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提纲(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03-14 23: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1.在消费上,公共物品区别于私人物品的特征是什么?P10-11 (1)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2)自然垄断性 (3)收费困难 (4)规模效益大以及初始投资量大

2.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是什么?P12 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都是公共性,即关注的都是社会公共利益,涉及的都是社会公共事务领域,都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为手段、以提高公众生活质量为目标。

3.通过分析公共管理人员怎样进行实际操作进行研究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是什么?P32 实践抽象法:主要是通过分析公共管理人员怎样进行实际操作,找出公共管理过程或某一个环节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抽象出公共管理的理论、原则、方法等,用以指导新的公共管理实践。

4.公共产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划分。按照是否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产品可以划分为什么产品?P11

(1)纯公共产品:严格满足和完全具备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的公共物品(如国防、外交等)。

(2)准公共产品:只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如道路、通信等) 5.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区别与联系?P12-14

第一,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区别: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具有不同的功能。公共政策主要是制定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秩序和行为规则,它通过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规定和引导,在总体上为一个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创造必需的环境,即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外在条件。公共管理则是通过具体实施公共管理行为与活动来提高公众的社会生活质量和实现公共利益。

第二,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联系: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都是公共性,即关注的都是社会公共利益,涉及的都是社会公共事务领域,都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为手段,以提高公众生活质量为目标。而且,虽然两者运行过程的最终表现不同,即公共政策过程的运行表现为观念形态的形成与完善,而公共管理过程的运行表现为客观的物质交换,但两者都有一个由确认问题到制定方案,最后实施和评估的相同的实施过程。 具体联系表现如下:

(1)公共政策指出了公共管理的基本方向,是公共管理的必要前提; (2)公共政策具有一定的公共管理职能; (3)公共管理是实现公共政策的基本途径;

(4)在一定层面上,公共管理行为与相关公共政策是合二为一的。 6.P途径与B途径的区别?P29

P途径强调的是与政策分析的渊源关系,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但P途径的公共管理对政策分析强调计量分析与经济学的应用的思路不同,更看重政治和管理的层面。具体地说,P途径的公共管理有如下特征:第一,着眼于高层管理者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政策研究;第二,重视非量化和实务的取向,推崇通过个案研究来发展相关知识;第三,强调与政策分析结合,进行具有前瞻性的规范性理论研究。

B途径重视的不再是内部行政管理的机制与过程,而是受管理主义的影响,主张效法企业,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提升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新公共管理思潮是其代表。在这一派的理论中,许多概念是直接从企业管理借鉴过来的,如民营化、企业型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绩效评估等。具体来说,B途径的公共管理的特征是:第一,偏爱企业管理的原则;第二,对公、私部门的差异不作严格区分;第三,除了重视策略管理及组织间的管理外,还强调对公共管

理的过程进行管理;第四,在研究方法上也偏爱诸如实验设计之类的量化方法。

第二章

1.提出“政治——行政”二分理论的人物是谁?P39

威尔逊

2.第一次运用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公共行政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次将公共行政学思想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的学者是谁?P45

伦纳德·D·怀特

3.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内容包括那些?P76-80

第一,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第二,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 第三,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

第四,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 第五,责任并不简单;

第六,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 第七,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 4.公共选择理论的定义?P60 既是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又可以被视为公共管理中的一个思潮或学派。公共选择理论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集体行动,也即非市场的决策,将政治与市场放在同一历史的大视角下来分析问题,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一种选择过程,个人在经济市场上进行私人选择,也同样在政治市场上进行公共选择。

第三章

1.公共组织的本质特征是是什么?p87

公共组织的本质特征是“公共性”,这种公共性的存在,是公共组织与其他组织相区别的标志。

2.下列组织属于非营利组织的类型有哪些?p99-101(要了解以下组织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即可) (1)国外非营利组织分类 按收入来源分:“赞助型”组织,如红十字会

“商业型”组织,如医院

“自理型”组织,如乡村俱乐部 “企业型”组织

按非营利组织承担的功能分:宗教性组织:教会、教会的联合组织、协会、福音传道运动

社会性组织:奉献俱乐部、友爱团体

文化性组织:美术馆、博物馆、交响乐团、歌剧团、美术联盟、动物园 学术性组织:私立学校、私立大学、研究机构 保护性组织:同行业者联合会、工会 政治性组织:政党、政治后援集团

慈善性组织:私立福利团体、私立财团、慈善医院、老人院、看护中心 社会性组织:人权运动组织、消费者运动组织、女权运动组织等

(2)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已登记非营利性组织:社会团体一般以学会、研究会、协会、联合会、联谊会、促进会命名

基金会

民办非企业单位(如各类民办学校、文艺团体、福利院、人才交流中心)

未登记非营利组织:各种民办培训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等;单位内部活动如集邮协会,大学校园的学生会;在工商行政部门以企业形式转登记的非营利组织;未登记的各种社区群团组织及境外在华非营利组织等、 3.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创建科层制理论的是谁?p115

马克斯·韦伯

4.非营利组织区别于营利组织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p99 非分配性约束

5.公共组织的物质要素包括哪些?p86

(1)人员:公共组织的首要的物质要素是人。

(2)经费:经费是维持公共组织运营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 (3)物资设备:物资设备是公共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6.公共组织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哪些?p92

(1)直线制:又称军队型组织,是最长采用的一种组织机构,在机关、学校、企业和医院随处可见。它一般适用于组织规模小、活动内容简单、工作程序少、同级单位较少合作的组织。

(2)职能制:又称参谋型组织,是在行政主管的领导之下按专业分工设置管理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直接对行政首长负责,并在其业务范围内对下级有指挥、协调、监督的权利的组织形式。

(3)直线职能制:是以直线制为基础,在行政首长领导之下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别从事专业管理,作为该级领导的参谋的组织形式。

(4)矩阵制:又称专案组织,是由纵向的职能系统和横向的项目系统交叉组成的组织形式,是由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项目组形式发展而来的。 7.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中的准政府组织的类型有哪些?p97

包括工会、妇联、共青团、科协、工商联、青联、侨联、台联等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居委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等等。

8.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的区别?(自己整理的答案)p98-99

(1)非营利组织是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且非官方的,即本身并不具有行政权力的公共组织。营利组织则以营利为目标的组织。

(2)非营利组织是公共组织,而营利组织不一定是公共组织。

(3)非营利组织的大部分收入不是来自市场价格出售的商品与服务,而是来自其成员缴纳的会费和支持者的捐赠;营利组织的一半以上收入是来自市场价格销售的收入。

(4)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主要体现在非营利组织的利润不得进行分配,不得分配给特定的个体,而是为其章程所定的目的和宗旨而支出,这一特征即为非营利性组织的“非分配性约束”,这是区别于营利组织最重要的特征。

第四章

1.领导连续流理理论的提出者是谁? p137 答案:施米特

2.根据行政组织中最高决策人所属人数可以将行政组织体制划分为哪些类型?P143 答案:首长制与委员会制

3.公共领导者素质的核心是什么? p161 答案:领导能力

4.公共领导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p133 (1)导向、统领的作用 (2)影响、表率的作用

(3)协调、沟通的作用 (4)迎接挑战 、引发变革的作用 5.在《身在高层——世界上最卓越的领导者》中提出:“领导=建立关系=沟通”这个公司的美国学者是谁?p153 答案: 尼克·得波尼斯 戴维·平卡斯 6.下面属于有效的沟通形式的有哪些?p156

(1)口头形式 (2)书面形式 (3)非语言形式 (4)电子媒介形式

7.简述首长制与委员会制 p143 一个组织的领导机关,其法定最高决策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身上的领导体制,称为首长制,或独任制。法定的决策权力由两位或两位以上的行政首长行使,则称为委员会制,或称合议制。

首长制的优点是:权力集中,责任分明,行动迅速,指挥灵敏,冲突较少,效率较高,易于考核优劣。可以有效地防止推诿和扯皮,消除或减少个人意志、不负责任的现象。缺点是:过于倚重行政首长,容易影响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监督机制不完备时,容易产生个人专断;一旦决策失误,容易导致严重后果。

委员会制的优点是:能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委员来自不同的方面,有代表性,有力于系统内部的协调;各委员分工合作,可以减轻主要负责人的工作负担,也可以避免个人滥用职权。缺点是:权力分散,责任不明确,行动迟缓,效率较低,难以考核优劣。

第五章

1.公共政策问题特征包括哪些p180-182 答案:问题取向性(选择性)、动态性、时效性

2.即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阶段,又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的是什么?p192 答案:政策执行

3.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可体现为什么?P206

可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形式上的合法性,即合法律性,二是实质上的合法性,即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公共政策得到公众出自内心的认可和接受。在现实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后一种合法性更需要予以特别的重视。合法性与公共性密切相关。现代意义的法律是调节和维系公共生活秩序的准则,合法律性本质上即是要符合公共性——当然这样的法律应当是“良法”而不是“恶法”。公共政策发展的实质性的合法性应符合以下规范:价值的正当性、目标的可理解和可接受性以及绩效。 4.简述公共政策定性分析方法。(详细请看书本P203-205)

(1)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是通过专家微观智能结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相启发所引起的“思维共振”来获取决策的信息和意见,又称专家会议法。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简称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又称反头脑风暴法)。

(2)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采取匿名发表意见的方法,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在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来作为预测结果。特点:匿名性和巡回反馈。步骤:组成专家小组—设计问卷—专家反馈信息—信息汇总—专家针对汇总信息再次反馈—专家意见的综合处理

(3)交叉影响分析法:又称交叉影响矩阵法,是试图建构一种新方法以使得在其预测集之中的一个事件的概率可以根据与被预测的事件之间的潜在相互作用的判断而加以调整。依据:条件概率原则。预测程序:A.估计事件与概率,确定事件间的相互作用;B.用矩阵形式描述事件间逻辑关系,用概率变化表示各事件相互影响的强度,并分析各事件间相互发生作用的时间;C.依据事件间相互影响的结果修正各事件发生的概率并作出最后的预测。

(4)脚本写作法:及政策研究者对有些将要发生的情况进行描述或预言,而这些情况与研究者所要分析、设计和评估的系统或政策密切相关。特征:一是以一系列假设为基础,而不是以某一假设为基础,这些假设是对未来的特定时间内系统或政策及环境的发展趋势或状况的描述和预测;二是由于未来环境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而任何脚本又只能描述一种可能的未来情景,而不只是编写一个脚本,这是脚本写作与其他政策分析方法根本不同的地方。

第六章

1、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一切资源的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P216

能动性

2、通过霍桑实验,形成人际关系学派,奠定行为主义理论基础的学者是谁?P221 梅奥

3.20世纪80年代,起因于对日本管理模式的研究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是什么?P223 企业文化

4.中国开始探索公务员制度的时间是哪一年?P239 1993年

5.科学管理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谁 p220 泰勒、法约尔、韦伯

6.绩效评估的功能包括哪些? P230

1)控制功能 2)激励功能 3)开发功能 4)沟通功能

7.在我国,国家公务员交流制度的形式包括哪些?P243 调任、转任、挂职锻炼 8.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P216-P217 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者是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其特点是:1)生物性 2)能动性 3)时效性 4)智力性 5)再生性 6)社会性 人力资源管理:指为了实现管理目标而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人或事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制度、法令、程序和方法的总和。 9.职务分析的定义 P223 职务分析又称工作分析,是指对特定的职务作出明确的规定,并确定完成这一职务需要有什么样的行为的过程。

10比较分析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 p217 differences 传统人事管理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object 关于人性的假定不同 工作的性质不同 管理内容不同 以物为中心 属行政事务行工作 视人为最核心的资本 重视对人的开发和发挥 人员招聘、录用、委任;考核、还拓宽了原人事管理的内容,奖惩、职务升降、工资福利;形成全方位管理 辞职、辞退、解雇等 把人事部分视作非生产、非效益部门,地位较低,人事管理的人员进不了决策层 人力资源部门已成长为除了落实具体人事事务外,还负责协调管理系统、提供决策预案的拥有咨询专业技术的中枢性机构,且人力资源管理者不仅进入高层领导,还成为核心成员之一 强调管理的人性化 管理部门的地位不同 管理方式和手段不同 强调标准化式的管理 第七章

1.在中国,公共预算的审计作为预算循环的最后一个阶段,它的承担者是谁?P260 主要由审计厅来承担。审计厅对前一年度的预算执行进行审计。中国地方政府的审计有三种形式:第一,同级审计,即由该地方政府的审计机关实行,此类审计是对所有预算账户的全面审计;第二,上级审计,由上级政府的审计机关进行的审计,此类审计只审计主要的公共项目;第三,交叉审计,由其它地方政府的审计机关进行的审计,此类审计只审计某些特殊

的支出项目。同级审计每年只开展一次,而上级审计和交叉审计并没有确定的时间安排。 2.政府预算审查的具体形式包括哪些?(书上没有具体的这种说法,答案不确定P261) 1 )省人大预算监督∕工作委员会在人代会前的预算初审; 2 )省人代会期间的预算审查;

3 )人代会期间全体代表举手表决通过预算草案。

3.以基层单位决算报告按数字内容进行划分的是什么?P275 基层单位决算报告按数字内容可分为:(1)预算数字,用来考核预算执行和事业计划完成情况的依据根据年终清理核对无误后的年度预算数填列;(2)会计数字(决算数字),反映全年预测执行结果的决算数,各基层单位在年终结账后根据决算表格的内容要求分别将有关科目的年终月或全年累计数字填入决算表格的有关栏内;(3)基本数字,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数、人员数以及完成事业计划的成果数字,用来考核事业规模和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 4.阿伦?希克把政府预算的职能划分为什么?P256

阿伦?希克把政府预算的职能划分为三种:计划、管理、控制。

计划是指确定组织目标、测算实现这些组织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以及决定怎样获取、使用这些资源的一系列决策过程,主要回答“做什么”的问题。管理是指确定了组织目标后,项目管理者确保有效地获得和利用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而控制的功能是指为了确保有效实施特定的工作任务而进行的对具体的人、财、物的控制,所以控制职能通常是建立在对预算支出的详细分类的基础上的。

5.阿伦?希克认为公共预算包括的要素有哪些?P257 资源申请,资源分配和资源保护 6.政府预算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哪些?P262

政府预算支出由三个主要的部分构成:人员支出、公共支出和项目支出。

人员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及奖金、福利费、社会保障缴费、离退休费、助学金、医疗费、住房补助支出和其他人员经费等。公共支出包括办公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水电费、邮电及通讯费、取暖费、交通费、差旅费、维修及租赁费、物业管理费、会议费、专项业务费和其它费用。这两项合起来成为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指的是除了日常工作需要和经常发生的维护费用以外的公共项目支出。 7.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包括哪些?P269

地方政府收入预算的执行主要由三个部门负责:税务部门具体负责征收流转税;财务部门具体负责征收农业税、牧业税和不由税务机关监缴的其他收入,如行政规费收入、罚没收入和其它杂项收入;海关则负责征收关税以及代征进出口产品的增值税、消费税等。 8.预算执行的概念P266

预算执行是实现预算收入支出平衡和监督过程的总称,主要包括预算收入执行、预算支出执行和预算变更。

9.政府决算的概念P273

政府决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政府年度内预算收入和支出的最终结果,也是国家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体现。

第八章

1.政务信息公开的原则包括哪些?(详细请看书本P313) (1)合法性原则;(2)及时性原则;(3)真实性原则;(4)利益平衡原则;(5)不收费原则;(6)责任原则。

2.政务信息资源采集的渠道包括哪些?(详细请看书本P307) (1)行文渠道;(2)媒体渠道;(3)机构性渠道;(4)制度性渠道; (5)公共部门交流渠道;(6)个人渠道。

3.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框架包括哪些?(详细请看书本P323)

(1)机制框架;(2)经济框架;(3)建设工程框架;(4)建设内容框架。

第九章

1.突发事件可以按照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进行分类。属于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有哪些?(其他具体分类请看P336)

主要包括工矿商贸企业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2.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具有的功能主要包括哪些?(详细请看书本P350-351) (1)信息收集与分析;(2)公共危机预报;(3)危机监测;(4)信息发布与媒体管理;(5)信息沟通。

第十章

1、PDCA循环中P阶段是指什么? (P 389)

P阶段是计划制定阶段,工作内容包括对质量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造成产品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和影响因素;从各种原因中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拟定相应的管理和技术组织措施,提出执行计划。

2、公共部门流程再造的核心是什么? (P394) “服务链”是公共部门流程再造的核心。

3、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P401)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战略管理的目标,即创造和实现公共价值(或创造公共价值、实现公共利益)。

4、传统的行政方法包括哪些? (P379--384)

(1)行政手段:①行政命令方式 ②行政引导方式 ③行政信息方式 ④行政咨询服务方式 (2)法律手段:①行政决定 ②行政检查 ③行政处置 ④行政强制执行 (3)经济手段 (包括物价调整、利率升降和税收调控等方法)

(4)思想教育手段:①行为激励方法(a.目标激励方法 b.将成绩里方法 c.竞争激励方法 d.反激励方法 ) ②参与管理方法 ③公共责任方法 5、经济手段的特点有哪些? (P382)

(1)利益性(核心) (2)间接性 (3)多样性 6、市场化工具包括哪些? (P385)

市场化工具有:①民营化 ②用者付费 ③合同外包 ④特许经营 ⑤凭单制 ⑥分散决策 ⑦放松管制 ⑧产权交易 ⑨内部市场 7、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哪些? (P390)

以顾客满意为目的、以质量为中心、取得高层支持是关键、以全员参与为基础 8、市场化工具的定义 (P385) 市场化工具指的是,政府公共部门利用市场这一资源有效配置手段,来达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目的的公共管理方法,民营化、用者付费、合同外包、特许经营、凭单制、分散决策、放松管制、产权交易、内部市场,是市场化工具的具体方法。 9、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定义 (397)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是公共部门在分析内外环境变化的基础上,确立和调整长期战略目标,进行适当的政策选择,整合资源来实现公共管理战略目标的政策决策与实施过程。

10请分析在采用市场化工具推行公共服务民营化过程中应考虑的限制性问题 (本题参考答案来自网上练习题)

运用市场化工具推行公共服务民营化的过程中,要考虑的限制性问题包括:

(1)民营化带来的经济损失问题。民营化,正如新公共管理所主张的,以提高效率(经济效率与管理效率) 为出发点和根本特色,但是由于民营化改革容易偏离最初的宗旨,其结果可

能是政府在民营化中获得了财政危机的暂时解脱,而企业也通过某些非正当手段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利润,而最应该保值增值的国有资产却在民营化中悄悄流失。

(2)民营化引发的公平性问题。公共服务具有非选择性,公共服务对公众来说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所以就要求公共服务供给做到公平与公正,体现公共性。在最简单的意义上,就是使服务具有普遍意义而不是被少数人所特享。传统上,公共部门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是间接关系,公众集体付费,政府集体供给,在排除特权与腐败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存在差异,例如许多福利项目、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供给等。但在市场条件下,单一的供求关系可能被打破,一是生产者以营利为目的,它们会按照市场竞争法则去选择有利于其获利的服务项目,对于那些不能很好获利但又不能不提供的服务,则有可能消极供给;二是对消费者而言,他们无须集体性统一地消费,因而可以选择不同服务或不同层次的服务,但对于那些生活困难者来说,却是没有选择权可言的。当一部分人被剥夺了某些选择权时,很难说是社会公正的表现。

(3)民营化引发腐败和私人垄断性问题。民营化不必然带来腐败问题,但在公私合作、化公为私的过程中会增加腐败的机会。与公共服务民营化所产生的腐败问题相伴而来的可能就是民营化之后形成的新的私人垄断现象。人们担心公共服务由政府垄断会损害消费者利益,主张通过竞争机制使服务的供给更有效率,也更加公平。但由于企业在民营化中因腐败问题留下的巨额利润空缺,使一些企业挖空心思去掘取垄断利润;同时,由于民营化没有形成真正的竞争局面,使企业具有取得垄断利润的现实条件。于是,新的私人垄断就会产生。

(4)民营化带来的公共责任缺失。许多地方政府在进行民营化改革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解决财政与投资问题以及减少政府管理职能、减少人员编制等,而对于民营化后可能存在的公共责任空白却估计不足,也或许主观上就希望能够减少政府责任。这都会引发公共部门的责任危机,最终损害公共利益。

(5)民营化带来的新的社会稳定问题。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公共服务在民营之后确实在效率上有所提高,但与此同时却带来新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大量裁员,引起社会不稳定。 (6)民营化过程中的监督问题。民营化使私营部门参与到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中。但是,私营部门主要追求经济利益,在“经济人”作用下,可能片面追求私利,而忽略了公共利益。政府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监督监管作用,不能任其放任自流。

11、论述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过程 (P403--408,内容很多,以下归纳谨代表个人意见) 战略管理可分为三个阶段: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控制。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形成一个循环的、持续上升的过程。

(1)战略规划是战略管理的第一步。战略规划就是对公共部门内外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拟订战略的过程,也就是寻找发展的趋势,发现发展的威胁和机会,以使潜在利益最大化。

(2)战略实施是将战略管理方案付诸实践,逐步实现战略规划的过程。战略实施包含了战略发动、制定行动计划、组织保障、物质基础保障、营造战略实施软环境、战略实验和全面实施。

(3)战略控制是建立在战略管理前期工作基础上的管理活动,是一个不断监视和控制战略实施进程,评价实施结果是否符合原定目标和要求,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战略实施结果与战略规划的要求相吻合的过程。战略控制程序由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三个基本环节构成。

第十一章

一 作为判断公共管理行为是否正当的价值标准,公共权力运行的价值基石和道德基础是什么?p413第一行 公共利益

二 库珀在《行政管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中将人们进行伦理思考的方式界分为哪些层次?p414

1 感情表达层次 2 道德规则层次 3 伦理分析层次 4 后伦理层次

三 公共管理监督的对象是一切公共部门及其所属工作人员和一切公共管理活动,其内容主要有哪些?p436-438

1 监督决策是否科学、合法。监督公共决策是否科学、合法,在具体内容上,就是要监督决策目标、决策依据、决策方案,以及决策的程序是否合法、科学、民主。

2 监督公共管理行为是否合法、合理。公共管理行为可区分为抽象的和具体的行为,这两种行为都必须受到切实有效的监督。对抽象行为的监督要以防止国家政策部门化为重点。对具体行为的监督,一是要对具体行为的合法性进行监督;二是要对具体行为的合理性进行监督。 3 监督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廉洁勤政、不滥用权力。任何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廉或不勤,便失去行使公共权力的资格。

腐败的本质是公共权力的滥用。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不能以权谋私。要加强公共管理监督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滥用权力的问题,从而实现廉政。

4 监督自由裁量权是否被违规滥用。自由裁量权可弥补立法的不足,使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我们不能忽视自由裁量权被滥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自由裁量权行使的监督,特别是对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活动中行使自由裁量权的监督,坚决杜绝违规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

四 联系实际分析我国公共管理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并论述健全我国公共管理机制的措施。P447-448 (非划线部分帮助理解,若是论述题可以适当地答一下) 参考答案:(1)我国公共管理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第一,监督机构内在动力不足。目前我国监督机构的内在动力主要依赖于监督人员的道德水平,缺少有效的责任机制的约束,内在的精神力量和外在的制度力量也缺乏有机结合。 第二,监督体系设置不合理。由于监督责任体系的构建、制度设计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并未形成一个明确的核心,各种监督机构不能组成一个整体,弱化了我国监督机制的整体效能。

第三,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督缺乏可操作性。目前,我国实施监督所必需的法制规范还很不完备,缺乏明确的监督标准和具体的实施细则,难以准确判断和及时纠正监督对象的违法行为,使具体的监督活动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缺乏可操作性,无法行使监督权力,同时又会造成对监督权力缺乏有效约束的现象。这就难免导致监督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第四,权力机关监督的实际效力比较小。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应该最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人大监督的实际效力比较小。这是因为:第一,人大在实施监督时缺乏具体的法律作保障,尽管宪法和有关法律赋予了它重要的监督地位和权力。第二,人大自身的工作制度也影响其监督效果。第三,权力机关所能获取的相关信息非常有限,政务公开程度较低,形成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第四,人大代表的素质不能完全适应监督的需要。 第五,新闻舆论和人民监督的实际效力弱。由于中国是一个在历史上缺少民主传统的国家,加之公共管理的制度、程序、行为活动公开化机制不健全,透明度不高,监督渠道不畅,仍表现出社会权利依附公共权力的现象。 (2)完善我国公共管理监督机制的措施。从我国公共管理监督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要提高我国公共管理监督体系的整体效能,维护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强化监督机构的动力机制。强化监督机构的动力机制,一是要全面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加强道德自律教育,二是要明确监督主体的职责与责任,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

第二,建立公共管理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建立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主要是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要从加强监督立法入手,从法律上具体规范和明确各监督主体的地位、职责、权限,以及监督活动的范围、方式和程序等,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强有力的行政监督体系网络。二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各监督主体的整合,应建立一个专司公共管理监督协调的权威机构,赋予其相对独立的地位和较大的权威来统一协调各个监督主体对公共权力的监督问题。 第三,健全和完善公共管理监督法律机制。健全和完善公共管理监督的法律机制,从总体上说,要在立法、守法、执法三个环节齐抓共管。具体说来,就要制定一系列专门用于监督的法律,既要制定实体法规,还要制定公共监督程序法。

第四,强化人大监督机制。强化人大监督机制,一是要健全组织机构;二是要提高人大代表素质和监督能力;三是要加强人大代表的质询权、罢免权等监督权的落实,提高制约和监督力度;四是改进监督方式,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变抽象监督为具体监督,变一般监督为重点监督。

第五,完善新闻舆论和人民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一是要加强新闻立法;二是要实现舆论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

第十二章

一 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制中,公共部门对消费者负责,形成了什么关系?p459 委托 — 代理关系

二 现代信息技术在绩效评估中的运用,说明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重要特征是什么?p460 信息的交流与沟通

三 根据评估主体的不同,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可分为哪些类型?p457 内部评估 外部评估

四 公共管理绩效评估具有的特证包括哪些?p458

1.复杂性 2.多层次性 3.难量化性 4利益性5.评估主体的多元性和客观性 五 根据绩效评估的内容,绩效评估指标的内容包括哪些?p471-472 1 业绩指标 2 能力指标 3 工作态度指标

六.简述构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与依据。P477-478 绩效评估指标确立的原则 1 综合、全面性原则 2 系统性原则 3 硬指标与软指标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4 可操作性原则 5 与职能行使保持一致的原则 6 导向性原则 7 独立性与差异性原则 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依据

1 职能依据 评估指标必须直接指向公共部门所具有的职能,从而检测公共部门是否完全履行、部分履行、错误履行职能。

2 绩效目标 要进行绩效评估,就必须首先建立明确的、可以量化的绩效目标,根据绩效目标建立评估指标体系。

3 评估的目的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目的包括公众信任度评估;公共部门责任评估;服务质量、满意程度和公共管理效率评估;绩效预算;公共政策评估等。

4 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还应当依据社会发展的整体价值取向和社会发展的程度;依据每个地区、每个部门、每个工作岗位的实际。

总之,在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时,既要考虑公共管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要考虑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要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统一性指标与部门和岗位等特殊性指标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绩效评估体系;要充分听取各方面专家和社会公众的意见,要避免绩效评估指标对被评估者产生逆向激励效应;要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统一性评估指标与专业性、特殊性评估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第十三章

1.财政成为引发改革的原因之一,这是因为什么?p523

答:经济关系、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引起了政府与企业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政府与市场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变化。与经济体制的转变相适应,公共行政也要由适应计划经济的行政体制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体制,这是推动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首要的、直接的动因。

2.中国行政体制的本质是什么?p524 答:社会主义的行政体制。

3.当代中国行政体制也反映了古今中外行政活动和行政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中国行政体制的什么层面?p524 答:技术层面。

4.经过职能的优化和调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只能仅限于哪些方面?p510 答:仅限于:一是建立全面的系统的经济立法体系,把社会经济活动纳入法制轨道;二是通过计划、财政、金融干预等手段,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三是提供公共物品以及公共服务。 5.“3E”目标改革指的是什么?p503

答:指的是以经济、效率和效能为目标的改革。

6.邓小平把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什么?p526 答:主要内容概括为党政分开、权力下放和机构改革。

他指出,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当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第二个内容是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同时地方各级也都有一个权力下放问题。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这是权力下放有关。 7.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双重性的定义。P524

答:双重定义:一方面,它要体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这是政治层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它又要反映古今中外行政活动、行政发展得一般规律,这是技术层面的内容。 8.服务型政府的定义。P535

答:服务型政府,是指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是按照公众的需求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回应公众和社会的需要为政府职能定位的现代政府。

9.简述当代公共部门改革的目标包括哪些?p501-502 答:目标包括:

1.促使公共管理更富有创新、开拓精神。

2.促使公共管理更为经济,降低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3.促使公共部门更具绩效,提高公共管理效能。 4.促使公共管理提高效率。

5.促使公共管理系统更具适应性。 6.促使公共部门更为负责。

10.简述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特点包括哪些?p514-516 答:特点包括:

1.有计划、渐进式地推进公共部门改革,使公共部门改革持续开展。 2.组建精干、高效的改革机构,重视发挥参谋咨询的作用。 3.重视与改革配套的立法建设,把改革纳入法制轨道。

4.注重提高公共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改善公共部门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5.注重内外部监督,形成以结果为本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机制。

1.财政成为引发改革的原因之一,这是因为什么?p523

答:经济关系、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引起了政府与企业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政府与市场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变化。与经济体制的转变相适应,公共行政也要由适应计划经济的行政体制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体制,这是推动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首要的、直接的动因。

2.中国行政体制的本质是什么?p524 答:社会主义的行政体制。

3.当代中国行政体制也反映了古今中外行政活动和行政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中国行政体制的什么层面?p524 答:技术层面。

4.经过职能的优化和调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只能仅限于哪些方面?p510 答:仅限于:一是建立全面的系统的经济立法体系,把社会经济活动纳入法制轨道;二是通过计划、财政、金融干预等手段,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三是提供公共物品以及公共服务。 5.“3E”目标改革指的是什么?p503

答:指的是以经济、效率和效能为目标的改革。

6.邓小平把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什么?p526 答:主要内容概括为党政分开、权力下放和机构改革。

他指出,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当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第二个内容是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同时地方各级也都有一个权力下放问题。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这是权力下放有关。 7.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双重性的定义。P524

答:双重定义:一方面,它要体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这是政治层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它又要反映古今中外行政活动、行政发展得一般规律,这是技术层面的内容。 8.服务型政府的定义。P535

答:服务型政府,是指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是按照公众的需求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回应公众和社会的需要为政府职能定位的现代政府。

9.简述当代公共部门改革的目标包括哪些?p501-502 答:目标包括:

1.促使公共管理更富有创新、开拓精神。

2.促使公共管理更为经济,降低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3.促使公共部门更具绩效,提高公共管理效能。 4.促使公共管理提高效率。

5.促使公共管理系统更具适应性。 6.促使公共部门更为负责。

10.简述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特点包括哪些?p514-516 答:特点包括:

1.有计划、渐进式地推进公共部门改革,使公共部门改革持续开展。 2.组建精干、高效的改革机构,重视发挥参谋咨询的作用。 3.重视与改革配套的立法建设,把改革纳入法制轨道。

4.注重提高公共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改善公共部门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5.注重内外部监督,形成以结果为本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机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e6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