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

更新时间:2023-08-31 21: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戰爭

1894-1895鴉片戰爭 英法聯軍 甲午戰爭1830 1840 1850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1911

太平天國

洋務運動

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戰爭的背景

大陸政策:日本明治維新(1867-)之後,國力 漸強,急欲向外擴展勢力,並制訂「征討 清國策」,為奪取朝鮮,侵略中國定下明 確目標。

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戰爭的背景

朝鮮問題:日本以兵艦強迫朝鮮簽訂《江 華條約》、《濟物浦條約》,承認朝鮮自 主,並使日軍可駐守朝鮮;後來又與中國 簽訂《天津條約》,訂明中日出兵朝鮮須 知會對方,埋下戰爭的伏線。

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戰爭前清日兩國衝突概覽琉球問題:琉球一向為中、 日兩國共同藩屬。1873年, 日本以琉球及日本水手在 台灣被殺,出兵台灣,在 英國調停下,清朝向日本 賠款了事。事件暴露清朝 弱點,日本於是在1879年 吞併琉球。事後令清朝清 楚日本野心,決定建立艦 隊,對抗日本。

1870

1875

1880

1885

1890

1895

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戰爭前清日兩國衝突概覽1875年,日本軍艦駛進朝鮮江華島, 朝鮮守軍發砲攻擊,反被日軍擊毀砲台。 時清廷正在新疆抵抗俄國,無暇兼顧朝 鮮,日本得以強迫朝鮮簽訂《江華條 約》,間接否定清朝是朝鮮的保護國, 此為日本侵略朝鮮的第一步。琉球問題

1870

1875

1880

1885

1890

1895

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戰爭前清日兩國衝突概覽壬午事變:朝鮮「開化黨」為親日政黨, 朝鮮國王不滿其所為,發動政變,並焚燒 日本使館。日本藉口出兵;清廷亦派兵朝 鮮協助平亂。時清廷困於中法越南戰爭, 遂與日本議和,簽訂《濟物浦條約》,容 許日本在朝鮮駐軍。日本侵朝又進一步。江華條約

琉球問題

1870

1875

1880

1885

1890

1895

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戰爭前清日兩國衝突概覽甲申事變:1884年,日本主使開化黨叛亂,清廷命袁世凱率兵 平亂,亂事瞬即平定,日本大使逃亡。事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到天津與李鴻章會議,要求朝鮮賠償,時清廷正與法國交戰, 不欲多生事端,遂與日本簽訂《天津條約》,訂明中日兩方向 朝鮮撤兵,以後朝鮮一旦有事,中日出兵應事先通兵對方。朝 鮮成為中日共同保護國。江華條約 壬午事變

琉球問題

1870

1875

1880

1885

1890

1895

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戰爭的背景

中國反應:朝鮮是中國東北的屏障,朝鮮 一失,中國東北以至北京的安全難保,故 當日本圖謀朝鮮時,中國已嚴加防範,結 果,中國就因保衛朝鮮而與日本開戰。

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戰爭的背景

東學黨之亂:朝鮮發生東學黨之亂,中日 同時出兵,兵至而亂事已平。中國要求日 本徹兵,日本不但拒絕,反突襲牙山的清 軍,清遂向日宣戰。江華條約 壬午事變 甲申事變

琉球問題

1870

1875

1880

1885

1890

1895

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戰爭

的經過

東學黨之亂時,清廷派兵赴朝,並照《天 津條約》知會日本。不料,大軍未至而亂 事已平,清廷請求日本一同退兵,日本竟 斷然拒絕,並且繼續增兵。

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戰爭的經過豐島海戰:清廷知日本野心,於是增派軍 隊到朝,並租英船3艘海運到朝鮮。日本得 知,在朝鮮豐島附近埋伏,在未宣戰的情 況下,擊沉3艘運兵船,千餘中國士兵葬身 大海。 突擊牙山:在豐島海戰同時,日本陸軍突 擊在牙山的清軍。之後,清、日同時宣戰。

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戰爭的經過

日軍乘清軍陣腳未穩,分兩路進攻朝鮮首 都平壤,清軍戰敗,主帥葉志超棄城逃走 (後被斬)。平壤淪陷,日本隨即渡過邊界, 攻入中國東北境內。

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戰爭的經過

清軍北洋艦隊與日海軍艦隊在黃海大東溝 相遇,爆發「黃海海戰」。激戰五小時, 清軍五艦沉沒,將士死者600者人。李鴻章 下令「棄戰保艦」,於是餘下戰船全退到 威海衛。

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致遠號管帶鄧世昌,壯烈犧牲

中日甲午战争

擊敗北洋艦隊後,日軍在東北登陸,位領 大連、旅順等東北重要城巿。

中日甲午战争

日軍屠殺東北百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coi.html

Top