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2学年马原试卷

更新时间:2023-11-03 17: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江西财经大学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09033 授课课时:48课时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适用对象:本科

试卷命题人 舒前毅 试卷审题人 周书俊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3、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 A、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D、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与时俱进

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C、科学性

D、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5、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 A、黑格尔、费尔巴哈 B、培根、洛克 C、斯密、李嘉图 D、傅立叶、欧文

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广延性

B、持续性

C、客观实在性 D、可知性 7、“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这是一种( ) A、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8、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 A、意识是客观和主观的桥梁 B、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其内容是客观的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其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9、下列说法中,属于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是(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C、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10、下列各项属于主观臆想联系的是( ) A、人的社会环境影响其一生命运 B、人的生辰八字决定其一生命运 C、过渡毁林开荒导致严重水土流失

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空气严重污染 1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辩证形式 B、趋势和道路 C、不同状态 D、源泉和动力

1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

A、事物的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3、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 A、进行社会调查 B、分析实际情况

C、理论付诸实践

D、总结经验教训

14、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 ) A、客观性 B、能动性 C、抽象性 D、形象性

15、真理具有客观性,被称为客观真理,是因为( ) A、真理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B、真理是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C、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D、真理是大多数人承认的客观事实

16、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B、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是否承认认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是否承认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17、在生产关系的各项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B、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18、既坚持历史决定论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这属于( ) A、折中主义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历史唯物论观点

19、阶级斗争归根到底是( ) A、由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 B、由思想观念的分歧引起的

C、由政治主张的差异引起的 D、由宗教信仰的不同引起的

20、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 )

A、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C、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同经济基础变化同步

D、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分都决定该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

二、辨析题(判断命题是否正确,并简明扼要地加以分析。每小题5分,共20

分)

1、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2、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3、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现在时代已经变了,所以,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三、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何意义? 2、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3、简述认识与实践的辨证关系 4、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四、案例分析题(仔细阅读、分析案例,按照问题的要求做答。共20分)

河中石兽

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十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几里地,也不见其踪影。

有个学究在庙里讲学,听到这件事便嘲笑说:“你们这般人不会研究事物运动的道理,这又不是木片之类的东西,怎能被洪水冲走呢?石头的特性坚而重,泥沙的特性松而轻,石兽沉落在泥沙上面,就会越陷越深。顺着河流去找,不是荒唐吗?”旁人听来,此言有理。

不料,一个老兵听了学究的话却认为未必如此:凡是掉进河里的石头,应该到上游方向去找。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长年在此守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轻,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斗一样。”

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尊石兽。

案例探讨:

1. 从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关系原理对上述案例加以评析。(4分) 2. 从真理的检验标准对上述案例加以评析。(4分)

3. 从实践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关系原理对上述案例加以评析。(4分) 4. 从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视角对上述案例加以评析。(4分) 5. 从其他视角(或原理)对上述案例加以评析。(4分) 五、作文题(根据下列要求,作一篇小论文。共20分)

当代大学生在享受着网络给自己带来的诸多方便与快捷、知识与乐趣的同时,其身心正承受着网络带给他们的“煎熬”。据调查统计,大学生的“触网率”在90%以上,有的高校甚至达到100%。那么,大学生上网都干什么呢?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主要用于聊天者占34%,主要用于玩游戏者占28%,主要用于查资料者占30%,其他占8%。如此看来,62%的大学生在网上从事与学习、工作无关的

活动。然而,上网娱乐对大学生所产生的副作用正日益显现,一些大学生由于长期沉溺在虚拟世界和网络游戏中,造成现实中人际关系淡漠,学业荒废,精神萎靡,体质下降??因网络而走向极端的案例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屡见不鲜。??

请从大学生应如何正确利用网络技术,以及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两重性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ho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