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F2400-16-24 412综放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1
更新时间:2024-05-24 14: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工作面名称 地面标高 地面相对位置 物。 根据一采区412回采工作面回采时情况;在地表产生裂隙,回采对地面设施 有少量下沉,由于地表为荒草地,无任何建筑物。故对地的影响 面设施无影响。 本工作面上部为二采区512回采工作面、513备采工作面,512回采工作面正在开采,应注意上、下层关系。同煤层井下位置与四邻 中,下部为尚未进行采掘区域;上部为原回采工作面现已关系 撤离并进行封闭。上部为保安煤柱,距4煤回风下山40m处为本工作面停采线。 走向长度/m 1998 倾斜长度/m 160 面积/m2 316800 一采区412回采工作面 +740 — +735 井下标高 +580 — +476 本工作面位于大南沟河以南的荒草地,无民房及其它建筑第二节 煤层
煤层厚度/m 5.5—6.5 煤层结构 单一 开采煤层 4#1 煤种 长焰煤 煤层倾角(o) 稳定程度 7—11 较稳定 工作面煤层呈单斜构造,煤层厚度较稳定,倾角7-11度,煤煤层情况描述 层内生裂隙发育。煤层以半暗型和半亮型为主,普氏硬度为1—2,密度为1.385t/m3,为低硫、低磷动力用煤。 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
1、煤层顶板为泥岩或细砂岩,灰黑色,平均厚度3.3m,易垮落。
1
2、底板为粉砂岩、细砂岩,平均厚度3.5m,遇水易软化崩解。岩石强度低,坚固系数为4级,碎膨系数为1.25—1.50。
第四节 地质构造
412回采工作面无其他大型地质构造,对回采过程中无影响。
第五节 水文地质
一、含水层分析
本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回采过程中水害主要为泥岩顶板上部的砂岩水,主要以滴淋水形式出现,对开采不造成水害威胁。煤层中以静储量为主,补给水源差。
二、其他水源分析
其他水源为两巷及回采工作面喷雾降尘用水、单体液压支柱、支架卸压水,水量较少。
三、涌水量
预计正常涌水量20m3/h,最大涌水量为30m3/h。
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
瓦斯 CO2 煤尘爆炸指数 煤的自燃倾向性 地温危害 绝对涌出量为2.94m/min 绝对涌出量为2.1m3/min 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煤层为易自燃级(3—6个月) 无高温热害区 3第七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
一、储量
工作面工业储量199.4万吨
工作面采出率为80%,可采储量159.52万吨
2
二、工作面服务年限
工作面服务年限=可采储量/设计月产量 =159.52/7.6=21个月
第二章 采煤方法 第一节 巷道布置
一、巷道布置概况:
本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大致沿煤层走向布置,开切眼大致沿煤层倾向布置。
二、巷道断面、形状、规格、用途 1、412运输顺槽
断面为半圆拱形,净高为3m,净宽为4.7m,净断面为14.1m2,支护形式为锚网锚索联合支护,担负本工作面的运输、排水、通风、行人等任务。
2、412回风顺槽
断面为矩形,净高为2.5m,净宽为3.3m,净断面为8.25m2,支护形式为锚杆支护,担负本工作面的运输、排水、通风、行人等任务。
3、开切眼
断面为矩形,净高为2.8m,净宽为7.0m,净断面为19.6m2,支护形式为锚杆支护。
4、煤仓
煤仓设在4煤运输下山上部,仓体呈圆柱形,直径为6.0m,深31米,工作面出煤通过运输顺槽转载机、运输顺槽皮带到达溜煤眼,然后通过4煤运输下山皮带到达4煤运输下山煤仓,最后通过主斜井皮带到达地面。
5、硐室及其它巷道
3
乳化液泵站及移动变电站编组在设备列车中。无极绳绞车设在412回风顺槽入口处,均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三、停采位置
工作面距回风下山40m处为停采线。
第二节 采煤工艺
一、采煤工艺
本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工艺流程见附图。 1、采高和循环进度
采 高:正常回采期间,采高平均2.4m。 放顶煤高:平均放煤高度1.4m。 循环进度:1.2m。 截 深:0.6m。 端面距最大值≤340㎜。 2、落煤
MG170/410-WD型采煤机落煤,部份地点无法使用采煤机时,使用放炮配合手稿落煤。
3、装、运煤
采煤机截割落煤后,利用滚筒旋转将部分煤炭直接装入刮板机,然后人工将剩余煤炭装入刮板输送机,最后移溜时利用铲板将剩余浮煤推装至刮板机内,工作面后部的顶煤通过综放液压支架尾梁的上下摆动、插板的伸缩及自身的重力作用,自行落入刮板机。
工作面前、后均采用SGZ630/220型刮板输送机将煤炭运出工作面。 4、工作面支护及采空区处理
4
(1)支护形式
工作面中部采用ZF2400/16/24(M)型放顶煤支架支护顶板,工作面前、后过渡支架采用ZFG2600/18/26型放顶煤过渡架(分别2架)支护顶板。
(2)采空区处理
采空区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 5、采煤方法: (1)割煤方式:
采取双向割煤。采煤机从斜切进刀处上行割煤至上出口,再返刀由上往下割煤;割煤至下出口,再返刀上行斜切进刀,然后下行割煤至下出口后,再返刀上行割煤至上出口。采煤机下行割煤时,采用下滚筒割顶煤,上滚筒割底煤的方式,其牵引速度不得超过4.0m/min。采煤机上行割煤时,采用上滚筒割顶煤,下滚筒割底煤的方式,其牵引速度不得超过3.5m/min。
(2)进刀方式:
采煤机进刀采取上、下端头自开缺口,双向穿梭斜切进刀。斜切进刀段长度为25~30m,进刀深度为0.6m,一次采全高(2.4m),采煤机往返一次进两刀。具体操作如下:
① 采煤机位于进刀位置下行斜切进刀; ②采煤机位于吃刀位置上行割三角煤至上出口; ③采煤机下行割煤至下出口;
④采煤机上行牵引,位于进刀位置斜切进刀; ⑤采煤机位于吃刀位置下行割三角煤至下出口; ⑥采煤机上行割煤。 (3)回采过程:
5
进刀→下行割煤→移架→移前溜→放顶煤→拉移后溜→进刀→上行割煤→移架→移前溜→放顶煤→拉移后溜
整个工序以放煤后移溜作为循环结束的标志。 (4)移溜、移架方式:
工作面采用追机移架、移溜作业。特殊情况下,可采取分段追机移架方式。二、放顶煤工艺
1、放煤步距及放煤方式:
放煤步距为1.20m,采取“两采一放”、“分段追机连续、两轮放煤作业”。即机组下行割煤时,放工作面上半部顶煤,机组上行割煤时,放工作面下半部顶煤。放煤时,第一轮放完顶煤的1/2,第二轮将顶煤全部放完。
2、放煤工艺要求:
(1)放煤工作必须在循环中,机组下行割煤时,放工作面上半部顶煤,机组上行割煤时,放工作面下半部顶煤。
(2)放煤时,先收支架尾梁插板,并操作尾梁千斤顶,使尾梁摆到适当位置,以便能使顶煤直接进入后部刮板输送机内。
(3)放煤过程中,放煤间距应保证在10部支架以上。并掌握好放煤情况,执行“无煤封口、见矸即止”的原则。同时,放煤工应控制好后部刮板输送机煤量情况,防止因放煤过多造成后部刮板输送机过载或压死。
(4)工作面排头、尾各5m内只采不放;初采时,工作面沿走向推进40m后,开始进入正常放煤工作;末采时,距工作面停采线15m时,停止放顶煤工作。
三、采煤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 (1)循环割煤量: W=L3S3h3r3c
6
=16030.632.231.385390% =264t
式中 W—正规循环生产能力,t; L –工作面平均长度,m; S—工作面正规循环进尺,m; h—采高,m;
r—煤的视密度,t/m3; c—工作采出率,%; (2)循环放煤量:
W2= L23S23h23r23c2
=15031.232.031.385365% =324t
式中 W2—正规循环放顶煤生产能力,t; L2 –放顶煤工作面平均长度,m; S2—放顶煤正规循环进尺,m; h2—放顶煤高度,m; r2—煤的视密度,t/m3; c2—采出率,%;
工作面两采一放,生产煤量为:W1+ W1 + W2=852 t 四、设备配置:
1、MG170/410-WD型采煤机:
采高范围:1300-3000mm,适应倾角:<45度,煤质硬度:f<4,装机总功率:412kw,整机供电电压:1140V,机面高度:1100mm,机面宽度:979mm,机
7
身重量:26T,外型尺寸:603839793827
牵引速度:0-7m/min,牵引力:405KN,啮合方式摆线轮销轨式,摇臂形式:整体弯摇臂,摇臂摆角+44;-20,截深600mm,截割电动机2台,截割额定功率170kw。
2、SQ-80型无极绳绞车:
绞车功率:75KW,最大牵引力:50KN,公称绳速:1.2-2.0m/s,最大倾角:10度,最大牵引重量:20T
3、SGZ630/220型刮板机(前后两台):
输送能力:450T/h,功率:23110kw,电压:1140/660V,冷却方式:水冷,刮板链速1m/s。
减速器:型号:57js-110A型,传动比:29.7551。
中部槽:型式:铸焊封底结构,长3内宽3高:12503262mm,中部槽联接方式:哑铃销。
4、PCM110型锤式破碎机:
破碎能力:1000t/h,电动机转速:1470r/min,破碎锤头冲击速度20m/s,
机器重量14025.11kg,破碎主轴转速:70r/min,电动机功率:110kw,最大输入块度:长度不限7003950mm,外型尺寸:5403178531741mm。
5、SZZ764/160型桥式转载输送机:
输送量:630t/h,铺设长度:25-60m,与可伸缩皮带机的有效重叠长度12m,爬坡角度10度,刮板链速度1.34m/s。
刮板链:边双圆环链,每条链破断拉力≥343kN,刮板间距640mm,减速器速比15.76,总高1.6m,最大宽度单侧传动时1620mm;双侧传动时2250mm,
6、ZF2400/16/24(M)型放顶煤液压支架:
8
工作阻力:2400kN,高度:1600-2400mm,初撑力:1808kN,宽度:1190-1130mm,支护强度:0.55Mpa,重量:7750kg,泵站工作压力:31.4Mpa,中心距:1250mm。
7、ZFG2600/18/26型放顶煤过渡液压支架:
工作阻力:2600kN,高度:1800-2600mm,初撑力:1808kN,宽度:1190-1130mm,支护强度:0.55Mpa泵站工作压力:31.4Mpa,中心距:1250mm。
8、BRW200/31.5A乳化液泵
公称压力:31.5Mpa,电机功率:125KW,公称流量:200L/min,外型:2445398031440mm。
第三章 顶板控制 第一节 支护设计
一、支架支护强度验算 1、采用经验公式计算 Pt=9.81hrk
=9.8132.232.534 =215.82kN/m2
式中Pt—工作面合理支护强度,kN/m2; h—采高,m;
r—顶板岩石容重,取2.5 t/m3;
k—工作面支柱应该支护的上覆岩层厚度与采高之比,取4; 注:因412工作面为本煤层首采工作面,未进行矿压观测,无法进行矿压值比较,所以取经验公式计算矿压为准。
2、支柱实际支撑能力计算
9
Rt=kgkzkbkhkaR
=0.9930.9530.930.9530.9532400 =1833.41 kN
式中Rt—支架实际支撑能力,kN/架。
R—支架额定工作阻力,kN; Kg—工作系数,取0.99; Kz—增阻系数,取0.95; Kb—不均匀系数,取0.9; Kh—采高系数,取0.95; Ka—倾角系数,取0.95 4、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密度计算;
n= Pt / Rt
=215.82/1833.41 =0.1177架/m2
式中 n—支柱密度,架/m2;
5、支架最大控顶面积为6.731.25=8.375 m2,需用支架8.375 m230.1177架/m2=0.9857架<1架;所以支架能够支护上层复岩。
6、合理控项距
最大控顶距为6.7 m,最小控顶距为4.9m。 二、端头支护强度验算 1、采用经验公式计算 Pt=9.81hrk
=9.8132.432.536
10
=353.16kN/m3
式中Pt—工作面合理支护强度,kN/m3; h—采高,m;
r—顶板岩石容重,取2.5 t/m3;
k—工作面支柱应该支护的上覆岩层厚度与采高之比,取6; 2、支柱实际支撑能力计算 Rt=kgkzkbkhkaR
=0.9930.9530.930.9530.953250 =191kN
式中Rt—支柱实际支撑能力,kN/根。
R—支柱额定工作阻力,kN; Kg—工作系数,取0.99; Kz—增阻系数,取0.95; Kb—不均匀系数,取0.9; Kh—采高系数,取0.95; Ka—倾角系数,取0.95 4、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密度计算;
n= Pt / Rt =353.16/191 =1.85根/m2
式中 n—支柱密度,根/m2;
5、根据以上计算,确定支护密度应大于1.85根/m2; 6、合理控项距
11
最大控顶距为6.7 m,最小控顶距为6.0m。 三、乳化液泵站
1、本工作面选用BRW-200/31.5型乳化液泵站,两泵一箱。 2、泵站布置在412回风顺槽的移动设备列车中。 3、泵站使用规定如下:
(1)乳化液配比浓度为2%--3%。
(2)泵站的自动给液装置应配备齐全完好,严禁开空泵。
(3)开泵前要仔细检查泵站和液压系统各部件,达不到完好标准不准开泵。 (4)泵压由检修工调整,其他人员严禁调整。正常情况下只准开一台泵,另一台备用,若有损坏应及时修复。
(5)加强支架与泵站的维修,杜绝液压系统的窜漏夜。泵站运转时禁止拆卸零件,严禁操作人员随意停机。
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控制
一、正常工作时期顶板支护方式
1、该工作面选用中部支架ZF2400-16/24(M)型放顶煤支撑掩护式支架128部,排头、排尾各选用ZFG2600-18/26型放顶煤过渡支架2部;共计132部。最大控顶距6.7米,最小控顶距4.9米,端面距≤340毫米,放顶煤步距1.2米。
2、移架方式:
操作人员站在所移支架架箱内,面向煤壁采取本架移架,当采煤机割煤后,依次顺序移架。
3、移架工艺:
(1)当机头割煤后,先移排头1#支架(由排头2#架控制),后移排头2#
12
支架(由排头3#架控制),再移排头3#支架(本架控制),而后顺序移其它支架。当机尾割煤后,先移排尾1#支架(由排尾2#架控制),后移排尾2#支架(由排尾3#架控制),再移排尾3#支架(本架控制),而后顺序移其它支架。
(2)在采煤机正常割煤时,超前采煤机前滚筒6部支架将探梁收回并滞后采煤机前滚筒4部支架,顺序给好前探梁。
(3)移架时,先移架后移溜。
(4)液压支架被升起应保持3秒钟,使支架达到额定初撑力后,方可将操作手把打回零位。
(5)移架后,排头、排尾过渡支架与前刮板输送机电机及减速器的距离不得小于0.7m。
4、支护要求:
(1)严格按《煤矿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液压支架工”中的规定进行液压支架操作。
(2)当煤壁片帮或顶煤破碎时,应采取带压擦顶移架,以减少顶板的松动和破坏。
(3)移架后,工作面应达到动态的质量标准要求,确保工作面支架成一条直线。
(4)加强液压支架的支护强度,确保支护质量,支架初撑力不得小于24MPa。
(5)顶板破碎带或支架与顶板接顶不实处应使用木板或垫片背实、接严。 二、正常工作时期的特殊支护形式
1、工作面顶板破碎时,采煤机割煤过后及时带压擦顶移架。
2、工作面煤壁片帮严重时,割煤前可伸出前探梁进行护顶,割煤时将前探
13
梁缩回,采煤机割煤过后及时伸出前探梁护顶。
3、在采煤过程中,必须检查并注意顶板及周围情况若发现明显来压现象,必须停止采煤工作,加强工作面支架的维护。
三、移架放顶与其他工序平行作业的安全距离
1、采用人工控制移动液压支架,二人为一组作业;一人观察顶板及周围各项安全情况,一人操作。
2、移架时与其他工序平行作业安全距离。
移架时,作业区内严禁闲散人员走动。移架时作业地点周围5m范围内严禁有其他人员作业。
3、各工序影响范围及平行作业工序间距:
(1)、开始移架距采煤机不小于5m,不大于35m。推移前刮板输送机与与移架的距离不小于5m。
(2)、工作面采取\分段追机连续、两轮放煤作业\。即机组下行时,放工作面上半部分顶煤,上行时放下半部分顶煤。放煤距离不小于15m。
(3)、工作面拉移后刮板输送机滞后放煤口距离不小于15m。
(4)、回风顺槽回撤端头时,要在机组下行到80#支架及其他工序完成后进行,机组上行至70#支架前完毕。
(5)、进风顺槽回撤密集时,要在机组上行30#支架其他工序完成后进行,机组下行至40#支架前完毕。
(6)、回风顺槽端头支护可在机组上行至70#支架前提前回撤一个循环。 四、特殊时期的顶板控制
(一)来压、顶板破碎时的工作面顶板控制。
1、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期间,端头和两巷超前支护内,应加强支护,确保
14
安全出口畅通。
2、工作面支架及两巷单体支柱完好,泵站压力必须达到30MPa,支架或单体支柱初撑力不低于设计值。
3、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保证支架状态良好,防止出现歪架、咬架、挤架现象,出现不良状况时必须及时调整。
4、采煤机割煤过后及时带压擦顶移架,移架时少降快拉、步距够,支架升起后有足够的初撑力。
5、对卸载支柱、损坏的支架必须及时维修或更换。 6、根据前后两巷顶板状态,适当加密支护,加大支护强度。
7、初采、初次放顶和周期来压期间加强矿压观测,对顶板来压进行全面真实掌握,为控制顶板提供数据保障。
(二)初采时顶板控制。
1、工作面初采时各值班矿长、班长必须亲自指挥,及时观察工作面顶板围岩压力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时,撤出人员及时向矿领导汇报。
2、工作面所有机械设备必须试运转经验收合格后使用,新进的、服务时间超过规定的或上一工作面替出的单体液压支柱、支架,必须全部进行打压实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允许投入到新工作面使用。
3、必须保证前后出口畅通,支护完好,严禁在前后出口处堆放杂物,当顶板破碎或煤壁片帮严重时,必须采取措施处理。
4、前后端头采用密闭支柱加强支护,密闭支柱间距小于0.3m,要有效挡矸。 5、超前支护内,底板松软处单体液压支柱要穿木鞋,所有支柱要上防倒绳。超前支护棚梁要接顶严密,位置摆正,顶板破碎处要使用木板封实顶板。
6、移架工在移架时要将支架摆正,使其垂直于溜子,底板见土处、松软处
15
用半圆木或废旧坑木垫实,防止陷架。
7、工作面全体人员加强对片爆帮煤防范意识,在有片帮危险地段作业前必须认真检查煤壁及顶板,如有片帮必须待其卸压后作业。
8、液压支柱压力不足或卸压的支柱应及时加压。
9、初采时需对工作面层位和采高调整,每刀调整量不得大于100mm,逐渐进入正层。当采面高度超过支架最大高度时,应使用半圆木或废旧坑木垫顶。
10、小班设专人清理水沟,保证水沟畅通、巷道不积水。专人定期检查工作面顶板淋水、涌水等情况,发现导常立即向队、矿领导汇报。
11、清浮煤工必须仔细观察顶板、煤壁、支架间等地点安全情况,发现问题时妥善处理,听到异常响动立即躲闪。
12、工作面出现顶板来压征兆或老顶初次来压期间,要将所有作业人员撤至前、后顺槽内。来压结束后,必须由值班矿长和班队长协同进入工作面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进行处理。
13、来压期间,值班矿长现场做好指挥,视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14、初采时,必须在前后顺槽内按区队要求存放足够数量、长度、足够强度的坑木和单体液压支柱,以备使用。
15、初采时,既要及时放落顶煤,又不要将顶煤放净,以防大面积悬顶垮落后,威胁工作面的支护安全。
16、初采期间值班矿长、班队长必须做好监护工作,及时查找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三)未采时顶板控制另行编制。
第三节 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控制
一、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的顶板控制
16
1、工作面运输巷超前支护为20m。超前支护形式:单体液压支柱配合∏(2.8m)型钢梁组成的棚式支护,一棚二柱,沿走向布置,棚距为1.0m。
2、工作面回风巷超前支护为20m。超前支护形式:单体液压支柱配合∏(2.8m)型钢梁组成的棚式支护;一棚二柱,沿走向布置,棚距为1.0m。
3、超前支护要平直,单体液压支柱打成一条直线,底板松软时单体支柱必须穿木鞋。
二、端头支护
工作面前端头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1.6m∏型钢梁按6对12架齐梁走向布置,一梁二柱,对棚间距为1.0m,对棚中两架棚子的间距为0.2m,排距为1.0m。
工作面后端头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2.4 m∏型钢梁按6对12架齐梁走向布置,一梁三柱,对棚间距为1.0m,对棚中两架棚子的间距为0.2m,排距为1.0m。
前后端头支护与工作面过渡支架距离大于0.8m时,应加对棚或加长钢梁支护。
切顶线采用密闭支柱支护,柱距不大于0.30m。密闭支柱为单体液压支柱配合木顶帽(木顶帽长为50cm直径不小于18cm的半圆木)。
在窜端头支护时,严禁推移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严禁移动过渡支架,严禁进行清理浮煤或运送大型设备工作。
三、安全出口及两巷维护要求
1、加强安全出口管理,工作面超前支护及安全出口保持巷道高度不低于1.6m,行人道宽度不小于0.7m。
2、发现顶梁变形、片帮、漏顶时要及时维护,确保两巷支护完整,损坏的
17
单体液压支柱应及时更换。
3、在顶板破碎或压力较大地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密支护。 4、巷道无积水,无浮煤杂物,柱梁、材料、设备应摆放整齐,保证安全出口畅通。
四、支护材料的使用数量和存放管理 (一)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数量
工作面所需单体液压支柱和∏型钢梁数量为:
1、前顺槽超前支护单体支柱40棵,2.8m钢梁20根。 2、后顺槽超前支护单体支柱40棵,2.8m钢梁20根。 3、前端头单体支柱31棵,1.6m钢梁12根。 4、后端头单体支柱47棵,2.4m钢梁12根。
总计需单体支柱158棵,2.8m钢梁40根, 1.6m钢梁12根,2.4m钢梁12根。
(二)备用支护数量及存放管理
1、备用数量:采面备用单体液压支柱和钢梁数量不得少于使用数的20%。 采面备用单体支柱数为: 158320%=32根 采面备用钢梁数为:
40320%=8根(2.8m) 12320%=3根(1.6m) 12320%=3根(2.4m)
2、后回风巷距采面20—50m处存放直径140~16032000mm的和直径140~16034000mm的优质桦木或松木各30根,备用单体液压支柱、顶梁数量不得少
18
于以上计算备用数量,木顶帽及垫板备用数量不得小于4m3。
3、两巷距工作面50—100m处分别备用一定数量的机电设备配件,配件必须上架,摆放整齐。
4、乳化液不少于100kg,存放于液压泵站硐室中。
5、材料必须码放整齐,分类挂牌管理,严禁影响通风、运料及行人。 (三)单体液压支柱及支架管理
1、两巷及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或支架应全部编号管理,并且牌号清晰。 2、要定期(不超过8个月)对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进行各项指标检查,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3、单体液压支柱支设前,必须检查零件是否齐全,柱体有无弯曲凹陷,损坏和失效的单体液压支柱必须及时外运升井。
4、如有单体液压支柱或支架被压死,要先打好临时支柱,然后用挑顶、卧底的办法回撤,不准用炮崩或强行机械回柱。
第四节 矿压观测
一、矿压观测内容
工作面顶板动态监测以及工作面两巷变形离层情况。 二、矿压观测方法
(一)日常支柱支护质量动态监测
工作面每15m设一组观测点,每组观测点安装3块压力表。 (二)巷道变形离层监测
两巷分别距工作面60m、80m、100m、120m、140m处布置5个观测点。通过安设顶板离层仪观测巷道顶板离层情况,并用钢卷尺认真测量两帮及顶底板移近情况。
19
(三)当班班队长指定专人负责观测并每隔2小时填写一次记录,当工作面压力出现异常时,应及时汇报。
(四)顶板活动规律分析
要充分利用现场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坚持每旬、每月进行顶板活动规律分析并认真记录在案,以便充分掌握工作面顶板活动规律,为工作面今后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护、管理理论和经验依据。
第四章 生产系统 第一节 运输
一、运煤系统
(一)运煤设备及装载、转载方式
1、工作面前、后各设置一台SGZ630/220型刮板输送机,将运出的煤炭通过前运输巷SZZ764/160型桥式转载机运至前顺槽胶带输送机内运出工作面。
2、采煤机截割落煤后,利用滚筒旋转将部分煤炭直接装入刮板机,然后人工将剩余煤炭装入刮板输送机,最后移溜时利用铲板将剩余浮煤推装至刮板机内。
(二)推移方式
用液压支架上的拉移千斤顶进行移溜,推拉溜距离0.6米,弯曲段长度不小于15米。
1、推移前部刮板运输机:
采煤机向下(上)端正常割煤时,按照自上(下)而下(上)的顺序,依次推移刮板运输机。在采煤机向上(下)斜切进刀切入煤壁规定截深后,将前部刮板运输机按自上(下)而下(上)的顺序推向煤壁成一条直线。
2、拉移后部刮板运输机
20
每部胶带输送机在转载点下风侧15m处各安装一道风流净化水幕,回风顺槽距工作面30米内安装一道风流净化水幕。
3、支架前、后喷雾系统和采煤机内、外喷雾系统必须齐全完整有效。 4、当回风顺槽、运输顺槽内煤尘较多时,要增设喷雾喷头且雾化良好,能覆盖全断面。
5、定期对积尘较多的进、回风巷进行冲洗。 6、工作面所有人员配备防尘口罩。
7、当工作面防尘管路及防尘设施不能满足要求时,必须及时更换或增加配套设施。
(三)隔绝瓦斯、煤尘爆炸措施
1、在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各安装一组隔爆水棚,隔爆水棚距工作面60—200m。
2、棚区长度不小于30m,水棚排间距为1.2—3m,水棚水量为400L/m2。 3、管理要求:
(1)通风工负责隔爆水槽的日常维护、检修、加水、悬挂等工作。发现损坏、漏水的应及时修复。
(2)井下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爱护隔爆水槽,携带长把工具路过隔爆水槽处,必须放低工具,以防碰坏水槽。
(3)用矿车运送物料、设备时,必须捆绑牢固,严禁超高破坏水槽。 四、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技术措施 (一)监测系统
1、一氧传感器设置在运输顺槽距回采工作面30m处、后回风巷测风站内及其它可能自然发火地方,传感器必须吊挂在巷道中间靠近顶板处。
26
2、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断电范围、复电浓度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3、发现一氧化碳浓度超过0.0024%或不明烟雾时,要尽可能查明原因,控制灾情并向有关领导汇报。当现场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要及时组织撤人。
4、灾区未处理完以前,严禁在该区域进行其他任何工作。 5、一氧传感器管理及挪移按甲烷传感器执行。 (二)综合防灭火措施
1、加强通风管理,确保工作面的风量达到设计要求,及时清理各地点浮煤杂物,防止浮煤自然。
2、瓦检员要按规定对各地点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上报矿调度室。 3、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不得携带烟草和引火物品入井。
4、工作面使用的棉纱、布头、润滑油必须定点存放,定期清理到地面。工作面所使用的电缆、设备及胶带机必须班班检查,在运行时,发现胶带打滑、不明气味应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5、及时清理巷道内浮煤、杂物,保持巷道清洁、畅通。 6、井下消防材料库器材必须齐全。
7、在距工作面50---200m的运输巷内,应设置灭火器材;灭火器不得少于4台;灭火沙不少于2.0m3。
8、工作面要加快进度,不随意留浮煤、顶底煤。 9、特殊时期防灭火要求:
(1)工作面停止正常生产达5天以上时,停工前应对工作面及采空区的浮煤喷洒阻化剂。开工后,要再次复喷阻化剂。
(2)工作面临近结束时,要对工作面、采空区、两巷喷洒阻化剂。
27
6、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及瓦斯等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 ,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通知灾区人员进行撤离。
矿值班调度和现场的区、队、班组长应依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区中的人员全部撤离,并组织人员灭火。电器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其电源; 在未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其它有害气体及风向、风量的变化,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第三节 排水
一、设备选型
根据掘进期间及原回采工作面涌水,选用150D23033型水泵。 二、疏排水路线
412运输顺槽→412甩车场→4煤轨道下山→4煤集中运输大巷→4煤中央水泵房→地面
412回风顺槽→4煤回风下山→4煤回风下山联络巷→4煤轨道下山→4煤集中运输大巷→4煤中央水泵房→地面
三、防治水措施:
1、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采”的原则。当工作面接近导水断层、裂隙水、顶板砂岩水时,经探水确认无突水危险后,方可正常回采。
2、在工作面顶板淋、积水增大前,尤其是当工作面周期来压前,要形成有效的排水系统,做好排水设备及管路的准备工作。工作面进、回风顺槽排水沟
28
按时清理。并在进、回风低洼巷道处各安设一台潜水泵。工作面进、回风顺槽各备用两台4kW单极排水泵。当工作面发生灾情时,保证水泵处于完好状态,随时可以启动。
3、必要时,井下敷设排水管路系统。
4、做好职工对透水事故的预防教育工作。如发生水灾时,必须按避灾路线及时将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
5、做好工作面机电设备、特别是电机的防淋水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同时,必须加强排水设备(水泵、开关等)的保养和维修工作,使水泵保持完好状态。
6、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前,加强两巷的支护管理工作。保证支护强度和支护质量,特别是上下安全出口必须畅通无阻。以有效控制巷道顶板的稳定,一旦工作面出水,人员可立即撤出。
7、工作面及顺槽顶板淋、积水严重时,必须加快工作面的推进速度,争取在短时间内通过该范围。
8、若工作面发生透水时,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透水地点的水源、涌水量、发生原因、涌水程度等情况,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的有关规定,按避灾路线要求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作业人员。并通知矿调度室、队值班领导。
9、若工作面及顺槽顶板淋、积水严重,可采取在顶板挂隔离风筒布等进行及时疏导水流,并杜绝巷道积水。
第四节 供电
见机电供电设计。
29
第五节 通信照明
一、通信系统
在各胶带输送机机头机尾,转载机机头机尾、无极绳绞车机头机尾、煤仓上下口、乳化液泵站等工作地点各安装一部直通调度室的电话。
二、照明系统
运输巷每隔50m设一照明灯,在无极绳绞车机头机尾、煤仓上下口、乳化液泵站等工作地点安装相应照明系统。
第五章 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 劳动组织
一、作业方式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采取“三、八”工作制,按照“四班三倒”轮班作业。每天三个班,每班作业八小时。圆班由两个半班生产,半个班准备、检修。即八点班前半个班时间检修、后半个班生产,十六点班和零点正常班生产。
工作面采取昼夜多循环的循环作业方式。 二、劳动组织
见工作面劳动组织表附后。
第二节 作业循环
见工作面正规循环图表附后。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附后
第六章 煤质管理
一、煤质指标和要求
30
工作面开采原煤煤质含矸率应不高于2%,应尽量控制工作面积水,防止出现水煤并符合其它相关要求。
二、提高煤质的措施
1、当工作面矸石较多时,应指派专人负责捡矸石。 2、严禁将矸石、碎木头、铁件及其它杂物上输送机。
3、采煤机割煤时,合理控制好本工作面采高层位。减少原煤含矸率。 4、保持工作面合理推进度,防止顶板来水。
5、采煤机的各喷雾装置必须完好,喷雾嘴损坏及时更换,停机时必须停水。 6、工作面排水系统必须可靠,水沟要有专人清理,以防止巷道积水上运输机。
7、顶板淋水时,必须设防水棚将水排放到水沟中。 8、放煤时,严格遵循\见矸即止、无煤封口\的原则。
9、定期对工作面的煤层厚度情况和煤层结构情况进行实测,掌握工作面的煤层情况,确定工作面的层位控制和单位采放量。
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 一般规定
1、工作面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规程》,熟悉各工序的工艺要求和技术操作要领,牢记安全措施、避灾路线,同时还应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井下各工种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做到“三不伤害”。
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做到“不安全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隐患不排除不生产”。坚持现场交接班制度,各岗位工种、验收员必须现场交接班,上班遗留下来的问题必须给下一班交待清楚。
31
3、各班人员入井前必须参加班前会,了解工作面情况,本班组的各项任务。到达自己的工作地点后先对自己周围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可进行作业;
4、所有上岗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特殊工种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5、所有上岗人员严禁酒后入井,严禁携带烟草及点火物品入井,严禁在井下睡觉,乱窜废巷、盲巷,严禁破坏通风设施。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严禁穿化纤衣服。
6、加强工作面各种设备的管理,要按照设备完好标准进行检修和保养,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所有设备的安全设施,都必须按照其自身安全要求使用,正确使用,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处理后再恢复生产。非所属操作项目的工种人员,一律不得擅自开动、操作非所属范围内的电气设备。
7、严禁人员进入运转的运输机、转载机里侧和上方作业。必须进入作业时,要停机闭锁。维护好顶板与煤帮,并设专人看管闭锁和观察帮、顶,无危险后方可进行作业。
8、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按规定路线行走,禁止走主井或蹬乘车辆; 人员跨越的各机械上方要安装行人过桥。
9、工作面因故停产时,必须坚持每班检查工作面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作业人员严禁将身体任何部位探入狭小空间内。对工作面可能出现滑移、卸压、转动地点应躲避。
11、严禁任何人员乘坐井下任何运输设备,严禁人员在设备上休息,严禁将其他物品摆放于设备上。
第二节 顶板
32
一、工作面顶板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1、液压支架工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同时应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
2、液压支架零部件必须齐全,要求活柱钢体及阀组无损伤,密封良好,动作灵活可靠。
3、操作支架前,准备工作要做到“细、匀、净”;操作支架时要做到“快、够、正”;支架的支撑要做到“严、紧、平”。
4、移架前必须将推拉缸、架间、底座前方及底座上的浮煤和杂物清除干净,管线、电缆等不得被煤矸石挤卡和压埋。
5、移架前,应检查好支架尾梁插板、尾梁缸与后溜搭接情况,如有刮、卡、尾梁及插板卸压等现象时,必须及时进行处理,确认无问题后方可进行拉移。
6、移架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检查支架的零部件、联结件是否齐全、紧固,活塞缸体有无损伤变形,检查阀组、管接头、立柱等密封要求是否良好,不得有漏、窜液等,否则立即进行处理。
7、作业时要注意顶板和临近支架情况,发现异常立即进行处理。 8、移架过程中若发现顶板有可能大面积冒落时,必须告诉周围人员,尤其是下段作业人员。
9、支护作业时,两人一组;一人作业,一人检查安全并协助作业,严禁单独作业。作业前,必须对支架安全状态进行检查,防止出现倒架、爬架现象。
10、拉移千斤顶与刮板输送机联结必须牢固可靠,并且垂直于刮板输送机,不得带病强行移架。
11、移架前,必须向周围人员示警,所移支架的5m范围不准有其它人员停留作业。注意观察煤壁与顶板情况,如片帮或顶板破碎必须妥善处理后带压移
33
架。
12、前探梁伸出时,割煤前要收回前探梁,割煤后要伸出前探梁,收前探梁与采煤机最近滚筒的距离不能小于6部架,前探梁的伸出由移架工负责,前探梁未伸出时,严禁任何人员空顶作业。
13、移架时支架工要在架内操作,严禁站在相邻支架之间操作或架前操作,严禁将身体任何部位跨越管线操作。
14、移架时要随移、随调,保证支架上线并与输送机垂直,严禁咬架,要注意拉移千斤顶的受力情况,不得强拉硬推。当移架出现异常时,必须停止作业。
15、升柱时注意侧护板的伸出情况,防止升柱挤坏侧护板,出现咬架、压架、爬架现象。如侧护板与架体的连接部位损坏时,要及时进行处理以免伤人。
16、移架中,发生顶板掉顶、片帮时,必须采取措施处理。作业时刮板输送机、采煤机必须停电闭锁,并设专人监护顶板、煤壁情况。
17、升架时,当顶梁与顶板接触后,操作手把还应在供液位置上保持一定时间,以保证支架的初撑力。
18、工作人员在更换胶管和阀组液压件时,只准在无压状态进行,而且不准将高压出口对人。严格执行“谁停压,谁送压”,多人同时作业时必须确认全部工作完毕后,方准送压。严禁他人代替传信送压。工作面支架的安全阀只准由维修人员调整,严禁其他任何人随意拆除和调整。严禁任何人随意拆下管接头、U型卡子等配件。
19、采煤机与移架的距离超过35m时,必须停止采煤机,待两者之间的距离小于20m后,方准继续割煤。
20、拉移前三部、后三部支架时,只准移架工在此作业,班长现场监护,
34
与拉移工作无关的人员全部撒到超前支护以外或距拉移支架不小于5m的工作面内的安全地点。
21、清浮煤人员将架间及架内的浮煤、矸石、杂物清理干净,支架工整理好架内的管线,防止物料、机械顶带刮碰管线。
22、支架出现异常处理时,必须将相关设备停止运转并停电闭锁,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原则。
23、支架有故障不能正常拉移的可采用单体支柱辅助拉移,现场必须由当班班长进行监护安全,且上、下各5m范围内严禁有其它人员在此作业和逗留。在拉移过程中,单体支柱必须绑好安全绳,上下支设点位置必须牢固可靠,且垫好木垫板。给液时,应缓慢给液升柱。
24、移架后,将操作手柄打到零位,非支架工严禁操作。
25、倒架处理:如支架轻微倾倒,移架前可在倒架倾斜方向的顶梁下支设一根单体支柱,系好安全绳,在移架同时升单体柱,由此可将支架扶正。操作中单体支柱必须支撑牢固,以免滑倒伤人,同时人员必须撤到安全地点。若支架倾倒较严重时,在支架上方可用两个或多个千斤顶拉支架顶梁,在下方用千斤顶向反方向拉底座,以此可扶正倾倒支架。
26、陷架处理:当液压支架下陷程度不大时;移架前,可在支架底座下垫几块木板,支架即可降柱前移。如下陷稍深;可在邻架顶梁与本架底座间拴一千斤顶把本架吊起来,进行降柱移架。如下陷较深;移架时,可能会把工作面输送机拉回,这时可同时操作数架相邻支架的推移千斤顶,先把输送机拉向支架,然后用锚链将下陷支架底座与输送机连接可靠。除本架千斤顶不动外,相邻支架的推移千斤顶同时推移输送机,使下陷支架前移。
27、压架处理:发生压架时,可采用几根备用单体支柱支设在被压死支架
35
的顶梁下,然后往复升柱、升架,在加大初撑力的作用下,使顶板逐渐松动,使被压支架产生少量行程,以便降柱进行移架。用备用支柱时,要在支柱顶盖和顶梁、缸底和底座之间加木垫板,以保证安全。或采用打浅眼、放小炮进行挑顶或起底的办法来松动顶底板,当支柱有少量行程后,便可操作支架。
28、工作面出现残架时,必须及时进行维修,严禁病架作业。
29、所有工作人员严禁将身体任何部位探入架间或支架顶部,严禁进入尾梁内作业。
30、当移架安全距离不足0.7m时,严禁一次将支架移到位,应每移架0.20-0.30m进行一次移溜工作,分次将支架和溜子移到位,保证作业人员安全。
31、支架工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交班人员向接班人员交清楚本班情况及存在问题、处理情况。
二、使用单体液压支柱安全技术措施:
1、人员进入工作地点后,先检查本人工作范围的支护和顶板情况。用长把工具敲帮问顶,清除悬矸危岩和松磕的煤帮;改掉歪扭、失效等不合格支柱,确保本人工作范围内的支护安全可靠。
2、支设的单体液压支柱必须打成一条直线,排、柱距偏差不超过±100mm。所有新支设的单体液压支柱必须立即绑好安全绳。
3、工作面内严禁使用折损、变形、损坏的单体液压支柱。失效的单体液压支柱必须及时进行更换,确保工作面在用支柱完好,不漏夜、不自动卸载且外观无缺损,保证支撑有力。
4、为防止倒柱伤人,所有的单体液压支柱都要使用安全绳,安全绳用直径为6---8mm的钢丝绳制成,长90---100cm。其一端为固定套环在本支柱上,另一端为活动挂钩,使用时将活动挂钩的一端绕过另一棵支柱挂在安全绳上或将
36
活动挂钩挂在顶梁套环上。
5、工作面所有支设的单体液压支柱必须支设在实底上并刨柱窝、麻面,严禁支设在浮煤或浮矸上。底板松软时,支柱必须穿柱鞋防止钻底量超过规定100mm。
6、操作单体液压支柱时,必须两人协同配合作业。给液升柱前,要用注液枪将注液阀冲洗干净,然后插枪注液。单体支柱卸载时,必须使用卸载手把专用工具进行卸压回柱,不得用手镐或其它工具代替卸载手柄。
7、回撤两巷密集、端头支柱时,必须执行“二人回撤制”,一人观察顶板一人撤柱。回柱人员必须站在顶板完好、支护可靠、行人畅通的地点。
8、要求单体液压支柱与π型钢梁必须垂直支设。并根据巷道坡度或工作面的倾角,给好支柱的迎山角,保证支柱迎山有力,严禁出现迎山或退山过大现象。
9、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时应根据巷道高度和工作面采高,选择合适的单体支柱型号,严禁超高使用出现支柱不接顶或“墩脖”现象。
10、使用单体液压支柱前,必须检查单体支柱是否完好。防止注液阀弹出或单体底座后压盖掉等意外情况发生而造成弹出伤人或掉梁、倒柱伤人产生事故。
11、严禁使用单体液压支柱起吊大件。
12、用单体液压支柱挪移大件时,必须保证有可靠的支点。操作人员必须躲到安全地点遥控操作并由当班班长现场监护。
13、活柱不落或被压死时,要先打好替柱,再在柱脚顺回柱方向掏沟或用1.5米以上长把工具穿松顶板,然后拉出支柱最后回撤替柱。
14、人员搬运单体支柱跨越转载机或皮带输送机时,必须将转载机或皮带
37
输送机停机闭锁,否则严禁通过。
15、人员搬运单体时稳抬稳放,严禁随意摔扔,以免弹起伤人。运到指定地点后,将单体码放整齐、稳固,防止滚落伤人。待返支柱及时返走或码放到指定地点,严禁乱扔乱放。
16、在转载机拉移装置完好的情况下,一律严禁使用单体液压支柱辅助拉移转载机。特殊情况下如拉移装置损坏,则可使用单体辅助拉移,但必须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1)使用单体液压支柱辅助拉移时,必须由班、队长现场亲自指挥,确保安全操作。
(2)辅助拉移时,单体支柱必须拴好安全绳。 (3)单体支柱的支设角度应合理。
(4)单体支柱两端的支设点应牢固可靠,必须支设在物体平面上。严禁点接触,必要时支设点处应加木垫,且垫实垫牢。
(5)操作人员在单体液压支柱弹出范围外进行作业,并站在顶帮完好,支护可靠的安全地点,同时设置专人进行现场监护。操作地点周围10m范围内严禁有人作业或逗留。
(6)严禁人员亲自操作注液枪,利用支柱操作阀控制单体支柱支移,以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17、拉移转载机时,应设置专人监护。发现问题及时发出停止信号,以防造成掉梁、倒柱伤人事故。待及时处理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正常拉移。
18、使用单体支柱辅助拉移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及戗溜头时,单体支柱必须绑好牢固可靠的安全绳。同时必须选好支设点和支设角度,单体支柱两端必须支设在物体平面上或柱窝内,严禁支设点为点接触,必要时支设点
38
处加打木垫。人员操作单体支柱时必须执行遥控操作,并缓慢给液升柱,防止单体支柱意外弹出造成伤人事故。
19、工作面进、回顺槽切顶线处采用密集支柱、戗柱进行支护顶板。密集支柱柱距为0.3mm;戗棚柱柱距为1.0m,要求切顶线支柱数量齐全,无空载和失效支柱,并且挡矸有效。
20、破碎顶板架设支柱时,应及时将帮顶刹满背紧,使支柱起到支撑顶板的作用。
21、单体液压支柱支设的最大高度应小于支柱设计最大高度0.1m,最小高度应大于支柱设计最小高度0.2m。
22、工作面及进、回风顺槽严禁使用弯曲、变形、折断的π型钢梁。失效的顶梁严禁在工作面内存放,必须码放至回风道外物料场处的指定地点。
23、使用π型钢梁配合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时,支柱顶盖四爪必须镶入π型钢梁的槽内,严禁出现“不入牙”的现象。π型钢梁与顶板应平整接触,顶板不平或局部掉顶时,必须用木料插严、背实。
24、单体液压支柱严禁出现“单梁单柱”,必须保证最少一梁两柱支护。 25、在升柱过程中严禁用手卡住钢梁,严禁将手插入两钢梁的缝隙中,严禁将身体的任何部位探入钢梁顶部。
26、除工作面在用支柱外其余支柱一律码放至回风顺槽外物料场处,其它
地点严禁存放备用支柱。 三、防止片帮、冒顶安全技术措施
1、所有作业人员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进工作面时首先由班队长对工作面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确认无隐患后方可作业,所有作业人员都必须在完整可靠的护身支护下作业,严禁空顶作业。
39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所有人员进入工作面必须对作业地点仔细检查,及时用长柄工具处理片帮煤。处理不了时,必须向班队长汇报。严禁人员正对煤壁或近距离煤壁作业。
3、落煤后及时“敲帮问顶”和修理歪扭支护,及时移架、支柱,严禁空顶作业。工作面顶板破碎、压力大或煤壁片帮较严重时,及时伸出前探梁,用封顶板将破碎顶板封严。
4、严格控制工作面层位和采高,避免工作面超高作业。
5、液压支架零部件必须齐全,活柱缸体及阀组无损伤,密封良好,动作灵活可靠。
6、采煤机在割煤时保证工作面顶底板平整。液压支架升架支护时,必须有足够的初撑力。采煤机割煤后,及时移架。
7、工作面局部片帮严重地段,片帮深度大于0.6米时,可采取在机组割煤前超前移架。超前移架时,必须经班队长同意并通知采煤机司机。采煤机割煤至此时,必须及时降低滚筒高度,防止刮碰支架。
8、顶板破碎段或不稳定不能追机移架时,必须停机等待移架工序的完成,移架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带压擦顶移架,保持顶板稳定完好。
9、工作面顶板发生抽条掉顶现象时,必须对抽条掉顶段加强顶板管理。抽条掉顶段应用圆木刹实顶板。
10、每班根据工作面需要检查备用支护材料,支护材料不足及时上报调度。对损坏、失效的支架、支柱及时要求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其他人员严禁对支架进行维修。
11、当工作面出现异常声响时,应停止作业及时通知班队长,待情况查明后方可进行作业。
40
正在阅读:
ZF2400-16-24 412综放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105-24
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及参考答105-18
从土壤中分离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实验方案07-06
以宽恕为话题的作文600字03-12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完整版)05-07
第一本经济学的读后感10篇12-12
通导复习题11-16
动物童话故事300字作文03-12
现代推销学教学大纲05-28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回采
- 工作面
- 规程
- 作业
- 2400
- 412
- ZF
- 16
- 24
- 主诊医师负责制试行方案--4-7
- 企业(单位)超计划、超定额加价费减免
- 2011年中考词组辨析最全327组
- 新课程标准下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自然辩证法论文
- 醋泡葡萄干
- 爱德外国语学校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关于中西方对礼貌态度的调查研究
- 2018年乡镇党委书记述职述廉报告
- 张宝顺、王三运同志在赴江苏学习考察座谈会上的讲话
- 塑钢防盗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发改立项备案+2013年最新案例范
- 施工组织设计(审批)
- 高三年级下学期工作总结
- A桥单位水利工程施工工作报告
-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中心小学德育处工作计划
- 组胚习题
- 66KV变电站部分电气一次设计浅析
- 金色南郡II、III标段监理规划 z
- 利用电路设计软件Protel进行单片机硬件电路的设计
- President Obama开学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