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城关中学七年级下科学竞赛

更新时间:2024-05-21 02: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城关中学2011年七年级(下)科学竞赛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多选、 错选、不选均不给分)

1.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

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 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A · (第1题图)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2.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人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 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3.下列各图中,对现象或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4.“小科学家”比赛中,有一项目是“反弹击物”(如图),要求参 赛者将皮球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弹击中目标区内的 物体。参赛者在发射区沿哪一方向射球,最有可能击中目 标( )

A.沿OA方向 B.沿OB方向 C.沿OC方向 D.沿OD方向 5. 如图是小明在玩过山车时的情景。下列对此过程中小明的状况叙述 正确的是( ) A.质量不断改变 B.运动方向不变

C.受到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D.在运动中始终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6.小敏在观赏2010年世乒赛时,对乒乓球和球拍产生了下列四种想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乒乓球在空中飞行时没有惯性

- 1 -

B.乒乓球改变运动方向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 C.乒乓球给球拍的力和球拍给乒乓球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接触时,乒乓球先给球拍一个力,球拍然后也给乒乓球一个力 7.小玲同学把两个50克的钩码挂到弹簧秤的挂钩上(如图甲), 图乙是弹簧秤的示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称量时弹簧秤中的弹簧在拉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 B.称量时钩码的重力势能减少,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 C.弹簧秤的示数为1牛

D.钩码的质量与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8.根据实验事实和一定的理论推理,揭示自然规律是研究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从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的小车。①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短 ②如果在没有摩擦的水平面上,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如果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长 ④在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较短 ⑤在水平平整的木板表面上,运动路程较长。则下面的判断和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

A.事实①④⑤,推论②③ B.事实①④⑤,推论③② C.事实①②③,推论④⑤ D.事实①③②,推论⑤④

9.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图甲)继续行走一会,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图乙)。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图甲、乙两种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B.图甲、乙两种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 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C.图甲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图乙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D.图甲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图乙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10.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不受任何力的物体才有惯性 B.汽车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汽车只有在紧急蒯车时才有惯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11.如图,用100牛的力把一个重为10牛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压力减为50牛时,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则物体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5牛 B.10牛 C.40牛 D.50牛

乙 (第7题图)

- 2 -

12.如图,一只蚂蚁用嘴举起一个重为o.005牛的砝码。当砝码处于静止状态时,蚂蚁对砝码的支持力( )

A.大于0.005牛 B.等于0.005牛 C.小于0.005牛 D.不断增加 13.人类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阴道 14.请根据下列表格回答问题:

四种人体激素的功能

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征是身高、体重剧增,大脑兴奋性增强,第二性征出现。影响青春期生长发育的主要激素是( )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 ②③④

15.若图中的a、b分别代表蕨和西瓜两种植物,阴影部分代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则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 A.由细胞组成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有根、茎和叶的分化 D.能利用种子繁殖

16.大豆种子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大豆种子是由下列哪一结构发育而

来的( )

A.胚珠 B.子房 C.花瓣 D.受精卵 17.下列现象是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而产生的( )

A白昼和黑夜 B.昼夜交替 c四季变化 D昼夜长短的变化

18. 夏日下午,为了防止自行车被曝晒,学校的四层教学楼边有如图的四个露天停车区,你认为停车的最佳位置是( ) A.停车区① B.停车区② C.停车区③ D.停车区④

19.2010年4月14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火山全面爆发,二氧化硫气体和火山灰等直冲云霄,炽热的熔

- 3 -

岩流将冰川熔化,形成洪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B.人类活动是导致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 C.冰川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D.喷出的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增多 20. 今年全球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次数较多,下列有关地震和火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火山和地震的活动周期是11年 B. 火山的喷发使酸雨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C. 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D.火山和地震发生时释放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

21.今年5月17日中午,我市部分市民看到了太阳周围出现—个七彩“光环”,如图所示,这就是“日晕”。这种天象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阳光通过无数小冰晶后发生了色散,其中各色光按红、橙、黄、 ▲ 、蓝、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说明了阳光是 ▲ (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22.如图是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则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 ▲ 定律。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屏上,称为虚像。

23. 互联网作为一只信息交流平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少数

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络而过度用眼,使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 ▲ ,形成了一个倒立、缩小的 ▲ 像,导致了近视。

24.2010年1月10日,在台金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两车相撞事故,其中一辆小车上一名未系安全带的乘客向前“飞”出,撞穿前挡风玻璃。汽车碰撞时,乘客由于具有 ▲ ,直接从座位上向前“飞”出;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汽车具有的 ▲ 能越大,危险性就增大,因此汽车行驶要限速。

25.杭州乐园中有一种游戏叫“终极跳”(如图)。乘客系好安全带后先由电动机牵引上升到高处,然后快速下落到地面附近。

(1)乘客在上升过程中,人的势能将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乘客下落过程中感觉地面扑面而来,这是以 ▲ 为参照物的。

26.今年3月和5月,冰岛的艾雅法拉火山和危地马拉的帕卡亚火山接连爆发,火山喷发的大量气体、火山灰对航空运输、气候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火山是 ▲ (选填“地表形态”或“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地球板块交界处最易发生。

27. 2010年4月,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物中的岩浆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结构中的 ▲ (填“地壳”、“地幔”或“地核”);炽热的熔岩流喷出后将逐渐冷却,形成岩石,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第21题图)

- 4 -

28.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灾难。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救援力量聚集玉树展开施救。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是由于板块的 ▲ 或张裂引起的。

29.我国海军第四批护航编队于2009年lO月30日从浙江舟山某军港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航行路线如图箭头所

示。该护航编队从舟山至马六甲海峡的航行方向是

▲ 。从全球板块分布上看,护

航编队经过马六甲海峡后就由太平洋板块进入 ▲ 板块。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30分)

30.用绳子拉着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做圆周运动,绳子拉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认为与小球的运动速度有关。于是他用一根橡皮筋连接一个小球,让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一定速度作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改变小球的运动速度,做几次实验,记录现象如下表。

(第30题图) 小球 橡皮筋 小球质量/克 15 15 15

小球速度 慢 较快 很快 橡皮筋长度/厘米 10 15 18 · (1)小球在桌面作圆周运动时,其运动状态 ▲ 改变(选填“可能”、“ 一定”或“ 一定不”)。

(2)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小球的运动速度越大,那么橡皮筋的伸长就越 ▲ 。 (3)小明用橡皮筋替代绳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

(4)小玲查阅资料后知道作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的拉力与小球的运动速度、小球的质量以及圆周的半径有关。据此,小玲认为用橡皮筋代替绳子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请说出理由 ▲ 。

31.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 -tl时间木块静止,术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t2后处于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机对数据拟合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回答下列问题:

- 5 -

(1)当用F=5.3牛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 牛;若用F=5.8牛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 牛。

(2)如图丙所示,为研究滑动摩擦力Ff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FN大小的关系,在重力为17牛的木块上每次增加1牛重的砝码,分别用水平拉力F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测量数据如下 木块对水平面压力FN(牛) 水平拉力F(牛) 5.1 5.4 5.7 6.0 6.3 17 18 19 20 21 根据表格数据,得出滑动摩擦力Ff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FN大小的关系式为 ▲ 。 32. 为了研究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科技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某品种小麦种子800粒,培养皿(直径90mm),脱脂棉,自动恒温箱,蒸馏水等。 实验过程:

①取培养皿6只,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再冷却,编号为A、B、C、D、E、F;将脱脂棉在开水中浸泡后冷却,再平铺在培养皿内。

②挑选600粒种子并随机分成6等份,然后再均匀地摆放在8只培养皿内,盖上盖,放到6只温度不同的自动恒温箱内,每隔一天检查并适时喷水。 ③6天后,统计各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记录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

(2)为了使各温度下测试的发芽率更准确,应该补充的实验是 ▲ 。

(3)为了在20~30℃区间找到更准确的促发芽温度,应该补充的实验是 ▲ (简要说出操作方法)。

四、分析计算题(共20分)

33.范仲淹考滕子京,谈谈对岳阳楼记的理解,关于“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月”与“璧”的关系中 ▲ 是物 , ▲

- 6 -

是像。“月”与“璧”的大小关系是 ▲ 。

(2).如果皓月离湖面的高度是H,湖水的深度h,那么“璧”离湖面的距离为: ▲ A.H -h B. H C. H+ h D. H+2h

34.如图所示的地图方向为一般地图的方向,由图可知,舟山位于丽水的 ▲ 。如果衢州至丽水的路程以120千米计 算,一辆汽车以80千米/时的速度,从衢州行驶到丽水需要 ▲ 小时。

35、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s)一时间(t)图象.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1)若传感器在发出信号后0.01s收到从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传感器多远? (2)若显示物体的s—t图象如图A,物体在0至15s的运动情况如何。

(3)如图B所示,一物体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传感器显示物体的s.t图象如图。求:在0至15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36.某学生学习了“力的测量”,为深入研究弹簧秤的原理,想探究弹簧的形变与受到的拉力的关系,他选用刻度尺和四个相同的钩码进行如下的实验:将四个钩码依次挂到弹簧下面,分别测出弹簧的长度,得到如下的数据: 所挂钩码的个数 弹簧长度 弹簧伸长量 0个 8cm 0cm 1个 10cm 2cm 2个 12cm 4cm 3个 14cm 6cm 4个 16cm 8cm - 7 -

⑴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⑵弹簧下的钩码能否不断增加?原因是什么?

⑶如果现有和上面相同的两根弹簧L1 L2,组成如图甲、乙两种装置,则甲图中L1、L2的长度各为多少厘米?乙图中弹簧L1、L2的长度为各为多少厘米? (弹簧的重力不计、不需写出详细计算过程,可简要说明计算思路) - 8 -

L1 L1 L2

L2

第36题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fd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