一个组长发书,把一本破书发给同学,这个同学不肯要…… 情景三:一个同学在考试前发现忘了带笔,同桌不想把新买的笔借给他,使得这个同学可能不能参加考试…… (教师引导大家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后的情景: 情景一:道歉与谅解 情景二:无私和理解 情景三:主动与感激

part 2 从别人的优点认识自己的不足

由于班会之前作了分组,大家经过几天的认识,发现相互的优点并写在卡纸上,相互介绍,与全班的同学分享。就像某某同学要赞美某同学,他该说:某同学,我要赞美你,我很佩服你的……被赞美的同学接受:谢谢你的赞美。 part 3 信任+团结=力量

全班分四组,过三关,由各组的同学安排参赛的策略,互相分工一起合作,完成比赛。比赛流程如下: 第一关:人生的导航灯——友谊

每两人为一组合,一个同学被蒙上眼睛,另一个做导航指导其前进,走过障碍,走一个来回,另一组接力……两个来回后,另外的四个同学接力。 第二关:齐心合力赛过诸葛亮

这四个同学用四根绳运送一个乒乓球,要求是绳子不可以打结,要求他们想办法,把球运到对面。 第三关:团结就是胜利

四个同学,每人派一张宽两厘米的纸条,组员一起想办法,四张纸不能同时接在一起,也不能四张同时碰到一起,把乒乓球运会起点位置,游戏结束,最快的一组为胜利。

part 4 合唱《感恩的心》结束班会课,班主任总结活动。 后续:同学写心得,体会,感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io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