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科学《 昼夜交替》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11-27 15:1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昼夜交替》备课说课稿

《昼夜交替》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纵观本课内容我认为本课重点在于知道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难点在于用模拟实验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本次二次备课我选用网络上的一节课堂实录进行二次备课。根据课堂实录的内容进行了取舍,下面我就几个主要改动方面进行说明:

1、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对教材进行处理 昼夜现象的形成跟太阳光的照射,地球是球体,球体不断自转三个因素相关。关于昼夜交替知识,许多成人认为太简单了,不用学也知道。事实上,确实有许多学生通过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或者电视媒体等渠道看到过相关的知识。他们知道地球、太阳的运动关系,当问到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现象时学生会说:“地球围绕太阳转,同时不停地自转。”但哪一个因素是导致昼夜交替的主要因素,学生并没有更多地思考而是机械地记忆科普读物上的结论。在如何将本课主要问题引导到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上,原教案处理的非常好,先让祖国亮起来,再转动地球,让祖国经历一次昼夜交替的过程,给学生以暗示,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再从学生的错误中找到地球自转的正确方向。

2、变抽象为形象

通过模拟实验与现象再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昼夜交替的成因。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主要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抽象思维的展开是以具体形象为基础的。

这一课所研究的具体内容是非常抽象的,学生极不易理解,所以必须采用非常直观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和现象再现来达到对所研究内容的理解。在本课中的几个实验我都选用了先集中理解再分组操作的形式,如果一堂课有丰富的材料而没有教师恰当的引导,那实验也不会达到目的。所以本课的几个实验其中都有教师的引导过程,例如学生模拟太阳和地球转动观察昼夜变化,让学生发现只有自转地球才能产生昼夜交替。在指导学生确定地球自转方向时,设计了贴小人在地球仪上,以此确定观察点,并以观察点为基准,确定东、西方向,由此突破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再如通过学生利用小地球仪、手电筒进行的模拟实验,虽然已经知道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但此时学生是站在宇宙空间中所观察到的现象,缺乏亲身真实的体验,因此在模拟实验后,又设计了一个学生真实的体验活动。

3、在教学环节中渗透科学史教育

在原教案中,认识人类对昼夜现象的认识用了一段视频,我认为有一些科学发展史可以渗透在教学环节中,比如让太阳围绕地球转,告诉学生是谁的观点,让学生回家查一查资料,在课堂上交流汇报,学生在查资料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杨利伟是我国的航天英雄,在本课一开始选用他做引课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史的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ie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