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吴灵峰)

更新时间:2024-06-16 05: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黄山文峰学校教师教学论文

论文标题: 教材源于生活 探究引领启发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 部别: 小学部 姓名: 吴灵峰 论文提纲:

1.明确《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定位及总目标; 2.懂得“教材源于生活”,学会抓住课堂的灵魂; 3.生活即教育,探究引领启发。

【摘要】

作为《品德与社会》的授课教师,走进课堂之前必须明确《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定位是什么?总目标又是什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儿童的认知规律,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运用儿童的语言,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发挥图画、照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启发性,以儿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

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真正做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紧密相连。 【关键词】

课程定位 总目标 生活即教育 教材源于生活 探究引领启发 【参考文献】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究与实施》张茂聪 2012 山东教育出版社

《小学品德课程资源整合有效性研究》 杨文娟 2011 北京教育出版社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追求,教学中,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断创造新的教育形式和方法,以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这也是每一位《品德与社会》任教老师的追求。现结合多次听课、调查及学习,现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谈谈我的体会:

一、明确《品德与社会》课程定位与总目标是首要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段话首先给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

是中高年级,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六至九年级《思想品德》《政治》等学科相衔在接。这是作为一名教学《品德与社会》的老师所要明确的第一要求,在没有弄清楚或撇开这一课程定位的前提下的教学都是盲目的。

这种定位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种持续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它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有着共同之处,但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语文是要考试的,而《品德与社会》不考试,也正是如此,目前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应付、敷衍的教学现象,经过笔者的走访、调查发现,有的学校的《品德与社会》课几乎成“放羊课”,这与当代部分老师的急功近利思想密切相关,他们忽视了《品德与社会》对学生良好品德的素养,在“分数”与“品德”面前选择了“分数”。

也正因为如此,《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就无法实现,或者大打折扣,因为总目标明确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品德与社会》如我在在教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第一单元“让诚信伴随着我”一单元时,我采用的是“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积极创设出两种情境:一种是讲诚信的情境,另一种是不讲诚信的情

境,在这两种情境中,学生明显地体会到讲诚信是多么的重要,这就是本单元的核心,也是课堂价值所在。而这种精神层面的收获绝非“分数”能够相比较的。

二、教材源于生活,抓住课堂灵魂

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浅显易懂,学生在阅读方面不存在障碍,但是能否读懂则是教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笔者做过实验,同一篇章,在不同班级用不同的授课方法,最后小孩子们的感悟与启发程度不同。最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每堂课采用生活中的具体例子来诠释书本中文字,学生则兴趣高昂,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如果课堂上采用的是以本为本的授课方法,那么最后的课堂局面是死气沉沉,就更别说学生的各抒己见,谈何“品德”的培养?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在课前收集大量的生活中的例子,课堂上,就是分享例子的过程,在课堂上,同学们仿佛就是在诉说自己的故事,教师此时“因势利导”,给学生的留下的印象则是深刻的。

如我在教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时,我课前到我们小学部各班级(4~6年级)作了问卷调查(无记名),然后进行整理、分类,最后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大部分同学

都觉得感同身受,瞬间,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因为这些例子完完全全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课堂上,看着同学们时而开怀大笑,时而“愁云密布”的表情时,我试着问了一句:“在生活中,当你们遇到烦恼的时候,你该怎么做呢?”其实,答案已经包含在之前的交流中了。 又如在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一课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出生时、上幼儿园时、上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PPT,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大大小小十多双手套,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勾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所以说,教材是源于生活的,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而课堂的灵魂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抓住了灵魂,也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抓住了学生的思想! 三、生活即教育,探究引领启发

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学校课堂上、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社会上去,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一旦学生有这种探究精神,那么学生将会受到莫大的启发:我应该怎么做?其实,这种思考的本身就是道德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这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小孩子的品德的一个“塑型期”。

总之,我们教师一定要明白教材是源于生活的,在生活中能够找到支持书中理由的依据,同时,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教学中必须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在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在理解感悟中获得经验,逐步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其今后发展奠定基础。换言之,品德课的教学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运用儿童的语言,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发挥图画、照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启发性,以儿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真正做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紧密相连。

唯有如此,我们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才会不负众望,才会真正实现德育的伟大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fz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