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规划 案例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26 07:2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库里蒂巴的生态城市建设

1.1概况

位于巴西南部的库里蒂巴是巴西的生态之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该市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典范而享誉全球,也受到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称赞;还由于垃圾循环回收项目(联合国的环境项目)、能源保护项目(国际能源保护协会的项目)而分别获奖;并因其公交导向式的交通系统的革新成就而获奖。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规划教授Alan Jacobs认为,库里蒂巴有着世界上最好的规划和开发计划,这得益于库里蒂巴连任3届的市长杰米.勒纳(Jaime Lerner)在过去20年中把城市设计、规划和管理合为一体。库里蒂巴通过追求高度系统化的、渐进的和深思熟虑的城市规划设计,实现了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一体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尽管城市有50万辆小汽车,但目前城市80%的出行依赖公共汽车。其使用的燃油消耗是同等规模城市的25%,每辆车的用油减少30%。尽管库里蒂巴人均小汽车拥有量居巴西首位,污染却远低于同等规模的其他城市,交通也很少拥挤。此外,其垃圾回收项目和众多的以公共汽车文化为核心的各类社会项目也具有鲜明的特色。

1990年,库里蒂巴成为第1批被联合国命名为“最适宜人居的城市”中惟一位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其他4城市为温哥华、巴黎、罗马、悉尼).它还是世界上绿化率最高的城市之一,被誉为巴西的生态之都.经过30多年的奇迹般的持续发展,库里蒂巴的市民普遍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上最好的城市之中,这使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也相形见绌.在面对重重困难创造出库里蒂巴市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奇迹的过程中,他展现了卓越的系统思维,他总是强调:“我们不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引发更多的问题,要努力把所有问题联接成一个问题,用系统的眼光去对待,用综合规划的办法去解决.”其名言“城市不是难题,城市是解决方案.”(“city is not a problem, city is solution”)传遍了世界。 1.2建设的经验与特色

1,公交导向式的城市开发规划:

在一个人口迅速增长的城市,怎样才能让交通不堵塞,同时又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是当今世界各大城市面对的共同困扰。库里蒂巴市区人口180万,26个卫星城人口70万,汽车近100万辆,却没有交通和空气污染问题。因为该市优先发展与使用公共交通,尽量满足占人口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的出行需求。

1964年,由圣保罗建筑师Jorge Wilhelm制定的库里蒂巴总体规划经公众讨论,于1965年开始实施。城市规划的3项主要任务是:沿着5条交通轴线进行高密度线状开发;改造内城;以人为本,而非小汽车为本。并确立了优先发展的内容:增加公园面积和改进公共交通。显然,正是由于早期的远见,才使得库里蒂巴走上了以低成本(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的交通方式和人与自然尽可能和谐的生态城市发展道路,偏离了巴西大多数城市依赖于小汽车的城市发展定式。

BRT系统,即Bus Rapid Transit: 库里蒂巴的交通改革从公共汽车开始着手,市长盖莫·勒那领导工程师们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公共汽车。这种双节电动公共汽车,车身长25米,是一般公交车的2~3倍,可载客280人,车身有5个特别宽的车门,供乘客迅速通行。另一个有创意的设计是“管子车站”。车站的外形像是一段平放的玻璃圆筒,入口处建有残疾人专用的升降梯。当汽车进站时,液压装置将车站与汽车的连接板升起,使上下车十分安全快捷。这种人性化设计且造型优美的“管子车站”,已经成为库里蒂巴独特的城市景观 。库里蒂巴一体化的快速公交网全长1 100千米,有245条放射形环线及连接线路,由25个终点

站连成一体,覆盖了整个市区及临近城镇,包括快速线、直达线、小区间联线、输送线(把各小站的乘客集中输送到交通网内)和枢纽站。整个系统充分满足了安全、舒适、环保、方便和快速等多种要求。

交通部门对各条线路上行驶的巴士在颜色、速度和载客人数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以便于车辆辨认和交通管理,做到有条不紊。快速道上的公交车为红色;直达车为标准车型,漆成银灰色;小区间往返的车辆也是标准车型,车身油漆成绿色;输送车的颜色是橘黄色;普通放射线和常规线路均是黄色;市中心环行线采用白色。为此还规定,在公交系统内,无论长途还是短途,均采用单一的“公益性票价”。使用统一的车票,乘客可以在一定时间之内(一般为2小时)用同一张票乘坐 “一体化公交系统”内任何一条线路上的巴士而不必再次或多次买票,既方便了乘客,也节省了乘车时间,简化了乘车手续,也在某种程度上为乘客节省了费用。

2,生态保护:

(1)新型绿化,尽享规划:库里蒂巴是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人均绿地面积581平方米,是联合国推荐数字的4倍。其独到之处在于,城市绿化并非一味植树种草,而是注重保护好现有的天然的树林、草地和湿地这三大陆地生态系统。整个城市被层层绿荫立体覆盖,即使是在闹市的街边,也耸立着不少参天大树。它们是百年前就在这里土生土长的,有的树龄比城市还古老(该城市有200多年历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库里蒂巴的市树巴拉那松,其树干通直,华盖如云,远远望去,似高耸入云的雨伞,点缀着市内的公园,布满城 郊山野。库里蒂巴的每个公园都非常有个性。巴西是一个移民国家,库里蒂巴自然也是一座移民城市。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调动民间的积极性,市政府出台了一项政策,即由政府免费提供绿地,供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社团进行保护性开发,建成各具特色的主题公园。公园完全是公益性的,突出的是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两大主题。市政府要求公园内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1/3,建筑风格要突出各自国家和民族的特色,设计图纸还要经市有关部门审批,以使多样文化与城市的整体风格保持内在的一致性。现在,全市大小公园有200多个,

世界各地风情在此得以尽情展现。

此外,库里蒂巴还拥有德国森林、意大利森林、葡萄牙森林等10个森林区。 库里蒂巴城市草地中一部分是天然的,可以放牧,不怕踩踏;另一部分人工草地使用的也是生命力与适应力极强的乡土草种。这些花园和绿地无围墙或栏杆阻隔,而是直接与公路和步行道相接,与城市建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人水相安,人鸟和谐:库里蒂巴位于两条大河流之间,另有5条小河流经该市。在城34市建立后的两个多世纪里,人与河是和睦相处的。但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移民开始定居在河流泛滥的低凹平原上,人与河水争地,洪灾越来越多。市政府花费数百万美元建造分洪工程亦无济于事。1971年,年仅33岁的建筑师盖莫·勒那被推选为市长。新市长上台伊始便着手解决洪灾问题。他决定实施变抗洪斗争为保护河流的新战略,颁布了一系列严格保护河岸的法律,让人们迁出最高水位以下的居住地,将其变成沿江公园和分洪蓄洪的湖泊湿地。每个湖泊现都已成为供人休闲的新建公园的核心。这种不与河争地,顺应自然的做法果然终止了洪灾,其费用也比传统的修筑堤坝和分洪抗洪花费少。 为了切实保护自然生态,市政府不搞城市截弯取直的“整治”工程,也不铺设硬质化的河床与河道,而是顺其原貌,听其自然。因此,流经库里蒂巴的河流是天然弯曲的,保持着自然的韵律和美。市政府还禁止在公园和广场的空地上铺设硬质化的路面,公园里的步行道多为可渗水的土路;在游人集中的景区、景点,用来远眺的平台则使用架空的网状金属装置,可透光、透水、透风。所有这些措施,既是为了保护自然系统的健康性和完整性,也是为了维护城市的水资源循环,使雨水落下后能够在原地浸润。库里蒂巴注重保护原生生态,实现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保护与城市美化的视觉效果相统一。这里的鸟类至少有290种,另有50种蛇类和数目繁多的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观鸟爱好者们不必驱车到远郊,拿着望远镜苦苦等候搜寻,只需打开自家窗户,躺在被窝里即可观鸟。在公园里,即使是天鹅、白鹭之类大型珍禽,也都对人类毫无戒备,成为相安共处的伙伴。

3,市民的环境教育:

(1)绿色交换,一举多得:排放垃圾要收费,这在世界的其他城市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可是在库里蒂巴,排放垃圾不仅不收费,还可以用来换取食品。

1989年,库里蒂巴市政府发起了名为“让垃圾不再是垃圾”的运动,动员全市各家庭从垃圾中分离出可回收利用的物资,有一家公司用绿色卡车1周3次进行路边回收。现在,回收的垃圾分成5类,其中纸张、玻璃、罐头盒和塑料等可作为工业原料,而腐烂的蔬菜、水果等有机物则可用作农业肥料。库里蒂巴每日回收的纸张再利用,相当于少砍1 200棵树。这种闭路循环的垃圾资源化系统节约了近一半的垃圾处理费用,而此前垃圾回收处理费是市政府预算中最大的一项开支。同时,填埋的废渣减少了,地下水被渗透污染的危险也减小了。 库里蒂巴市政府还资助了“垃圾购买项目”,市民可用垃圾交换食物。在库里蒂巴市的各个居民社区,垃圾回收车每周来两次,每次两辆同行,前一辆车回收“垃圾”,后一辆车分发食品,2千克回收物资可换得1千克食品,还可以兑换公共汽车票、练习簿或圣诞节玩具等。这种垃圾购买活动满足了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而其提供的大米、大豆、土豆、洋葱、橙子、大蒜、鸡蛋、香蕉、胡萝卜和蜂蜜等则是政府收购的当地农民季节性剩余产品,所以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2)库里蒂巴也十分注重环境教育,特设了一座“爱护环境免费大学”,经常举办短期

环保学习班,课程内容生动活泼又切合实际,市民们踊跃参加。有的学习班对于某些职业人员属于强制性的,如导演和出租车司机,只有参加特定学习班并考核合格后才能获得经营许可证。 1990年,库里蒂巴被联合国命名为“世界生态之都”和世界第三大生活质量最佳的城市;1995年,联合国又选定库里蒂巴作为“世界居住环境日”纪念活动地。此后,许多国际会议也都选择在这个南美洲的内陆城市召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hn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