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作业二(案例分析)

更新时间:2024-06-29 03: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注意:1、将作业以邮件的方式发送到邮箱:jrsczy@163.com; 2、以附件的方式进行发送;

3、邮件的主题为:姓名+学号+专业+班级+作业二; 4、八个案例选两个做,即可!

第一讲案例分析:创新是金融市场发展的灵魂

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2010年6月18日在上海证券报主办的“2010

年金融与投资峰会” 的演讲中指出,创新是金融市场发展的灵魂,今年上半年上交所各项创新活动按照风险可控、有序推进、安全平稳的原则在扎实进行。 张育军表示,今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仍然坚持在金融发展中把创新作为主要方向和目标来予以推进。具体到上交所,上半年主要围绕指数基金、融资融券等五个方面开展了业务创新。

其一,今年上半年基金市场快速发展,在上交所指数基金参数中,今年规模、深度、广度都有所拓展。初步预计,上半年上交所总共会有三支指数基金挂牌交易,包括上证超大盘ETF、上证180价值ETF,上证中盘ETF等。总体而言,截至5月31日,沪市ETF上市交易数量增加至7只,下半年预计还会推出5、6只ETF产品。另外,受益于股指期货的平稳推出,截至今年5月底,ETF总份额比去年底增长了61.92%,180ETF份额创出年内新高,表明产品创新提高了市场流动性。

其二,融资融券顺利推出,使得交易方式日益丰富。张育军称,今年3月31日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启动以来,截至5月底,上海市场信用担保证券账户开户总数达到1716户,日均37户。上海市场融资融券累计成交金额达到了19.55亿,占沪、深两市累计成交金额的64.1%。他说,该项业务推出以来,投资人参与的程度在不断提高,成交也逐步活跃,融资融券余额也稳定增长。目前第二批试点券商正在进行制度和技术准备,上交所下半年将继续推动试点,争取融资融券业务下半年再有一个大的发展。

其三,不断改进交易机制,完善交易制度。今年上半年上交所放开了大宗交易的交易时间限制,申报时间从原来的半小时扩展到全天。同时,展开了报价回购业务试点,实现证券公司创新试点的重要突破。试点以来总成交28592笔、总

- 9 -

成交金额348.5亿元、未到期余额4.5亿元、合格投资者5606人,参与回购合格投资者人数为1284人。下一步上交所还将进一步推动合格投资人制度和大宗交易制度的完善,包括提供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方式;增加匿名交易模式;丰富非担保的交收方式等。

其四,加强债券市场创新,深化债券市场改革。这一方面,上交所主要以公司债和企业债为主要品种,扩大发行上市规模。据悉,今年上半年到5月底沪市已经有30多家债券上市,同时上交所对交易平台进行了整合,以更好地满足投资人交易需求。目前在产品的品种上,特别在回购品种上也做了调整,回购期限放开,从1天到365天均有回购产品。接下来,交易所仍将大力推进债市发展,以商业银行入市为契机,推动债券市场统一互联。

其五,股指期货成功推出后,推动了监管手段创新。具体而言,股指期货上市后,交易所进一步完善监察系统功能,强化了对沪深300指标股相关监控工作。而为增强盘中异常的及时发现和处置,上交所与中金所还建立了盘中监管“绿色通道”制度,如双方发现盘中异常情况,可以由事先指定的人员通过电话方式及时沟通盘中各自交易情况,以便于及时发现和控制风险。

摘自2010年6月21日《上海证券报》

- 10 -

第一讲案例讨论

内容:创新是金融市场发展的灵魂 教学点 组别 问题1 回答 问题2 回答 问题3 回答 问题4 专业 组员 年级 本案例提到了几个金融市场的子市场?分别是什么? 本案例提到了哪几种金融工具?分别是什么? 本案例提到了几种创新、分别是什么? 你认为什么是金融市场的创新? 你对金融市场的创新如何看待? 回答 问题5 回答

- 11 -

第二讲案例分析:美国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发展历程

美国第一家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作为银行存款的一个替代物创建于1972年,是在市场变化环境下金融创新的一个最好例子。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对商业银行与储蓄银行提供的大部分存款利率均进行管制出台了《Q项条例》,而货币市场工具则是浮动利率,但许多中小投资者无法进入货币市场(因有最低交易额规定),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利用这一事实,将许多投资者的小额资金集合起来,有专家操作,这也表明追求利润的企业家能够发现设计不严密的政府法规的漏洞。但由于当时市场利率处于存款机构规定能支付的利率上限以下,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因其收益并不高于银行存款利率而难以发展,总股份在几年中非常有限。

1973年仅有4家基金,资产总额只有1亿美元。但到了70年代末,由于连续几年的通货膨胀导致市场利率剧增,货币市场工具如国库券和商业票据的收益率超过了10%,远远高于银行与储蓄机构为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所支付的5.5%的利率上限。随着储蓄机构的客户不断地从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抽出资金投向收益更高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总资产迅速扩大,从1977年的不足40亿美元急增到1982年有200多家基金持有2400亿美元的资产,并在总资产上超过了股票和债券共同基金。因此,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迅速发展是市场利率超过银行和其它存款机构管制利率的产物。同时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能迅速发展并且能保持活力的原因还在于管制较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没有法定的利率上限,而且对提前取款也没有罚款。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迅速发展,引起了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的强烈反应,他们 要求国会对货币市场共同基金附加储备要求和其它限制,国会最终虽然没有批准 存款机构的要求,但给予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发行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即货币市 场存款账户(MMDAS),它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相似,也提供有限的支票签发而且没储备要求,而且收益率几乎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一样高。

在银行和其它存款机构以超级NOW账户和MMDAS的反击下,1982年末和1983年初,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总资产开始下降。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的这些创新金融工具暂时阻止了资金从银行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流动。但商业银行与存款机构无法承受提供高收益的成本,不久以后,降低了MMDAS的利率。

- 12 -

其结果是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再次迅速发展,80年代末和90年代创造了极大的收益。1987年美国股市大崩溃,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入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其资产总额突破3000亿美元。1989年和1990年的储蓄和贷款协会危机引起商业银行突然增加他们的存款保险,来保护他们的存款,同时监管当局更加关注存款机构已经出现的高利率。所有这些变化都有利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快速发展,其资产在1991年达到5000亿美元。1996年大约有650家应税基金,250家免税基金,总资产大约为7500亿美元,80%以上为纳税的资产。其股份大约占所有金融中介资产的4%,而且在所有共同基金(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总资产中占25%以上。1997年达到1万亿美元。

摘自邵鹤令:2003年12月10日《中国金融时报》

- 13 -

第二讲案例讨论

内容:美国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发展历程 教学点 组别 问题1 回答 问题2 回答 问题3 回答 问题4 专业 组员 年级 本案例中提到了几种货币市场工具?分别是什么? 本案例提到了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本案例提到了基金类型有哪些? 货币市场基金与金融市场上的其他投资工具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回答

- 14 -

第三讲案例分析:宝安可转换债券发行可转股

中国宝安企业(集团)股份公司为解决业务发展所需资金,于1992年10月,经批准,由中国银行深圳信托咨询公司为总包销商,招商银行等7 家机构为分销商,向社会发行可转换债券。1992年发行获得成功,并于1993年2月1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宝安可转换债券即为我国资本市场第一张A 股上市可转换债券。

宝安可转换债券的主要发行情况如下: 1、宝安可转换债券的发行背景

宝安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当时,股票市场持续的大牛市行情,并且当时的项目 投资开发热潮高涨。这些都为以房地产业为龙头、工业为基础、商业贸易为支柱 的综合性股份有限公司宝安集团发行可转换债券创造了有利条件。 2、宝安可转换债券的发行规定

该可转换债券面值为每张5000 元,期限3 年(1992年12月到1995年12月),票面利率3%,每年付息一次。其中,可转换条款规定:债券持有者自1993年6月1日起至债券到期日前可选择以每股25元的转换价格转换为宝安公司A股1股;推迟可赎回条款规定:宝安公司有权但没有义务在可转换债券到期前半年内以每张5150元的赎回价格赎回可转换债券。 3、宝安可转换债券的发行特点

(1)票面利率较低。宝安可转换债券的票面利率较低,仅为3%。同期按人民银行规定的3年期储蓄存款利率为8.23%,3 年期的企业债券利率为9.94%,而3年期1992年发行的国库券的票面利率为9.5%。与此同时,国外同类企业的可转换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宝安公司12个百分点。可见,宝安可转换债券的票面利率低,可促使公司的资本成本下降近200%。

(2)期限较短。宝安可转换债券发行期限太短,仅为3年。这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筹资风险。因为,公司将筹得的相对较短期的资金投向超过3 年的中长期项目,假如债券到期不能实现转股,同时,投入的资金还未产生回报,则宝安公司将面临偿还巨额债务的压力。

(3)溢价转股。宝安可转换债券发行时,宝安公司A股市价为21元左右,而转换价格为25元,转换溢价为20%左右。

- 15 -

(4)未规定债券赎回的转股价格上限。虽然按照发行条件,宝安公司有权在最后半年内以每股5150元的溢价赎回债券,但在转股价格上无上限规定,因此在理论上说,债券持有人在两年的可自由转股的期限内,随公司股票价格上涨所能获取的收益不受限制。

(5)转股价格的合理调整规定时间限制。宝安公司可转换债券的设计规定,在可转换债券发行半年内(即1993年6月1日之前),公司增发新股可按给定的调整公式进行价格调整,而对此期间以后新发股票的调整,发行公告未作规定。 4、宝安可转换债券实际发行情况

宝安可转换债券于1993年2月10日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在较有利的市场背景下,面值1元的宝安可转换债券在上市当天的开盘价就高达1.5元/股,这一价位相应的宝安A股转股价为每股37.5元,并迅速被炒高至2.67元/股。这之后,由于宏观经济紧缩,大规模的股市扩容及由此引发的长时间低迷,房地产业也进入调整阶段,宝安A股市价持续下跌,1993年7月下跌至13.7元,后来甚至跌至每股5元以内。此时,转股已失去实际意义,宝安可转换债券随之一路下跌,1993年7月20日下跌至0.81元,最后跌至0.78元,到1995年12月29日,宝安A股收盘价降为2.84元,次日,宝安可转换债券被摘牌。 5、转换失败的影响 (1)对宝安的影响

转换失败以及由此带来的巨额资金的偿还给宝安公司经营的压力和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短时期内拿出5亿多元的现金,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相当困难的。据宝安公司1995年度的财务报告反映,为了这笔巨资的偿还,该公司不得不提前一年着手准备,确保资金到位,其间不得不放弃许多的投资获利机会。宝安公司在经营上也被迫做出了很大的调整。这些都成为宝安公司该年度利润下降的直接原因。但宝安公司最终是经受住了考验,顺利完成了可转换债券的还本付息工作,按期将现金兑付给了宝安可转换债券的持有人,避免了任何债务违约纠纷的出现。这对于企业的信誉具有积极的作用。

宝安可转换债券的转股虽然是失败的,但对于宝安公司而言,从总体上看,这次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尝试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损失。毕竟宝安可转换债券为该公

- 16 -

司提供了利率仅为3%的三年期资金来源,如果不是完全投资于那些长期性的项目,应该能从这笔低成本资金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 (2)对投资者的影响

对投资者来说,损失是确定无疑的。对于以面值认购的投资者,持有宝安可转换债券就有直接的利息损失,而对于那些在宝安可转换债券上市初期从市场上以高于面值甚至以两倍以上的价格购买可转换债券的投资者来说,损失就更大。

这种结局的原因,除了前面所涉及的诸如股市异常波动。可转换债券设计缺陷等因素外,投资者本身对可转换债券性质的认识不足也是其一。投资者在近乎疯狂的投机气氛中,根本不顾及可转换债券本身特定的收益与风险特征,当然也不可能理会宝安可转换债券设计本身存在的缺陷。因此,当股市下跌风潮渐息之后,随即便是所蒙受的投资损失,直接反映了投资者投资理念和金融意识的不足。

摘自2009年12月10日《中华证券学习网》

- 17 -

第三讲案例讨论

内容:宝安可转换债券发行可转股 教学点 组别 问题1 回答 问题2 回答 问题3 回答 问题4 专业 组员 年级 本案例中提到中国宝安企业股份公司向社会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目的是什么? 本案例中提到的宝安可转换债券的优点有哪些? 本案例中提到的宝安可转换债券的缺点有哪些? 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可转换债券投资者在购买此类债券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回答 问题5 回答

- 18 -

第四讲案例分析:美国反思股市暴跌事件

美国华尔街股市2010年5月6日遭遇戏剧性暴跌事件对华尔街来说不啻为一场“地震”,连日来人们不断在反思这一事件的影响。分析人士指出,暴跌事件对华尔街交易机制、美国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均可能造成重大影响。 美国东部时间6日下午14时47分左右,美股突然全线暴跌,道琼斯指数一度损失998点,降至万点以下,跌幅超过9.1%,成为历史上最大的单日盘中下跌点数。

事件发生后,追问股市暴跌原因的声音不断增大。有消息说,道琼斯指数的离奇表现可能是因为花旗银行的一位交易员错误输入交易指令所致。据称,该交易员在卖出股票时,本来应输入字母M开头的“百万”,却错按成了B开头的“十亿”,从而导致恐慌性的抛售,造成华尔街股指的非正常下跌。但花旗银行对一说法予以否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表示,他们已经开始对导致股市暴跌的原因展开调查,但由于要检查的交易数量数以百万计,需要数周乃至数月的时间才能确定究竟哪一笔交易才是导致这场离奇暴跌的罪魁祸首。

虽然这看起来只是一起偶然事件,但分析人士指出,一个交易员的失误远不至于造成这场突如其来的“股灾”。主流意见认为,华尔街证券交易系统的缺陷和人们对市场信心不足才是导致这一次暴跌事件的深层次原因。

随着科技发展,纽约证券交易所内传统的人工交易方式已经被电子交易系统所取代,大规模电子平台的利用提高了交易速度,但当系统出现某些故障时,也会出现短时间内疯狂下跌的现象。因此,当某位交易员操作失误、电脑发出超大额的卖单时,电子交易平台上的多米诺骨牌就会立即被推翻,大量电子卖单疯狂跟进,导致股指急剧下跌。6日的暴跌事件发生后,一名投资人评价说,在那噩梦般的10分钟里,没有太多的“人为因素”,基本上是“机器接管了交易”。 不仅仅是电子操作系统,风险防范标准的不统一也推动了股市的暴跌。纽约证交所在1987年股市崩盘之后采取了防范股指大幅下跌的措施,设置了“断路器”机制,即在发现股指异常时启动相关机制暂停股票交易步伐,防止股市的不正常动荡,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然而,其他一些证券交易市场并没有同样的机制,因此在6日股市出现暴跌时,纽约证交所固然有能力采取紧急措施,但美

- 19 -

国其他一些证券交易市场却照常进行交易。由于电子交易平台互相关联,因此大部分交易转移到其他证券交易市场进行,股市暴跌终究未能“刹住车”。 不过,分析人士称,敲错一个字母或者电子交易手段的缺陷只是导致6日美股暴跌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更深层的因素则是投资者仍旧对经济前景缺乏信心。目前,希腊债务危机的阴云正在欧洲蔓延。尽管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伸出援手,希腊也通过了财政“瘦身”方案,但葡萄牙、西班牙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希腊”仍令不少投资者担忧。正是基于这种担忧,市场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就会引发“链式效应”。

- 20 -

第四讲案例讨论

内容:美国反思股市暴跌事件 教学点 直属一分校 组别 问题1 大专 专业 组员 会计 年级 谢毅 2011 本案例中提到主流意见认为这一次美国股市暴跌的原因是什么? 主流意见认为,华尔街证券交易系统的缺陷和人们对市场信心不足才是导致这一次暴跌事件的深层次原因。 本案例中提到了几个可能造成股市暴跌的原因? 3个原因: 1.电子操作系统 2.风险防范标准的不统一也推动了股市的暴跌。 3.交易员的操作失误。 加强股票市场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股市说到底是一个风险市场,在整个股票投资的过程中,其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股票投资者面临着多方面的风险,而每一方面的风险都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股票投资者对多方面的风险都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密切注意风险的存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可能避免和减少风险。 对股票投资风险的防范,就是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经济手段,对股票投资风险加以识别、评估、控制,其目的是以尽可能小的经济成本达到回避、分散、减轻、转移、抵偿股票投资风险,保障投资者获得最大的收益。 回答 问题2 回答 问题3 回答 问题4 谈谈人们对金融市场信心恢复的原动力。 1. 国家信用的建立 当你注入政府信用之后,老百姓的信心恢复了,他的信心恢复不是对资本主义的信心恢复,而是对于政府会还钱信心恢复了。信心一旦恢复存在银行的钱就不会提出来了,放在股票市场上的钱也不会撤资了,银行也开始活动了,借钱给企业,借钱给银行,开始正常运行。 2. 建立健全诚信监管的金融市场 股票市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推进和实施诚信监管,提高监管公信力,恢复市场信心,实现股票市场的健康稳定和有序发展。 回答 第五讲案例分析:我国应积极引入公司型基金

证券投资基金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迄今为止,公司型基金在我国的立法和实践中并未得到完全的认可。

实践中目前国内所有的证券投资基金都是契约型基金,从我国契约型基金的

- 21 -

发展来看,暴露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证券投资基金法》的核心宗旨“保护投资人及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未得到充分实现。目前比较突出的有“老鼠仓”问题,管理人或托管人懈怠履行法定职责,以及基金管理人未分红或未及时分红、基金管理公司人员收入过高等问题。不久前的“南方二号基金”和“融通基金”未分红事件再次激起舆论对基金管理公司的质疑,

这些问题的背后,有一个共同指向,即基金管理人在基金治理结构中缺乏制衡、一方独大。契约型基金的核心价值是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而契约型基金最大的特征是从基金的发行到托管再到管理甚至分配,都是以基金管理人为权利核心而进行的。那么,保护投资者除了基金管理人的依法履责及道德自律外,关键在于对基金管理人的制约。这种制约除去监管部门依法进行监督管理、司法及仲裁部门在纠纷出现后的救济等外部制约外,主要是依靠基金法律关系的内部制约,即由基金法律关系的其他两个主体基金持有人和基金托管人对基金管理人进行制约。然而在实践中,这种制约的形式意义远大于实际作用。

首先,基金持有人大会名存实亡。由于基金的高度分散持有,多数小额投资者通常缺乏参与基金治理的积极性和动力,不愿耗费财力和精力出席基金持有人大会,普遍存在“搭便车”的心理。另一方面,证券投资基金法在程序上的严苛规定,也使得基金持有人大会难以召开,如第75条规定,“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应当有代表百分之五十以上基金份额的持有人参加,方可召开”;虽然法律允许采用多种变通形式召开基金持有人大会,但是,在投资者如此分散的情况下还是难度极大。因此,基金持有人对基金管理公司的制约也就流于形式。

其次,基金托管人对基金管理人的监督无法落实。在基金持有人大会名存实亡的情况下,基金托管人的这种监督权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实践中,基金托管人对基金管理人并无监督的动力,因为托管人不具有监管所必须的独立地位。原因在于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具有事实上的选任关系。在由《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向《证券投资基金法》的演进中,有关部门一步步放开了对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的资格限制,却渐渐收缩了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起人的范围,基金管理公司成为契约型基金惟一的发起人,发起人的选任权实际上已被替换为管理人的选任权,基金托管人的命运完全被掌握在基金管理人手中,又怎么敢履行监督职责?

- 22 -

综上,我国契约型基金的制度设计不利于保护投资者。解决的途径一是调整契约型基金治理结构,赋予基金投资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之间更为平衡的关系;二是可以引入一种新的证券投资基金模式,即公司型基金,这种模式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充分的保护。

公司型基金的法律构建以美国为代表。相对于契约型基金,公司型基金在投资者保护方面的核心设计就是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被称为“看门狗”,法律强制要求“投资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并赋予其重大权力,希望以此来制约管理人。而在契约型基金下,对基金管理人承担监督职责的基金保管人则不再被赋予监督职责。

近年来,在美国就公司型基金的董事会是否保护基金股东的利益一直有较多的争论。对共同基金董事会无效性的关注,使监管部门对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成员中的比例要求越来越高,达到75%。独立董事为主的董事会在维护基金投资者利益的职责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实际操作性,与契约型基金相比,既避免了基金持有人大会召集难度大的缺点,又避免了基金托管人对基金管理人的过度依赖缺点。

从英国基金业发展的情况来看,由于英国两种基金模式都比较发达,有学者通过对英国两种共同基金模式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英国的公司型基金,在前后端收费以及向基金管理公司收费上明显低于契约型基金(单位信托),而这种收费上的不同并未体现在基金净值上,因此,这种实际的证据证明公司型基金更有助于维护基金投资者的利益“。

摘自2009年6月12日《证券时报》

第五讲案例讨论

内容:我国应积极引入公司型基金 教学点 直属一分校 专业 会计 年级 2011 - 23 -

纽交所之后对该事件总结了三点:一是对于运用复杂的定价理论进行套利等投资的程序交易者和投资组合保险者来说,波动仅仅是用来衡量标准风险的价格易变性的统计量度;二是在程序化和投资组合保险中常用的指数套利策略与市场的短期波动关系方面,这种投资策略都会加剧市场短期波动的投资者心理预期;三是尤其以股指期货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复杂性与专业性是打击投资者信心,抑制市场效率并放大市场波动的主因。

经营风险案例: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案

1995年2月27日,有着223年历史、在全球范围内管理着270多亿英镑资产的英国巴林银行宣告破产。从风险管理角度考察,巴林银行是在股指期货交易经营风险管理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才会导致交易人员的错误被不断放大并最终影响到企业整体的安危。

随着股指期货及相应衍生产品的推出、股指期货海外上市以及混业经营格局的行程,金融监管思路也需随之调整:必须以跨市场、分产品监管取代割裂市场、分部门监管。由此给包括股指期货在内的金融体系风险控制带来了深刻变化。 宏观经济风险案例: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

1997年下半年,索罗斯在对东南亚发起了连番阻击后,开始有计划地向中国香港特区股市及期市发动冲击,恒指曾一度暴跌。香港特区政府高调入市反操纵行为,彻底打破了国际游资佯攻汇市,实攻股市、期市以获得暴利的图谋。 此次金融保卫战中,股指期货发挥了投资组合核心的作用。国际游资正是充分利用了股指期货按金交易的杠杆效应,大幅提升了攻击金融市场的收益预期。股指期货这一金融衍生工具在政府干预市场的投资组合中也处于核心的地位,以股指期货为获利设计方向的组合干预策略,最终化解了所面临的巨大的宏观经济风险。

股指期货救市案例:2008年次贷危机

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发的2008年次贷危机,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股指期货在次贷危机中通过套期保值和套利机制减缓了现货市场的抛售压力和市场冲击,抑制股票价格的波动幅度;通过价格发现机制形成远期价格,扭转市场预期;同时通过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减轻投资者的恐慌情绪。

- 29 -

在雷曼兄弟事件引发股灾之际,作为全球股指期货交易量最大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其S&P500股指期货日成交量和未平仓合约规模大幅度攀升,比平时增长了2倍多,交易量甚至接近平时的4倍,为规避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机制。股指期货成交量明显放大,超过了现货市场的成交量,双向交易的机制成为股票市场的均衡力量,修正了市场的非理性波动,使股票风险被有效地转移,为市场提供了风险出口,将大波动化为小波动,实现了市场的稳定。

摘自2010年3月4日《证券时报》

第八讲案例讨论

内容:从四大风险案例看海外股指期货双刃性 教学点 组别 问题1 回答 问题2 回答 专业 组员 年级 本案例讲了几种风险的案例?分别是什么? 股指期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 30 -

问题3 为什么说股指期货具有双刃性?如何看待? 回答 - 31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e7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