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更新时间:2023-06-12 11:1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冷水小学 陈为利

一、家庭背景

张巧,女,10岁,四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平时考试几乎都是班上中下成绩。性格上,胆小、多疑、自卑、不爱动。在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害怕参加活动;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说话,曾经因学习上的事对老师撒过谎。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喊到也因紧张而说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差。张巧的家离学校比较远,她属于借读生。她的父母都是外村工作,平时都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张巧交流沟通。唯一的交流就是问考试成绩,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长期这样,张巧也不再有实话对父母讲。总之,这是一个缺少爱与沟通的家庭。

二、 主要心理问题分析

通过几个月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张巧与人交往时最主要的表现是: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压抑心理。这三种心理的形成主要有以下的原因:父母期望值过高;集体的排斥。因此,作为老师,只有给予她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她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自由地与家长、老师、伙伴交往,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也能得到提高。

三、 矫正措施

(一) 劝父母降低要求,增加与孩子的沟通

通过家访,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到方式,劝说张巧父母为孩子减

压,还给孩子一片自由发展的天空。我把张巧这几年来的学习情况、性格、交往的发展状况以及她的智力发展分析给家长听,建议她们综合考虑张巧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要求,提出一些她能够达到的目标,并帮助她实现这一目标。克服望子成龙的急切思想,要注意观察她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通过给家长写信,学校联系薄等方式,建议家长对张巧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打骂,为张巧营造一个温馨、各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这样促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有利于减轻孩子与家长交往时的紧张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同时也能帮张巧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这是促使张巧自信地与人交往的起点。

(二)促进同学关心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培养张巧交往自信心方面,还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关心与爱护,帮助张巧在集体中找回自信,学会交往。

首先为张巧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我安排一个外向、活泼、乐于助人的同学做她的同桌。这样当张巧有困难时,同桌能热情地帮助她,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帮助她恢复对自己的信心。同时,也能让张巧在与同桌交往的过程中懂得热情,帮助人是赢得同学喜爱的首要条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张巧走好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其次,我还组织各种集体活动,让她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发挥张巧在小队活动中的作用,让张巧的优点积极表现出来,得到大家的认可,帮助张巧找回自尊,恢复信心。

另外,我还注意到张巧没有知心朋友,就在班上开展“手拉手”活动,活动一开始,暗示班内好同学和后进生交朋友,互相帮助。同时,通过这一形式促进张巧大胆地与优等生交往,逐步领悟到交往的方法,领略到交往的乐趣。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个体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通过激励的方法,发挥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循序渐进,帮助张巧树立交往的自信心。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张巧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家长反映她不再孤僻、难管了,能主动和父母谈学习上的事,有一定的自觉性,对父母不再报“喜”不报“忧”。在校内,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老师问题。以前,她孤独,不说话,现在有了一群知心朋友,平时也能主动去帮助同学。因为有了良好的交际关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期末考试语、数等各门学科均获得了“良”,一举从差生跃入中等生行列。

2011-10-2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gb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