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问答题

更新时间:2024-01-22 15:1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简述软骨组织的基本组成

1.软骨细胞:LM:边缘的细胞小,扁圆形,单个分布;中间的细胞大,圆形,胞质弱嗜碱 性,成群分布,称同源细胞群。

一、 2.基质:凝胶状,蛋白多糖,富含水分,无血管。

3.纤维:不同软骨纤维成分不同。其中,透明软骨含胶原原纤维,纤维软骨含胶原纤维束, 弹性软骨含弹性纤维。

二.三种肌纤维

LM:骨骼肌:长圆柱形 ;多核,位于肌细胞周边,肌膜下方;横纹明显。

心肌:短圆柱状,有分支;1-2个核,卵圆形,位于中央;有横纹;有闰盘

平滑肌:长梭形;1核,杆状或椭圆状,位于中央;胞质嗜酸性;无横纹;大部分成 束或成层分布。

EM:骨骼肌:1.肌原纤维:粗细肌丝沿肌纤维规律平行排列组成;2.横小管:肌膜向肌浆 内凹陷形成,管状结构,与肌纤维长轴垂直,位于A、I交界。(将肌膜兴奋迅速传 递到肌纤维内部);3.肌浆网: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间,中部形 成纵小管两端形成终池并与横小管一起形成三联体,将肌膜兴奋传递到肌浆网。 心肌:1.肌原纤维:粗细不等,界限不清,横纹不如骨骼肌明显;2.横小管:较粗, 位于Z线水平;3.肌浆网:稀疏,纵小管不发达,终池少而小,多见横小管与一侧终 池形成二联体;4.闰盘的横位部分位于Z线水平,有中间连接和桥粒,纵位部分存在 缝隙连接。

三.化学性突触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

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部位。化学性突触是通 过化学物质为媒介传递信息的,光镜下,银染法显示其呈棕黑色圆形颗粒,称突触小体; 电镜下包括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其中突触前成分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小 泡(内含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线粒体等,突触间隙:15-30nm,突触后成分包括突触 后膜、受体。

四.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由内而外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

1.黏膜分为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固有层:疏松结缔组织,内含小血管、 淋巴管、神经以及单管状腺体;黏膜肌层:复层平滑肌,内环外纵。

2.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含大血管、淋巴管、黏膜下神经丛(副交感神经元、神经胶质细 胞、无髓神经纤维)以及腺体(食管腺、十二指肠腺)。

3.肌层:除消化管两端为骨骼肌,其余均为内环外纵平滑肌,有肌间神经丛。 4.外膜:纤维膜和浆膜。纤维膜(疏松结缔组织),浆膜(疏松结缔组织及间皮)

五.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胶质细胞类型和功能

1.星型胶质细胞,功能:支持,营养,绝缘,突起末端形成脚板,附着于毛细血管,形成血脑屏障 的神经胶质膜.

2.少突胶质细胞,功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形成. 3.小胶质细胞,功能: 来源于血液单核细胞,又吞噬功能. 4.室管膜细胞,功能: 产生脑脊液.

六.中动脉

包括: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结构

内膜由内皮,内皮下层,内弹性膜组成,其中内弹性膜明显,由弹性蛋白质组成,,HE染色为波 浪状,粉红色;

中膜主要为10—40层环形平滑肌,可产生纤维和基质; 外膜为疏松结缔组织,中膜与外膜之间有外弹性膜。功能: 调节进入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

七. 心脏壁的结构特点

心脏壁由内向外分为心内膜,心肌膜和心外膜三层结构。

心内膜又由内皮,内皮下层构成,内皮下层的外层即心内膜的下层有血管,神经,浦肯野 纤维等。

心肌膜厚,由心肌纤维构成,成内纵中环外斜排列。 心外膜(心包脏层):为浆膜,有结缔组织和间皮组成。

八.毛细血管的类型及特点

(1)连续毛细血管:结构特点:1)一层连续的内层细胞,细胞间有紧密连接;2)细胞内有 许多吞饮小泡;3)基膜完整。

(2)有孔毛细血管,结构特点;1)内皮细胞胞质处有孔,孔上有或无隔膜;2)基膜连续。 (3)血窦(窦状毛细血管),结构特点1)官腔大,形态不规则;2)内皮细胞:有窗孔,有间 隙:3)基膜不连续或没有。

九.胸腺结构特点及功能

胸腺表面被覆薄层结缔组织被膜,被膜将胸腺分成胸腺小叶,小叶又分皮质和髓质 1)皮质:胸腺上皮细胞构成支架,间隙内含有大量胸腺细胞和少量基质细胞

2)髓质:有大量胸腺上皮细胞,少量初始T细胞,巨噬细胞,有胸腺小体,胸腺小体: 胸腺上皮细胞呈同心圆排列而成。功能不详。 胸腺功能:产生胸腺激素;培育T细胞。

十.肺泡上皮细胞的组成及特点

由I型肺泡细胞和II型肺泡细胞组成。

(1)I型肺泡细胞:1 细胞数量少,覆盖肺泡表面积较大;2 细胞扁平,细胞器少, 吞饮小泡较多。3 参与气血屏障的构成,是气体交换的部位

(2)II型肺泡细胞;1细胞数量较多,覆盖肺泡面积较小;2 细胞呈立方形或圆形,核大 而圆,胞质着色浅,呈泡沫状。3电镜下胞质含有丰富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及许多分泌颗粒;颗粒内含有同心圆或平行排列的板型结构,称嗜饿性板层小体,其主要 成分是磷脂;4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直径及维持气道畅 通;还具有增殖分化的能力,可分化为I型肺泡细胞,参与肺泡上皮的修复。

十一.肾小体结构及原尿形成

(1)血管球是指包在肾小囊内的毛细血管球。

血管特点:1)毛细血管为有孔型:通透性大;2)有基膜:EM:外疏层,致密层,内疏层。 化学成分:IV型胶原蛋白,蛋白多糖等构成分子筛。意义:选择性通透作用。 3)毛细血管内血压较高:原因:入球微动脉粗而短,出球微动脉细而长。 意义:有利于过滤。血管球毛细血管之间血管细膜和细膜细胞,有合成基膜和基质;吞

噬免疫复合物等作用。

(2)肾小囊指的是肾小管起始部位膨大并凹陷所形成的双层囊状结构。

结构特征:1)外层(壁层)单层扁平上皮 2)肾小囊腔 3)内层(脏层) 足细胞,初 级突起,次级突起,裂孔,裂孔膜

(3)原尿形成所通过的结构为过滤屏障,包括 有孔毛细血管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

十二.肾小管(renal tubule):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

(1)近曲小管结构特征:LM:腔小不规则,管壁细胞较大为锥形体,核圆靠基部;细胞界限不清;胞质嗜酸性,HE染色呈红色;腔面;腔面有刷状缘;基部有纵纹。

EM:电镜下可见细胞游离面有大量长而密集微绒毛,构成光镜下刷状缘;细胞侧面伸出许多侧突,内有线粒体,相邻细胞侧突相互嵌合,故光镜下细胞分界不清;细胞基部有发达的质膜内褶,形成光镜下纵纹。

功能:是原尿重吸收的主要场所。重吸收原尿中有大量有用物质;分泌,排除某些物质 (2)远曲小管结构特征:LM;管腔大而规则,细胞较小为立方形,核圆居中,细胞界限较清楚,胞质弱嗜酸性,HE染色较浅;无刷状缘,有纵纹。

EM:电镜下,细胞游离面微绒毛少而短小,侧突不发达,基底部质膜内褶较发达。 功能:是离子交换的主要部位,重吸收水、钠,排出钾、氢、氨等。 近直小管不如近曲小管,远曲小管不如远直小管。

十三.球旁复合体(juxtagpomerular complex):

(1)球旁细胞(juxtaglomerular cell):入球微A靠血管极处,其管壁上平滑肌转变为上皮 样细胞,分泌肾素。

(2)致密斑:远端小管靠近血管极侧的上皮细胞变高变窄形成椭圆形斑,是离子感受器。 (3)球外系膜细胞;位于血管极三角区内的一群细胞,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 功能:调节机体血压、血容量及电解质平衡。

十四.子宫内膜分泌期

又称黄体期,为周期性变化的15-28天

卵巢已排卵,黄体形成,孕酮、雌激素增多。 子宫内膜:1.子宫内膜明显增厚; 2.固有层呈生理性水肿;

3.子宫腺更多、更长、更弯曲,腺细胞内糖原剧增,腺腔有分泌物; 4.螺旋动脉增多,更长更弯曲;

5.基质细胞增生,肥大,胞质含糖原、脂滴。

十五.咽囊的演变

咽囊为原始消化管头段侧壁内胚层向外膨出的五对囊状突起。 第一对外侧份:中耳鼓室;内侧份:咽鼓管 第二对外侧份:退化;内测份:腭扁桃体

第三对腹侧份:胸腺;背侧份:下一对甲状旁腺 第四对腹侧份:退化;背侧份:上一对甲状旁腺 第五对:后鳃体

十六.受精及受精的意义 受精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一般发生在输卵管壶腹部。

受精主要意义:1.恢复细胞二倍体核型;2.决定新个体性别:XX女,XY男;3.启动卵裂, 产生新个体

十七.胎膜的组成和主要意义

胎膜包括绒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和脐带。 1.丛密绒毛膜参与构成胎盘,起着物质交换的作用; 2.羊膜为半透明薄膜,内充满羊水,羊膜和羊水在胚胎发育中对胚胎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3.卵黄囊的胚外中胚层分化为造血干细胞,内胚层分化为原始生殖细胞; 4.尿囊的动脉和静脉演变成脐动脉(2)和脐静脉(1); 5.脐带连接于胎儿和母体之间,起着物质运输作用。

十八.后肾的发生

1.5周初,中肾管末端近泄殖腔处向背侧头端发出一盲管,称输尿管芽; 2.输尿管芽诱导中肾嵴尾端细胞向它聚集包围,形成生后肾组织;

3.输尿管芽在中肾嵴内延伸并反复分支12级以上,起始两级分支扩大合并为肾盂,3、4 级分支合并为肾盏,其余分支演变为集合小管;

4.集合小管末端呈“T”形分支,其弓形盲断被帽状的生后肾组织覆盖,后者演化为肾单 位;

5.集合小管与远曲小管接通。

十九.两套生殖管道的演化

1.6周时,胚体先后形成两对生殖管道,中肾管和中肾旁管;

2.若生殖腺分化为睾丸,中肾旁管退化,中肾小管分化为附睾的输出小管,中肾管头端延 长弯曲形成附睾管,中段发育成输精管,尾端演化为精囊和射精管;

3.若生殖腺分化为卵巢,中肾管退化,中肾旁管进一步发育,上、中段演化为 输卵管, 下段左右合并融合为子宫和阴道穹窿部,阴道其余部分由窦结节形成的阴道板中空而成。

二十.原始心房的分隔过程

1.4周末,心房顶部背侧部中央出现半月形的第一房间隔,其上先后出现第一房间孔和第 二房间孔;

2.5周末在第二房间隔右侧,心房顶端腹侧壁长出新月形的第二房间隔,留有卵圆孔; 3.卵圆孔左侧被第一房间隔遮盖称卵圆孔瓣;

4.出生前,血液从右心房进入左心房,不能逆流,出生后卵圆孔关闭。

二十一.心室分隔的过程

1.4周末时,心室底壁组织向上形成一较厚的半月形室间隔肌部; 2.与心内膜垫之间留有室间孔;

3.7周末,左右球嵴及心内膜垫组织封闭室间孔形成室间隔膜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ig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