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新课标全国高考物理模拟试题

更新时间:2023-06-01 09:3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课标高考押题卷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

一. 选择题 1.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卡文迪许测量静电力常量使用了放大的思想 B.

奥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电流可以产生磁场 C. 安培通过实验发现了磁现象的产生原因

——运动的电荷

D. 伽利略通过大量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2 .如图所示,一小物体以初速度从斜面底端沿固定的斜面向上滑行,时刻从斜面上端P点抛出,时刻运动到O点且速度沿水平方向,则物体沿x方向和y方向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3.如图所示,汽车蓄电池与车灯、启动电动机组成的电路,蓄电池内阻为0.05

Ω

,电表可视为理想电表.只接通S1时,电流表示数为10A,电压表示数为12V,再接通S2启动电动机时,电流表示数变为8A,则此时通过启动电动机的电流是

A. 2A B. 8A C.50A D.58A

新课标高考押题卷

4. 火星探测项目是我国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婦娥探月工程之后的又一重大太空探索项目。假设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为T1,神舟飞船在地球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动周期为T2,火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P,火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Q,则T1与T2之比为

A.

B. C. D.

5.如图所示,在x轴上的O、M两点同定着两个电荷量分别为q1 和q2 的点电荷,两电荷连

线上各点电势Φ 随x的变化关系如图,其中A、B

两点的电势均为零,BD段中的C点离x轴最远,

A. q1为正电荷、q2 为负电荷

B. BD段中C点场强最大且沿x轴正方向

C. A点场强小于C点场强

D. 将一负点电荷从B点移到D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6.a、b两金属环上下相隔一很小间距按图示方式放置,O1、O2分别是

a

环、b环的圆心,其中b环面的一半面积刚好与固定a环正对,在a环中开关K合上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环中有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B.b环中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C.b环会沿O1O2连线方向运动

D.b环会沿O2O1连线方向运动

7.一台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其中N、S是永久磁铁的

两个

磁极,它们的表面呈半圆柱面形状。M是圆柱形铁芯,铁芯外套

有一矩形线圈,线圈绕铁芯M中心的固定转轴匀速转动。磁极与

铁芯之间的缝隙中形成方向沿半径的辐向磁场。若从图示位置开

始计时电动势为正值,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线圈中感应电动势

新课标高考押题卷

e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

8.如图所示,宽h=4cm的有界匀强磁场,纵向范围足够大,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内,现有一群正粒子从O点以相同的速率沿纸面不同方向进入磁场,若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均为r=10cm,则

A. 右边界:-8cm<y<8cm有粒子射出

B.右边界:y<8cm有粒子射出

C.左边界:y>8cm有粒子射出

D.左边界:0<y<16cm有粒子射出

二.实验题

9.某同学为了探究杆转动时的动能表达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

验:质量为m的均匀长直杆一端固定在光滑转轴O处,杆由水平位置

静止释放,用光电门测出另一端A经过某位置时的瞬时速度vA,并记

下该位置与转轴O的高度差h。

⑴设杆的宽度为L(L很小),A端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则A端通

过光

电门的瞬时速度vA的表达式

新课标高考押题卷

⑵调节h的大小并记录对应的速度vA,数据如上表。为了形象直观地反映vA和h的关 系,请选择适当的纵坐标并画出图象。

⑶当地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结合图象分析,杆转动时的动能Ekm、速度vA表示)。

10.某研究小组收集了两个电学元件:电阻R0(约为2kΩ)和手机中的锂电池(电动势E标称值为3.7V,允许最大放电电流为100mA)。实验室备有如下器材:

A.电压表V(量程3V,电阻RV 约为4.0kΩ)

B.电流表A1(量程100mA,电阻RA1 约为5Ω)

C.电流表A2(量程2mA,电阻RA2 约为50Ω)

D.滑动变阻器R1(0~40Ω,额定电流1A)

E.电阻箱R2(0~999.9Ω)

F.开关S一只、导线若干

⑴为了测定电阻R0的阻值,小明设计了一电路,

如图甲所示为其对应的实物图,图中的电流表

A应选(选填“A1”或“A2”),请将

实物连线补充完整。

⑵为测量锂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小红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根据测量数

据作出—图象,如图丙所

示。若该图线的斜率为k,纵轴截距为b,则该锂电池的电动势E= ,内阻rk、b和R2表示)。该实验的测量值偏小,造成此系统误差主要原因是 。

三.计算题

新课标高考押题卷

12.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可认为先将卫星发射至距地面高度为h1的圆形轨道上,在卫星经过A点时点火(喷气发动机工作)实施变轨进入椭圆轨道,椭圆轨道的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在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经过B点再次点火实施变轨,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远地点B在同步轨道上),如图所示。两次点火过程都是使卫星沿切向方向加速,并且点火时间很短。已知同步卫星的运动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2)卫星在圆形轨道运行接近A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3)卫星同步轨道距地面的高度。

13.如图所示,AB是一段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高度为h,末端B处的切线方向水平.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P从轨道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滑到B端后飞出,落到地面上的C点,轨迹如图中虚线BC所示.已知它落地时相对于B点的水平位移OC=l.

现在轨道下方紧贴B点安装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的右端与B的距离为l/2.当传送带静止时,让P再次从A点由静止释放,它离开轨道并在传送带上滑行后从右端水平飞出,仍然落在地面的C点.当驱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向右运动时(其他条件不变),P的落地点为D.(不计空气阻力)

(1)求P滑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

(2)求P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3)求出O、D间的距离s随速度v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ic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