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性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实施

更新时间:2023-12-03 19: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操作性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实施 一、研究背景: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操作是儿童早期认识世界、适应环境、赖以生存的主要手段。儿童要认识物体,必须对它施加动作,在移动、拆散、合并物体的反复动作过程中,通过头脑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与协调,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

操作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这是一种操作性学习方式,是幼儿期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而数学知识大多具有抽象性,更需要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数学感性经验,体验数的内涵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真正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数的顺序及数的组成等,真正获得数概念。因此,幼儿获得数概念及数理思维结构的发展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采用以操作性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获得。因为3-6岁的幼儿处于直觉形象思维阶段,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缺乏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幼儿的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他们获得粗浅知识,不能单靠成人灌输,更多的是他们从自身的操作活动中获取。所以,凡是要让幼儿掌握的数学知识,都应尽可能的让幼儿通过直接操作的活动过程去获取。让幼儿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自主活动中,积累各种经验,体验数概念内涵,使操作性学习方式成为连结幼儿思维的直观性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之间的桥梁,从而诱导幼儿饶有兴趣的学习数学。 操作性学习方式很重要!但是,提供给幼儿什么样的操作材料?怎样制定操作规则?怎样指导幼儿有效的操作这些材料,使幼儿能从操作活动中发现所要学习的规律及关系,使材料能在活动中真正的发挥作用?幼儿如何分组操作?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需要我们思考、探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蒙氏数学正是符合“在操作中学习”这一理念,蒙氏数学课程就是在操作中发展幼儿数学思维,特别是学具,人手一套,形象逼真,趣味性强,易于幼儿操作探索。蒙氏数学的操作活动的方法不同于演示法和讲解法,它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进行学习的方法,教师参与的少,幼儿独立的多。为了保证幼儿操作学习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蒙氏数学中有集体操作分组操作和个别操作等形式,幼儿不是被动的进行指定的操作,而是能自主的选择操作材料和操作方式,从中获得更多体验。总之,在蒙氏数学教育中,幼儿主要通过操作进行学习。它所包含的让幼儿自由地学、独立探索地学的思想是其它教学方法尤其是由教师直接讲授教学结果的方法所远远不及的。而这些都是我们开展“操作性学习方式”所迫切需要 的,因此,我园的“操作性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实施”的课题研究就以蒙氏数学为依托来有开展实践活动。 二、研究内容:

在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实施“操作性学习方式”的研究内容是: 1、操作性学习方式的教育价值; 2、操作性学习方式的基本方式;

3、操作性学习方式的环境创设(心理环境与物质环境); 4、 操作性学习方式的组织策略与具体实施方案; 5、 操作性学习方式与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关系; 三、研究目标:

1、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从“学”角度出发设计教学的能力。学会采用以“学”为中心、以操作为主体的实施操作性学习方式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思想及实施可行的活动方案。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幼儿主动建构、操作性学习方式的帮助者、促进者。

2、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自主、合作、探究” 型操作性学习方式,使之乐学为学,促使幼儿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 为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方法。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 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从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 到主动建构为主的学习,从符号为主的学习到实际意义为主的学习,体现 幼儿的主体地位,最大效应的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研究时间、对象、方法及重、难点: (一)研究时间:2008年9月~2011年8月 (二)研究对象:全园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 (三)研究方法:

1、历史研究法:梳理、参照、借鉴同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2、案例研究法: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反思矫正设计思路,从教学实践案例中寻觅并形成规律,使之形成系列。

3、经验总结法:努力通过对教学设计回溯性的研究、分析,归纳在教学设计研究活动中的体会和认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形成较为系统的、有借鉴、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

4、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贯穿于“问题发现――设计方案――行动研 究――解决问题”过程中。以研究促行动,用研究来提高行动的效率,使研究和行动融为一体。

(四)研究重点: 1、以“蒙氏数学”的理论为参照,为幼儿创设操作性学习方式所需的心理环境。建立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使幼儿积极、主动、大胆、自信、自如地进行探索操作活动。

2、以蒙氏数学材料为媒介,为幼儿创设操作性学习方式所需物质环境。为幼儿提供最佳的操作材料,使幼儿置身于材料中与材料进行“交流”,使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探索,揭示有关数学现象和原理,发现和能动地构建数学关系,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3、以“蒙氏数学活动方案”为依托、在实践中研究操作性学习方式的教学意图、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活动方案等。 (五)研究难点:

1、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专业素质是制约操作性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全方位实施这一课题研究的关键。

2、针对性、实效性、持久性、创造性的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实施操作性学习方式是课题研究的难点。 五、研究形式:

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课题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以实践操作、自我反思、同伴互动、专家引领为研究的基本形式。以课堂教学为研究的切入点,以教与研为着眼点。先通过个人研究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课题研究,再通过集体的交流,研究如何将课题直接服务于教学的需要,然后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引领,研究课题及其所形成的研究报告,提升课题的研究成果。 六、研究步骤及预期成果:

(一)最终预期成果: 1、 通过课题研究和学习必会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教师们必将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彻底改善,使教师为幼儿而学习、为教学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

2、 开展课题研究,能保证教师与教师之间有不同形式的协作交流,从而改变 教师的工作氛围,能促进“园本教研”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3、 通过研究,使教师能富有针对性的灵活有效的运用“蒙氏数学“教材,让幼儿能有序自主的操作材料,并在与操作材料的互动中,自主建构知识。 (二)具体实施措施: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9年8月)

1、 建立“在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科学的实施操作性学习方式”课题研究小组。

2、 撰写课题研究方案:修改完善方案,申报立项。

3、 收集、整理、学习和研究有关“蒙氏数学“的理论、文献和实践经验材料。 4、 了解和掌握幼儿现有的学习方式,并形成现状调查报告。

5、 探索“蒙氏数学”学习方式、教学设计的相关因素关系处理和转变幼儿学习方式的教学设计的程序、策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雏形。 第二阶段:中期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0年8月)

1、 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分解研究目标,在专家指导下启动课题研究。

2、 开展园本教学研究。按专家引领、范例引导、研究创新的思路,开展座谈、交流研究活动。围绕研究重点(如:设计思路、设计策略、目标设置、学习方式、教学结构、情境创设、教材呈现方式、师生互动方式、教学语言、媒体应用、教学评价、教学模式等),收集案例,认真分析、反思调整,进行试模研究。初步形成课题相关的实用性理论,转变幼儿学习方式及教师课堂教学模式。 3、 中期结题,搜集资料,建立课题研究档案。 第三阶段:后期总结阶段:(2000年9月——2011年8月)

1、 初步形成课题相关的实用性理论、转变幼儿学习方式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和相关策略、课堂教学模式及学与教的策略,反思调整,深入实践,获取可行性经验。

2、 结题准备:以课题研究目标为标准,对课题实验研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整理汇编各种研究资料,编辑《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课题研究论文》集。汇集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成果报告,进行课题结题鉴定汇报活动。 第四阶段:经验推广阶段:

把课题研究的成果在教学实践中铺开,进行较大范围的推广。 七、成果形式:

1、搜集整理教育教学活动案例,观察记录材料、照片像象资料,编撰成册。 2、汇编相关的活动材料,汇总电脑资料,撰写总结、论文,完成研究报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eo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