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8专题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教案教学设计(1)

更新时间:2023-07-26 20:2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8专题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教案教学设计

【课标落实】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意味着科学课程不能只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科学是什么,科学家怎么做科学研究,小孩子怎么学着科学家的样子做科学研究。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等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在科学探究总目标中,要求学生知道科学探究需要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并通过有效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能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比较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要在探究过程中,初步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获取信息(证据),并通过思维活动处理加工,获得概念性知识。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以落实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目标为指向,促进学生反思性思考,有助于学生对科学方法、步骤、程序有更完整的认识。在一二年级的该专项学习中,突出了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和分享交流三个过程要素,并以适合一、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表述为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从三年级开始,进一步拓展到全部的探究过程环节,主要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几个方面。仅将查阅文献这一通过资料探究的独特探究方式在五年级专门提出介绍。【教材分析】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的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选取了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出“摆的运动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分析讨论,并对问题进行探究。本专项学习主要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科学家们具有的共同的素养,对世界充满好奇,不盲从权威,重视证据,持之以恒的研究,不仅告诉学生科学家是怎么做科学研究的,还告诉学生科学家具有哪些科学素养,具有这些科学素养的科学家更容易获得成功。

第二部分从摆的现象入手,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在提出问题阶段,引导学生提出探究某种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这是在三年段的提出与对比实验有关的问题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的提升,是由定性实验向定量实验的转变;在作出假设阶段,将问题的可能的因素都罗列出来,一次选一个作假设;在搜集证据阶段,引导学生实验要多做几次,认真客观地做好实验记录;在处理信息阶段,强调用表格记录整理信息。

三年级的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要点为提出问题(能够提出那些与对比有关的问题,并能通过实验进行解答);设计方案(设计对比实验注意公平性);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对假设进行判断);分享交流(结合结论进行介绍,质疑时要有证据)。本册的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指向科学探究过程方法的专门训练。本册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要点为提出问题(提出某种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作出假设(将可能的因素一一罗列,一次选择一个因素进行假设);搜集证据(多次实验,认真客观做好试验记录);处理信息(用表格记录整理信息)。在四年级上册《常见的力》一单元,学生已经多次练习过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活动的指导要点也是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通过一、二、三年级下册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几个步骤,特别是三年级的学习,学生能够提出那些与对比有关的问题,并能通过实验进行解答;设计对比实验注意公平性;根据实验结果对假设进行判断;结合结论进行介绍,质疑时要有证据等,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较之一二年级,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进行本节课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螺旋式上

升。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喜欢动手。通过四年级上科学三单元《常见的力》的学习,对于控制变量来做到公平实验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较好的完成对比实验。本册专项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对提出某种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将可能的因素一一罗列,一次选择一个因素进行假设;多次实验,认真客观做好试验记录;用表格记录整理信息。探究活动的指导要点也是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实验基础,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所以本节课除介绍单摆的一些概念外,在探究过程可以尝试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和交流介绍,了解科学家们在各自的领域里探索自然界事物的现象变化及其规律时表现出来的共同的素养。

2.能够从问题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通过回顾这一探究过程,形成对科学探究活动要素的较为整体的认识。

3.着重培养学生提出“提出某种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及初步掌握通过多次实验搜集证据的方法,能够用表格记录并整理分析信息。

【教学重点】

了解和掌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搜集证据、处理信息的新要求

【教学难点】

设计对比实验时能够通过控制变量来做到公平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秒表和摆。

学生材料:可调节摆线长短摆角大小的摆、秒表、布尺、实验方案记录表。

【教学时间】

建议2~3课时

(第一课时:阅读学习科学家所具有的科学素养;认识摆的结构,通过动手操作摆并进行摆的读数,修正操作中的一些错误;通过的摆动次数不同这一实际情境认识提出“摆的运动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将影响因素一一罗列。)

(第二、三课时:对问题影响因素选择其中一个作出假设;小组讨论控制变量设计探究方案;学生多次实验并认真、客观做好实验记录;用表格记录数据,并学习通过表格数据整理信息)【教学过程设计】

一、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所具备的共同素养

1.出示科学家图片,这些科学家,你认识吗?老师这里有他们的小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展示科学家的资料(资料一个一个呈现,看完小故事就出现该科学家所具有的科学素养)3.小结:虽然这些科学家们有不同领域的研究,但是他们都具有共同的素养:对世界充满好奇、不盲从权威、重视证据、持之以恒。

4.今天让我们要像科学家那样进行一次研究。

[设计意图:在三年级认识各领域的科学家的基础上,再认识科学家所具备的一些共同的专业素养,加深对科学家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研究。]

二、探究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

(一)提出问题

1.出示游乐场里的一些装置:秋千、游乐场的大摆锤、海盗船;

师:同学们,游乐场里有各种各样的装置,看这是“秋千”“大摆锤”“海盗船”这些装置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生:会摆来摆去;

会来回摆动;

师:对,像这样的装置我们称为摆;

师:老师现在也做一个摆,我们来认识一下摆的结构。

2.用图钉钉在黑板上沿,用一条线挂在图钉上,线下面吊上小球。

师:下面吊着的这个小球称为摆锤(板书:摆锤),小球上连着的这根线称为摆线(板书:摆线),(板书在摆的实物位置)。轻轻拉动摆锤的时候,这个摆线和之前竖直位置出现一个夹角称为摆角(板书摆角)(板书:摆的结构)(认识摆的结构,为下面的探究做好准备)。

3.下面我们一起来让这个摆摆动起来,看看20秒内能摆动几次?老师轻轻拉动小球,然后松手,让这个小球自然下落。(强调拉动摆锤而不是摆线,让摆锤自然下落,手不能给小球施加前进的力,为下面顺利进行研究做铺垫。强调摆来回一次算摆动一次。请一个同学帮忙计时。同学们一起数数。)

4.刚才老师的这个摆在20秒内摆动了15次,现在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摆。你们能不能自己测量这些摆在20秒内摆动几次呢?怎样可以测的又快又好呢?

生:小组分工合作

师:请你们小组快速的分工一下,每个小组可以安排一个计时员、操作员、记录员、汇报员。我们每个小组也来玩一玩。

生:……

5.请每个小组领取摆并动手操作,看看你们的摆在20秒内可以摆动几次,比一比哪个组玩得又快又好。(学生动手,教师巡视查看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生:1、2、3、4、5……

生:1、 2、 3……

6.请各组汇报员汇报一下你们组摆了多少次,教师及时记录。

7.科学家研究发现只进行一次测量可能不准确,那我们再来测一下看看摆动次数是多少?(再次测试并记录,注意不要改变摆线摆长)

8.通过这两次的测试,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每个小组两次摆的次数一样

不同小组的摆,摆动次数不同

9.由此,你可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板书提出问题)

生:摆的快慢跟什么有关系?

师:你们觉得可能跟什么有关系呢?

生:摆锤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长短;摆线的粗细;摆角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认识摆的结构,让学生学会如何让摆动起来,如何计数摆动的次数,学会分工合作。在小组的测试中初步发现摆的一些规律,有的摆动快,有的摆动慢,引导学生提问问题:摆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二)作出假设、设计方案

1.同学们认为摆的快慢可能跟这么多因素有关,但每一次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一个作出假设,今天我们围绕摆线长短、摆锤轻重、摆角大小这三个因素进行假设、探究,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为了把这个三个因素都研究一下我们准备分小组。几个组研究这个因素,几个组研究那个因素,然后把研究结果一起分享交流。现在请每个小组用最快的速度决定你们组要研究哪个因素。

师:想研究()因素的小组请举手,(老师把组号写在对应的影响因素的旁边)有个因素只有一个组选择了,他们研究的对不对我们也不知道啊,哪个组愿意放弃原来的计划,帮这个组一起研究这个因素。

2.每个组都选择其中一个因素,你们组准备怎么研究呢?小组同学讨论,并完成研究报告的前3条。

3.研究摆线长短的小组,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生: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的越慢(快),摆线越短,摆的越慢(快)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摆角大小,摆锤轻重

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摆线长短

师:那摆线长短如何改变呢,只要轻轻转动摆的上方的这个圆盘,可以调节摆线长短。4.研究摆锤轻重的小组,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生: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有关,摆锤越重,摆的越慢(快),摆锤越轻,摆的越慢(快)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摆角大小,摆线长短

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摆锤轻重

师:那摆锤轻重如何改变呢,注意如何改变摆锤,打开小球,里面装入不同数量的螺母改变摆锤轻重。

5.研究摆角大小的小组,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生:摆的快慢与摆角大小有关,摆角越大,摆的越慢(快),摆角越小,摆的越慢(快)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摆线长短,摆锤轻重

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摆角大小

师:那摆角大小如何改变呢,在拉开摆锤的时候我们可以控制角大小。

[设计意图:将可能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一一列举出来,选择一个因素并用控制变量法设计研究方案。将三个研究方案一一分析,学生虽然汇报了需要改变的因素,但是还需要老师指出怎么去改变,改变摆线长短和摆角大小只有少数学生有困难,改变摆锤轻重的办法,加入自制的教具,通过在小球中加入螺母的方法,既不改变摆锤大小、也避免摆锤重心变化,以及更换摆锤耗费的时间。]

(三)搜集证据、处理信息

1.这个实验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呢?

生:让摆锤自由下落

生:手不能推动摆锤

生:多次测量

生:小学合作

师:为了测试结果更加可靠,每个条件要测试2-3次,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里。

2.研究摆锤轻重的组,注意如何改变摆锤,打开小球,里面装入不同的螺母。

3.小组合作实验,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设计意图:增加实验的次数,使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学会使用表格记录整理信息。] (四)得出结论、分享交流

展台展示学生实验报告数据并请对应的小组说一说小组的研究结果。

1.研究摆锤轻重的小组,说一说你们的研究结果是什么?

生:摆的快慢和摆锤轻重无关

2.研究摆角大小的小组,说一说你们的研究结果是什么?

生:摆的快慢和摆角大小无关

3.研究摆线长短的小组,说一说你们的研究结果是什么?

生:摆的快慢和摆线长短有关

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摆线越长摆的越慢,摆线越短摆的越快。

师:通过我们全班一起合作研究,我们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摆角大小无关,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的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四)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今天的研究,我们先从玩这个摆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板书)、搜集证据、处理信息(板书),最后得出结论、分享交流。科学家们的研究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学生研究经历的科学探究的过程,指明学生经历了和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相同。]

三、运用与拓展

介绍科学家的故事:

1.最先研究摆的科学家是伽利略,呈现资料:伽利略研究摆的故事

生:阅读伽利略和摆的故事

2.后来一位科学家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又有新的发现。呈现资料:惠更斯制作摆钟的故事

3.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工作之间既有区别有有联系。科学家研究各种现象背后的原因、规律等,工程师善于利用这些发现去改造世界,改善生活。伽利略和傅科从事的是科学研究,而惠更斯则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制造,将科学发现加以利用,发明了摆钟,方便了我们计时。 [设计意图:体会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相同,发现科学家和工程师工作的联系和区别。]

【板书设计】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

一选择题 1.杯水在变凉的过程中,降 )。

A. 均匀的

B. 先快后慢的

C. 先慢后快的

D. 没有规律的

2. )

A. 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

B. 水缸里的水结冰时都凝聚到一起了,这样把水缸或自来水管冻裂了

C. 水缸或自来水管本身遇冷就会破裂

3.水和沙比较它们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正确的是( )。

A. 水吸热快散热快

B. 沙吸热快散热快

C. 水和沙吸热散热一样快一样慢

4.二氧化碳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固体,叫做( ) 。

A. 气冰

B. 液冰

C. 干冰

5.丹顶鹤的跳舞行为属于鸟类繁殖行为中的( )。

A. 求偶

B. 交配

C. 筑巢

D. 育雏

6.下列不属于鸟类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繁殖行为的是( )。

A. 占窝、筑巢

B. 求偶、交配

C. 胎生、哺乳

7.下列植物中,( )是靠水流传播种子的。

A. 苍耳

B. 莲蓬

C. 野果

8.蒲公英散播种子的方式是( )。

A. 自体传播

B. 动物传播

C. 风传播

9.孔雀的求偶方式是( )。 提出问题 摆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作出假设、设计方案

摆线长短

摆锤轻重 摆角大小

搜集证据、处理信息 得出结论、分享交流 摆线越长,摆的越慢

A.特殊的声音

B.开屏

C.鲜艳的羽毛

10.下列动物中和蝴蝶生殖方式相同的是()。

A.兔子

B.青蛙

C.熊猫

11.下列动物中和猫生殖方式相同的是()。

A.鸭嘴兽

B.狗

C.乌龟

12.下面和蚕属于同类动物的是()

A.蝴蝶

B.乌鸦

C.蝌蚪

13.蚕宝宝吐丝结茧需要()天时间。

A.15

B.5—7

C.10

D.2—3

14.剪开的蚕茧后,蛹的变化()

A.外面的温度太低,蛹会被冻死

B.正常发育

C.不会发生变化

15.关于缫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将蚕茧放入开水中浸泡一小时左右

B.可以在水中加入配好的小苏打

C.用小炊帚轻轻搅动找出丝头,进行抽丝

D.缫丝前要先将蚕茧表面的乱丝去掉。

二、填空题

16.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________。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18.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________。

19.不同物质具有的________性能不同。

20.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

21.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________;冷却时,体积会_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22.苍耳、鬼针草、蒺藜等植物果实长有许多钩或刺,或者像野葡萄多肉好吃,果实的这种结构有利于借助________将种子传播到远处。

23.蚕丝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它的丝织品美观大方,华丽高贵,具有________,________,通气,吸湿,保湿的特征。

24.蚕蜕皮时有约一天时间不吃也不动,这叫________。

25.刚出壳的蚕很________,如果想让小蚕挪地方,应该用________帮助它。

26.蚕丝的长度一般在________到________米,最长达________米。

27.蚕蛾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部分,有________对足,它的触角是________的。

28.蚕的一生要脱皮________次。

29.刚孵化出的蚕像________,所以叫________。

30.蚕的天敌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喂养的时候要远离它们。

三、判断题

31.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32.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33.水蒸气是白色的气体.()

34.云就是水蒸气组成的()

35.云、雾、雨、雪、霜都是空气中的水凝结成的.()

36.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

37.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38.种子细小、轻,能轻易被弹射到远处,是弹射传播的有利条件。()

39.吃了桑叶的蚕吐的丝质量会好些。

40.刚孵出的小蚕头小身体大,全身白色。

四、解答题

41.设计实验: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42.想一想,为什么雄性动物比雌性动物长得漂亮威武?

43.说说蚕蛹的身体特点。

44.说说蚕蛾的形态。

45.在蚕宝宝出生前,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

46.你的养蚕经验是什么?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解答】热水变凉的规律是:先快后慢,逐渐稳定。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热水变凉的规律。

2.A

解析: A

【解析】【解答】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

【分析】本题考查冷却后的变化。

3.B

解析: B

【解析】【解答】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优于液体。例如沙子吸热和散热的速度比水快。【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物质的比较。

4.C

解析: C

【解析】【解答】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形式。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状态的改变。

5.A

解析: A

【解析】【解答】丹顶鹤的跳舞行为是为了求偶。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动物界不同的动物求偶方式不同,有鸣曲求偶的,有跳舞求偶的,有赠送礼物求偶的。

6.C

解析: C

【解析】【解答】胎生、哺乳是繁殖后的行为,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鸟类繁殖过程有: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产卵。

7.B

解析: B

【解析】【解答】A、苍耳利用动物传播的,不符合题意。

B、莲蓬利用水流传播的,符合题意。

C、野果也是利用动物传播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弹射传播,像油菜种子一样弹射传播的植物还有:绿豆、大豆、豌豆、芝麻、凤仙花、喷瓜等;蒲公英是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莲蓬、椰子的种子是利用水流传播的;苍耳的种子是利用动物传播的。

8.C

解析:C

【解析】【解答】蒲公英成熟后飘散与空中再掉落到土壤中,属于风传播。

【分析】本题考查蒲公英散播种子的方式。

9.B

解析:B

【解析】【解答】雄性孔雀通过开屏吸引更多异性的注意力,是孔雀的求偶方式。

【分析】本题考查孔雀的求偶方式。

10.B

解析:B

【解析】【解答】青蛙和蝴蝶一样是卵生,而兔子和熊猫是胎生。

【分析】本题考查卵生、胎生。

11.B

解析:B

【解析】【解答】猫和狗是胎生,乌龟是卵生,而鸭嘴兽虽然是哺乳动物,但它是卵生的,是低等哺乳动物。

【分析】本题考查卵生、胎生。

12.A

解析: A

【解析】【解答】A.蝴蝶属于昆虫,与蚕属于同类动物,符合题意;

B.乌鸦属于鸟类,与蚕不属于同类动物,不符合题意;

C.蝌蚪是青蛙的幼虫,属于两栖动物,与蚕不属于同类动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13.D

解析: D

【解析】【解答】蚕宝宝吐丝结茧需要2—3天。

【分析】本题考查蚕宝宝吐丝结茧时间。

14.B

解析: B

【解析】【解答】剪开的蚕茧后,蛹仍然会正常发育。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蛹的变化。

15.A

解析: A

【解析】【解答】抽丝时,先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把蚕茧放在水中浸泡10—15分钟。再用竹丝刷等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然后就开始抽丝。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抽丝的过程。

二、填空题

16.对流

【解析】【解答】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分析】本题考查对流的定义。

解析:对流

【解析】【解答】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分析】本题考查对流的定义。

17.传导;对流;辐射

【解析】【解答】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分析】本题考查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解析:传导;对流;辐射

【解析】【解答】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分析】本题考查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18.蒸发

【解析】【解答】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分析】本题考查蒸发的定义。

解析:蒸发

【解析】【解答】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分析】本题考查蒸发的定义。

19.吸热和散热

【解析】【解答】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热快。水和油相比,水和油相比,油吸热和散热比水快。

【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

解析:吸热和散热

【解析】【解答】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热快。水和油相比,水和油相比,油吸热和散热比水快。

【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

20.形态;体积

【解析】【解答】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

【分析】本题考查加热和冷却。

解析:形态;体积

【解析】【解答】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

【分析】本题考查加热和冷却。

21.膨胀;收缩;热胀冷缩

【解析】【解答】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分析】本题考查热胀冷缩。

解析:膨胀;收缩;热胀冷缩

【解析】【解答】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分析】本题考查热胀冷缩。

22.动物

【解析】【解答】苍耳、鬼针草、蒺藜等植物果实长有许多钩或刺,或者像野葡萄多肉好吃是利用动物传播的。

【分析】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

解析:动物

【解析】【解答】苍耳、鬼针草、蒺藜等植物果实长有许多钩或刺,或者像野葡萄多肉好吃是利用动物传播的。

【分析】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弹射传播,像油菜种子一样弹射传播的植物还有:绿豆、大豆、豌豆、芝麻、凤仙花、喷瓜等;蒲公英是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莲蓬、椰子的种子是利用水流传播的;苍耳的种子是利用动物传播的。

23.轻;软

【解析】【解答】蚕丝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它的丝织品美观大方,华丽高贵,具有轻、软,通气,吸湿,保湿的特征。

【分析】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

解析:轻;软

【解析】【解答】蚕丝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它的丝织品美观大方,华丽高贵,具有轻、软,通气,吸湿,保湿的特征。

【分析】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一种天然纤维。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

24.休眠

【解析】【解答】蚕在做蜕皮的准备工作时,头抬着,不吃也不动,这种行为叫做休眠。

【分析】根据休眠的定义进行解答

解析:休眠

【解析】【解答】蚕在做蜕皮的准备工作时,头抬着,不吃也不动,这种行为叫做休眠。

【分析】根据休眠的定义进行解答

25.弱小;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

【解析】【解答】刚出壳的蚕很弱小,如果想让小蚕挪地方,应该用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帮助它。

【分析】在挪动小蚕时,应该注意保护小蚕的身体不受到伤害。

解析:弱小;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

【解析】【解答】刚出壳的蚕很弱小,如果想让小蚕挪地方,应该用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帮助它。

【分析】在挪动小蚕时,应该注意保护小蚕的身体不受到伤害。

26.1000;1500;3000

【解析】【解答】蚕丝的长度一般在1000到1500米,最长达3000米。

【分析】本题考查蚕丝的长度。

解析:1000;1500;3000

【解析】【解答】蚕丝的长度一般在1000到1500米,最长达3000米。

【分析】本题考查蚕丝的长度。

27.头;胸;腹;3;羽毛形状

【解析】【解答】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有3对足,它的触角是羽毛形状的。【分析】本题考查蚕蛾的身体。

解析:头;胸;腹;3;羽毛形状

【解析】【解答】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有3对足,它的触角是羽毛形状的。【分析】本题考查蚕蛾的身体。

28.【解析】【解答】蚕的一生要脱皮4次,最后一次脱皮后,身体的长度大概有6厘米,排完最后一次粪便后,不吃桑叶了,身体变得洁白、有些透明,蚕长到这时开始吐丝结茧。【分析】本题考查蚕的一生要脱皮几次。

解析:【解析】【解答】蚕的一生要脱皮4次,最后一次脱皮后,身体的长度大概有6厘米,排完最后一次粪便后,不吃桑叶了,身体变得洁白、有些透明,蚕长到这时开始吐丝结茧。【分析】本题考查蚕的一生要脱皮几次。

29.蚂蚁;蚁蚕

【解析】【解答】刚孵化出的蚕像蚂蚁,所以叫蚁蚕,黑色,像蚂蚁似的,蚁蚕一出壳就要吃,因此要赶快用干毛笔或羽毛轻轻地帮它刷到桑叶上。

【分析】本题考查蚁蚕的定义。

解析:蚂蚁;蚁蚕

【解析】【解答】刚孵化出的蚕像蚂蚁,所以叫蚁蚕,黑色,像蚂蚁似的,蚁蚕一出壳就要吃,因此要赶快用干毛笔或羽毛轻轻地帮它刷到桑叶上。

【分析】本题考查蚁蚕的定义。

30.蚂蚁;蟑螂;老鼠

【解析】【解答】蚕的天敌很多,如:蚂蚁、蟑螂、老鼠等,喂养的时候要远离它们。

【分析】本题考查蚕的天敌。

解析:蚂蚁;蟑螂;老鼠

【解析】【解答】蚕的天敌很多,如:蚂蚁、蟑螂、老鼠等,喂养的时候要远离它们。

【分析】本题考查蚕的天敌。

三、判断题

31.正确

【解析】【解答】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分析】本题考查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32.正确

【解析】【解答】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33.错误

【解析】【解答】水蒸气是水的气态形式,是无色的气体。【分析】本题考查水蒸气的性质。34.错误

【解析】【解答】云不是水蒸气组成的,而是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到天空中变成的。【分析】本题考查云的形成。

35.错误

【解析】【解答】在自然界中,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到天空中变成云和雾、天空中变成云和雾遇冷变成小水滴和小冰晶,落向地面变成雨和雪,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分析】本题考查云、雾、雨、露、霜、雪的由来。

36.正确

【解析】【解答】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分析】本题考查冷缩的应用。

37.正确

【解析】【解答】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分析】本题考查热胀的应用。

38.正确

【解析】【解答】种子随水分散失细胞收缩容易造成果皮扭曲现象,借此力量把种子弹射出去的称为弹射传播。【分析】本题考查种子的弹射传播。

39.正确

【解析】【解答】吃了桑叶的蚕吐的丝质量会好些。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桑叶是蚕的主食,喂食过桑叶的蚕吐出的蚕丝质量会更好。

40.错误

【解析】【解答】刚孵出来的蚕身体是褐色或黑色,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黑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蚁蚕长约2毫米,体宽约0.5mm,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2~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四、解答题

41.①在一根铁丝上分别粘3根火柴。②用酒精灯烤热其中的一端。③观察。实验说明:

热从加热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解析】【解答】热的传递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分析】本题考查热在固体的传递。42.因为,“漂亮”增大了向雌性动物求偶的成功率;“威武”表明在与同性的竞争中更易获得胜利,从而使更优秀的物种繁殖下去。

【解析】【解答】雌性动物和雄性动物一般在长相、毛色、大小上有所区别,雄性动物更漂亮,更威武。它们的“漂亮”主要能向雌性动物求偶获得更多成功。它们的“威武”更能显示战斗力,能保护雌性动物和小动物不被伤害。雌性动物色彩相对灰暗,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以减少被攻击的机会。

【分析】本题考查雄性动物和雌性动物的区别。

43.答:蚕宝宝吐丝后变成了蚕蛹。蚕蛹的身体是椭圆形,一节一节的,一端较粗,一端较尖,粗端是头部,外部褐色很硬。在蛹的头部可以看到一对眼,一对还没有变成的触角。在蛹的胸部,可以看到一对没有完全变成的翅。如果用手指捅一捅它,它会动。

【解析】【解答】蚕蛹的特点:蚕宝宝吐丝后变成了蚕蛹。蚕蛹的身体是椭圆形,一节一节的,一端较粗,一端较尖,粗端是头部,外部褐色很硬。在蛹的头部可以看到一对眼,一对还没有变成的触角。在蛹的胸部,可以看到一对没有完全变成的翅。如果用手指捅一捅它,它会动。

【分析】蚕蛹的体形像一个纺锤,分头、胸、腹三个体段。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颜色是咖啡色的。专业工作者能够从蚕蛹腹部的线纹和褐色小点来判别雌雄。蚕刚化蛹时,体色是淡黄色的,蛹体嫩软,渐渐地就会变成黄色、黄褐色或褐色,蛹皮也硬起来了。经过大约12到15天,当蛹体又开始变软,蛹皮有点起皱并呈土褐蚕茧色时,它就将变成蛾了。

44.答:蚕蛾是白色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羽毛状的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膀,腹部较大的是雌蛾,较小的是雄蛾。

【解析】【解答】蚕蛾的形态:蚕蛾是白色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羽毛状的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膀,腹部较大的是雌蛾,较小的是雄蛾。

【分析】蚕蛾的形状像蝴蝶,全身披着白色鳞毛,但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蚕蛾的头部呈小球状,长有鼓起的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一对胸足及两对翅;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雌蛾体大,爬动慢;雄蛾体小,爬动较快,翅膀飞快地振动,寻找着配偶。一般交尾3~4小时后,雌蛾就可产下受精卵。蚕蛾(成虫)留下后代,不久之后便会死去。蚕蛾产下的卵→孵蚕→变蛹→化蛾,又将完成新一代的循环。

45.答: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因为蚕宝宝也要呼吸;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它放在安全的地方;蚕宝宝不喝水,桑叶洗净后必须控干水分才能喂它;饲料不能太稀,否则它会拉肚子。

【解析】【解答】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因为蚕宝宝也要呼吸;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它放在安全的地方;蚕宝宝不喝水,桑叶洗净后必须控干水分才能喂它;饲料不能太稀,否则它会拉肚子。

【分析】当环境不适宜时,蚕宝宝就会生病。

46.(1)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要干净、通风,桑叶要新鲜,不能带有水迹。(2)别忘了在盒子扎孔,蚕宝宝也要呼吸。(3)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等,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4)宝宝不喝水,桑叶洗净后必须要控干水分才能喂养它。(5)刚出壳的蚕宝宝很弱小,不能用手去捏它,如果想让它挪地方,应该用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轻轻地帮它;桑叶切碎后给它吃。(6)脱皮的时候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

【解析】【解答】积累一定的养蚕经验可以养好蚕。

【分析】本题考查养蚕经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d1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