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五农场近十年林业工作概况

更新时间:2024-01-23 13: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八五五农场位于完达山南麓,在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乃至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都属于林业大场,林业占地面积占八五五农场总经营面积的三分之一,共计32万亩,林业收入占农场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在农场经济建设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完成从林业大场到林业强场的转变,八五五农场林业人利用了十年的时间至力于强化林业建设,目前已经初具规模。

森林防火工作

由于八五五农场森林面积较大,森林防火工作是每年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搞好森林防火工作,确保不发生森林火灾,在农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从思想上的认清形式,对领导干部实行森林防火责任制,从体制上转变了管理模式,同时林业部门从一九九八年加大对森林防火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利用政府采购、争取政策等方法购臵了先近的灭火设施、通讯设施及基础设施,淘汰了老式的灭火机具及通讯装备,配备了新式的灭火机60余台,二号组合工具、野外帐篷、灭火水枪等装备一应俱全,对讲机全部更新为大功率摩托罗拉2000及爱可幕IC-70,保证扑火人员人手一部。2003年农场下大力度建成了牡丹江分局最现代化、最正规的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防火图表一应俱全并及时更新,硬件工作也已经完成。

为了培养一支关键时刻能拉的出,打的赢的森林消防队

伍,农场林业部门从每年的退伍军人及林场的职工子弟中吸取年青力量改善森林消防队伍的年龄结构,每年春、秋两季森林草原防火期时都要进行强度较大的业务培训,保证遇到森林火灾时不慌不怕,听从命令,严格军事化管理,到目前为止农场已经组建了四支森林消防队,其中专业快速反应森林消防队一支,用于发现火情第一时间进驻火场控制火势并向森林防火指挥部传达火场信息;专业森林消防队三支,分别驻三个林场,以做到距离较短、快速反应;基干扑火队二十四支,分别由各个管理区、作业站主管领导为队长,用于后续火场支援及清理工作。

为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火源管理是工作的中心,加强火源管理,能够从根本上预防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近年来垦区粮食丰收,经济连续增长,靠近林缘的耕地就成了火源管理的重点,每年春季整地和秋季收获季节也是正值森林防火的关键时期,农田秸秆的点烧成了森林防火的一大困难,如何做到即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又确保不发生森林火灾成了一个难题摆在森林防火工作的面前,为此林业部门每年利用广播、电视、发放传单,悬挂防火标语等形式开展对群众森林防火政策法规思想教育,从思想上让农场职工群众了解森林防火的重要性,严格实行野外生产用火许可制度,并对靠山连队签订防火公约,使危险地段在防火期间有人问,有人管,有人负责。其次就是位于农场北部的鹿

山煤矿地区是森林防火的另一个重点,由于鹿山煤矿地处八五五农场腹地,是八五五农场的深山区,对于该地区的管理也成为火源管理的重中之重,该地区人口流动性大,且多为外来人口,对农场的森林防火工作不重视,为此农场林业部门针对其特殊性,对各个煤矿的矿主采取严格管理,签订防火公约,防火期间林业部门派驻林业行政执法人员监督煤矿生产工作,如有违反森林防火法律法规的行为发生,坚决按照法律规定予以制止追究责任,并上报农场森林防火指挥部。森林防火重在预防,林业部门每年春、秋两季利用雪尚未消融或刚降小雪的有利时机组织大规模的物候点烧,对辖区内的草甸、沟塘进行点烧,用以降底森林里的可燃物数量,同时对重点火险区域开设防火隔离带以防止发生火灾时形成大火无法阻隔从面造成重大损失的现象发生。林业执法部门防火期间全部进山巡护,对野外生产用火严格实行生产用火许可制度,对违反森林防火条例规定的单位及各人进行行政处罚,形成以法治火的有利局面,在八五五农场林业部门近十年的努力下,确保了八五五农场连续十二年未发生森林火灾,受到了农垦牡丹江管理局、农垦总局及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一致认可,连续多年获牡丹江分局、农垦总局、黑龙江省森林防火先进单位。在四.二七沾河草甸森林火灾中,八五五农场森林消防队表现英勇,圆满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丁洪东等同志荣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森林防火先

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造林绿化“三年会战”工作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做出的“要不断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坚持干几年,必见成效”指示精神,八五五农场确定了造林绿化三年会战的方针:即一是要认清形势,明确思路,切实增强造林绿化三年会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真抓实干,迅速行动,全面掀起造林绿化工作高潮。三是加强督导,搞好服务,努力提高造林绿化标准。四是广泛宣传,努力营造造林绿化社会氛围。五是切抓好造林绿化三年会战的具体工作,千方百计地完成造林任务。六是积极谋划,做好造林绿化长远发展。为此农场成立了由场长、书记为组长,主管林业副场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管领导为成员的造林绿化三年会战领导小组,本着农场组织、农场林业部门具体实施、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以坚定的信心打好造林绿化攻坚战。每年农场林业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在造林绿化前一年秋完成造林地块的落实、踏查、作业设计及整地工作,为第二年造林绿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经营模式,鼓励广大职工干部群众投入到造林绿化三年会战中来,推广谁造林谁受益的政策,兴办家庭林场,造林地块全部由家庭林场主经营管理,造林三年后经农场林业部门验收,保存率达到85%以上签订合同,家庭林场主与农场七三分成,家庭林

场主占七成,农场占三成,按此方法完成造林绿化三年会战,农场林业部门生产苗木卖给家庭林场主栽植并提供技术支持,每个造林地块派一名现场员,把好造林质量关,以往农场林业实行粗放经营,只造不管,造面很多造林地块未成林,通过此次造林绿化工作,彻底转变了以往被动造林,单靠林业部门独自完成造林的造林、管理的被动局面。同时为了改善农场森林资源结构,农场林业部门采取引进外资对农场近一万余亩的低产林近行了综合改造,八五五农场地处浅山区,中低产林较多,年生长率很多都出现了负增长,林分郁闭度低,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农场林业部门通过交流引进地方资产在郁闭度低,生长率低的林分实行低产林改造,清除林内藤条、灌木,在林下栽植经济价值较高的红松、云杉等树种,从而有效的改善林分结构,使其发挥森林最大经济生态效益化。

在绿色大通道建设工作中,农场领导始终把大通道建设当作民生工程、生态工程、亮点工程去抓,严格按照筑台标准化、技术规范化、苗木优质化、栽植模式化、管理责任化“五化”要求,确保把绿色通道建设成精品、亮点工程。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集中人力物力,抢前抓早,优先安排资金,提早购臵标准苗木,提早整地筑台,水利部门具体负责整地筑台工作,标准高,力度大,采取速度与质量同行的方法,按分局要求,把筑台任务、进度、时限、责任落实到

每一台机车上,农场领导亲自抓,水利、林业部门要现场跟踪督办检查,筑台高度以路面与台面之差不超过0.5米,台面进行旋耕或机耙、碾压平整,落差适宜,筑台宽度根据水资源情况适当加宽,防止水蔓台和坍塌,林业与水利部门密切协作,严格把关,确保筑台质量,为下一步造林保成活打下坚实基础,筑台完成后,各农场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及时进行整改。为确保大通道建设顺利实施,农场大搞义务植树与雇工植树相结合。坚持植树标准,严格规范运作,提高绿化质量,保证苗木成活。在大通道绿化过程中,农场领导现场指挥协调,林业、水利部门全力组织实施,技术人员跟踪检查指导,责任单位全部落实了包栽包管包活责任制,树立了绿色大通道标示牌和责任区牌,使绿色大通道建设从规划设计、任务责任、栽植管护、检查验收得到了全面落实。

在管理区高标准绿化工作中,农场根据管理区的实际情况,联合基建、林业等相关部门对各管理区进行初步设计,拿出图纸进行讨论,确定适宜的绿化标准方案,由林业部门具体实施,先后高标准绿化了农场六个管理区,采取绿色城堡,见缝插绿等方法使整个管理区被绿色包围,在管理区内以矮乔木和花灌木作为主要绿化树种,采取空间搭配和颜色搭配的方法进行高标准绿化,同时增加绿地面积,铺设草坪,使之成为真正的生态家园小区,2008年至2010年八五五农

场共完成三北四期工程造林6600亩,完成中低产林改造10000亩,建设绿色大通道55公里,完成管理区高标准绿化6个,绿化面积600余亩,栽植树木20余万株,造林绿化三年会战的任务圆满完成。

森林流转工作

从2007年开始,继国家在伊春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后,按照省林权制度改革统一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批准实施的《黑龙江省森林、林木、林地流转试点管理办法》精神,结合855农场特点,农场林地面积占农场经营面积比重大,人工林面积较多,农场旱田多于水田农业收益低、经济危困,为探索农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经上级批准,确定纳入全省林权制度改革首批试点单位, 855农场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臵权、确保收益权、盘活森林资源资产”为主的林权制度的各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历时3年,主体改革已基本完成,855农场严格按照流转程序,流转3350.7亩国有人工商品用材林和林地50年使用权资产,经由北京中林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于2009年8月21日评估资产实物量:林木资产30674.93立方米,评估价值量724.75万元;林地资产3350.7亩,评估价值量85.56万元,最后经农垦总局招标局拍卖,获得资金810.6万元,招标服务费9.6万元,上缴省财政20%,计160.2万元,农场最终获得640.8万元。(实物量调查及评估费20万元)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这次林权制度改革,从程序明晰、调查精准和措施配套

三个环节分步进行:

第一步,程序明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启动了林权制度改革,通过采取分步实施、集中突破,依法依规、规范操作,总体稳定、局部调整,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程序合法、多数通过等做法,严格按照申请、初审、实物量调查、资产评估、招投标、签订合同、转让费收缴、流转的审批、林权变更、档案管理十个步骤运行实施,使林权制度改革扎实、有序推进。

第二步,调查精准。林木流转工作政策十分强,标准十分高,要求十分严,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实物量调查,是做好此项工作的核心。实物量的准确,是资产评估的基础,将直接影响到资产的价值量。既要使国有森林资源资产在流转中做到保值增值,同时,也不能损害职工群众利益。为此,我们请省林业专业资质最高的省森林第三勘察设计院负责实物量调查,分局农场积极进行配合,克服时间紧、业务量大、技术要求高等重重困难顺利地完成调查摸底任务,共完成试点调查面积3350.7亩,共区划8个小区,37个单元,设臵调查标准地96快。做到实物量“七个清楚“:即面积清楚、林木株数清楚、蓄积量清楚、地类清楚、位臵清楚、林木胸径清楚、林木树高清楚等,形成实物量调查报告,为整个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步,措施配套。为确保林改顺利实施,我们做到“五个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宣传教育到位、责任考核到位、资金保证到位。

思想认识到位。农场领导反复认真学习国家、省委省政府相关的法规文件,高度统一认识,明确重大意义,掌握政策标准,提高执政能力。坚持一个底线,即林改决不能牺牲生态,更不能破坏生态为代价,是必须坚守的一条底线。严格遵循四条原则:一是坚持有利于森林资源培育和合理利用的原则;二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自愿、平等、有偿的原则;三是坚持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原则;四是坚持依法报批、评估的原则。

组织领导到位:农场党委和主要领导非常重视林木林地流转试点工作,把它纳入重要工作议程,成立了领导小组,组长由场长担任,办公室工作有林业部门承担。

宣传教育到位: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林改意识。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工具,积极开展林改宣传教育活动,扩大宣传教育范围,不但在农场内部进行宣传,还到周边市县进行宣传,对民营企业和手中有钱无更好投资意向的个体工商户重点进行面对面教育,全面提高社会林改效应,消除思想顾虑,调动参与林改积极性。

责任考核到位:为了做好试点工作,我们抽调农场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调查。并逐级逐项地明确了责任和考核目标,定期检查考核,确保工作质量。

资金保证到位:农场领导对流转试点工作要人出人、要车出车、要钱出钱,对流转工作中涉及的各项要求全部给予满足,保障了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主要成效:

1、通过林权制度改革,盘活森林资源资产,变林业长期效益为近期效益,实现了农场增效、职工增收,吸引了社会和金融资本投向林业,部分缓解了农场资金缺乏的问题,流转所获得的资金可以用于农场发展生态、小城镇绿化、造林等林业大项目,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林业产出率,推进产业升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这次林改进一步调整林业生产关系,林业发展活力不断激发,发展潜力不断释放,新的经营模式不断涌现,855农场所获流转资金全部用于建设绿色大通道工程和管理区营区高标准绿化。

2、通过林权制度改革试点,调整了农场林业所有制结构,改变国有森林资源单一管理模式,减轻农场对林业管理的负担,提高林业管理质量和成效,同时探索林权制度改革新途径,进一步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经营机制转换,激发林业发展活力,促进林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3、林改推进了农场民主进程。林改从制定方案、实物量调查、流转招标拍卖、确权发证等重要活动,都要做到程序、方法、内容和结果“四公开”,有效保证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决定权和监督权。林改后林木采伐申请审批、林权登记变更、森林资产评估、林地林木产权流转等活动,都要依法依规进行,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依法经营管理的意识在不断提高。

4、林改提高全民积极参与管林爱林意识。通过林改,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关注林业、积极参与林业发展、增强管林爱林护林意识,达到有利于“资源增长、林农增收、林业增

效、生态增强”的目的, 二、林权流转的几个弊端:

虽然林改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有待完善的方面:

1、农场乃至垦区原本森林资源很少,本着发展林业,提高生态效益,确保农业增收的目的,30多年来,农场未向国家要一分钱,全部自筹资金,大面积开展人工造林,使森林面积翻了一倍,但是此次林权制度改革,按照省政府要求,流转所获资金20%上缴,挫伤农场林改的积极性,建议上级部门可否降低收缴比例,以不超过5%为宜或免交,这样可大大提高林改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林改收益,大力发展农场生态林业。

2、通过林改试点,农场资源档案不健全,林业资源底数不清,存在林相图和资源档案数据与现地不符,面积、位臵及各项因子不准确,误差很大,及修档不及时等现象,给林改工作造成很大障碍。按照森林资源管理技术规程要求,开展资源调查,摸清资源底数,迅速组织开展全局二类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做到科学调查、数据准确、可操作性强,彻底扫除林改障碍,为全面开展流转工作奠定基础。

3、发放林权证工作难度大。由于农场林权证由所在市县发放,工作效率低,程序繁琐,林权证难以及时发放到户,林权不清,职工心存疑虑,积极性不高。建议一是由上级部门协调,地方林业部门设专人负责发放林改户林权证,特事特办,保证限期把林权证发放到户;二是申请省政府授权,

委托垦区对林改户确权发证,提高发证效率。

4、采伐处臵权难以落实,林木采伐审批权限和程序有待进一步理顺。现行的林木采伐审批手续繁琐、程序复杂、过程时间长,从提出申请到组织木材生产要经过十几道关,如遇图表不符的还得重新再来,现行的林木采伐有关政策、管理体制给商品林经营带来了制约,采伐指标少统得太死,不利于林业生产。虽有所有权,但无处臵权,申请采伐指标困难,存在手续繁琐、指标分配不公的现象,林木采伐审批权限和程序有待进一步理顺。建议对林改户采伐处臵权给予优惠政策,一是合理增加采伐指标;二是专项管理林改采伐指标;三是对符合采伐技术规程要求的林改户,优先保证采伐指标,优先办理采伐证,保障林权所有者需求。

林下经济发展

目前八五五农场林下经济发展经过几年努力,建设了人参种植基地、林果基地和五味子基地,目前人参种植面积400亩,年收入40万左右;林果面积300亩,年产各种林果9000斤,年收入20万左右;五味子种植面积100亩,年产五味子20000斤,年收入6万元左右。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对比森工系统相对滞后。林下经济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的好对于农场职工增收,增加就业机会是有利无害的,八五五农场林下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规模总量不大,缺乏龙头带动。近年来,林下经济虽然取得了初步进展,但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林下经济发展

规模较小,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不能满足市场批量需求。 林下经济模式和品种相对单一。目前,八五五农场林下经济仅有“林药”和“林果”两种模式,不仅发展模式较少,而且林下种植和养殖品种单一,很难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基础设施条件差。适宜林下经济发展的林区均离居民住宅区较远,这些地方普遍存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林下经济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 群众认识理解有偏差。一是农户普遍认为林下种养与普通种养没什么两样,甚至还不如普通种养;二是部分农户对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扶持方式和优惠政策等内容认识不够,缺乏参与热情;三是有的农户思想不解放,怕吃亏、怕赔本,畏首畏尾,对发展林下经济持怀疑观望态度。

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提高。主要是林下经济是一项专业技术要求很高的行业,不是种了就能得到的,其中管理技术是要求非常专业的,农场农户大多不了解这些知识,也懒的去学习,缺乏林下经济项目的主要知识和技术是造成林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因缺乏行业协会组织,没有形成订单农业,各农户单兵作战、自产自销,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管理技术水平不高,由于技能培训与服务指导跟不上,农户在种养过程中缺乏科学种养技术和管理方法,造成病虫害发生率较高,致使种养成本过大,经济效益不高。 对策建议

林下经济作为生态、高效、循环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结合八五五农场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例,我们就林下经济发展提出以下5点对策和建议:

扩大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通过技术讲座、科普宣传等方式,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技术模式和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算对比账、算效益账,展示林下经济的综合效益与优势,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激发广大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扩大发展林下经济的宣传力与影响力。一方面,让“走出去”的群众解放思想、开拓眼界,增强发展林下经济的信心与决心;另一方面,让“引进来”的投资者能扎根林下经济,起到导向作用。加强与各地林业特产研究所等林下经济科研单位的交流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了解市场行情,从而打有准备之仗。

培育龙头,示范带动。要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鼓励种植户、养殖户搞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尽快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格局。要充分发挥政策扶持、金融支持等优势,培育种养大户,促其上档次、成规模,催生扶强一批专业化林下经济发展龙头,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林下经济。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原则,把发展林下

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相结合,与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林下经济发展潜力。要对林下经济发展进行合理布局,确定中长期发展目标,科学选择林间种植、养殖模式,拓宽林间种植、养殖类别,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提高林下经济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从现有成功技术经验和市场发展前景看,林下经济发展应重点推广四种模式。一是“林果”模式,即在宜林地、荒山建立果树基地,培育优质水果。二是“林禽”模式,即在林下放养或圈养鸡、鸭、鹅等禽类。三是“林畜”模式,即在林下规模饲养肉牛、野兔等畜类。四是“林药”模式,即根据林间光照程度和药材的需光特性,种植各类中草药。

强化服务,合力推动。发展林下经济,需要众多部门通力合作、协调服务、形成合力。一要搞好技术服务。整合技术服务资源,由农场林业部门牵头,汇同有关部门成立专业种养技术服务队,深入实地开展技术服务。二要搞好市场服务。按照群众自愿、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成立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组织或协会,发展经纪人队伍,加强市场研究,建立预警机制,规避市场风险,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组织程度,使林下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五)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林下经济是我场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大做强林下经济关键在领导。一要成立林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场有林地资源进行规划、管理

和指导、协调与服务,制定发展规划、工作措施和奖惩办法。

森林经营管理工作

众所周知,“绿色银行”指得就是我们的森林资源,如何更好的利用“绿色银行”,实现什么时候取钱的真正银行,这需要通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才能得以实现,目前,我国是林业发展落后的国家,对比林业发达国家如芬兰、加拿大、挪威、丹麦有太大的差距,以丹麦为例,森林覆盖率为国土面积的72%,一个普通的林业工人的收入是13万欧元,是我们林区工人的100倍还要多,如此大的差距为什么,因为我们林业实行的粗放管理,没有永续利用森林的理念,如何更好的经营森林,始之产生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成为问题的关键,经过上世纪林业大越近式的生产,造成现有森林资源质量急剧下降,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改变现状,没有好的森林资源根本无从谈起森林经营,八五五农场近年来至力于森林的培育工作,2001年至2010年间在退耕还林及三北防护林建设过程中共计完成造林2万余亩,先后改造中低产林1万余亩,占现有林业用地面积的10%,大力培育优质的森林是当前农场林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我们的林分质量好了,我们才能够经营好、永续利用森林。

如何做好森林资源经营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从制度上改变单一追求经济效益,粗放经营管理模式,提高森林的林分质量,对中低产林进行适当改造,改变林分质量,提倡营造针阔混交林,反对营造人工纯林,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追求

生态效益。

二是对现有森林资源进行彻底的清查工作,摸清底数,建立完备的森林资源档案,数据准确,可以作为森林经营的参考,按上级要求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模式,细致区划,对不同林分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建立真正的森林经营方案,始之有可操作性,从而实现真正的永续利用。

三是对三类调查作业设计要严格把关,确定采伐量、采伐株数准确,保证在误差之内,严禁超采、越界采伐等情况发生。

四是着重培养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由于林业工作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经常要看爬冰卧雪或风餐露宿,且周期长,短期内无法看到经济效益和成绩,从而始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越来越少,造成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枯节,没有坚实的林业理论基础是无法做好林业工作的。

五是要从领导层面重视林业的发展,对林业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要了解如何经营好森林,始之从“不能随用随支的银行变成真正意义上的银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h6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