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更新时间:2024-01-21 05: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教学计划表(一)

五年级 年级 科目 数学 制定者 制定时间 2014.8 学期教学总目标(含知识、能力、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等)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1)通过合理的分类,并借助直观,让学生体会正、负数与0的关系。 (2)要借助直线上的点,使学生初步体会负数的大小。 6、统计表和条形统计(3)要让学生经历公式推导的完整过程。 (4)把握探索小数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思路。 7、解决问题的策略。 8、用字母表示数。 9、整理与复习。 图(二) 5、小数乘法和除法。 2、多边形的面积。 3、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4、小数加法和减法。 (一)、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精神,吃透教材,认真备课,能更好完成教案中个性化补充,认真细致地批改作业,对学困生实行面批面改。 (二)、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负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有: 教材及学生现状分析 全学期的总体设想具体措施及学科活动(包括课内外各种形式的活动) 教学措施 新课改要求我们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综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做起:

(5)联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6)要鼓励学生画图列举寻找规律。 (7)理解用计算器探索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活动线索。 (8)引导学生依据具体数量关系列出乘、除法算式,逐步丰富对乘除法运算的理解。 (9)要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2、基本技能: 充分利用新旧 的教学。 1、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2、处理好基本训练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进行学习。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发散思维的训练;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个别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解决问题都存在困难。还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做题马虎、书写不认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从上学期的平时表现和知识质量检测的情况看,学生的成绩从高到低直线分布基本均匀,有三、四个同学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差,针对这些情况,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 (三)、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合作学习能力。 1、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知识间的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2)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教学成绩。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 2、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五)、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2、要注意在直观感

(3)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3、加强学法指导,通过探究、交流、指导、反馈、总结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小学教学计划表(二)

五 年级 科目 数学 制定者 制定时间 2014.8

教学单元 措施课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及教学方法 一、负数的初步一 认识 1、认识负数 2、练习一 二、多边形的面积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二 算 2、三角趣。 “校园的绿化面积”形的面积计算 3、梯形的面积计算 4、整理要重视实际测量方法的探索。 的求法 面积要让学生经历公式推导的完整过程。要充分发挥方格纸(点子图)的作用。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感受推导多边形面积公式的不同方法,以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增强自主探索的兴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让学生剪,拼,旋转发现多边形图形总9课时 1 2 2 3 1 2 1 3~4 多少”要突出图形变换在直接计量面积时的作用。 要通过合理的分类,并借助直观,让学生体会正负数与0的关系。要重视两种相反作用练习。要借助直线上的点,使学生初步体会负数的大小。但不要涉及正、负数的计算。实践活动“面积是 难点:体会正负数与0之间的关系 重点:感受负数在生活中的存在 操作实践 总7课时 4 2 1~2 教学时间安排 课时分配 周次

和复习 5、实践活动:校园绿地面积 国庆放假 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意义讨论小数与分数、小数与整和读写方法 2、小数的性质三 和大小比较 3、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求小数的近似数 4、整理和复习 四、小四 数加法和减法 适当指导计算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的题目。要恰当把握计算的难度重点:理解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组织学生到超 10- 11 数的联系。 和计算法则、小数加减法。 买东西算账 法和除法的意义自己把握探索小数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思路。大数目的改写要加强指导,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要注意大数目的改写与求大数目近似数方法的比较。回顾与整理时,要着重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及读写方法,小数并不是小的数,能与整数区别。 难点:小数的乘组织学生到超市里看物品的价格,总8课时 2 2 2 放假一周 2 5~9

1、小数的加、减法 2、加法运算律的推广和用计算器计算 3、整理和复习 4、期中复习 七、小数乘法和除法 1、小数乘整数 2、除数要求。整数加法的运算律的推广,只需意会,毋需言传。通过用计算器计算,拓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引导学生探索一些数学规律,增强学习的兴题。 的道理, 准确计算,引导梳理适合学生自主解决的实际问题。 市里看物品的价格 4 2 2 本单元教学小数与整数相乘、小数除以整数,要清晰把握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探索思路。要切实理解用计算器探索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活动线索。要仔细分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可能会出现的几种典型情况。重点: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整数乘除法对小数乘除法的有效迁移,小数除法中的余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运用迁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 8 2 3 3 12~16 是整数五 引导学生依据具体数量关的小数除法 3、整理和复习 系列出乘、除法算式,逐步丰富对乘除法运算的理解。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通过计算和比较,认识到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也同样运用。

统计表六 和条形统计图 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安排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要具体指导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 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重点: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解决问题,感受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难点:用复式统计表整理和表达数据信息。 应用多媒体广泛收集生活素材 17-6 18 重点:用“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列举”时所应有的思维训练方法及策略。 联系生活实际从简单到复杂3 启发式引导学生 18-19 解决问七 题的策略 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难点:用字母表示数 在探索新知识的过10 程中,发展抽象、概括19-20 结合具体情境,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八 用字母表示数 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

体会数学的价值。 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通过教师对学生系统地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能够巩固和灵活应用。 在练习过程中,有组织的对学生进行提高和补差,力争做到因材施教。 九 整理与复习 反思这学期的教学得失,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重点:数学教学思想在知识学习中的应用 难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单元重点复习与所学知识间的有机整合 8 21-2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e8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