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州中考物理备考 - 14年中考物理年报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05 09: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年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物理科

一、试卷与命题 1.命题的依据和原则

2014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物理考试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本届学生使用的人教版的教科书和《2014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指导书》(以下简称《中考指导书》)为命题依据,本次考试力求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各项指标。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进行较全面的考查;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重视考查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是否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物理学科的思维方法;重视考查学生是否能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重视科学·技术·社会的考查。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题目中的物理情景要有实际意义,避免故意编造;试题注意联系实际,避免死记教科书中的条文。适当加强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不设置偏题、怪题。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公平性。

2.试卷结构

2014年物理试卷的总分为100分,全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其中选择题12题(共36分),填空 作图题7题(共25分),解析题2题(共20分),实验 探究题3题(共19分)。按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划分的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部分的分值分布是:物质14分,运动和相互作用47分,能量39分。科学探究融入上述内容。

3.试卷的特点

(1)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本,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

2014年广州市物理中考试题体现课标各项要求,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考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广,突出重点,着重对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如受力分析、电路分析、物体平衡条件、机械运动、机械能、能量守恒、电功率、欧姆定律等)进行全面的考查。但题目不是考查学生能否背出概念或规律的定义,而是让学生在一个情景中回忆已学过的概念及规律;注重考查学生对概念及规律本质的理解;注重考查学生能否应用物理规律及原理解决问题;试题注重考查学生能否在一个真实情景中运用所学的物理基本方法。今年是使用新课标、新教材的第一届毕业生,今年继续坚持往年的命题思路:不少的题目素材来源于教材的插图及习题。希望通过考试的反拨作用,引导老师与学生认真研读教材。

1

(2)突出物理学科特点,注重考查学生是否有经历实验过程;创设合理的探究情景,有效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试题注重对实验知识和技能的考查,考查了初中常用温度计、电压表、电流表等基本仪器的读数及使用。题目的素材都源于教材、课程标准规定的实验及学生趣味实验,尝试通过纸笔测试检测学生是否有真正经历实验过程,考查学生是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3)以真实事件为背景,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考查学生是否能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

试题贴近生活和生产的实际,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较多的题目取材于学生平时接触过的生活实际。不少考题都是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及学生小实验为素材,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试题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强调知识的应用。

部分探究题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实践智慧,考查学生能否利用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的课程理念。

二、试卷各题考点、解题思路及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 化石能源是当今我国的主要消耗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会造成危害 B. 使用化石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C. 我国消耗的能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D. 化石能源可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 考查的科学内容:“能量”主题

分析: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次。难度:0.8739。

课标要求:“列举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知道核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了解我国和世界的能源状况.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学生判断A、B两选项是否正确的知识贮备不仅仅可从教材获得,近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能源与环境、能源安全问题都是媒体热议的话题,若学生关注时事,也能正确判断此两个选项是否正确。

C、D选择与教材的教学内容及习题的思路是相似的,不要求学生罗列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分别有哪些,而是给出能源名称让其归类到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所以学

2

生只要能从题干中提取信息及将化石能源归类到不可再生能源一类,就可以推理得出我国的主要消耗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根据不可再生能源的定义知道化石能源是不可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

从命题技术的角度看只要这选项多于2%的学生选择,就说明此选项具有迷惑性和干扰性。从3.9028%的学生选D,可推测部分学生可能还是死记硬背哪些形式的能源是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可再生能源与不可能再生能源的定义。从6.52%的学生选C,可推测还有部分学生直接从题目中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相对比较弱,并没有真正知道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定义。物理的学习应是从概念的定义开始,若学生并不清楚定义,只是背了一些他们都不知道的符号,这样的学习让人担忧。

能源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网络也有大量相关信息。平常的教学可以根据这特点,设计一些有思维深度的题目。

如根据“2012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是2003年的两倍, 图1所示两年各种能源消耗百分比”等信息,让学生讨论有关节能的问题:在目前这种能源结构情况下,是否把所有消耗汽油的汽车换成用电的汽车就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2012年原油消耗占总能量消耗的百分比在下降是否意味着原油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在减少?风能、核能这些能源的使用是否产生新

图1

的环境问题?通过所给的信息或利用网络资源讨论这些话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增加了知识贮备,同时收集信息,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判断信息的正误,根据信息做出合理推断的能力会得到提升。

2. 图2电路中R1>R2,开关闭合,电压表V的示数为6V,电压表V1的示数

3

A. 等于6V B. 大于3V

C. 等于3V D. 小于3V

考查的科学内容:“能量”主题

分析: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次。难度:0.7136

V1 R1 R2 V 图2

课标要求:会看简单的电路图,了解串联电路电压特点。

从8.2429%的学生选C,9.3073%的学生选D,推测可能有近20%的学生知道两电阻是串联,但并没有掌握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无法正确使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解决问题,10.9514%的学生选A,可能是学生没有看清楚电压表测的是哪一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看到两电压表的左端都接在一起,误认为两电压表测量的电压是相同。

试题改编自教材相关章节的习题(九年级P62),教材习题的用意就是希望学生不是死记一个U=U1+U2的公式,而是在电路图中识别出各电压表测量哪一电阻的电压,各电压表读数的关系。其实课标对电学的知识点要求比起十多年前教学大纲年代是大大降低的,希望在教学中能先研讨课标,清楚相关的知识要求,不要在此加深、加难,导致内容过多,这样做可能导致反效果,结果是学生连基础的知识都没掌握好。

3. 图3是电磁波及其应用事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紫外线是紫色的 B. 电视机遥控器用γ射线遥控

C. 体检胸透用的电磁波频率比无线电波低 D. 可见光与无线电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无 线 电 波

红外线

106 108 1010 1012 1014 1016

电磁波家族

10

18

频率/Hz

应用事例

可紫外线 X射线

见光γ射线

图3

考查的科学内容:“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 分析: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次。难度:0.6511

课标要求:知道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

4

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课标还列举了以下案例:举例说明电磁波的存在。知道光是电磁波。了解广播电台的发射频率和波长。 知道光缆通信和卫星通信都是电磁波的应用。 试题插图源自教材(九年级P152),只是为了试题设问需要,把教材图中的微波炉换成电视机遥控器图片。15.1186%的学生选A,可推测不少学生不清楚紫外线的定义,也不懂在图中提取信息(图中紫外线与可见光分别落在不同的频率范围)。在八年级“光现象”明确给出红外线及紫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但因为电视遥控器工作时发出红外线同时灯也会发出红光,验钞机在发出紫外线同时也发出紫光,所以学生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前概念:“遥控器发出的红光就是红外线,验钞机发出的紫光就是紫外线”。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不仅仅用语言强调,而且应在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方式强化紫外线、红外线是人眼看不到的。如在八年级刚学习“看不见的光”内容时,展示遥控器、验钞机的工作过程,并指出看到的红光不是红外线,看到的紫光不是紫外线。在介绍红外胶片拍摄时指出每个人都发出红外线,大地也发出红外线,但我们都没有看到有人发红光。让学生再次明白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人眼不可见的。到了九年级“电磁波”这章,再次利用教材P152插图,从“波长及频率”角度去引导分析,学生就清晰知道红光与红外线,紫光与紫外线的区别。

A、B、C三选项可以直接从图获取信息判断其对错,从图3可直接获知电视遥控是应用了红外线,判断选项B是错误,通过图3数据知道无线电波频率比γ射线小(也可以通过波形的疏密获知),然后再根据图中第三栏所给的应用,就能判断C选项是错误的,但6.924% 的学生选B ,12.712%的学生选C。从错选A、B、C的学生人数推测部分学生没有从图中获取信息的习惯,或提取信息的能力比较弱。平时的教学要重视利用好教材中的插图,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都是3×10m/s,这是初中物理唯一要记忆的常数。虽然考查多年,但还是有不少学生记不住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这引起我们对教学的反思:若知识是零碎的,不能有逻辑地连接成网,学的知识多了,学生就记不住了。另外若教学不按课标要求,让学生记的常数过多,结果是最后什么都记不住,或记乱。因此,研读课标,把握深度,才能真正减轻教师与学生的负担!

4. 图4中的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方向运动时,下列哪种情况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

8

N a A

S N a B

S N a C

S N a D

S 图4

5

考查的科学内容:“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 分析: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次。难度:0.5992

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课标还给出一案例: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试题改编自教材习题(九年级P142)。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感应电流这些教学内容可以用立体图、剖面图帮助学生建构工作情景。特别在讲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我们会发现用图6剖面图比图5的立体图能更直观地让学生理解规律。图6中我们画出导线所处的几个位置

1 S 4 2 3 N 图5

图6

的运动方向,再在图中画出磁感线的方向,学生很容易就能判断1、2、3、4哪一运动方向可以把磁感线切断,从而判断是否有感应电流。教材也给出类似的习题,教学过程我们要重视教材的习题,用好教材习题。31.2899%的学生选A,估计是学生模糊记得实验中是上、下运动没有感应电流,左右运动有感应电流的结论,就选了A。而没有经历下面的分析过程:先判断导线是否是闭合回路一部分,然后画出磁感线方向(不知磁感线方向无法判断是否有切割),再找运动方向,看是否有切割。但也不排除部分学生没有看到题目要求选择的是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看到选项A会产生感应电流,就填涂答案。其实这是单选题,只有.

唯一答案,只要学生把所有选项全部分析完,这种看错题的情况是可以避免的。平常选择题练习,教师应强调学生把四个选项逐一分析判断,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则,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不要让学生记住一堆的结论,最后在情景稍有改变时就无法解答。同时也反映出一个问题:教材没有得到师生的重视。本届学生是使用新课标后的第一届初中毕业生,教材做了什么改动?有什么修改?老师都应认真研读,对于学生来说,每一年教材都是新的,都应是他们必读的书。

5. 甲声音波形如图7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波

图7

B A

6

C 图8

D 形是图8中的哪一幅

考查的科学内容:“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 分析: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次。难度:0.7931 课标要求:了解乐音的特性

从6.9671%的学生选A,7.3729%的学生选C,6.244%的学生选D,估计不少学生没有看过老师演示此实验。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的学科,借助实验能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物理概念及规律。

人耳听觉范围大约在20Hz至20000Hz,而常用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频率都在几百,根本无法用人眼直接观察其振动快慢,如何让学生在听到不同音调的声音同时“可视”其频率是不同的?教材采用了观察声音的波形(没有示波器的学校可利用教师用书所附光盘内的软件,利用计算机做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个“度”,就是学生只需要知道两个不同频率的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计算机(或示波器),波越疏则声音频率就越小(电磁波的图也用到相同的概念)。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声与图”的结合,让学生听到声音的同时看到波形,当把声音的频率改变同时,波形的疏密也在变,让学生能把听到的声与看到的画面对应起来。《中考指导书》前几年就编写了相似的题目。希望复习时要借助《中考指导书》了解考试范围及题型。但教学中也要注意,能做实验比用软件要好,所以教材只用波型比较频率、音色。但响度是利用实验把难以观察的振幅变化转化为可视的现象(其实在鼓面上放绿豆就能做到把鼓面微小的振动“放大”。分别用不同力度敲打鼓面,听到声音响度不同的同时,看到绿豆跳动的幅度也不同)。

6. 图9,小明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某位置时,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恰好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仅根据这步实验,小明就提出:“若将蜡烛A移到其他位置,玻璃板所成的像始终是与物等大的”.他这一提法属于

A. 猜想 B. 评估 C. 设计实验 D. 实验结论 考查的科学内容:“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 分析: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次。难度:0.5923

课标要求:在“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中“猜想与假设”要素中提出: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可能答案提出猜想;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本题严格说没有考查任何一个“科学内容”内对应的知识点。考查的是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但考查的目的不是要学生机械地背科学探究七要素(就算学生背了这些.........................

7

图9

名词,不懂一样做不出),学生可以完全不记得七要素的名称,因为“猜想”、“评估”、“设..........计实验”、“实验结论”这些名词在教材里都有出现,在实验过程也常出现,而且都是一些学生能知道意思的词,所以题目只是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信息推断小明所说的话是根据已做实验提出的合理猜想,还是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其实这也是一个理性公民应具备的素养:面对大量的信息应能判断哪些是根据证据得到的结论,哪些只是个人的猜测。

实验只得到在某一位置“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恰好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而小明提出是“若将蜡烛A移到其他位置,玻璃板所成的像始终是与物等大的”关键词:其他位置、像与物始终等大。小明是根据此时像与物等大,提出猜想,但因为还没有把蜡...........烛放在其他位置做过实验,所以不知在其他位置,像与物的关系如何。所以小明的说法只能是猜想,就像2+2=4,2×2=4,我们可以根据这两个算式提出:“同一数相乘、相加都是相同的结果”。我们只要用3+3,3×3一验证就知这说法是错误。这也就是实验为什么要多次测量才能得到普适的规律。此考题给出的信息:希望学生掌握一些物理方法而不是背一些物理方法的名称。从25.5871%学生选D,说明学生没有经历上述的思维过程。反映学生提取信息,根据信息判断错对的能力较弱,但有 9.0914%学生选B及5.9322%学生选C推测有15%左右的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比较陌生。科学探究的七要素并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平常教学只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他们就能明白每个名称代表的意思。因此,多让学生参与真实的科学探究才是轻松应考的硬道理。

7. 图10,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别沿斜面和水平面拉木箱,拉力方向和运动方向始终一致,运动时间tab>tcd,运动距离sab=scd,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所做的功和功率

A. ab段做功较多

B. ab段与cd段的功一样多 C. ab段功率较大

D. ab段与cd段的功率一样大 考查的科学内容:“能量”主题

分析: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次。难度:0.6234

课标要求:理解机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 判断某一个力是否有做功,关键是要让学生养成画示意图的习惯。新版的教材在分析拉力是否有做功,就用到图11的示意图。当标出力的方向及物体移动的距离,就可以判断力是否有做功,然后再根据公式W=Fs则

a F b c 图10

F d

8

图11

可知哪一个力做的功多。

学习力学时,学生有很多迷思。像本题的情景,学生根据他们的直觉,上坡一定比走平路累,所以潜意识就认为沿斜面向上拉物体的过程做的功多,所以有18.224%的学生选A。如何纠正学生这一错误想法,不是多做几道题目就可以,关键是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画力,画移动距离,写公式,“盯着”示意图和公式判断。而不少学生习惯不好,示意图不画,公式不写,更没有“盯”着图和公式解决问题,只是在脑里闪一闪,这一闪往往错误的想法又出来了(反思老师在课堂是否也只是口头上讲讲,没有板书,没有画示意图,就说出结果的情况。“身教”重于“言传”!)。

其实从14.3445%的学生选C,也反映出相同的问题,学生凭生活经验判断上坡累,让其误认为上坡的功率也大。很明显学生没理解功率这概念,也没有写出功率的计算公式,然后比较两种情况的功,再比较两种情况的时间的习惯。学生若有上述的思维过程,就算在做功大小这问题上判断错了,认为沿斜面的力做的功多,但发现时间也是沿斜面的长,就能发现无法比较功率,会引起其反思是不是有地方想错了。这是单选题,不可能A对,C也对。这样学生就会重新思考。平时我们要教给学生一些做题技巧,上述如何纠错就是一种做题技巧。其实力学题只要画好受力分析,画出运动距离,写出对应公式,“盯着”图与公式思考,初中几乎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习惯决定命运。 ......

8. 图12,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初温都相同的不同液体.若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电加热器放出的热量,加热时间相同且液体均未沸腾,则

A. 两杯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B. 温度较高的液体比热容较大 C. 温度较低的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 D. 温度较高的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 考查的科学内容:“能量”主题

分析: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次。难度:0.6199 课标要求: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

课标要求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相似的内容中考已连考三年,今年是采用人教社新版教材的实验装置图,2012年,2013年中考题如下:

(2012年)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 如图13,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 图14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

图12

9

吸收热量 水 吸收热量 煤油 水 温度 煤油 水 温度 水 煤油 时间 煤油 水 煤油 0 图13

A

时间 0 B

时间

0 C

0 D

时间 图14

(2013年)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 如图13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管内液体升温到40℃. 这个过程中

A. 煤油温度先升到40℃ B. 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高

C. 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 D. 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

2012年有25.8747%的学生选A,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温度高的吸收的热量多;2013年有25.219%的学生选C,认为加热相同时间,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多;2014年有15.0729%的学生选C ,有13.6205%的学生选D,也就是有28.6934% 的学生认为从温度的高低判断吸热的多少。

学生认为吸收的热量与温度的高低有关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他们的生活常识,平时加热物体,总是加热时间越长,物体温度越高,所以直觉让他们感觉吸热总是与温度有关。另一方面学生没有养成用笔写下公式,然后对照公式一个一个物理量去分析的习惯,只是在脑里想想,大量的练习题让他脑里有一印象:“比热容大,升温少”,“比热容大,吸热多”完全没有对照公式,理解这两句话的前提条件。如何帮助学生纠正这错误概念,可从实验及习惯两方面入手,在做比热容实验时,温度可以从温度计上读到,但没有一个仪器直接观察到物体吸收的热量多少,虽然老师强调过加热的热源一样(同一酒精灯或功率相同的电热器),但不少学生仍不清楚如何得知两物质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所以在实验开始时老师明确实验目的:“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让学生明白要取质量相同的、初温相同的两物质做实验后。给出问题“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少由什么决定?”老师要通过板书让学生明白:实验过程是通过看时间来判断物质吸热多少。而不是看物质的温度。设计了上述的教学活动,还是会有很多学生没理解,所以比热容实验设计的实验表格如下

10

加热时间 物质1温度 物质2温度 0 t1 t2 t3 t4 实验做完后,分析表格时向学生提以下的问题:“①t1时刻哪一物质的温度高?②0-t1

哪一物质吸收的热量多,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③你根据表格哪一数据知道哪种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学生回答完第一问,凭直觉,在回答第二问时,会说温度高的吸热多,老师再问依据,就会有部分学生反应过来,不能从温度高低判断吸热多少,而应从加热时间上看,0-t1加热时间一样,所以不管谁的温度高,吸的热都一样,再通过第三个问,学生就可以应用:“吸热多少,看加热时间长短”判断得知: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就越多。经过这两环节,应可以帮助学生纠正他们的错误想法。在学习完Q=cmΔt,可以再次让学生利用这公式分析上述的实验表格0-t1这段时间,两物质质量相等,通过温度计读数可知哪一物质升温多,因为时间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两物质的比热容不同。(在此过程老师一定要在黑板上板书Q=cmΔt,分析过程一定要指着公式分析,而不是口头分析,因为老师的言传身教很重要,若我们自己不板书,学生也学会只在脑里想想,不用笔写下来,也不会“盯着”公式分析问题)。最后在复习阶段再通过分析图14,让学生再一次巩固此实验吸收热量的多少只是看加热的时间而不是看温度的高低,这样也许能突破这教学难点。

学生在各单元的学习类似的迷思很多,如电学,若把两灯分别接在规格相同的电能表上,A灯比B灯亮,电能表铝盘转一圈,哪一个灯消耗的电功多?不少学生也冲口而出说:亮的消耗的电能多。要纠正学生这些错误的想法,一方面老师的设问尽量让学生能有一个“破”的机会,就是让他表达出错的想法,再告知为什么错,这样学生下次也许会记得,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有理有据分析问题的习惯。不要公式不写,没有分析过程就凭直觉回答问题(其实学生这种没经分析就写答案的习惯也与大量的做题有关,题目做多了,学生的反应是这题是我做过的哪一题,那一题的答案是什么,那么这题的答案也就是什么了)。

9. 冰壶运动员的鞋底一只是塑料的,另一只是橡胶的.他滑行时,橡胶底的鞋比塑料底的鞋受到摩擦力大. 如图15他用b脚蹬冰面后,只用a脚向右滑行,可以确定的是

A. 滑行时冰对a鞋的摩擦力向右 B. 蹬冰时冰对b鞋的摩擦力向左 C. a鞋底是橡胶会滑得更远 D. a鞋底是塑料会滑得更远

b a 图15

11

考查的科学内容:“运动与相互作用”主题 分析:本题的要求是应用层次。难度:0.7429

课标要求:用示意图描述力。了解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本试题改编自教材的习题,(八下P26)

其实近几年电视多次介绍冰壶运动,各地市也以冰壶为素材命制很多题目。若学生有做过教材的作业,情景对学生应不陌生(从本题难度也能看出学生感觉不难)。虽然通过率比较高,但也隐藏着一些问题。首先试题难度远低于教材习题,而且试题只是考查了摩擦力的方向,判断C、D选项正、误的思路与推导牛顿第一定律时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的分析思路是相同的。但从有6.4779%的学生选A,11.472的学生选B,说明还是有近20%的学生没有利用受力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估计做错的学生,并没有多少人画过运动员每一只脚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只是凭空在脑里想想就选答案。物理的美就在于减少不同类事物的数目,用几个简单的法则替代一堆详细的说明。学生掌握了受力示意图,二力平衡后。我们要教会学生用这简单的法则解决力学问题。让学生画出吊在绳下静止的重物受力示意图,学生就明白为什么教材说这种情况下“线的方向跟物体所受重力方向一致,常说这是竖直向下”。通过画挂在静止在测力计重物的受力示意图,再根据二力平衡,学生就明白为什么匀速或静止时,测力计对重物的拉力等于重物所受重力。同理在讲摩擦力时只要学生做好受力分析,学生就明白为什么要匀速拉动物体,测力计的读数就是摩擦力的大小。老师和学生都用这种“可视化”的图。学生就感觉解决问题会事半功倍。三力学完后可以教给学生做受力分析的顺序:在地球上有质量的物体,先画重力,然后找接触面(点)然后再看这些接触面(点)相互间有没弹性形变,若有就画弹力(因为弹力的产生的条件是有接触还有相互间有弹性形变),最后在有弹力产生的面找摩擦力。(因为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是有压力,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这样学生在分析空中飞行的足球(忽略空气阻力)。有了法则学生就不会多画力(初中的习题不适宜过难,只是利用教材中的简单情景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而且要注意“言传身教”,老师有画力示意图,板书的习惯,学生也会潜移默化养成做受力分析的习惯。学生学到后面就发现原来一个学期没学多少法则,只要利用受力分析,二力平衡就能解决问题。测大气压,学生做完受力分析,就明白测量大气压的方法及计算的公式。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学生作出物体受力分析示意图,就能明白物体所受空气压力差向

12

哪一个方向。同理学生画完浸没在液体中的正方体的物体的受力分析,学生就明白为什么液体会对物体产生向上的浮力;只要做出液体中物体的受力,根据二力平衡及力的作用效果就可以知道,物体的运动状态(基本不需要学生记悬浮,漂浮,下沉,上浮的规则)。同理,用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物。利用受力分析,匀速拉或静止状态时合力为零,学生马上就能明白自由端绳的拉力与重物重力的关系。而不需用定滑轮等效于等臂杠杆,动滑轮等效于省力杠杆来解释自由端绳的拉力(要注意教材是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自由端与重物重力的关系,并没有用等效于杠杆的方法讲授此内容)。

另外本题因为是选择题,部分做对的学生可能是运用做题技巧,知道a鞋不是橡胶就是塑料,所以知道只要在C、D中选一个就行,只要有生活常识的学生都知道应选D。所以建议在平时的教学最好是选用教材的习题的形式,并通过分步设问,让学生画出蹬地时b脚受到的摩擦力及滑行时的a脚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然后再让学生回答习题的问题。这样学生得到的会更多。

10. 云中冰粒下落,温度升高变成雨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粒液化为雨滴

B. 雨滴内分子间不存在分子引力 C. 雨滴的内能大于同质量冰粒的内能 D. 雨滴内能转化为动能,所以下落越来越快

考查的科学内容:“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主题 分析: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次。难度:0.5734

课标要求: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通过实验,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了解内能。

本试题素材取材于教材习题(九年级P10),课标中提到与水物态变化有关的: “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冰熔化、水沸腾等现象”;“用水的物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27.9829%的学生选A,这引起我们思考 “知识网络”、“反馈与调整”的问题。学生平时的学习不单单在学习物理还要学习对于他们都是陌生的其他学科。如果学生能把零碎的知识编织成有逻辑的网络,就能长时间记住知识,并能在解决问题时有条理地提取相关的知识。在物态变化这章一般都会利用图16帮助学生记住各物态变化及物态变化过程吸、放热情况。在复习课可在“三角图”加上固、液、气分子结构(图17)及内能变化(质量相同),学生根据物质从固态到液态,分子间距离要拉大,克服分子力做功,

13

所以这过程要吸热。同理这样就能记住其他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让学生把分子动理论,内能,能量转化及物态变化有逻辑地联系起来,记忆会更牢固。

固 固 液 图16

液 图17

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冰熔化为水这情景会多次用到,也多次复习到,但接近五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冰变为水是液化过程,这引起我们对“反馈”的反思。我们应设计一些有效的教学活动,采取一些策略(课堂上的巡视,师生的有效对话,作业的批改,面批等),让老师及时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根据所了解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

有10.8762%的学生选D,说明还是有不少学生并没有按物理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只是凭直觉感觉动能增大,一定有其他能量转化给动能,题目又提到内能,大概记得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所以没有细加分析就选了这答案。这引起我们的思考,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关注思维习惯的培养。不同情景的练习题,不是为了让学生熟练地记住答案,而是在不同情景下练习同一思维方法。让学生熟悉的应该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而不是解题套路及答案!

11. 图18水平雪地上,穿着雪橇的芳芳总质量为70 kg,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

鞋的小明总质量为50kg,却深陷雪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B. 芳芳对雪地的压力和小明的一样 C. 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D. 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等,无法比较谁对雪地的压强大 考查的科学内容: “运动与相互作用”主题 分析:本题的要求是应用层次。难度:0.5681

如何用科学而简单的语言解释一个物理名词是物理老师的追求。有关压强的教学可以参考《科学探索者》运动、力与能量相关内容的教学(图19、20、21)

“原因就在于你的体重的分布情况发生了变化。当你的体重分布在面积较小的鞋子上时,你就会陷入雪中;而当你的体重分布在面积大得多的雪橇时,这种情况就不会出现。较

14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大的受力面积使得你对雪向下的压强减小了。由此可见,虽然压力和压强密切相关,但它们的含义不同。” 教材这一句话,简单明了地让学生明白压强的概念。老师利用图19、20显现的情景加上图21中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就能给学生说清楚一个概念。而28.3646%的学生选D说明这部分学生根本没掌握压强的概念,只是模糊记得“增大受力面积,减少压强”,“减少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结论,根本没根据语言的描述真正构建正确的画面,真正理解压强的概念。而12.0248%的学生选A,反映出部分学生没有养成根据受力分析,二力平衡等相关知识有逻辑,有条理,有步骤地分析力学问题。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我们要花大力气研究的问题。

12. 人直接用F1的力匀速提升重物,所做的功是W1;若人使用某机械匀速提升该重物到同一高度则人的拉力为F2 ,所做的功是W2

A . F1一定大于F2 B. F1一定小于F2

C. W2一定大于W1 D. 只有F2大于F1,W2才大于W1 考查的科学内容: “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主题 分析:本题的要求是应用层次。难度:0.2441

课标要求:知道简单机械,知道机械效率。课标中的案例: 测量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简单机械与机械效率一直是一个教学难点,特别是如何处理理想机械与实际机械的问题,往往会让学生感觉到很糊涂。其实课标要求“知道简单机械”是放在“运动与相互作用”主题之下。而教材通过实验然后得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而且费距离”;在滑轮组这一内容中有一段话:“用此滑轮组提起重物,如果忽略动滑轮的自重,只要用物重三分之一的力就可以提起重物”........(八年级下P83)。

15

我们先分析教材相关内容的安排。教材只要求学生知道使用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大小、方向。并没有要求学生记住理想机械定滑轮,拉力等于物重;动滑轮,拉力等于二分之一物重。要不就是在有前提条件下给出拉力与物重的关系。教材这样处理是因为实验过程没有理想机械。然后在紧接着的机械效率一节,实验标题就是“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并在实验后指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的。”

从14.0076%的学生选A,推测新授课为了引入简单机械,常会说:“某东西我们搬不动,怎么办,使用简单机械”。这种引入可能让学生有了第一印象,使用机械都是为了省力。 8.3182%的学生选B,也说明引入的案例及生活常识让部分学生有一种直觉用机械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力。选A、B的学生中估计有不少并未按物理思维思考过这问题,只是短时间内凭直觉选择答案。图22是《科学探索者》运动、力与能量相关内容的一幅插图,这插图不仅能让学生容易明白机械效率的本质:“输出功与输入功之比”而且也能让学生从直观的图中知道输出力与输入力的关系。

图23

图22

52.9786%的学生选D,说明很多学生并没有理解教材中“机械效率总小于1”这话的意思。计算机械效率时也只是代数据运算,并不清楚公式每一个物理量的意思,也不明白计算得到的结果代表什么。教材在机械效率一节,开宗明义就提出“不使用机械直接提升物体做的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时做的功相同吗?”而实验也是要测出图23甲、乙所示两种情况下拉力所做的功得知有用功和总功。若教学强化通过有用功,额外功求总功或算机械效率,学生只是记得总功=有用功+额外功,而无法在真实的情景中理解有用功本质就是不用机械把重物匀速移动做的功,而总功就是使用机械匀速移动重物到同一位置所做的功。

13. 如图24,一束光射入水中,在水底形成光斑 (1)画出水面的反射光线 (2)画出水中的折射光线

16

光斑 图24

图25

光斑 图26

光斑 考查的科学内容: “运动与相互作用”主题 分析: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次。难度:0.7807

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因为本题没有规定用哪一方式画出反射光线,所以可以运用光的反射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用此方法必须有法线(图25);也可以把水面看成镜面,在入射光线上任选一点,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任选点的像点,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过此像点,这种作图方法可不用画出法线,但应保留解决问题的作图痕迹(图26)。学生的典型错误主要三种,一是反射角与入射角明显不等(图27),二是没有法线也没有作图痕迹(图28),三是错认为光斑是物,以水面为平面镜作出像点找反射光线(图29)。

图27 图28 图29

第二小问只要学生认真读题,只要运用数学两点成一直线,就可正确作出折射光线。学生的典型错误有三种:没有看清题目,不理解折射光线要经过光斑,只是根据以往折射光线的作图经验,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大致画出折射光线(图30)。也有把光斑看成是光源,变成从光斑发出光线(图31),还有部分同学误认为水中没有光线,用虚线表示(图

图30

32)。

图31 图32

17

这本是一道简单的经典题,没有多少思维难度,几乎是纯动作技能,可以说更复杂作图,学生也画了无数次,为什么通过率并不是很高?

由此题引起我们一个反思:落实!目前的教学主、客观各种原因导致以课堂上对答案..替代了老师批改作业及面批。其实像这种动作技能的题目,一定要通过“人盯人”的策略才能让所有学生过关。若老师能做到全面批改,了解情况,对每位学生给出反馈意见当然是最好。若觉得这样做工作量过大,也可以通过部分面批,并让已过关的学生面批其他学生,只有这样落实到人,老师才心中有底,知道若考试出现这样的题自己的学生到底有多少人可以过关,而不是只是根据自己是否讲过来估计学生是否会做。

另外一点,作图题一定要放在真实需要的情景中,并设计好台阶。本题是取材于教材习题的一个“降低难度版本”。教材原题是:如图33所示,一束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的光斑将会如何移动?(八年级上P84)

可以把教材作业改为二问,第一问如本题,给出光斑(图34),让学生画出折射光线。老师巡视,点评,让每位学生修改后(这类技能性的习题比较适合用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只要巡视每组做得快的同学,保证这位学生会做后,让他点评其他组同学的答案。同时小组内同学也可以相互帮助,这样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可以再问学生若杯中水位上升到图

图33

图34

光斑 34虚线位置,请通过作图找出光斑的位置。第二问即可以让在第一问做错的同学有一次重新练的机会,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学生在这练习过程技能和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另外这案例也想表达一个观点:精选一些有台阶的题目,在课堂上每一道题学生有充足练的时间,并能得到老师及时的反馈,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些。

14. 滚摆从图35的位置1静止释放,下降经过位置2,继续下降,再上升到达最高点3,这三个位置: 滚摆重力势能最大的是_________、动能为零的是_________、机械能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填写位置序号)

2 1

3

考查的科学内容: “能量”主题

分析:本题的要求是应用层次。难度:0.3065

课标要求: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

图35

18

图36

相转化。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滚摆实验是教材相关章节“想想做做”中一个实验,教材要求学生要观察滚摆的运动,讨论滚摆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如何转化的。包括同一节内容中还有一个铁锁摆回是否会打到鼻子的实验。学生若有观察过这实验,应对实验情景不陌生,这样就容易理解本题,但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推测学生对此实验情景比较陌生,说明部分学生可能没有看过此演示实验。

本题第二空失分多是只填“1”,学生可以将“静止”转换为物理术语即“速度为零”,不能把“上升到达最高点”转换为物理术语即“速度为零”。这说明学生对“静止”情景熟悉,而对滚摆再次“上升到达最高点”的情景不熟悉。没有亲身观察,没有经历感悟。判断动能是否为零,本应经历根据动能与质量、速度有关,然后判断速度、质量是否为零,最后得知动能是否为零这思维过程。但从学生答案推测不少学生经历解题过程是从“情景”到“答案”,记住了“静止释放”就是动能为零,而没有思考分析的过程。另外要注意实验与理想状态的分析是不同的,实验滚摆每一次都不可能回到释放点,所以教材也没从这实验引出机械能守恒。只是问上、下滚动过程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若练的习题全部是把滚摆、单摆看成理想模型考机械能守恒,而学生又没见过实验,大量的练习,学生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是模糊记得一个答案:“机械能守恒”,又没细看题目对位置3的描述,此空就容易做错。教学过程若每题都要学生经历分析过程,是会慢,但只要精选题目,落实了,让学生养成了分析过程的思维习惯,无论题目如何变化,学生都能以不变(分析方法)应万变(不同的情景)。除了第二空漏填答案外,学生主要在第三空失分,而且此问失分的学生比例较大,多是填位置“2”机械能最大。学生有这一错误答案,主要是生活错误直觉:越快机械能越大。要让学生能改正错误的前概念,就要让学生学会根据机械能概念定义分析问题,并掌握特殊位置如何比较机械能大小方法。教材根据课标要求安排了多个案例及实验(如:滚摆,单摆,铁锁摆动实验)。教学首先要做到开足,开好这些实验。不能以视频、课件、仿真实验代替真实实验。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知道如何判断滚摆的速度变化(在演示时滚摆的摆放方式如图36,因为滚摆是通过侧面的红、白条纹转动快慢反映转动的快慢)。让学生知道在特殊点如何判断的动能,势能,及机械能,如何比较不同位置的动能,势能及机械能的大小。

15.图37,天宫一号绕地球运动一圈约1.5小时,宇航员在天宫一号做实验.

(1)如图38,用软绳将小球系在铁架台上,小球不动.下列说法唯一正确的是_____ a. 小球质量比在地面时小

19

b. 以地球为参照物,小球是静止的

c. 绳对小球没有力的作用,小球不受任何力作用

d. 小球绕地球运动的方向不断改变,所以小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图37

图38

图39

图40

天宫一号

软绳 地球 小球 水球 (2)如图39,王亚平仅轻轻碰了一下悬空的聂海胜,聂海胜由于_________会在舱内继续前进.

(3)如图40,通过水球看到王亚平的像是 (选填“实像”、“虚像”),水球相当于_____(选填“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王亚平与她的像是在水球的_______(选填 “同侧”、 “异侧”).

(4)往图40中无色水球注入红色的液体,一会儿整个水球都红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课标提出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知道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并给出案例:了解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或探月工程的新成就。2013年6月20日天宫授课,教育部是要求学校组织学生同步收看,本题四小问主要就是以天宫一号内所做的实验为素材,除了第一小问,其他三问要求很低,只要观看过视频的学生都不会认为情景陌生,比较容易回答问题。下面对每一小问进行分析。

第(1)小问考查的科学内容: “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主题 分析:本小题要求是应用层次。难度:0.4306。

课标要求:知道质量的含义。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课标给出的案例: 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

本小题比较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提取信息能力。除了选项a是识记内容,b、c、d选项,只要学生认真阅读题目,是可以正确解答的,题干给出天宫一号绕地球一圈的时间,而小球相对天宫一号是静止的,如同坐在行驶车中的人,人相对于车静止的,对地就是运动。选此选项的学生明显没有认真读题,平时只是记答案或凭生活经验做对有关参照物的题目,而没有解决问题的分析过程。根据图37可知小球随天宫一号绕地球运动,运动方

20

向在改变所以要受到力的作用,这是判断c、d两选项正、误的最快方法,另一种判断c错的方法是教材在重力一节提到“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另外天宫授课已解释过关于失重,并不是天宫上的物体没了重力。判断一个答案的正、误可以有多种方法,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要求学生用物理思维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记住答案,c、d选项表述的内容是对立的,题目又提示了是单选题,但不少学生选c,反映出学生缺少推理方法,知识是会被遗忘的,学生的在校学习应让他们掌握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他们将受益终生。 第(2)小问考查的科学内容: “运动与相互作用”主题 分析:本小题要求是应用层次。难度:0.5983

课标要求: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本题与学生平时练习的题目比较接近,难度不大,但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没搞清楚研究的过程是“王亚平轻碰聂海胜”这一过程,还是“聂海胜会在舱内继续前进”这一过程。估计还有部分学生没有观看过视频,关注的是聂海胜悬在空中,认为是受到浮力的原因,或认为轻碰说明力不大,但能改变运动状态,说明重力是减小了。

本小问若在平时练习可以加大难度,问学生原来相对舱静止的聂海胜,被轻碰后,为什么会从静止到运动?王亚平停止施力在聂海胜身上,聂海胜是否还会运动,为什么?这样更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3)小问考查的科学内容: “运动与相互作用”主题 分析:本小题要求是了解层次。难度:0.7128

本题主要错误集中在像的虚、实及像与物同侧还是异侧。教材在八年级上的“科学之旅”就让学生拿着凸透镜观察过三种的成像情景。在凸透镜概念形成的过程中要通过光路图及实验让学生明白因为观察的是经过凸透镜的光线,所以若光线实际会聚的是实像,必然与物异侧。另外实验过程,若强调让学生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学生就会被强化,以为实像只能成在光屏上。教学只需增加一个活动:拿开光屏,让学生用眼观察所成的实像,学生就明白不是没了光屏就没了实像。本题所问的问题本只是一个实验现象,只要学生亲自观察过,“眼见为实”,印象深刻,老师就不用费太多的口舌给学生解释这异侧,同侧的问题。

第(4)小问考查的科学内容: “运动与相互作用”主题 分析:本小题要求是了解层次。难度:0.8757

课标要求: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课标给出的案例:观察扩散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加以说明。本题难度不大。天宫一号这一实验在平时的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

21

素材,建议上课让学生观察视频后,让学生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相关的现象(而不是挖一些空让学生填写)。若平时学生习惯了用物理原理解释问题,学生的表达能力会有大的提升。

16. 图41的线圈abcd位于磁场中

(1)通电后,cd段导线的电流方向 (选填“由c到d”、“由d到c”). (2)cd段导线受磁场力的方向如图41所示,在图中画出ab段导线所线受磁场力的方向.

b a

c

d

F + -

图41

图42

图43

考查的科学内容: “运动与相互作用”主题

分析:本题的要求是了解层次。难度:第(1)小问0.8782第(2)小问0.7565 课标要求: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课标所举案例: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有关电动机的问题从2012至今连考了三年,比起2012年0.4813难度,做对学生多了。但从第(1)问电流方向这种二选一的题目还有11%的学生做错,说明一些基本的技能,基本的简单题可能真的要“落实到人”。多批改,多反馈。抓落实才是基础题不失分的硬道理。今年的题目通过率增加,还有一个原因是题目没有12年难。2012年的题目是给出图42中ab边受到的磁场力方向,问图43中ab边受到的磁场力方向。学生不清楚电动机工作原理,认为线圈一直在转,会认为ab边在图43位置所受的磁场力方向向下。2014年问的是图41中ab边的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因为问的是同一位置,线圈不同边的受力方向,学生根据线圈在转动,无论他是否掌握判断通电导线受磁场力的方法都能猜出ab边所受磁场力方向。但就算题目容易了,还有四分之一的学生不会有依据地“猜中答案”。

平时教学可以先让学生在图42画出磁场方向,标出ab边,cd边的电流方向,然后根据通电导线所受磁场力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判断ab、cd边所受磁场力方向相同还是相反。最后让学生分析图43中ab边所受磁场力方向(强调学生要用刚才的分析方式)这样学生就有重复练的机会,学生就会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17. 如图44所示的装置,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_____大气压;抽气时瓶内的气球在膨

22

胀,说明气球内气体压强______玻璃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瓶内的气体压强___________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气球内气体与大气相通 气球内气体与大气相通

气球口套紧瓶口

气球 玻璃瓶

抽气口

抽气

抽气前 抽气时

图44

考查的科学内容: “运动与相互作用”主题 分析:本小题要求是推理层次。难度:0.7199

课标要求:认识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大气压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新课标增加了“大气压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这一要求。大气压大多数的应用都是受力面两侧的大气压力有差值(包括流速与压强)。部分学生无法把“气球内气体与大气相通”这句话翻译为气球内的气体压强一直等于大气压。另外部分学生无法从通过题目中“抽气”这词

气球外 p1 气球内 p2 气球外 气球内

图45 图46

来判断气球与玻璃瓶间的压强应在减少,也不会根据气球膨胀得知气球内外压强不等,从而推理得知气球与瓶间的空间气压在减小。因此要让学生真正读懂题目,并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离不开受力分析。如本题抽气前取一部分气球壁作出如图45的受力分析图。根据题意可知气球内外都是与大气相通,气球内外压强都等于大气压,p1=p2=p0(黑板板书此公式)。而抽气后,根据题意,气球内的气体仍与大气相通,说明此时气球内气压仍等于大气压p2=p0(黑板板书此公式),但气球外的气体因为抽气,压强将会减小,气球会膨胀起来。学生若掌握上述的分析过程,就不会一看到气球膨胀就认为气球内的气体压强在增大。在平时的教学,此题可以增大难度,增大开放度。一种方式把图44的 “抽气口”改为“开口”让学生看到图44这两种情况,然后问开口处的操作是抽气还是充气,为什么?另一种

23

问题的设计就可以更开放,问学生要让气球膨胀起来,可以有哪些办法?通过这些练习,培养了学生有依据地得到不同的操作方案。平时要注意多设计情景让学生用同一法则解决不同的问题,如在课堂上经常要做瓶吞鸡蛋的实验,瓶把鸡蛋吞进后,可以问学生如何让瓶子把鸡蛋吐出来,并要说出设计的依据,这样学生就能根据受力分析想到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增大瓶内的气压(有老师设计过这教学活动,最好用果冻替代鸡蛋,实验容易成功)。

18. 图47是手臂的简化图,手托住重物时,肌肉对前臂的拉力沿图中ab线. (1)在图中画出重物对手的压力 (2)画出肌肉对前臂的拉力方向 (3)画出拉力的力臂

(4)根据公式 判断肌肉对前臂的拉力 重物对手的压力(选填“大于”、“等于”、

“小于”).

a

重物 肌肉 前臂 支点

b 图47

考查的科学内容: “运动与相互作用”主题

分析:本小题要求是了解层次。难度:第(1)小问0.4425,第(2)小问0.4824,第(3)小问0.4979,第(4)小问0.6551

图48 图49

图50 图51 图52

课标要求:用示意图描述力。了解重力、弹力。知道简单机械。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1)小问,学生主要错误是把压力画在重物上(如图48),并不清楚研究对象。第(2)小问,学生主要错误是没有认真阅读题目,或不理解“肌肉对前臂的拉力沿图中ab线”。出现如图49、50、51随意画拉力方向的错误。第(3)小问典型错误是把力臂画成与手臂平行。第(4)小问因为题目没有问这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所以不少的学生不知道手臂工作模型就是杠杆工作模型,第一空不少学生写“二力平衡”、“G=mg”的错误答案。并凭直觉认

24

为拉力会小于压力。而不是根据力臂示意图,看出拉力的力臂比压力力臂小,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出拉力大于压力。

物理研究问题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无论是新授课还是习题课,常问“哪一个是施力物体?”,“哪一个是受力物体?”此问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就是要让学生明确研究对象。在平时练习时若不是机械地问“施力、受力物体”而是先问学生一句:“研究的对象是谁?”加此问比强调压力不是作用在重物上更有意义及更有效。通过设计有效的问题,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顺序。

本题与13题有相似的地方,都是动作技能。还是要落实学生懂不懂。一些教学策略..见第13、16题分析。教学中若作业量太大,老师就很难落实,杠杆这部分的教学我们要注意不要过难,不要把时间花在一些无法与学生说清的问题上。如教材中图53所示情况

图53

图54

都是把人对杠杆作用力,石头对杠杆的作用力画成竖直方向。若要和学生解释就困难,因为这是压力与摩擦力的合力,而不是手对杠杆的压力(所以教材只说动力、阻力避开说对杆的压力)。所以像图54中手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方向是很难确定,也很为难学生。老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画这些力的方向上,结果时间花了,道理说不清,学生也不懂,而基础的内容学生又没有掌握。教学要降低这些题目的难度,要不就像图53教材那种处理方式,初中学生的现有能力难以判断的力的方向,题目直接给出力的方向。要不就是直接说画手对杠杆的压力,这样学生画力的方向才可能是与杠杆接触面垂直。教学要注意把握难度(有些题目就算中考要考,但学生真的基础太差,你讲了也白讲,倒不如把时间花在学生现有能力可以解决的问题上),不然“两头不到岸”导致像这种只是画压力,沿所给的线加一个箭头,画一个力臂的基础题目通过率如此低。(有关杠杆教学建议参考2013年年报)。另外教学中要注意不要把名词“机械化”了。第(4)小问若问学生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相信通过率会高点,但当题目问本质,哪一个力大,学生就答不出来。另外教学过程最好是通过实验让学生建构杠杆的工作情景,练习时,强调学生要先画力臂,比较两力的力臂长、短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出两力大小关系。而不是让学生记住哪些是省力杠杆,哪些是费力杠杆。导致学生面对陌生的情景就不会判断了。另外从学生无法知道手臂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er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