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表(二) 关联词及虚词辨析与误用

更新时间:2024-01-22 05:3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词表(二) 关联词及虚词辨析与误用 1.“不单是??而是??”

“这已经不单是有趣的故事了,而是真实的血淋淋的搏斗了。”这一句子中的“不单是”是“不只是”“不仅是”“不光是”的意思,“不单是”常常和“还是”“而且是”搭配,表示递进关系,而“而是”一般和“不是”搭配,组合成“不是??而是??”结构,表示选择关系,否定前者,选择后者,因此“不单是”和“而是”分别属于不同关系的关联词组,不能混用。

又如:“在内蒙人民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纪念塔。”这里说“昭君不是人物”“昭君墓不是坟墓”显然是错误的,作者的意思是“昭君不仅是一个人物”“昭君墓不单是一个坟墓”,因此应该把“不是??而是??”改成“不单/仅/只是??而且是??”。

2.“不仅”

“不仅”常常和“而且”“并且”“还”等搭配,构成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组,一般来说“不仅”要用于前一分句,且后一分句必须有表示递进关系的词语相配合,不能单独使用。因此下面句子中的“不仅”属于误用:

“这一套科学的教学体系和方法,不仅为全国的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模板。”这里,“不仅”只用于一个分句中,后面没有表示递进的分句承接,因此是误用,应该在后面加上一个表示递进意义的分句。

3.“凡是??不少??”

“凡是”强调主语的总括性,强调主语范围内的“所有”性,常常与“都?‘总”等搭配组成关联词组,而“不少”强调的是大多数,很多,但不是所有,所以“不少”和“凡是”在语义上是相互矛盾的,不能构成搭配,属于误用。

如:“凡是在学问和科学研究上有成绩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这一句子中应该删掉“凡是”,保留“不少”,因为并不是每个成功的人都缺乏“客观物质条件”。

4.“非但??却??” “非但”一般和“而且”“反而”搭配,表示的是递进关系,而“却”表示的是转折关系,一般不能和“非但”连用。因此下面的句子中的“非但??却??”属于误用:

“当人们用尊敬的眼光看待这个‘服务门第’的时候,觉得他们非但毫不卑贱,却是比那些只想个人不想祖国四化建设的人高尚得多。”这里,并不应该是转折关系,而是递进关系,因此,应该把“却”改成“反而”或者“而且”。

5.“如果??因而??” “如果”一般和“就”“那么”搭配,表示假设关系;“因而”则表示的是因果关系,可以单用,也可以和“由于”等构成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组搭配使用。表示假设的“如果”和表示因果的“因而”搭配在一起则是搭配不当,是误用。

如:“如果课堂纪律不好,因而必然会影响到同学们的学习。” 6.“果然”和“虽然”

“果然”常常作为副词使用,表示事实和所说的或者所料想的一样,有时也作连词,表示假设事实和所说的或者所料想的一样。如:“你果然要参加,那我们就太高兴了。”

“虽然”是连词,表示让步关系,常常和“但是”等构成关联词组,如:“虽然他只学了一年汉语,可是已经可以和出租车司机流利地聊天儿了。”

下面句子中的“果然”则是误用。

“这首诗歌果然写的是旧社会发生的一般社会性质的问题,毕竟这里面包含着一些不健康的情绪。”这里前后两个分句之间明显应该是先让步,再转折的关系,因此不应该用“果然”,而要换成“虽然”,并在第二个分句前加上“但是”。

7.“即使??但是??”

“即使”一般和“还/也”等搭配,表示假设让步关系;而“但是”一般和“虽然”连用,表示转折关系。“即使”和“但是”不能搭配。因此下面句子中的“即使??但是??”属于搭配不当:“即使自己有很多正确的意见,但是也还要听听大家的意见,众人拾柴火焰高嘛!”这里应该删掉“但是”,让“即使”和“也”搭配。

8.“既然”

“既然”是表示推论因果关系的连词,要和“就”“那么”等搭配,而不能单独使用。单独使用“既然”是错误的。

如:“现在既然小孙决定要走了,小张和小孔都不会留下来的。”这里前面使用了“既然”后面却没有词语与之搭配,应该在“小张和小孔”后面插如“就”,或者在第二个分句前加上“那么”,构成“既然??就??”“既然??那么??”结构。

9.“况且”

“况且”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者追加理由,如“路不算远,况且还是快车,一定能准时赶到”。

“还是快车”是对“路不算远”所以能“准时到”的一个追加的理由。一般来说,“况且”不能用于反问语气的句子,如下面的句子就是错误的:

“再大的困难我们都克服了,况且这么一点点小事!”这里的“况且”应该改为“何况”,“何况”表示意义更进一层,可用于反问语气的句子。

一般来说,“何况”和“况且”连接两个句子时往往可以互换,其区别主要是后面接名词时表现不同,如“本国语文他都还没有学好,何况外国语文!”“老人晴天出门都很困难,何况雨天!”这里的“何况”都不能用“况且”。

10.“哪怕”

“哪怕”和“尽管”差不多,都是表示让步的连词,表示姑且承认某一事实。但是其承认的事实有所区别,“哪怕”承认的是假设的事实,表示假设并让步;而“尽管”承认的是已然的事实,表示已然和让步。“哪怕”不能用于表示对已然的让步,因此下面句子中的“哪怕”属于误用:

“雪已经融化了,哪怕远处的山顶上仍然是白茫茫的一片,也不能阻止春天的脚步了。”这里,“远处的山顶上仍然是白茫茫的一片”是客观的事实,应该换为“尽管”。

11.“然则”和“然而”

“然则”的意思是“既然如此,那么??”,在行文中常常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表示转折。两者意思不同,不能混用,否则为误用。

如:“焚烧自己的平庸之作,令人起敬,然则不必一一效法。”这里“然则”用得不妥,用“然则”应该是顺着上文的意思去说,去推论,而此处则明显是转折,应该改用“然而”。

12.“尚且??更是??”

关联词语的功能是用来表示词和词、词和短语、句子和句子之间的某种关系。关联词语之间的搭配,有的是固定的“对象”,不可以任意地更换。如果任意搭配,就会造成句子关系的混乱,前后不连贯,造成逻辑关系的混乱。

如:“像这篇文章,算是一篇佳作了,病句和用词不当的地方尚且那么多,其他考卷中字词句不过关的现象就更是严重!”这一句子中的“尚且”与“更是”搭配,显得生硬,属于搭配不当。“尚且”表示的是递进关系,“尚且”引出一个作为依托的事情,然后一般用“何况”引出另外一件事情,把要表达的意思更推进一层。除了“何况”以外,能和“尚且”搭配的还有“别说”“不用说”“反而”“反倒”等,前面的句子后半部分可以改成“更不用说其他的考卷了”。

13.“甚至”

“递进”关系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顺进关系,一是逆进关系,“甚至”的作用是提出一个突出的事例,用于表达顺进的关系,如“所有的男同学,甚至一些女同学,都自告奋勇地参加这次探险活动”。 如果把“甚至”用于逆进关系的表达,则是误用。

如:“他平时一运动就累得满头大汗,甚至打羽毛球。”这一句子里的“甚至”引出的“打羽毛球”不是比“运动”顺进一层,而是退后一步,即逆进一层,所以不能用“甚至”,可以改为表示逆进的“何况”“更不用说”等。

14.“首先??然后??”

“首先??然后??”用来表达先后发生或要做的两件事情,表示顺承语义关系。如果将“首先??然后??”用于没有先后之分的两个分句中,则是误用。

如:“我们在各项工作之中,首先要有冲天的干劲,然后要有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这一句子中,“首先??然后??”连接的两个分句并没有先后、轻重之分,不是顺承的语义关系,可以改为表示并列语义关系的“既??又??”。

15.“虽然??但是??”和“即使??也??”

“虽然??但是??”和“即使??也??”表示的都是让步关系,但是“虽然?·?但是??”侧重让步和转折,“虽然”引出的让步的事实只能是已然性的事实,而不能是未然的、假设的情况;“即使,,91出的让步的事实则多是未然的,假设的情况,侧重假设和让步。因此,把“虽然??但是??”用于对假设事实的让步,是误用。

如:“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绝对不能骄傲,何况我们的工作做得还并不好呢?”这里因为实际上“工作做得还并不好”,可见“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不是已然的事实,而只是一种假设,因此不能用“虽然”引出,而要用表示假设的“即使”,后面也相应地换为 “也”,构成“即使??也??二结构,表示假设让步。

16;“为了”和“因为”

“为了”和“因为”这两个关联词看起来差不多,其实不然,两者存在差别,不可混用。“为了”表示目的,而“因为”则表示原因。

如:“期中考试,我数学得了个满分,我赶忙奔回家中,想快点告诉我妈妈这个消息。一个月前,她还为了我数学考试不及格,狠狠地骂了我一顿呢。”这一句子中,“我数学考试不及格”表示的原因,而不是目的,因此不能用“为了”,而要用“因为”。

又如:“因为要开好这个班会,我们几个班委在一起整整商量了一个下午。”这里“开好班会”是未然的事情,应该是目的,而不是原因,所以应该用“为了”,而不应该用“因为”。

17.“因为??因此??”

“因为”是表示原因的关联词语,“因此”是表示结果的关联词语,两者看起来很搭配,其实不然。“因此”的意思是“因为这样,所以??”,其意义里已经包含了“因为”的意思,所以不能再和 “因为”搭配,下面句子中的“因为??因此??”属于搭配不当:

“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因此我要做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不做共产党员不应该做的事。”这里的“因为??因此??”应该改为“因为??所以??”,或者删除“因为”。与之相似的误用还有“由于??因此??”。

如:“这本文集中的文章,由于出自很多不同作者之手,因此文风各异,表达的思想也多种多样。”这里的“由于??因此??”也应该改用“由于??所以??”,或者删除“由于”。

18.“由于??于是??” “由于”的意思是“因为”,表示原因,常常用于前一分句,引出事件的原因,经常跟“所以”“就” “才”等搭配,表示因果关系。而“于是”的意思是“这样一来,就??”,表示的是承接的语义关系,因此两者看似相同,其实不能搭配。

如:“由于初中外语教学的进度偏快,于是那些在小学没有接触过外语的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分外地吃力。”这一句子中的“由于??于是??”属于搭配不当,可以改为“由于??所以”。

19.“只有??就??”

“只有”表示条件中的必要条件,即必须存在这样的条件才能产生其后的结果,强调不能缺少,其常常和“才”搭配,组成“只有??才??”结构,表示必要条件。

“只要”表示的是充分条件,即有了这个条件就足以产生其后的结果,强调足以产生,

常常和 “就”搭配,组成“只要??就??”结构,表示充分条件。因此,下面句子中的“只有??就??”属于错误的搭配:

“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地开拓,就能在艺术世界中不断地进取。”这里,表示的是必要条件,应该用“只有??才??”。

又如:“只有对真理有着不懈的追求,就会迟早有——天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这里要表达的是充分条件,应该使用“只要??就??”。

20.“从而”“进而””和“因而”

“从而”侧重表示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而”侧重表示递进关系;“因而”侧重表示因果关系,且所表示的结果往往是人们不希望见到的。

如:“我们在对某些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后,从而应该思考教育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这里的“从而”是“进而”的误用,其表示的意思是递进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

21.“对”“对于”和“关于”

“对”和“对于”的意思和用法都差不多,一般来说,凡是可以用“对于”的地方,也都可以用“对”替换,不过反之则未必,如:“他对孩子很严厉”中的“对”就不能换成“对于”。一般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多用“对”,而不是“对于”。

“对”和“对于”表示是对象,而“关于”则表示的是所涉及的范围,如:“关于星座,有很多美丽的传说。”

22.“虽然”“尽管”和“即使”

“虽然”和“尽管”都只表示让步,而不表示假设,其引出的情况要是一个已然性的事实,后面常常和“但是”“可是”等相呼应;“即使”表示假设性的让步,其所引出的分句所表示的事情应该是未然性的。“虽然”更倾向于转折,而“尽管”则倾向于让步,但总体来说,两者的意思差不多。

如:“预算尽管制定得再准确,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会发生变化。”从后面的“也”来看,这一句子中的“尽管”应该是“即使”的误用,从意义上看,“制定得再准确”,既然用了“再”,则明显不是一个已然性的事实,而只是一个假设的情况,所以应该改为“即使”。

23.“除非”和“除了”

“除非”是连词,表示惟一的条件,相当于“只有”,常常和“才”“否则”“不然”等组合成关联词组;“除非”还表示不计算在内,这时的意思和“除了”差不多。“除了”是介词,表示所说的不计算在内,其和“还”“也”等连用时表示在什么之外还有别的,其和“就是”连用,表示不这样就那样。

如:“进山只有一条路,除了他,没有人认识,除非是他肯答应领我们进山,否则我们进去了也只能是去送死。”

24.“逐步”和“逐渐”

“逐步”的意思是一步一步地发展,带有明显的阶段性,一般用于表示人有意识而又有步骤的阶段性的变化;“逐渐”侧重于事物缓慢的、自然而然的变化,没有阶段性。

如:“我们要通过我们的劳动,逐步把这块荒地变为肥沃的耕地。泪水逐渐模糊了我的双眼。”

25.“忽然”“突然”和“猛然”

“忽然”是副词,词义程度较轻,常常用在谓语动词之前作状语,如“一直淅淅沥沥的雨忽然大了起来”。

“突然”是形容词,可以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也可以作定语、谓语、补语等,可以受程度副词 “很”的修饰。如:“他来得太突然了,我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

“猛然”是副词,词义程度比“忽然”要重,强调忽然发生并且很有气势,强而有力。如:“说到这里,他猛然抬起头厂瞪着我,似乎我就是那个欺骗他的人。”

26.“互相”和“相互”

“互相”是副词,一般只能作状语。“相互”是形容词,可以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此

时和“互相”意思基本一致,也可以作定语修饰名词,表示两相对待的、彼此的。因此在定语位置上只能用 “相互”,否则属于误用。

如:“这两种化学物质发生互相作用后,可以产生一种新的化学物质。”这一句子中的“互相”属于误用,其处于定语的位置上起修饰“作用”,因此应该用形容词性的“相互”,改为“相互作用”。

27.“几乎”和“简直”

“几乎”和“简直”都表示相差得非常微小,非常接近,但是“简直”的语气比“几乎”强,词义程度比“几乎”重,强调相差极其微小或几乎相同。

如“他几乎被她骗得团团转”(没有被骗得团团转)“他简直被骗得团团转”(他可以说是被骗得团团转。

28.“连续”和“陆续”

“连续”表示一个接着一个,连接很紧密、均衡,是动词,常常做谓语,不可重叠;“陆续”是副词, 经常做状语,表示动作不是同时发生,有先有后,时断时续,连接得不一定很紧密,可以重叠为“陆陆续续”。

如:“最近这条路上连续发生了几起抢劫案件。”“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陆续走出了教室。”下面句子中的“陆续”则属于误用:

“这陆续不断的打击简直使他丧失了斗志。”这一句子中的“陆续”处于定语位置上,属于误用,应该改为“连续”。

29.“一再”“再三”和“屡次”

“再三”的意思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如“再三表示感谢”“再三强调”等;“一再”也表示一次又一次,表示情况反复出现。一般来说“再三”所表示的重复的事件多为好的事件,而“一再”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屡次”则表示一次又一次,强调动作或活动的次数多,而“一再”和“再三”都只是强调重复,并不强调次数。

如:“中美之间的关系一再动荡,已经影响了两国的正常利益。,,(‘他再三向我表示感谢,我都被他谢得有点儿不好意思了。”“他的屡次失败让我们对他失去了信心。”

30.“尤其”和“特别”

“尤其”是副词,表示更进一步,说明一个突出的事物,语气较重;“特别”是形容词兼副词,也表示更进一步,但语气较轻,此外还有“与众不同的”“格外的”“特地”的意思,这些意思都不能用“尤其”来表示。

如:“我喜欢这件工艺品是因为它的样式十分特别。”“我特别来看望你。”“你的这件衣服颜色特别好看。”这三个句子中的“特别”都不能用“尤其”来表示。

31.“一起”和“一齐” “一起”强调的是“一同”,侧重指动作、事情发生在同一个场所,如:“我们一起去食堂吃饭。”

“一齐”则侧重指“同时”,强调的是时间上的共同性,如:“大家一齐唱了起来。”因此,下面句子中的“一齐”属于误用:“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就是很要好的朋友,毕业以后又在同一家公司一齐工作。”这里,强调的是两个人在同一家公司同一个场所工作,因此不应该用“一齐”,而应该改为“一起”。

32.“必定”“必然”和“一定”

“必定”的意思是强调说话人对事物的肯定性的推测或者判断;“必然”则侧重从事理上出发客观地推导出某一确定的结果。因此,如果强调的是客观性,则用“必然”,如果强调的是主观上的判断,则用“必定”。

如:“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会代替资本主义。”这里使用“必然”就是在强调这是一种客观规律,而不是某一个人的主观判断,显然比表达成“资本主义必定灭亡,社会主义必定会代替资本主义。”要更具说服力。

“必定”表示人的主观判断,但是这种判断一般是对客观事理的分析和判断;而“一定”

则只是侧重主观意志、主观态度的坚决,完全是主观上的看法或意见。

如:“我们一定会赢”是在表示一种决心和态度,“我们必定会赢”则应该是在充分分析对比了两方的力量之后所做的判断。

33.“往往”和“常常”

“往往”表示通常情况下一般应该怎样或者可能怎样,侧重指其规律性或推论性;“常常”指动作行为重复的次数多,强调其频率性,而不一定带有规律性或推论性。“往往”强调事情发生的规律性,如:“每到考试,他往往都会捧个大鸭蛋回家。”而“常常”侧重事情发生的频繁性,如:“他常常来我家。”

“这几天我往往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这一句子中的“往往”属于误用,这里有时间段的限制“这几天”,其没有强调“这几天”应该收到电子邮件,而只是想表达收到了很多电子邮件的意思,因此强调的是频繁性,应该改为“常常”。

34.“一向”和“一直”

“一向”表示的时间是从过去到现在,不能表示将来的时间;“一直”则可以表示过去、现在,也可以表示将来。如:“他一向很简朴。”这是说从过去到现在他都很简朴,这一意思也可以换成“一直”。但“我会一直爱你、呵护你的。”这里的“一直”表示的是将来,就不能换成“一向”。

35.“于是”和“因此”

“于是”表示的顺序承接的关系,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顺序上的承接性,并不很强调结果性;“因此”则侧重表示因果关系,强调结果性。在使用“因此”的时候,要求原因和结果都表达得比较明显,因果关系突出。

如:“大家一鼓励,我因此就有了信心。”这一句话中“因此”属于误用,因为这一句子中的“原因”不明显,如果要使用“因此”可以强调一下原因,如改为“大家都鼓励我,因此我有了信心。”而“一鼓励”带有轻松、随便的色彩,没有强调出原因,所以应该换用“于是”。

36.“还是”和“或者”

“还是”和“或者”都表示选择关系,但是“还是”主要用于表示选择疑问,而“或者”则用于陈述句之中。如:“贝克汉姆十分惊讶地问:‘难道你到现在还没拿定主意加入皇家马德里或者曼联?”’这一句子中的“或者”属于误用,因为这明显是一个表示选择的问句,因此应该换用“还是”。

37.“本来”和“原来”

“原来”和“本来”都有副词的用法,但“本来”强调事情理应如此,常常和“就”搭配使用,如“他本来就应该还我200元钱”,“原来”的意思是发现过去不知道或者对情况有所认识。如“原来你们两个人一起骗我啊!”

38.“虽然”和“固然”

“虽然”的意思是表示对事实的让步,承认前一分句为事实;“固然”也表示承认某一事实,引起下文的转折。“固然”侧重于确认某种事实;“虽然”则更侧重于让步。从语法上看,虽然可以用于主语前,而“固然”则很少用于主语前。

如:“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这种转向---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是促成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着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这一横线处应该选择“固然”,表示强调一个事实,引起下文的转折,而不带有假设的意思。

39.“无论”和“尽管”

“无论”和“尽管”都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但是“无论”表示的无条件,而“尽管”表示的是让步条件。两者的用法也略有不同,“无论”要求后面带有表示任指的或者表示选择性的词语,如“多大”“准”“好不好”等,而“尽管”后面则不能出现这样的词语。因此,下面句子中的“无论”应该改为“尽管”:

“这些年来,他无论遇到许多挫折和困难,他也坚强地挺了过来。”这一句子中的“许

多挫折和困难”并不是任指性的词语或者选择性的词语,因此不能和“无论”搭配,可以改用“尽管”,或者把“许多挫折和困难”改为“多少挫折和困难”。

40.“不及”和“不如”

“不及”只用来比较不同的人或者事物,前后所搭配的都只能是名词性成分,如“我们班的成绩不及他们班”等;“不如”除了可以用来比较人或者事物以外,还可以比较动作行为的利弊、得失。因此,其前后所搭配的还可以是动词性成分或小句。如“他跑得不如你跑得快”。此外,“不及”还有“来不及”的意思,这一意义是“不如”所没有的。因此,下面句子的“不及”属于误用: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及回家卖红薯。”这里。比较的是两个事件,用小句来表达的,因此不能用“不及”,应该换为“不如”。

41.“让”“叫”和“被” 在作介词表示被动意义时,“让”“叫”的用法和“被”基本相同,但是“让”和“叫”多用于口语,正式、庄重的场合则应该使用书面语色彩较强的“被”。此外,“叫”和“让”还有“允许”“命令”的意思, 所以有日寸会有歧义。

如:“旗子没叫他拿走,旗子让她拿走了。”这里的“叫”和“让”可以理解为“被”,意思是“旗子没被他拿走而是被她拿走了”,也可以理解为“允许”和“命令”,意思是“旗子没允许他拿走,而是命令她拿走。”

另外,“被”字后面常常可以省略名词性成分而紧邻动词,如“他被打了”“他被录取了”,这时,不能替换为“叫”和“让”。

42.“十分”和“非常”

“十分”和“非常”都表示程度很高,但是“非常”可以重叠使用,如“这座山非常非常高”,而“十分”则不能重叠使用。此外,“十分”前面可以加“不”,表示程度没有那么高,如“这次的考试成绩不十分理想”,意思是“不太理想,但还算理想”,而“非常”则不能和“不”搭配。

43.“不必”和“未必”

“不必”和“未必”看起来形式、意义都差不多,其实不然。“不必”的“必”是“必须”的意思,“不必”就是“不必须”;“未必”的“必”是“必定”的意思,“未必”就是“不一定”。两个词意义差别较大,不能混用。

如:“他虽然赢得了多次分站的冠军,但是总冠军却不必是他的。”这一句子中的“不必”显然属于误用,其要表达的是“不一定”的意思,因此应该用“未必”。

词表(三) 成语辨析与误用 1.“不负众望”和“不孚众望”

“不负众望”的意思是不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期望;而“不孚众望”的意思是不被众人所信服,有辜负了别人的期望的意思,两个成语的意义正好相反,因此绝对不能混用。

如:“我们公司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不孚众望,顺利拿下了这场价值几百万的‘招标’。”这里的“不孚众望”显然应该改为“不负众望”才合乎文意。

2.“不假思索”和“不加思索” 这里,“不假思索”是成语,其中“假”是“凭借”“依靠”的意思,意思是不需要凭借任何思考就可以作出某种反应,形容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做事快捷。

而“不加思索”则是“不假思索”的错误写法,“加”是“假”的别字,但是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不加以思考就作出反应”所以也符合原词语的意思,因此“不加思索”的写法也流传下来了。有的成语词典收录了“不加思索”,认为是“不假思索”的另一种写法。

3.“不刊之论”

“不刊之论”的意思是十分正确,不须进行更改的言论,“刊”是修改的意思,而不是刊登的意思,如:“他的这篇文章写得狗屁不通,简直就是不刊之论。”这里的“不刊之论”显然属于误用,“不刊之论”指文章是字字珠玑、不可修改的好文章,而不是“狗屁不通”的

文章,显然说话人是把“刊”理解成了“刊登”,认为“不刊之论”是“不好到不能刊登出来的言论”了。

4.“差强人意” “差”,稍微、尚、还;“强”,振奋。“差强人意”的本意是“还算能够振奋人心”。《后汉书·吴汉传》中有“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现在的意思是指大致上能够使人满意。如:“京沪线上的救护工作,比起其他各线来,还是差强人意的。”

需要注意的是,“差强人意”尽管不是“非常使人满意”,但是还是使人满意的,不能用来表示不满意的情况。

如:“他的学习总是差强人意,天天都要挨老师的寸比评。”这里的“差强人意”明显属于误用,说话人要表达的应该是“不令人满意”的意思,不能用“差强人意”。

又如:“我对学生工作不熟悉,你却偏让我去做学生工作,这不是差强人意吗?”这一句子中的“差强人意”也是误用,说话人要表达的意思是“强人所难”,而不是“还算满意”,因此可以改用“强人所难”。

5.“蹉跎岁月”

“蹉跎岁月”也做“岁月蹉跎”,其意思是指白白地虚度了光阴。“蹉跎”,时间白白过去。出自晋代阮籍的《咏怀诗》“日月忽蹉跎”。“蹉跎岁月”并不用来形容“时光飞逝”,因此下面的句子中的“岁月蹉跎”属于误用:

“光阴似箭,岁月蹉跎,古老的北京城现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的“岁月蹉跎”与“光阴似箭”相并列,显然把意思理解错了,可以改用“日月如梭”等成语。

6.“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用来形容藏书极多。“汗牛”指用牛搬运书籍,使牛都累出了汗。“充栋”指书放在一起充满了整个房间。出自唐代柳宗元的《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一般来说,“汗牛充栋”只用来形容藏书很多,不能用来形容别的事物多。因此下面句子中的“汗牛充栋”属于误用:

“他是一个古玩收藏爱好者,家里收藏了大量的汗牛充栋的古玩。”这个句子中,一方面“大量”和“汗牛充栋”的意思重复,一方面“汗牛充栋”也不用于指古玩的数量多。

7.“接踵而至”

“接踵而至”形容很多人脚跟脚地接连到来,也形容事物接连出现。但是“接踵而至”侧重宋的人很多,并不侧重指来人间隔时间很短,因此下面句子中的“接踵而至”属于误用:

“他刚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王立新便随后接踵而至。”这一句子中的“接踵而至”的意思是要说“王立新”随后脚跟脚地来到,强调时间间隔很短,不应该用“接踵而至”,可以换用熟语“脚跟脚地”等。

8.“连篇累牍”

“连篇累牍”形容篇幅冗长繁复。“牍”是古代写字用的木简。《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连篇累牍”带有贬义色彩,因此下面句子中的“连篇累牍”属于误用: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黄鹤楼写下了不朽的诗篇,可谓连篇累牍。”这里对“连篇累牍”的意思理解至少有两个错误,一是“连篇累牍”指的是篇幅长,内容冗长,而不是指数量多;二是感情色彩不符,这里明显是褒义的色彩,而实际上“连篇累牍”是贬义词。

9.“屡试不爽”

对“屡试不爽”理解的偏差主要出现在对“爽”的理解上,“不爽”并不是“不高兴”“失败”的意思,而是“没有差错”的意思,“爽”的意思是“差错”,因此“屡试不爽”的意思是“经过多次实验都没有任何差错”,而不是“多次尝试都让人不高兴”的意思。下面句子中的“屡试不爽”属于误用:

“他一直想在这家报纸的主版上留几个铅字,可惜的是他水平不济,屡试不爽。”显然,

这里把“屡试不爽”理解为“屡试不中”的意思,是误用。

10,“毛遂自荐” “毛遂自荐”比喻自己推荐自己去承担某一项工作。《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二五七年),秦国的军队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的平原君向楚国求救,他门下的食客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前往楚国谈判。“毛遂自荐”侧重自己推荐自己,而不是指自己介绍自己。因此下面句子中的“毛遂自荐”属于误用:

“他觉得自己是知识分子,不应该主动跟这个没见识的农民毛遂自荐,可对方又不吭气,没办法,他只好先开口。”这里的用“毛遂自荐”的意思是自己介绍自己,属于误用,应该改为“介绍自己”等。

11.“面面相觑” “面面相觑”是形容做错了事情或者极其惊慌时,所有的人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的样子。下面的句子的“面面相觑”属于误用:

“半天看不到一顶帐篷,但不时可以看到狐狸和黄羊。这些牲畜对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并不感到惊慌,有时还站在离我们几十步远的地方面面相觑。”这里,用“面面相觑”只是为了表示“相互看”,这是错误的,而且前文已经说了“并不惊慌”,所以这里不应该用“面面相觑”,用普通的“相互对视”“互相看”等即可。

12.“名不虚传”和“名副其实”

“名不虚传”指流传开来的名声和实际的相符,侧重指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宋朝华岳《白面毒渡》:“系船白面问溪翁,名不虚传说未通”。“名副其实”侧重名声或名称和实际的一样,不论名声好坏都可以,而不一定带有“很好”的意思。因此下面句子中的“名不虚传”属于误用:“到了中学,就要遵守中学的一切规章制度,学好中学相应的课程,做一个名不虚传的中学生。”这里的“名不虚传”显然并不一定是“好的名声”,只是说“中学生”的名称要和实际相符合,所以应该改为“名副其实”。

13.“面目全非”和“面目—新”

“面目全非”的意思是样子完全改变了,形容变化很大,与以前完全不同,现在多用作贬义,多指变得更坏了。“面目一新”的意思是改变了老样子,出现了新面貌,是褒义词,多指变好了。因此下面句子中的“面目全非”属于误用:

“一九二六年下半年,天津新出版了两张报纸,九月一日,停刊了几年的《大公报》由李鸾、胡政之等接办,重新复刊,面目全非,大家都很佩服。”这里的“面目全非”的感情色彩显然与全句的感情色彩不一致,应该改为“面目一新”。

14.“摩顶放踵”

“摩顶放踵”是一个比较生僻的词语,很多人把它和“接踵摩肩”相混淆,认为两者差不多,都是形容人很多的意思,实际上不是这样。“摩顶放踵”的字面意思是“从头到脚后跟都磨伤了,形容不怕劳苦,不顾惜身体。”《孟子·尽心上》中“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因此下面句子中的

“摩顶放踵”属于误用:

“往日有些冷清的朝阳公园,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游人摩顶放踵、分外拥挤。”这里的“摩顶放踵”指的是人非常多,显然属于误用,应该改为“接踵摩肩”

15.“排山倒海”

“排山倒海”的意思是把山推开,使大海翻转,形容声势或者力量巨大,不可阻挡。宋朝杨万里的《六月二十四日病起春雨》诗中“病势初宋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排山倒海”侧重指声势,指速度、变化等属于误用:

“列车在高速飞驰着,车窗外两旁高大的树木和楼房,如排山倒海一样,一眨眼就飞了过去。”这里用“排山倒海”形容速度快,显然不妥,应该删去。

16.“萍水相逢”和“不期而遇” “萍水相逢”的意思是像水里的浮萍一样,偶然遇到一起,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唐朝王勃《滕王阁序》中有“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因此“萍水相逢”只能用于形容和陌生人的第一次见面,不能用于和熟识的人的偶然见面。而“不期而遇”的意思是没有经过相互约定就碰面,只用于熟识的人。因此下面句子的“萍水相逢”属于误用:

“我和他好长时间没有见面了,没想到这次在天安门广场上萍水相逢了。”既然“好长时间没有见面了”,那么两个人就一定是彼此认识的,因此不能用“萍水相逢”应该改为“不期而遇”。

17.“迫在眉睫”

“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十分紧急,已经近在眼前。“眉”“睫”是眉毛和眼毛,比喻很近的地方。出自《列子·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间,来干我者,我必知之”。“迫在眉睫”侧重指紧急的事件,如“战争”“危险”“敌情”等,不能指一般性的事件,因此下面句子中的“迫在眉睫”属于误用:

“日子过的飞快,转眼之间,开学的日期已经迫在眉睫了。”这里的“迫在眉睫”只是一般性的“将要”“近在眼前”,并没有紧急的意思,所以不妥,可以改为“近在眼前”等。

18.“七手八脚”和“手忙脚乱”

“七手八脚”形容众人一起动手,忙乱不一致,其意义侧重指因为许多人而杂乱,一般只作状语。“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情慌张而没有条理,可以指许多人,也可以指一个人,常常做谓语。下面句子中的“七手八脚”属于误用:

“这忽如其来的一场大雨,浇得人们七手八脚,有的忙着找雨具,有的赶紧往家跑,有的躲在屋檐下??”这里“七手八脚”并不是指因为人多才杂乱,而是指每一个人都很忙乱,所以应该换用“手忙脚乱”。

19.“棋逢对手”和“旗鼓相当” “棋逢对手”也作“棋逢敌手”,意思是说下棋碰到了相匹配的对手。比喻双方实力相当。出自唐朝杜荀鹤《观棋》诗,“有时逢敌手,对棋到深更”。“旗鼓相当”是指交战双方的兵力相等,比喻双方水平不相上下。“棋逢对手”侧重在本领、能力等方面的相当,不跟表示对象的介词词语搭配。

“旗鼓相当”侧重在力量、气势上的对等,可有和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搭配。因此下面的句子中的“棋逢对手”属于误用:

“他家是这一带的名门望族,附近能和他家棋逢对手的,找不出几个来。”这里说的和“他家”在财力、人力等势力上相当,因此用“棋逢对手”不太妥当,应该改用“旗鼓相当”,而且表示对象介词结构“和他家”也不能和“棋逢对手”相搭配。

20.“杞人忧天”

古代传说杞国有个人整天都担心天会塌下来,后来用“杞人忧天”比喻多余的忧虑。这一词语不只是表示一般性的忧虑,而是侧重这种忧虑是多余的,没有根据的。因此下面的句子有误用现象:

“体育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标志,然而近几年来,以增强人类身体素质为宗旨的体育,露出了令人杞忧的异化趋势。”这句话中的“杞忧”就是“杞人忧天”的缩减形式,说话者把它当成了“忧虑”的同义词,这显然是不确切的,应该改为“忧虑”。

21.“气急败坏” “气急败坏”指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的样子,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带有贬义色彩。下面句子中的“气急败坏”属于误用:

“战士们听说土匪又杀害了几个乡亲,个个都气急败坏,纷纷表示一定要尽快攻陷土匪的老巢。”这里用“气急败坏”来形容“战士们”显然感情色彩表达有误,应该改为“义愤填膺”等带褒义色彩的词语。

22.“气象万千”和“瞬息万变”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非常壮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瞬息万变”是指变化很快而且很

多。有的人把“气象万千”理解为“气候变化很快很多”,这是不对的。因此下面句子中的“气象万千”属于误用:

“他以前住在山区,那儿的天气变化多端,可谓气象万千。”这里说的是天气变化多而且快,应该改为“瞬息万变”。

23.“千头万绪”

“千头万绪”也作“千端万绪”,形容事物繁杂,头绪很多。下面句子中的“千头万绪”属于误用:

“这出戏的情节曲折动人,真是千头万绪。”这里的“千头万绪’’的意思应该和“情节曲折”联系起来,表达的是“变化多端”的意思,因此应该改用“千变万化”或者“变化多端”等词语。

24.“千载难逢”

“千载难逢”的字面意义就是上千年也难以碰到,形容机会极其难得与可贵,其语义较重,不能用于一般的重要性的情况,如下面的句子中的“千载难逢”就属于误用:

“‘六一’儿童节,我们千载难逢的节日,你终于来到了!“六一”是每年都会有的节日,算不上是“千载难逢”,因此可以改为“盼望已久”等词语。

25.“巧夺天工\和“鬼斧神工”

“巧夺天工”的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高超冠绝。夺即胜过。出自元朝赵·孟瞑《赠放烟火者》诗,“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鬼斧神工”也作“申工鬼斧”,形容技艺精妙、高超,几乎不是人工所能制作的。出自《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镰,镰成,见者惊犹鬼神”。

在强调技艺精巧高超的程度上,“巧夺天工”侧重指胜过天然,而“鬼斧神工”侧重指非人力所能做到的。因此下面句子中的“巧夺天工”属于误用: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眉,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这里用“巧夺天工”来形容本来就是天然形成的“苍山”“洱海”,显然是不确切的,应该改为“鬼斧神工”来赞美。

26.“巧舌如簧”和“如簧之舌”

“巧舌如簧”和“如簧之舌”都用来形容人能说会道,会花言巧语。但是也有区别,最主要的区别是“巧舌如簧”是主谓结构,意思是“说话动听,舌头灵活得好像弹簧一样”,其是谓词性的结构,经常在句子中做谓语。而“如簧之舌”是定中结构,意思是“会说花言巧语的好像弹簧一样的灵活的舌头”,其是名词性的结构,经常作宾语中心语。因此下面句子中的“巧舌如簧”属于误用:

“他鼓起他那巧舌如簧。引经据典,高谈阔论起来。”这里“巧舌如簧”做宾语,指的是“灵活的舌头”所以应该改为“如簧之舌”。

27.“倾巢出动” “倾”,尽。“倾巢出动”的意思是窝内所有的鸟或虫都出来了,比喻全体成员一起出动,带有比较强烈的贬义色彩。因此下面句子中的“倾巢出动”属于误用:

“公安机关一听到犯罪嫌疑人的消息,立即倾巢出动,终于一举抓获了所有的罪犯。”这里用“倾巢出动”来形容公安人员的行动,显然用错了感情色彩,应该换用比较中性的“全体出动”等词语。

28.“青梅竹马”

“青梅竹马”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长干行》,“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形容幼年男女天真无邪地在一起玩耍。“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形容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关系,而不能用于形容同性伙伴之间的关系。因此下面的句子属于误用:

“欧阳现在是我最好的同学和哥们儿,也是我青梅竹马的玩伴儿,别人都说我们俩好得跟亲兄弟似的。”这一句子里,“欧阳”是我的“哥们儿”,又“跟亲兄弟似的”,可见两人应该同为“男性”,因此不能用“青梅竹马”来指两人的关系,可以换为“童年时的玩伴儿”等

词语。

29.“罄竹难书”

“罄竹难书”也作“罄笔难书”,意思是用尽了所有的竹子(笔)也写不完,比喻事情多得写不尽,特指罪行非常多,难以写尽。一般来说,“罄竹难书”多用于指罪行多,而少用于其他的方面,带有贬义。

如:“巴金老先生可歌可泣的一生,罄竹难书,实在无法用笔墨来表达。”这一句子中的“罄竹难书”用来指“巴金老先生”一生的事迹,感情色彩不对,应该属于误用,尽管这样的用法时有出现,但是我们认为“罄竹难书”特指罪行多,带有贬义,因此上面句子中的“罄竹难书”是误用,应该改为“难以尽述”等中性词语。

30.“求全责备” “求”“责”的意思是要求,“全”“备”的意思是完美、完备。“求全责备”的意思是要求尽善尽美,完备无缺,强调完美之极。不能根据“责备”就将这个成语理解为“批评”的意思。下面句子中的“求全责备”属于误用:

“他一生光明磊落,经常为了一点儿小事而求全责备自己。”这里,说话人明显把“责备”和“求全责备”的意思弄混了,而且从语法上说,“求全责备”不能再带宾语,如果要表示“求”和“责”的对象,可以由介词“对”引介,如上面的句子可以改为“对自己求全责备”,意思是对自己要求严格、追求完美。

31.“趋之若骛”

“趋之若鹜”的意思是像成群的野鸭子一样追逐着某一事物,比喻很多的人争抢着去追求某种东西,带有贬义色彩。因此用于表示褒义的场合为误用。

“昨天的记者招待会上,记者们的热情空前高涨,都趋之若鹜地向发言人提各种问题。”这里用“趋之若鹜”来比喻“记者”,显然感情色彩不符,褒贬失当,应该改用“争先恐后”等中性词语。

32.“人同此心”

“人同此心”的意思是人们都有着同样的心情,一般和“心同此理”连用,表示对于某个事情,一般人的感受和想法不会差得太远。要注意的是“人同此心”并不是“同心”“齐心”的意思,因此下面句子中的“人同此心”属于误用:

“只要人同此心,就算是再大的困难,我们也有信心克服。”这里用“人同此心”表示“同心合力”的意思,显然是不正确的,应该改为“齐心协力”“戮力同心”等词语。

33.“融会贯通”和“融汇贯通”

“融会贯通”是指融会贯穿各方面的知识或者道理而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融会”的意思是融合、领会。“贯通”的意思是贯穿前后。《朱子语类》卷九有“更宜于日用事物,经书指意,史传得失上做功夫,即精粗表里,融会贯通,而无一理之不尽矣”。“融会贯通”写作“融汇贯通”则是错误的写法,“会”的意思是领会,而“汇”的意思是“汇合”两者不能相互混淆。因此下面句子中的“融汇贯通”是错误的:

“这样比较分析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融汇贯通,把前后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句子中的“融汇贯通”应该改为“融会贯通”。

34.“豆蔻年华”

“豆蔻年华”旧指少女十三四岁的时期,现在也泛指处于少女时期。“豆蔻”是一种植物,其花没有大开时是最美的,以此比喻处女。“年华”就是年岁。出自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现在“豆蔻年华”尽管已经不只限于指十三四岁的女孩子,但是也不能用来指成年女子,因此,下面的句子中的“豆蔻年华”用得不太恰当:

“这些女大学生正值豆蔻年华,现在却要在这所警官学校中接受严酷地训练。”这里,“女大学生”都已经成年了,显然和“少女”的年纪不符,因此不应该用“豆蔻年华”来形容。

35.“声名狼藉”

“声名狼藉”形容名誉坏到了极点。“声名”即名誉。“狼藉”形容乱七八糟,杂乱不堪。出自《史记·蒙恬列传》:“恶声狼藉,布于诸国”。“声名狼藉”只适用于指人或集体、团体的声名,而不能指其他事物,如下面句子中的“声名狼藉”就是误用:

“大汉奸汪精卫在武汉发表了一篇声名狼藉的文章??”这里“声名狼藉”用来指文章,显然不太合适,可以改为如“臭名昭著”等。后者意思是坏名声已经传开了,人人都知道。其可以用于指人也可以用于指事物。

36.“首当其冲”和“一马当先”

“首当其冲”指站在最前面或者要冲的地方,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者最先蒙受灾难。“首”,首先,第一个;“当”,面对着,承当。出自《汉书·五行志下》,“郑当其冲,不能修德。”“一马当先”是指作战时,跃马冲在最前面,比喻劳动、工作等走在最前面。

“一马当先”是领先的意思,而“首当其冲”则强调首先遭受攻击或灾难,两者意思有别,不能混用。下面句子中的“首当其冲”属于误用:

“老孙一直是我们工作小组的带头人,每次有任务他都首当其冲。”这一句子中的“首当其冲”显然并不是指带头蒙受灾难,而是指带头工作,这个意思应该用“一马当先”来表达。

37.“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指赞叹所见的事物是最好的,好到了极点。“叹”,赞叹;“观止”,看到了止境。出 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在鲁国观赏音乐、舞蹈,看到韶前舞时,十分赞叹,说:“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因此,“叹为观止”表示对某一事物极度赞美,而不想再去看其他同类事物。如果把“叹为观止”用于非赞美的场合,或者一般赞美的场合则为误用。

如:“这个‘大丈夫’听说自己的妻子生了一个女孩,就冲进产房内冲妻子大发雷霆,使得在场的医护人员都瞠目结舌、叹为观止。”“叹为观止”用这句话里显然十分不恰当,可以改为“大为震惊”之类的成语。

38.“滔滔不绝”

“滔滔不绝”是指话非常多,连续不断。其只能用于指说话方面,不能用于其他方面,因此下面句子中的“滔滔不绝”属于误用:

“每天傍晚,这条通往小城的惟一一条道路上,车辆行人来来往往、滔滔不绝。”这里用“滔滔不绝”来形容车马行人,显然不合适,应该改为“川流不息”“络绎不绝”等表示行人车马的词语。

39.“弹冠相庆”

“弹冠相庆”指弹除帽子上的尘土,互相庆祝,比喻因为将要做官而互相庆贺,多形容坏人因为得势而庆贺,带有贬义色彩。出自《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现在“弹冠相庆”多用于贬义,很少用于褒义场合,否则属于误用:

“今天老李抱了个大胖孙子,他们家正在饭店大摆宴席,弹冠相庆呢。”这里把贬义色彩的“弹冠相庆”用于褒义的场合,属于误用。

40.“无可厚非”

“无可厚非”的意思是没有可以过分指责或批评的,意思是虽然有缺点,但是还可原谅。“厚”,过分;“非”非难、责备、批评。要注意的是“无可厚非”并不是“没有什么可批评的,非常满意”,而是指“虽然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因此其对象要有缺点,而不能用于没有缺点的对象,否则属于误用。如:“她人长得漂亮,学习又好,简直无可厚非,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这里用“无可厚非”来表示“完美”的意思,显然不合适,可以改为“完美无缺”等词语。

又如:“‘奖优惩劣’,这是一项无可厚非的制度。”“奖优惩劣”本身并不带有什么缺点,因此不能用“无可厚非”,可以改用“天经地义”等词语。

41.“无人间津”

“无人问津”本来的意思是没有人来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尝试、询问、参与等。出自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旷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欣然亲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需要注意的是“无人问津”并不是“无人过问”的意思,“问津”的问是“询问”“打听”的意思,而“过问”的“问”是“干涉”“管理”的意思,因此意义不同。下面句子中的“无人问津”属于误用:

“关于修建食堂和改善伙食的问题,我们已经多次地向上级领导反映过,可是至今还无人问津。”这里“无人问津”应该是没有人干涉、没有人管的意思,应该改为“无人过问”。

42.“无所不至”和“无微不至”

“无所不至”是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多指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礼记·大学》中有“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无所不至”明显带有贬义色彩。

“无微不至”是指没有一个细小地方没有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十分细心和周到。是褒义色彩较强的词语。因此,下面句子中的“无所不至”是明显的误用 “在些年来,乡亲们对我的照顾,真是无所不至,让我终身难忘。”这里用“无所不至”形容“照顾”,显然是错误的,应该改用“无微不至”。

43.“瑕瑜互见”和“瑕不掩瑜”

“瑕瑜互见”的意思是比喻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指两者同时存在;“瑕不掩瑜”的意思是玉上的斑点掩盖不了美玉的光泽,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强调优点才是主要的。如:“书中有不少缺点,也有不少应该肯定、值得赞赏之处,这是一本——的小说。”在这句话中,既然说这本小说既有缺点又有优点,那么显然应该是“瑕瑜互见”的。

44.“情不自禁”和“不由自主”

“情不自禁”的意思是感情情绪异常地激动,不能够抑制。“不由自主”的意思则是不能自己做主,不能自己控制自己。“情不白禁”的原因在于“情”上,侧重因为心情无比兴奋或激动而不能控制自己,只用来形容整体的人。“不由自主”的原因可能是“情”,也可能是别的方面,侧重下意识的行为以及客观环境的影响,其不仅能够用于形容整体的人,也可以形容人的身体的一部分。

如:“他的手情不白禁的动了一下。”这—句子中的“情不自禁”属于误用。“情不自禁”只能用来形容整体的人,偏重“情”方面的影响。而这一句子用来形容“手”,且表达的是“下意识”的意思,因此应该用“不由自主”。

45.“陈词滥调”和“老生常谈”

“陈词滥调”和“老生常谈”两个成语都指听惯听厌了的老话。但是“陈词滥调”指的是所谈的内容又陈旧又空泛,不合时宜,带有贬义色彩;而“老生常谈”则侧重是老活、旧话,但并不一定就没有现实的意义,因此是中性词。

如:“强调德智体全方面发展,虽然是陈词滥调,但是仍然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这一句子中的“陈词滥调”属于误用,“德智体全方面发展”是老话,但是却是正确的,有现实意义的,因此应该用中性成语“老生常谈”。

46.“按部就班”和“循序渐进”

“按部就班”的意思是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循序渐进”的意思是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地深入或者提高。“按部就班”强调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规矩;“循序渐进”则侧重逐渐深人的过程。因此,下面的句子中的“按部就班”不太合适。

“学习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按部就班,逐渐提高的过程。”这里,既然表明了是“逐渐提高”的过程,并不强调按照一定的步骤,因此用“循序渐进”要比“按部就班”更好。

47.“暗箭伤人”和“含沙射影”

“暗箭伤人”和“含沙射影”两个词都比喻在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是“暗箭

伤人”的词义程度要比“含沙射影”重,强调在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而“含沙射影”则多指在暗中用语言等诽谤、影射别人,说别人的坏话。因此两个成语的词义程度不同,不能混用。

如:“有什么话就请你直接说,别总是这样暗箭伤人。”这一句子中说话人要求对方把话说明,也就是说对方是用言语影射某人,而没有直接说坏话,这个意思用“暗箭伤人”表达有点过于严重,因此应该改为“含沙射影”。

48.“八面玲珑”和“面面俱到”

“八面玲珑”和“面面俱到”两个成语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但是“八面玲珑”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侧重指为人处事手腕圆滑,谁也不得罪;“面面俱到”则是中性词,只侧重于应付得很周到,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因此,下面的句子中的“八面玲珑”属于误用:

“他做起事情来八面玲珑,你就放心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吧!”这一句子中的“八面玲珑”的感情色彩显然和全句的感情色彩不搭配,因此应该改用中性的“面面俱到”。

49.“百依百顺”和“惟命是从”

“百依百顺”和“惟命是从”两个成语都有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但是“百依百顺”侧重指由于感情上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而“惟命是从”则带有贬义色彩,侧重指不管什么样的命令,好的坏的命令都听从,多用于上下级之间,带有下级拍上级马屁的意思。因此,下面的句子中的“百依百顺”属于误用:

“最看不起的就是这种整天围着领导转,百依百顺,只知道拍马屁的人。”这里,说话人要表达的是拍马屁的意思,所以选用“惟命是从”更好,更符合感情色彩。

50.“博闻强识”和“见多识广”

“博闻强识”和“见多识广”两个成语都有见识多的意思,但是“博闻强识”侧重指人的见闻广博、知识面很广、记忆力很强。

而“见多识广”则侧重阅历丰富、很有经验。“博闻强识”书面语色彩比较强,而“见多识广”则带有较强的口语色彩。

51.“穿凿附会”和“牵强附会”

“穿凿附会”和“牵强附会”都带有硬要把解释不了的事情加以解释的意思。但是“穿凿附会”侧重指硬要把讲不通的道理解释通,多指力求自圆其说。

而“牵强附会”则侧重硬要把两个不相关的事物联系到一起,可以指勉强自圆其说、也可以指硬去解释别人的言论。

52.“惨绝人寰”和“惨无人道”

“惨绝人寰”和“惨无人道”都指狠毒、残暴到了极点的意思。但是“惨绝人寰”侧重指人世间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惨痛,语义程度较重,一般不用来形容人。

“惨无人道”侧重没有人性,不讲道理,语义程度相对较轻,常常用来形容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事情。因此,下面句子中的“惨绝人寰”属于误用:

“像你这样惨绝人寰、灭绝人性的畜生,早就该枪毙了。”这里,是说这个人没有“人性”,用来形容人,因此不能用“惨绝人寰”,可以改用“惨无人道”。

53.“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同心协力”和“群策群力” “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同心协力”和“群策群力”这四个成语都指集中大家的意见,收取更好的效果。其不同点在于“集思广益”侧重接受意见者对意见的“收集”和“采纳”,而“博采众长”只侧重“采纳”不侧重“收集”,“群策群力”则更侧重“提意见者的出力”,“同心协力”可以用于指众人,也可以只指两个人。

如:领导要做好每一个决策,必须集思广益。 又如:要想提高自己,必须要博采众长。 再如:大家群策群力,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

还如:只要大家同心协力,献计献策,就一定能解决这个难题。

54.“急公好义”和“助人为乐”

“急公好义”和“助人为乐”两个成语都指“喜欢帮助别人”。其不同点在于“急公好义”侧重指为公众的利益付出;“助人为乐”则多指为某一个人付出。

如:他这个人急公好义,常常捐款给希望工程。 又如:他有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55.“急于求成”和“操之过急”

“急于求成”和“操之过急”都指急于某事。但是“急于求成”侧重指希望早点成功而迫不及待;而“操之过急”侧重指还没到做事的时机就急于去做。

如:学习不能急于求成,因为学问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出来的。 又如:这件事情还不能操之过急,得从长计议。 56.“家喻户晓”和“妇孺皆知”

“家喻户晓”和“妇孺皆知”的相同点是都指名气大、广为人知。其不同点在于“家喻户晓”侧重指每家每户都知道;“妇孺皆知”则侧重指“妇人”“孩子”这种最普通的人都能知道。

如:他是个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又如: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将军,是个妇孺皆知的人物。 57.“艰难曲折”和“一波三折”

“艰难曲折”和“一波三折”这两个成语都指事物发展有波折,不顺利。但是“艰难曲折”侧重指有困难,不能顺利发展而产生曲折;而“一波三折”则不一定带有“困难”的意思,还可以指情节起伏,不平淡。

如:无论人生的道路多么艰难曲折,我们都要走下去。 又如:这部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蛮好看的。 58.“坚不可摧”“固若金汤”和“坚如磐石” “坚不可摧”“固若金汤”和“坚如磐石”三个成语的相同点是都指坚固、难以摧毁。其不同点在于“坚不可摧”多指建筑物或武装力量;“固若金汤”一般只用于军事防守的城池、堡垒等;“坚若磐石”还可以指意志等不动摇。

如:你放心,我们的防线是坚不可摧的。 又如:我们城池固若金汤,谁也别想攻克。 再如:我们要紧密团结、坚若磐石。 59.“接二连三”“接连不断”和“接踵而来” “接二连三”“接连不断”和“接踵而来”三个成语都指相继不断。但是“接二连三”强调一个接一个,用来指事物,可以修饰“来”“去”等动词;“接连不断”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强调没有间隔,也可以修饰上述动词;“接踵而来”更侧重指人,也用来指事物,强调紧密相接,不能修饰上述动词。

如:最近他真走运,好事接二连三地来。

又如:最近她接连不断地遭遇不幸,人变得更加憔悴了。 再如:各种琐事接踵而来,真让人一筹莫展。 60.“旗开得胜”和“马到成功”

“旗开得胜”和“马到成功”都比喻一开始就取得胜利。其不同点在于在表示作战时,“马到成功”一般不单用,而与“旗开得胜”连用,“旗开得胜”也可以单用;此外,“马到成功”多用于各类工作场合;“旗开得胜”多用于各类竞赛场合。

如:中国射击队旗开得胜,成功夺取奥运首金。

又如:只要领导给予我们经济上充分的支持,我们有信心可以马到成功。 61.“杞人忧天”和“庸人自扰”

“杞人忧天”和“庸人自扰”两个成语都指本来没有事,偏偏要自寻烦恼。但是“杞人忧天”侧重不必要的担心和忧虑,多指心理活动;“庸人自扰”则侧重自找麻烦,没事找事,

多指焦急、忧虑、恐慌等心理活动,有时也指自找麻烦乃至自讨苦吃的具体行动。

如:你学习成绩一直都是我们班里的第一名,还总担心考不上大学,真是杞人忧天。 又如:不过有一个小小的失误罢了,你这样担心简直就是在庸人自扰。 62.“千夫所指”和“众矢之的”

“千夫所指”和“众矢之的”这两个成语都指为众人所注意,成为众人的目标。其不同点在于“千夫所指”侧重指触犯众怒,被众人所指责,是贬义词,其对象多指坏人坏事;“众矢之的”则侧重指成为众人攻击的目标,基本属于中性词,其对象可以是好人,也可以是坏人。

如:曹操是一个千夫所指的“乱世之奸雄”,但同时,他又是一个受人称誉的诗人、文学家。

又如:韩寒对中国教育的尖锐批评使他一时成为众矢之的,大家纷纷指责他的狂傲。 63.“心照不宣”和“,心领神会”

“心照不宣”和“心领神会”两个成语都指心里已经领会,而不必说出来的意思。但是“心照不宣”多指双方彼此都领会对方的意思,有时也用于形容多人;“心领神会”则侧重一个人领会了另一个人的意思,只指一方领会。因此下面的句子中的“心领神会”属于误用:

“他们两个人互相挤了挤眼睛,便心领神会地走了。”这里指双方的互相理解,因此应该用“心照不宣”。

64.“徇私舞弊”和“营私舞弊”

“徇私舞弊”和“营私舞弊”都指为了私利而玩弄手段干违法乱纪的事情。但是“徇私舞弊”侧重指屈从于私情、为了照顾私人的关系而违法乱纪;“营私舞弊”则侧重指为了谋求自己的私利而违法乱纪。因此,下面句子中的“营私舞弊”属于误用:

“为了所谓的哥们义气,他营私舞弊,擅自挪用了几十万的资金。”这里是为了“所谓的哥们义气”,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因此应该用“徇私舞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fp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