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防患于未然》的教学案例

更新时间:2024-02-20 13:49: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防患于未然_教学案例

课题:防患于未然

教学过程

导入.:新闻过后欢迎大家来到我们今天的法律大讲堂[ppt] 在近两节课,我们都一起学习和了解了有关法律方面的常识,我们已经知道,法律——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在座的我们每一个人,你、我、他我们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谁触犯了法律,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所以我们要自觉的守法、护法,不能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来,可犯罪它是一朝一夕,一个偶然的瞬间就突然发生的吗,有这样一个成语:“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ppt]有谁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一个人如果脚趾有了疾病,不及时救治的话,可能会导致整个身体,一个小小的蚂蚁穴,如果不及时堵住的话,可能会毁掉整个千里长堤

教师:你解释的非常好,一个人脚趾如果有了疾病,也许是小病小痛,但却可以导致整个生命的丧失,一个小蚂蚁穴和千里长堤比较起来很渺小,但却可以使千里长堤土崩瓦解,这也是在京师我们其实犯罪也不是一朝一夕,突然发生那么简单的,它也是由平日中一个小缺点,一个小坏毛病,坏习惯逐渐累积、演化而来的,而我们要避免犯罪,就要在生活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这节课我们来走进我们法律大讲堂的第三讲——防患于未然

[ppt][板书]。

[过渡]而我们要行动上要做到防患,要去预防,我们得首先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去防它呀,这个患,也就是我们法律讲堂中讲的犯罪,对于我们来说有哪些害处,有哪些危害呢?所以呀,我们要去防,首先在思想上我们要认清犯罪的危害。[板书]

我们来一起看一个案例,[ppt]p97,找一名同学来读一下。 学生读?.

分析:一个原本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遗憾的是最后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是突然就发出抢劫那样的犯罪行为吗?(不是)那他是怎么走上了犯罪道路的呢?我们来看看阿,这个好学生是怎么堕落下去的?

(看课本)这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学坏了阿,自从结识。。。,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后来他便放纵了自己,偷学校的东西,大骂同学受到纪律处分,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被公安机关拘留,拦路抢劫,最后犯了抢劫罪。哦,原来不是突然发生的,经历了那样的一个过程,我们来

看,最开始结交坏朋友后,无心学习,经常旷课,这些行为我们叫它不良行为的话,那它的不良行为就此打住了吗?没有,又发展到什么行为了呢?(偷窃东西,打骂同学受到纪律处分)——违纪行为——(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违法行为——(拦路抢劫)犯罪行为[ppt] 原来犯罪啊,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怪不得有那样一句话,说不良行为、违纪、违法、犯罪行为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在大家能明白什么意识了吧,如果在前几种行为发生时,悬崖勒马,也许就不会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了。可案例中陈某也意识到自己错了,有过自责的心理,觉得对不起他人,可后来怎么又一错再错了呢?书上用了一个词非常好,“放纵”一个人行为上堕落的过程也是它思想上腐化的过程,因为一个人的行为[板书],是偷窃、赌博、抢劫还使自觉守法,这些行为都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板书]决定的,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支配[板书]着一个人的行为,如果一个人的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脑中有道德法法律的要求,想着那是法律禁止的事情,不能去做,就会自觉地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来,而相反,如果一个人放纵自己,脑中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触犯法律,发展下去,就会陷入犯罪的泥潭。

过渡:而我们书上就恰好给我们列举了一个因追求低级趣味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我们来看一下,找个同学来读一下。[ppt] 分析:真可惜呀,小迪原来和我们一样,独生子女,他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生活在那样一个幸福的家庭,还得到了那么多人对他的疼爱,可是就是由于上初中以后,浏览了哪些不健康的网站和光盘,追求低级趣味的东西,思想腐化,最后成绩下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如果他在实施犯罪行为的那一刻,心中能有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就不会做出这种不理智的行为选择,那他在实施犯罪的那一刻,完全抛却了道德和法律,而只是想追求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这种狭隘的满足使他只想着自己,没有想到他人,只顾眼前,而却忽略了长远,自以为占了便宜,得到了满足感,而实际上这种行为却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了许多的危害的同时,自己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现在同学们来仔细想一想,犯罪对他人、家庭、社会以及犯罪行为自己的现在和将来的角度分析,带来了哪些危害呢?

他人[板书]:我们首先想到最直接的受害人是谁啊?被害人。给被害人带来了哪些危害了呢?物质上的损失、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很大的伤害。

家庭[板书]:我们看小迪的家里,妈妈神经失常,爸爸车祸,姥姥病亡,整个一个很让人羡慕的家庭,现在却家破人亡,而被害者家庭呢,也会给家人带来许多心理的伤害,也可能就此毁掉一个家庭,使家庭支离破碎。

社会[板书]:社会就是由一个个人,一个个家庭组成的人受到伤害了,家庭也毁掉了,社会当然就受到了危害,这个社会也因此增加了一个不安定的因素。犯罪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对社会严重的危害性。

但如果说犯罪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那一刻,只考虑自己,没有靠v她摁,那它所追求的那种满足感是不适就成全了他们美好的一生了呢?依靠这种满足感可以很好地过一辈子了呢?一时的满足,一世的满足吗?不是,那对于他自己有什么样地危害呢? 自己[板书]:毁掉了大好的青春虔诚,失去自由,做贼心虚,心里上总是有一种恐惧感,不敢往人多的地方去,不敢走大路,看到警车、制服就浑身发抖,判决前反复的指纹,威严的审讯,也在政府这自己的心理,如坐针毡,焦躁不安,狱中严格的管理,进账单生活,被管制,失去自由,出狱后再就业就很难,受到刑法花簇法的人,再就业时必须向单位报告自己曾经受过刑罚处罚的事实,不得隐瞒,教师、检察官、法官、律师,人民警察都不会在录用,社会因为他们道德名誉上的污点而做出否定性的选择,可见,贪图了一时,却毁掉了一世。可以说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一辈子都留下了一个黑色的阴影,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悔恨。 总结:看来犯罪对自己、家庭、他人、社会来讲都是百害而不一利,留下的是痛苦、灾难、对自己来说简直是一种毁灭,所以当我们再提到违法犯罪[板书]的时候,我们就要在内心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要憎恶[板书]它,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危害

[板书],我们更要在行为上远离[板书]违法犯罪。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犯罪确实是可恶的了,犯罪给我们会带来那么多的危害,那我们怎么去防呢?怎样才能远离犯罪呢?要加强自己防范。 [板书]

怎样才能加强自我防范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小张同学,人家是怎么做的?我们来看一个案例,找个同学来读一下。

分析:小张同学喜欢上了别人的卡片,趁同学不注意带回家,也过了一把瘾,又种满足感了,可是随之而来代替这种满足感的是什么样的感觉呢?难过、自责、恐惧感,心里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什么头正?是留下来呢,还是还回去,两个小人在大家,最后幡然醒悟,悟到什么了呢?这样做不好,发展下去,可能会

走入歧途,可能会走入什么样地歧途呢?违法犯罪,今天一个漂亮的卡片,喜欢就像占为己有,明天同学带了一个值钱的派克钢笔,也想占为己有,再看到同学拿来交春游的钱,实在没有钱可能就去抢钱了,所以我要警惕自己发生犯罪行为,就要想小张一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树立法律意识,预防违法犯罪。[板书]

过渡:同学们来反思一下吧,我们是不是在小事上,也自觉的树立了道德和法律的观念了呢?生活中的那些小事,我们就真的音位它是小事而忽略它,不在意它,表现出一些不道德、不文明,可能是违反中学生守则的一些不良行为了呢?

[学生]:抄作业、考试作弊、带刀、篮球场吵架、乱扔垃圾、不良书刊、踩踏草坪、食堂插队、扫除应付??

总结: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良行为,老师也朴拙了一些这样的行为,我们一起来看一下[ppt]一定有同学会这么想,这些不良行为离违法犯罪似乎和还很遥远,没有太的阿关系,可是同学们还记得以前我给大家讲过的那个故事吗?一个青蛙实验的故事,美国一位心理学教授做过一个关于青蛙的实验,把一个欢蹦乱跳的青蛙,突然扔进沸腾的油锅,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只青蛙居然奋力一跃,竟出人意料地跳出油锅,安然逃生。过一会,教授又把这只青蛙放到一个盛满凉水的锅中,青蛙游得逍遥自在,怡然自乐。这时教授悄悄地从锅下给水加热,青蛙没有感觉,待到青蛙感到水温升高到足以危及生命时,它企图逃出苦海,但它却没有那奋力一跃的力量,只能葬身于锅底。 而其实我们所列举的那些不良行为就像是青蛙旁边的水一样,它会逐渐的升温,而我们也像青蛙一样,在这觉得无所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可是水在升温,直到水加热到我们无法承受时,那时也许已划向犯罪的深渊,而我们想要跳出来,恐怕为时已晚,所以我们要警惕这些在我们身边,随时再加热的不良性未,不能重演青蛙坐以待毙的悲剧。

刚才我们说的这些不良行为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不良行为,而 我国有一部法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专门有一张,把那些 程度比较严重的不良行为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也为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ppt]如果说刚才咱们列举的那些不良行为发展下去会走向违法犯罪,而这些不良行为就已经到了警戒线,非常危险,在有一点越界,就会发展成为违法犯罪,所以咱们同学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千万要提醒自己不要走上犯罪的道路啊。

[过渡]好,现在我们发现了身边了一些不良性为,它们就好像是潜伏在我们身边的一个个小地雷,一个不小心可能就引发爆炸,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小心的绕过它,而是要认真的来一次扫雷行动,怎样改正这些不良行为呢?请同学们以小组形式,选择一个或几个不良行为进行讨论,集思广益,选出一个记录员来,将方法记录下来,三分钟后请记录员汇报战果,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效果最好,可操作性最强!奉献出你的小妙招,让我们共同进步~

[学生]讨论中?

[教师]好,请各组记录员汇报你们的战果? (适时总结) 同学们说了好多方法,有些方法非常实用,比如?,很值得我们在生活中借鉴,但有一些方法也许有一定的个性,不一定每个人都适用,我们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逐渐的改掉坏习惯,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而这其中,最最本质的还是要求我们在思想上要重视道德修养。[板书]

分析:社会是复杂的,社会上的人是形形色色的,虽然我们生活在学校,但我们通过电视、书刊、网络也在接触这个社会,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无数事实表明,许多违法犯罪都是从沾染不良吸气开始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概括一下,我们中学生要做到“十戒”,哪十戒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第一戒“贪”。贪得无厌、总是不满足,要知道欲望无止境,知足者才常乐?

第二戒“奢”。穿名牌、讲排场不等于有面子,奢侈物质的背后膨胀的是一颗虚荣心?

第三戒“骄”。适时的低下头,你会发现,还是跳踏实地更舒服些?

第四戒“网”。从游戏中回到现实世界吧,警惕在PK的手指间玩物丧志啊!

第五戒“黄”。不要让它腐蚀了你的大脑,它会涂抹掉你青春本来的颜色?

第六戒“毒”。无数个例子告诉我们,这个东西摧残身体、扭曲人格、葬送前程,有些好奇就是到了解他的危害为止。千万不要去尝试,你吸它一口,它毁你一生。

第七戒“赌”。拿财物作赌注比输赢,不要为此输掉你的人生?

篇二:《防患于未然》教学案例

《防患于未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1、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2、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的人。

能力目标:1、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3、初步学会分辨是非 、分析事物的能力。

知识目标:1、知道、了解犯罪的危害。

2、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教学重点:认清犯罪的危害,加强自我防范。

教学难点:不道德的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导入:一中新闻播报

新闻内容:

1、2007年 6月1日起,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实施。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与原来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相比有7大亮点:

一、既与国际公约接轨又体现国情

二、体现了政府为主保障儿童权利的原则

三、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和安全

四、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五、关注特殊困境中的未成年人

六、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七、明确了相关处罚措施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为保护未成年人提供了更具体的更全面的法律依据。

2、我校举办了教师“成长杯”汇报课比赛,年轻老师们都参加了本次比赛,把他们在这一年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展现自我风采。

3、前日。海口市某中学的两名中学生伙同社会不良分子,抢劫了一辆出租车。出租车司机即使报警,警方在4个小时后神速破案。在警察逮捕两名中学生时,他们一脸的不在意,接着他们以轻松的状态面对警察的审讯。他们认为,他们是未成年人,是不会受处罚的。但结果却让他们痛哭流涕,后悔莫及,因为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老师:两名中学生的犯罪行为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要远离这种伤害,就要学会预防犯罪。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预防犯罪。

新课:

活动一:了解犯罪的危害性

观看视频《马加爵的审判片段》。思考问题: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有什么危害?

马加爵的故事学生都知道,用学生熟悉的案例来引发学生对犯罪危害性的思考,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考。

注意: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往往不全面,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补充。

结论: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活动二:案例分析《蓝极速网吧纵火事件》

2002年6月16日,北京市海淀区蓝极速网吧发生一起火灾事件,死25人、伤12人 。

4名纵火者均为未成年人,因与网吧服务员起纠纷而进行报复。因三人在犯罪时均是未成年人,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8月16日,依法不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并依法对他们从轻处罚。在纵火者中,两名(14周岁)被判处无期徒刑,一名(14周岁)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一名因不满14周岁而免于刑事责任, 已被北京市公安局收容教养。

思考问题:年龄小与犯罪无关,犯罪也不会受处罚,这个观点正确吗?请找出相关的法律依据.

同龄人的事例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这一案例能帮助学生直接找出问题的答案,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影象。

结论: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活动三:案例分析

4名纵火者同是一所中学的学生,在学校,他们不尊敬老师,不讲文明礼貌,老师多次批评,他们认为这是小事。接着他们无心向学,打骂同学,扰乱课堂秩序,曾因此受到了学校的纪律处分。

但他们非但没有接受教育,反而发展成在社会上偷窃财物、集体勒索,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

但是,他们仍然不悔改。为了报复网吧管理员,放火烧网吧,导致25人死亡,12人受伤违反了刑法,受刑罚处罚。

思考问题:4名学生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犯罪道路的?

注意: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往往难以全面,老师应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4名学生的行为发展过程。

分析结论:不道德的行为(小事)——违规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 问题2: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与犯罪行为有什么关系?

结论1、提高道德水平,从小事做起,预防犯罪。

活动四:阅读课本99--100页,回答以下问题:

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2、它对哪些方面进行了专章规定?

小组活动:沾染这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有什么危害?

结论:2、学习相关法律,加强法制观念,预防犯罪。

活动五:你说我说,诤言送朋友

我们如何预防犯罪?

要求:用一句话来概括

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开阔学生的思维,

板书:

三、防患于未然

(一)认清犯罪危害

1、违法犯罪所付出的代价极大

2、只要违法犯罪,年龄小也会受处罚

(二)加强自我防范

1、提高道德水平,从小事做起,预防犯罪。

2、学习相关法律,加强法制观念,预防犯罪。

篇三:【学练优】2016年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七课 第3框 防患于未然教案 新人教版

防患于未然

1

2

3

4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gr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