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育观的趋势和原因

更新时间:2024-04-28 04: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挑 战 杯

作品名称:

学校全称: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目录

农村生育观的趋势和原因 ................................................................................ 2 摘要: ................................................................................................................ 2 实施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 ............................................................................ 4 一、农村生育观与经济的关系 .................................................................. 4 二、农村生育观与教育的关系 .................................................................. 5 三、其他因素与农村生育观的关系 .......................................................... 7 解决办法 ............................................................................................................ 7 一、重视教育的指导与促进作用 .............................................................. 7 二、以人为本,村民自治,调整规范生育政策 ...................................... 8 四、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 9 五、加强部门配合,形成齐抓共管 .......................................................... 9 六、扩建计生队伍、加大计划生育效应 ................................................ 10 七、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10 项目可行性分析 .............................................................................................. 11 一、项目必要性: .................................................................................... 11 二、技术可行性: .................................................................................... 11 三、项目经济可行性 ................................................................................ 12 四、组织管理可行性 ................................................................................ 12 五、社会可行性分析 ................................................................................ 12 六、社会效益分析 .................................................................................... 12 七、可行性分析结论 ................................................................................ 13 农村生育观调查问卷 ...................................................................................... 14 农村生育观调查报告 ...................................................................................... 15 调查目的: ......................................................................................................... 15 调查对象 : .................................................................................................... 15 调查时间: ......................................................................................................... 15 调查结果及体会: .......................................................................................... 15 一、对小于三十四岁人群的调查: ........................................................ 16 二、对三十五到四十九岁人群的调查: ................................................ 22 三、对五十到六十岁人群的调查: ........................................................ 34 四、对六十岁以上人群的调查: ............................................................ 38

1

农村生育观的趋势和原因

摘要:

传统的生育观是在封建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是人们在争夺稀缺资源的博弈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知识。随着我国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伴随着人口带来的就业压力大,男女比例失调等问题的出现,现代生育观的变化趋势对我国的发展愈发显得重要。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比重非常之大,所以农村生育观的变化更是重中之重。此次通过调查对比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在农村人们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提高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加深的前提下,农村生育观的变化,以此推断出农村生育观的变化趋向,并分析出其变化原因。

关键词:农村生育观 趋势 原因

生育观,是人们对生育问题的看法,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是世界观、人生观在生育问题上的表现。生育观的内涵极为丰富,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生育观是各不相同的,其主要包括:

生育的动机和目的(传宗接代,养老送终,父母应尽的社会责任,维系夫妻感情,调剂家庭生活的内容和气氛等);生育的数量、质量、和性别要求;生育的年龄与间隔要求;生育态度等。

生育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范畴,它的形成和维系取决于它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生育观的转变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域、社会经济,政策法规,宗教信仰,生育文化等。这些因素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影响力,因而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人的生育观存在着一定的差别。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口生产要和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当人口生产适应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时可以促进物质资料生产发展。反之,则阻碍它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

2

国人口总数从1949 年的5 亿增长到1964 年的7 亿,再从1964 年的7 亿到1974 年的9 亿,然后又从1974 年的9 亿到1995 的12 亿,然后再从1995 的12 亿到2005 年的13 亿。从增幅特点看,1949 年到1964 年的15 年时间,由5 亿增加到7 亿,每增加1亿用了7 年半的时间,从1964 年到1974 年10 年的时间里,由7亿增加到9亿,每增加1亿用了5 年的时间,从1974 年到1995 年21 年的时间里,由9亿增加到12 亿,每增加1亿用了7 年的时间,从1995 年到2005 年10 年的时间,由12亿增加到13亿,每增加1亿用了10 年的时间。另外,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预测,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万-1000 万的速度增长。那么,按照这个速度,到2010 年和2020 年,中国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 7 亿和14. 6 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再2033 年前后,大约15 亿左右。

中国过多的人口,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人口过多导致交通压力增大、居住条件变差(住房总面积、人均住房面积均为建筑面积数)、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教育经费短缺 、医疗困难等各种问题。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所以为缓解人口问题,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所以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1982 年9 月中共十二大报告将实施计划生育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002 年9 月1 日,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总结20 多年的工作经验与成果,正式为人口与计划生育立了法。

而中国70%的人口为农民。农民由于封建传统思想的熏陶,一直坚持着“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观念,给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面对着越来越严峻的国内与国际形势,农村的人口矛盾越来越突出,今天我们有相当大的必要对农村的生育观念趋势以及其原因进行探究,以便于找到适合我们中国国情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的人口问题。

那么今天我们所研究的主要方面为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我国农村生育观的变化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人民的生育动机和目的

2、农民生育子女的数量、质量、和性别要求; 3、农村妇女生育的年龄与间隔问题;

3

4、生育态度

实施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

2011年11月1日第六次人口普查正式开始,中国人口结构相对于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回想30多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加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和行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群众的生育意愿和国家现行生育政策之间的差距大为缩小。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计划生育国策的实行,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推行以及生育文明的倡导,不仅控制了人口数量,也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育观和抚育观的进步。因而本次我们选择了农村生育观这一个课题,旨在探究农村生育观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原因。

一、农村生育观与经济的关系

大多数学者认为,在两种生产的矛盾运动中,物质资料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人口生产最终总是适应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客观要求而变动,并围绕着物质资料生产这个经济基础而变动。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人口的发展,人口变动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生产也反作用于物质资料生产,有时还会表现为强烈的反作用形式。也就是说,由于人作为生产的主体,可以渗透到物质资料生产的各个方面,如果人口生产不能得到有效的抑制,它也会在某种程度影响到物质资料生产的顺利进行,并延缓经济发展的进程。

在现阶段条件下,中国农业属于“贡献型”的农业,即农业向国家提供积累的方式是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形式来向工业化“贡献”,结果客观地导致中国农业的突出特征之一是以劳动力数量增加为代价来追求最大总产量,这就潜移默化地促使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翟振武 1991)。正如李嘉图认为人口增长的原因是资本的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劳动需求的增加和工资的上涨。即经济在一定时期的发展要求人口的增长,而农村的“贡献型”产业就要求者农民多生育。所以在建国初期,毛泽东才会提出鼓励生育的口号。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

4

的经济模式在转变,农民的经济在国家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之下也明显好转。所以一开始的生育观念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但是很多农民,由于受传统思想的禁锢太深,没有看到当今的实际,依旧保持着传统的生育观念,导致农村人均耕种面积大量减少,人均粮食大量减少,人均收入得不到较大提高。虽然农村总的收入得到了提高,但是过多的人口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而一些农村家庭在国家惠农政 策的支持下,小孩抚养成本的降低,长效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政 策的实施,导致原本只要一个小孩的,现在又想生育第二个,出现二孩生育积压,二孩出生人数占出生总人数的近40%。并且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也有能力去支付生二孩的罚款。

二、农村生育观与教育的关系

农村由于基础设施等一系列问题教育不发达,使得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农民的科学知识落后,从而造成了农民在生育观上的许多误解。可见农村生育观与教育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即教育改变完善农村的生育观,并制约着农村的人口。 约制即约束规制,使之不越出应有的范围,引导其按既定方向发展。教育约制就是通过教育的引导和规范,从微观层面上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与道德修养水平,使他们能够自觉地约制自己的行为;从宏观层面上促进教育整体的和谐发展,使之能够主动地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教育对农村人口问题的约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必由之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推广优生学,提高先天素质。要把优生学纳入教育内容,逐步提高人们对优生优育的认识,懂得优生优育的重要意义,自觉地做到优生优育;通过教育宣传把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的三大工程,即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工程、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和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积极推广到农村地区;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共同研究影响我国人口健康素质和卫生服务提供的种种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流行病学因素、社会和行为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制定各种有利于促进教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环境、公共卫生与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政策。二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后天培养。提高各级各类正规教育质

5

量是提高未来人口素质的关键。应从切实抓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入手,保证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达到规定的要求,为提高人口素质打下良好基础。开展法律常识、妇幼卫生、老年保健、家庭生活、美术书法、美容美发、烹调营养、花卉栽培等内容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教育。

其次,教育是控制农村人口膨胀的重要途径。控制农村人 口膨胀,应从多方面着手,一方面通过加强对计划生育的领导与宣传;综合运用法律、行政与经济等手段;加强科研工作,普及避孕节育知识;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免除独生子女父母的后顾之忧,使控制人口数量的政策能够贯彻落实。但是,这些都是治标的办法。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选择,才能达到治本的目的。因为人们的生育行为是受生育观念支配的,而生育观念的形成,既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有关。据1982 年统计,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程度的妇女已生育子女数分别为4. 74 、3. 81 、3. 08 、2. 41 与1. 94 。2001 年对妇女多胎率的调查也显示出文化程度与生育率的反相关性,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文化和文盲的妇女多胎比例分别为0. 4 、3. 4 、7. 0 、18. 9 与36. 5 。调查还显示,文化程度与早育率也密切相关,当年我国20 岁以下不同文化程度已婚妇女的早育率是:大专文化的占0. 5 % ,高中文化的占1. 8 % ,初中文化的占5. 4 % ,小学文化的占7. 1 % ,文盲占8. 9 %。 可见,文化程度越低的妇女,越容易受诸如“早婚早育”“多子多福”、“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等旧观念影响,她们更多的追求是孩子的数量,而很少考虑孩子的素质,结果往往形成早育、多生、贫困的恶性循环。文化程度越高的妇女,她们往往从事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工作追求相对较高,受传统生育观念影响较小,易于接受和掌握现代科学所提供的避孕节育方法,愿意优生优育。

教育还可以通过实施人口教育,直接影响年轻一代生育观的形成。所谓“人口教育”是指对一定年龄阶段的青年实施关于家庭、社会、国家及世界人口情势的教育,目的在于使他们获得人口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受孕、优生、遗传、营养卫生、生育保健、人口政策等;培养他们对家庭的计划生育、国家的

6

人口计划的理智态度与责任感;树立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生育观。2000 年,我国15 岁至19 岁人口为1. 03 亿人,在十年内,他们都将进入婚育期。这批人口的生育数是左右今后人口大局的主要对象,通过各种形式对这部分人进 行新的生育观教育特别重要。他们正处在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通过教育使他们树立新的生育观,必将支配他们今后的生育活动,产生移风易俗的巨大力量。此外,通过教育促进社会合理流动,还能起到使人口分布渐趋合理的作用。

三、其他因素与农村生育观的关系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工作,现在的计划生育工作已由过去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工作模式走向了依法行政、村民自治、优质服务的管理模式,工作主体和工作对象均没有变,仍然是计生干部和人民群众。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和推进都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这也就是当前部分人认为计划生育政策放宽了,可以不管了的原因。计生工作手段弱化。当前的计划生育工作不再是过去的一律用强制手段控制生育数量,而是为对象提供优质服务,依法行政。乡镇的执法主体资格被取消,对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只能一律采用政策解释,做思想工作。面对部分逃避、抵制计划生育工作的对象,就束手无策,这些人以一带十,从而造成整个计划生育工作的被动。地方基层政府也许正是利用了这一个争论的口子,对计划生育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然,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的另一个方面是政府可以借机敛财,在农村出现超生现象,不同地方罚款的数额不完全相同,少则超生一个罚一万,多则罚五到十万,这笔钱到了哪里?怎么管理的?用到哪里去了?是否上交给中央或地方财政?有没有审计程序?某些非法人员会不会通过这个渠道进行敛财?

解决办法

一、重视教育的指导与促进作用

7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后天培养。提高农村各级各类正规教育的质量。切实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保证入学率、合格率。继续实施农村独生子女中、高考加分政策。鼓励农村子女接受 高等教育。

把优生学纳入初、高等学校教学课程,逐步提高年轻一代对优生优育的认识,使其懂得优生优育的重要意义,促进其自觉地做到优生优育。并对其实施关于家庭、社会、国家及世界人口情势的教育,使他们获得人口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受孕、优生、遗传、营养卫生、生育保健、人口政策等;培养他们对家庭的计划生育、国家的人口计划的理智态度与责任感;树立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生育观。

有关部门可以定期组织生殖知识讲座,把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的三大工程,即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工程、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和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积极推广到农村地区。

社会、医学等领域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共同研究影响我国人口健康素质的种种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流行病学因素、社会和行为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制定各种科学的优生优育方案。

二、以人为本,村民自治,调整规范生育政策

在广泛开展计生政策、新型婚育文化宣传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村民自治,发挥群众的参与意识,使群众对计生工作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由“治民”走向“民治”。结合当地农村的生活实际,对个别计生限制性政策做适当调整。比如前面所列组合家庭之例,能否根据实际情况让其再生育一个子女,这对社会并无大害,反而有利于社会,可以减轻社会负担。

三、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流动人口的队伍越来越庞大, 计生工作难度也随之增大,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严格执行属地管理原则,对流入人口的计生问题不能一赶了之,而是要就地解决,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以考核流入地为准;二是严格证件管理,对流动人口一律要求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流入地加大验证力度,对未办证的,实行限期办证,否则用人单位不得录用;三是对流入重点对象实行 “季查”制度,不按要求参加的,对用人单位和个人分别给予处罚。

四、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为更好地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奖励扶助政策。比如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机制,独生子女保健费等,但由于全国人口众多,国家财力有限,目前还不可能全面覆盖落实,所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一些符合本地实际的优惠政策,让这些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更多的得到好处,从而影响和带 动一部分家庭,使他们也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

五、加强部门配合,形成齐抓共管

计划生育工作不是哪一人哪一个部门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努力。一是公安部门在小孩在户时,要求在出具医学出生证明的同时出具结婚证、生育证或计生部门出具的相关合法有效证明,再给予上户;二是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检查,对擅自为育龄妇女实施解除节育措施手术的,坚决予以打击;三是医疗机构严格坚持凭证检查和凭证生育制度,并及时通报同级计生主管部门,否则,追究医疗机构及当事医生的责任。

9

六、扩建计生队伍、加大计划生育效应

搞好宣传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先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利于工作的推进。当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相关人口与计生法规的实施,新的计生政策不断出现,群众对这些新的政策、法规不是很了解,断章取义,从而导致我们的计划生育工作进展不顺,出现许多新的难题。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多种活动,广泛宣传相关计生政策和法律法规,让广大群众了解把握政策、自觉遵守政策。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已实施几年了,计生主管部门一定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生育者严肃处理,做到以一儆百,减轻乡镇计划生育工作压力。

在大力宣传、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我们还要加强计生队伍的建设。根据当前计生队伍老化、待遇低、思想不稳定的现状,切实加以解决。一是,对当前计生队伍特别是村级专干队伍进行调整,充实一批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年轻计生专干队伍;二是,减轻计生专干工作压力,将计生专干兼职的其他工作尽量减少,使其有时间、有精力从事计生工作;三是,提高待遇,从事计生工作的干部相对其他同志来说,工作量大、责任重,在通常的待遇基础上增加一定的补贴,让其劳有所获,稳定军心;四是,尽量减少政治压力,让其放心大胆工作,而不是提心掉胆工作。按各级要求,我们的计生干部是计生政策的执行者,计生工作业务指导者和操作者,计生工作是大家的事,但在现实工作中,我们的计生干部却成了所有计生工作的承包人,所有计生责任的承担者,真正的责任人是工作可以不管,责任可以不担。

七、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完善,为此国家政府正在积极做着各方面的努力。本次十七届五中全会中也有很大的体现,因此关于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的健全与完善更是迫在眉 睫,目前在农村最普遍的保障制度只有农村合作医疗等,因此

10

真正完善健全农村医保与养老制度对于缓解目前国家人口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除了具体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彻底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健全国家医疗药品价格制度等来保证农民的医疗问题可以解决外,还应该建立一系列国家支持农村养老保障政策,彻底打消农民长久以来“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真正纠正现存的一系列错的生育观,使农民真正受益。

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必要性:

(1)目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关键时期,利用国际和平大环境发展经济仍然是当下中国的主要任务,而中国一直以来都存在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的人口问题,造成我国各项资源与所得普遍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极大阻碍了我国的各方面的发展。同时在中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因此社会迫切需要了解农村目前生育观的现状为政府提出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口政策提供帮助。

(2)今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矢志改善民生不懈怠”,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社会建设的时代要求。我们要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切实提高社会保障能力,让人民群众能够充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正确认识当今农村生育 观,才能更好的了解农民的切身需求。

二、技术可行性:

(1)此项目关于农村生育观的主要部分通过调查来实现,我们队伍的成员分别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城市和农村,可以利用寒假时间在自己所在地的农村进行调查作为调查样本。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课余休假时间共同走访秦皇岛市附近农村地区

11

进行调查。

(2)本次项目所有成员均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自动化工程系五个专业的09级学生,已经具备了此次项目实施所需求的专业知识(概率论与数据统计、线性代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及一定的实践能力,有能力完成各项任务。

(3)因为本次调查主要对象为农民,调查问卷我们会设计的尽量简单易懂,如果有需要,我们会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信息的收集。

三、项目经济可行性

(1)本次调查所需要的调查问卷由队员一起分担。

(2)调查地点基本为每位队员的家乡,所以前往调查地点的车费没有太大负担,具有可行性。

四、组织管理可行性

队员基本在本地进行调查问卷活动,队员对于地理环境比较熟悉,并且后期资料总结、分析基本都在校内完成,队员便于管理,安全也有保障。

五、社会可行性分析

此项目不涉及社会违法行为,不触动国家的民生及相关政策,没有反社会倾向,调查问卷匿名填写,不对个人隐私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不侵害调查对象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具有社

会可行性。

六、社会效益分析

(1)此次地调查结果及调查报告分析可以把握农村发展的脉

12

搏,让社会对农村有更新的认识。 (2)为国家进一步的民生保障工程计划提供新的方向和建议,切实关注农村问题。

七、可行性分析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此项目具有可行性,可以实施。

附表

13

农村生育观调查问卷

(____省____市)

性别:男( ) 女( ) 年龄: ________ 婚否:是( ) 否( ) 1、文化程度:( ) A、小学以下 B、小学 C、初中 D、高中 E、中专 F、大专及大专以上 2、家庭年纯收入:( ) A、5000以下 B、5000—10000 C、10000以上 3、计划或实际子女(男、女)人数各多少及原因: (计划 实际)男:____ 人 女____ 人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育之前的想法是:( ) A、只要一个男孩 B、只要一个女孩 C、男女都要 D、无要求 E、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生男孩的原因:( ) A、养儿防老 B、男孩长大后可以帮家里干一些农活 C、觉得“女儿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D、喜欢男孩 E、传宗接代 F、其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生女孩的原因:( ) A、女孩更贴心,更心疼父母 B、养育一个女孩比养育一个男孩的成本少 C、觉得“男孩比较顽皮” D、喜欢女孩 E、其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影响你此生育观的主要因素有:( ) A、家庭收入 B、文化教育 C、家乡风俗 D、父母之命 E、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您对您的儿女或孙辈的生育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农村生育观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2011年11月1日第六次人口普查正式开始,中国人口结构相对于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回想30多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加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和行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群众的生育意愿和国家现行生育政策之间的差距大为缩小。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计划生育国策的实行,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推行以及生育文明的倡导,不仅控制了人口数量,也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育观和抚育观的进步。因而本次我们选择了农村生育观这一个课题,旨在探究农村生育观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原因。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的内容是农村生育观的发展趋势及趋势,所需样本空间大,样本涵盖内容要全。而本次课题的成员来自各地,能够利用放寒假间,在当地进行调查。并且问卷调查的模式能够在网上进行,能够大大增加被调查人数。)

调查对象 :

山东、河北、海南、黑龙江、安徽、吉林、江苏等地区的部分农村

调查时间:

2011年1月10号—2011年2月26号

调查结果及体会:

重男轻女,是社会上一种认为男女不平等的观念。重视男性的权利,而把女性定性为男性的附属并限制她们发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同时,女性也被视为较为弱小,因此她们在某些程度上要负的责任比男性少。这种观念在改革开放以前尤其盛行。由于男性生理和社会性的天然优势,对儿子投入和对女儿同等的关注,能得到更大的综合回报。在资源有限甚至匮乏的情况下,也构成了父母重男轻女思想的经济原因。

15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经过30多年的努力,加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和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群众的生育意愿与国家现行生育政策之间的差距大为缩小。为此,我们以计划生育开始实施的1982年为依据,分别对计划生育实施前,实施中十年,实施后十年,以及至今几十年为段,以年龄60岁以上,50到59,35到49,34岁及以下四段人群为对象,对山东、黑龙江、安徽等省市的部分农村进行了农村生育观的问卷调查。其中有效份数为:936份。从这次调查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多年来,计划生育国策的实行,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推行以及生育文明的倡导,不仅控制了人口数量,也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育观和抚育观的进步,这其实也是农村走向现代文明的一大步。观念和文化传统的改变虽然通常比较缓慢,但它一旦形成,也将在很长的时间内发生效力。农村居民生育观正在发生的变化,当然也是社会变化的结果,同时也提醒我们对未来农村人口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要提前有所准备。

一、对小于三十四岁人群的调查:

目前小于三十四岁的人群,处于计划生育提出十年之后,这部分人群处于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这一代人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比如,升学、就业、买房等各方面的压力。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现象一直比较严重,且农村计划生育一直实施较困难,村民的重男意识较城市严重。因此处于这种社会现状的人群又会有一种什么样的生育观念呢?对此我们小队在全国范围内针对三十四岁以下农村人口展开调查,对影响他们生育观的因素得到数据如下;

家庭收入 24.71% 文化教育 63.22%

影响家乡风俗 4.02% 因素 父母之命 3.27%

其他 4.78%

16

由数据可知:

影响三十四岁以下农村人口生育观的主要因素为文化教育,其他因素次之。

由此引发我们分析人们受教育程度与生育观之间的关系。首先三十四岁以下人群与老一辈人相比,免受社会动荡之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此期间,国家逐步重视教育,本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前提,逐步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使得这一人群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掌握了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提高使他们对生育问题有了更科学的认识。针对受教育程度对这一人群对男女性别要求的影响我们展开调查,得到的数据如下:

中等文化程高等文化程 低等文化程度 度 度 倾向男 56.25% 31.14% 17.57% 倾向女 无要求 6.25% 37.50% 21.43% 46.43% 44.59% 37.84% 17

18

由上表数据可知: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倾向生男孩的百分比在下降,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重男现象得到了缓解。

倾向生女孩的百分比在升高。想要女孩的人群明显的增高,这一问题也引发我队人员的深思。

据悉,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高房价改变了中国家庭传统的“重男轻女”的偏好。越来越多的父母表示他们更愿意选择生女儿。同时,“按照传统,中国父母应该给儿子准备一套婚房,可是现在的高房价让很多父母很是为难”。男孩的教育成本和结婚成本都给普通的中国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高昂的房价使得父母不得不为儿子的婚房早作打算,更辛苦的挣钱。很多人声称迫于高房价的压力希望生育女儿,更是达成了“生女孩儿要比生男孩儿少奋斗几十年”的共识。现在的年轻人也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而选择生女孩。另一方面女儿精神关怀有优势,很多人开始“养女防老”,如今养老方式的转变,也使得一些年轻夫妻倾向生女儿。传统的养老方式是,父母老了的时候,子女出钱、出力,这种物质赡养,使得儿子在养老上更具优势,所以很多人形成“养儿防老”的观念。如今物质赡养不再是养老的方式,老年人对精神关怀的需求越来越高。俗话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现在许多人都认为女儿比较贴心,更善于照顾老人,探望老人的次数也比儿子多,这样儿子在养老方面的优势就削弱

19

了。许多人的观念开始变成“养女防老”。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进入尾声,其中关于生育与住房情况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与争议,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更是和住房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伴随着楼市调控不断,房价依然高昂,民间出现了“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怪现象!更是有很多父母表示这是迫于高房价下的无奈选择。

同时,对子女性别无要求的人虽然在各受教育程度的人群中所占比例较少,但仍呈上升趋势。也说明现在的男情人在孩子性别上逐步放宽了态度。

我队又针对受教育成度对这一人群对男女个数要求的影响我们展开调查,得到的数据如下: 低等文化程中等文化程 度 度 高等文化程度 倾向1 倾向2 倾向多 无要求 62.5% 31.25% 6.25% 0.00% 53.57% 41.67% 2.83% 2.38% 44.59% 52.70% 1.35% 1.35%

20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随着农村人口文化程度的升高,想要一个孩子的人数呈现下降趋势,想要两个孩子的趋势呈现上升的趋势,两个孩子以上呈现下降趋势。从这样的走向中我们可以看出“旧社会”那种多生孩子的现象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当代社会的人们不再追求孩子的“量”,而是转而追求孩子的“质”,进而可以说明“计划生育”政策有了明显的效果。民众的观点在潜移默化的变化着。那么又为什么想要两个孩子的比率在增高,想要一

21

个孩子的比率在下降呢?一位专家曾发表这样一片文章:“独生子女的身心”

1、父辈的溺爱娇宠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从不知道为别人着想。

2、对“独苗苗”百般袒护,长者不愿意约束孩子。孩子在家庭这个最早加入社会的结构中未能养成尊重长辈、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而是任性骄横,家庭成员关系颠倒,走向外部社会也不懂得尊重别人。

3、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幼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性,所以社会适应能力差,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

4、易于形成依赖性在家里,父母代劳独生子女的许多本应自理的工作,易于形成依赖性,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都差,也缺少劳动自觉性。所以独生子女普遍以自我为中心,不喜与人交往,并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

5、现在的父母正是考虑到独生子女在各个方面的弊端,才想要“给孩子找个伴”。新一代的人们在提升文化程度的同时,深切感受到升学、就业等方面残酷的压力,正由于他们的切身体会,使得他们明白独生子女在面临这些压力时的吃力与无助,有了兄弟姐妹,他们之间正可以相互扶持。另一方面,独生子女日后对父母的抚养问题上,不可避免的会比两个甚至多个孩子的家庭更加吃力,就家庭抚养负担考虑到孩子未来的家庭负担,所有倾向于要两个孩子。

对三十四岁以下人群的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看到对于改革开放十年之后的新一代青年,随着这一代人的文化水平的升高,接触科学的机会增多,重男轻女现象明显缓解。并且较多人倾向于要一男一女或两个孩子。

二、对三十五到四十九岁人群的调查:

为了解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到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10年农村人民的生育观的变化。我们又以年龄段35岁到49岁的人群为调查对象展开调查。

过程中我们对196名来自不同地区的35到49岁的农村

22

男女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清晰看到有50%多的人倾向于生男孩,21.4%的人倾向于要女孩。此外,有26.5%的人希望男孩女孩都有。而只有1.5%的人对生育孩子的性别无要求。我们知道在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颇为严重,这也是我们封建社会传下来的男尊女卑的思想。从图中可以看到只想要女孩的不足倾向要男孩的一半人数。为什么农村人那么想要男孩呢?我们在问卷中也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调查。根据大家的一些回答,我们了解到大家有这样思想的主要原因大家认为男孩是传宗接代的象征,是整个家族香火的延续。子需随父姓也正说明了这个问题。而女孩则被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的十年中,这种重男轻女的现象还是得到了一定改善的。当时的农村街头巷尾的大标语“生男生女都一样”所说的,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也逐渐有了变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也对计划生育实施过程中以及计划生育实施之前的人群展开了调查,通过接下来的对比我们很容易的到这个结论。

那么,除了男女性别取向上的变化,针对子女个数上,这一阶段人群又有什么特点呢?

23

根据一些数据可知,我国八九十年代人口总数达到10亿多,巨大的人口数量,为我国的经济等方面造成巨大的影响。然而问题最大的依然是农村人口问题。

下表即是我们对35岁到49岁年龄段的农村男女对子女个数倾向的统计。

在这196名农村男女中有50%倾向要两个孩子,有17%的人希望要两个以上孩子,有29%的人只想要一个孩子。我们向部分农村群众询问了一下要多孩子的原因,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家里孩子多,劳动力就多;二是,之前生的都是女孩,为了能生一个男孩,才生了这么多孩子;三是因为当时的避孕技术比较落后,大家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所以没办法控制孩子数量。现在我们明显看到多要孩子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并不是很大。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35到49岁年龄段人群的生育观,我们采取了因素分析法在,分析统计不同因素对农村人口的生育观的影响。

首先,对于文化程度因素我们所做的调查分析和统计。 对于农村人口来说,随着国家教育制度的完善和各项教育项目的投入,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相比过去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在在距今三十年前,中国农村人口的教育程度还是普遍较低的。

24

通过调查报告,并有上图显示,在我国35-49岁农村人群中,小学以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占到一半以上。(划分标准:文化程度较低指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文化程度中等指初中、高中、中专学历;文化程度较高指大专以上学历。)

下面是我们通过调查得到的35-49岁农村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男女以及生育数量的生育观。

1、 我们调查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男女对子女性别方面的

要求 2、 文化程度较低人群男女生育观 倾向男 55% 倾向女 22% 无要求 23% 25

由上图可知,在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中55%的人倾向于生男孩,倾向于生女孩的人只有22%,无要求的人数占得比例为22%,男女都想要的人数为1%。由此可分析得,在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中,倾向于生男孩的人群还是占最多的。 文化程度中等人群男女生育观 倾向男 50% 倾向女 21% 没要求 29%

26

由上图可知文化程度中等的人群中倾向生男孩的比例是50%,倾向生女孩的比例为21%,没有要求的比例为28%,都想要人群中占1%。由此图可分析在文化程度为中等的人群中,倾向于生男孩的人占到一半,倾向于生女孩和没有要求的人群也基本占到一半。 文化程度较高人群男女生育观 倾向男 47% 倾向女 24% 无要求 29%

通过上图数据显示,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中,倾向生男孩的人群比例是47%,倾向生女孩的人群比例是24%,无要求的人群所占比例为26%,都想要的人群所占比例是3%。倾向于生女孩和没有要求的人群占到调查总人数的一半。

文化程度较低人群男女生育观 文化程度低文化程度中文化程度高等 等 等 倾向男 55% 50% 47% 倾向女 22% 21% 24% 无要求 23% 29% 29%

27

从上图可知,在35-49岁农村人口中,至今仍然有很多人倾向于生男孩,这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男尊女卑,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的深入人心十分有关,但是,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倾向于生男孩的人群比例在逐渐减少,相比之下倾向于生女孩和对男女没有要求的人群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可见文化教育的开展和深入对于纠正农村男尊女卑观念,引导人们了解认识并具备正确生育观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有助于我们引导下一代形成正确的男女平等观。

综上所述,文化程度的差异在农村已经成为影响农村人群选择孩子性别的重要因素。 2、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对子女个数要求也有不同下面具体分析: 文化程度较低人群男女个数生育观 倾向1 18% 倾向2 63% 倾向多 4% 无要求 15%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文化程度较低人群中,倾向生2个孩子的人群占大多数,倾向生育一个孩子和没有要求的人群占总人数的33%,倾向生育多个的人群占总人数的4%。由此可见由

28

于计划生育的实施,农村人口的的生育观念已经较过去有所改变。优生优育的观念基本被农村人群所接受。

文化程度中等人群男女个数生育观 倾向1 33%

倾向2 49% 倾向多 1% 无要求 17%

由上图可以看出文化程度中等的人群中,倾向要两个孩子的人群占总人群中的49%,倾向要一个孩子的人群所占比例为33%,没有要求的人群所占比例为17%。

文化程度较高人群男女个数生育观 倾向1 34% 倾向2 42% 倾向多 3% 无要求 21%

29

由上图可知倾向于要两个孩子的人群所占比例为42%,倾向于要一个孩子和没有要求的人群所占比例为55%。

文化程度低等 文化程度高等 文化程度高等 倾向1 倾向2 倾向多 无要求 18% 63% 4% 15% 33% 49% 1% 17% 34% 42% 3% 21% 综上所述,由图可以看出从计划生育实施后,农村人群的生育观念发生很大的转变,想多要孩子,多几个劳动力的想法已经很少了,这是农村生育观的一个非常大的改变,但是生两个小孩倾向的人还是很多。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倾向生一个小孩的和没有要求的人群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文化程度也是影响男女生育个数的的因素。

所以由此我们建议国家继续深入开展农村教育事业,普及

30

九年义务教育,将男女平等的观念继续深入到农村中,并且合理地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其次,下面是我们针对经济状况因素所做的调查分析和统计。

1、我们分析经济状况与子女性别之间的关系

从表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经济状况交底人群中,有58.3%人倾向于要男孩,25%的人倾向于要女孩,12.5%的人对此无要求,4.2%的人男孩女孩都想要。

31

在经济状况中等的人群中,有49%的人倾向于要男孩,21.6%人倾向于要女孩,27.5%的人对此无要求,1.9%的人男孩女孩都想要。

在经济状况较好的人群中,有49.2%的人倾向于要男孩,有20.5%的人倾向于要女孩。29.5%的人对此并无要求,仅有0.8%的人男孩女孩都想要。

从以上可以看出,无论是经济状况如何,都有近半数的人们倾向于要男孩,尤其是经济状况较差的人群中,竟然达到58.3%,与此对比的倾向于要女孩的仅有20%多,最多的不过25%,这说明在农村很多人还是传统的观念,认为儿子才能传宗接代,可以照应门式,尤其是在经济状况较低的人群中,仅有部分倾向要女孩的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认为是女孩的负担轻。在对要男孩女孩无要求方面,伴随着经济状况的递增,所占的比例是递增的,这说明了经济状况越好的人们对男孩女孩的要求越低。在男孩女孩都想要方面,比例最大的不过4.2%,这说明了很少有人想男孩女孩都要。

2、我们分析经济状况与子女个数之间的关系

32

从表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经济状况交底人群中,接有近半数的人倾向于只要一个孩子,有一半的人倾向于要两个孩子,倾向于要多个孩子的没有,极少一部分人在方面无要求。

在经济状况中等的人群中,有29.4%的人群倾向于只要一个孩子,47.1%的人群倾向于只要一个孩子,倾向于多个的没有,对这方面无要求的有23.5%。

33

在经济状况较好的人群中,有25.4%的人群倾向于只要一个孩子,超过一半的倾向于要两个孩子,4.9%的倾向于要多个孩子,17.2%的对此方面无要求。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经济状况如何,都有接近半数的人群更加倾向于要两个孩子,从我们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听到很多的父母是因为觉得如果只要一个孩子,当他们年老的时候子女的负担太重;在倾向于只要一个孩子中,反而是经济状况越好的占得比例越少,从中我们可以简单的推测出经济状况较低的人群是怕子女太多导致家庭负担中,而选择少生,而经济状况相对不错的人群显然无此方面的过滤;在倾向于要多个孩子中,也仅仅是在经济状况较高的人群中出现极少数,在多子女个数无要求这方面,经济状况较低人群中只有极少数,经济状况中等和较高人群中在20%左右,结合第二点可以看出,还是子女个数多会导致经济负担太重的问题。

综上所述,当今农村近半数人倾向于要两个小孩,同时伴随着经济状况越好的人,越倾向于多要孩子。

调查计划生育实施十年过程中人们生育观的变化。

三、对五十到六十岁人群的调查:

首先,我们调查文化程度的不同对50至60岁人群生育观念的影响

34

如图所示,在农村该年龄阶段文化程度人群中,42.86%的人倾向男孩,而仅仅7.14%的人倾向女孩,50%的人认为要顺其自然。

如图所示,在农村该年龄阶段文化程度人群中,37.04%的人倾向男孩,而仅仅14.81%的人倾向女孩,48.15%的人认为要顺其自然。二个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的人对于男女性别问题考虑不是太多,认为一切还是

35

顺其自然的好。而仍然有较大部分的人仍然认为男孩比较好。由此可见,传统生育观对该部分人群的影响依旧存在,但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始宣传,和经济条件的变好,经济模式的开始转变,很多人改变了传统的生育观念,认为男女一样,还是顺其自然好。

其次,我们调查经济条件的不同对50至60年龄段人群的生育观的影响

如图所示,在农村该年龄阶段低等收入人群中,36.36%的人倾向于男孩,9.09%的倾向女孩,54.55%的人群认为要顺其自然。

36

如图所示,在农村该年龄阶段中等收入人群中,46.67%的人倾向于男孩,倾向于女孩的人则为6.27%,46.67%的人则还是认为男女性别问题要顺其自然。

如图所示,在农村该年龄阶段较高收入人群中,47.06%的人倾向男孩,而仅仅5.88%的人倾向女孩,47.06%的人认为要顺其自然。

对三个不同收入人群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的人对于男女性别问题考虑不是太多,认为一切还是顺其自然的

37

好。而较大部分的人仍然认为男孩比较好。由此可见,传统生育观对该部分人群的影响依旧存在,但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始宣传,和经济条件的变好,经济模式的开始转变,很多人改变了传统的生育观念,认为男女一样,还是顺其自然好。

四、对六十岁以上人群的调查:

由于重男轻女现象根深于我国已久,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这种倾向更为普遍。因此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也选择了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其中调查人数占总数的9.19%。在对该部分人群进行调查分析数据时,我们发现,34.88%的老年人群育有3个小孩,而多达74.44%的老年人群拥有3至5个小孩。因而在该时代拥有较高的出生率。但是,据调查发现,只有11.63%的人表示,希望子女数目越多越好,相反,绝大多数,约合32.56%的人认为,子女的个数还是顺其自然好。

38

而在子女性别方面,被调查的老年人群中,约有46.61%的人表示更加喜欢男孩,44.19%的人表示无所谓,仅有9.30%的人声称自己更加喜欢女孩。由此我们看出,对于老年人群而言,传统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现在仍然存在。

本次在处理老年人群的数据时,我们将老年人群划分为:接受初级教育水平(即小学或小学以下教育水平)、中级教育水平(即初中、高中)、高等教育水平(即大专、本科教育水平)三类。

在初级教育水平的受调查者中,45.94%的人的表示喜欢男孩, 10.81%的人喜欢女孩。而在中级教育水平的受调查者中,有50%的人喜欢男孩。由于我们这次的调查范围是在农村,农村之中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年人较少,所以未能统计到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年人对于男女性别的看法。但是就已调查数据而言,文化教育程度对于上一辈的人的生育观影响不大,绝大多数的农村老一辈都是希望能有男孩,来进行传宗接代、分担家务的。

3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i9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